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问题小说

合集下载

浅谈冰心问题小说中“特定”的人物形象

浅谈冰心问题小说中“特定”的人物形象
学 习 的楷 模 。

小 说 中 的人 物 形 象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 中
的人 物 , 我们称 为典 型人物 , 这个 人物是作 者把现 实生活 中 的不 同人 物原 型提炼加工而成的 , 不 同于真 人真事 , 而是“ 杂
取种种 , 合成一个 ” 。通 过这 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 映生 活 , 更 集 中、 更有普遍 的代表性 。所 以小说 中的“ 我” 不能看成是 作 者, 只表示小说是 以第一人称来叙述 的。人物形象是小说 的 主要构成部分 , 是小说 的要素 。把握小说 的主题 , 必须从感 受 小说 的人物形 象出发。所以 , 鉴赏小说 必须学会分析小说 的
亥革命 的失败 , 揭露 了北洋政府 的昏庸 。小 说塑造 了一个想
贡献 自己的力量和才智 给祖 国的青年 留学生形象 。作 品全文
界、 知识界关注 的民主 自由问题 , 封建传统礼教 的束缚 问题 ,
教育 问题 , 妇女 问题 , 家庭问题 , 儿 童问题 , 战争 问题 , 人 才问 题 ……形成 了强烈反 响 , 成为冰心 问题小说 中“ 特定 ” 人物 的 原型和缩影 。
人物形象 。情节是人 物成 长的历史 , 为人 物服 务, 使人物性格
得 以表现 , 得 以深化 。 二、 冰心问题小说 中“ 特定” 人物形象 当我 们重读冰 心先生 写作于 五四前后 的一 系列 问题 小 说 的时候 , 我们就不能不再次真切 而强烈地感受到 当时思想
志, 但不愿意奴颜婢膝 , 不愿 意卷 入社 会上那种污浊 的漩 涡。
他又没有改变 现状 的能力 , 最后只有 ‘ 去国 ’ 这一 条道路可 以
走 又 回到 美 国去 了 。” 作 者 把 学 习 成 绩优 异 , 满 怀豪 情 回 国 的

冰心“问题小说”探析

冰心“问题小说”探析

期新 思潮 的影响 , 很想 在青 年时 代为国 、 民做 一点 事 为 情 。她的见识 浅薄 的父母 , 却执意 地把她许 配给 了她 的 表兄作妻室 , 因为她 的姨 父——她未 来的 公公 , 个 司 是
家庭 问题 家 庭 问题 一 直 是 年 轻 的女 作 家 冰 心 关 注 的 问题 , 家 庭 悲 剧 有 时 表现 在 夫 妻 之 间 , 时 发 生 在 父 母 与 子 女 之 有

间。
1 夫妻 之 间 。 . 在 《 个 家 庭》 篇 小 说 里 , 心 描 绘 了两 对 青 年 夫 两 这 冰 妇 的两 种 不 同 的生 活 方 式 , 重 刻 画 了两 位 作 风 不 同 的 着 家 庭 主 妇 , 给 丈 夫 和孩 子 的 迥 然 不 同 的 影 响 。 冰 心 理 带 想 中的 家庭 主妇 是 像 亚 倩 那 样 的 女 性 青 年 知 识 分 子 , 在 婚前要接受完美的教育 , 在婚后则是能体贴 丈夫 、 会教育 孩子的贤妻 良母 。冰心 极不喜欢那种娇慵 、 懒惰 、 不理家
品。
女学生们 , 高谈 ‘ 自由 ’ ‘ 、 解放 ’ 以致道德 堕落 , , 名誉扫 地 , 眼里 实 在 看 不 惯 这 种 轻 狂 样 儿 ! 冰 心 对 这 些 有 才 我 ”
能 、 志 气 , 是 因 为 家 境 贫 寒 不 能 深 造 的 女 孩 子 , 满 有 但 充 了同 情 , 也 没 有 什 么解 决 问题 的 办 法 , 只能 通 过 庄 鸿 但 她 的嘴 , 可 奈 何 地 喊 出 了 : 我 不 明 白 为 什 么 中 交 票 要 跌 无 “ 落?教育 费为什么要拖欠?女子为什么就不必受教育? ” 二 被封 建 婚 姻 迫 害 的 妇女 问题

冰心的小说《超人》

冰心的小说《超人》

冰心的小说《超人》冰心的小说《超人》冰心是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的。

《超人》是冰心“问题小说”中较成功的作品,它体现了冰心初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冰心的小说《超人》,欢迎大家阅读!冰心的早期小说创作主要有以下特点:在创作题材和作品内容上,较好地继承了新文学诞生初期问题小说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问题,涉及到家庭问题、知识分子的出路问题、妇女地位问题、人生问题等,这些身边发生的问题,随着她问题小说的发展和变化,她的问题小说不但提出问题,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开了药方——互爱。

冰心的早期小说创作在艺术上也有自己的创造,她的小说淡化了情节增加了小说的抒情成分,形成了具有随笔特点的文体。

她的小说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也不着力于人物塑造,多写生活的几个片段或场景,意在通过这些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表现作家心中的多种见解。

因此,她的小说中,叙事、抒情和表达哲理,常是溶汇、编织在一起的。

由于冰心的家庭原因,她步入社会后,家庭与社会之间发生了不调和。

在她的早期小说创作中,主要体现在作品的思想深刻性稍差,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表现了忧伤感慨之情,与同时期一些猛烈的批判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作品相比,显然较为柔弱,在思想上存在局限性。

下面就从早期小说创作的主要特点分析一下她早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超人》。

《超人》是冰心著名的问题小说,1921年4月10日发表于《小说月报》。

《超人》中的主人公何彬是个冷冰冰的青年,拒绝爱与怜悯而想做超人,后来听了深夜病孩的呻吟,三夜不眠,想起很多事,梦见了他幼时院中的花,天上的繁星,甚至梦见慈祥抚爱他的母亲,但他还想保持他超人的严冷,赏给孩子十几元医疗费,免得又以呻吟扰乱他的心曲,孩子病愈后,非常感谢他,送了他一蓝花,写了一封真挚动人的信,于是多年不动感情的何彬,也“泪痕满面”了,他答复了禄儿(孩子的名字)一封信,如何忏悔过去的罪恶,如何觉悟到“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牵连的,不是互相遗弃的。

评冰心问题小说《超人》

评冰心问题小说《超人》

评冰心的《超人》《超人》写于五四运动落潮期,发表在1921年4月份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第4号上。

这一时期北京的社会状况,用鲁迅的话说:“北京虽然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但自从支持《新青年》和《新潮》人们,风流云散以来,一九二O至一九二二这三年间,倒显着寂寞荒凉的古战场的情景。

”①这个时期,青年们曾经的那些昂扬的激情已经消退,热烈的运动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虚空的苦闷,许多青年从乐观救世急遽地变为悲观恨世,从悲观恨世再跌入厌世自戕的灭顶之灾,于是“自杀者日众”成为了当时常见的怵目惊心的现象。

有的青年洁问道:“这样纷乱的国家,这样黑暗的社会,这样萎靡的人心,难道青年除了自杀之外,还有别的路可走么?”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冰心对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敏感,在北京这个“寂寞荒凉的古战场”上,她的责任在于唤起这类青年的“新的活力”。

《超人》及其主人公何彬的创造,就基于这一目的。

这也是冰心在“人生派”的大旗下,积极为人生的表现。

《超人》在当时一经发表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赞扬推崇者以矛盾为代表,作为第一个读者兼编者的他,曾化名“冬芬女士”在小说末尾附加《冬芬附注》,说“雁冰把这篇小说给我看过,我不禁哭起来了!谁能看了何彬的信不哭。

”矛盾的话体现出相当一部分人对《超人》的观点——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动人力量。

与之相对的则是成仿吾,他在《评冰心女士的<超人>》一文中表达了自己对《超人》一文的批评,指出小说的诸多问题。

我个人较为认同成仿吾的观点,在这里就详细说明我对《超人》这篇小说的看法。

一,冰心对真正解决青年的烦闷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成熟。

冰心自己说道:“我做小说的目的,是要想感化社会,所以极力描写那旧社会旧家庭的不良现状,好叫人看了有所警觉,方能想去改良,若不说得沉痛悲惨,就难引起阅者的注意,若不能引起阅者的意,就难激动他们去改良。

何况旧社会旧家庭里,许多真情实事,还有比我所说的悲惨到十倍的呢。

“五四”时期的小说

“五四”时期的小说

艺术特色
1.语言美
“啊!多美丽的图画!斜阳红得像血般,照 在碧绿的海波上,露出紫蔷薇般的颜色来,那 白杨和苍松的阴影之下,她们的旅行队正停在 那里,五个青年的女郎,要算是此地的熟客了, 她们住在靠海的村子里;只要早晨披白绡的安 琪儿,在天空微笑时,她们便各自拿着书跳舞 般跑了出来。黄昏红裳的哥儿回去时,她们也 必定要到。‛
2.早期“问题小说”。 《一封信》《两个小学生》《灵魂可 以卖么》 3.女性小说: (1921年后)代表作: 《或人的悲哀》(1922) 《丽石的日记》(1923) 中篇《海滨故人》(1923) 主人公大都是“五四”时期觉醒的青 年知识女性。
《海滨故人》中露莎正是庐 隐自我形象的化身。 小说艺术形式大都采用第一 人称叙述的主观视角, 在体式上则多用书信体、日 记体,以便直接抒写那哀婉缠绵 的情感。
王统照的人生小说
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突出‚爱‛与‚美‛的观 点,探讨人生的烦闷与混扰。 1.初期小说多用象征手法,执著 地追求爱与美。《沉思》、《雪 后》和《微笑》 2.写于1922年的《湖畔儿语》透 露了王统照小说创作向某种新方 向渡的痕迹,对于独行者寻梦的 抒写让位于对下层劳动者的关切 和同情。
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 • 2.郁达夫的小说还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 损害的弱者。 主义情怀。
3.自叙传的痕迹
局限性
1.抒情性叙事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同时也 嫌单调,少含蓄。 2.叹句的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力量, 相对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3. 结构上往往失于散漫拖沓。
许地山别样人生的小说
1.生平与创作:笔名落华生。 2.小说特点: 一是他的小说大多以我国南方沿海或 南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的 社会生活为题材,因而带来明显不同于内 地中国的异域风光与情调。 二是他的小说虽然也描写了沉重的人 生苦难并探索着人生意义,但他的答案既 不同于冰心的‚爱‛,也不同于庐隐的 ‚哀‛,而是充满一种澄澈的宗教色彩。

五四问题小说

五四问题小说
2.宗旨:通过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把人们引导 到现实中来,让他们认识自己的生存处境,从而产 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
3.表现形式:小说,诗歌,戏剧,白话散文等。其
主要表现形式是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简介
问题小说是为探讨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它与问题剧一样, 都是“五四”时期开始出现的文学现象。当时以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两 大思潮的传播为背景,形成了文学必须接触现实人生问题的启蒙主义主 张。俄国文学、东欧文学、北欧文学特别是易卜生密切关心社会现实问 题的进步倾向,也影响并促成了中国问题小说的兴盛。 问题小说在“五四”时期的流行,主要反映了大批知识青年的觉醒。 它是当时思考启蒙运动的一种需要,又是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一种结果, 后来,问题小说也体现著作家密切关心现实这一优良的传统。
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
冰心的主要作品



小说《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庄鸿 的姐姐》《最后的安息》《陶奇的暑假日记》《秋风秋雨愁 煞人》 散文《往事》《难归》《平绥沿线旅行记》《关于女人》 《还乡杂记》《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小桔灯》 《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山中杂记》 诗集《繁星》《春水》《闲情》 通讯《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 其他《记事珠》 《只捡儿童多处行》《忆读书》
读后感
这篇小说为什么要叫做《超人》,作者对于 “超人”这个词,或许有特别的见解,但是 在这篇作品里面,作者并没有告诉我们什么 是超人,所以如果有人说何彬就是作者意中 的超人的表现,那就太武断了。我认为题目 《超人》和作品本身并没有太直接的关联, 可能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诸如此类的作品中,冰心都试图用“爱的 哲学”安慰人生痛苦,化解人生矛盾,但是 把这作为医治社会的灵丹妙药显然只是一厢 情愿的幻想,这反映出冰心对人生体验的浅, 缺少真实的经验作为支撑。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

《斯人独憔悴》后感
《斯人独憔悴》是冰心的成名作,也是她早期“问题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以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为背景,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的侧面,描写了一场具有时代意义的父与子的冲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民主思想与封建专制的尖锐对立以及封建落后势力对进步幼芽的压抑和扼杀,提出了进步青年如何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投身于改革社会的革命洪流中去的这一社会问题。

小说的情节沿着一条忧郁、愤懑、希望、苦闷相交织的感情线索向前延伸。

小说所展示的父与子之间的冲突共有三个回合,而每一次都是具有民主思想的儿子被封建家长的专政淫威所击败。

这一方面说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对民主思想的任意践踏,同时也说明颖铭兄弟思想性格上的软弱。

但从作品结尾处颖铭反复吟哦的诗句来看,主人公心中叛逆的火种似乎并没有熄灭,虽然他们一时还没有力量冲破封建家庭的阻挠,但年轻一代的觉醒和走向反抗最终将是不可遏制的。

《斯人独憔悴》就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

在这篇小说中,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也没有紧张复杂的情节,写的是社会上平常的事情,虽不乏冲突,也有矛盾,但不尖锐、不激化。

作者以平和冲淡的笔调、娓娓道来的叙述,把读者带入所描写的生活境界中在平实朴素的叙述中,透出一种柔和之气,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冰心小说的语言清新婉约,富有书卷气,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

整个作品显现出一种温柔敦厚、含蓄蕴藉的风格,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哀怨、犹豫的色调。

浅论冰心的问题小说对

浅论冰心的问题小说对

浅论冰心的问题在“五四”时期的作用摘要:冰心是最早创作问题小说并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作家。

从1919年1927年,她共写了20多篇小说。

她的作品根植于现实,触及时政,揭示了不少当时的社会问题,从家庭问题到在爱国运动中产生的问题;从妇女问题到国家毁灭专门人才的问题等。

她的小说创作以1921年为界,1921年以前以提出社会问题为主,之后以对人生哲学问题的关注为主。

她的每一篇小说都反映了一个真实而又深刻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她的问题小说将热烈的时代气息与清浅的人生思考结合在一起,比较单纯,却非常有特点,也十分有价值。

他的小说体现了五四文化的青年性:稚嫩而大胆地关注着生活,敏感而真诚的关注着人生,也展现了五四时期的女性观和她们理解世界的勇气和胆量,留下了新文化蹒跚前行的足迹。

冰心的问题小说记载了“五四”那段特殊的历史,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给痛苦的带去了一丝温暖和希望关键词:冰心;问题小说;社会问题;现实;爱的哲学一.揭露现实,反帝反封(一).爱国青年的苦闷冰心有个非常开朗并十分爱她的父亲,当然她的生活并不会受到太多的限制与苦难,而且可以说冰心在家里的生活是非常幸福和自由的。

然而在“五四”那个时期的青年,能够有自由生活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

大部分的青年爱国学生,都会受到封建家庭的限制和束缚。

所以我想冰心是万分同情那些生活在封建家庭的青年的。

在她的小说《斯人独憔悴》中就写了这样的人物形象。

两个爱国青年学生颖铭和颖石因在学校参加了反帝斗争的活动,校长告知其父亲后,身为官僚政府官员的父亲就停止了他们的学业,将他们关在家中,但他们却无力做任何的反抗,只能在苦闷中低吟:“······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颖石说:“唉,处在这样黑暗的家庭,还有什么可以说的,中国空生了我这个人了。

”说着便滴下眼泪来。

现在我们可以换位想一下,一个受了新式思想教育的学生在祖国面临亡国危机时,渴望尽自己的力量为救国尽一份力,却被生生地困在家里,还要被迫做自己厌恶的工作时,我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阶段:提出问题,诊查病症;《斯人独憔悴》 《是谁断送了你》 第二阶段:开出“爱”的药方进行进行疗救《超人 》 第三阶段:抛开爱的幻想,进入现实主义的大门。
逐步成熟
《超人》
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何彬在开始的时 候对一切都很排斥,拒绝交际,后来由于深夜被 一阵惨淡的呻吟所困扰,出钱给他看病,最后被 病人即小朋友禄儿的行为感化,从此改变了自己 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的故事。
第二阶段,“爱”的药方,作者通过插入可怜孩 子禄儿的呻吟来唤起何彬内心的爱
有人说,冰心对真正解决青年的烦闷并没有根本 意义上的成熟,冰心女士不是位医院的大夫,只是 一位看护妇。 冰心问题小说的本意是想引起当时阅者的注意, 激励他们去改良,从而达到“医治社会”的作用 ,虽然她“爱”的药方只能暂时缓解“病人”痛 苦却不能直接救人于根本,但她文字的力量、温 水柔情的笔调、满怀爱心的期望,对于当时苦闷 ,找不到方向的“超人”们感化、安抚的作用是 不容忽视的。
冰心 问题小说
2014.10.9
冰心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日—1999 年2月28日),笔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 之意,近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 家。福建长乐人,出生于福州一个海军军官家庭 ,被称为“世纪老人”。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 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 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著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 》,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 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照片
冰心问题小说背景
冰心是在“五四”精神召唤下最早开始创作活动的 一位女作家。 冰心说是“„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 作的道路”。“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汹涌浪潮和 要民主、要进步的时代精神,给冰心巨大的冲击 ,激发了她的热情,陶冶了她的性灵,使她有了 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这一同时代与之俱来的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思想,是她早期作品思想的重要因素。尤其在她 的“问题小说”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