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护主救国奇才戴雨农

合集下载

戴笠传2

戴笠传2

戴笠传2.哑铃风波1914年的金秋季节,美丽的仙霞岭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加显得苍翠欲滴。

这一天,仙霞岭那拥菁披翠的山间小路上,有一列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直奔山下的保安村而来。

花轿刚到村口,村子里就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鼓乐声。

这喜庆的喧嚣从村中主干道的尽头,一直响到村子中部的戴春风家中。

戴家今天格外热闹。

屋里屋外站满了人,有来帮忙的,有的看热闹的。

保安村小,一家有喜全村同庆。

这天最高兴的自然是戴春风的母亲蓝月喜。

你瞧,她穿戴得整整齐齐,头上还插了朵红绒花,迈着一双小脚出出进进,忙这忙那,乐得合不拢嘴。

她的长子春风已从文溪高小毕业,并考上了杭州省立第一中学,今天又是他娶亲的大喜日子,家中添人进口,她怎能不乐?儿媳妇是她亲自选中的。

姑娘是本县凤林乡毛应升之毛秀丛,年方19岁,比戴春风长两岁。

人长得不十分漂亮,却白白净净、端庄温柔,且又贤惠能于。

戴母非常喜欢她。

鼓乐、鞭炮声中,花轿被抬到了戴家门前的坪场上。

人们立即簇拥着胸佩红绸花,身着崭新灰绸长衫的新郎,让他用一条红绸带去牵引轿内的新娘。

17岁的新郎戴春风,如今已是个堂堂的男子汉了,少年的稚嫩已被一种较为成熟的气质所取代。

他中等身材,狭长脸,鼻子挺而宽,双唇阔而厚,特别是那双大眼,浓黑有神且变化奠测。

这双眼睛有时具有一种慑人心魄的威力,令人生畏,不敢久久对视;有时则显得顽皮天真,使人觉得他活泼开朗;但有时却显得非常深邃而富有激情,这往往是他最让人觉得和蔼可亲的时候。

不过,除了眼睛之外,别的部位却不敢恭维。

那宽直的鼻子、阔厚的嘴唇,与他那狭长的脸庞很不谐调。

不过,此刻他倒是显得颇为天真开朗,在人们的指挥下,像木偶似地作揖叩头,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

不管干什么,他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是讨好母亲,讨好亲友,还是确实开心?谁也说不准。

只见他把新娘牵到洞房之后,旋即转身回到前厅,给前来庆贺的亲友劝酒敬菜,他敬别人喝,自己也喝,直喝到深夜,客人一个个告辞而去,母亲也回房休息,他才头重脚轻地回到洞房。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军统与中统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军统与中统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军统”及“中统”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将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扩编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

军统局局长由蒋介石指定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组担任,戴笠任副局长(负实际责任)。

戴笠于1938年5月成立“忠义救国军”。

1942年后“ 军统”人员竟达四五万人。

揭秘历史真实的“军统”及“中统”江绍贞王久高关于“军统”及“中统”的历史情况“中统”和“军统”两大特务组织,是蒋介石集团专制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主持人(李庆英):《潜伏》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解放前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关注,那么,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主要有哪些?江绍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审)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维护和巩固其反动统治,对付中国共产党及民主进步人士,以及国民党内的反对派,建立了“中统”和“军统”两大特务组织,成为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军统”的前身和班底是1932年春成立的三民主义力行社特务处。

力行社是蒋介石召集黄埔少壮军人滕杰、贺衷寒等20余人建立的秘密政治核心组织,对外用它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相称。

力行社特务处也称作复兴社特务处,于1932年4月1日定为创业纪念日,“军统”的历史就从这时算起。

特务处由戴笠任处长,成员以戴笠此前跟随蒋介石作情报工作的密查组成员为基础,并吸收王孔安、乔家才等黄埔毕业生多人组成。

1932年9月,戴笠奉派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第二处处长,将特务处挂靠在这一政府正式机构,以取得编制和经费,但不受这时期的军统局领导。

特务处成立后,先后在南京开设参谋本部特务警员训练班,在杭州警校开设甲乙丙三种特训班及电讯班,大力培训特工人才。

1935年蒋介石将对付中共苏区的南昌行营调查科划归特务处,人员扩大到700余人。

特务处先后在重要地区设区一级单位,各省及大城市设站,并在军、警、宪以及铁道等部门建立起特务组织,或由特务骨干担任许多部门的要职,形成了从点到面的特务网络。

王久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中统(局)”是国民党C.C系领导人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特务组织,其前身就是由C.C系分子所组成的国民党中央组织委员会党务调查科。

小英雄雨来事迹

小英雄雨来事迹

小英雄雨来事迹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主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无限热爱党,积极为抗日出力的英雄行为和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小英雄,我们要永远记着他,永远学习他的可贵精神,努力学习,做好准备,将来长大了,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一切。

雨来没有死雨来的家在还乡河边上的芦花村。

这是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

芦花村,多么美的名字啊!原来,还乡河里长着许多芦苇,芦苇开花的时候,风一吹,鹅毛一样的苇絮就漫天飞舞,把小小的村庄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雨来最喜欢到还乡河里游水玩。

每到夏天,雨来就跟铁头、三钻儿几个小伙伴,光着屁股在河里玩个没够。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他能脸朝天在水面上躺着,把黑黑的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雨来12 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他送进了夜校。

雨来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把油印的小书包上了皮,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上了“雨来”两个字。

穿着一身青布衣褂的女教师,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祖国。

”雨来学得挺认真,跟着女教师一个字一个字的念。

他知道,家里穷没有钱送他去学堂,在夜校里要好好学几个字,不能做个睁眼瞎。

这一天从夜校回来,雨来躺在炕上念书,念着念着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睁眼,看见爸爸回来了。

爸爸和平常的打扮不一样: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着一支步枪。

爸爸要去打鬼子了?只听爸爸小声对妈妈说道:“鬼子又要扫荡了,这次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雨来爬起来问道:“爸爸,远不远?”爸爸说:“那哪儿有准儿啊!你快睡吧!”爸爸又对妈妈说:“明天你去东庄他姥姥家,告诉他舅舅快把民兵带到区上去集合。

”第二天一早,爸爸走了,妈妈也到东庄姥姥家去了,家里就剩雨来一个人。

快晌午的时候,雨来吃了点剩饭,趴在炕上念书。

评书戴笠和军统的故事

评书戴笠和军统的故事

评书戴笠和军统的故事
戴笠(1897年5月28日——1946年3月17日),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首长。

浙江省衢州府江山县(今衢州市江山市)保安乡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早年曾在浙军周凤岐部当士兵,后脱离部队到上海,在上海股票交易所结识蒋介石、戴季陶等人。

戴笠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情治机关军统局并担任副局长(但为实际领导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

其所领导的军统局行动,杀死、迫害许多异议分子、中共及民主党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中国国民党内蒋介石的政敌。

1946年3月17日,乘专机由青岛飞往南京时,因南京上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不得已转飞上海,但这时上海的天气也不适合飞机降落,只能改飞徐州降落,途中在南京西郊的岱山失事身亡。

读《戴笠全传》读后感

读《戴笠全传》读后感

读《戴笠全传》读后感读《戴笠全传》读后感戴笠不能简单地用厉害来形容。

戴笠被称为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希姆莱,被美国杂志称为中国近代最神秘的人物,他是黄埔学生,可与在战场上迅速崛起的黄埔将领不同的是,戴笠30岁考入黄埔六期,但是最后却没有毕业,所以他想要崛起的话必须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路。

我们也应该知道,他要走的路正是情报!所以在军校通知他返校完成学业时,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地放弃了返校戴笠虽然被形容得很恐怖,让人闻戴色变,但是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沈醉刚加入特务处时去杭州给戴笠送信,戴笠对这个18岁的小年轻也很是和善,两人相谈甚欢,沈醉当时甚至几乎没感受到来自于戴笠的压力。

他有着所有小瘪三所拥有的小聪明,更有着小瘪三所没有的眼光和远见。

戴笠在流落上海期间,与王亚樵、胡宗南结拜,用赌博牵线结识杜月笙,获取杜月笙的青睐和资助,在上海交易所结识蒋志清和戴季陶,辛辛苦苦给他们当跑腿,认戴季陶为叔父。

王亚樵成了民国第一杀手、远东第一杀手,胡宗南成了蒋介石天子门生第一人,杜月笙已经威震上海滩,当时困顿的蒋志清也成了日后的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戴季陶也是出了名的国民党元老。

1927年蒋介石被逼通电下野后,寓居上海,准备携宋美龄去日本。

戴笠听说蒋介石下野的消息后,急得奔赴上海,虽然想要给蒋当警卫的计划没成功,但是却被蒋的侍从室副官胡靖安招揽,开始了情报工作,这样的人生际遇殊难意料。

蒋介石复出后没多久,胡靖安被派出国学习,戴笠成了无根浮萍,却仍然想方设法给蒋介石传递情报。

在几次被警卫拦堵后,他竟然冒着生命危险拦住了蒋介石的车,险些被枪毙,但是他因此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此后,他见蒋介石畅通无阻。

戴笠之所以敢这么冒险,是因为他认定了蒋介石,他坚信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会越来越稳固,也坚信自己跟着蒋介石会迎来他的人生巅峰。

戴笠拥有敏锐的嗅觉和恐怖的眼光,在谈论戴笠时,这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当然,戴笠最深入人心的自然还是他在特务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

中国近现代史名词解释租界帝国主义列强根据和中国清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以居住和经商为名﹐在通商口岸和城市永久租用的地段。

最早在中国取得租界的是英国。

列强在租界内行使行政管理和司法管辖权﹐形成“国中之国”﹐严重破坏中国主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民掀起了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收回租界是其主要目标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等国租界先后收回。

抗日战争胜利后废除了中国各地的日租界。

至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租界全部由中国收回。

重点进攻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同时将解放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

1947年3月,国民党调集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聚歼中共军队。

中共中央主动撤出延安。

之后西北野战军在青化砭蟠龙沙家店等战役先后重创国民党军队,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的重点进攻破产。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

孟良崮战役全歼敌整编74师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

后敌向沂蒙山区发起进攻,华东野战军避开敌正面兵力经过近一个月战役,粉碎了敌攻势。

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宣告失败。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人。

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早年在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1917年回国,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论争。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李晋华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主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无限热爱党,积极为抗日出力的英雄行为和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因此,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我给大家讲几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希望你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孩子们能够记住,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可爱可敬的小英雄,我们要永远记着他,永远学习他的可贵精神,努力学习,做好准备,将来长大了,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一切。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管桦著有<小英雄雨来>一书,详细介绍了雨来的事迹,生动具体,我在这里撷取几个片断,给大家讲几个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雨来没有死雨来的家在还乡河边上的芦花村。

这是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村庄。

芦花村,多么美的名字啊!原来,还乡河里长着许多芦苇,芦苇开花的时候,风一吹,鹅毛一样的苇絮就漫天飞舞,把小小的村庄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雨来最喜欢到还乡河里游水玩。

每到夏天,雨来就跟铁头、三钻儿几个小伙伴,光着屁股在河里玩个没够。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他能脸朝天在水面上躺着,把黑黑的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雨来12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他送进了夜校。

雨来向妈妈要了一块红布,把油印的小书包上了皮,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上了“雨来”两个字。

穿着一身青布衣褂的女教师,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祖国。

”雨来学得挺认真,跟着女教师一个字一个字的念。

他知道,家里穷没有钱送他去学堂,在夜校里要好好学几个字,不能做个睁眼瞎。

这一天从夜校回来,雨来躺在炕上念书,念着念着睡着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睁眼,看见爸爸回来了。

爸爸和平常的打扮不一样:肩上披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着一支步枪。

爸爸要去打鬼子了?只听爸爸小声对妈妈说道:“鬼子又要扫荡了,这次要一、两个月才能回来。

高中语文爱国素材

高中语文爱国素材

高中语文爱国素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高中语文爱国素材的例子:

1. 屈原的爱国情怀: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
《九歌》等作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他最终因政治迫
害而投江自尽,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
2. 文天祥的民族气节:文天祥是南宋时期的民族英雄,他在抗元战争中英勇
牺牲。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
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千古绝唱。
3. 鲁迅的批判精神: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尖锐的
批判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他的《狂人日记》、《呐喊》等作品,不仅揭示了
社会的黑暗面,也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4. 闻一多的赤子之心: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他的诗歌作品
如《红烛》、《死水》等,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他曾说过:
“我爱这土地,这曾经美丽的土地;虽然它现在又荒凉又贫瘠,但是它的四
万万又五千的人民,还在默默地建设着它。”

这些爱国素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爱国情感,还可以引导他们思
考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护主救国奇才戴雨农2017-04-06啸西风“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左派文人章士钊的这幅挽联反映了人们对这个“旷世奇才、时代英豪”以及“混世魔王、政治杀手”的认识反差。

中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

”后来蒋公还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今天不会撤退到台湾。

”周恩来在会上也说:“戴笠之死,我们的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

”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日本人、汉奸和地下党都把他视为“催命恶魔”,普通民众说他是“抗日勇士”,朋友称他是怪物,醉心事业,连皮肉痛苦都能忘记,非怪物而何?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让我们来看看一代奇人的奇才、奇遇与奇功。

一代护主救国奇才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

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

“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

”人们常用“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1897年5月28日,戴笠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一个殷实家庭,原名春风,字雨农。

小时候母亲蓝太夫人找人算命,说他宿命不错,但命中缺水,“父在母先亡”。

戴笠4岁丧父,6岁读私塾,14岁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因勇于自承过失,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

很快他以第二名考入联合师范,但未入学即投效浙军第一师模范营充学兵,后部队作战失败,流落宁波,蓝太夫人闻讯亲往接其回家,18岁时娶毛秀丛为妻。

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戴笠20岁时重新外出闯天下,那时他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有“苏杭第一才子”的美誉,因其年少侠义,曾与帮会往来。

后在湖州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金兰换帖结为兄弟。

22岁时,戴笠与许世友等人在少林寺习武,希望能以高超的武艺除霸安良,三年后回浙江开办春风武馆。

24岁时他在上海与青红帮老大杜月笙结为兄弟,27岁苏浙战争时,他在故乡发起自卫团,凭藉仙霞险要阻止闽军入浙,使江山县免于涂炭。

人说“三十而立”,“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戴笠的生活可以说是30岁后才开始的。

从小就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他,1926年(民国15年)快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

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道。

为了革命理想甘当无名英雄一位美国军官这样描述中等身材、体格魁梧的戴笠:“他走起路来像是脊粱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

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

”不过年轻时戴笠很为自己这张长长马脸自惭形秽,特别是他患有鼻炎,经常发出像马哼的声音。

很相信命运的他偶然看见相书上写:“观君之相如马,此主大贵,君之前程无量。

”从那以后戴笠就常常以马自居,在其27个化名中,常有“马行”之类的假名,当然由于命相缺水,戴笠的化名中带水字旁的最多,如“沉沛霖”、“洪森”等,以补命中不足。

戴笠所领导之军统局(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业务多至数十种,不光是人们常说的暗杀、情报这几种,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工作人员累计达十万以上,“诛倭锄奸、除暴安良,所捕元恶大憝以千计”。

由戴笠一手组成的“忠义救国军”与各地游击部队,以及战后吸收输诚中央之伪军,总数不下一百万人之众。

戴笠称他的一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继续孙中山未竟的事业”,他也一直要求自己和部下要忠于“国民革命的理想,不计个人名利得失”。

在重庆军统局山坡上有块无字碑,戴笠经常要求部下“清除一切私心杂念,甘当无名英雄。

……无名英雄就要随时准备作出牺牲,他们是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典范,他们是领袖的工具,只有领袖才能创造伟业名留青史。

”蒋介石也曾评价说:“革命的成功,全靠特种工作人员能做革命灵魂、国家保姆。

”下面概举戴笠精忠数事,以见一斑。

抗日功绩1933年,原本在一二八事变中英勇抗敌的19路军军长蔡廷锴,受共产党影响,假借抗日之名宣布福建省独立。

戴笠派人策反其将领,不到三个月蔡宣布下野出国流亡。

假如当时未能及时阻止中共发动的这种分裂行径,以当时军阀割据的势态,加上日本乘虚而入、分而治之,今日中国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1934年6月13日,戴笠破获了日本驻南京副领事藏本英明自导自演的失踪案,使日本出兵阴谋在国际间颜面无存。

1936年7月,陈济棠与李宗仁发动“两广正变”,不过戴笠早已从海、陆、空三方面暗中部署,一夕间多名将领被他策反,两个月内兵不血刃地结束叛变。

至于西安事变,戴笠一再向蒋介石汇报“西北军心不稳”,蒋依然前往。

西安事变后第10天,戴笠效蒋公当年赴难永丰舰的精神,随宋美龄等前往西安护卫领袖,但一下飞机非但不能见到蒋公,反而被羁押于张学良地下室囚牢,于是有了上述感慨。

在被关押期间,张学良曾亲访戴笠,给他看了一份其部下数十人签名要求杀戴笠以绝后患的报告。

戴笠看完付之一笑,对张说道:“我来西安,即为求死,古人说得好:主辱臣死,现在领袖蒙难,我们还有什么脸面偷生呢?”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淞沪抗战之前,戴笠很坚定地对其他人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

国民党元老吴稚辉问他,武器经济都差得那么远,拿什么打呢?戴笠说:“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

”这句话给其他人的震撼很大,后来成了军统抗日的经典创见。

据军统大员沉醉回忆,抗日战争中军统牺牲者达一万八千人之多,而当时全部注册人员仅为四万五千余人。

1937年戴笠负责成立的苏浙抗日武装别动队(后称为忠义救国军),在敌后方起到了狠大作用。

淞沪大战前,戴笠赶到上海,吩咐军统的人从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抢来了五六千只军火库武器。

戴笠还找到杜月笙,在短短一个月内成立了一万人的“苏浙别动队”,在掩护正规军撤退时,一万人只回来了两千人。

当时戴笠白天忙于组织对日情报战和武装别动队,晚上他坐车从上海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和分析情报。

那时铁路已经不通,汽车也只能熄灯行驶,日军飞机不断轰炸扫射,时时如身临鬼门关,他却犯险如常。

当时日本人对他颈上人头的悬赏金额,犹在对毛泽东悬赏之上。

西安事变后戴笠随侍蒋介石安返南京1938年1月,奉蒋介石手令,戴笠将敌前抗命退兵的军阀、山东省主席韩复渠,以诱捕方式押送汉口军事法庭审判枪决。

并于同月在万国医院病房毒死与韩复渠同谋通敌的四川军阀刘湘。

当年七七及八一三周年,别动队还在上海发起全市大,迫使日军不得不在上海周边留驻重兵,有效分散了日军兵力。

1939年戴笠亲自到越南河内,部署刺杀投靠日本的大汉奸汪精卫,行动失败后,戴笠又继续部署,1944年汪于日本就医时,戴笠密令潜伏的中日混血日籍女傭以慢性毒物致汪并发症死亡。

1940年,日皇裕仁派遣其亲表弟高月堡大佐来华北视察,11月29日,高月被军统特工击毙。

当时物资紧张,却有不肖官商乘机走私囤积民生必需品,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军统于是成立经济检察队,将屯粮的成都市长杨全宇判处死刑,将走私贪污的财政部中央信托局经理林世良活埋。

1941年,为加强南亚抗日活动,戴笠两次亲赴缅甸建立情报网,在东南亚做到了“只要有华人血统的地方,就有戴笠的情报员”。

他还通过孔雀公司领得商用大卡车牌照1000张,保证了战时国际物资的运输。

1942年可以说是戴笠谍战生涯最成功的一年。

国民政府破译了日军密码,不但能提前转移物资,有效避开日军的轰炸,还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提前通知美国。

后来美国从戴笠那学会了破译日本海军密码,这为美国取得中途岛之战、以及彻底改变太平洋战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43年戴笠兼任国民政府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和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

1944年日军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攻势,国民政府由北至南除了缅甸之外全线溃败。

戴笠麾下的所有忠义救国军及中美合作所游击队全线出击,有效牵制了日军的总攻击。

1946年戴笠组织中国交通总局。

3月17日,戴从青岛乘专机赴沪转渝,飞机在雷雨中撞上南京附近板桥镇200米高的岱山(又称戴山),最后葬身在困雨沟,年仅49岁。

“戴机撞戴山,雨农死雨中”,这让人想起《三国演义》庞统(号凤雏)死在了落凤坡,莫非天命难违?或者应了百姓常说的那句话:“搞诈术的,都不得好死。

”甘做领袖耳目手足的豪杰戴笠忠于蒋介石,看似奴才忠于主人,但实质上戴笠是把对革命事业的追求融入其中。

1922年蒋介石永丰舰上救孙中山,其忠心、才干和勇气令戴笠敬佩不已,蒋的才干和洞察力也让戴笠心甘情愿充当其“耳目手足”。

假如戴笠没有突然死去,他为党国从事的这些机密恐怕不会这样广为人知。

在世人眼里,戴笠生前只是个少将。

是什么力量促使戴笠选择特工生涯的呢?戴笠的回答是“只是为了继续三民主义革命”。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中国各种思潮、各种势力、各种人物,可谓纷繁复杂,好一个春秋乱世。

戴笠凭藉自己近距离观察判断,认定蒋介石才是孙中山的真正传人,中国革命的真正希望。

表面上看,戴笠忠于蒋介石,就好比奴才忠于主人,但实质上戴笠是把自己对革命事业的追求,融入对蒋介石的配合与服从上了。

在戴笠眼里,一方面他要报答蒋介石的知遇之恩,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自己的资历、能力和水平,绝对是在蒋之下。

戴笠曾经看过太多与蒋介石抗衡的英雄豪杰们,一个个败在蒋的手下,既便军阀们集体联合起来反蒋,也还是被蒋一一击破,戴笠从心底里佩服蒋介石,心甘情愿充当其“耳目手足”。

远的不说,1922年蒋介石永丰舰上救孙中山,其忠心、才干和勇气令戴笠敬佩不已,蒋与众不同的观点也让戴笠赞同。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清党时,戴笠积极站出来揭发同学中20余名党员,此举得到蒋介石的赏识,从那以后戴笠开始从事情报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中国以来,蒋介石跟一般热血青年不同的是,他深知当时中国国力的孱弱,日本人叫嚣“三个月灭华”是完全可能的。

在积极准备抗战六年之后的1937年8月的淞沪大战,一个月内中国军队70%的主力就被日军消灭了,而1931年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更是千疮百孔,一旦贸然开战,几个月后军事必败,就必然导致投降以及投降后的割地赔款等丧权辱国行为,这是蒋介石绝对不愿看到的。

所以蒋介石一面假装与日本和谈,一面积极准备抗日。

他一再告诫其亲信,中国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依靠国际力量,把抗日战争融入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一旦开战,中国能做的就是坚持到底,绝不投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