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第一章一般规定(1)

1 01.制定目的和依据(1)

1 02.适用范围(1)

1 03.基本要求(1)

1 0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2)

1 05.修订(3)

1 06.施行时间(3)

第一编办理刑事案件

第二章管辖(7)

2 01.职能管辖(7)

2 02.地域管辖(8)

2 03.级别管辖(9)

2 04.专门管辖(10)

2 05.指定管辖、协商管辖和对管辖异议的处理(11)

2 06.与其他部门互涉案件的管辖(11)

2 07.几种案件的管辖(14)

2 08.派出所办理的案件(16)

第三章立案(20)

3 01.接受案件(20)

3 02.立案审查(23)

3 03.决定是否立案(25)

3 04.移送案件(28)

3 05.转为行政案件办理(29)

3 06.对无法区分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30)

3 07.刑民交叉案件的办理(30)

3 08.信息录入(31)

第四章回避(33)

4 01.回避的条件(33)

4 02.提出回避(33)

4 03.决定回避(34)

4 04.回避的效力(35)

第五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37)

5 01.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可从事的业务(37)

5 02.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37)

第六章勘验、检查(41)

6 01.勘验、检查的条件(41)

6 02.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41)

6 03.现场保护(43)

6 04.勘验、检查的初步工作(44)

6 05.勘验、检查现场的工作步骤(45)

6 06.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信息录入(45) 6 07.人身检查(48)

6 08.尸体检查(49)

6 09.提取与扣押现场痕迹、物品、文件(52)

6 10.现场访问(52)

6 11.现场外围的搜索和追踪(54)

6 12.侦查(现场)实验(54)

6 13.现场分析(56)

6 14.处理现场(57)

6 15.复验、复查(58)

第七章计算机犯罪现场勘验与电子证据检查(60) 7 01.一般规定(60)

7 02.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60)

7 03.电子证据的固定与封存(60)

7 04.现场勘验检查(61)

7 05.远程勘验(63)

7 06.电子证据检查(64)

第八章搜查(68)

8 01.搜查的条件和范围(68)

8 02.批准搜查(68)

8 03.实施搜查(69)

8 04.制作?搜查笔录?(70)

第九章扣押和调取证据(72)

9 01.扣押(72)

9 02.调取证据(76)

9 03.保管、处理扣押、调取的证据(77)

第十章鉴定(81)

10 01.鉴定条件(81)

10 02.鉴定范围(81)

10 03.鉴定期限(81)

10 04.确定鉴定人和鉴定机构(82)

10 05.批准鉴定(84)

10 06.送交检材(85)

10 07.进行鉴定(85)

10 08.告知鉴定结论(86)

10 09.补充鉴定、重新鉴定(86)

10 10.鉴定费用(88)

第十一章辨认(91)

11 01.辨认条件(91)

11 02.批准辨认(91)

11 03.准备辨认(91)

11 04.进行辨认(93)

11 05.制作?辨认笔录?(93)

第十二章查询、冻结(95)

12 01.查询(95)

12 02.冻结(96)

第十三章讯问犯罪嫌疑人(101)

13 01.传唤、拘传、提讯犯罪嫌疑人(101) 13 02.讯问地点(102)

13 03.讯问时间(103)

13 04.准备讯问(103)

13 05.进行讯问(104)

13 06.制作?讯问笔录?(105)

13 07.封存录音录像资料(106)

13 08.接受书面供词(106)

第十四章询问证人、被害人(108)

14 01.证人条件(108)

14 02.通知证人、被害人(108)

14 03.询问地点(108)

14 04.准备询问(109)

14 05.进行询问(109)

14 06.制作?询问笔录?(110)

14 07.接受书面证词(111)

第十五章通缉(112)

15 01.通缉的条件和种类(112)

15 02.批准通缉(112)

15 03.制作通缉令(112)

15 04.发布通缉令(113)

15 05.查缉(113)

15 06.撤销通缉令(114)

第十六章犯罪信息采集与网上侦查措施(115) 16 01.采集犯罪信息(115)

16 02.查询、检索、比对数据(115)

16 03.网上追逃(116)

16 04.网上跨区域办案协作(117)

第十七章拘传(119)

17 01.拘传的条件(119)

17 02.批准拘传(119)

17 03.执行拘传(119)

第十八章取保候审(121)

18 01.取保候审的条件(121)

18 02.批准取保候审(122)

18 03.执行取保候审(123)

18 04.保证金(125)

18 05.保证人(129)

18 06.取保候审后案件的办理(131)

18 07.解除取保候审(132)

第十九章监视居住(135)

19 01.监视居住的条件(135)

19 02.执行监视居住的地点(135)

19 03.批准监视居住(136)

19 04.执行监视居住(136)

19 05.监视居住后案件的办理(138)

19 06.解除监视居住(139)

第二十章拘留(141)

20 01.拘留的条件(141)

20 02.批准拘留(141)

20 03.执行拘留(142)

20 04.及时讯问(144)

20 05.通知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144)

20 06.拘留后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期限(145) 20 07.对身份不明的被拘留人的处理(147) 20 08.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后案件的办理(148)

20 09.释放被拘留人(148)

第二十一章逮捕(150)

21 01.逮捕的条件(150)

21 02.提请审查批准逮捕(153)

21 03.执行逮捕(153)

21 04.及时讯问(155)

21 05.通知被逮捕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单位(156)

21 06.逮捕羁押期限(157)

21 07.不批准逮捕(159)

21 08.对身份不明的被逮捕人的处理(161)

21 09.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案件的办理(161)

21 10.释放被逮捕人(161)

第二十二章羁押(163)

22 01.收押(163)

22 02.提讯、提解(165)

22 03.羁押期限届满通知(165)

22 04.换押(166)

22 05.羁押管理(167)

22 06.释放被羁押人(167)

第二十三章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国人、港澳台 居民采取强制措施的特别规定(170)

23 01.人大代表(170)

23 02.政协委员(171)

23 03.外国人(171)

23 04.港澳台居民(173)

第二十四章办案协作(175)

24 01.协作条件(175)

24 02.协作内容(175)

24 03.协作手续(175)

24 04.工作要求(176)

24 05.网上跨区域办案协作(177)

24 06.法律责任(178)

第二十五章审查判断证据(180)

25 01.基本要求(180)

25 02.审查证据的内容(180)

25 03.审查证据的方法(180)

25 04.审查证据的步骤(180)

25 05.审查物证(181)

25 06.审查书证(181)

25 07.审查证人证言(182)

25 08.审查被害人陈述(182)

25 09.审查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182) 25 10.审查鉴定意见(183)

25 11.审查勘验、检查笔录(183)

25 12.审查视听资料(184)

第二十六章侦查终结(185)

26 01.侦查终结的条件(185)

26 02.侦查终结的程序(185)

26 03.移送审查起诉(186)

26 04.对不起诉的处理(189)

26 05.撤销案件(189)

第二十七章补充侦查(192)

27 01.补充侦查条件与期限(192)

27 02.补充侦查后的处理(192)

27 03.协助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193)

第二编办理行政案件

第二十八章管辖(197)

28 01.地域管辖(197)

28 02.专门管辖(198)

28 03.指定管辖(199)

第二十九章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现场调解(201) 29 01.简易程序(当场处罚)(201)

29 02.现场调解(203)

第三十章受案(205)

30 01.受案(205)

30 02.提出受案意见(207)

30 03.决定是否调查处理(208)

30 04.移送案件(208)

30 05.转为刑事案件办理(209)

30 06.对无法区分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209)

30 07.信息录入与查询(209)

第三十一章回避(211)

31 01.回避的条件(211)

31 02.提出回避(211)

31 03.决定回避(212)

31 04.回避的效力(212)

第三十二章询问(214)

32 01.询问违法嫌疑人(214)

32 02.询问被侵害人、证人(218)

第三十三章勘验、检查(220)

33 01.现场勘验(220)

33 02.检查(220)

第三十四章扣押(223)

34 01.扣押的条件(223)

34 02.决定扣押(223)

34 03.进行扣押(224)

34 04.保管处理扣押物品(224)

34 05.扣押期限(225)

34 06.信息录入(226)

第三十五章先行登记保存(227)

35 01.先行登记保存的条件(227)

35 02.决定先行登记保存(227)

35 03.进行先行登记保存(227)

35 04.对先行登记保存证据的处理(228) 35 05.信息录入(228)

第三十六章抽样取证(229)

36 01.抽样取证的条件(229)

36 02.决定抽样取证(229)

36 03.进行抽样取证(229)

36 04.检验样品(230)

36 05.处理样品(230)

第三十七章鉴定、检测、检验(231)

37 01.鉴定的条件(231)

37 02.确定鉴定人(231)

37 03.决定鉴定(232)

37 04.交付鉴定(232)

37 05.被侵害人拒绝鉴定的处理(232) 37 06.出具鉴定意见(233)

37 07.告知鉴定意见(233)

37 08.重新鉴定(233)

37 09.人体毒品成分检测(234)

37 10.酒精含量检验(234)

37 11.鉴定、检测、检验费用(234) 第三十八章辨认(236)

38 01.决定辨认(236)

38 02.辨认程序(236)

38 03.制作?辨认笔录?(236)

第三十九章治安调解(237)

39 01.治安调解的条件(237)

39 02.准备调解(238)

39 03.决定调解(238)

39 04.进行调解(239)

39 05.制作?治安调解协议书?(239)

39 06.履行调解协议(240)

39 07.对调解不成的处理(240)

39 08.信息录入(240)

第四十章听证(242)

40 01.听证的条件(242)

40 02.告知听证(242)

40 03.受理听证(243)

40 04.决定听证(243)

40 05.准备听证(243)

40 06.举行听证(245)

40 07.听证后处理(248)

第四十一章决定行政处罚(249)

41 01.决定行政处罚的条件(249)

41 02.决定行政处罚的权限(249)

41 03.行政案件的处理(251)

41 04.行政处罚的适用(252)

41 05.处罚前告知(256)

41 06.决定行政处罚(257)

41 07.制作?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258) 41 08.送达决定文书(259)

41 09.通知被拘留人家属(260)

41 10.办案期限(260)

41 11.信息录入(261)

第四十二章处理涉案财物(263)

42 01.收缴、追缴、没收的条件(263) 42 02.收缴、追缴、没收的权限(264) 42 03.收缴、追缴、没收的程序(264) 42 04.决定后处理(265)

42 05.信息录入(266)

第四十三章执行(267)

43 01.执行措施(267)

43 02.罚款的执行(268)

43 03.吊销证照的执行(269)

43 04.取缔的执行(269)

43 05.责令停产停业的执行(270)

43 06.行政拘留的执行(270)

43 07.行政拘留的暂缓执行(271)

43 08.信息录入(274)

第四十四章案件终结(276)

44 01.结案的条件(276)

44 02.终止调查(276)

44 03.建立案卷(277)

44 04.信息录入(277)

第一章一般规定

1 01.制定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完善公安机关执行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依照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制定本细则。

1 02.适用范围

1.本细则是指引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规定的内部规范,仅限公安机关内部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 03.基本要求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做到秉公执法,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礼貌待人,文明执勤;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带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各类案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依法受理案件,如实立案;

(2)执法主体合法,符合管辖范围规定;

(3)调查取证合法、及时、客观、全面,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4)定性及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量处适当;

(5)适用强制措施、侦查措施、调查措施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6)法律文书规范、完备,案卷装订规范。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办案,严禁下列行为:

(1)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

(2)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

(3)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

(4)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

(5)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1 0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提醒、劝导或者训诫;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的,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视情给予处分。同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 05.修订

本细则每年进行修订,必要时,随时修订。

1 06.施行时间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参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章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20条、第22条、第23条

?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议规定?(2001年10月10

日公安部令第60号)第5条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20200502120445)

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基本制度设计 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要实现 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首先做到规范执法。[1]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必然要 求,是公安机关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高素质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2]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关键在于健全完善 各项执法管理制度,对执法活动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尽管从一开始公安执法就有相关的制度规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原有制度规范与现实工作要求之间存在许多不适 应。要提高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执法管理制度。 一、执法管理基本要素和内容分析 公安执法包括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涵盖了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因此,执法管理制度内容必然也是非常庞杂的。公安执法 包括三个要素:执法主体、相关人、案事件。 1、执法主体就是公安民警。执法主体的素质能力对于公安 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非常关键。与相关人直接接触的是承办案件 的民警,但执法主体还包括其它参与案件的其他民警,比如参与审核的法制部门民警、审批决定的各级领导,不同类型的执法主体在执法方面的要求也不同。

2、相关人是各类当事人,包括行政案件中的相对人、刑事 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受害人等。相关人是公安执法结果的承受人,因此执法结果的公正与否对于相关人切身的利害关系有着直 接的影响。 3、案事件是公安机关执法行为的主要对象,是联系执法主 体和相关人的载体,公安执法的过程就是依据法律对案事件处理 的过程,因此,案事件也就是执法管理的主要对象。 法律是公安执法的基本准则(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法律)。不同类型案件的执法行为有不同的依据,刑事执法的主要依据有 《刑法》、《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和规定。行政执法的主要依据 有《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执法细则》等。但在实际执法中,由于现实情况多种多样、复杂多变,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一一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实 践中经常出现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滥用或者不知如何运用法律 等情况。笔者认为地方各级公安机关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详细的执法标准,以进一步明确法律面对具体情况的如何运用。 要在执法中贯彻落实法律和更具体的执法标准,必须加强执法监督。执法监督包括过程监督和事后监督,其中过程监督又是 执法监督的重点。过程监督主要就是执法质量监督,也就是在监督执法过程中法律和执法细则是否严格得到运用。事后监督则有执法评估、责任追究等。执法监督是贯彻整个公安执法过程各个

2019《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祝大家逢考必过,生活愉快 《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30题) 1.《公安机关督察条例》于2011年8月24日国务院第16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__起实施。(B) A.9月1日 B.10月1日 C.11月1日 D.12月1日 2.制定《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的直接立法依据是__。(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D.《公安机关组织条例》 3.__领导全国公安机关的督察工作。(C) A.公安部党委 B.公安部警务督察局 C.公安部督察委员会 D.公安部 4.新修订《公安机关督察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督

察长由公安机关__兼任。(C) A.一名副职领导成员 B.纪委书记 C.行政首长 D.党委书记 5.下列要求与警务督察工作指导方针不相符合的是。(D) A.立足建设 B.强化监督 C.纠防并举 D.事后查处 6.督察人员在现场督察时发现有违反警容风纪规定的民警,可以采取的当场处置措施是__。(C) A.立即带离现场 B.带回公安机关予以批评 C.当场予以纠正 D.记下违纪民警警号发整改通知书 7.下列关于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__。(D) A.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是督察部门特有的纪律处分措施 B.民警被禁闭时可以穿着警服 C.对被禁闭的人民警察,由督察部门派专人负责看护 D.对被停止执行职务或被禁闭的民警,应当暂时收回其人民警察证 8.督察机构对本级公安机关所属单位或者下级公安机关作出的错误决定、

命令,可以决定撤销或者变更,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__。(A) A.报本级公安机关行政首长批准后执行 B.报上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批准后执行 C.报本级公安机关党委批准后执行 D.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9.停止执行职务的期限为__。(A) A.10日以上60日以下 B.三个月以下 C.7日以上三个月以下 D.7日以上60日以下 10.禁闭的期限为__。(B) A.1日以上15日以下 B.1日以上7日以下。 C.3日以上7日以下 D.3日以上15日以下 11.督察机构认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违反纪律需要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措施的,由督察机构作出决定,报__批准后执行。(A) A.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长 B.本级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负责人 C.上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 D.本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 12.地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停止执行职务和禁闭决定不服的,可以在被停

关于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关于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摘要】当前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着认识模糊、执法保障缺乏、法制部门职能缺位等问题。大力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提高公安整体执法水平,要提高执法素质,注重岗位练兵;加强制度建设,注重规范执法;强化执法监督,注重责任落实;改善执法环境,注重执法保障。 【关键词】公安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化建设措施 公安机关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履行好和谐社会建设者和促进者的职责,关键在于尽快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执法水平,具体地说就是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业务、素质,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核心,是一项长期任务。几年来,我局按照公安部、公安厅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以保证公安机关更好地履行所担负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一、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我们在强调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也在适应法制化进程的大趋势,进而推进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的显著进步。但是由于我们新疆巴州地处偏远、民族众多、信息不畅、素质不高,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众多迷惑、疑问和茫然导致几年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进展不大,在规范化建设中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执法规范化建设认识模糊。在当前执法规范化建设讨论中,对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有多大等基础性命题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解释。相当一部分同志更是肤浅地认为,执法规范化建设只要有文件、有方案就行了,没有将其作为推进执法质量提高的根本手段摆上重要位置。更为普遍的是,一些同志只重视在执法考评或检查中能取得好成绩,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认识不足,热度不高,投入不够。 (二)执法规范化建设参与者众多但实践不够。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公安机关的一个热点话题,上至公安部领导,下至各县市级公安机关甚至基层科所队都在参与该话题的讨论。应当说,全体民警是踊跃参与的。但从实践上看,各地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大多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公安机关仍然把执法规范化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停留在口号、文件的层面上,而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容及如何具体实行和推进、如何量化标准等重要问题很少涉及。 (三)公安执法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进程。虽然几年来的“三基”工程建设对我们巴州公安机关的基础工作有了很大的推进,但是在人、财、物方面至今仍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执法主体、执法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还得不到充分保证和有效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领导认识错位,法制部门职能缺位。当前许多公安机关只重视表面执法问题,工作停留在粗放型经营上,忽视调研执法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有的甚至把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认为是法制部门一家之事,没有从全局上去考虑、去安排。另一方面,当前法制部门机构小、人员少,且大多数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案件审核上,放在具体案件的指导上,对本地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组织、规划、推动、协调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开展和推进。 二、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涵。在公安部党委提出的“三项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提升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前提和基础,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是新形势下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保证。由此可见,执法规范化建设对于当前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了执法规范化建设现状之后,笔者以为,对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作个基本轮廓的理解是当前最为紧迫且最为基础的工作。

2017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法律法规词典: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考试试卷

2016安全工程师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 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择中,不属于雷电参数的是。 A:雷电流幅值 B:冲击性 C:雷暴日 D:雷电流陡度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括为五个部分,即__。 A.遗传及社会因素;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B.遗传及社会环境因素;人的缺点;企业的利益因素;事故;伤害 C.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社会环境因素:心理因素;人的缺点 D.心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伤害;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 3、在煤矿安全监察中,对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监察是()监察。 A.专项 B.常规 C.定期 D.重点 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结构,多数情况下是采用手册、程序文件以及__的方式。 A.作业指导书 B.规章制度 C.操作规范 D.记录表格 5、道路因素中,路面状况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对于湿滑的路面在粗糙化后的交通事故率为。 A:5% B:18% C:21% D:44%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6、以下操作错误的是__。 A.锅炉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 B.锅炉点火过程中,应对各热承压部件的膨胀情况进行监督 C.锅炉压力表的指针必须始终指在原点 D.在锅炉升压过程中,可以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 7、《建筑法》规定:房屋拆除应当由具备保证安全条件的建设施工单位承担,由

__对安全负责。 A.现场责任工程师 B.建筑施工单位负责人 C.施工操作人员 D.企业法定代表人 8、气密试验又称为致密性试验或泄露试验。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作的压力容器,试验用的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__℃。 A.1 B.3 C.5 D.7 9、下列不符合动火分析规定的是__。 A.取样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 B.取样时间与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时间或动火停歇时间超过60分钟以上,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C.若有两种以上的混合可燃气体,应以爆炸下限低者为准 D.进入设备内动火,同时还需分析测定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10、行政许可的一般分类不包括。 A:普通许可 B:特许 C:登记 D:资格许可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1、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在检查中发现影响煤矿安全的违法行为,煤矿安全监察员有权。 A: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B:要求煤矿立即消除或者限期解决 C:责令立即停止作业,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D:立即责令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2009年考题]粉尘、液体和气体电解质在管路中流动时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如不及时消除,很容易产牛电火花而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常用的管路抗静电措施是。 A:增设波形补偿器 B: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C:配置安全阀、防爆膜 D:控制流体的流速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3、负责重大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日内作出批复。A:15 B:30 C:45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全文 第一章一般规定(1) 1 01.制定目的和依据(1) 1 02.适用范围(1) 1 03.基本要求(1) 1 0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2) 1 05.修订(3) 1 06.施行时间(3) 第一编办理刑事案件 第二章管辖(7) 2 01.职能管辖(7) 2 02.地域管辖(8) 2 03.级别管辖(9) 2 04.专门管辖(10) 2 05.指定管辖、协商管辖和对管辖异议的处理(11) 2 06.与其他部门互涉案件的管辖(11) 2 07.几种案件的管辖(14) 2 08.派出所办理的案件(16) 第三章立案(20) 3 01.接受案件(20) 3 02.立案审查(23) 3 03.决定是否立案(25) 3 04.移送案件(28) 3 05.转为行政案件办理(29)

3 06.对无法区分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30) 3 07.刑民交叉案件的办理(30) 3 08.信息录入(31) 第四章回避(33) 4 01.回避的条件(33) 4 02.提出回避(33) 4 03.决定回避(34) 4 04.回避的效力(35) 第五章律师参与刑事诉讼(37) 5 01.律师在侦查阶段依法可从事的业务(37) 5 02.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37) 第六章勘验、检查(41) 6 01.勘验、检查的条件(41) 6 02.勘验、检查的机构和人员(41) 6 03.现场保护(43) 6 04.勘验、检查的初步工作(44) 6 05.勘验、检查现场的工作步骤(45) 6 06.制作?现场勘验检查工作记录?、信息录入(45) 6 07.人身检查(48) 6 08.尸体检查(49) 6 09.提取与扣押现场痕迹、物品、文件(52) 6 10.现场访问(52) 6 11.现场外围的搜索和追踪(54) 6 12.侦查(现场)实验(54)

公安辅警考试题库

公安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综合理论知识》 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工作基本知识 21 单选题 1.()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依法治国 B.文明执法 C.尊重人权 D.坚持党的领导正确答案为:A。 2.依法治国首先是()。 A.依法治权 B.依法治民 C.提高全民守法意识 D.有效管理国家正确答案为:A。 3.()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C.宪法至上 D.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答案为:A。 4.()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依治理念的本质特征。 A.执法为民 B.依法治国 C.民主自由 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A。 5.执法为民是()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A.为人民服务 B.人权至上 C.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正确答案为:D。 6.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D.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正确答案为:B。 7.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要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 A.文明执法 B.依法执法 C.以人为本 D.以法律为准绳正确答案为:C。 8.一切执法行为都必须严格遵守()。 A.领导批示 B.文件规定 C.法学理论 D.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9.政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这是由我们党的()和我们国家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A.政治路线 B.根本宗旨 C.任务 D.奋斗目标正确答案为:B。 10.()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B。 11.公平正义的首要内容是确保()。 A.一切行为让群众满意 B.一切结果符合法律规定 C.一切行为让领导满意 D.一切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正确答案为:D。 12.公安民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是()。 A.执法为民 B.坚持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为:B。 13.概括起来讲,()就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不明文规定不受罚。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相适应原则 C.罪刑自负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正确答案为:A。

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县公安局| 作者:不详| 日期:2010年04月13日] 【大中小】 近年来,临武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执法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端正执法理念、提高执法素质、规范执法行为,取得了可喜的执法效果,实现了警民关系和谐。下面,结合临武县经验,笔者就如何促进基层公安机关规范化执法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必须深刻认识,夯实组织领导,着力强化队伍建设 临武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规范化执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拓宽思路,从全县工作大局出发,将其与“两城三县”建设、“三基”建设、“平安临武”构建等紧密结合,总体把握促进“规范化执法”的方法和途径,从实施效果来看是喜人的,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一)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每一位基层民警的执法质量的好坏都会影响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可以说,基层民的基本素质和执法水平如何,不仅关系到各项工作能否贯彻落实到位,而且关系公安机关及公安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的整体形象,关系到整个公安事业的长远发展进步。当前,有些基层民警存有特权思想,随意执法及粗暴执法偶有发生,群众对公安的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严重的甚至阻碍执法、暴力抗法,造成警民关系紧张,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必须深刻认识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源头上杜绝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方能促使群众对基层公安机关执法满意度的大幅提高。 (二)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夯实组织领导。 促进“规范化执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始终贯穿我们工作始终,只有夯实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方能保证规范化执法持之以恒、落到实处。“规范化执法”建设是新阶段、新时期搞好公安工作的基本要求,深刻反映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集中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统一思想,上下一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动“规范化执法”建设,形成干群一心、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促进化执法规范建设,要求我们必须着力强化队伍建设。 强化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队伍素质建设,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培训,深化规范化执法的思想基础、观念基础与技能基础,围绕“一个根本、两个提高、三个转变”来促进基层民警的规范化执法。一个根本:是紧紧抓住“政治素质”这个根本,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保持忠诚的本质,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业务素质,基层民警应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合理用法;二是提高基层民警技能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三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当前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需要;二是转变工作作风,扎扎实实把基层基础工作做好;三是转变执法理念,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处罚法考试题2

盐城市航道管理处执法业务知识试卷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35分) 1.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 A.预防B.惩罚与教育C.杜绝D.警示 2. 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行使。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国务院D.人大常委会 3. 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不必告知当事人的是哪一项?()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B.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 某市交警大队以赵某违章停车为由,依有关规定,决定暂扣赵某1个月的驾驶执照。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A.行政强制执行B.行政监督检查C.行政处罚D.行政强制措施 5.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是行政处罚法基本原则中的哪个内容?() A.权利保障原则B.公开原则C.行政处罚法定原则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6.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7. 某工商局在办理完毕某企业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1年之后,发现办理登记的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疏忽未认真核实有关材料,导致作出了错误的变更登记。在这种情况下,工商局应当如何处理?() A.撤销变更登记,恢复到原来的登记状态 B.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C.撤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于由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予以适当赔偿 D.注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给予企业适当补偿 8. 某市欲制定一项地方性法规,对某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该法规不得创设的行政处罚措施是() A.罚款B.没收违法所得C.责令停产、停业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9. 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以下哪种行政处罚() A.限制人身自由的人身罚B.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C.警告D.没收违法所得10.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数额由哪一机关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 11. 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下列哪个选项?() A.警告与罚金B.警告与一定数额的罚款 C.警告、罚款与没收财产D.限制人身自由、吊销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最新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题库

最新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题库 一、判断题 1.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 【答案】正确 【考点】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公安部在国务院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公安工作,是全国公安工作的领导、指挥机关。 2.公安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答案】正确 【考点】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四条公安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3.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 【答案】错误 【考点】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设置。 4.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 【答案】正确 【考点】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六条第一款设区的市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分局。市、县、自治县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公安派出所。5.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答案】正确 【考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分为警官职务、警员职务和警务技术职务。 6.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答案】正确 【考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指挥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7. 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官职务序列。 【答案】错误 【考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相关法条】《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公安机关履行警务执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职务序列。 8.公安机关从事警务技术工作的人民警察实行警员职务序列。 【答案】错误 【考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的分类

公安分局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结报告

公安分局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总结报告 内容摘要:执法公开是增强公安行政工作开放度和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拓宽执法部门同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预防和减少了公安行政民警违法违纪和腐败现象发生,促进了公安行政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清廉执法确保了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市**区公安分局为了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执法透明度,提高执法公信力,促进该局执法规范化建设,该局认真总结了执法公开工作。 一、执法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执法公开,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公安机关执法接受外部监督的有效形式之一。推进执法公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公安行政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我局对进一步推进执法公开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座谈会、加强舆论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执法公开、监督执法公开、是执法、公安权力真正做到在阳光下运行。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执法公开的指导、督促、检查,并制定了执法公开的方式方法及执法公开的制度。确保了执法公开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 (三)保障经费,广辟载体 开展执法公开,要用必要的投入开辟更多的载体。我局财政压力大,经费紧张,但为尽量满足执法公开载体建设的需要,我们坚持开源节流,一方面多方筹措经费,一方面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争取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在载体建设上,我们按照“规范、实用、明了、方便”的原则,力争公开形式多样化。一是建立了质量较高的执法政务公开栏。我局在机关办公楼的左右两边制作安装了17块塑料彩印公开栏,公开了我局“五五”普法规划;法律援助审批事项等内容。二是建立了执法公开工作网站,公开我局今年的工作情况,并指定专门人员对公开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换。我们还将采取多种形式,不断宣传我们的网址,让网上信息惠及更多地人民群众。三是充分利用会议、文件、简报、公示公告、有线广播、执法监督意见箱和公开电话等载体进行公开。 (四)规范操作,严格程序 为了让执法公开不流于形式,能够真真实实地反映我局执法工作,成为给百姓一个明白的宣传主阵地,我们首先在精选内容上做到规范操作。一是认真整理公开内容,选择最需要让群众知道的内容予以公开;二是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择最受关注的内容予以公开。坚持做到“人民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尽量减少“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坚决避免“虚、假、空”现象,从而使我们的执法公开真正成为了密切民警与群众关系的桥梁。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处罚法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行政执法考试题及答案-行政处罚法(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题的括号里) 1、行政处罚的功能在于:(B)。 A、预防 B、惩罚与教育 C、杜绝 D、警示 2、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B)行使。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国务院 D、人大常委会 3、下列事项中,行政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被处罚人的是哪些项?(AD) A、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和理由 B、拟作出的罚款额度 C、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D、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4、黄州市交警大队以赵某违章停车为由,依有关规定,决定暂扣赵某1个月的驾驶执照。这一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C) A、行政强制执行 B、行政监督检查 C、行政处罚 D、行政强制措施 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是行政处罚法基本原则中的哪个内容?(A) A、权利保障原则 B、公开原则 C、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D、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6、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C)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两个行政机关可以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不同的行政处罚,但罚款只能一次 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 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 7、地方性法规不能设定的行政处罚有(CD) A、罚款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D、行政拘留 8、某市欲制定一项地方性法规,对某项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该法规可以创设的行政处罚是:(ABC) A、罚款 B、警告 C、责令停产、停业 D、拆除 9、地方政府规章可以设定以下哪种行政处罚:(AC) A、一定数额的罚款 B、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 C、警告 D、没收违法所得 10、地方政府规章设定罚款的限额由下列(C)规定。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厅、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1、部委规章可以创设行政处罚的范围是(AB) A、警告 B、一定数额的罚款 C、罚金 D、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12、下列有关行政处罚设定权,叙述正确的是(ABC)。 A、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B、国务院可以依法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C、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D、司法部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13、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有:(BC) A、撤职 B、警告 C、责令停产停业 D、开除 14、行政机关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在设定行政处罚上:(D) A、对较轻微的处罚有设定权 B、经法律、法规的授权后有设定权 C、经国务院授权后有设定权 D、没有设定权 15、我国《律师法》第47条规定:“律师事务所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执业证书。”此项措施属于什么处罚?(C)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题库

02试题解析 题目20:(单选题)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犯罪嫌疑人在押的,公安机关应当()。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监外执行 D:立即释放 [发表意见] D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题目21:(单选题)需要拘传的,办案部门制作《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 )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A:县级 B:办案单位 C:县级以上 D:地(市)级以上 [发表意见] C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目22:(单选题)计算机犯罪案件的现场勘察,应当立即停止应用,保护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并()。A:复制电子数据 B:关闭计算机 C:断开网络 D:封存设备 [发表意见] A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目23:(单选题)需要先行登记保存的,应当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A:县级以上 B:公安派出所 C:办案部门 D:地级以上 [发表意见] A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目24:(单选题)当场处罚的治安案件有被侵害人的,应当将《当场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在()内送达被侵害人。 A:一日 B:二日 C:五日 D:七日 [发表意见] B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目25:(单选题)需对室内建筑设施的各种器具进行破坏性搜查时,应当经()批准。

A:搜查现场主持人 B:办案部门负责人 C:县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D:市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发表意见] B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目26:(单选题)对于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需要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的,应当由()决定。A:报上级公安机关审批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公安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 D:办案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发表意见] C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题目27:(单选题)在侦破重大、紧急案件过程中,对已确定的重大涉案犯罪嫌疑人在缉捕时已潜逃的,经()批准,可先上网发布,然后补办拘留、逮捕法律手续。 A: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B:地(市)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C:省公安厅侦查部门 D:公安部侦查部门 [发表意见] B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题目28:(单选题)异地执行传唤、拘传,协作地公安机关应当协助将犯罪嫌疑人传唤、拘传到()进行讯问。 A:本市、县公安机关办案场所 B:本市、县指定地点 C:指定宾馆 D:指定住所 [发表意见] A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题目29:(单选题)下列案件中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是()。 A:涉税案件 B:故意伤害案件(重伤) C: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 D:放纵走私案件 [发表意见] D [查看/隐藏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题目30:(单选题)执行取保候审的派出所应当指定民警具体负责取保候审对象的监督、考察工作,取保候审期限届满( )前,书面通知原决定机关。 A:十五日

看守所执法细则试卷知识交流

看守所执法细则试题 姓名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判决前未被羁押,一审判决被判处实刑的被告人需要收押的,凭一审判决书和《逮捕证》收押。() 2、办理罪犯收押手续后,看守所应当自收押之日起7日内向罪犯家属或者监护人发出罪犯执行刑罚地点通知书。() 3、禁闭的期限一般为1至10天,最长不得超过15天。() 4、新收押人员一般不得单独关押。() 5、安全大检查必须由看守所、驻所武警共同实施,公安机关其他民警不得参与。() 6、对在押人员谈话,每人每月不少于2次,对重点在押人员应当加强谈话教育。() 7、看守所发生在押人员非正常死亡的,应该在24小时内层报至监管局。() 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其配偶、父母或者子女病危时,由当地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经办案机关同意,并经公安机关批准,在办案人员严格监护的条件下,可以临时离所回家探视。() 9、过渡管理时间不得少于7天。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但在过渡监室关押的时间不得超过30天。() 10、严管的实际时间不得少于15天。() 二、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收押的外国籍或者无国籍罪犯,应当在()小时内书

面报告所属公安机关。 A、24 B、8 C、12 D、48 2、对未成年人或者()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械具的,需经当地公安机关批注。 A、55 B、60 C、65 D、70 3、下面哪项不是夜间进入监区的必备流程()。 A、夜间无特殊情况不得打开监室。如遇紧急情况必须打开监室门或者进入监室的,必须有2名以上民警进入 B、紧急情况下,可以通知劳动犯先一同进入监室 C、进入监室时,须有其他民警在监室外警戒,退出监室后应当立即插闩上锁 D、要经带班所领导批准,通知驻所武警中队 4、下列对象中()一般应列为深挖犯罪的重点。 A、交通肇事犯 B,涉黑恶势力犯 C、国家工作人员犯罪 D,家庭暴力犯 5、对于在押人员自伤、自残的,看守所应当()。 A、不予治疗 B、应当及时给予治疗,但治疗费用由本人承担 C、应当及时给予治疗,治疗费用由看守所承担 D、以上都不对 6、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 得少于原判刑的()。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五分之一 7、根据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要求,管教民警对分管的重点在 押人员做到“四熟知”,即()。

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公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涉及内容多、工作量大,是一项庞大、繁杂的系统工程。规范什么?怎么规范?由谁来规范?规范到 什么程度?如何评估?怎样才能保障执法规范化以及出现违规行为后怎么办等等,都需要加以明确。按照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当前实际,就如何开展好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笔者尝试谈一点自已的看法。 一、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的范围 进一步推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首先要搞清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范围,也就是解决“规范什么”这个问题。公安部《关于加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公安执法工作全部纳入法制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弄清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所涉及到的要素及要求。 (一)明确执法主体,实行办案民警资格认定制度。执法主体合格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只有主体合格了,规范执法才有基础,否则,无从谈起。从实际情况看,执法主体建设还不容乐观,协勤、协警参与执法、参与办案,由于素质不一,管理又不到位,难免引发一些执法问题。有的协勤、协警抓赌、抓嫖;有的交警招聘的协警人员,由于素质不高,业务不熟悉与被纠章人员发生纠纷;有的协勤、协警人员在看管被审查人员时,由于不负责导致被审查人逃跑、自杀;甚至有的工勤人员由于参与看守所执法,与在押女犯罪嫌疑人发生性关系等情况都有出现和发生。这些问题的发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法主体不合格。因此,必须对那些在执法岗位的工勤、协警、协勤、联防队员等“二警察”加以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在规范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明确执法主体的基础上,实行办案民警资格认定制度。《人民警察法》规定,凡正式人民警察均有执法权,但有权执法不等于有资格办案。从现有情况来看,与法、检相比,公安机关民警的办案资格门槛较低。一些刚毕业的学生和军转干部刚接触公安工作就被安排办案,法制培训和相关办案经验的匮乏,直接导致办案能力较弱,办案质量较低。因此提升执法水平、提高案件质量,应实行办案民警资格认定制度。这一制度应在限定范围、严格标准、上岗必考、离岗失效、优胜劣汰的原则下进行。限定范围,即不是要求公安机关内部民警都具有执法办案资格,如指挥、政工、装财等部门的民警;严格标准,即在公安部未进行统一考试前,我省可先行一步,对办案民警进行考试和资格认定;上岗必考,即从事执法办案岗位的民警上岗前必须参加考试,才能取得相应资格;离岗失效,即民警不在执法办案岗位了,可保留一年的办案资格,一年后仍不在执法办案岗位即取销相应资格;优胜劣汰,即执法办案资格不是一劳永逸的,也要定期考核,在严把“进口”同时,对不称职、不合格的人员“敞开出口”,随时调离执法办案岗位。

行政执法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纲要提出,实行法治政府建设与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相结合。()【答案】正确 2.目标是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基本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健全,各方面监督形成合力,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违法行政行为得到及时纠正,违法行政责任人依法依纪受到严肃追究。【答案】正确 3.试点单位可以不向社会公开有关行政执法信息。()【答案】错误 4.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答案】正确 5.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很多情况下也表现为行政职责。()【答案】正确 6.政府权责清单,应完整、准确地向社会公开职权名称、类型、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 监督方式等基本信息。()【答案】正确 7.没有互联网,行政执法就不会面临如此多的困难( )。【答案】错误 8.互联网+行政执法需要扩充大量执法人员( )。【答案】错误 9.打破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关键看设备投入( )。【答案】错误 10.互联网+行政审批主要是节省人民群众办事的成本( )。【答案】错误 二、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对不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本地区本部门一年内发生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案件、造成严重 社会后果的,依法追究()的责任。 A.党委书记 B. 一把手 C. 主要负责人 D.直接责任人 【答案】C

2.推进(),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A. 社会发展 B. 社会自治 C. 政府统筹 D. 公民自治 【答案】B 3.地方人民政府试点的,其所属的()均为试点单位。 A.所有行政执法主体 B.部分行政执法主体 C.任意行政执法主体 D.指定行政执法主体 【答案】A 4.健全公民和()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A.组织 B.公司 C.法人 D.社会团体 【答案】A 5.从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法规的角度,将行政权力理解为行政机关的()。 A.执行权 B.管理权 C.制定权 D.确定权 【答案】A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2)

公安机关执法细则(2) (4)制作《接受案件回执单》。对报案、控告、举报、扭送的, 应当制作《接受案件回执单》,交报案、控告、举报、扭送人,并 留存一份备查;需要向其他单位备案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回执中 必须填明受案单位名称、受案民警姓名以及相关电话号码,以便报 案人等了解立案情况,监督受案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 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应当在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的回执上签字,不必制作《接受案件回执单》。对其他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在《移送案件通知书》等文书或者其他 送达回执上签收。 (5)现场处置。对需要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的,或者110报警服务 台指令赶赴现场处置的,应当尽快到达现场,依法、稳妥、果断处置。处警民警应当及时报告案件处理情况。 公安派出所民警、巡逻民警进行刑事案件现场处置时,应当做到: ①划定保护区域,布置现场警戒,保护现场; ②抓捕、看管和监视犯罪嫌疑人; ③救助伤员; ④进行初步现场调查; ⑤核实情况,保全证据,并迅速报告上级公安机关; ⑥向侦查人员通报案件发现经过、现场保护和初步处置的情况。 对严重暴力案件现场的处置,除按上述规定执行外,还应当立即请求上级公安机关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可能受侵害的重点目标采取保护和警戒措施;

②向邻近地区发出预警通报; ③迅速通知公安检查站点进行堵截。 其他刑事侦查部门赶赴现场处置的,依照本细则第六章规定执行。 现场处置完毕,应当依法将犯罪嫌疑人、有关人员、作为证据使用的物品和文件带回公安机关继续调查处理。对不能带回的物品, 依照有关规定查封或者妥善看管。 3-02.立案审查 1.审查内容。接受案件或者发现犯罪线索后,应当立即审查以下内容: (1)是否有犯罪事实; (2)是否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3)是否符合案件管辖规定,即是否属于本单位管辖。 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除审查以上内容外,还应当审查是否随案移送了以下材料: (1)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 (2)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 (3)涉案物品清单; (4)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意见; (5)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2.初查。对案件事实或者线索不明,应当进行初查的,经办案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或者其他文书上批示同意,可 以进行询问、查询、勘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查对象 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 3.审查期限。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作者:————————————————————————————————日期: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全面推进全县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据《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局执法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按照“建设海西,公安先行”的要求,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从程序和实体规范全县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积极适应法制建设的新发展和当前公安工作面临形势的新变化。 二、总体目标 以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规范执法主体、完善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推进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等措施,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实现执法思想端正、执法主体合格、执法制度健全、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监督有效,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 三、组织领导 县局成立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下设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县局法制科,负责日常指导督导工作。具体组成如下: 执法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 主任: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感谢阅读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