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1

合集下载

藏书印教的学案教案例.doc

藏书印教的学案教案例.doc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方寸钤印——藏书印》教学案例资料9个小学生教育案例个案一: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

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评析: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小毛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方法: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3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2.3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八年级目标确定的依据本课我们通过欣赏并尝试刻制中国传统的藏书印,初步了解我国篆刻艺术的要点,体会传统篆刻艺术的审美特点,并学习其刻制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藏书印的学习,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藏书印基本的方法。

篆刻家运用刀法进行艺术创作的同时,借以表明图书所有权和表达个人性情,形成藏书印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超越形式的艺术境界。

本课通过“欣赏与探究”“尝试与刻制”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设计字体布局到运用篆刻刀法去完成一方藏书印的制作,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的同时,又能体会设计刻制藏书印的乐趣,锻炼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学习目标:1.了解藏书印的相关基础知识2.了解印章的结构3.掌握印章的分类4.了解印章的制作步骤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手工实践方式,抓住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心理特征,但是学生目前对藏书印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发展史及创作方法,材料工具。

教学难点:藏书印的制作。

教学过程:1、了解藏书印的发展历程师:大家知道藏书印吗?对它了解吗?生回答,师进行补充。

展示事先做好的PPT,展示藏书印的历史并展示各种不同类型的藏书印,带领学生感受它的美。

2、介绍本课工具:砂纸、石章、印泥和刻刀,并解释使用方法,从而引出篆刻刀法。

示范:冲刀法,刀刃向前,一路直冲过去。

教师示范:五指执刀法握拳执刀法切刀效果小结:切刀法是用刀刃在石上,像积点成线一样,一步一顿地刻成线条。

学生体验制作过程:3、布置作业制作藏书印。

老师在旁边指导。

4、进行评比、相互欣赏并总结。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以藏书印为专题,通过对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制作方法等的介绍,使学生对藏书印有较全面的认识,并通过欣赏各种形式的藏书印作品,了解藏书印的艺术价值和其它方面的应用。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藏书印的欣赏能力,并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3.能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件富有个性的藏书印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了解藏书印的基本特点和制作要领;2.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藏书印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通过探究和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艺术鉴赏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难点1.独立设计并制作一件有创意的藏书印作品;2.探究藏书印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和价值。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示范用具一套(含篆刻石、篆刻刀、宣纸等)、学生作品展示板等。

学生:方形纸片(直径约8cm)、篆刻刀、砂纸、水彩或墨汁、毛笔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约5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藏书印作品和其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3.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有关藏书印的。

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将了解藏书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二)发展阶段(约25分钟)1.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约10分钟)2.播放课件,展示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图片和文字说明。

提问:藏书印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3.藏书印的特点及表现内容(约5分钟)4.播放课件,展示不同形式的藏书印作品。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3方寸钤记__藏书印教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3方寸钤记__藏书印教案1新人教版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教学准备:刻印的主要工具:综合材料、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印床、印谱、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设计:一、引导阶段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二、发展阶段1、篆刻的定义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

凡是在金桐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

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别称有“治印”“铁笔”“刻印”“图章”“印信”“押”“戳子”等。

2、汉印欣赏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汉代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得随意宽松许多。

无论官印、私印,主要以铜质为主。

有印家谓:“史在官印,艺在私印”。

即官印史学价值高,私印的艺术价值高。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印章。

3、篆刻的表现形式对比两枚印章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一个字是白的,一个字是红的。

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白文(阴刻)——刻字朱文(阳刻)——刻背景学生欣赏并构思自己的印章用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事先做好准备,即“行成于思”一、探究阶段教师演示制作印章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不小心刻豁了怎么办?刻完之后如何进行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二、评价总结阶段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藏书印课程教案

藏书印课程教案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方寸钤印——藏书印》教学案例赠送以下资料《背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父亲》,并欣赏一首小诗。

“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父爱是良言,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父爱是阳光,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父爱是音乐,让我们快快乐乐的生活。

父爱是蜡烛,默默的为我们奉献着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背影》,看看这篇文章感人至深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二、检查预习(小组之内检查)1、正音练习:给加粗的词注音。

变卖典质(diǎn zhì) 颓唐(tuí) 狼藉(jí)交卸(xiè) 奔丧(bèn sāng) 簌簌(sù)晶莹(yíng) 迂腐(yū) 琐屑(suǒxiè)栅栏(zhà) 差使(chāi) 照看行李(kān)妥帖(tuǒ) 蹒跚(pán shān) 踌躇(chóu chú)2、根据解释填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

狼藉失业在家。

赋闲凄惨暗淡,不景气。

惨淡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蹒跚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迂腐细小而繁多的事。

琐屑不幸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

祸不单行把自己的财产、衣服出卖和典当出去。

变卖典质精神不振作。

颓唐三、朗读课文,交流探讨1、刚才我已经说过,《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这说明大家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者产生了某方面的疑惑,那么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或疑惑。

第3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 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

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印刷技艺中的“藏书印”
2.掌握使用“藏书印”制作装帧册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藏书印” 操作技巧
2.制作一本精美装帧的小册子
教学难点
1.样板册子的制作和设计
2.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和文字,引入“藏书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快速了解印刷技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步:示范
老师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制作精美小册子的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

第三步:练习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制作自己的小册子,老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四步:展示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制作的小册子,课堂上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第五步: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展望和拓展。

学生评价
学生能够利用“藏书印”进行装帧创作,掌握制作一本小册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身审美和创造能力。

教学延伸
推荐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装帧设计,利用“藏书印”的技艺进行创作。

并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进行深度阅读和学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第二单元《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第三课 方寸钤记——藏书印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篆刻工 具的基 本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做事细心的态度 3、 情感目标:通过从篆刻的学习和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 特殊魅 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诚信意识。 【教学重点】篆刻的治印步骤及方法 【教学难点】篆刻时如何把握运刀的方向、角度与力度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听讲情绪。 【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 2008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它采用 的就是咱们中国印章的形式,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篆刻艺术的方寸 之间,感受篆刻艺术的魅力。 板书课题: 方寸之间 【讲授新课】 早期的印章大都采用篆书,先写后刻,故称为篆刻。 书法与篆刻是中国艺术的孪生姐妹。 古代文人将诗、书、画、印并称四绝 一、印章的品类 名章 (<<白石>>、<<文彭之印>>、<<文征明印>>) 闲章(<<江山风月>>、<<乘长风破万里浪>>、<<大吉>><<玉树临风>>) 肖形章(<<虎>>、<<鹿>><<人与鸟>>) 二、印章的形式 朱文(阳文) 白文(阴文) 三、治印的过程 1、写印稿 2、印稿上石 A、直接反写 B、水印上稿 3、镌刻(冲刀法、切刀法)、这一步可以课后完成
4、修改 【布置活动内容】 临摹肖形章一枚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 【作品展示】 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老师鼓励、表扬为主,适当: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 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3课方寸钤记 藏书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美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藏书印的起源、种类和艺术价值,掌握藏书印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欣赏到藏书印的艺术魅力,并尝试创作自己的藏书印作品,提高美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藏书印的制作过程,包括印章的选材、雕刻技巧及墨色的运用等。

难点则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藏书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并表达出藏书印的独特美感。

此外,还需要注重学生安全操作意识的培养,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伤害。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充足的藏书印样品供学生欣赏,准备雕刻工具、印章石料、墨水等制作材料。

同时,教室需提前布置好,确保有足够空间供学生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展示一系列精美的藏书印章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讲述印章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其在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方寸钤记藏书印》。

二、知识探究1. 印章基本知识介绍教师将详细介绍印章的种类、材质、制作工艺以及其在古代文献中的重要用途。

通过PPT展示和口头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方寸之间的印章世界有初步的认识。

2. 藏书印的特色与功能重点讲解藏书印的特色,如它的尺寸小巧、设计精巧、寓意深远等。

同时,阐述藏书印在藏书文化中的独特功能和价值,使学生能够理解其文化内涵。

三、实践操作:认识与感受1. 实物观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藏书印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其形状、纹理、材质等细节,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

2. 触感体验引导学生用手触摸印章,感受其质感和温度,增强他们对印章的直观感受。

四、互动学习:动手制作初步尝试1. 材料准备与安全说明介绍制作藏书印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石料、雕刻刀等,并强调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 雕刻基础教学教师示范雕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如何掌握力度、如何处理线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寸钤记——藏书印》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藏书印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材料和工具,用途及分类以及布局和章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欣赏、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藏书印。

教学准备:
刻印的主要工具:综合材料、刻石材料、篆刻刀、印泥、印床、印谱、笔墨、复写纸、拷贝纸、砂纸等。

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
有谁刻过印章?谁家里有亲人或朋友从事过篆刻艺术?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二、发展阶段
1、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雕刻文字,始于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和秦的刻石等。

凡是在金桐玉石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其字体多为篆书,故称篆刻。

篆刻也叫治印,或叫刻印章,是中国镌刻印章的通称。

广义: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狭义:专指后人所谓的治印之学。

别称有“治印”“铁笔”“刻印”“图章”“印信”“押”“戳子”等。

2、汉印欣赏
汉代是印章艺术发展成熟的鼎盛时期。

汉官印:汉代私人的印章,由私人作坊制作,比官印来得随意
宽松许多。

无论官印、私印,主要以铜质为主。

有印家谓:“史在官印,艺在私印”。

即官印史学价值高,私印的艺术价值高。

将军印: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来的艺术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肖形印:只有图像并无文字的印章。

3、篆刻的表现形式
对比两枚印章
问:你能看出这两枚印章的不同吗?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特点,比较不同,得出结论:一个字是白的,一个字是红的。

什么样的印章是朱文?什么样的是白文?
白文(阴刻)——刻字
朱文(阳刻)——刻背景
学生欣赏并构思自己的印章用什么样的形式完成,事先做好准备,即“行成于思”一、探究阶段
教师演示制作印章的步骤,之后让学生自己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问题。

比如:石头没有磨平怎么办?不小心刻豁了怎么办?刻完之后如何进行修改?刻好之后应该怎样将印章印在印谱上?
二、评价总结阶段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