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分享】:从0岁至100岁的呵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医院实践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目标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目标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目标可能包括:
1. 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包括身体、心理和认知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儿童的发育和健康状况正常。
2. 提供定期的预防接种,确保儿童免受常见传染病的侵害。
3. 提供营养咨询和指导,确保儿童获得充足的营养,并促进健康的饮食习惯。
4. 提供儿童生长发育评估和监测,以及相关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干预。
5. 提供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6. 提供家庭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提高对儿童健康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提供儿童健康管理的实用技巧。
7. 提供疾病预防和管理的指导,包括提供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方法,以及管理常见的儿童疾病。
8.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通过提供促进儿童身体活动和心理健康的活
动和资源。
9. 提供儿童健康记录和档案管理,确保儿童的健康信息完整和及时更新。
10. 建立与家庭和其他相关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以便交流和共享儿童健康信息,共同关注儿童健康。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版引言:0-6岁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提供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医务人员来说,要确保儿童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一套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的规范,包括预防保健、营养摄入、疾病预防和健康咨询等方面的内容。
一、预防保健1.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对儿童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
2.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并记录在档案中。
3. 提供个性化的生活习惯指导,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
4. 提供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咨询,帮助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
5.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包括牙齿的清洁和龋齿的预防。
二、营养摄入1. 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指导,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方面的营养需求。
2. 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帮助家长正确喂养婴儿和幼儿,并制定适当的饮食计划。
3. 鼓励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同时提供合适的配方奶粉推荐。
4. 指导家长正确添加辅食,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育情况,逐渐引导其适应固体食物。
5. 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曲线,在超重或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干预措施。
三、疾病预防1. 提供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和处理的知识,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 组织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社区内儿童疾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定期进行儿童口腔疾病和视觉听力方面的筛查,及早发现患病儿童并进行干预。
4. 建立有关传染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培训,提高儿童及其家长的防范意识。
5. 提供儿童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对接种疫苗、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记录,方便后续跟踪和研究。
四、健康咨询1. 提供儿童健康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对儿童健康成长方面的疑虑和问题。
2. 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家长了解和应对儿童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
3.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向家长传授儿童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 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早期教育活动,提供适龄儿童的认知和社交技能的培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0到6岁儿童健康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
如何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中国政府于近年来推出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特别关注0到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
本文将从各方面阐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措施。
儿童的健康管理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0到6岁这个关键期,良好的健康管理可以帮助儿童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预防接种、临床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服务,确保儿童得到全面的健康照顾。
首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视儿童的健康监测。
这不仅包括定期的身体检查,还包括生长发育情况的监测,例如身高、体重和头围等。
通过定期监测,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和诊断出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儿童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干预。
其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全面的预防接种服务。
儿童的免疫系统在0到6岁期间发育迅速,这个阶段的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预防一系列传染病,如麻疹、脑膜炎和肺炎等。
通过推广国家免疫规划,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种到必要的疫苗,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此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供临床检查服务。
这些检查不仅包括常规的体检,还包括常见疾病的筛查,如贫血、视力和听力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健康问题,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
最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注重健康教育。
通过向家长提供科学的养育知识和健康教育,帮助家长正确护理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例如,教育家长注重儿童饮食和营养,避免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健康问题。
此外,健康教育还可以普及儿童常见病的预防知识,帮助家长提前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准备。
总体而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于0到6岁儿童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供全面的健康监测、预防接种、临床检查和健康教育等服务,帮助儿童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促进正常的身体和智力发展。
国家卫生部医院管理分级标准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我国医院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客观依据。
实施医院分级管理,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宏观管理和医院微观管理的双重机制,完善各级医院功能,健全、巩固三级医疗预防体系,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达到充分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促进科技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
同时还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医院分级管理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指导,总结我国三级医疗卫生网建设和创建“文明医院”活动的经验,由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十一省、市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等单位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的。
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各级医院基本标准:本标准是各级医院都必须达到的标准,也是医院开业资格的认定标准。
基本标准单独考核评定,与分等标准考核打分分开。
如达不到“基本标准”的要求,不予通过,定为不合格医院,新申请开业的医院则不予批准。
2.各级医院分等标准:根据任务和功能的不同,把医院分为三级,即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
还根据各级医院的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并参照必要的设施条件,分别划分为甲、乙、丙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
3.评审判定标准:在数学模型评分办法建立前暂采取千分制办法评定。
在评审中,合格医院按所得总分的分数段来评定等次。
甲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900分以上(含900分)。
乙等:分等标准考核须达750分至899分。
丙等:分等标准考核在749分以下。
(含749分)三级特等医院除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外,还必须达到医院所必备的条件。
4 .医院评审申请书:是医院向评审委员会申请的必备手续,也是评审委员会认定医院评审资格的主要依据。
要求各医院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申报。
5.标准的其他有关附件:是标准的具体指标,要求和考核检查要点等的说明。
健康中国行动,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

健康中国行动,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自202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旨在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方式,提高全国民众健康水平,并为实现国家健康目标而努力。
这一行动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卓越贡献,在全球健康事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并有望对改善世界健康状况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指导下,个人自身的健康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一概念认识强调终身健康管理,也就是说,不是在出现疾病时才寻求医学治疗,而是在生命早期开始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自身健康状况,力争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目标。
健康管理的重点是预防与干预,而不是单纯的治疗。
这意味着,采用各种预防策略和方法可以大大降低患病风险,并在早期阶段迅速干预,更有利于治疗和疗效。
以下是一些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关键过程和建议:1. 婴幼儿期从婴幼儿期开始的关键之一是营养管理。
母乳喂养在婴幼儿期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和抵抗力来预防疾病。
较大的婴儿需要摄入更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支持其成长和发育。
为了避免过量使用儿童药物和化学制品,父母应学会使用基本的自然疗法来治疗常见的疾病。
2. 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营养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此时孩子需要各种营养和均衡的饮食。
还要保持适当的身体活动和运动,以维护强健的体魄和预防肥胖。
此时还应该开始逐步引导他们避免吸烟、酗酒和使用药物类物质等不健康的习惯。
3. 成年阶段在成年阶段,个人应更加关注心血管,代谢和人体免疫功能的保健。
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以及吸烟和酗酒的限制都是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个人还应该定期接受各种体检和健康评估,以便发现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4. 年龄增长和老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身体的机能下降,容易出现身体内部的平衡失调情况。
因此,个人应该保持良好的营养和生活方式,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适量的运动、社会活动、积极的精神状况等,以保护身体免受疾病侵蚀,并促进身体的康复和修复能力。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儿童时期是机体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此时控制好饮食与运动等,对于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实生活中家长可能由于认知不够全面等情况,对孩子采用的健康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管理进行简单阐述,希望可以给新手爸妈一点帮助。
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学龄前儿童简言之即孩子在上学之前的这段时间,此时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比较多,父母对孩子健康管理质量,关乎孩子的智力与身体发育。
首先,学龄前儿童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完全,通过健康管理对于预防疾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一般学龄前儿童主要指年龄在0岁~6岁的儿童,此时孩子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发育阶段,发生疾病与意外的概率比较高,此时家长可以通过科学全面的健康管理,提高孩子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降低孩子出现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概率,为孩子身体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
其次,健康管理对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尽管对于6岁及以下儿童而言身心发育还不成熟,但孩子已经具备已经意识,此时家长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很大,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健康管理,帮助孩子营造积极良好的心理,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再次,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利于家长更好、更快适应自己的家庭角色。
对于很多儿童家长来说,突然间的角色转变,可能让家长很难适应,通过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让家长可以更加清楚自己在家庭所需要扮演的角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让家长可以更好适应自己爸爸、妈妈的身份,为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
这些学龄前儿童好用的健康管理方式你都了解吗?通过上面简单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对于学龄前孩儿童健康成长而言,健康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究竟哪些健康管理方式是有效的,怎么做才能真正的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呢?对于很多家长而言依旧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其实一般在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上,做好以下这几点便可:1.新生儿健康管理新生儿通俗来说也就是刚出生的婴儿,这段时间孩子的成长对家长的依赖性要求很高,且也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具体目标

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具体目标
具体目标包括:
1.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和发育: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和评估,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健康问题,提供合适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2. 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疾病:通过定期接种疫苗、传授卫生知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预防和控制儿童常见传染病和慢性病,减少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3.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通过儿童心理健康评估和咨询,提供合适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儿童解决心理问题,预防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障碍。
4. 提供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向家长提供儿童健康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教育家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正确的护理和照料方法,促进家庭健康环境的建立。
5. 建立健康档案和跟踪系统:对儿童进行详细的健康档案记录,包括生长发育、免疫情况、疾病史等,建立儿童健康跟踪系统,定期监测和评估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进行干预和调整。
6. 促进社会参与和互动:组织健康知识培训、社区活动和互动,鼓励儿童积极
参与社会生活,培养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能,提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
7. 监测和评估项目效果:通过定期统计和分析评估数据,监测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确保项目能够有效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
全生命周期 自始至终防慢病

全生命周期自始至终防慢病作者: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第01期■生命周期有不同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全生命周期健康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全生命周期是指人的生命从生殖细胞的结合开始一直到生命的最后终止,其中包括孕育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老期直至死亡整个过程。
通俗地讲,全生命周期就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受精卵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完整过程。
全生命周期可以按照不同的目的和方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一般认为可以分为妊娠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春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临终期。
虽然可以人为地把生命周期分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也各有特点,但其实每个阶段都是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都有内在的联系,不能完全割裂。
■不同阶段疾病防控各有重点?由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健康状况的特点不同,各阶段疾病防控和健康管理的重点自然也有不同。
比如,妊娠期和新生儿期,特别是生命早期一千天是决定整个人健康的关键时期,重点是保证健康的生长发育,卫生保健服务的重点应当放在营养保障、避免意外伤害等方面;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应当以托幼机构和学校为重点,加强对儿童常见病和伤害的预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到了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则要更关注青春期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年期已进入慢性病高发年龄段,对慢性病的防控成为重点;而老年期因为生理退行性变化和免疫力降低,更应注意对各种慢性病,如老年痴呆、抑郁、意外伤害的防控。
■慢性非传染病成主要死因?现在,我国人口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最主要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的最主要死因,从1973~1975年的53%上升到2012年的86.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设37个临床科室,24家社康 Nhomakorabea、学科介绍
南山医院社管中心成立于 2006年,下设24家社康中心, 管辖30社区,服务60万余群众。
各社康中心以“全科、全程、 全日”的医疗服务模式,提供 与院本部接轨的高质量、综合 性医疗保健服务。
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学 院紧密合作,先后培训社区护 士共30人次。
社康--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计免 儿童保健 女性五期保健 慢病管理 更年期保健 老年病护理 临终关怀
四、实施过程
建立医康养结合管理模式:
依托本部,建立医院-社康-养老机构-居家养老模式,定 期探访社区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及居家养老有需求的患者,提 供上门服务,实施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康复期出院患者转 接社区,实现双向转诊。
四、实施过程
健康教育:
防病重于治病,采取多形式健康教育,如专题讲座、宣传 册、健康大讲堂、卫生宣传日活动等。
四、实施过程
义诊:
各社康中心不定期举办的义诊,惠民服务送健康。
四、实施过程
便民措施:
配备轮椅、便民服务盒等多种便民措施,帮助百姓更 好的就医。
五、成果汇报
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2017年1月-6月)
五、成果汇报
医院办社康、院办院管、分级诊疗模式得到国家 卫计委等部门的肯定和关注,各级领导多次来我院 调研。
五、成果汇报
社康护理工作及质量深受社区患者及居民的欢迎 和认可,深圳市各大媒体关注、宣传:《深圳晶报 》、《深圳晚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 》等。
五、成果汇报
三级家庭病床护理查床的经验被《中国护理管理》推广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我院各社康中心的 社区护士便是那天使,用我们人性化的护理和关 爱,始终陪伴和呵护着社区居民从0到100岁的生 命周期!
从0岁至100岁的呵护
--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实践案例: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
目录
背 医院 学科 实施 简介 介绍 过程
景
成果 汇报
一、背 景
l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 指导意见:
l 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 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 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 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
四、实施过程
建立家庭病床制度:
走入社区,走进家庭。对家庭病床患者和临终患者给予健 康照护和心理支持。
四、实施过程
个案管理:
以病人为中心,动态评价护理过程,提高护理思维的积极 与主动性,为病人提供高质素的护理。
四、实施过程
三级护理查床:
落实三级护理查床,对专科护理问题提请院本部造口/ 伤口护理小组、静疗小组、老年病小组等专科护士会诊, 解决疑难问题。
“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的医疗服务新模式
首诊在社区 小病进社区 大病到医院 康复回社区
二、医院简介
战略合作 武汉协和医
院
姊妹缔结 华西医院
紧密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
u坐落于深圳
经济特区南头
半岛
u深圳市首家
通过国家三甲
医院评审 联姻南加州
u员工2198人 大学洛杉矶
,高级职称 425人。
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