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连续液压增压器研究与设计
新型增压装置的研究设计

路智能优化设计 、 油路连通关 系的校核等进行 了广泛 的研究[ l 卜3。 液压控制阀作 为液压 系统 中的控制元件 , 近年来
液压集成块是集成式液压 系统 的中枢 , 由于 内部 孔道交错复杂 , 采用二维设计 时, 对设计人员的空间想
象能力要求非常高 , 并且需要长时间的注意力 高度集
中, 否则很容易 出现设 计失误 , 在设计 阶段难 以发 且 现, 一直以来都是集成式液压系统设计的关键 和瓶 颈 所在。随着三维 C D软件的普及应用 , A 国内外学者对 基于三维 C D软件 的液压集成块设计、 A 液压集成块油
获得 了飞速发展 , 已经从第一代管式液压阀发展到现
收稿 日期 :0 60 —1 2 0 .90
GAO e. u ,XU n s e W ig o Ya -h n,NI W e -i U n te
( 天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7 ) 002
摘
要: 针对液压元件技术的快速发展 , 出一种可适 用于板式阀、 提 二通插装阀、 叠加阀和螺纹插装 阀混
用的 液压 集成 块三 维设 计 方 法。根 据各 类 阀的 结构特 点 和 安装使 用 方 式 , 造 了相 应 的液 压 阀布 局 设 计 方 构
作者简介: 蒋志勤(98 , , 16一)男 重庆万州 区人 , 讲师, 学士,
主要从事液压技术与机械方 面的科研 与教学工作。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2期
液压 与气动
高卫国 , 徐燕 申 , 牛文铁 Re e r h o D sg e h d o d a l a i l s a c n 3 De in M t o fHy r u i M n f d c o
一种简便的全自动液压增压器

在制 作课 件时器要 图 片 、 文字 、 动画 、 音 、 乐 声 音 等多种 素材 。 在素材 准 备 时 , 但要 满 足 教学 需要 , 不 而且 素材 的格式 、 字节 、 存储 长度 、 压缩 比等 因 素, 要
象化, 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新型豹教学手段 , 对转变 教育思想 , 进教育 现代 化必将产生 巨大豹 影响 。 促
^ 和 A。 2 】
的全 自动液压增压器 , 可在原泵站功率不变的情况
辑 , 出重点 和难点 。 突 将传统 教 学方法 和手段难 以处
理 的抽象 概念 , 以生动 形 象 的多 媒 体技 术 展 现给 学
在单体液压支柱的恬柱接触顶粱之前 ,系统压
件”下的“ 插件”将 此程序 打包成 *.XE可执行 文 , E
件。 再将数据刻录到光盘上, 便予教学使用。
4 结 语
生 , 注重培 养学生 应用知识 去分 析 问题 , 并 创造性 地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 5 素材 准备
多 媒体教学集 文 字 、 声音 、 图像 、 画 等多 种 媒 动 体信息于 一体 , 可对学 生提 供多重感 观刺激 , 高学 提 习和记忆 的效率 。 并使 教学 过程更加 规范化 , 内容形
X NG B n - eg. A G QIgst I a gs a ‘ N n .  ̄ h T h f.eho g a E uao oeeX  ̄o o a U i ri _ uha2 11 _hn ; ITe nl l l dct nCl g 。 u uN r l n esyX zo 20 1C i oc i l m v t a 2 L nynHg e ece ui o eeI nyn 602 C i 】 .o ga ihr a hr no C lg ,oga 41 _hn T J r l . 3 a Ah ta tT i a e n rd cs te i p ra c fte m tlc t n c ie 8 C n i ettd te e pot sr c : h。p p ri t u e h m ot eo h ea ut g ma hn ’ AIa d ds r e h x li o n i s a
新型液压支架自动增压装置的研究

新型 液压 支架 自动增压装 置 的研 究
郑 海燕 , 周 泽旭 , 刘进 锋 , 张 岩
( 山西平 阳重 工 机械 有 限责任 公 司 , 山西 侯 马
摘
0 4 3 0 Βιβλιοθήκη 3 ) 要: 该文 通过分析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特点以及采场围岩运动的规律 , 总 结 了 造成 工作 面初 撑 力 严 重 不 足 且 分 布 不 均 的 主 要
h a v e d e s i g n e d a k i n d o f n e w a u t o ma t i c s u p p o  ̄ p r e s s u i r z a t i o n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 T h i s i n s t ll a a t i o n c a n s u p p l e me n t l i q u i d a n d p r e s s u i r z e
s u r r o u n d i n g r o c k ,t h i s a r t i c l e h a v e s u mma i r z e d ma i n c a u s e t h a t c a u s e w o r k i n g f a c e s e t t i n g l o a d s e v e r e i n s u f i f c i e n t a n d u n e v e n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
Hy d r a u l i c s P n e u ma t i c s& S e a l s / No . 0 3 . 2 0 1 4
d o i : l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 0 8 1 3 . 2 0 1 4 . 0 3 . 0 0 8
液压增压器的设计

液压压砖机增压器的设计液压压砖机增压器的设计粉料在模具中受压缩,压力与行程的变化关系可以简单地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获得。
图1就是两者之变化关系。
该曲线的具体形状可因粉料性质和坯体厚度不同而异,但其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很明显,曲线存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一次加压(轻压)。
实际上这一阶段压机消耗的能量,包括利用活动横梁减速后所余功能(亦惯性压制),以及其后主油泵输出的低压液压能两部分(SACMI压机此时通过增速器输出低压油并进入压制油缸)。
这一阶段直到排气前一瞬间结束。
这时粉料的压缩量已过大半。
压缩行程以S1表示。
第二阶段是从排气结束后的第二次加压开始的,压制油缸的压力由主油泵及蓄能器的压力P0获得。
粉料在较高的压力继续受压,但压缩量明显减小,压缩行程以S2表示。
第三阶段为增压阶段。
当上一阶段结束后,启动增压器,使整个压制缸处于高压状态,以便砖坯获得最佳致密度。
其压缩行程S2是非常小的。
实际上二、三阶段是连续进行的。
习惯上统称为第二次加压(重压)。
某些粉料由于成型性能要求,还可能再经排气,以及重复上述重压过程。
由此可见,增压器所完成的任务只限于第三阶段。
2 增压器液压参数的确定增压器液压参数主要有:增压比;增压缸径及行程(图2)。
2.1 增压比一般认为增压比就是压制油缸最终要求的压力P与主泵调定压力P0之比,即i0=P/P0。
但考虑到P0值有所波动,譬如一般的液压回路都设有蓄能器,以便向执行机构快速供液(增压时就是向增压器的大端直径腔供液,但因增压时间极短,主油泵不可能及时大量供液,所以蓄能器液面迅速下降,压力也降低。
因此设计时需要适当增大I0值,即实际增压比I=Ki0。
一般取K=1.1—1.2左右。
实际是人为地增大增压器的大端面积K倍。
这样是否会在使用时使压制缸的最终压力超过P值呢?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考虑到液压油的压缩性,压制缸的压力上升与时间有关。
不论用压力控制或时间控制都可以将此压力值控制在调定范围以内,除非控制元件失灵。
一种单作用连续自动油压增压器运动特性分析

( 1 .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H u a i n a n A n h u i 2 3 2 0 0 1 ,
2 0 1 3年 1 1 月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 00L & HYDRAUL I C S
NO V . 2 01 3 Vo 1 . 41 No . 21
第4 1卷 第 2 1期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3 8 8 1 . 2 0 1 3 . 2 1 . 0 1 2
Ab s t r a c t :Hy d r a u l i c t u r b o c h a r g e r i s w i d e l y u s e d i n p u mp s t a t i o n s , ma c h i n e t o o l s ,c l a mp i n g ma c h i n e r y a n d o t h e r e q u i p me n t s .I t s o p e r a t i n g p a r a me t e r s 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t h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t h e w h o l e d e v i c e .Ba s e d o n t h e c o mp r e s s i o n o f t h e l i q u i d nd a Ne w t o n ’ 8 s e c o n d l a w,t h e mo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q u a t i o n s f o r c o n t i n u o u s a u t o ma t i c h y d r a u l i c t u r b o c h a r g e r i n d i f f e r e n t s e s s i o n s we r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l a y i n g f o u n d a t i o n or f f u r t h e r s t u d y t o t h e d y n a mi c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B y a n a l y s i s o f p r e s s u i r z e d c y l i n d e r l e a k a g e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t h e i n l f u e n c e f a l c t o r s t o t h e v o l u me t i r c e ic f i e n c y o f t h e t u r b o c h a r g e r we r e f o u n d . Ke y wo r d s : Hy d r a u l i c p r e s s u iz r a t i o n d e v i c e ;S i n g l e - a c t i n g;Mo t i o n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e q u a t i o n s ;V o l u me t r i c e ic f i e n c y
液压设计方案报告范文参考

液压设计方案报告范文参考# 液压设计方案报告## 1. 引言液压技术是一种利用流体传递能量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等优点。
在机械设备的设计中,液压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本报告旨在设计一套液压系统,以实现特定的工作功能。
## 2. 设计目标本液压系统的设计目标如下:1. 实现自动控制功能,能够根据输入信号自动调整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
2. 具备高效、稳定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大部分工作负载需求。
3. 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方便安装和维护。
## 3. 设计方案### 3.1 液压系统组成本设计方案的液压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液压液体:选用工作温度范围广、粘度稳定的液压油。
2. 液压泵:负责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提供液压系统的动力源。
3. 液压阀:根据输入信号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如流量控制阀、压力控制阀等。
4. 液压缸: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工作负载的运动。
### 3.2 系统控制本设计方案采用闭环控制方式,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将采集到的信号反馈给液压阀进行控制。
### 3.3 系统参数设计在系统参数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参数:1. 工作压力:根据工作负载的需求,确定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范围。
2. 流量要求:根据工作负载的速度需求,确定液压系统的流量要求。
3. 功率需求:根据工作负载的功率需求,确定液压系统的功率需求。
### 3.4 系统安全性设计在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应设置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出材料能承受的极限。
2. 安装压力控制阀,当系统压力过高时能够自动切断液压源,保护系统和操作人员安全。
3. 配备压力表和温度计,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 4. 结论本报告提出了一套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选择液压组件、设计闭环控制系统、确定系统参数和考虑安全性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实现液压系统的自动控制功能、高效稳定的工作性能和紧凑的结构。
自动连续增压注水系统研究

自动连续增压注水系统研究作者:姚洪田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7期摘要:提出一种自动连续增压注水系统,可用于低渗透油田的高压增注技术中,该系统中增压活塞的运动及换向完全实现液动工作,不需要提供动力及电气设施,运动平稳可靠,无需外接动力。
分析了自动连续增压注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增压比、系统输入流量和输出流量。
通过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将注水管线的来水进行二次分配,能同时满足高压井、中压井、低压井的注水需求,有效地解决了低渗透油田注水难以匹配的问题,更适用于野外电力供应不便的偏远井增压注水。
Abstract: An automatic continuous pressure boosting water injection syste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high pressure augmented injection technology of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 The movement and reversing of the supercharging piston in this system has fully realized hydraulic work without requirement of power and electrical facilities. The motion is stable and reliable, without external power. The working principle, supercharge ratio, system input flow and output flow are analyzed.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achieve second allocation of the water from injection line and can meet the water injection need of high-pressure well, medium-pressure well and low-pressure well. The matching difficulty problem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 water injection has been effectively solved and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pressure boosting water injection of remote well where the power supply is inconvenient.关键词:自动;连续增压;注水;低渗透油田;增压比Key words: automatic;continuous boosting pressure;water injection;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supercharge ratio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045-020 引言大庆榆树林油田是以岩性和断块为主的复合性油藏,油层埋藏深度1600~2300米,储层砂体规模小,原油物性差,自然产能底,属特低渗透油田,需要注水开发。
连续式液压提升器关键结构设计

从 以上 锚 具 机 构 的 紧 、脱 锚 作 用 原 理 可 以看 出 ,该 结构较 为 复 杂 ,要 求 每 组 锚 片 螺 钉 位 置 高
[ 收稿 日期]2 0 —0 —2 06 9 8 [ 通讯地址]潘柳 萍 ,上海市 四平 路 13 2 9号 同济大学机 械
钢绞 线抱 住 ,最 终 锚 片 锁 紧 钢 绞 线 是 靠 负 载 的作 用 ,负载带 钢 绞 线 和 锚 片 一 起 嵌 入 锚 环 ,锚 片 的 锥面 与锚环 孔 的 锥 面 如 斜 锲 一 样 ,负 载 越 大 ,锲 得越 紧 ;松 锚 时 ,锚 具 缸 已处 于浮 动状 态 ,钢 绞 线顶 开或拨 开 锚 片 ,接着 压 锚 组 件 上 升 ,锚 片 螺 钉将锚 片悬 吊在 压 锚 板 上 ,维 持 松 锚 状 态 。压 锚 弹簧通 过弹簧 座维持 一个使锚 片压 向锚环 的力 。
钢绞 线拨 松 或 顶 开 锚 片 后 ,锚 具 缸 上 油 口进 油 ,
锚 过程 中 ,若 出 现某 组 锚 片 卡 住 锚 环 脱 不 开 的意 外情 况 ,这组 螺 钉 就 容 易 被 拉 断 。有 弯 曲缺 陷 的 钢绞 线在 压锚过 程 中往往 会使 3片锚 片不能 同步 压
下 ,导致锚 片卡 在锚 环 中因受力 不均 而被挤 坏 。
电子 工 程研 究 所
7 4
建冠 氟拭 20 .6( 070 上半月刊)
维普资讯
低 一致 ,以保 证 一 组 锚 片 同步 压 下 或 脱 开 。在 脱
套 筒与锚 片 根 部 仍 留有 一 定 的 间 隙 。脱 锚 时 ,将 锚 具缸 的 进 出 油 口联 通 ,使 锚 具 缸 呈 浮 动 状 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故障诊断时 ,诊断的过程按故障树分析法进 行 ,诊断的运算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来实现 。故障树的
模糊分析可减少获取事件发生概率精确值的难度 ,同
时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经验和判定构造模糊数的隶属
函数 ,较准确的把它们描述出来 。 2 模糊故障树相关知识
2. 1 模糊数与隶属函数 模糊数定义 :模糊数 A~为实数域 R 上的正规凸模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图 1所示为自动双作用连续液压增压器的工作原 理图 。这种自动增压器由双作用增压缸 4、主换向阀 1、换向阀 3、串接用单向阀 5、6 和排油单向阀 2、7,经 集成而成 。
1. 主换向阀 2、5、6、7. 单向阀 3. 行程控制换向阀 4. 增压缸 图 1 自动连续液压增压其工作原理图
2. 2 双向增压原理 主换向阀 (两位四通换向阀 )控制双作用增压缸
关键词 :增压器 ;压力偏置 ;差动 ;连续增压
中图分类号 : TH13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024858 (2010) 0520075203
1 问题的提出 通过液压增压器可以使低压液压源获得高压甚至
超高压的压力 ,采用增压器的液压系统由于油源压力 较低并且大部分液压元件处在低压的作用下 ,因此只 有液压系统的局部区域有承受高压的特殊要求 ,这对 于系统的设计 、制造和安装是非常有利的 ,同时也大大 的降低了系统的造价 。然而传统的液压增压器大多为 单作用液压增压器 ,它的液压油源的利用率较低 ,流量 脉动量大 ,而且体积较大 ,应用受到了限制 。传统双作 用连续液压增压器通常由多个液压元件经管道连接而 成 ,通过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控制增压缸的往复运动 , 体积大而且比较复杂 ,因此应用不普遍 。现在市场上 应用较多的自动单作用液压增压器为国外产品 ,它的 特点是体积小 、重量轻 ,利用增压器的行程自动控制增 压器的往复运动 ,但是由于增压缸只能单程增压 ,回程 为非工作状态 ,液压源的功率依然不能得到充分的利 用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能源和使增压器具有更广泛的 应用领域 ,本人研究设计了一种体积小 、重量轻的自动 连续液压增压器 。 2 双向增压的原理 2. 1 增压器的组成
图 2 主换向阀结构示意及符号图
另外 ,增压器采用三片分离式结构 ,三片之间无定 位装置 ,而主换向阀阀芯 ,将跨越三片之间 ,为了保证 主换向阀芯的正常运动 ,左右阀片的对应孔径大于中 间阀片对应孔径 。 4 自动连续液压增压原理 4. 1 行程控制换向法的作用
如图 1所示 ,行程控制换向阀的换向由增压缸活 塞的运动行程操纵 ,行程控制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 (图 3) ,其作用是通过控制油口间的通断关系 ,控制主 换向阀 D 腔的压力 ,从而控制主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 进而控制增压缸的往复运动 。
图 2为主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图 。如图 2 所示 ,增压器的进油口与主换向阀进油口 、行程控制换 向阀进油口直接相通 ,主换向阀的为液压动力换向 ,利 用主阀芯两端有效作用面积的地不等 、油源压力偏置小 腔和控制大腔压力或为零和或为油源压力的方式控制 主换向阀阀芯的往复运动 ,变换主换向阀的工作位置 。 3. 2 主换向阀自动换向结构设计及原理
用差动的原理 )的方式 ,形成了控制上的封闭循环 ,从 而实现了自动连续增压的功能 。
参考文献 : [ 1 ] 官忠范. 液压传动系统 [M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 2 ] 李 壮 云 . 液 压 元 件 与 系 统 [ M ]. 北 京 :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 2006.
糊集 ,若其隶属函数满足1 a≤x≤bμ Ax=Lx
x <a
R x x >b
式中 :
L x 为增函数 ,右连续 ,
0 ≤L
x
≤ 1, lim L x→- ∞
x
=0
R x 为减函数 ,左连续 ,
0 ≤R
x
≤ 1, lim L x→ +∞
x
=0
则称模糊数 A~为 L - R 型模糊数 , L x 、R x 称为
( x)是
0到
1之间的一个数 ,它表示元
素 x对子集 A~的隶属程度 。
收稿日期 : 2009211205 作者简介 :丰世林 ( 1976—) ,男 ,四川泸州人 ,讲师 ,硕士 ,主 要从事飞行器设计及飞行器故障诊断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
液体 。 5 结束语
由上述可知 ,这种增压器利用主换向阀控制增压 缸的运动 (同时输出增压后的油液 ) ,增压缸的运动控 制行程控制换向阀的换向 ,行程控制换向阀的换向又 控制着主换向阀的换向 (利用油源压力偏置小腔和采
图 3 行程控制换向阀结构示意及符号图
4. 2 自动连续液压增压原理 如图 3所示 ,行程控制换向阀的进油口 P′和工作
用口 A ′相通 ,回油口 T′被封堵 ,油源来油经行程控制 换向阀与主换向阀 D 腔相通 ,主换向阀阀芯两端压力 相等 (即 D 腔和 C腔压力相等 )但由于 D 腔有效作用 面积大于 C腔有效作用面积 ,于是主换向阀阀芯将处 于最左端位置 ,油路通断关系为 P →B , A →T,如图 1 所示这时增压缸活塞左移 ,增压后的液体将单向阀 5 和单向阀 7关闭 ,同时经单向阀 2 进入系统 。当增压 活塞左移至触及行程控制换向阀顶杆后行程控制换向 阀换向 ,右位接入系统 ,其工作油口 A ′与回油口 T′相 通 ,进油口 P′被封堵 ,主换向阀 D 腔液体经行程控制 换向阀与油箱相通 , D 腔压力为零 ,主换向阀阀芯在其 C腔油源偏置压力的作用之下左移 ,其右位接入系统 , 右位的通断关系为 P→A , B →T ,由图 1可知 ,此时增 压活塞右移 ,增压后的液体关闭单向阀 2和单向阀 6, 同时经单向阀 7进入液压系统 ,增压活塞右移一定距 离后通过链 (图 3 所示 )拉动行程控制换向阀右移换 向 ,其左位接入系统 ,油源液体再次进入主换向阀 D 腔 ,并由于差动作用再次使主换向阀的左位接入系统 , 增压活塞再次左移 ……,由此下去只要连续的通入有 压油液 , 增压器将自动往复运动 , 连续输出增压后的
模糊数的左 、右参照函数 。工程中 ,模糊数隶属度为 1
的数通常只有一点 ,因此模糊数 A~可表示为 :
~
A
=
α, m ,β
其中 , m 是模糊数 A~的均值 ,对应隶属度为 1的数 ,
α、β分别为左右分布 ; 当 α、β为零时 , A~不是模糊数 。
分布 α、β越大 , A~越模糊 。
隶属度
μ A
关键词 :着陆防滞 ;刹车系统 ;模糊故障树
中图分类号 : TH165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00024858 (2010) 0520077204
1 引言
模糊故障树分析就是在传统故障树分析法的基础
上 ,运用故障树的定义 、构造和分析的方法 ,考虑到某 些模糊事件和某些事件信息表达的模糊性 ,采用模糊 概率 ,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和知识进行顶事件发生的 特征量和底事件的重要度的计算 。
Fault diagnosis of aero2transport landing gear antiskid B rake
system based on fuzzy fault tree
FENG Shi2lin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航空工程学院 , 四川 广汉 618307)
摘 要 :起落架着陆防滞刹车系统是民航运输机的重要子系统之一 ,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民航运 输机起降的安全 。本文将模糊数学和故障树分析方法相结合 ,首先建立民航运输机着陆防滞刹车系统故障 树 ,然后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计算出顶事件故障概率 。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以较好的解决故障树分析中部分 事件故障判据及数据的模糊性问题 ,为该系统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提供依据 。
2010年第 5期
液压与气动
75
自动连续液压增压器研究与设计
郑 澈 , 丁代存 , 单绍福 , 陈 勇
Study and design of automatic continuous hydraulic booster
ZHENG Che, D ING Dai2cun, SHAN Shao2fu, CHEN Yong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010年第 5期
液压与气动
77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民航运输机着陆防滞 刹车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丰世林
如图 2a所示在主换向阀的阀芯左端开设盲孔内 装控制柱塞形成了 C腔 ,在主阀芯对应 C腔位置开径 向孔并与增压器进油口相通 ,使 C 腔始终为油源压 力 ,同时开设流道使主换向阀芯和控制柱塞的左侧通 油箱 ,从而实现了油源压力对小腔的偏置 。主换向阀 芯的右侧与行程控制换向阀的工作油口相通 ,当行程 控制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其进油口相通时 ,增压器进 油口与主换向阀 D 腔相通 ,如图 2a 所示此时主换向 阀芯将处在最左端 ,其油口的通断关系为 P →B , A → T;当行程控制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与其回油口相通时 , D 腔与油箱相通压力为零 ,主换向阀阀芯在 C腔偏置 压力的作用下右移至最右端 ,其油口的通断关系为 P →A , B →T,如前所述主换向阀油口通断关系的变化将 控制增压缸的往复运动 。
的往复运动 ,当主换向阀右位接入系统时 ,油源来油经 主换向阀进入增压缸左侧大腔 ,并通过单向阀 5 流入 增压缸左侧小腔 ,产生向右的推力 ,其有效作用面积为 增压缸左侧大腔截面积 ,此力驱动增压活塞右移 。当 增压缸右移时 ,增压缸右侧大腔通过主换向阀与油箱 连通使其处于泄荷状态并使该腔由于容腔收缩排出的 液体流回油箱 ,当增压缸处于稳态时 ,不计摩擦力增压 缸右侧小腔压力对增压活塞所产生的推力与左侧推力 平衡 ,其平衡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