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食物的转换

合集下载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标准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婴幼儿辅食添加顺序

婴幼儿辅食添加顺序

婴幼儿辅食添加顺序引言:婴幼儿辅食的添加是指在婴儿出生六个月之后,开始逐渐引入固体食物。

这个阶段对于婴幼儿的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正确的辅食添加顺序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婴幼儿辅食添加的顺序以及每种食物的特点,帮助家长们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婴幼儿的辅食添加。

一、添加谷类食物婴幼儿出生六个月后,人乳喂养已经无法满足其营养需求。

因此,适当引入谷类食物是辅食添加的第一步。

谷类食物,如大米、小米、面粉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婴幼儿能量的重要来源。

此外,谷类食物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婴幼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在添加谷类食物时,可以选择米粉、面条等细腻的食物。

家长们可以将谷类食物煮熟,磨成细粉,与少量的母乳或奶粉混合,逐渐让婴幼儿适应新的口感。

二、添加蔬菜和水果当婴幼儿适应了谷类食物后,可以逐渐引入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于宝宝的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家长们可以从蔬菜汁开始,逐渐引入单一的蔬菜泥和水果泥。

首先选择口感绵软的蔬菜,如南瓜、胡萝卜等,慢慢加入新的蔬菜和水果,让宝宝逐渐适应不同的味道和颜色。

需要注意的是,引入新的蔬菜和水果时,要观察婴幼儿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红疹、呕吐等,如果有,请及时就医。

三、添加肉类和豆类当宝宝适应了蔬菜和水果后,可以逐渐引入肉类和豆类食物。

肉类和豆类富含蛋白质、铁和锌等营养元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为了方便婴幼儿消化,可以选择鱼肉、鸡肉和牛肉等柔软易煮熟的肉类食物。

同时,可以将豆类食物煮熟,制成泥状。

开始时,可以将肉类和豆类食物与米粉、蔬菜一同搅拌,逐渐减少谷类食物的比例,让宝宝适应新的味道和口感。

四、添加乳类食物在宝宝适应了谷类食物、蔬菜水果和肉类豆类后,可以逐渐引入乳类食物。

乳类食物对于宝宝的钙质和蛋白质摄入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优质奶粉和乳制品,如酸奶和奶酪进行添加。

切记,婴幼儿在一岁之前不宜饮用纯牛奶。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附件3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儿童营养与营养疾病患儿的护理

儿科护理学知识点总结-儿童营养与营养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能量及营养素的需要1.【儿童能量消耗的组成】2.【儿童时期所特有的能量消耗】:生长发育3.【1岁以内婴儿平均每日所需总能量】:460KJ(110kcal)/kg4.【婴儿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组氨酸5.早产儿所必需的氨基酸:①酪氨酸②牛磺酸③精氨酸④光氨酸6.【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7.【儿童时期容易缺乏的维生素】:①VA②VD③VC④VB18.【儿童时期常见的微量元素缺乏】:①铁②碘③锌9.【婴儿每日需水量】:150ml/kg第二节儿童喂养、膳食安排及营养评估1.【儿童喂养的3个阶段】①喂奶阶段②过渡阶段③成人饮食阶段2.【婴儿喂养的方式】①母乳喂养②部分母乳喂养③人工喂养3.【母乳喂养的优点】①营养丰富,易于消化②增进婴儿免疫力③喂哺简便④促进母婴情感交流⑤有利于母体健康4.【母乳的特点】●母乳蛋白主要以乳清蛋白为主;●脂肪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有利于大脑发育;●含乳糖多,且以乙型乳糖为主,可促进大脑发育,有利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矿物质含量较低,适应婴儿不成熟的肾发育水平●如钙磷比例合适,为2:1,易于吸收;●含丰富的sIgA可保护呼吸道及消化道,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5.【哺乳提倡的“三早”】①早接触②早吸吮③早开奶6.【哺乳原则】①最早接触应在母亲产后30分钟内,通过吸吮可促进乳汁的分泌②出生后2个月内提倡按需哺乳③哺乳时两侧乳房应先后交替每次使一侧乳房排空后再换另一侧④哺乳后应将婴儿竖抱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

7.【断奶的原则】●婴儿生后4-6个月开始引入过渡期食物,逐渐减少哺乳次数●一般生后10-12个月断奶,最好选择春、秋气温适宜的季节●在婴儿身体状况良好的时机断奶8.【部分哺乳喂养的方法】①补授法②代授法9.一般所采集的母乳在冰箱冷藏,不超过24小时;当喂养时只需隔水温热直接喂哺婴儿。

10.【人工喂养】的定义完全采用配方奶/其他兽乳(牛乳、羊乳等)喂哺婴儿11.【牛乳的特点】●牛乳中含有较多的酪蛋白,胃凝块较大,不易消化吸收;●含有饱和脂肪酸多,不利于消化●含有乳糖量少,以甲型乳糖为主,易造成大肠埃希菌生长;●矿物质含量高,加重了肾脏负担12.【全牛乳喂养婴儿时的注意事项】●应对牛奶进行稀释、加糖、煮沸处理。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习题库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习题库

《婴幼儿营养与膳食管理》章节习题及答案项目一婴幼儿的能量及营养素需求一、判断题1.在婴幼儿时期,基础代谢所需要的能量占总能量的80% 左右。

()2.铁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

()3.维生素 B1、维生素 B2和维生素 C是婴幼儿容易缺乏的维生素。

()二、单选题1.产能营养素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哪类营养素不属于产能营养素 ( )。

A.脂肪B.蛋白质C.水D.碳水化合物2.下列哪种食物不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 )。

A.麦麸B.牛奶C.大豆D.深绿色叶菜3.膳食纤维本质上属于 ( )。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脂肪D.维生素三、简答题1.婴幼儿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2.简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婴幼儿锌缺乏有哪些临床表现?参考答案一、判断题二、单选题三、简答题1.婴幼儿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案:(1)基础代谢(2)身体活动(3)食物热效应(4)身体发育2.简述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答案:(1)构成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结构的重要成分(2)构成体内多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及多种生命活动(4)供给能量(5)提供特殊氨基酸3.婴幼儿锌缺乏有哪些临床表现?答案:婴幼儿锌缺乏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味觉减退、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皮炎、伤口不易愈合等。

项目二婴幼儿的营养状况评估一、判断题1.婴幼儿膳食调查包括膳食摄入信息的获取和膳食状况的评价。

()2.婴幼儿皮肤出血是因为缺乏维生素C。

()3.为保障婴幼儿合理的营养,应当定期为婴幼儿检测微量元素。

()二、单选题1.下列哪项不是婴幼儿体格生长评价常用指标( )。

A.体重B.头围C.视力D.身长(高)2.下列哪项不属于蛋白质 - 能量营养不良的分型( )。

A.水肿型B.消瘦型C.混合型D.缺铁型3.佝偻病的原因之一是缺乏以下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三、简答题1.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措施有哪些?2.简述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原因。

儿科临床技能---婴儿喂养及考题

儿科临床技能---婴儿喂养及考题

儿科临床技能培训项目--婴儿喂养及考题题目:1. 儿童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常用的简单计算法2. 三种乳类(人乳、8%糖牛奶和牛奶)宏量营养素产能比较3.人乳与牛乳宏量营养素产能比4. 母乳喂养的优点5.3月婴儿,体重5kg,如何喂养?(一)儿童能量代谢儿童总能量消耗量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的热力作用、组织生长合成、活动和排泄过程的能量消耗。

1.基础代谢所需热能:(lkcal=4.184KJ)婴儿约为55kcal(230.12KJ)/(kg·d),7岁时为44kcal(184.10KJ)/(kg·d),12岁时每日约需30kcal(125.52KJ)/(kg·d),成人时为25kcal(104.6KJ)~30kcal(125.52KJ)/(kg·d)。

2.食物的热力作用3.活动消耗4.排泄消耗5.生长所需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常用的简单计算法:1岁以内婴儿,按110kcal/(kg·d)计算,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至15岁时为60 kcal/(kg·d)(二)宏量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为供能的主要来源。

2岁以上儿童膳食中,碳水化物所产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一60%。

2.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婴儿总能量的45%(35%~50%),年长儿为25%~30%。

3.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8%~15%。

一岁内婴儿蛋白质的推荐摄人量RNI为1.5~3g/(kg·d)。

(三)微量营养素1.矿物质(1)常量元素:常量元素中钙的问题最多:2岁以下每日钙在骨骼增加200mg,钙的适宜摄入量(AI)母乳喂养婴儿为300mg。

牛乳喂养婴儿为500mg,幼儿为600mg,4岁以下为800mg,(2)微量元素:(四)其他膳食成分1,膳食纤维2.水婴儿新陈代谢旺盛,水的需要量相对较多,为150ml/(kg·d),以后每3岁减少约25ml/(kg·d)。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

婴幼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原则婴幼儿时期是宝宝成长的黄金时期,而添加辅食是婴幼儿饮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正确的添加辅食顺序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婴幼儿添加辅食的顺序和一些基本原则,帮助您更好地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

一、添加辅食的顺序1.单一食物原则在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建议选择单一食物,以便及时观察宝宝对不同食物的反应。

比如,可以从米粉、米糊、蔬菜泥或果泥开始。

这样有助于发现宝宝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或不适应。

2.由细到粗原则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选择细腻柔软的食物,如米糊、蔬菜泥等。

随着宝宝的适应能力增强,逐渐过渡到更加粗糙的食物,如小米粥、软炖肉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咀嚼能力。

3.按食物种类逐步引入在添加辅食时,可以按照以下顺序逐步引入不同种类的食物:□单一谷物类食物:从大米、小麦等单一谷物开始,逐渐引入多种谷物。

□蔬菜类食物:从非常柔软的蔬菜开始,如胡萝卜、南瓜等,逐渐引入更多种类的蔬菜。

□水果类食物:从易消化的水果泥开始,逐渐引入新鲜水果,但要注意防范过敏。

□肉类食物:从瘦肉泥开始,逐步引入其他肉类,如鸡肉、鱼肉等。

4.注意添加时间点一般情况下,宝宝在6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辅食。

但具体添加的时间点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来调整。

在添加辅食之前,确保宝宝已经能够坐稳,并表现出对食物的兴趣。

二、添加辅食的原则1.尊重宝宝的食欲添加辅食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和轻松的。

尊重宝宝的食欲,不要强迫宝宝吃东西。

如果宝宝表现出不喜欢某种食物,可以暂时停止尝试,等宝宝适应了其他食物再重新引入。

2.注意食物的安全性在添加辅食时,要确保所选食物是安全的、清洁的,避免食物中有异物。

熟练掌握食物的加工和储存方法,保证给宝宝提供的食物是新鲜、卫生的。

3.防范过敏风险过敏是添加辅食时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引入新食物时,应逐个引入,并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疹、呕吐等。

对于有过敏家族史的宝宝,应格外谨慎。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一、目的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一)婴儿期喂养指导1.纯母乳喂养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

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

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

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

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

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

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食技能的培养可以促进 宝宝智能的发展
• 自己进食可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 • 独立能力的培养 自我进食可培养宝宝 独立能力,增强自信心。 • 促进语言发育 进食技能的学习可以促 进口腔运动发育和语言发育。
怎样进行食物转换
• 时间:体重达6.5~7公斤,一般为4-6 个月(1~6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kg
软饭或面食,每日约50~。
蔬菜 水果类
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 豆荚类) 1~2 勺,然后尝试水果 泥1~2勺,每日2 次。 尝试添加
每日碎菜25~,水果20~。
每日碎菜50~,水果。
肉类 蛋类 喂养 技术 暂不添加
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 动物性食品。 开始添加蛋黄,每日自 1/4 个逐渐 增加至1个。
• 提倡母乳喂养 • <3月龄婴儿应按需喂哺,8~12次,乳量约 500~750ml/d • 3月龄后逐渐定时,6-8次,乳量约 600~800ml/d • 如何判断奶量是否充足?
– 小便6-8次/d – 体重增长理想
婴儿喂养建议(4~6月龄)
• 乳类:定时(3~4 h)哺乳,5~6次,约 600~800ml/d,逐渐停夜间哺乳; • 强化铁的谷类:开始少量(1勺),逐渐增加; • 蔬菜类:蔬菜泥(瓜类、根块类、豆荚类) 1~2勺,与米粉同时喂,中饭时间喂; • 水果类:水果泥1-2勺,每日1~2次; • 进食能力训练:用勺;5个月龄左右开始学习用 杯喝。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能量摄入不足 8~9个月的婴儿已可接受 能量密度较高的成人固体食物。如果经 常食用能量密度低的食物(汤面、稀粥、 汤饭、米粉),或摄入液量过多,婴儿 可表现进食后不满足,体重增长不足甚 至下降,或常于夜间醒来要求进食。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不恰当哺乳:
– 超过3个月婴儿仍然“按需喂哺” – 将乳头作为“安慰物”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食物引入时间不当 • 过早引入固体食物:增加食物过敏和肠 道感染的机会; • 过晚引入其他食物:错过味觉、咀嚼功 能发育关键年龄,则造成进食行为异常, 断离母乳困难,婴儿营养不足等问题。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进餐频繁 6月龄后婴儿进餐仍频繁 (超过7~8次/日),或延迟停止夜间进 食,使胃排空不足,影响婴儿食欲。一 般安排婴儿一日六餐有利于消化系统。
• 不恰当断乳:
– 突然断离母乳 – 过早断奶(母乳和配方奶)
正确的断乳
• 6个月开始逐渐以配方奶替代人乳,配方 奶量至800ml/d即可完全替代人乳(12 ~18月龄)。 • 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食习惯:
– 3~4个月龄后逐渐定时哺乳 – 4~6月龄逐渐断夜间奶 – 培养对其他食物的兴趣以及进食的技能
• 乳类:逐渐以配方奶替代人乳,乳类约4次, 乳量约800ml/d; • 软食(软饭、面食):1~2餐(100~150g); • 水果、蔬菜类:每日水果50g、碎菜50-100g; • 鱼类、肉类:25g-50g;蛋黄:逐渐增加到一 只。
• 进食能力训练: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喝奶; 和成人同桌进餐2次。
• • • • • 乳类: 400~600ml/d(2~3次) 主食:3餐( 150~200g ) 蔬菜:100-200g,水果:75-150g 鱼肉禽畜类:50-100g,蛋类:50g(1只) 豆制品:25-50g
• 进食能力训练:学会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喝奶; 和成人同桌进餐3次。2周岁开始完全独立进 餐,学习餐桌礼仪。
婴儿期食物的转换
宜昌市远安县疾控中心
内容提要
• • • • 什么是婴儿期食物转换 为什么要进行食物转换 怎样进行婴儿期食物转换 婴幼儿期常见的喂养问题
什么是婴儿期食物转换
• 也称“辅食的添加”或“泥糊状食物的添 加” • 达到以下目的:
– – – – 让宝宝逐渐适应各种食物的乳喂养儿还要逐渐用配方奶替代人乳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 不愿接受新食物:反复尝试、模仿 • “含饭”或“囫囵吞”:咀嚼-吞咽训练 • “追着喂食”:同桌进餐,愉快的进餐氛 围 • 喂养经验分享:
– 妈妈带头吃 – 良性语言鼓励 – 以游戏语言引导
谢谢大家
婴儿喂养建议(6~7月龄)
• 乳类:逐渐添加配方奶;总奶量约800ml/d; • 强化铁的谷类:1/2餐;稠粥或面条:1餐; • 水果、蔬菜类:每日水果1/2-1个、碎菜2550g; • 鱼类、肉类:可开始引入少量; • 蛋黄:可开始引入; • 进食能力训练:婴儿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 共进餐。
婴儿喂养建议(8~12月龄)
添加动物肝脏、动物血、鱼虾、 鸡鸭肉、红肉(猪肉、牛肉、羊 肉等),每日25~。 1个鸡蛋
用勺喂食
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 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可让婴 儿手拿 “ 条状 ” 或 “ 指状 ” 食物,学 习咀嚼。
学习自己用勺进食;用杯子喝奶; 每日和成人同桌进餐1~2次。
1~3岁幼儿饮食建议
6月龄
食物 性状 餐次 泥状食物 尝试,逐渐增加至1餐。 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 奶; 定 时 ( 3~4 小 时 ) 哺 乳 , 5~6 次 / 日 , 奶 量 800~1000 毫升/日; 逐渐减少夜间哺乳。 谷类 选择强化铁的米粉,用水 或奶调配; 开始少量(1勺)尝试,逐 渐增加到每天1餐。 末状食物
7~12个月体重=7.2+(月龄-6)*0.4kg)
• 食物的要求:易吸收、能满足生长需要、 又不易产生过敏
添加食物的顺序
• 先米粉(强化铁)-补充能量和铁
• 蔬菜(块茎类)、水果-补充维生素、 矿物质,并训练味觉 • 再荤菜(6个月以后):鱼、蛋、肉、豆 制品等
食物添加的原则
• 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 • 从单种到多种 • 从一餐到两餐,再到三餐
• 3-5天添加一种新食物,观察婴儿是否耐受; 菜泥中无盐、油;水果泥不加糖或水。
进食技能的学习
• 4个月:用勺子进食 • 6个月:自己扶奶瓶吃奶、与成人同桌进 餐 • 7~9个月:学习从杯中饮水,自己手拿 饼干或面包吃 • 10~12个月学习自己用勺 • 18月~2岁可独立进食
婴儿喂养建议(0~3月龄)
7~9月龄
10~12月龄
碎状、丁块状、指状食物 2~3次奶,2~3餐其它食物。 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约 2~3 次 / 日,奶量 600~800 毫升/日。
4~5次奶,1~2餐其它食物。 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4~5次/日,奶量800 毫升/日 左右。
乳类
强化铁的米粉、稠粥或面条,每 日约30~。
过渡期食物
• 过渡期食物亦称“辅食”、“换乳食物” 或“断乳食物”。包括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 半固体食物是可调成泥糊状(茸状)的食 物。 • 固体食物为适合婴儿咀嚼、吞咽功能的发 育水平的食物。如熟软碎菜、水果片、片 状或条状软食(蔬菜、水果、鱼类、肉 类)。
为什么要进行食物转换
• 体格生长的需要:6个月以后纯奶类喂养 不能满足婴儿体格生长的需要。 • 消化道发育逐渐成熟,如消化酶的发育、 咀嚼与吞咽能力的发育、牙的萌出等。 • “学习”咀嚼、吞咽的关键期和味觉敏感 期不容错过。 • 牙齿并不是婴儿进食固体食物的必须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