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之婉约派
词的发展史及鉴赏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
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词的流派有两种,一:婉约派;二:豪放派。
词起源于民间,但在1900年敦煌石室打开之前,研究中很难见到民间作品。
直到敦煌卷子中的词曲面世,才补救了这方面的缺陷。
敦煌词曲数量很大。
其中有温庭筠、李野(唐昭宗)、欧阳炯词共五首,其余为无名氏之作。
作者范围广泛,多属下层,写作时间大抵起自武则天末年,迄于五代。
开元、天宝时代,词受到统治阶级的热烈爱好和广泛采用,把它们大量引进了为宫廷演奏的教坊。
它们在社会各阶层的流传影响和吸引了文人们来参加曲调,曲辞的创作,推动了文人词的发展。
中唐,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了《忆江南》等调,不少诗人亦间或作词,词始在文学创作中占了一席地位,并且有了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
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
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六十六首。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共收集了由十八个词人写的五百首词。
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
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
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
不过在这同时,民间词也随着被忽略甚至被埋没了。
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
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变化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以及所抒发的浓烈深挚的感情,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体裁。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宋词鉴赏豪放派(婉约豪放竞风流)

宋词鉴赏豪放派(婉约豪放竞风流)宋词与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
词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的巅峰,宋代有词人近1500家、词作20000余首。
宋代词坛涌现出“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柳永、“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苏轼、“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等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家。
他们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是缠绵悱恻的闺怨爱情、肝肠寸断的离思别绪,还是慷慨激昂的壮志豪情、清新亮丽的山水小景,都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倾心不已。
宋词的艺术世界,绚丽多姿,有无数精彩亮丽的风景。
宋词,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一、词体的参差变化唐诗的诗体,主要追求统一对称之美。
占唐诗总量七成多的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每句都是七言或者五言,每首都是八句或者四句。
唐诗内在的平仄要求是统一的,其平仄规范可以概括为: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一联之内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相粘。
唐诗的用韵也是统一的:韵位在偶句,隔句押韵;韵字须平声,只能押平声韵;韵部不能变,须一韵到底。
璀璨绚烂的唐诗之美在统一规范中绽放,唐代诗人可谓将自由创造和统一规范融合到了极致。
宋词的词体,则追求错综变化之美。
词以长短句为主,宋词有800多个词调,1000多种体式。
每个词调的句子长短不一,最短的只有一个字,如蔡伸《苍梧谣·天》中:“天,休使圆蟾照客眠。
”最长的句子有九个字,如苏轼《虞美人》中:“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此外,除了常用的五、六、七字句外,二字句、三字句、四字句也不少见。
词调的句数不同。
一首格律诗要么四句,要么八句,都是固定的;词却不一样,有的词调一首四句,有的五句、六句、七句、八句,长的有十几句、二十几句,最长的词调《莺啼序》多达46句。
词的平仄、用韵更灵活多变,不像律诗那样规整。
词的押韵富于变化,每个词调的韵位、韵字、韵部各不相同。
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几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要换韵;有的平仄韵互押。
婉约派诗词赏析

婉约派诗词赏析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婉约派诗词赏析十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1、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简单赏析:《摸鱼儿·雁丘词》,又作《迈陂塘·雁丘词》,亦作《摸鱼儿·问世间情为何物》,是由金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作于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赴并州府试途中的著名词作。
在词中,作者驰骋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加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的烘托,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感人至深的爱情悲歌,是为中国古代歌颂忠贞爱情的佳词,而“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句更成为描写忠贞不逾爱情的名句,传唱至今。
2、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简单赏析:《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此词描写了一个为情所伤的女子和伤害她的男子坚决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弃以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的典故,通过“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这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意境,抒写了女子被男子抛弃的幽怨之情。
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古代婉约派最经典十首诗词

古代婉约派最经典诗词古代婉约派最经典十首诗词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婉约派最经典十首诗词,希望对您有帮助。
1、佚名击鼓《诗经.邶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秋风词》(李白)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亲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4、郑愁予《赋别》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5、无题(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6、《我浓词》你浓我浓,忒煞多情,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你我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7、卜算子 (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8、锦瑟(唐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9、愁宗李煜诗词相见欢(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宋词《浪淘沙慢·梦觉》译文注释及鉴赏

宋词《浪淘沙慢·梦觉》译文注释及鉴赏《浪淘沙慢·梦觉》是由柳永所创作的,全词三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浪淘沙慢·梦觉》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浪淘沙慢·梦觉》宋朝:柳永梦觉、透窗风一线,寒灯吹息。
那堪酒醒,又闻空阶,夜雨频滴。
嗟因循、久作天涯客。
负佳人、几许盟言,更忍把、从前欢会,陡顿翻成忧戚。
愁极。
再三追思,洞房深处,几度饮散歌阑。
香暖鸳鸯被,岂暂时疏散,费伊心力。
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恰到如今、天长漏永,无端自家疏隔。
知何时、却拥秦云态,愿低帏昵枕,轻轻细说与,江乡夜夜,数寒更思忆。
《浪淘沙慢·梦觉》古诗简介《浪淘沙慢·梦觉》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描写恋情的词,突出别后相思。
全词三阕,以主人公自责、自悔、自怨为线索,以追忆昔日欢情为主脉,委婉曲折地诉说征客缠绵凄楚的相思之情。
上阕写旅途中的征客深夜被风雨声吵醒,透窗冷风将灯吹熄,酒醒梦回后对“佳人”的痛苦思念;中阕主要追忆昔日与佳人“洞房”“欢会”的缠绵情事,当时不愿片刻分离,强调“欢会”时的心情与离别后的事实的对比,将辜负“盟言”再一次申说和自谴;下阕写如今的思念,并设想将来,以及重温欢情的希望。
全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多层次、多姿态地展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和情思活动,体现出一定的立体感。
《浪淘沙慢·梦觉》翻译/译文一觉醒来,夜风透过一条线,从窗棂吹入,将昨夜那灯盏吹灭。
我无法忍受酒后的失落,听夜雨滴在空寂的台阶,声声作响。
我感叹命运艰难,长久在天涯漂泊。
辜负了佳人,多少山盟情意,竟忍心反从前的幽会欢娱,突然间变成了忧愁与悲戚。
悲愁已极,再三追忆当年,在洞房幽深之地,多少宴饮散,歌舞歇,共眼在芳香温暖的鸳鸯被里。
岂知暂时离散,便劳她耗尽心力。
柳永婉约派诗词5篇有鉴赏

柳永婉约派诗词5篇有鉴赏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柳永婉约派诗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
此词上片写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无尽离愁,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的气氛;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最后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憔悴。
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
雨霖铃·寒蝉凄切词牌名:雨霖铃|朝代:宋朝|作者: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dū)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nǎ)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
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
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
定风波·自春来词牌名:定风波|朝代:宋朝|作者: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宋词鉴赏》卷四晏殊词作鉴赏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宋词鉴赏》卷四晏殊词作鉴赏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颜渊山庄2019-07-11 09:27:11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
景德初,以神童荐,赐同进士出身。
擢秘书省正字。
历任太常寺奉礼郎。
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加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枢密副使。
因论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应天府。
后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
明道元年(1032)迁参知政事,尚书左丞。
庆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
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
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宋史》本传)。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
诗文集今已不传。
有《珠玉词》三卷。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浣溪沙晏殊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婉约派词作

婉约派词作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李煜等。
词派简介“豪放”、“婉约”之说最早见于《诗余图谱》:“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
婉约者欲其辞情酝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盖亦存乎其人,如秦少游(秦观)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苏轼)之作多是豪放。
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
”“婉约”一词,早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分别言之:“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
故“婉约”与“烦滥”相对立。
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宋末沈义父《乐府指迷》标举的作词四个标准:“音律欲其协,不协则成长短之诗;下字欲其雅,不雅则近乎缠令之体;用字不可太露,露则直突而无深长之味;发意不可太高,高则狂怪而失柔婉之意。
”可以说是对婉约艺术手法的一个总结。
词派出处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綖。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
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词派特点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但内容比较狭窄。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
如王世贞的《弇州山人词评》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
代表作品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柳永的《乐章集》都是很好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鉴赏之婉约派
任务一了解宋词和宋人生活
1 诗词之别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
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
我们一般讲美学的时候,有壮美,有优美,有各种不同的美,要眇宜修是什么美呢?《楚辞》有王逸的注解《楚辞章句》,说“要眇”是“好貌”,是一种美好的样子。
又说:“修,饰也。
”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说“要眇宜修”是形容娥皇的“容德之美”。
根据老师的讲解,仿照例句,运用比喻,写出你对唐诗宋词的理解。
诗言志,词言情
言志: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诉求。
比如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抒情:内心中任何情感的感动。
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
诗的产生背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
词的产生背景:歌台舞榭,饮宴场所,它就是配乐的歌词。
如果说唐诗像(),宋词就像 ( );
如果说唐诗是( ),宋词就是( ) 。
2 宋朝是怎样的宋朝
苏轼之前的词大都写男女的爱情相思离别,中国最早的词集叫《花间集》(哈哈,是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是说花丛里边的歌词的一个集子。
你看多么美丽的名字。
)写词的人有落魄的温庭筠、柳永,还有我们熟悉的欧阳修、范仲淹、辛弃疾等。
欧阳修《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
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样缠
绵悱恻的句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引用了三首写爱情的词,谈了治学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为何晏殊(宋代名相)、辛弃疾(抗金名将)、欧阳
修(政治家、文学家)等名相大官也写多情婉约的词?你觉得宋朝是怎样的宋朝?说说你的看法,并与同伴交流。
3 品味吟诵
词原本就是配乐吟唱的,听听网上歌手演绎的《雨霖铃》《醉花阴》《声声慢》歌曲,参考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对于歌词的处理办法(比如副歌的处理),然后用自己的方法吟诵或吟唱《望海潮》《雨霖铃》《醉花阴》《声声慢》四
首词,以声传情,说说自己或反复或拖长或急促处理的原因。
早读小组交流,也可以把你的处理上传班级群分享。
任务二含英咀华品宋词
精读《望海潮》《雨霖铃》《醉花阴》《声声慢》,参看手头资料有关解读,思考并讨论下列问题:
1 柳永是擅长铺叙的能手,周济说柳词“铺叙委婉,言近意远”,刘熙载说柳
永“善于叙事,有过前人”。
《望海潮》《雨霖铃》中柳永如何铺叙的?
《望海潮》全词对国泰民安图卷的铺叙之功,在于用词准确、精美。
开片总写“繁华”,以“自古”形容,然后从各个方面铺写:以“烟”饰柳,有烟笼之朦胧感;以“画”谓桥,自有精美的雕花;“风”指出“帘”的功用,“翠”
写出“幕”的颜色;“参差”是住宅高低之态,“十万”叙数,写出户口之多。
以“云喻树,见茂密;以“怒”拟涛,闻潮声;“绕”写长堤的迤通曲折;“卷”写江水的澎湃浩荡。
“列”字写出珠玑只是平常之物;“盈”字写出丝
绸自是各家必备;“竞”反映杭州的穷奢极欲。
下片围绕湖山“清嘉”着笔,
先以秋桂夏荷,概括西湖之美。
然后写人物活动:“弄”“泛”互文见义,和“嬉嬉”二字配合,写出渔翁莲女的快乐;“拥”写出了达官贵人游乐时的声势,“醉”“吟”写出他们的潇洒风流。
《雨霖铃》以凄清景色铺叙离别前的伤感,接着对现实场景进行铺叙,描绘别
时情态,重重渲染,情景相生,衬出伤离别情。
2 《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
不过,同是写离别,情调上却有着很大差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别,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凄苦之别……请你从读
过的诗词中再找出一些来,略加分类后抄录下来,并就其中一首写一篇赏析短文。
3 《醉花阴》《声声慢》是李清照前后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两首词都用到“黄花”“酒”两个意象,内涵一样吗?同样都是写“愁”,又有什么不同?
“黄花”“酒”相似,“愁”之内涵迥异
《醉花阴》中的“黄花”,作者以“有幽香盈袖”的黄花,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见菊花,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
在《醉花阴》中,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中的“黄花”,“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词中由景入情,黄花是写实的,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丈夫不在,没人摘花送给自己,只能将自身
的愁境融入花的枯萎凋落,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相吻合了。
《醉花阴》中的“酒”,词人是在落日的黄昏之后,把酒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举杯浇愁愁更愁”,酒要对酌对饮才有韵味,丈夫不在身边,词人在酒中品尝思
夫之情,表达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的“酒”,词人是想借酒暖身,借酒浇愁,词人生活在愁的世界里,承载不住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苦,酒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和心愁相比,心愁太重了,酒化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
《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
李清照前期生活美满、和谐、安宁,因此,词中反映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的闺房女子对人生理想、温馨、眷恋、离愁的体味。
人比黄花瘦时代的巨变,使李清照的生活从幸福的峰巅跌入痛苦的深渊,终日过着颠沛流离、孤身飘零的生活,《声声慢》一词在篇末托出一个“愁”字, 这种“愁”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这种“愁”深广而厚重。
“愁”之内涵不同, 词之形象迥异
《醉花阴》一词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多才敏感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
《声声慢》一词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作者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乱离,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任务三风流犹拍古人肩
评选诗人金句。
1学生从知道的宋词中选出自己喜欢的金句,写出不少于50字的推荐语。
2 每位同学对其他同学的推荐语进行点评。
3 请会书法的同学或家长将选出的金句写成作品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