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医患沟通的技巧及方法

医患沟通的技巧及方法一、理解患者的重要性。
1.1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
患者生病的时候啊,那心里是又害怕又着急。
咱做医生的就得把自己放在患者的位置上。
就好比患者来看病,他可能等了很久,心里头早就不耐烦了。
咱要是能理解他这股子焦急劲儿,态度好一点,和他说“您等久了,真是不好意思,咱现在就好好看看您的病”,这患者心里就舒服多了。
这就叫将心比心,不能光想着自己忙得不可开交,得先照顾患者的情绪。
1.2 倾听患者的心声。
患者有时候就像个满腹委屈的孩子,有一肚子话要说。
咱可不能不耐烦,得好好听着。
不管是他对病情的描述,还是他那些七七八八的担忧。
比如说有个患者,他一直担心自己的病好不了,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咱要是打断他,他就更慌了。
咱就听着,等他说完了,再告诉他“您放心,您这病虽然有点麻烦,但是我们有办法,您只要配合就好”。
这倾听啊,就像给患者吃了颗定心丸。
二、沟通中的表达技巧。
2.1 通俗易懂地解释病情。
咱们医生学了那么多专业知识,可不能一股脑儿地都用那些专业术语给患者讲。
得把那些高深的医学知识变成大白话。
就像有的病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名字又长又拗口,患者听了就迷糊。
咱就可以说“您这心脏啊,就像水管子,时间长了,里面脏东西多了,水流就不顺畅了,咱们得想办法把脏东西清理清理”。
这样患者一听就明白个大概了。
2.2 积极的态度与措辞。
说话的时候可不能垂头丧气的。
哪怕病情有点棘手,咱也得给患者信心。
比如说“虽然您这病有点严重,但是我们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只要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把病治好”。
可不能说“您这病不好治啊,我们只能试试看”。
这两种说法给患者的感觉那是天差地别。
咱得给患者希望,不能一盆冷水就浇灭了人家的信心。
2.3 适当运用幽默。
有时候幽默是个特别好的调味剂。
有个患者因为打针怕疼,扭扭捏捏的。
我就和他说“您看这针啊,就像小蚂蚁轻轻咬一口,一下就过去了,您要是怕它,它可就更得意了”。
患者听了就笑了,也不那么害怕了。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方法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方法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作和治疗效果。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促进医患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沟通方法。
首先,医患沟通对于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当患者能够与医生充分沟通并表达自己的症状和需求时,医生能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计划。
此外,良好的沟通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合作意愿。
患者在得到医生的关心和理解后,也更容易接受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
其次,医患沟通对于医生来说同样非常重要。
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医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从而更准确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此外,良好的沟通还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解释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接受度。
医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还可以了解患者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要实现良好的医患沟通,有一些方法是非常实用的。
首先,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病情描述。
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症状和感受。
医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专注和耐心,避免打断患者的发言,这样能够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其次,医生应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
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时,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语言。
医生可以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医学概念转化为患者能够理解的形象和语言,这样能够增加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非语言沟通来增强医患之间的交流。
医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关心和理解,这样能够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温暖和关怀。
医生还可以通过问候、握手等方式来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样能够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最后,医生应该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和选择。
医患关系和沟通技巧

医患关系和沟通技巧医患关系和沟通技巧医患关系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因为它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也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多次沟通和交流,包括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等,因此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医务人员必备的素质之一。
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因此它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份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表明,患者和医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可以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治疗结果,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此外,良好的医患关系还可以建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和共同合作,促进医疗服务的良性循环。
二、医患沟通的障碍尽管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医疗实践中,不良的沟通经常出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患沟通障碍:1.语言障碍:由于语言不同、方言或者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口头表达方式不同,会导致语言障碍。
2.文化差异:患者来自不同的文化和民族背景,医务人员需要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文化习惯,避免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
3.情绪问题:由于患者的疾病和治疗经历,他们可能会出现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等,这会影响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和合作。
4.时间不足:在很多情况下,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病史询问、体检、治疗方案制定等任务,这可能会导致医生无法花费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从而影响医患关系和治疗效果。
三、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对于医务人员来说,提高医患沟通的技巧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患者的情况:在沟通的过程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家庭、文化背景等情况,这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积极倾听:医生需要充分利用沟通的机会,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回答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耐心、专注和尊重。
医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医患沟通与关系建立

医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医患沟通与关系建立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中,医患沟通与关系建立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医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满意度。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建立互信和尊重,促进信息共享和共同决策,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诊疗效果。
一、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医患沟通是医生与患者之间交流的过程,既包括信息的传递,也包括情感的表达。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医生的心理支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医患沟通还有助于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和治疗方案,增强治疗合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二、医患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在医患沟通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运用一些技巧,以提高沟通效果。
首先,医生应该采用开放性的沟通方式,鼓励患者主动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其次,医生应该保持专业和耐心的态度,尊重患者的意见和价值观。
另外,医生还应该适时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医学术语,确保患者能够理解。
此外,倾听和积极回应患者的情感表达也是医患沟通的重要技巧。
三、医患关系的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充分的沟通基础上的。
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利,并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医生还应该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患者的情绪,并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在建立医患关系的过程中,医生还应该注重跨文化沟通的差异,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四、伦理问题与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学的视角下,医患沟通还涉及到一些伦理问题。
首先,医生应该遵循隐私和保密的原则,在患者授权的情况下共享他们的信息。
其次,医生在信息传递中应该遵循真实和完整的原则,不隐瞒重要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
此外,医生还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在治疗方案的决策中给予他们充分的参与权。
结论医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医患沟通与关系建立是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良好的医患沟通和关系建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满意度。
医患沟通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并且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1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成功治疗的第一步.病人就诊时,会问医生我是否生病,什么原因引起的,它的后果如何?您能否帮我摆脱疾病,甚至不生病?这些问题实际上是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判断,也是医生每日的临床工作。
医生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到病人,医生看病时,病人也在看医生,通过观察了解这个医生是否可信。
只有取得了病人的信任与配合,使病人完全相信医生是全心全意的为他治病,才可能获得病人的依从性,才有可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得到最佳的临床诊疗质量的保证。
2良好的医患关系依赖于良好的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病人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
有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才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但是很多医院的医患沟通做得并不尽人意,人们耳闻目睹了太多的负面信息。
一项对大医院的调查发现,因医疗事故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不到5%,而70%的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畅而致。
可见,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是导致双方关系失谐的关键因素,而信任危机又源于彼此沟通的不畅,相互间缺乏尊重与理解。
病人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无法建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必然难以获得良好的疗效;而医生为避免误诊,无论大小病都全面检查,无疑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有的医生为了“合理避险”,放弃风险大或复杂疑难手术,本来能治的病也不敢治,使病人失去了救治机会.这种过度防卫的状态,不但使医患双方都付出代价,将影响到医疗技术创新和医学水平的进步。
有效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

有效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在医疗领域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有效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尊重与倾听尊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感受,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权益。
在与患者交谈时,医生应倾听他们的问题和烦恼,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倾听是一种支持性的行为,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共鸣。
二、清晰明了的语言医生应该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复杂的句子,以免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安。
同时,医生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语速和语调,确保患者能够听清楚并理解所说的内容。
三、积极的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在医患关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姿态、表情和眼神,以及肢体语言的运用。
这些非语言信号能够传递出医生的关怀和专业形象,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
四、耐心和同理心医生应该对患者保持耐心和同理心。
即使在繁忙的工作环境中,医生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关注。
当患者表达自己的不满或焦虑时,医生应该以平和的态度回应,并试图理解和缓解患者的情绪。
通过正确的表达和关怀,医生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医患关系。
五、有效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不仅仅是医生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还包括患者对医生的需求和期望进行明确的表达。
医生应该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尽量给予详细和明确的回答。
当医生需要告知患者一些不愉快或重要的信息时,应该更加谨慎地选择合适的方式和时间,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六、纠正误解和误导在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案的误解和误导。
医生应该及时纠正这些误解,并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建议。
通过教育和解释,医生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过程,提高他们对医疗决策的信心。
七、建立长期的沟通机制建立长期的沟通机制是有效沟通医患关系的关键之一。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关心与尊重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关心与尊重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 关心与尊重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医疗服务的基石,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生的工作效率。
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能够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提高医患之间的理解和合作。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强调其中的关心与尊重。
第一部分:沟通的重要性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更是情感、价值观和期望的交流。
良好的沟通可以消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增强医生的治疗效果。
通过与患者建立亲密的联系,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第二部分:关心的重要性关心是医患沟通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医生应该积极地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痛苦和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
通过关心患者,医生可以让患者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
关心的表达方式可以是简单的问候,也可以是共情和体谅患者的心情。
第三部分:尊重的重要性尊重是医患沟通中应始终遵循的原则。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和价值观,不将自己的判断强加给患者。
通过尊重患者的选择和决策,医生可以增强患者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同时,医生也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证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部分: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为了确保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医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他们应该提供清晰简明的诊断解释,以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准确的认知。
此外,医生还应该注重语言表达的细节,避免使用行话和术语,使患者能够理解。
医患之间的沟通也需要建立在平等和信任的基础上。
医生应该主动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反馈,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在面对沟通障碍时,医生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如借助翻译或沟通专家的帮助。
总结: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关心和尊重,医生可以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构建良好的沟通环境需要医生具备相应的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
在未来,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医患沟通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医患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过程,是医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可以提高诊疗效果,还能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文将从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沟通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传递信息: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以清楚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症状等情况,这些信息对医生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2.了解患者需求:医患沟通还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3.增加患者合作性:通过有效的沟通,医生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患者的合作性,使患者更愿意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4.减轻患者焦虑和恐惧:医生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可以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几种常用的医患沟通方法:1.尊重和关心患者:医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支持。
2.清晰明了的语言:医生应使用患者能够理解的专业术语和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晦涩难懂的词语,以确保患者能够准确理解医生的意思。
3.提供合理解释和建议:医生在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原因和诊断结果时,应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太过技术性的术语。
同时,医生应提供给患者相应的诊断结果,并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和预后情况,让患者能有清晰的了解。
4.鼓励患者参与决策:医生应尊重患者的权利,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决策过程,在治疗方案、手术选择等方面给予患者适当的自主权。
5.有效的沟通技巧:医生应学会使用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如倾听、提问、总结、反馈等,以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6.注重非语言沟通:医患之间的沟通不仅仅依赖于语言,还包括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姿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健营养2014 · 5(中)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临床研究·2860·2 结果2.1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变化情况。
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X±S)时点 观察组(n=30) 对照组(n=30)HR(次/min) MBP(mmHg) HR(次/min) MBP(mmHg) T0 72.5±11.6 102.4±23.9 74.2±10.1 103.1±24.1 T1 65.2±10.5 98.1±30.1 82.4±8.9 109.1±31.9 T2 64.5±10.1 99.1±27.7 83.6±9.1 103.2±26.5 T3 65.8±9.8 102.1±24.5 84.5±10.8 109.5±27.12.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X±S,min)组别 例数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完全清醒时间 拔管时间 观察组 30 5.21±1.43 12.48±3.89 8.58±2.31对照组 30 8.75±2.69 16.49±4.09 11.47±3.743 讨论上腹部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对患者创伤较大,牵拉以及内脏探查等操作刺激会引起手术者过度应激反应,且在气管插管、切皮以及气管拔管时也会刺激机体,改变血流动力学循环状况[3]。
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年龄、身体的特殊性大大增加了手术麻醉风险以及手术操作风险。
因此,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选择起效快、易于控制、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不良反应轻的麻醉方案。
单纯硬膜外阻滞是一种具有一定肌肉松弛作用的不完全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应用中有一定局限,主要是由于硬膜外阻滞麻醉难以控制术中明显的牵拉反应以及迷走神经反射亢进,严重的话会造成呼吸抑制。
单纯的全麻诱导虽然可以克服硬膜外阻滞的缺陷,对血压、心率的影响较小,可有效保证充足的供氧,保持呼吸道畅通,但术中麻醉诱导以及麻醉维持操作较复杂,对于外周伤害性刺激并不能有效抑制,在气管插管、牵拉以及气管拔管时会式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刺激儿茶酚胺分泌,使血压迅速升高,心率过快,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优势互补,可同时阻断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儿茶酚胺分泌量,大大降低了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生命体征也相对平稳,也可减少麻醉用量,术后意识恢复较快。
本组研究表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较小,血压、心率波动较全麻相对平稳,且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完全清醒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因此对于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整个手术过程的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较短,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1] 郑德志,叶之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1):53.[2] 吴振文.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06—107,116.[3] 张涛,张渤,刘晓宏,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12):932—933浅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崔贞淑(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计财处 会计师 133000)【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近几年我国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
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患者及家属心理,也严重干扰医疗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加重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损害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声誉形象。
如何寻求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能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减少不必要医疗纠纷,已成为医院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这里我从分析医患现状和成因等方面浅谈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关键词】医患现状;医患沟通;医患技巧【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60-01Doctor-patient situation/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doctor-patient skills1 医患关系现状近年来,辱医,伤医,杀医事件频发,去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
据投诉资料分析显示,80%的医疗纠纷与医患沟通不到位有关,只有20%与医疗技术有关。
[1]如何破解医患冲突困局已成当务之急。
2 主要原因2.1 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尽管我国城镇医保和新农合医疗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但大部分都以自费方式来获得医疗服务。
绝大部分医疗纠纷由于医疗费用与患者期望效果不符引起。
即使医生尽心尽力去治疗一个人,对于花很高费用的患者,如果没得到满意治疗效果就不容易接受现实。
因此,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和基本医疗保险承受能力较低等情况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2.2 患者因素2.2.1对医疗期望值过高。
因而遇到不满意事情,不考虑科学事实就认为医院和医生有问题。
虽然现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但医疗领域充满未知数和变数,加上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也存在差异。
国内外一致认为医疗确诊率也只有70%左右,各种急重抢救成功率也70%-80%左右,相当一部分疾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有较高误诊率。
加上医生和患者沟通不够,未能让患者家属充分了解医学局限性和疾病发展的不可预测性。
2.2.2 患者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稍有不妥即怀疑或对立态度,会采取各种过激的行动。
2.3 医院因素2.3.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对经济效益追求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
目前,医疗行业整体来看,医疗设备越精,医疗技术越高,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没跟上,医生很少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导致医患矛盾日益加剧。
2.3.2 医务人员所从事职业特殊性,科学性强。
,风险高,自身责任大,但收入低,导致心理失衡,没有积极性。
2.3.3 医生和患者比例严重失调,医生缺乏与患者沟通时间。
据统计我国220万医务人员为13亿人口服务,每周工作量为60-90小时以上,加班加点24小时连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时间跟患者充分沟通。
医生和患者沟通时间也就大概几分钟,然后开处方.如果有充分的沟通,可能会避免极端情况的发生。
3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3.1 医患沟通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有效方法医患沟通为医患之间构建了双向交流的桥梁,医务人员需要更多地对患者人文关怀。
通过沟通使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得到缓解。
从而拉近医患双方距离,逐步建立尊重,信任,平等合作的关系。
3.2 医患沟通是规范医疗行为的有效途径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规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要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
而落实告知制度是医患沟通的基本措施。
3.3 医患沟通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要保证诊疗方案的顺利落实,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必须要得到患者及家属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
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医务人员通过安慰病人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主观能动性。
3.4 医患沟通是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医患沟通促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更好的激发好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和能动性,通过良好沟通,可使医务人员真正了解病人需求并予以满足,努力提供病人期望的服务,从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 医患沟通的要素4.1 信息 是由医患共同分享的思想、知识和情感组成的。
主要包含:患者的疾病信息、医疗服务信息、医学科学信息等。
涉及到医患双方各自履行的权利和义务。
在第一时间段内,医患沟通信息量越大,沟通越有成效,沟通越有效,医患关系越融洽。
4.2 渠道 医患沟通信息所经过的路线。
医患沟通主要渠道是听觉、视觉和触觉。
由于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与群体关系,在一定范围、时间和流程内,医患沟通的渠道不是单一的。
只有传送和反馈渠道顺畅、高效和优质,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率才会提高,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才能维持较高水平。
4.3 环境 是医患沟通的场所。
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将左右沟通的成败和效果。
患者对沟通环境越熟,医患交流越容易进行,效果越好。
如果让患者选择谈话场所,患者可能更喜欢在病房里与医务人员交谈。
因为病房相对医生办公室而言,充分显示医务人员与患者地位的平等,更能体现患者自尊和自主性。
也更能体现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一种亲情和患者在某种程度上“享受服务”的体验,4.4 方式 是良好的沟通,源于医务人员较高的人文素质和知识修养、救死扶伤的崇高信念、真诚服务态度、整洁的着装、优雅的举止和文明的谈吐。
有直接交谈、信函沟通、电话沟通、网络沟通等5 医患沟通的技巧5.1 沟通态度。
态度是心灵的表白,容易受个人感情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好坏充分体现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和蔼、真诚、关切的态度汇报的是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因此,医务人员的沟通愿望和态度是决定医患沟通成败和效果的关键。
5.2 倾听艺术。
医务人员要善于倾听,这是获取患者相关信息的主要来源。
倾听时注意寻找患者语言和情感上的含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的叙说,必要时适当引导,因为患者一般都希望被医生理解和同情。
5.3 谈话艺术。
由于医学知识有限,以及医疗活动和结果不可预测性,患者情感往往处于低潮。
因而医务人员与患者交谈应充分运用谈话艺术,讲究方式和技巧。
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应该用一种患者主动参与,对自己和病情进行管理的方式来交流,医生在沟通时需要更多耐心,更多的时间,治疗要点不断重复,并且条理清晰,必要时需要写在纸上,以便老人随时查看。
对于儿童来说,应该用简单词汇,用他们熟悉的事情比喻,指导家长如何做才能避免问题发生。
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得到成人同等的待遇,他们就诊时,应该让他们自己叙述病情。
残疾人和贫困患者来说,展示出更多的爱心和同情心,鼓励患者与医生一同努力改善自己健康问题。
[2]5.4 沟通的实效性。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和期望以及在医疗活动不同时期的情绪反应,疾病治疗的轻、重、急,有效把握沟通时间围绕医疗活动的进程,注意把握沟通实效性和沟通效果,体现医务人员人文情感和关怀。
6 补救措施当问题存在时,应采取服务补救措施。
首先,针对服务过失进行道歉。
其次,纠正错误,如有可能尽在现场纠正。
最后,对这些结果进行跟踪随访,以便错误中学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更加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