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海洋环流基础知识
第五讲-海洋环流基础知识

37
北纬25度的流速?
u 1 p ρ f = 2 z ρ z y
38
东经150度的流速?
v 1 p ρ = 2 f z ρ z x
39
热成风——大洋中的Beta螺旋
40
第六节 泰勒-普劳德曼定理
涡度方程中如果运动达到定常状态,同时外 力作用可以忽略(大尺度运动),斜压项为0 (正压流体): 忽略相对涡度:
2. 涡度方程
对运动方程求旋度,得到涡度方程
dω a dω ρ × p F = = ω a u ω a u + +× 2 dt dt ρ ρ
涡度的变化 内部作用 斜压作用
外力作用
涡度方程表明:涡度的变化由内因、斜压作 涡度的变化由内因、 涡度的变化由内因 用和外因共同决定, 用和外因共同决定,绝对涡度的变化和相对 涡度的变化一样。 涡度的变化一样。
33
简化形式的热成风关系
u 1 p ρ f = 2 热成风关系构建了垂 z ρ z y 直流速的变化和水平 垂直流 水平密 密度(温度)变化之 速剪切 度梯度 间的关系,是大洋中 v 1 p ρ 非常重要的流速和密 f = 2 度(温度)的关系式 z ρ z x
34
热成风关系应用
p ρ p0 f0 z y u 1 p ρ f = 2 f0 z ρ z y
27
涡度变化原因1——内部作用
内部作用表达式: ω a u ωωa ui + vj + wk ωa k + + z x y z r u r v r u v = i ωa + j ωa k + z z x y
流体柱的垂直流速 流体柱的辐合辐 剪切导致涡度变化 散导致涡度变化
海洋科学导论 第五章:海洋环流(新)

温盐环流 (大洋深层环流)
“深海环流”,是一个依靠海水的温度和含盐密度驱动的全球 洋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运作现况是,以风力驱动的海面水 流(如墨西哥湾暖流等)将赤道的暖流带往北大西洋,暖流在 高纬度处被冷却后下沉到海底,而这部分原本温暖的赤道海水 也变成了又冷又咸的北大西洋深层海水,这些高密度的水接着 流入洋盆南下前往其他的暖洋位加热循环沿南大西洋、南极洲 流进印度洋,最终又回到赤道,完成所谓的“环流”。,一次 温盐循环耗时大约1600年,在这个过程中洋流运输的不单是能 量(温度 / 热能),当中还包括地球固态及气体资源等,不过 温盐环流最受人类关注的是其全球恒温的功能。温盐环流推测 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及南冰洋之间的盐分及温差对流而触发的 。
船长下令:“收网!” 船员们拼命地往上拉渔网。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从来都
是撒开的渔网,今天却被卷成长长的一缕,仿佛有一只巨手扯着渔 网,要把渔船拖向可怕的深渊。
“弃网!”船长胆怯地下令。 船员们操起斧头,三、两下就把渔网砍断了。然而,这一切都
无济于事,渔船仿佛被粘性无穷的胶水粘住了,一点也动弹不了 。
第五章:海洋环流
§ 5.1 大洋环流概述
5.1.2 海水所受的作用力 引起海水的运动的力:重力、压强梯度力、风应力、引潮力等;
海水运动派生的力:科氏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 1、重力、重力位势 重力:
G = ( 9.80616–0.025928cos2φ+0.00069cos22φ–0.000003086z)m / s2
北极航运的现状
1951年,美国年轻的海洋学者克伦威尔和他的同事,在太平洋的赤道海域进行鲔鱼生 活习性及环境条件的考察研究。考察的方式并不复杂,就是把玻璃浮子串在一起,布 放在16~20千米长的海面上,每个玻璃浮子下面,挂上铅锤和若干鱼钩。白天放下 去,晚上收回来。按照一般的常识,既然海流是向西流动的,布下的钓鱼工具自然应 当向西漂才对。然而令人不解的事情发生了,克伦威尔布放的沉到海面下的钓具一反 常规,竟一个个向海流的反方向漂着。细心的克伦威尔以为自己没有放好钓具,收起 来后,又重新布放,结果还是一样的。漂浮在海面的小船受海流影响,向西漂着,而 沉入海中的钓具却向东漂去。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大量的资料对比,他断定,在赤 道海域的表层海流之下,存在着一支像湾流那样巨大而稳定的逆向海流。这就是赤 道潜流。经过各国海洋学家的艰苦努力,最终查明,赤道潜流在三大洋中都存在。它 的表现形式是,沿赤道方向由西向东流动,横越三大洋。其范围是北纬2°到南纬2° 之间的海域内,形成一支与赤道对称的狭窄海流。它的垂直厚度在200~300米,全年 流速稳定。 课下:/v_19rrofcrv0.html
五 大洋环流基础知识

12h
Day-week 季-年 十年以上 分-小时 几天 天-周
大涡和锋面 10-200 km
主要流
10-1000 km
0.1-2m/s
0.01-0.1m/s
周-年
十年以上
16
大尺度环流 海盆尺度
海洋环流大尺度运动特点
运动空间尺度特点: 运动的空间尺度很大,基本在100km以上。 运动时间尺度特点: 运动的时间尺度很长,一般在1个月以上,意 味着要远远的大于地球自转的时间尺度。 物理意义:流体相对运动的时间尺度远大于地 球自转周期,运动过程中地球自转的效应能 够被感觉到,即科氏力的作用能被感觉到。
17
Rossby数
U R 定义Rossby数: 0 fL
其中U是水平流动的特征流速,L是水平流动 的特征空间尺度。对于大尺度运动,U一般 为0.01-0.1m/s,L一般为100-1000km。 对于大尺度运动 : U R0 1 Rossby数远小于1
fL
18
Rossby数物理意义
大量 小量
v 1 p p p f 2 z z x x z
大量 小量
u v 1 p p f 2 x y x y y x
33
涡度变化原因1——内部作用
内部作用表达式: a u a u
u v w a ui vj wk a k z x y z u v u v i a j a k a z z x y
诱生逆时针的 环流
流体运动导致的涡度变化类似于磁场中线 圈运动导致的感应磁场和感应电流变化
35
涡度变化原因2——斜压作用
中国近海区域海洋学:第五章 中国近海的水团和环流

1.2 沿岸水系
黄海
辽南-西朝鲜湾沿岸水:鸭绿江、大洋河、大同 江,冬季偏东岸,夏季偏西岸 江华湾沿岸水:汉江,冬季可南下,夏季堆积 在江华湾 苏北沿岸水:灌溉总渠,冬季贴岸南下,夏季 指向东北,南部被长江冲淡水顶托。水深浅潮 流强,深厚体系
1.2 沿岸水系
东海
长江冲淡水:长江、钱塘江,夏季转向 沪浙闽沿岸水:瓯江、闽江,冬季与长江冲淡 水混合 广东沿岸水:珠江,夏季被上升流截成两部分
水团的扩展可以反映流系 水团还可以指示生物分布,对渔业有指导意义
1.1 概论
中国海主要水团 沿岸水系:径流与海水混合,低盐为主要特征,地理 位置命名
混合水系:二者混合变性产生
外海水系:黑潮水,东海黑潮,菲律宾海入侵,琉球 岛链入侵
T-S点聚图
1.1 概论
夏季代表性水团的TS图
渤黄东海TS图特征
2.3 外海流系
Sverdrup把从台湾南端开始到日本太平洋沿岸 35°N附近的这一段流动称为黑潮,从35°N向东 到160°E附近的流动称为黑潮续流;160°E以东 为北太平洋流。三者合称黑潮流系
2.3 外海流系
黑潮流轴
苏澳-与那国岛之间水道进 入东海
100-1000m等深线大陆坡 NE向
厚度800-1000m
2.1 环流
南海环流
2.1 环流
Dale(1956) 船舶漂流
南海环流
2.1 环流
Wyrtki(1961)
南海中尺度涡
2.1 环流
23.0等密面上的深度分布 1994.08-09,反气旋,150km
南海中尺度涡
2.1 环流
南海环流
风生环流,冬夏季反向 西向强化 中尺度涡
2.1 环流
环流知识点总结

环流知识点总结一、环流的概念和特点环流是指一定区域内,大气或海洋中的气体或水体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向进行的循环流动。
环流现象是地球上大气和海洋运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存在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环流在大气中和海洋中都存在,它在不同的尺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在大气环流中,常以大尺度的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为主,而在海洋中,则以全球性的热带季风环流和季风环流最为突出。
环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而年际变化则受到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的影响。
二、大气环流1. 大尺度气旋环流大尺度的气旋环流是指地球上较大范围内以气旋形式进行的环流,包括副热带高压和副热带低压、极地气旋和副极地气旋等。
副热带高压是世界上一些干旱地区的原因之一,而副热带低压则是一些风暴和降水的主要来源。
2. 大尺度的气流垂直环流大尺度的气流垂直环流是指地球上大范围内,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的环流,包括热带对流层气流、副热带沉降气流和极地气流等。
热带对流层气流是地球上气候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副热带沉降气流则是某些气候区域产生干旱的重要原因。
3. 大尺度的地转风环流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会对大气环流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大气环流在地转风的作用下呈现出一定的特性。
这种特性主要表现在风的偏向性和旋转性上。
4. 大尺度的海陆风环流大尺度的海陆风环流是指由陆地和海洋上的温度差异所产生的气流环流,主要表现为白天的海风和夜间的陆风。
海陆风的产生对于当地的气温和湿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和岛屿上。
三、海洋环流1. 热带季风环流全球的热带季风环流是指由太阳在热带地区引起的气温差异所产生的海洋环流。
这种环流对气候和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
2. 季风环流全球的季风环流是指由地球自转和大陆与海洋之间的温差所产生的海洋环流。
这种环流主要表现在陆地和海洋上,对当地的气候和风向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亚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上。
海洋环流复习

z
z
U 0
0
y
u 0
0
y
z
u 0 z
H
z
L
U 0
H u 0 z
y
u g
为什么流速强?
z f y
46
第六节 泰勒-普劳德曼定理
• 涡度方程中如果运动达到定常状态,同时外力作用可以
忽略(大尺度运动),斜压项为0(正压流体):
•
忽略相对涡dd度t0a : a
u
a
u
p 2
F
f
u
加纳利上升流系统
普遍存在
V U
安哥拉海流
印度洋的季风与环流
南赤道流都有 印度洋不会到达赤道以北 赤道上有夏季西南季风流 冬季东北赤道 流 太、西在赤道以北 冬季赤道逆流只有 一条 西边界夏季索马里海流
南部的环流型,在总的特征上与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 的环流型相似,而北部则为季风型环流,冬夏两半年 环流方向相反。
阿古拉斯海流
• 位于30°S以南,世界上最强的海流之一,季节变 化较小
• 平均流速1.6 m/s,最大可达2.5 m/s • 流量31°S约为70 Sv,向南逐渐增加,35°S达到
95~135 Sv • 存在上升流,与风应力无关,而与等温线倾斜程
度有关
非洲南岸存在着
强大的西向阿古
拉斯海流,根据
热成风关系南半
(
du
2
u)
p
F
dt
科氏力总是和
离心力包含在
运动方向垂直
有势力里面
旋转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和非旋转坐标系下的方程
相比,多了惯性力项,特别是科氏力的出现,使得 旋转坐标系下的运动更具特点
地质地形知识:解析地球上的海洋环流

地质地形知识:解析地球上的海洋环流地球上的海洋环流是指海洋中水流的方向和速度。
由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此海洋环流对气候影响非常重要。
了解海洋环流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理解世界上的海洋生命和优化渔业。
海洋环流主要分为两种:表层海洋环流和深层海洋环流。
表层海洋环流主要受到风、重力和海水密度的影响。
深层海洋环流则受到海水密度和海底地形的影响。
表层海洋环流是指海洋表面的水流动。
海洋表面的流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和大气运动。
大气循环对海洋表面水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例如,西风带和赤道上空的热带气旋会产生经纬向和纬向的风。
这些风会推动海洋表面水流形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环流。
深层海洋环流是指海洋深部的水流动。
深层海洋环流是由海水密度不同而产生的;密度高的水沉入海底,密度低的水浮在海面上。
这些水流通过纵向混合和热盐循环等机制形成了深层海洋环流。
深层海洋环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影响到全球的气候。
深层海洋环流包括大西洋环流和南方洋流。
大西洋环流是指从北大西洋向南大西洋的海水运动,影响到了全球气候。
南方洋流则是指南大洋中南极洲周围的冰冷海水向北大洋的流动。
南方洋流的形成与极地冰川和冰架融化有关。
海洋环流对气候的影响非常显著。
例如,北大西洋暖流可以使得欧洲地区的气温变暖,而南方洋流的影响则达到了整个南极洲地区。
海洋环流也对海洋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海洋环流可以将营养物质和能量传递给海洋生物,帮助它们生存。
海洋环流也可以控制海洋的盐度和温度,从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和生命的繁衍。
总之,地球上的海洋环流是非常复杂和多样的。
它直接影响了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对人类和自然生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海洋环流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预测天气、理解世界上的海洋生态和保护海洋生物。
第五讲-海洋环流基础知识

如果流场可以表示为 u
x
就把 称之为势函数
v
y
地转运动中的压力或者高度可以看成是流函数
20
流函数和势函数运动特点
▪ 流函数决定的流场
u v 0 x y
•V 0
流函数决定的流场是无辐散的
▪ 势函数决定的流场
v u 0 x y
V 0
6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1. 科氏力和科氏参数 ▪ 2. 大尺度运动和Rossby数 ▪ 3. 正压海洋和斜压海洋
7
1. 科氏力和科氏参数
• sin
▪ 地球在自转,局地的
旋转角速度和纬度有
关,赤道上的局地旋
转角速度为0,两极
的局地旋转角速度最
大,就是地球自转的
角速度
8
1. 科氏力和科氏参数
f u 1 p 0
z 2 z y
U为负值,流动向东
35
大洋内部的流动方向?
f v 1 p z 2 z x
36
赤道潜流的流动方向?
南
赤道
北
为什么流速强?
u 1 p
f
z 2 z y 37
北纬25度的流速?
u 1 p
对于大尺度运动 : Rossby数远小于1
R0
U fL
1
12
Rossby数物理意义
▪ 惯性项/科氏力: U U 2 fU
TL 1L
▪ 旋转时间尺度/平流时间尺度 f U
▪ 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U fL
▪ 相对涡度/牵连涡度 U f
L
13
3. 正压海洋和斜压海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 ρ gh
海面温度和 海面高度是 对应的,地 转运动沿着 等温线或者 等高线流动
地转是大洋重要的 水平流速和水平密 温度) 度(温度)关系式
18
大洋流动基本沿等温线,而且等温线越 密集的地方压力梯度越大,流动越强
19
2. 流函数和势函数
如果流场可以表示为 就把 称之为流函数 如果流场可以表示为 就把 φ 称之为势函数
压力P 压力P 温度T 温度T
150 200 250
r r r V = V + Vφ
流函数是平行等压线的 运动 势函数是垂直等压线的 运动 任何运动都可以分解成 两部分, 两部分,一部分是流函 数决定的, 数决定的,一部分是势 函数决定的
22
信风和西风带反映流函数和势函数运动
信风带 科氏力较弱 势函数作用 比较明显 西风带 科氏力较强 流函数作用 比较明显
11
Rossby数
U 定义Rossby数: 0 = 定义 数 R fL
其中U是水平流动的特征流速,L是水平流动 的特征空间尺度。对于大尺度运动,U一般 为0.01-0.1m/s,L一般为100-1000km。 对于大尺度运动 : U R0 = pp 1 Rossby数远小于1
fL
12
Rossby数物理意义
27
涡度变化原因1——内部作用
内部作用表达式: ω a u ω a u
r r u v w r r = ωa ui + vj + wk ωa k + + z x y z r u r v r u v = i ωa + j ωa k + z z x y
流体柱的垂直流速 流体柱的辐合辐 剪切导致涡度变化 散导致涡度变化Βιβλιοθήκη 29涡度变化原因2——斜压作用
等压面 冷 热 浮力作用 冷 热 背景涡度 通量减少
诱生向上 相对涡度
斜压作用导致涡度的变化类似于 内部作用,也适用于愣次定律
30
涡度变化原因3——外力作用
31
第五节 热成风关系
涡度方程中如果运动达到定常状态,同时外 力作用可以忽略(大尺度运动):
ρ2 大尺度运动相对涡度远小于牵连涡度 ρ × p f u f u = 2
{
}
28
内部作用导致涡度变化——愣次定律
背景涡度向上 背景涡度通量减少 垂直速度剪切导 致流体柱倾斜 产生向上相对涡度 弥补背景涡度变化 诱生逆时针的 环流
背景涡度向外
背景涡度通量减少 辐合导致流体 柱面积缩小
产生向外相对涡度 弥补背景涡度变化
诱生逆时针的 环流
流体运动导致的涡度变化类似于磁场中线 圈运动导致的感应磁场和感应电流变化
37
北纬25度的流速?
u 1 p ρ f = 2 z ρ z y
38
东经150度的流速?
v 1 p ρ = 2 f z ρ z x
39
热成风——大洋中的Beta螺旋
40
第六节 泰勒-普劳德曼定理
涡度方程中如果运动达到定常状态,同时外 力作用可以忽略(大尺度运动),斜压项为0 (正压流体): 忽略相对涡度:
ρ p0 y u 1 f = 2 z ρ
U为正值,流动向西
p p0 z p ρ p0 z y
35
假定深海的流动速度为0 假定深海的流动速度为
U为负值,流动向东
大洋内部的流动方向?
v 1 p ρ f = 2 z ρ z x
36
赤道潜流的流动方向?
南 赤道 北
为什么流速强?
u 1 p ρ f = 2 z ρ z y
45
8月 月月 月 (sigma坐坐) 月
40.5
40
39.5
lat
39
38.5
38
37.5 20cm 118 118.5 119 119.5 120 lon 120.5 121 121.5 122
46
第七节 环流和Kelvin定理
47
1. 环流定义
绝对环流: Γa = ∫∫A ωa ndA = ∫cui dr 相对环流: Γ =
25
r ω = ×V
绝对涡度、相对涡度和牵连涡度
地球上的运动是在旋转坐标系下: u i = u r + × r
ωa = × ui = × {ur + × r} = ω + 2 = ω + f
绝对涡度 特别是 相对涡度 牵连涡度
u = ×r
ω = 2
26
Rossby数表征的就是相对涡度和牵连涡度的比值 数表征的就是相对涡度和牵连涡度的比值
du r d dr =( )r + × r + × ( ) r + × (u r + × r ) dt dt dt du r d =( ) r + 2 × u r + × ( × r ) + ×r dt dt
du i du i ( )i = ( ) r + × ui dt dt
科氏力
离心力
科氏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的方向垂直,因而 不做功,不会为运动提供额外的能量,但是 会影响运动的轨迹。 科氏参数:2倍的局地旋转角速度
f = 2 sin θ
9
2. 大尺度运动和Rossby数
L 长度尺度 大气:海陆风 天气过程 盛行风 气候 海洋:内波 上升流 5-50km 100-5000km 全球尺度 全球尺度 1-20 km 1-10 km U水平速度尺度 1-10m/s 1-50m/s 5-50m/s 1-50m/s 0.05-0.5m/s 0.1-1m/s 0.1-1m/s 0.1-2m/s 0.01-0.1m/s T 时间尺度 12h Day-week 季-年 十年以上 分-小时 几天 天-周 周-季 十年以上
2. 涡度方程
对运动方程求旋度,得到涡度方程
dω a dω ρ × p F = = ω a u ω a u + +× 2 dt dt ρ ρ
涡度的变化 内部作用 斜压作用
外力作用
涡度方程表明:涡度的变化由内因、斜压作 涡度的变化由内因、 涡度的变化由内因 用和外因共同决定, 用和外因共同决定,绝对涡度的变化和相对 涡度的变化一样。 涡度的变化一样。
U U2 惯性项/科氏力: = T L
fU
旋转时间尺度/平流时间尺度 / 相对速度/牵连速度 相对涡度/牵连涡度
1 f
L U
U
U L
fL
f
13
3. 正压海洋和斜压海洋
严格定义 正压海洋:等密度面和等压力面平行
ρ × p = 0
斜压海洋:等密度面和等压力面不平行
ρ × p ≠ 0
14
一般情况下的定义
23
第四节 涡度和涡度方程
24
1. 涡度
涡度定义: 速度场的旋度定义为涡度,海洋运动中势函数运动 没有涡度,流函数运动才有涡度。 海洋中最重要的涡度 分量是Z 分量是Z方向的涡度 逆时针运动的涡度为 正值,顺时针运动的 涡度为负值。
w v ωx = y z u w ωy = z x v u ωz = x y
10
大涡和锋面 10-200 km 主要流 10-1000 km
大尺度环流 海盆尺度
海洋环流大尺度运动特点
运动空间尺度特点: 运动的空间尺度很大,基本在100km以上。 运动时间尺度特点: 运动的时间尺度很长,一般在1个月以上,意 味着要远远的大于地球自转的时间尺度。 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流体相对运动的时间尺度远大于地 球自转周期,运动过程中地球自转的效应能 够被感觉到,即科氏力的作用能被感觉到。
流体的流动垂向无剪切, 流体的流动垂向无剪切,与热成风关系对应
42
泰勒柱——正压流体流动趋向2维
w =0 z
流体如果在某一高度垂直速度 为0,在所有高度上垂直速度都 为0,运动是2维的。 0 2
43
热成风和泰勒柱同时存在
44
8月 5米 月 月 月
40.5
40
39.5
lat
39
38.5
38
37.5 20cm 118 118.5 119 119.5 120 lon 120.5 121 121.5 122
33
简化形式的热成风关系
u 1 p ρ f = 2 热成风关系构建了垂 z ρ z y 直流速的变化和水平 垂直流 水平密 密度(温度)变化之 速剪切 度梯度 间的关系,是大洋中 v 1 p ρ 非常重要的流速和密 f = 2 度(温度)的关系式 z ρ z x
34
热成风关系应用
p ρ p0 f0 z y u 1 p ρ f = 2 f0 z ρ z y
2.旋转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在非惯性坐标系下,绝对速度等于相对速度 加上牵连速度
ui = u r + × r
绝对速度 相对速度 牵连速度 地球在自转,是旋转坐标系, 是地球自转 r 7.29 × 10 5 s 1, 是地球球心 角速度,大小是 到运动位置的矢径
4
坐标变换,引入惯性力
由于我们实际是在地球上观测海洋的运动, 采用相对坐标系比采用绝对坐标系方便
ω a u ω a u =
ρ × p
ρ 热成风关系—— ——斜压流体 热成风关系——斜压流体
32
分量形式的热成风关系
u 1 p ρ p ρ f = 2 z y y z ρ z
大量 小量
v 1 p ρ p p f = 2 z ρ z x x z
大量 小量
u v 1 p ρ p ρ f + = 2 x y ρ x y y x
5
旋转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du ρ ( + 2 × u ) = p + ρφ + F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