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鉴别诊断
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

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因食用含有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食物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有的轻微只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有的则可能引起严重的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对于我们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食物中毒的情况。
首先,食物中毒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头痛、头晕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在食用有毒食物后几个小时内出现,也可能会延迟到几天后才出现。
因此,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怀疑是否是食物中毒所致。
其次,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还包括注意观察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比如,如果有多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食用了同一种食物后出现相似的症状,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这种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此时,我们应该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以便进行调查和处理。
另外,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还包括对食物来源和保存情况的注意。
我们在购买食物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商家,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购买过期或变质的食品。
在家中,我们也应该注意食物的保存情况,避免食物受到污染或变质。
当发现食物异常时,应该及时处理或丢弃,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此外,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还包括对食物加工和烹饪的注意。
食物加工和烹饪不当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生食肉类、海鲜、蔬菜水果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在食用这些食物时应该注意加工和烹饪的卫生情况,避免生食或烹饪不熟导致食物中毒。
最后,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还包括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注意。
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更容易受到食物中毒的影响。
因此,这些人群在选择食物和饮食方式时应该更加谨慎,避免食用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之,食物中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
了解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对于我们及时发现和应对食物中毒情况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食物中毒的判断标准,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中毒鉴别诊断

沙门菌属 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 葡萄球菌 肉毒梭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产肠毒素型 ETEC、肠道侵袭型EIEC、肠道 致病型EPEC、肠道出血型EHEC 、肠聚集性粘附型EAEC) 产气荚膜梭菌 蜡样芽孢杆菌 志贺菌 单增李斯特菌 变形杆菌
潜伏期
临床特点
诊断参考
食品、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
诊断参考
常见中毒食品
未摘除甲状腺的血脖肉、喉头气管、混 有甲状腺的修割碎肉等 蜂蜜 菜豆(又叫扁豆、四季豆、芸豆、刀豆 等) 马铃薯(土豆)
生物碱及其有毒花粉鉴定 进食菜豆史,排除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进食史,剩余食品中检出龙葵素
数十分钟至数小 咽喉烧灼感,胃肠炎症状,有溶血性黄疸,重者有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瞳孔散大,视力模糊,多汗、抽搐等, 可因心脏和呼吸麻痹死亡 时 0.5-1h 1-3h 胃肠炎症状伴头晕、乏力等 开始多感咽喉及胃部不适,有烧灼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腹泻频繁剧烈,多呈水样便或血 性便。此外,还可伴头晕、头痛、发冷、乏力、甚至麻木、抽搐等神经症状。可抑制呼吸死亡
进食史,排除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豆浆中脲酶含量 豆浆 大于60mg/kg 进食新鲜黄花菜史 新鲜黄花菜史
野菜和树叶
皮肤裸露部位如颜面、颈、手背、脚背、直至前臂、小腿等处出现刺痒、麻木、潮红、灼痛等,并逐渐肿胀,有时 颜面浮肿、眼睑肿胀,所有症状经日晒后加重。严重者还有皮下出血、小水疱或血疱,可破溃发生局部坏死,胃肠 几小时至十几天 症状少见,一般无全身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可有淋巴结肿痛,口唇肿胀时可有流口水,所有症状在停止日光照射后 1-4d内逐渐消退,严重者可持续一周以上 几小时至1d,长 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个别出现便秘,较重者还有头晕、头痛、心悸、口渴、肌肉痉挛、视物不 者连续食用2个 清,甚至复视、幻视,个别出现嗜睡或昏迷等 月才发病,大多 在食后10-30d 0.5-2h 0.5-4h 1-12h 7-19h 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重者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昏 迷或阵发性痉挛,可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有肾脏损害,伴有出汗、血便、全身无力、呼吸困难、抽搐,可因呼 吸肌麻痹死亡 除胃肠症状外,头痛、恐惧感、惊叫、抽搐、重者意识丧失,1-2h内死亡 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意识模糊、幻觉、视力改变持续1-3d 胃肠炎型:恶心、剧烈呕吐、腹泻、阵发性腹痛、不发热;神经精神型:幻觉、狂笑、手舞足蹈、共济失调,类似 精神分裂症,也可有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血压上升、颜面潮红等;多脏器官损害型:含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先引 起肠胃症状,后出现假愈期,症状消失,近似康复,72-96h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血样腹泻、肝功能异常、黄 疸,肝肿大,凝血障碍致内出血,最后可因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极高;含奥来毒素的 蘑菇引起的中毒特征之一是有很长的潜伏期(36h到17d),首先厌食、恶心、呕吐、腹疼、便秘、腹泻、突然发冷 、寒战、嗜睡、痉挛等,然后出现多尿症状,有的出现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随后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康 复很慢,一般需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溶血型:发病3-4d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 白尿,病死率高 恶心、呕吐、腹胀、口干、无汗、乏力、心慌、皮肤烧灼感。重者头晕、嗜睡、四肢软瘫 口干、皮肤干燥呈猩红色,尤其在面部显著,偶见红班疹。头晕、心跳过速、呼吸加深、血压升高、极度躁动不 安,甚至抽搐。多语、好笑或好哭、谵妄、幻觉、幻听、痉挛。有时体温升高,可达40℃,瞳孔散大、视力模糊、 对光反应消失或减弱。重者由躁狂、谵妄进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减弱,最后可死于呼吸衰竭。也有中毒者可不 发热,皮肤不红,无红班疹等
符合某种食物中毒的判定标准

符合某种食物中毒的判定标准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后出现不适或疾病的一种现象。
不同的食物中毒有不同的判定标准,下面将以常见的几种食物中毒为例,介绍其判定标准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致病菌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
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判定标准包括:- 突然发生的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多人同时出现相同症状,与摄入相同食物有关;- 发病时间较快,通常为几小时到48小时。
参考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规定了食品中各类细菌的限量要求。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2-2016)规定了细菌的检验方法。
2. 雪藻毒素中毒:雪藻毒素中毒是由摄入被藻类产生的雪藻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中毒。
判定标准包括:- 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部分病例会出现头痛、肌肉疼痛、过敏等非胃肠道症状;- 患者与进食了有藻类污染的水产品(如贝类、鱼类等)的人有关联。
参考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雪藻毒素贝类中最大容许限量和监测方法》(GB 2763-2012)规定了贝类中雪藻毒素的限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3. 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有害化学物质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
常见的有重金属中毒、农药中毒等。
判定标准包括:- 突然出现相应的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 与进食了特定食物或饮水有关;- 多人共同进食相同食物后出现中毒症状。
参考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重金属最大残留限量》(GB 2762-2017)规定了食品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2-2017)规定了食品中农药的限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的食物中毒,有相应的判定标准及相关参考内容。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应依据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严格检验食品质量,加强食品监管,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食物中毒分级标准

食物中毒分级标准
食物中毒是指通过口腔摄入食品或饮用水中存在的病原体、毒素等,引起食物中毒症状的疾病。
为了统一对食物中毒的诊断和管理,国际上普遍采用了食物中毒分级标准。
以下是该标准的详细解释:
一、分级标准
1. 一级食物中毒:指食品中毒后出现轻度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症状包括轻微腹泻、轻微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
2. 二级食物中毒:指食品中毒后出现中度反应,需要治疗,症状包括持续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
3. 三级食物中毒:指食品中毒后出现严重反应,需要紧急治疗,症状包括高热、血便、休克等。
二、食物中毒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诊断法:通过病人的病史、症状、体征等方面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食物中毒。
2. 病原学诊断法:通过对食物、食品中毒患者、致病菌等进行检测,来确定食物中毒的病原体。
3. 流行病学调查法:通过对患者、环境、饮食史等进行调查,来确定食物中毒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三、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
1. 饮食卫生:注意食物储存、加工、烹煮等卫生情况,避免交叉污染。
2. 食品检测:加强对食品的监管和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食品。
3. 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及时处理食物中毒事件。
4. 教育宣传:加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知识和意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总之,食物中毒分级标准是一种在食品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在食品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检测,建立应急预案和急救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措施。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及致病因子汇总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精神不振、烦躁、复视、共济失调,可有恐惧表现,严重者意识障碍、昏迷、抽搐等
磷的无机化合物
鼻咽部发干、咽部充血、咳嗽、气短、胸闷、发绀,以及发热、畏寒等,严重者出现肺水肿
恶心、频繁呕吐,呕吐物有特殊电石气臭味,食欲不振,上腹部烧灼痛,腹胀;少数病例有腹泻、黄疸及肝功能异常
30分钟-3小时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寒颤,头痛,发热
腹泻性贝类中毒(DSP)
24小时-48小时
呕吐,腹泻,腹痛,神志不清,失忆,失去方向感,惊厥,昏迷
失忆性贝类中毒(ASP)
最短15分钟,平均1-2小时,最长4-5小时
咽喉及食管烧灼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呈米汤样或血样。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
最短10-15分钟,一般30分钟-2小时,最长4-7小时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痛、腹泻、无力、口干、流涎,可有发热、颜面潮红(俗称“醉谷病”)
霉变谷物中呕吐毒素
多数<30分钟(毒鼠强、毒鼠硅等)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可有局灶性癫痫样发作;重者癫痫样大发作,或精神病样症状,如幻觉、妄想等;严重者癫痫持续状态,或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
溶组织阿米巴
3-6月
情绪不安,失眠,饥饿,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痛障碍,眩晕,刺痛,麻痹)
10分钟-2小时
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物模糊、瞳孔缩小等;中毒明显者可出现肌束震颤等烟碱样表现;严重者可表现为肺水肿、昏迷、呼吸衰竭、脑水肿
曼陀罗(莨菪碱)
初期:30mim-数小时
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流涎、口内金属味,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多汗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肉毒梭菌是一种产生肉毒毒素的细菌,常常存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也可存在于一些动物肠道中。
当食物受到肉毒梭菌的感染后,细菌会产生肉毒毒素,这种毒素能够引起食物中毒,且肉毒毒素是一种非常强力的毒素,只需少量就能够引发严重的中毒症状。
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通常被称为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该中毒一旦发生,病情严重且很容易传播。
对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至关重要,以便能够迅速检测和处理中毒病例,防止疾病的扩散。
一、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1. 病史和症状分析:患者通常在食用受感染食品后6-48小时出现中毒症状。
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头痛、眩晕、视力模糊、眼肌麻痹、喉部肌肉无力等。
当病人有食用可能感染肉毒梭菌的食物,并出现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相关的症状时,应怀疑为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2. 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检验患者的血液、呕吐物、粪便等标本,来确定肉毒梭菌是否存在。
毒素测定可以通过孵育血清、胃液等进行,也可以通过PCR技术来进行。
二、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处理原则1. 紧急处理: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病人被送入医院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治疗措施,以防止中毒症状的进一步发展。
2. 及时排除毒素:采取洗胃、导泻等措施,以尽快排出体内的肉毒毒素。
要保持充足的饮水量,以加速体内的毒素排出。
3. 抗毒素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使用抗毒素进行治疗。
肉毒毒素抗毒素可用于中毒的早期治疗,能够中和体内的肉毒毒素,减轻病情。
4. 对症治疗:根据个体病情,对症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如对呼吸系统受损的患者可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眼肌麻痹患者可给予眼护理,定期滴眼液等;对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也需给予相应的支持性治疗。
5. 预防传播:减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是阻断疾病扩散的关键。
应隔离患者,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人。
要对可能被肉毒梭菌污染的食物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以防止重新感染。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病史和症状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来确定。
食物中毒诊断与鉴别诊断

续
3、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不仅同一病因的同类食 物中毒症状相同,而且原因不同的非同类食物中 毒其症状亦基本相同。主要以急性胃肠炎为特点, 兼有神经系统症状。
4、与中毒食物有明显的直接关系:凡食物中毒 患者均进食了同一食物,未进该食物者不会发病。 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找到致病的中毒食物。 中毒食物多半是一种食物染毒,中毒患者的分布 与中毒食物分布相一致,可以找到污染食物的毒 物来源、污染环节及酿成中毒的条件;另外,中 毒食物被控制,污染食物的环节、条件被消除, 或毒物来源被杜绝,发病即可停止。
河豚中毒 含高组胺鱼类中毒 贝类中毒 鱼胆中毒 鱼肝中毒 动物甲状腺中毒 动物肾上腺中毒
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有机汞中毒 砷化物中毒(砒霜等) 锌中毒 亚硝酸盐类中毒 甲醇中毒 乙醇中毒 氯丙嗪中毒
四、食物中毒诊断依据
诊断食物中毒的基础是食物中毒调查所占 有的资料,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用流行 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合各类各种食物 中毒的特点进行综合判断。其判定依据归 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进食的关系: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 内均食用过某种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 病,发病者均是食用者,停止食用该种中 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WS/T 3-1996曼陀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4-1996毒麦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5-1996含氰甙类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6-1996桐油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7-1996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8-1996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 理原则 WS/T 9-1996变形杆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WS/T 10-1996变质甘蔗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英文名称】【标准编号】WS/T 83—1996 【代替编号】【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时间】1997-01-11【实施时间】1997-09-01【内容】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和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2引用标准GB 4789.12—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GB 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3诊断标准3.1流行病学特点3.1.1中毒食品多为家庭自制发酵豆谷类制品,其次为肉类和罐头食品。
3.1.2中毒多发生在冬春季。
3.1.3潜伏期一般为1~7d,病死率较高。
3.2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患者症状轻重程度和出现范围可有所不同。
3.3实验室诊断3.3.1从中毒食品(或患者粪便、血液)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
3.3.2肉毒毒素的检测方法见GB 4789.12。
4判定原则4.1符合本标准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
4.2实验室诊断须从中毒食品中检出肉毒毒素,并确定其型别(如中毒食品未能采到,可采取患者粪便或血液进行检测)。
5处理原则5.1按GB 14938执行。
5.2给予相应型别的肉毒抗毒素治疗。
附加说明: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宏道。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英文名称】【标准编号】WS/T 86—1996 【代替编号】【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时间】1997-01-11【实施时间】1997-09-01【内容】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标准、判定原则及处理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中毒食品
肉、禽、蛋、鱼、奶类及其制品等
6-72h(一般12-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黄绿色水样便,便中有时带脓血和粘液,高热,大于38℃,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 昏迷 36h) 8-12h 恶心、呕吐次数不多、腹痛,多在脐部,呈阵发性胀痛或绞痛,腹泻,无里急后重,水样或洗肉水样便,少数便中 有粘液,可能发热38℃-40℃,重者脱水、虚脱、血压下降。病程2-3d
一般2-4h,不超 突然恶心、反复剧烈呕吐、上腹痉挛性疼痛、腹泻呈水样便,一般不发热,常因剧烈呕吐导致失水和休克。病程13d 过6h 1h-7d 头晕、无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咀嚼无力、张口或伸舌困难、咽喉阻塞感、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呼吸 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病死率较高 ETEC:水样腹泻、腹痛、恶心、低热;EIEC:发热、剧烈腹痛、水样腹泻、粪便中有少量粘液和血,与痢疾相似; EPEC:发热、呕吐、腹泻,粪便中有大量粘液但无血,有类似感冒症状;EHEC:潜伏期长,3-10d,突发性腹部痉 挛,类似阑尾炎的疼痛,水样便继而转为血性腹泻,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病死率高;EAEC:成年人中度腹泻,病程 1-2d、婴幼儿为2周以上的持续性腹泻 腹痛和腹泻 呕吐型:恶心、呕吐伴头晕、四肢无力等;腹泻型:腹痛和腹泻为主。病程8-36h 剧烈腹痛、呕吐和频繁地腹泻、水样便混有血液或粘液,并有里急后重,寒战、高热,体温达40℃,重者会出现痉 挛 初期为一般胃肠炎症状,重者可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等,有时引起心内膜炎,孕妇可发生流产或死胎
上腹部刀绞样痛和急性腹泻为主,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发热(38℃-39℃)。病程1-3d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呈咖啡色),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重者出现黄疸、 肝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一般无发热。病死率极高,达 40%-100%
短时间一过性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乏力,可有发热、黄疸、嗜睡。一般1d到1周恢复,黄曲霉 食物检出黄曲霉毒素或脱氧雪腐镰刀菌稀醇;血、尿检出黄曲 各类谷物(玉米、花生、大米、麦等) 毒素中毒的重症病人在2-3周内可出现腹水、下肢浮肿、肝脾肿大,甚至很快死亡 霉毒素M1 初期呕吐、头晕、视力模糊,进而眼球向一侧凝视,阵发性抽搐,抽搐时四肢强直、屈曲、内旋、手呈鸡爪状,继 而昏迷,甚至死亡。脑电图呈弥散性变化,CT检查可见双侧豆状核区密度减低。重症多为儿童,重者1-3d内死亡, 幸存者常留有终生残疾 唇、舌、面部或肢端感觉异常,有麻木或漂浮感,可抵制呼吸中枢,病死率极高 类似过敏性症状,如脸红、头晕、心跳、呼吸急促、心慌、脉快、胸闷和血压下降等,部分病人眼结膜充血、瞳孔 散大、视力模糊,口舌及四肢发麻、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等 唇、舌、手指麻木感,进而四肢末端和颈部麻痹,步态蹒跚,并伴有发音障碍、流涎、头痛、口渴、恶心、呕吐 等,重者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根据毒素不同,可有腹泻和呕吐型、记忆丧失和意识障碍型、肝损害型和日光性皮 炎型 进食霉变甘蔗史,吃剩甘蔗中分离出节菱孢和3-硝基丙酸毒素 甘蔗
食品、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变形杆菌;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 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凉拌菜等 (12-15d后)的血清凝集效价有4倍增高 食品检出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或检出其代谢毒物米酵菌酸 玉米面制品、银耳、淀粉类制品等 食品、容器、呕吐物和粪便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相同的致 病性弧菌;分离到的弧菌对实验动物具有毒性或与病人血清有 生的或未煮熟的鱼、贝类海产品等 抗原抗体反应 食品检出有机磷农药血胆碱酯酶活力降低 食品检出亚硝酸盐大于20mg/kg 食品检出砷化物 血液中甲醇、甲酸增高 食品、呕吐物、血液或尿液等样品中检出毒鼠强 食品、呕吐物检出氟乙酰胺或氟乙酸钠,血氟和尿氟增高 食品检出磷化锌 食品检出钡 假酒、自制酒 污染食品 污染食品 污染食品 盐井卤水(含钡的)、其它污染食品等 污染食品 腐烂、存放或腌制过久的蔬菜,腊肠、 腊肉、火腿等 污染食品
进食野菜和树叶史
灰菜、笕菜、刺菜、马齿笕、荠菜,杨 树叶、榆树叶、槐树叶等
黑斑甘薯(红薯)
进食黑班甘薯史
甘薯(红薯)
苦杏仁等(含氰苷类植物) 桐油 白果(银杏) 茄碱
进食史,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再用3%亚硝酸钠溶液缓慢静脉注 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苹果 射,25%-50%硫代酸钠静脉注射有特效 仁、杨梅仁、樱桃仁、亚麻仁、木薯等 食品中检出桐油 进食白果史 食品中茄碱含量大于25mg 桐油污染食品或误将桐油用作食用油 生白果 西红柿
食品、容器、呕吐物、粪便中检出生物学特征或血清型一致的 海产品、卤菜、咸菜等 副溶血性弧菌 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食品、呕吐物和粪便培养检出金 奶、蛋及其制品、糕点、熟肉等 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血液、粪便中检出肉毒毒素,食品检出肉毒梭菌 发酵豆、谷类制品(面酱、臭豆腐)、 肉制品、低酸性罐头等 熟肉制品、蛋及其制品、奶、奶酪、蔬 菜、水果、饮料等
6-72h
食品、呕吐物和粪便检出血清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8-24h 8-16h 10-24h 8-24h 5-18h
食品、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粪便检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 食品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呕吐物或粪便中检出相同型菌株
肉类、水产品、熟食、奶等 剩米饭、剩菜、凉拌菜、奶、肉、豆制 品等
食品、呕吐物分离出志贺氏菌,恢复期血清凝集效价比初期明 含水量高的食品、熟食品,冷盘和凉拌 显升高 菜等 食品和粪便检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禽蛋类、奶、肉及期制品、水果、蔬菜 等
10min至10h
河豚鱼 含高组胺鱼类 麻痹性贝类毒素
10min至3h 0.5-1h 0.5-4h
进食河豚鱼史,食品中检测出河豚毒素 检测剩余食品组胺含量大于100mg/100g 进食贝类史,剩余食品检出石房蛤毒素及其衍生物
河豚鱼 青皮红肉鱼类,如鲭鱼、 发芽马铃薯 生豆浆 黄花菜(金针菜、萱菜)
椰毒假单孢菌酵米面亚种
2-24h
其他致病性弧菌(河弧菌、创伤 弧菌等) 有机磷农药 亚硝酸盐 砷化物 甲醇
24-48h
恶心、呕吐、水样便、腹泻,创伤弧菌还有发热、畏寒、肌肉痛、血压下降、血小板减少等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腹痛等,继之出现瞳孔缩小,大量出汗、流泪,情绪激动,烦躁不安。最后患者进入昏 迷状态,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极度困难、发绀。可因呼吸中枢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循环衰竭死亡 口唇、指甲以及全身皮肤青紫,重者呼吸衰竭而死 口内金属味、烧灼感、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顽固性腹泻、米泔样便,严重者脱水,昏迷、循环衰竭死亡 中毒早期呈酒醉状态,出现头昏、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和失眠。严重时谵妄、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死亡。双 眼可有疼痛、复视,甚至失明。眼底检查视网膜充血、出血、视神经乳头苍白及视神经萎缩等,个别有肝肾损害 轻者仅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及肢体乏力;重者阵发性抽搐(惊厥),甚至昏迷,可因剧烈的强直性惊厥导致 呼吸衰竭死亡,病死率极高 先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头晕、头痛、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肌颤,重者出现全身阵发性、强直性抽搐, 并可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喉头麻木、干渴、呼吸及呕吐物有蒜臭味。1-2d后出现血尿、蛋白尿、黄疸、肝昏迷
潜伏期
12-24h 1-5d 0.5-5h
临床特点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心慌、气短、烦躁、全身无力、四肢酸痛、心律失常、便秘、失眠、多汗、发热 、视力模糊等 头晕、疲倦、肢体麻木、发热、肝肿大、血尿、可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部分病人头痛、出汗、畏寒、四肢麻木、胃部烧灼感、腹泻。病程数小时至2d 血T3、T4浓度超过正常值
进食史,排除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豆浆中脲酶含量 豆浆 大于60mg/kg 进食新鲜黄花菜史 新鲜黄花菜史
野菜和树叶
皮肤裸露部位如颜面、颈、手背、脚背、直至前臂、小腿等处出现刺痒、麻木、潮红、灼痛等,并逐渐肿胀,有时 颜面浮肿、眼睑肿胀,所有症状经日晒后加重。严重者还有皮下出血、小水疱或血疱,可破溃发生局部坏死,胃肠 几小时至十几天 症状少见,一般无全身症状,继发感染时则可有淋巴结肿痛,口唇肿胀时可有流口水,所有症状在停止日光照射后 1-4d内逐渐消退,严重者可持续一周以上 几小时至1d,长 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个别出现便秘,较重者还有头晕、头痛、心悸、口渴、肌肉痉挛、视物不 者连续食用2个 清,甚至复视、幻视,个别出现嗜睡或昏迷等 月才发病,大多 在食后10-30d 0.5-2h 0.5-4h 1-12h 7-19h 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四肢无力、呼吸困难等。重者意识不清、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昏 迷或阵发性痉挛,可因呼吸肌麻痹死亡 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者有肾脏损害,伴有出汗、血便、全身无力、呼吸困难、抽搐,可因呼 吸肌麻痹死亡 除胃肠症状外,头痛、恐惧感、惊叫、抽搐、重者意识丧失,1-2h内死亡 腹痛、呕吐、腹泻、发热、意识模糊、幻觉、视力改变持续1-3d 胃肠炎型:恶心、剧烈呕吐、腹泻、阵发性腹痛、不发热;神经精神型:幻觉、狂笑、手舞足蹈、共济失调,类似 精神分裂症,也可有瞳孔散大、心跳加快、血压上升、颜面潮红等;多脏器官损害型:含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先引 起肠胃症状,后出现假愈期,症状消失,近似康复,72-96h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血样腹泻、肝功能异常、黄 疸,肝肿大,凝血障碍致内出血,最后可因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极高;含奥来毒素的 蘑菇引起的中毒特征之一是有很长的潜伏期(36h到17d),首先厌食、恶心、呕吐、腹疼、便秘、腹泻、突然发冷 、寒战、嗜睡、痉挛等,然后出现多尿症状,有的出现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随后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康 复很慢,一般需几个星期或几个月。溶血型:发病3-4d后出现溶血性黄疸、肝脾肿大、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血红蛋 白尿,病死率高 恶心、呕吐、腹胀、口干、无汗、乏力、心慌、皮肤烧灼感。重者头晕、嗜睡、四肢软瘫 口干、皮肤干燥呈猩红色,尤其在面部显著,偶见红班疹。头晕、心跳过速、呼吸加深、血压升高、极度躁动不 安,甚至抽搐。多语、好笑或好哭、谵妄、幻觉、幻听、痉挛。有时体温升高,可达40℃,瞳孔散大、视力模糊、 对光反应消失或减弱。重者由躁狂、谵妄进入昏迷、血压下降、呼吸减弱,最后可死于呼吸衰竭。也有中毒者可不 发热,皮肤不红,无红班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