《呼兰河传》好书推荐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PPT课件

萧 红
.
2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乳名 荣华,学名秀环,后 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nǎi) 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1935 年她首次以萧红为笔名,出版了小说《生死 场》。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封建 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她是一位传奇性人物, 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 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 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
2020/5/18
.
3
•
茅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曾指出:“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
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
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
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
传·序言》)
2020/5/18
.
4
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 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于是,她以自己的家乡与 童年生活为原型,写了呼兰河村的人情风貌。书中刻画出了当 时生活压力下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的社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 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 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 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 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 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 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无数苦难,度过传奇 的一生。
《呼兰河传》一部人性与社会的百科全书

《呼兰河传》一部人性与社会的百科全书《呼兰河传》一部人性与社会的百科全书《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人性与社会的百科全书。
小说以辽阔的黑龙江平原为背景,通过讲述呼兰河一带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现实。
本文将从人性、社会和文学形式等方面探讨《呼兰河传》的魅力。
人性的复杂性是《呼兰河传》的核心主题之一。
小说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各种人性的特点和面貌。
比如,女主角翠翠是一个坚强而乐观的女性形象,她在生活的困境中始终保持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而她的丈夫阿东则代表了男性的软弱和不负责任的一面,他对妻子的不忠和对儿女的冷漠令人深感愤慨。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对比,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坚强与软弱的矛盾并存。
社会的残酷现实是《呼兰河传》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小说以黑龙江农村为背景,描绘了贫穷、苦难、死亡等现实问题。
在大时代背景下,小说通过对农民工阶级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他们在社会环境下的困境和挣扎。
同时,小说还刻画了地主豪绅的贪婪和残忍,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社会阶级之间的悬殊和对立。
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小说呼唤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引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思考。
除了人性和社会问题外,萧红的文学形式也给《呼兰河传》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小说以独特的笔触和细腻的描写,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和逼真的场景。
她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深入情境,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小说采用了回忆录式的叙述方式,通过主人公翠翠的回忆,将故事展开,这种叙述方式既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也让故事更加曲折有致。
总的来说,《呼兰河传》是一部人性与社会的百科全书,它通过对人性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同时,萧红独特的文学形式也让这部小说更加生动而引人入胜。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呼兰河传》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反思,也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1年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欧阳光明(2021.03.07)
推荐理由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西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年夜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年夜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包含着巨年夜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推荐班级:五年级四班*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呼兰河传》-萧红这本书是一部描写东北地区农村生活的小说,通过对呼兰河畔的农村生活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东北乡村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变迁。
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描绘,传递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呼兰河传》,将萧红笔下的东北乡村生活进一步展开。
随着时代的变迁,呼兰河畔的村庄也在逐渐改变。
书中的主人公们经历了种种生活的磨难,却也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小团圆媳妇的死,让村庄的人们议论纷纷。
然而,她的死并没有让村民们对封建迷信的信仰消失。
相反,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神秘的宗教信仰上,希望通过祈求神灵的保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村里的少女小翠,天生丽质,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上学。
她的梦想是离开农村,去城市里寻找更好的生活。
然而,在那个时代,一个农村女孩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谈何容易。
小翠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后,终于在呼兰河畔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一起学习文化,探讨人生,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
小翠的挚友阿宝,是一个勇敢聪明的男孩。
他在农村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为家人和村庄带来了很多改变。
阿宝的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在困境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的过程。
在这部续作中,作者通过对小翠和阿宝的生动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东北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同时,通过对呼兰河畔的风景和风俗习惯的描绘,让读者领略到了东北乡村独特的文化魅力。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萧红原著的延续,更是一次对东北乡村生活的深度挖掘和探索。
在萧红的笔下,呼兰河畔的农村生活不再是单调乏味的,而是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活画卷。
通过这部小说,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东北乡村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读一本好书——《呼兰河传》

读一本好书——《呼兰河传》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是一件乐事,它能不断升华我们的灵魂,涵养我们的品格。
书就像是阴霾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书就像是层层坚实的阶梯,承载着我们走向人生的最高点。
暑假期间,我又再一次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萧红原名张乃莹,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她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和祖父关系最好。
《呼兰河传》是她1940年在香港创作的,是她后期作品的代表,该书主要记述了她小时候的故事,描写了各类形形色色的人。
书的前两章描绘了呼兰河城的环境和风情,第三章和第四章讲述了“我”在呼兰河城童年的回忆,最后三章写了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等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这些人物的特点以及一系列悲惨的故事。
我最喜欢的是第六章,这是有二伯的故事。
开篇便交代了有二伯性格古怪的特点。
如: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
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第二篇又写道有二伯的古怪之处:“有二伯的性情真古怪,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
”如今,有二伯是一个居无定所、没有家产、没有子女、没有任何地位的孤苦老人,他只能在无人的时候自言自语表示不满,没有人尊敬他,有时甚至连一个小孩子都可以欺负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偷东西拿去变卖。
书中刻画了一个性情古怪、倔强而
又麻木的老人。
《呼兰河传》通过对家乡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再现了旧中国的社会面貌,让我受益匪浅。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作者简介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其小说具有鲜明文体特征,超常规的文体语言,诗化、直率而自然,主要作品有《孤独的生活》《呼兰河传》等,于1942年1月22日病逝。
内容简介《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推荐理由《呼兰河传》是我写毕业论文所分析研究的一本书,它是由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
茅盾先生曾经评价这本书说:“它是一部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此书带我领略了二十世纪初东北小城呼兰河的风土人情,老百姓平凡而落后的生活。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了前三章,作者在祖父的菜园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这些趣事令我向往。
因为现在社会飞速发展,环境也随之变坏,城市的空气不如乡村新鲜,作者笔下那红彤彤、金灿灿的、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已很难看到,真羡慕作者的童年生活啊!我也会因为作者的天真、顽皮而跟随她欢笑愉悦。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那其他人呢?当我读到第四章时,心情就逐渐沉重起来,因为后文讲述了一些人的不幸生活。
我认为其中最悲惨的是小团圆媳妇,一个十二岁的健康活泼的小姑娘,本该无忧无虑地学习和玩耍,却由于她太过大方而不合传统“规矩”,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道人不断折磨致死。
我十分悲愤,多想为她打抱不平,又无能为力!而令我感触颇深的人物是冯歪嘴子,他幸运地和能干的王大姑娘成家了。
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
王大姑娘因为难产而死,留下了两个孩子,-一个四五岁,一个刚出生嗷嗷待哺。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好书推荐——《呼兰河传》
推荐理由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推荐班级:五年级四班。
呼兰河传的推荐理由

呼兰河传的推荐理由
1、《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生活为线索,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描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悲苦生活,以及对生活的希望和执着,同时也体现出当地人民的平庸、卑微、愚昧。
《呼兰河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次阅读都带来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收获。
作者以她浑厚而又轻盈的文笔,创造了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为中国文坛奉献了一部经典之作。
2、推荐《呼兰河传》,是因为王颖认为《呼兰河传》是汉语能够达到的最美水准,汉语写作能够达到《呼兰河传》这种美的高度,很令人骄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 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 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 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 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 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 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 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 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 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 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呼兰河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小 团 圆 媳 荒 凉 的 家 童 年 趣 呼 兰 河 “ 盛 举 呼 兰 河 的 四 古 怪 的 二 冯 歪 嘴 妇 院 事 ” 季 伯 子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 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 歌谣。 ——茅盾
Hale Waihona Puke 《生死场》选段• 是山么,是山你就高高的;是河么,是河你就长长的。 • 哭声刺心一般痛,哭声方锥一般落进每个人的胸膛。 一阵强烈的悲酸掠过低垂的人头,苍苍然蓝天欲坠了! • 这场是死的城廓,没有花香,没有虫鸣,即使有花, 即使有虫,那都是唱着别离的歌,陪伴着说不尽的死 者永久的寂寞。 • 芹一个人住在妇产科里,整夜的幽静,只有她一个人 享受窗上大树招摇细碎的月影,满墙走着,满地走着。 • 她们的故事便如流水一般地在夜空里延展开 太阳的光线渐渐从高空忧郁下来 凄沉的阳光 等待宏壮悲愤的典礼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