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总论1

合集下载

食品添加剂第一章绪论

食品添加剂第一章绪论
规定:食品添加 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 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 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 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中不包括污染物(化肥、农药、抗菌素、 激素、包装材料溶出)。
委员会” 。工作任务: 为FA建立或认可可接受的用量水平 ; 为FA准备优先评价表,供JECFA作安全性评估; 为FA指定功能类别 ; 为FA推荐质量标准(规格),供CAC认可; 考虑食品中FA的分析方法; 考虑和建立有关课题的标准和法规。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 )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
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目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使
添加0.1%~ 0.01%的量;但是它对改善食品品质和色、
香、味、形,调整食品营养结构,提高食品质量档次, 改善食品加工条件,延长食品保存期等,发挥着极其重 要的作用。
第一节 概述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法典委员会定义:指本身不 作为食品消费、也不是食品特有成分的任何物质,而不管其 有无营养价值,它们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调制、处理、充 填、包装、运输、贮存过程中,由于技术(包括感官)的目 的,有意加入食品中或者预期这些物质或其副产物会成为食 品的一部分,或者改善食品的性质。它不包括污染物或者为 保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而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1、改善和提高食品色、香、味及口感等感官指标。 食品加工过程一般都有碾磨、破碎、加温、加压等物理过

食品添加剂1绪论

食品添加剂1绪论

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原则
(1)各种食品添加剂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安全 性毒理学评价。生产、经营和使用食品添加剂 应符合卫生部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以及国家 标准局颁发的《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 对于食品营养强化剂应遵守我国卫生部颁发的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营 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执行。
食品添加剂 小麦粉改良剂 抗氧化剂 膨松剂
合成或天然色素
举例 过氧化苯甲酰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NaHCO3 NH4HCO3
防腐剂 发色剂 发色助剂 增味剂
苯甲酸钠 山梨酸盐 硝酸钠 亚硝酸钠 抗坏血酸钠 烟酸酰胺 谷氨酸钠 核酸类调味料
防腐剂 抗氧化剂 糊料 乳化剂 稳定剂 香精 甜味剂
年份 70年代 1981
品种 几十 213
1986 621
1991 1044
2002 1513
2007 1816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1.来源
根据来源分,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 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指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 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 “在食品制造过程,即食品加工中为了保存目的 加入食品,使之混合、浸润及其他目的所使用的 物质”。
美国规定,食品添加剂是“由于生产、加工、 储存或包装而存在于食品中的物质或其他混合物, 不是基本的食品成分”。
中国、日本和美国定义的食品添加剂,均包含食 品营养强化剂。
三、复合食品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复合食品添加剂是“食品添加剂工业的 发展方向和潮流”
第三节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食品添加剂WORD版课件

食品添加剂WORD版课件

⾷品添加剂WORD版课件⾷品添加剂吴克刚第⼀部分绪论⼀、⾷品添加剂的概念●⾷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品品质和⾊、⾹、味以及为防腐或根据加⼯⼯艺的需要⽽加⼊⾷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中国⾷品卫⽣法1995年)●从⾷品的功能属性定义:为了赋予⾷品功能属性、改善⾷品加⼯性能⽽加⼊⾷品中或⾷品加⼯、储运过程使⽤的化学物质。

⼆、⾷品添加剂的分类1. 按来源来分●天然⾷品添加剂:⽣物体提取、微⽣物合成以及⽣化合成;●化学合成⾷品添加剂:通过普通的⽆机、有机化学反应合成。

2. 按应⽤特性来分●⾷品直接添加剂:赋予⾷品功能属性;●⾷品加⼯助剂:改善⾷品加⼯性能;●⾷品间接添加剂:⾷品加⼯、储运过程使⽤。

3. 按功能来分●营养强化剂:蛋⽩、维⽣素、矿物质;●感观调节剂:⾊、⾹、味、型、⼝感;●⽣理调节剂:功能⾷品因⼦;●加⼯性能改善剂:防腐、抗氧、护⾊、乳化、增稠、酶制剂等。

三、⾷品添加剂的质量指标和毒性1. 质量指标是各种⾷品添加剂能否使⽤和能否保证消费者健康的关键,⼀般包括外观、含量和纯度,有的还包括微⽣物指标和毒素等指标。

2. 毒性(安全性)指标●⽇需量(每⽇允许摄⼊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s—ADI):依据⼈体体重,终⽣摄⼊⼀种⾷品添加剂⽽⽆显著健康危害的每⽇允许摄⼊估计值,⽤mg/kg·BW表⽰。

它是国内外评价⾷品添加剂安全性的⾸要和最终依据,主要由FAO/WHO⾷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 制定。

取⼩动物毒性试验的MNL(Maximum No-effect Level)的1/100~1/500作为ADI。

●半数致死量(50%Lethal does):是判断⾷品添加安全性的第⼆个常⽤指标,也是任何⾷品添加剂都必须进⾏的毒理学评价中第⼀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的指标。

食品添加剂总论

食品添加剂总论
(四)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少超级市场已拥有多达万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 大都取决于防腐、抗氧、乳化、增稠以及不同的着色、 增香、调味乃至其他各种食品添加剂配合使用的结果。
泉州师范学院
2020年3月22日星期日
(五)有利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 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 (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料。 糖尿病: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三氯蔗糖)。
泉州师范学院
2020年3月22日星期日
美国规定:
食品添加剂是直接或间接进入食品并成为食 品一部分的任何物质。所谓直接食品添加剂,是指 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所谓间接食品添加剂, 是指包装材料或其他与食品接触的物质,在合理的 预期下,转移到食品中的物质。(不包括偶然的污 染物)根据这个定义,食品配料也是食品添加剂的 一部分,这是美国与大多数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定义 的不同之处。
泉州师范学院
2020年3月22日星期日
B类: JECFA曾经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l值,或者未进行过 安全评价者。其中: B(1)类:JECFA曾经进行过评价,但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 定ADI值者。
B(2)类:JECFA未进行过评价者。 C类:
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者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 品的特殊用途者。
泉州师范学院
2020年3月22日星期日
⑴酸度调节剂; ⑵抗结剂; ⑶消泡剂; ⑷抗氧化剂; ⑸漂白剂; ⑹蓬松剂; ⑺胶姆糖基础剂; ⑻着色剂; ⑼护色剂; ⑽乳化剂; ⑾酶制剂;
⑿增味剂; ⒀面粉处理剂; ⒁被膜剂; ⒂水分保持剂; ⒃营养强化剂; ⒄防腐剂;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总论综述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总论综述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二、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07)明确规定;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 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 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一、食品添加剂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 质。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 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食品强化剂:为平衡、补充、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 然的或者人工合成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 ,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 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它们一般应 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 留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2018年10月14日星期日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要求
一、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一)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 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中毒作用。 抗氧化剂则可以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 (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 增调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

第一章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什么作用?为何要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添加范围和添加量?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有什么区别?判定一种物质是否属于非法添加物,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规定,可以参考以下原则:一、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二、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三、不属于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四、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1)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4880-1994)及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公告)的;工业化与家庭作坊食品加工的比较工业化:质量稳定、规模化、对添加剂的需求大家庭:质量不稳定、量小、对添加剂的需求甚微添加剂在我国经济中的的地位:种类↑↑、用量↑↑食品添加剂成为中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中国食品工业成长为工业部门中产值居第一位的产业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况1.食品添加剂介绍2.食品添加剂分类与物种3.法规与标准1.食品添加剂介绍1.1 食品添加剂应用历史 1.2 食品添加剂 1.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 1.4 发展趋势1.1 食品添加剂应用历史⑴中国香料:在周朝时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加工:北魏时期的《食经》、《齐民要术》中亦有用盐卤、石膏凝固豆浆等的记载。

护色与防腐:在800年前的南宋时期亚硝酸盐被用于腊肉生产,并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

1.2 食品添加剂food additives(1)定义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的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解释①辅料,食品添加剂—特殊食品原料②非食品成分、非主料成分③使用目的针对性改善品质和色、香、味;防腐和利于加工④来源范围:化学合成和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物质。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论

第一章食品添加剂概论

欧共体各国和联合国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CCFA)在 )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明确规定“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中明确规定“不包括为 改进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物质” 改进营养价值而加入的物质”。
美国
美国联邦法规( 美国联邦法规(CFR)中则不但包 ) 括营养物质, 括营养物质,还包括各种间接使用的添 加剂(如包装材料、 加剂(如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及放射线 等)。
美 国
美国由FDA制订法规,然后 制订法规, 美国由 制订法规 通过《食品化学品法典, 通过《食品化学品法典,FCC》予 》 以公布。 以公布。
中国
由“中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 审定,相应的由卫生部、化工部、 会”审定,相应的由卫生部、化工部、轻 工部、 工部、林业部等批准后再报国家标准局编 制国家标准的编号( ), ),食品添加剂 制国家标准的编号(GB),食品添加剂 大部分GB于 年均列为强制性标准, 大部分 于1993年均列为强制性标准, 年均列为强制性标准 占已制订GB139种中的 种。 种中的98种 占已制订 种中的
日本
在日本, 在日本,将食品添加剂分为非天然 物和天然物两大类,前者对质量指标、 物和天然物两大类,前者对质量指标、 限量等均有严格规定, 限量等均有严格规定,而后者则均以 按正常需要为限” “按正常需要为限”,不作明确的各种 限制规定。 限制规定。
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食品添加剂的来源进行分类 按食品添加剂的用途进行分类
常用的几个专有名词缩略语介绍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 WHO—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JECFA—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 (Joint FAO/WHO Expert —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 CAC—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 CCFA—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Codex Committee on Food — Additives ) FD&C—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 —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 FDA—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 — USDA—美国农业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美国农业部

食品添加剂第一章总结

食品添加剂第一章总结

⾷品添加剂第⼀章总结⾷品添加剂第⼀章⼀、⾷品添加剂的定义:美国⾷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为:“有明确的或合理的预定⽬标,⽆论直接使⽤或间接使⽤,能成为⾷品成分之⼀或影响⾷品特征的物质,统称为⾷品添加剂”。

⽇本“⾷品卫⽣法”规定:“⾷品添加剂是在⾷品制造过程,即⾷品加⼯中为了保存的⽬的加⼊⾷品,使之混合、浸润及其他⽬的所使⽤的物质。

限定于有⽬的且直接使⽤于⾷品中的成分,并分为天然物和⾮天然物两⼤类”我国对⾷品添加剂定义为:指为改善⾷品品质和⾊、⾹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艺的需要⽽加⼊⾷品中的⼈⼯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注:⾷品添加剂不属于⾷品,添加量⼀般不超过2%。

我国将营养强化剂列⼊添加剂范畴。

CAC 对⾷品添加剂的定义:指不以⾷⽤为⽬的,也不作为⾷品主要原料的物质。

这种物质并不⼀定有营养价值,在⾷品的制造、加⼯、制备、处理、装罐、包装、运输和保藏中,出于技术上的⽬的(包括调味、着⾊、赋⾹等),有意识地添加到⾷品中,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它和它的副产品成为⾷品的⼀部分或者影响⾷品的性质。

国际⾷品组织对⾷品添加剂的定义中明确规定营养强化剂不属于⾷品添加剂的范畴。

(欧盟与多数发达国家均使⽤该定义)⾷品添加剂通常包括以下三个特征1、加⼊⾷品中,但不单独作为⾷品2、分为⼈⼯的与天然的3、加⼊添加剂是为了改善⾷品⾊⾹味等品质,防腐,保鲜和满⾜加⼯需要。

⼆、⾷品添加剂分类1、世界范围内使⽤的⾷品添加剂总数达14,000种以上。

美国有2922种(FDA)欧盟有1000~1500种;⽇本有1100多种;中国有1812种(其中⾷品⾹料占80%以上)2、按来源可分为天然与化学合成添加剂;3、按功能⽤途可分为FAO/WTO将⾷品添加剂分为21类(1988),包括酶制剂、⾹料等。

美国分为25类;⾷⽤化学法典(FCC)分成45类;欧盟仅分成9类;⽇本则分成31类;我国实际分为23类。

⼤体上分为:1)为防⽌⾷品腐败变质⽽加⼊的有:防腐剂、抗氧化剂;2)为改善品质⽽加⼊的有:⾊素、⾹料、漂⽩剂、增味剂、甜味剂、疏松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9月17日星期ble Daily Intake)每日容许摄入量(mg/kg(bw)) CCFA: (Codex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EC: (European Community)欧洲共同体 。 E.C: (Enzyme Commission)国际酶学委员会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农组织。 FD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MP: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 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一般公认安全。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 I.U: (International Units) 国际单位。 JECFA:(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FAO/WHO联合食品添加剂 专家委员会。 LD50: (50%Lethal Dose)半数致死量。 LD: (Lethal Dose)致死剂量。 MRL: (Maximum Residue Limit)最大残留限量 MTDI: (Maximum Tolerable Daily Intake)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 NOEL: (No—Observable—effect Level)无作用量 RDA; (Recommended Dietary A1lowance)推荐膳食供给量。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污染物:
不是有意加入食品中,而是在生产(包括谷物栽 培、动物饲养和兽药使用)、制造、加工、调制、 处理、装填、包装、运输和保藏等过程中,或是由 于环境污染带入食品中的任何物质,但不包括昆虫 碎体、动物毛发和其他外来物质。残留农药和兽药 均是污染物。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第三节 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
一、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问题 食品添加剂有一定的危害性,特别是有些品种本身具有一定的 毒性。 人们对于食品添加剂可能带来的各种危害十分关注,尤其是人 们十分担心长期摄食食品添加剂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 向食品中掺杂作假是长期以来一直担心的问题。(如用色素对 质量低劣的或腐败变质的食品进行着色)。 各国政府已明令禁止,如我国《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中 规定:“禁止以掩盖食品腐败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 用食品添加剂”。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经过JECFA、CCFA和各国政府的努力,要达到 (1)、已将那些对人体有害,对动物致癌、致畸,并有可能危 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品种禁止使用; (2)、对那些有怀疑的品种则继续进行更严格的毒理学检验以 确定其是否可用,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及残留量等。 现有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均已经过严格的毒理学试验和一定的安 全性评价才得以许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危害已降到最低水平。 目前,国际上认为由食品产生的危害大多与食品添加剂无关。 人们通常把与食品有关的危害分为五类: 食品的微生物污染(食物中毒)>营养问题(营养缺乏,营养 过剩)>环境污染>误食某些天然毒物(如毒蘑菇)>食品添加剂。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1、按来源分类
天然食品添加剂: 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而获得的天 然物质。 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 : 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 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 一般化学合成品 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可分 人工合成天然类似物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五)有利食品加工操作,适应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 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使用葡萄糖酸-δ-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
(六)满足其他特殊需要,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料。 糖尿病: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三氯蔗糖)。 缺碘地区:碘强化食盐,防止缺碘性甲状腺肿。 某些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黄酮类物质)可以用来生产功能性食品。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B类: JECFA曾经进行过安全评价,但未建立ADl值,或者未进行过 安全评价者。其中: B(1)类:JECFA曾经进行过评价,但因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制 定ADI值者。 B(2)类:JECFA未进行过评价者。 C类: 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者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 品的特殊用途者。 C(1)类:JECFA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类:JECFA认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应用者。 注意 :安全性评价分类可有变化。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983年规定:
食品添加剂是指本身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是食品特有成分的 任何物质,而不管其有无营养价值。他们在食品的生产、加 工、调制、处理、装填、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由于技 术(包括感官)的目的,有意加入食品中或者预期这些物质或 其副产物会成为(直接或间接)食品中的一部分,或者改善食 品的性质。它不包括污染物或者为保持、提高食品营养价值而 加入食品中的物质。 它既不包括污染物也不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3、按安全评价分类
目前以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值为判断食品添加剂毒性大小 的标准。 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 CCFA )根据安全性评价资料,将食 品添加剂先分成A、B、C类,然后再按用途各细分成两个小类。 A类: FAO/WHO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已制定人体每日 容许摄入量(ADI)或暂定ADI者,其中: A(1)类:经JECFA评价认为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 值或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值者。 A(2)类:JECFA已制定暂定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 暂时许可用于食品者。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第二节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与要求
一、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一)有利于食品的保藏,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 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品中毒作用。 抗氧化剂则可以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 (二)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 增调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1955 年日本森永乳业公司把含有砷的磷酸氢钠(工业品)作“ 乳 质稳定剂”加入牛奶中,导致12344 名婴儿中毒,其中130名婴 儿死亡,原因就是这种工业磷酸氢钠与食品添加剂的磷酸氢钠 在外观上无差异。 人们最关注和担心的是某些食品添加剂可能具有的致癌、致畸 作用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人类中出现的致癌、致畸作用与食品添加 剂的消费有直接的联系,但在动物试验中确是事实。 亚硝胺:据报道在饮水中给予50-100mg/kg(bw)喂养动物,160 -200天后全部动物均致癌。
食品添加剂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第一章 食品添加剂总论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食品添加剂重要的作用
• • • • • 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有利于食品加工 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 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和原料的综 合利用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⑴酸度调节剂; ⑵抗结剂; ⑶消泡剂; ⑷抗氧化剂; ⑸漂白剂; ⑹蓬松剂; ⑺胶姆糖基础剂; ⑻着色剂; ⑼护色剂; ⑽乳化剂; ⑾酶制剂;
⑿增味剂; ⒀面粉处理剂; ⒁被膜剂; ⒂水分保持剂; ⒃营养强化剂; ⒄防腐剂; ⒅稳定和凝固剂; ⒆甜味剂; ⒇增稠剂; (21)其它; (国标中序号为00) (22)香精香料;(国标中另列)
一、食品添加剂定义 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 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 质。食品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 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食品强化剂:为平衡、补充、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 然的或者人工合成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用香料:能够用于调配食品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保证食品加工能顺利进行的各种物质 ,与食品本身无关。如助滤、澄清、吸附、润滑、脱模、 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发酵用营养物质等。它们一般应 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 留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美国规定: 食品添加剂是直接或间接进入食品并成为食 品一部分的任何物质。所谓直接食品添加剂,是 指直接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所谓间接食品添加 剂,是指包装材料或其他与食品接触的物质,在 合理的预期下,转移到食品中的物质。(不包括 偶然的污染物)根据这个定义,食品配料也是食 品添加剂的一部分,这是美国与大多数国家对食 品添加剂定义的不同之处。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三)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提高产品质量。
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的应用对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具有一定 意义。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营养 强化剂品质改良剂,可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 食品添加剂对于食品和食品原料质量的提高作用非常重要。
(四)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少超级市场已拥有多达万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 大都取决于防腐、抗氧、乳化、增稠以及不同的着色、 增香、调味乃至其他各种食品添加剂配合使用的结果。
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二、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一)、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07)明确规定; 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2、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3、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 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4、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5、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6、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 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