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完整版

合集下载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一、肉仔鸡饲养概述1.1 肉仔鸡的定义及分类肉仔鸡,又称肉鸡或肉鸽,是专门用于肉食的家禽。

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和市场需求,肉仔鸡可以分为肉用鸡和肉用鸽两大类。

本文主要介绍肉用鸡的生产特点及饲养管理。

1.2 肉仔鸡的生产特点在农业生产中,肉仔鸡是重要的经济禽类之一。

与其他禽类相比,肉仔鸡具有以下生产特点:•生长速度快:肉仔鸡的生长速度非常快,通常在45到60天就可以达到出栏重量。

•饲料转化率高:肉仔鸡具有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能够有效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生产效益。

•适应环境广:肉仔鸡适应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饲养环境。

•商品性好:肉仔鸡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饮食习性特殊:肉仔鸡对饲料的要求较高,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

二、肉仔鸡的饲养管理2.1 饲养环境准备良好的饲养环境是肉仔鸡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养环境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鸡舍准备:选择保温、隔离病原、通风良好的鸡舍,确保肉仔鸡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生长。

2.饲料供应:确保饲料的质量稳定,并根据肉仔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制饲料。

3.水源及饮水设备:提供清洁、新鲜的饮用水,并配置适宜的饮水设备,保证肉仔鸡充分饮水。

4.疫病防控:定期对肉仔鸡进行疫苗注射和防治常见疾病,确保肉仔鸡的健康生长。

2.2 饲养管理要点为了保证肉仔鸡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需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下面是几点重要的饲养管理要点:1.合理密度:根据鸡舍的面积和通风条件,合理控制肉仔鸡的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对鸡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饲养温度:根据肉仔鸡的生长阶段,合理调整鸡舍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促进肉仔鸡的正常生长。

3.饲料管理: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的合理配比,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及时调整饲养方案。

4.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的防治工作,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有效控制疫病的传播。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

肉鸡生理及饲养特点肉鸡生理特点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7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1.9-2.1:1左右。

2、肉鸡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要求有比较稳定适宜的环境。

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

肉鸡稍大以后也不耐热,在夏季高温时节,容易因中暑而死亡。

肉鸡的迅速生长,对氧气的需要量较高。

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

3、肉鸡的抗病能力弱。

(1) 肉鸡的快速生长,大部分营养都用于肌肉生长方面,抗病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一些常见性疾病,一旦发病还不易治好。

肉鸡对疫苗的反应也不如蛋鸡敏感,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稍不注意就容易感染疾病。

(2) 肉鸡的快速生长也使机体各部分负担沉重,特别是三周内的快速增长,使机体内部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因而容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遗传病)。

3)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增长的需要,另外,由于肉鸡胸部在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管理不善,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

4、肉鸡的一个优点是性情温驯,运动速度较缓,适合于大规模的平养。

肉鸡生产的特点1、生产周期短。

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

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

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2-3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

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做到科学细心管理。

尽量避免失误,争取百分之百的成功!3、完善的疫病控制措施,是成功饲养肉鸡的基本保障。

疾病是造成饲养肉鸡失败的主要原因。

肉鸡抗病能力较弱,鸡群一旦发病就很难控制,即使控制住了,也会造成很大损失。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

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1-3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5°C,室温控制在24°C-27°C,湿度控制在70%。

4-7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1°C,室温控制在24°C-25°C,湿度控制在65%-70%。

14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7°C,室温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60%。

21日龄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4°C,室温控制在20°C-24°C,湿度是自然湿度。

一、肉鸡各日龄温度和湿度表1-3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5°C,室温控制在24°C-27°C,湿度控制在70%。

4-7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31°C,室温控制在24°C-25°C,湿度控制在65%-70%。

14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7°C,室温控制在24°C,湿度控制在60%。

21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4°C,室温控制在20°C-24°C,湿度是自然湿度。

28日龄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控制在21°C,室温控制在20°C,湿度是自然湿度。

35日龄以后的肉鸡的休息处温度和室温均控制在20°C,湿度是自然湿度。

二、肉鸡和土鸡有什么差别1、外形肉鸡的嘴巴出生后就会被养殖场的养殖人员切平,切平后可以更容易进食粉状的饲料,肉鸡的体型比较大,爪子非常厚实并且很有弹性,肉鸡被拔毛后的鸡皮很白。

土鸡的嘴巴则像鹰嘴,体型小一些,爪子又瘦又硬。

2、性别的辨别肉鸡的性别很难去分辨,母肉鸡的鸡冠比较大,土鸡更容易分辨性别,土鸡的鸡冠是看起来很紧实的小巧的长条。

3、生长速度肉鸡是养殖场特殊培育的品种,在专业饲料催肥的情况下,生长速度非常快,从孵化到被杀只需要几个月。

土鸡是放养的,生长速度正常,通常没有疾病的土鸡的可以活到九年。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白羽肉鸡作为一种广泛饲养的肉禽,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

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孵化期、育雏期、生长期和结束期。

在孵化期,白羽肉鸡从蛋中孵化出来,并具备一定的生理功能。

在这个阶段,鸡雏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

育雏期是指从孵化后到离巢期的时间段,这个阶段的白羽肉鸡需要提供合适的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以确保良好的生长发育。

进入生长期后,白羽肉鸡开始快速生长,体重逐渐增加。

饲料的摄入量和饲养环境的条件对于生长期的白羽肉鸡至关重要。

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对于保障肉鸡的正常生长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也对白羽肉鸡的生长发育产生着重要影响。

白羽肉鸡的生长速度在生长期内并非一直保持相同的状态,而是呈现出“快-慢-快”的生长曲线。

在生长初期,肉鸡的生长速度较快,体重快速增加。

然而,随着生长的进行,生长速度逐渐减缓,期间常常出现生长停滞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生理发育进程中的某些关键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致。

在生长后期,生长速度再次加快,鸡体重得到进一步增加。

了解肉鸡的生长曲线可以更好地制定饲喂和管理策略,以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影响白羽肉鸡生长发育的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疾病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肉鸡种源的遗传背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优良的遗传背景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包括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等方面。

饲料和饲养管理因素是指饲养在肉鸡生长发育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合理、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提供适宜的饲料供给和环境条件,以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外界环境条件对肉鸡生长发育的影响。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提供肉鸡生长所需的舒适度和适宜的营养摄入。

疾病因素指肉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受到的疾病感染和病原体的侵袭,这会导致生长停滞和生产性能下降。

肉鸡生长规律

肉鸡生长规律

肉鸡生长规律
一、相对增重规律相对增重=[(末重-始重)÷始重]×100%。

这个指标反映出某个阶段生长速度的快慢。

肉鸡以周龄来计算,意思是这一周比上一周体重增加了多少倍。

表一:肉鸡相对生长速度
从上表看出肉鸡相对生长速度在第1、2周龄很快,特别是第1周,以后随周龄增长相对增重逐渐降低。

认识这个规律就应采取措施加强早期饲养管理,防止失误。

二、绝对增重规律绝对增重=末重-始重。

肉鸡也以周龄来计算。

绝对增重反应的是直接增重效果。

表二:肉鸡绝对增重
从表中看出,肉鸡绝对增重的高峰期是出现在第7周龄。

高峰以前逐渐增加,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因此在高峰期前应满足充分采食和适当的营养水平,控制饲养密度和保持垫草干燥。

三、饲料转化规律由于饲料占总成本的70%左右,提高饲料转化率是提高肉鸡饲养效益的关键。

表三:肉鸡饲料转化率(美国AA公司推荐)
以后,绝对增重降低,耗料量继续增加,使饲料效率显著下降。

根据这个规律,肉鸡饲养应在8周龄以前采取科学饲养管理措施,使肉鸡达到上市体重要求,及时出售。

最佳出售时间应依据市场行情、鸡苗所占成本的比例、饲料价格、鸡群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四、肉鸡生长参考数
表四:美国AA公司推荐(公母混养)。

现代肉种鸡各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

现代肉种鸡各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
限 饲 控 制 体 重 , 免 超 重 , 确 管 理 好 种 鸡 的 各 避 正
3 育雏 期 (- 0 4周 )
31 0 3日龄 通过 精 细 的 管理 ,培 养 刺激 雏 鸡 食 . -
欲 确 保 有 足 够 的 采 食 和 饮 水 位 置 ,勤 赶 鸡 和 匀
个 饲 养 管 理 阶 段 , 可 能 生 产 出 最 多 、 质 量 的 尽 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 体重低于标准 , 2 如 在 1日 龄 前 可 适 当 延 长 光
照时间。
度 , 果 相 对 湿 度 偏 离 6 %~ 0 , 背 高 的 温 度 如 0 7% 鸡 应 做 相 成的 调整 。 常观察 雏 鸡行 为 , 经 以保 持 温 度
33 】~ 1 日龄 个 体 称 重 . 42
7周 达 到 标 准 ; 8周 后 必 须 每 周 增 加 一 定 的 料 量 , 稳 定 栏 内鸡 群 的 饲 养 数 量 , 到 正 确 的 周 增 重 。 达 育 成 前 期 公 母 鸡 体 型 配 比 的 好 坏 对 受 精 率 会 产 生 重 要 的 影 响 , 此 , 确 保 体 型 配 比合 乎 标 准 要 求 。 因 应
料 温 度达 到 2- 0 8 3 ℃之 问 , 背 高 的 温 度 在 3 ℃ 以 鸡 0
上 , 对 湿 度 为 6 %~ 0 相 0 7 %
只 鸡 ,满 嗉 囔 鸡 所 占 的 比 例 应 达 到 7 % 以 上 ;h 5 8 时 应 达 到 8 % 以 上 ;2 0 1 h后 应 达 到 9 % 以 上 ;4 5 2h
行 公 母 混 群 ; 成 熟 的 公 鸡 不 应 与 母 鸡 混 群 ; 公 未 如
通 过 调 整 各 栏 的 喂 料 量 ,正 确 控 制 各 栏 鸡 群 的 体 重 增 长 , 鸡 群 获 得 均 匀 的 骨 架 发 育 。 鸡 早 使 公 期 的 生 长 发 育 对 于 将 来 的 受 精 率 非 常 重 要 ,2周 1 之 前 ,公 鸡 9 % 的 骨 架 几 乎 已 发 育 完 成 ;2周 公 5 1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鸡饲养管理手册第一章:怎样选择鸡种(肉鸡的分类)肉鸡可分为快大型和优质型一、快大型肉鸡:此种肉鸡不分公母,一般饲养6—8周龄即可上市食用,该鸡特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目前一般6—8周龄上市,料肉比1.6—2.0),适合集约化,大群饲养,肉细嫩,多汁易熟,缺点是肉味清淡,皮肤粗糙,骨胳粗大,水份含量高,目前常见的该鸡种有艾维茵、爱拔益加(AA)、罗曼、星布罗等.1、艾维茵肉鸡:是美国艾维茵国际家禽公司育成的优秀四系配套肉鸡。

该鸡种在国内肉鸡市场上占有率较高。

肉仔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适应性也强。

2、AA白羽肉鸡:是爱拔益加肉鸡的简称,又叫双A鸡。

由美国爱拔益加种鸡公司培育而成,其特点为生长快、耗料少、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商品鸡羽毛整齐,均匀度好.二、优质型肉鸡:该鸡肉味鲜美、浓郁,肉质滑嫩,骨骼细小,抗逆性强,但是该鸡生长速度较慢,一般在45天-70天上市。

该鸡种有黄鸡、铁脚(青脚)麻鸡、乌骨鸡、石歧杂鸡等。

怎样选择鸡种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

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

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第二章、肉鸡生产设施一、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1、场址选择: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肉鸡研究报告

肉鸡研究报告

肉鸡研究报告1. 引言肉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是人类重要的畜禽之一,广泛被养殖用于提供肉类食品。

肉鸡的研究对于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综述肉鸡的生物特性、养殖方法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肉鸡养殖行业提供参考。

2. 肉鸡的生物特性2.1 生长发育肉鸡在出壳后的28天内快速生长,生长速度高于其他家禽。

其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快速阶段和缓慢阶段。

在快速阶段,肉鸡经历了快速增长的体重、骨骼和肌肉发育。

在缓慢阶段,生长速度逐渐减缓直至停止。

了解肉鸡的生长规律,对于饲养管理和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营养需求肉鸡的营养需求主要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正确的饲养管理需要根据肉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以满足其生长、生产和健康的需求。

2.3 生殖特性肉鸡的生殖特性与传统的种禽略有不同。

肉鸡的繁殖性能通常较差,繁殖周期长、孵化率低、繁殖期短等特点限制了其自然繁殖的可行性。

因此,肉鸡的养殖主要依靠人工配种和人工孵化技术。

3. 肉鸡的养殖方法3.1 圈养目前,肉鸡的主要养殖方式是圈养。

圈养方法在饲养密度、饲料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可以提高饲养效率。

然而,在圈养过程中,需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营养平衡,合理控制环境条件,以预防疾病发生和保持肉鸡的生长健康。

3.2 散养与圈养相对,散养是指允许肉鸡在某个固定区域内自由活动。

散养肉鸡的养殖方式可以增加肉鸡的运动量,有利于肌肉发达和健康生长。

然而,散养养殖方式需要更大的养殖场地,并且在环境控制和疾病防控方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4. 肉鸡的疾病防控4.1 常见疾病肉鸡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如禽流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

了解肉鸡常见疾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以及防控措施对于保护肉鸡健康和减少经济损失至关重要。

4.2 疫苗接种目前,疫苗接种是肉鸡疾病防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疫苗的接种可以提高肉鸡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疫情的发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养措施
1、适当加大饲料粒度,降低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可降低10%左右,但饲料中的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要按标准要求供给。
2、饲喂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每天定时喂3次。3、管理方法:主要是注意运动,如晚上用竹竿轻轻驱赶仔鸡,以提高肉鸡的运动量,达到锻炼内脏器官的目的,又可以减少胸部压力的刺激。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长,有利于运动,减少疾病的发生。
肉鸡各生长阶段特点
肉鸡各生长阶段饲养特点
一、各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及饲养任务
根据肉鸡的生理特点,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因此,生产中依据这些生理特点以及生长规律,可将肉鸡的饲养管理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4日龄;第二阶段15~25日龄;第三阶段36日龄至出栏。
3、玉米%,豆粕32%,鱼粉2%,菜粕4%,磷酸氢钙%,石粉1%,食盐%,油3%,添加剂1%.
肉中鸡
1、玉米%,豆粕3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2、玉米%,豆粕%,菜粕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3、玉米%,豆粕27%,鱼粉2%,菜粕4%,棉粕3%,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添加剂1%.
2、15~25日龄
生理特点
此阶段雏鸡已基本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期。
饲养任务
1、提高鸡雏体质,促进鸡体框架的形成。
2、促进肉鸡内脏器发育和腿部的健壮有力,为下一阶段的生长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后期快速生长发育。
3、少患疾病。试验表明,对14日龄后的肉鸡限饲3周,可明显地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和肉鸡的成活率。
3、36日龄至出栏
生理特点
此阶段肉鸡的体架已经形成,且体质健壮,代谢旺盛
饲养任务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促进肉鸡采食和消化吸收,降低机体消耗,使饲料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饲养措施
1、要供给优质的育肥饲料,营养全价,能量高,蛋能比合适。
2、配合饲料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原料要多样化和低纤维化;添加3~5%的动植物油;饲料状态要尽量采用颗粒饲料
1、0~14日龄
生理特点
1、刚出壳的雏鸡绒毛短而稀,且体温比成年鸡低3℃左右,4日龄后体温逐渐升高,10日龄达到成年鸡的体温。雏鸡胃肠容积小,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差,但生长发育快
2、此阶段由于雏鸡刚从孵化室转到育雏室,有的鸡还会经过贮存或长途运输,经受了饥渴和颠簸等应激,处于新的生活环境
饲养任务
1、尽快让雏鸡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
2、降低疾病的发生
3、提高生长速度
饲养措施
1、给雏鸡提供高质量的充足的饮水(最好是18~22℃的温开水),并供给体积小,易于消化吸收的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添加量以占食槽容积的1/3~1/2为好。
2、第一天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每平方米4瓦,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可在一定程度上处进肉鸡内脏器官的发育和骨骼的钙化,使肉鸡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同时还可以带来肉鸡后期的补偿生长,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
3、饲喂次数应由原来的3次增加到5次,或者采用自由采用的方式,保持槽内不断料,满足鸡自由采食的要求。
4、管理方面:在不影响鸡群健康的情况下,要减少运动量,并配合低光照强度。
二、
肉雏鸡
1、玉米%,豆粕38%,磷酸氢钙%,石粉1%,食盐%,油3%,添加剂1%.
2、玉米%,豆粕34%,菜粕5%,磷酸氢钙%,石粉1%,食盐%,油3%,添加剂1%.
肉大鸡
1、玉米%,麦麸3%,豆粕30%,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2、玉米%,麦麸2%,豆粕%,菜粕%,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3、玉米%,豆粕21%,鱼粉2%,菜粕%,棉粕5%,磷酸氢钙%,石粉%,食盐%,油3%,添加剂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