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在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拥有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珍贵回忆。
然而,由于照片数量庞大,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归档,很容易导致照片的丢失和混乱。
因此,制定一套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保存和管理这些珍贵的照片。
一、归档规则:1. 根据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类,例如家庭照、旅行照、毕业照等;2. 为每一类照片设定一个明确的命名规则,如年份-地点-事件-人物,使得照片能够有序排列;3. 将相似内容或相关事件的照片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便于查找和管理。
二、整理规则:1. 删除重复照片和模糊不清的照片,只保留最佳拍摄结果;2. 对照片进行标签或描述,记录拍摄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方便日后回忆;3. 编辑和修整照片,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颜色调整、剪裁和修复。
三、存储规则:1. 选择高品质的存储设备,如外接硬盘、云存储等,确保照片的安全;2. 定期备份照片,避免硬盘损坏或数据丢失;3. 如果是实体照片,需要选择酸性纸张,避免照片变黄和退色。
四、保护规则:1. 注意光线和温度,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照片损坏;2. 定期清洁存储设备和相框,避免灰尘和污垢污染照片;3. 避免使用胶水或胶带在照片上,以免损坏照片表面。
五、备份规则:1. 使用稳定可靠的备份软件,定期将照片备份到其他存储设备或云存储上;2. 在云存储上进行备份时,选择安全可靠的云服务提供商,确保照片不会丢失或泄露。
六、共享规则:1. 如果希望与他人分享照片,可以选择合适的共享平台,如社交媒体或在线相册;2. 选择合适的隐私设置,确保照片仅对指定的人可见。
总结:制定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有助于维护照片的完整性和可管理性,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保存和回忆珍贵的照片。
在整理过程中,要注意照片的质量、保护和备份,以确保照片的长期保存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利用数字技术和云存储,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分享照片,让珍贵的回忆永远保留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为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
不适用于专门保管照片的档案馆。
2 引用标准GB 3792.5 档案著录规则GB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名词术语3.1照片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常规照片档案用一般照相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见光使胶片感光的照片档案。
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芯页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凡是不宜用芯页固定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4大底片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 照片档案的收藏4.1收藏范围4.1.1反映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某单位、某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某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记录某单位、某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反映某地区地理,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照片档案。
4.1.6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收集时间4.2.1归档时间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室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4.2.2档案馆接收时间4.2.2.1依照《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照片档案应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接收。
4.2.2.2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档案馆可以提前或延迟接收。
4.2.3档案馆(室)应随时收集、征集零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照片。
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规范

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规范第一条应纳入归档范围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设立临时机构处理专项工作、处置突发事件、举办重要活动等形成的档案;承担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等形成的档案;其它需要归档的材料。
第二条归档文件包括纸质文件、电子文件,光盘、照片、实物等各种形式的资料。
第三条归档文件时间(一)归档文件应在次年三月前完成,由XXX各部门档案归档人员编制移交清册。
电子文件归档与纸质文件归档同步完成。
(二)光盘、照片、实物等形式的资料应在工作结束后及时归档。
(三)对于专业性文件、特殊载体文件、机M性强的文件、分散的文件、形成规律较为特殊的文件及每年归档不利于工作查考利用的文件应与档案管理部门沟通,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可适当延长归档时间。
第十二条归档文件质量要求(一)归档文件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XXX的工作面貌,能够完整记录XXX工作历史,有效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二)归档文件应尊重全宗原则。
形成的档案具有内在联系,作为一个全宗完整保存起来,保证档案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其他载体文件(照片、声像、实物等),要符合相关类别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则。
(四)归档文件必须完整、准确。
按照归档范围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原件全部归档,文件材料的正文与附件、正文与定稿、请示件与批复件、转发件与被转发件完整,归档文件材料内容真实准确,签署和用印符合文书工作规范,纸质文件与电子件内容相符。
(五)对不符合上述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不予归档,有关部门重新整理后移交。
第十三条XXX各部门向档案管理部门报送归档文件时需编制移交清册,交接双方核对清册并签字确认。
移交清册一式两份。
不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档案管理部门不予归档。
第十四条归档的文件材料原则上应为正本,正本缺失的可保存具有凭证价值的复制件,并在卷内文件目录中标明。
照片、图纸等档案须有拷贝件,拷贝件与原件应异地保存。
电子档案要与原数据一同留存。
第十五条归档文件材料的载体和字迹须符合耐久性要求。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一.归档内容: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
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
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
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1 整理原则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一、引言照片档案是组织机构或者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价值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照片档案,确保其完整性、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制定本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二、适合范围本规范适合于所有需要管理照片档案的组织机构和个人。
三、档案分类与编目1. 档案分类照片档案应按照内容、形式、用途等因素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人物照片、风景照片、活动照片等。
2. 档案编目每张照片都应编制详细的档案目录,包括照片名称、拍摄日期、拍摄地点、拍摄者、描述等信息。
档案目录应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目,以方便检索和管理。
四、照片档案保管1. 保管环境照片档案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防尘、防火、防水的环境中,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保管设备照片档案应储存在封闭的柜子或者抽屉中,以防止照片受到损坏或者丢失。
柜子或者抽屉应具备防潮、防尘、防虫等功能。
3. 保管措施照片档案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照片的完好无损。
同时,应制定防灾预案,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工作。
五、照片档案数字化管理1. 数字化管理的目的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提高照片档案的可访问性和保护性,方便检索和利用。
2. 数字化管理的步骤(1)扫描照片:将纸质照片扫描成数字文件,保存在计算机或者服务器中。
(2)建立数据库:将扫描的照片文件建立数据库,包括照片名称、拍摄日期、拍摄地点、拍摄者、描述等信息。
(3)制定权限:根据需要,制定不同用户的权限,确保照片档案的安全性。
(4)备份和存储:定期对数字化的照片档案进行备份,并选择可靠的存储介质进行长期保存。
六、照片档案的利用与传播1. 利用方式照片档案可以通过展览、出版、教育、研究等方式进行利用。
在利用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照片档案的完整性和版权。
2. 传播渠道照片档案可以通过印刷品、电子媒体、互联网等渠道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照片档案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七、照片档案的销毁1. 销毁程序照片档案在再也不具备保存价值时,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销毁。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

照片档案整理规则随着数码相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拍摄的照片数量越来越多,照片档案的整理变得非常重要。
正确的整理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浏览照片,让我们能够轻松地找到所需的照片。
下面是一些照片档案整理的规则和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创建文件夹结构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合理的文件夹结构来组织照片。
可以按照日期、活动、地点等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建立文件夹。
例如,可以创建一个"2022年"的文件夹,然后在其中创建"生日"、"旅行"、"家庭"等子文件夹。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将照片整理到相应的文件夹中。
2. 重命名照片文件为了更好地标识照片,我们可以考虑给照片文件进行重命名。
可以使用日期、活动、地点等信息来命名照片文件。
例如,可以将一张在2022年生日派对上拍摄的照片命名为"20220101_Birthday_Party_001.jpg"。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文件名快速了解照片的拍摄时间和内容。
3. 使用标签和关键词除了文件夹结构和文件名,我们还可以使用标签和关键词来标记照片。
不同的照片管理软件和应用程序都支持标签和关键词的功能。
通过添加标签和关键词,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搜索和筛选照片。
例如,可以给一张照片添加标签"生日"、"朋友"和"派对",这样当我们需要找到与生日派对相关的照片时,就可以轻松地进行检索。
4. 删除重复和模糊照片在整理照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删除重复和模糊的照片。
重复的照片只会占用存储空间,而模糊的照片则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可以使用照片管理软件中的重复照片查找功能和模糊照片检测功能来帮助我们快速删除这些照片。
5. 备份照片档案照片档案的备份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因意外事件导致照片丢失。
我们可以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服务或者在线备份工具来备份照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为加强照片档案管理,建立和健全照片档案管理制度,更好地开发利用照片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照片档案的收集工作,整理程序和保管条件。
本规范适用于常规照片档案的管理。
不适用于专门保管照片的档案馆。
2 引用标准GB 3792.5 档案著录规则GB 9705 文书档案案卷格式JGJ 25 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3 名词术语3.1照片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的历史记录。
3.1.1常规照片档案用一般照相机和普通胶片,采用可见光使胶片感光的照片档案。
常规照片档案包括底片、照片和说明三部分。
3.2芯页固定照片和底片,以及标注说明的纸质载体,是组成照片档案案卷的材料。
3.3大照片凡是不宜用芯页固定的照片,统称为大照片。
3.4大底片凡是不宜用插袋式芯页保存的底片,统称为大底片。
4 照片档案的收藏4.1收藏范围4.1.1反映某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档案。
4.1.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某单位、某地区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的照片档案。
4.1.3某单位组织或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档案。
4.1.4记录某单位、某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档案。
4.1.5反映某地区地理,古迹以及自然风光和民间风俗的照片档案。
4.1.6与其他载体档案有密切联系的照片档案。
4.1.7其他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档案。
4.2收集时间4.2.1归档时间照片冲洗加工后,由摄影者或承办单位整理并编写说明,及时向档案室归档,或随其他载体档案一起归档。
4.2.2档案馆接收时间4.2.2.1依照《档案馆工作通则》的规定,照片档案应随立档单位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同时接收。
4.2.2.2在特殊情况下,经协商档案馆可以提前或延迟接收。
4.2.3档案馆(室)应随时收集、征集零散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照片。
照片档案整理规范

• 2、照片档案的编号 • 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全宗内分类与排列顺序的 一组字符 • 格式:全宗号-册号-张号 46-1-23
• 3、 底片的编号与照片的编号相同
• 5、单张照片说明的填写 • (1)说明格式 • 题名、 照片号、 底片号、 参见号、 时间、 摄影者、 文字说明、 • (2)说明的内容 • 题 名:应简明概括、准确反映照片的基本内容,人物、地 点、事由、时间 • 照片号:全宗号—册号—张号 46-1-23 • 参见号:是指与本张照片有密切联系的其他载体档案的档号 , 如文书档案0046一WS·2016一Y—0001 • 时 间:照片产生的时间 20160703 • 摄影者:一般填写个人,必要时可加写单位 • 文字说明 :揭示照片影像所反映的全部信息;或仅对题名未 及内容作出补充。
• 照片档案 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
直接形成的以静止摄影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有保存价值的 历史记录。 • 照片档案一般包括底片、照片和文字说明三部分。
• (一)照片档案归档范围
1、记录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重要工作成果的照片 2、领导人和著名人物参加与本单位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照片 3、本单位组织或个人参加的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记录本单位重大事件、重大事故、重大自然灾害及其他异常情况和现 象的照片 • 5、记录本地区地理概貌、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以 及民间风俗和著名人物的照片 • • • •
一般应在计算机硬盘非系统分区建立分区建立数码数码照片照片档案档案总文件夹在总文件总文件夹在总文件夹下依次按不同保管期限年度和照片组建夹下依次按不同保管期限年度和照片组建立层级文件夹并以保管期限代码年度和立层级文件夹并以保管期限代码年度和照片组号命名层级文件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片档案归档整理规则
一.归档内容:
1.上级领导及主要负责人参与本本单位及本系统有关的重大公务活动、视察、考察本单
位工作形成的照片。
2.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和工作成果的照片。
3.单位组织或参加重要外事活动的照片。
4.召开党代会、职代会、团代会及各种重要会议形成的照片。
5.记录本单位、本地区重大事件、重大事故、自然灾害及异常现象的照片。
6.单位及各部室组织的各种活动及获奖作品的照片。
7.局领导和各部室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照片。
8.举行重要表彰和重大纪念、庆祝活动形成的照片。
9.与其他载体有密切联系的照片。
10.重点基建工程奠基、竣工、剪彩仪式和工程主体、内部结构等形式的照片。
11.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二.归档要求及归档方式:
1.归档的照片材料,由形成单位负责一率由拍摄人员负责收集,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统一
整理归档。
2.归档的照片材料必须保证其完整、清晰、准确、系统,具有有机联系的,反映同一工作或事件的照片材料应为一组。
3.归档的数码照片必须是可读文件。
在有关设置上演示或检测运转正常,无病毒、清洁、
无划伤,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内容的准确性。
4.归档使用照片光盘的性能质量,应分别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劣质光盘。
5.归档的光盘文件应由文件形成部门编制归档说明。
即光盘需简要说明盘中存贮文件的内容。
即拍摄时间、地点、活动名称,保证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6.归档的照片材料由照片形成部门在OA办公自动化照片档案管理模块填写照片资料移交目录,相应的数码照片直接添加在文件目录下同时移交。
7.打印移交清单(一式二份)交档案室,交接双方清点后在移交清单上签字,各保管一份备查。
8.保留档案室集中整理方式,由专职档案人员著录案卷、卷内数据。
三.归档时间:
1.照片资料每年三月——六月归档。
2. 照片制作成光盘或数码照片可根据具体活动情况随时归档。
四.整理规则
1 整理原则
照片档案的整理应遵循有利于保持照片档案的有机联系、有利于保管、有利于提供利用的原则。
每一件事分为一组,底片相应和照片一起同时归档。
2.照片的分类
按照《电力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规则》(0——9大类)为分类原则。
即年度—保管期限—问题进行分类,分类方案应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动。
3. 照片的排列
应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问题结合时间、重要程度等进行排列。
为便于提供利用,照片排列及入册时应同时考虑不同保密等级照片的定位。
照片册按照全宗号、年度、保管期限、册号的顺序排列,上架保存。
4. 照片的编号
照片号是固定和反映每张照片在分类与排列顺序的一组字符代码。
由年度、保管期限代码、册号、张号和一组照片内的顺序号组成。
采用五段式,第一段四位数字表示形成的年份,第二段表示保管期限代码,第三段表示册号,第四段表示流水号,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