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11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11章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11章测试卷及答案

第 1 页 共 10 页

D

D

D D

D

C B

A

C

C

C C B

B

B

B

A

A A

A

A

第十一章三角形单元测试及答案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 145°

2.若三条线段中a =3,b =5,c 为奇数, 那么由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3个

C. 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

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 中BC 边上的高AD ,其中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10 页

第11题图

第8题图

C

A

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ABC 中,∠A =80°,∠B =4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DE ∥BC ,则∠AED 的度数

是( )

A.40°

B.60°

C.80°

D.120 9.已知△ABC 中,∠A =80°,∠B 、∠C 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

A. 130°

B. 60°

C. 130°或50°

D. 60°或120° 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

则它是( )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

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

合,则∠1的度数为( )

A.45°

B.60°

C.75°

D.85°

10 (3)

(2)(1)

A /

第16题图

D

C

B A

12.用三个不同的正多边形能够铺满地面的是( )

A.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

B.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C.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七边形

D.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八边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n 边形的外角和是 . 14.已知三角形三边分别为1,x ,5,则整数x = .

15.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81cm ,三边长的比为2︰3︰4,则最长边比最短边长 . 16.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的A /处,折痕为

CD ,则∠A /DB =

17.在△ABC 中,若∠A ︰∠B ︰∠C =1︰2︰3, 则∠A = ,∠B = ,∠C = .

18.从n (n >3)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 条对角线,

它们将n 边形分为 个三角形.

19.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与它的一个外角之和是240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这

个外角的度数是 .

20.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板砖按图所示的规律镶嵌成若干个图案: ⑴第四个图案中有白色地板砖 块; ⑵第n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板砖 块.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检测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其周长为偶数,则第三边长为() A.3 B.6 C.7 D.8 2.下列说法:①△ABC的顶点A就是∠A,②三角形一边的对角也是另外两边的夹角; ③三角形的中线就是一顶点与它对边中点连接的线段; 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就是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5,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x<5 C.3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 ?中,A α∠=.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1A ,得1A ∠: 1A BC ∠与1A CD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2A ,得2A ∠; ;2019A BC ∠与2019A CD ∠的平分线 相交于点2020A ,得2020A ∠,则2020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20 2 α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 21211112222a A A A A a ∠=∠=∠=∠=,,…,依此类推可知2020A ∠的度数. 【详解】 解:∵∠ABC 与∠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 ∴111 18022 A ACD AC B AB C ∠=?- ∠-∠-∠ 11 18018022ABC A A ABC ABC =?-∠+∠-?-∠-∠-∠()() 1122 a A = ∠=, 同理可得221122 a A A ∠=∠=, … ∴2020A ∠=2020 2α . 故答案为:2020 2α . 【点睛】 本题是找规律的题目,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同时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2.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 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 2 (∠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 1 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 12∠ABC ,∠ACD=1 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 1 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 1 2 ∠A=30?是解题的关键. 3.△ABC 的两边长为4和3,则第三边上的中线长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1722 m << 【解析】 【分析】 作出草图,延长AD 到E ,使DE=AD ,连接CE ,利用“边角边”证明△ABD 和△ECD 全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期末检测卷 (12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使分式3x -1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若△ABE ≌△ACF ,且AB =5,AE =2,则EC 的长为( ) A .2 B .3 C .5 D .2.5 第3题 第6题 第8题 4.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m 2+n 2=(m +n)(m -n) B .x 2+2x -1=(x -1)2 C .a 2-a =a(a -1) D .a 2+2a +1=a(a +2)+1 5.下列说法:①满足a +b >c 的a ,b ,c 三条线段一定能组成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三角形内一点;③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任何一个内角.其中错误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如图,AB ∥DE ,AC ∥DF ,AC =DF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 ≌△DEF 的是( ) A .A B =DE B .∠B =∠E C .EF =BC D .EF ∥BC 7.已知2m +3n =5,则4m ·8n =( ) A .16 B .25 C .32 D .64 8.如图,在△ABC 中,AB =AC ,∠BAC =100°,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AB ,BC 于点D ,E ,则∠BAE =( ) A .80° B .60° C .50° D .40° 9.“五·一”江北水城文化旅游节期间,几名同学包租一辆面包车前去旅游,面包车的租价为180元,出发时又增加了两名同学,结果每名同学比原来少摊了3元钱车费,设原来参加游览的同学共x 名,则所列方程为( ) A .180x -2-180x =3 B .180x +2-180x =3 C .180x -180x -2 =3 D .180x -180x +2=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计算(-12)0 -4的结果是( ) A .-1 B .-32 C .-2 D .-5 2 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9,15,8 B .4,9,6 C .15,20,8 D .3,8,4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x 3)2 =x 5 B .(-3x 2)2 =6x 4 C .(-x )-2=1x 2 D .x 8÷x 4=x 2 4.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量为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x 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错误!=10 -错误!=10 -30 x =10 +错误!=10 5.如图1,在△ABC 中,AB =AC ,AD 平分∠BAC ,DE ⊥AB 于点E ,DF ⊥AC 于点F ,有下列结论:①BD =DC ;②DE =DF ;③AD 上任意一点到AB ,AC 的距离相等;④AD 上任意一点到点B 与点C 的距离不等.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图1 6.如图2①是长方形纸带,∠DEF =30°,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CFE 的度数为( ) A .60° B .90°

C .120° D .150° 图2 7.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BAD =120°,∠B =∠D =90°,在BC ,CD 上分别找一点M ,N ,当△AMN 的周长最小时,∠AMN +∠ANM 的度数为( ) A .130° B .120° C .110° D .100° 图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 (-1,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 ,则点B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C 的坐标是________. 10.已知a +b =3 2 ,ab =1,则(a -2)(b -2)=________.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四边形内角和的4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 12.如图4,在Rt △ABC 中,∠B =90°,ED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已知∠BAE =16°,则∠C 的度数为________. 4 13.如图5,在△ABC 中,∠C =90°,∠ABC =60°,BD 平分∠ABC ,若AD =6,则CD =________.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基本概念 1、 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题: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Y 是否为X 的函数,只要看X 取值确定的时候,Y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例题:下列函数(1)y=πx (2)y=2x-1 (3)y=1x (4)y=2-1-3x (5)y=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例题: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 A .. . D .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已知函数22 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325≤<-y B.2523<

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至十三章数学提高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培优题 1、△ABC中,AB=AC,AC上的中线BD把△ABC的周长分为24㎝和30㎝两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2、如图,AF,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E交于点O,且∠ABC=36°,∠C=76°,求∠DAF和∠DOE的度数. 3.在边长为3的等边△ABC的AB边上任取一点D,作DF⊥AC交AC于F,在BC的延长线上截取CE=AD,连接DE交AC于G,求FG的值。 4.(1)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试说明 ∠BOC=90°+ 2 1 ∠A。 (2)如图所示,在△ABC中,BD、CD分别是∠ABC、∠ACB的外角平分线,试 说明∠D=90°- 2 1 ∠A。 (3)如图所示,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外角∠ACE的平分线,且与BD交于点D,试说明∠A=2∠D。 F D E B A G

A B C D E 图2 F E C A D 5.已知,AC⊥CE,AC=CE,∠ABC=∠EDC=900,证明:BD=AB+ED. 6.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BC,CD上,AE,BF交于点O,∠AOF= 90°.求证:BE=CF. 7.(1)把一大一小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即EC=CD,AC=BC)如图1放置,点D 在BC上,连结BE,AD,AD的延长线交BE于点F,求证:(1)ΔACD≌ΔBCE (2)AF⊥BE. A B C O A B C D A B C D (1) (2) (3)

E D C A H F C (2)把左边的小三角板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如图2放置,问AF 与BE 是否垂直?并说明理由. 8. 如图,已知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BC 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 交AC 于F ,AD 交CE 于H , ①求证:△BCE ≌△ACD ;②求证:CF=CH ; 判断△CFH?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④FH||BD. 9.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在BC 上任取一点P ,作PQ ∥AB 交AC 于Q ,作PR ∥CA 交BA 于R ,D 是BC 的中点,求证:⊿RD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 B 10.已知:在⊿ABC 中,∠A=900,AB=AC ,D 是AC 的中点,AE ⊥BD ,AE 延长线交BC 于F ,求证:∠ADB=∠FDC 。 11.已知:在⊿ABC 中BD 、CE 是高,在BD 、CE 或其延长线上分别截取BM=AC 、CN=AB ,求证:MA ⊥NA 。 12、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O 为BC (1)写出点O 到△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不要求证明); (2)如果点M 、N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移动,在移动中保持AN =BM ,请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面积为1,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 ,BC ,CA 至点111,,A B C ,使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顺次连接111,,A B C ,得到111A B C ?;第二次操作:分别 延长111111,,A B B C C A 至点222,,A B C ,使2111A B A B =,2111B C B C =,2111C A C A =,顺次连接222,,A B C ,得到222A B C ?,…;按此规律,要使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超过2020,最少需经过__________次操作. 【答案】4 【解析】 【分析】 连接111,,AC B A C B ,根据两个三角形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从而得出第一次操作: 11177A B C ABC S S ??==<2020;同理可得第二次操作22211127749A B C A B C S S ??===< 2020……直至第四次操作4443334 772401A B C A B C S S ??===>2020,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连接111,,AC B A C B ∵111,,A B AB B C BC C A CA === 根据等底同高可得: 111111111,,C A B C AB ABC A B C A BC A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S S ====== ∴111111111,C A B C AB A B C A BC B C A B CA ABC S S S S S S S ====== ∴第一次操作:11177A B C ABC S S ??==<2020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试题及答案

数学测评题(八年级上册)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微选择题,满分50分。第Ⅱ卷为填空题和解答题,满分50分。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下列能构成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1、2、3 B. 2、3、4 C. 3、4、5 D. 4、5、6 2. 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有( ) -0.333…, 4, 5, π -, 3π, 3.1415, 2.010101…(相邻两个1之间有1 个0),76.0123456…(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若规定误差小于1,那么50的估算值是( ) A. 7; B. 7.07; C. 7或8; D. 7和8. 4.10名初中毕业生的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如下:25,26,26,27,26,30,29,26,28,29,这些成绩的中位数是() A. 25 B. 26 C. 26.5 D. 30 5. 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等于300, 这个多边形是( ) A.六边形; B.正八边形; C.正十边形; D.正十二边形. 6.以下五家银行行标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1(2=- B. ()1133 -=- C. 2的平方根是2± D. ()232)3(-?-=-?- 8.一根蜡烛长20cm ,点燃后每时燃烧5cm ,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 (厘米)与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图是( ) h h h h 0 t 0 t 0 t 0 t A. B. C. D. 9.已知:如图1,梯形ABCD 中,AD ∥BC ,AB=CD ,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10.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为a ,较长直角边为b ,那么(a+b )2的值为( ) A. 13 B. 19 C. 25 D. 169 图1 图2 O D C B A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4章)

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1-4章) 第一部分 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知识点归纳】: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 等于斜边c 的 ,即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 ,称为勾股数. 注意:1.勾股定理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 2.常见的勾股数:3,4,5;6,8,10;5,12,13;7,24,25;8,15,17. 3.若a ,b ,c 为勾股数,则ka ,kb ,kc (k 为正整数)也是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知识点归纳】: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稍拓展一下)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只有 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 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特别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达标测试卷

第二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的大小等于() A.40°B.50°C.60°D.70°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cm,3 cm,4 cm B.2 cm,3 cm,5 cm C.2 cm,5 cm,10 cm D.8 cm,4 cm,4 cm 3.在△ABC中,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B∶∠C=1∶2∶2 B.∠A∶∠B∶∠C=3∶4∶5 C.∠A∶∠B∶∠C=1∶2∶3 D.∠A∶∠B∶∠C=2∶3∶4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5.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是() A.40°B.60°C.80°D.120°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中BC边上的高AD,其中正确的是() 7.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小于其外角和,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8.如图,在△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145° 9.如图,∠A ,∠B ,∠C ,∠D ,∠E 五个角的和等于( ) A .90° B .180° C .360° D .540° 10.已知△ABC ,有下列说法: (1)如图①,若P 是∠ABC 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2)如图②,若P 是∠ABC 和外角∠A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A ; (3)如图③,若P 是外角∠CBF 和∠BCE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P =90°-12∠A . 其中正确的有(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小明的父亲在院子的门板上钉了一个加固板,从数学的角度看,这样 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正五边形每个外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x ,5,则整数x =________. 14.将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放置,则∠1=________. 15.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以画9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________. 16.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是△ABC 的高,∠BAC =40°,且∠ABC 与∠ACB 的度数之比为3∶4,则∠ADC =________,∠CBE =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点,E F 分别在 线段BD 、CD 上,点G 在EF 的延长线上,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若 60,84,A BEH HFG n ???∠=∠=∠=,则n =__________. 【答案】78. 【解析】 【分析】 利用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得到∠DBC=12∠ABC ,∠ACD=1 2 (∠A+∠AB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D= 1 2 ∠A=30?,利用外角定理得到∠DEH=96?,由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得到∠DEG=∠HEG=48?,根据外角定理即可得到∠DFG=∠D+∠DEG=78?. 【详解】 ∵ABC ?的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 ∴∠DBC= 12∠ABC ,∠ACD=1 2 (∠A+∠ABC), ∵∠DBC+∠BCD+∠D=180?,∠A+∠ABC+∠ACB=180?, ∴∠D= 1 2 ∠A=30?, ∵84BEH ?∠=, ∴∠DEH=96?, ∵EFD ?与EFH ?关于直线EF 对称, ∴∠DEG=∠HEG=48?,∠DFG=∠HFG n ?=, ∵∠DFG=∠D+∠DEG=78?, ∴n=78. 故答案为:78.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外角定理,角平分线性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此题中求出∠D= 1 2 ∠A=30?是解题的关键.

2.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夹的锐角是_____度. 【答案】45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如图所示 △ACB为Rt△,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AD,BE相交于一点F. ∵∠ACB=90°, ∴∠CAB+∠ABC=90° ∵AD,BE,分别是∠CAB和∠ABC的角平分线, ∴∠FAB+∠FBA=1 2∠CAB+1 2 ∠ABC=45°. 故答案为4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和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利用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求解. 3.一机器人以0.3m/s的速度在平地上按下图中的步骤行走,那么该机器人从开始到停止所需时间为__s. 【答案】160. 【解析】 试题分析:该机器人所经过的路径是一个正多边形,利用360°除以45°,即可求得正多边形的边数,即可求得周长,利用周长除以速度即可求得所需时间. 试题解析:360÷45=8, 则所走的路程是:6×8=48m, 则所用时间是:48÷0.3=160s.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一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 ≌△DEF ,BE=4,AE=1,则DE 的长是( ) A .5 B .4 C .3 D .2 1题 2题 3题 4题 2、如图,已知AE=CF ,∠AFD=∠CEB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 的是( )A .∠A=∠C B .AD=CB C .BE=DF D .AD ∥BC 3、 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 AB=DE ,BC=EF ,AC=DF ;② AB=DE ,∠B=∠E ,BC =EF ; 4、 ③ ∠B=∠E ,BC=EF ,∠C=∠F ;④ AB=DE ,AC=DF ,∠B=∠E . 其中,能使△ABC ≌△DEF 的条件共有( )组 组 组 组 4、如图 所示,AB = AC ,要说明△ADC ≌△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 是( ) A .∠B =∠C B. AD = AE C .∠ADC =∠AEB D. DC = BE 5、具有下列条件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不能判断它们全等的是( ) A . 顶角、一腰对应相等 B . 底边、一腰对应相等 C . 两腰对应相等 D . 一底角、底边对应相等 6、如图所示,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 ) A B C D 7、已知:如图在△ABC ,△ADE 中,∠BAC=∠DAE=90°,AB=AC ,AD=AE ,点C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BE .以下三个结论: A . 1 B . 2 C . 3 D . 4 7题 8题 9题 9题 8、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 结论:①EM FN =;②CD DN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实数

第四章 《实数》复习课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 一、知识要点 1、如果x 2=a (x ≥0),那么x 叫做 的平方根。 2、一个正数有 个平方根,它们互为 ;0的平方根是 ;负数 平 方根。 3、正数a 的 的平方根叫做算术平方根,0的算术平方根是 。 4、如果x 3=a ,那么x 叫做 的立方根。 5、正数的立方根是 ;负数的立方根是 ;0的立方根是 。 6、数轴上的点与 一一对应。 7、实数的分类: 。 二、基础练习 1、比较大小: 5.2. 2、计算:(﹣)2= ; = ; = ; 的倒数是 ;()3的相反数是 ;的平方根为 。 3、若3+x 是4的平方根,则=x ___,若-8的立方根为1-y ,则y=________. 4、计算:2)4(3-+-ππ的结果是______。 5、0.02634(精确到0.01)是 。 6、5.089×106精确到 位。 7、在实数70107.08 1 221.03、、、、- 。。π中,其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8、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A.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B.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C.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D.不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9、若a 为实数,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 A.2a - B.2 )1(+-a C.2a - D.)1(+--a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 为实数,则0≥a B.若a 为实数,则a 的倒数为a 1 2)9(-

64 )24(3-=-x 0144252=-x 333)5(027.025 425---++-C.若y x 、为实数,且y x =,则y x = D.若a 为实数,则02≥a 11、若10<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 三角形 综合复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三角形综合 复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成为一个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 2,3,4 B. 5,7,7 C. 5,6,12 D. 6,8,10 2.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B.六边形 C.七边形D.八边形 3. 在△ABC中,∠A,∠C与∠B处的外角的度数如图所示,则x的值是() A.80 B.70 C.65 D.60 4. 如图,在△ABC中,∠C=90°,∠A=3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为() A.30°B.40°C.50°D.60° 5. 如图,点D在BC的延长线上,DE⊥AB于点E,交AC于点F.若∠A=35°,∠D=15°,则∠ACB的度数为() A.65°B.70°C.75°D.85° 6.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4,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

A.7 B.8 C.9 D.10 7. 在△ABC中,若∠B=3∠A,∠C=2∠B,则∠B的度数为() A.18°B.36°C.54°D.90° 8. 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处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了11个三角形,则经过这一点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A.8 B.9 C.10 D.11 9. 长为9,6,5,4的四根木条,选其中三根组成三角形,选法有() A.1种B.2种 C.3种D.4种 10. 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小x°,∠B增加y°,∠C增加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z-y D.x+y+z=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 11. 把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拼在一起,那么图中∠ABF=________°. 12. 如图,∠AOB=5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重合),当∠A的度数为________时,△AOP为直角三角形. 13. 如图,AD是△ABC的中线,已知△ABD的周长为25 cm,AB比AC长6 cm,则△ACD的周长为c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信达 初中数学试卷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 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 A D B C 图2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11、12、13章知识要点

第十一章三角形知识要点 1、三角形的定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而成的平面图形。记为△ABC 2、三角形的有关重要线段: ⑴三角形的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①组成三角形的条件:较小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若两边为a、b,则第三边取值范围是: a-b <c< a+b ⑵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3、三角形的分类:按边分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解有关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通常要对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进行分类讨论。 4、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5、三角形有关的角: ⑴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⑶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6、多边形: ⑴对角线:多边形中不相邻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连线。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有 n-3 对角线,这些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n-2 三角形,n边形共有(3) 2 n n-条对角线; ⑵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180°, ⑶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 360°,正n边形外角360 n ? ,因此内角180°-内角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知识要点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边边边(SSS)、边角边(SAS)、角边角(ASA)、角角边(AAS)、 斜边、直角边(HL)。 方法与思路: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时,通常证这两条线段或这两个角分别所在 的三角形全等。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十三章轴对称知识要点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轴对 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重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重直平分线的推论: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5、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 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6、点的对称 点(x ,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 , —y) 点(x ,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x , y) 点(x , 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9、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 10、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性质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 (m ,m +8)在第二象限,点B (0,n )在y 轴正半轴上,作DA ⊥x 轴,垂足为A ,已知OA 比OB 的值大2,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 (1)求m 和n 的值. (2)如图2,C 为AO 的中点,DC 与AB 相交于点E ,AF ⊥BD ,垂足为F ,求证:AF =DE . (3)如图3,点G 在射线AD 上,且GA =GB ,H 为GB 延长线上一点,作∠HAN 交y 轴于点N ,且∠HAN =∠HBO ,求NB ﹣HB 的值. 【答案】(1)4 2 m n =-?? =?(2)详见解析;(3)NB ﹣FB =4(是定值),即当点H 在GB 的 延长线上运动时,NB ﹣HB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1)由点D ,点B 的坐标和四边形AOBD 的面积为12,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2)由(1)可知,AD =OA =4,OB =2,并可求出AB =BD =25,利用SAS 可证△DAC ≌△AOB ,并可得∠AEC =9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证; (3)取OC =OB ,连接AC ,根据对称性可得∠ABC =∠ACB ,AB =AC ,证明△ABH ≌△CAN ,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218122 m n n m m --=?? ?++-=?? 解得4 2m n =-??=? ; (2)如图2中, 由(1)可知,A (﹣4,0),B (0,2),D (﹣4,4),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八年级数学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321,421,521 C .3,4,5 D .4,721,82 1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 A .在△ABC 中,∠C =∠A 一∠ B ,则△AB 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 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C .在△ABC 中,若a =53c ,b =5 4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4.四组数:①9,12,15;②7,24,25;③32,42,52;④3a ,4a ,5a (a >0)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5.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正方形A 的面积为( ) A . 6 B . 36 C . 64 D . 8 6.一块木板如图2所示,已知AB =4,BC =3,DC =12,AD =13,∠B =90°,木板的面积为( ) A .60 B .30 C .24 D .12 7.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 ,12cm ,其中斜边上的高为( ) A .6cm B .8.5cm C .1330cm D .13 60cm 8.两只小鼹鼠在地下打洞,一只朝前方挖,每分钟挖8cm ,另一只朝左挖,每分钟挖6cm ,10分钟之后两只小鼹鼠相距( ) A .50cm B .100cm C .140cm D .80cm 9.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m ,当它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m 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为 ( ) A D B C 图2 图1 A 100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