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零件要求尺寸质检报告
产品尺寸测量报告模板

产品尺寸测量报告模板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所测产品的尺寸进行详细测量,并提供测量结果和分析。
通过本报告,我们将为您提供产品的准确尺寸数据,以帮助您评估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
2. 测量目的本次尺寸测量的目的是对产品进行精确测量,以验证其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确保产品与客户的需求相符。
3. 测量仪器和方法3.1 测量仪器我们使用了以下仪器对产品进行尺寸测量:- 三维扫描仪:用于获取产品表面的点云数据,并生成三维模型。
- 数字卡尺:用于测量产品的线性尺寸,如长度、宽度和高度。
- 光学显微镜:用于检测产品微小尺寸特征,如微观表面纹理和孔隙结构。
3.2 测量方法我们遵循以下测量方法来确保尺寸测量的准确性:1. 清洁产品表面,以消除可能产生尺寸误差的污垢和杂质。
2. 三维扫描仪测量:将产品放置在扫描仪的平台上,通过扫描仪获取产品表面的点云数据,并生成三维模型。
3. 数字卡尺测量:使用数字卡尺测量产品的线性尺寸,记录测量结果。
4. 光学显微镜检测:将产品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微观尺寸特征。
4. 测量结果根据我们的测量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果:- 产品长度:XXcm- 产品宽度:XXcm- 产品高度:XXcm- 微观表面纹理:平滑,无明显缺陷- 孔隙结构:无明显孔洞或缺陷5. 结果分析通过我们的尺寸测量,产品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且没有明显的尺寸缺陷。
微观表面纹理和孔隙结构也符合质量标准。
然而,我们注意到一些微小的尺寸偏差,这可能是由生产过程中的误差引起的。
这些偏差对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没有显著影响,但我们建议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以减小这些尺寸偏差。
6. 结论通过本次尺寸测量,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产品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并与客户的需求相符。
- 微观表面纹理和孔隙结构符合质量标准。
- 需要进一步优化生产过程以减小尺寸偏差。
我们希望本报告提供的尺寸测量结果和分析能够帮助您评估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
如果您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微型滚动轴承装配及质检实验报告

微型滚动轴承装配及质检实验报告微型滚动轴承是具有精度高、性能稳定、尺寸小、体积小,重量轻、重量不足或无轴承的微型零件,广泛用于传动机械中。
轴承根据结构可分为平面轴承、圆柱形轴承和滚子滚动轴承三种。
微型滚动轴承一般有四个轴,可以旋转180°角度进行旋转,这种结构的精度很高,并且可以方便地更换为圆柱形或球形。
在装配微型滚动轴承时如何保证其达到要求呢?我们通过对微型滚油润滑套及滚子的组装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装配质量达标。
我们按照要求分别安装了小型球面滚子滚道式微型滚动轴承5套、圆锥形式微型滚油润滑套滚道式微型滚动轴承4套共计9只小球作为检验重点,同时装配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对设备进行了保养、维修及检查。
实验方法:将10个小球放入1号圆孔内(距圆孔表面5 mm),然后将其放入3个直径为100~200 mm的圆柱形滚油润滑套内,分别用压板将之压紧或挤压即可。
1、选择合适的轴承和轴承座,在保证良好润滑的情况下,尽量减小摩擦阻力。
微型滚动轴承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在使用过程中其磨损会不断地积累,造成轴系精度降低、输出轴精度不高、运行阻力增大,影响使用寿命。
因此要选择合适的轴承座来支撑微型滚动轴承。
轴颈材质选用低合金精密工具钢(HRB400)制作而成,在保证高强度、耐磨性和承载能力的情况下,减小轴颈尺寸大小与内径的偏差,以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
此外还要考虑轴承座本身性能是否达标、配合是否可靠等,以免造成因配合不合适而发生轴系精度降低和运行阻力增大的现象。
对微型滚动轴承而言为了降低摩擦阻力可以选用有密封作用或防尘作用的轴承座来结构;还要根据轴系及载荷选择合适类型的零件(如滚针轴承、圆锥形轴承以及球面滚子轴承等)。
根据微型滚动轴承型号和负荷大小选择合适大小规格、质量较轻的轴来保证其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避免负荷增大而发生轴系及滚针轴承失效。
例如对于微型滚动轴承而言,应避免由于负荷增大而使其滚针轴承与滑动摩擦表面受损或是因轴系过热造成润滑不均匀引起故障。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产品机加工零部件、外协外购件精度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和装配过程质量受控,整体性能质量稳定,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零部件加工工序、工序交检转序、装配过程环节。
3、标准要求3.1下料检验标准3.1.1下料尺寸符合下料工艺卡要求,尺寸不得过大或过小。
3.1.2下料后零部件不允许存在割伤、豁口、割渣、氧化皮等质量缺陷。
3.2机加工检验标准3.2.1机加工零部件每道工序合格率不低于95%,关键件、重要件合格率不低于97%。
3.2.2机加工加工前所有板料、板料、毛坯料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2.3所有铸件、锻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3.2.4零部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毛刺、铁屑、棱角、未倒角现象。
3.2.5精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措施进行支撑、保护,防止磕碰、划伤等缺陷。
3.2.6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不允许打印钢印标记,最终工序的热处理零件,热处理后不允许有氧化皮,精加工后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3.2.7对于图纸要求镀锌或者镀铬的零件,图纸要求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的尺寸。
3.2.8图纸中未标注倒角时,按JB/T 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3.2.9图纸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 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3.2.10中心孔的类型、尺寸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3.2.11所有内径、外径、轴类加工表面粗糙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4、职责和要求4.1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设计确认产品关键件、重要件并提供清单;负责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图纸尺寸的修改和提供技术支持。
4.2工艺部负责确认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并制定工艺文件;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指导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4.3 生产部负责按照最新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派工,并将图纸和工艺卡一并交给操作者。
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和工艺制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本工序所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的使用,并复检上道工序(如:下料)零部件是否存在尺寸不合格或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全尺寸检测报告(一)2024

全尺寸检测报告(一)引言概述:全尺寸检测报告(一)是对某产品进行全尺寸检测后所得到的结果和分析的报告。
本文将首先介绍全尺寸检测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讨论5个大点,每个大点包含5-9个小点。
最后,本文将总结全尺寸检测的结果和结论。
1. 产品特性检测1.1 尺寸测量- 使用精确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测量-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尺寸范围- 记录测量结果并与设计规范进行比较1.2 外观检查- 观察产品外观是否有明显缺陷或瑕疵- 检查产品表面的光滑度和质量- 检测产品颜色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1.3 包装检测-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检测包装内部是否存在松动或破损- 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2. 材料性能检测2.1 强度测试- 通过拉力测试仪测定产品的强度参数- 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设计的负载要求- 分析材料强度与设计负载之间的安全裕度 2.2 塑性测试- 使用硬度测试仪对产品进行塑性测试- 分析产品的硬度与材料塑性之间的关系 - 检测材料在变形和应变过程中的性能3. 功能性能检测3.1 电子元件测试- 检查电子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调试电路并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 确保产品的功能符合设计要求3.2 机械动作测试- 测试产品的机械部件是否正常运转- 检查产品的运行噪音和振动- 确保产品的机械动作性能良好4. 环境适应性测试4.1 温度测试- 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测试产品性能- 分析产品在高温、低温环境下的可靠性- 确保产品在各种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4.2 湿度测试- 在不同湿度环境下测试产品的性能- 检查产品内部是否受到湿度影响- 评估产品的防潮性能和耐湿度能力5. 安全性能检测5.1 电气安全测试- 检查产品的绝缘电阻和接地状态- 测试产品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值- 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时不会发生电击事故5.2 火灾安全测试- 检测产品的抗火性能和阻燃能力- 测试产品在火灾情况下的烟雾和毒气产生情况- 确保产品在火灾时能够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总结:全尺寸检测报告(一)中,我们对产品的特性、材料性能、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
产品全尺寸检验报告(产品规格要求)(二)2024

产品全尺寸检验报告(产品规格要求)(二)引言概述:本次产品全尺寸检验报告旨在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对产品尺寸进行仔细测量和分析,我们能够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规格,并发现任何潜在的缺陷或问题。
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将涵盖该部分下的几个关键点。
通过本报告,客户将了解产品的尺寸检验结果和评估结论。
正文:一、外观尺寸检验1.测量外观尺寸(长度、宽度、高度)是否符合规格要求2.检查产品边缘和曲线的平滑度是否达到标准3.确认产品的整体形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检查产品的角度和倾斜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5.评估外观尺寸检验结果,并提出结论二、功能尺寸检验1.测量功能部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规格要求2.核实各功能部件的连接和安装是否正确3.检查功能部件的运作是否正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4.评估功能尺寸检验结果,并提出结论5.提出任何必要的改进建议,以提高产品的功能性能三、材料尺寸检验1.检查产品所用材料的厚度、宽度是否符合规格要求2.测量材料的硬度和密度是否达到标准3.检查材料表面的平整度和平行度是否满足要求4.评估材料尺寸检验结果,并分析材料的质量情况5.提出任何可能存在的材料问题,并建议解决方案四、装配尺寸检验1.检查产品的各个组件之间的装配精度和匹配度是否达到要求2.测量装配部件的相对位置和间隙是否在允许范围内3.核实产品的组装工艺是否正确,并评估其对尺寸的影响4.评估装配尺寸检验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5.确定产品的装配质量,以确保其满足规格要求五、检验总结综合以上尺寸检验结果,对产品的整体品质进行综合评估,并得出以下结论:1.产品是否满足规格要求,是否达到客户的期望2.产品是否存在任何尺寸方面的缺陷或不足3.产品尺寸检验的结果是否满足质量标准和行业要求4.针对任何发现的问题,提出必要的改进方案和建议5.总结本次尺寸检验的重点和主要发现,并展望未来的质量控制措施总结:通过对产品全尺寸的仔细检查和评估,我们能够确定产品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并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全尺寸检验报告

PPAP
供方名称 : 哈尔滨天烨轴承有限公司 供方代码:
乙方检验结论:合格 (盖检验章) 注:。 检验: 审核:
甲方检验结论:
检验日期:
天烨轴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限公司
全尺寸检验报告 手工样件 工装样件
零件编号: 54RCT3502 零件名称: 汽车离合器轴承 图纸更改日期: 检验机构名称:哈尔滨天烨轴承有限公司质检部 尺寸序号 Number 尺寸要求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轴承单元内径尺寸φ35.05~φ35.30 接触圆直径φ54 单总高44.5±05 单元配合高34±0.5 拨叉宽度43.5±0.5 内外圈硬度HRC60~64 旋转灵活性 手感无噪音 外观无锈蚀、划伤 型号标识清楚 调心力50~200N 调心量1.2-1.7 是否KPC KPC Yes/No Y N N Y Y Y N N N N N Y 检测方法 inspection method 专用止通规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 硬度计 转动 转动 目测 目测 测力计 游标卡尺 序列号 Serial No Sφ35.10 φ54 44.15 34 43.86 62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00N 1.5 序列号 Serial No Sφ35.10 φ54 44.15 34 43.86 63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00N 1.4 序列号 Serial No Sφ35.10 φ54 44.15 34 43.86 62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100N 1.5 序列号 Serial No S序列号 Serial No S序列号 Serial No S-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货物质量检查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质量检验的管理,结合公司产品检验规程,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不断巩固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检验工作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专职检查人员的检验为主,在共同搞好质量的前提下,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首检、巡检、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结合起来。
3.质量检查工作,应贯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生产小组认真作好三检;车间作好所属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专职机构作好原材料入公司。
成品出公司和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协作。
在质保部的统一领导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
4.质量检查总的依据是:公司制定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1)原材料以金属原材料验收要求为检验标准。
(2)各类成品的零部件性能以及外观检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3)产品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半制品质量按公司制订工艺规程检查。
二、原材料检验1.凡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应由供销科专人填写“原材料送验通知单”,详细注明原材料名称,数量、产地、单位编号,存放点连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一起交质保部进行检查抽样。
若遇货源紧张急迫待试需马上投产的,必须在送验通知单上写明“急”字样。
2.质保部接到“原材料送验通知单”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应由专人前往存放地点按国家或公司订技术条件的规定数量抽样送到并交给技术开发部。
3.技术开发部接到质保部原材料样品后按“急”或“一般”程序规定时间内拿出实验报告单如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由该部门主任签署意见,说明该项不合格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意见,然后交质保部检验。
4.不合格的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需重新检验加工项目,经质保部审查确实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应由质保部发给合格证,并盖上合格证章,供销科方可发给车间部门使用并严格按先进先出发用,否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5.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必须按照规定的保管要求,按批分别堆放,不得将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杂堆放,否则作不合格品处理。
零部件检验规范

螺杆直线
检验模
0.05
螺钉能顺利进入检验模孔即位合格
15
二类表面缺陷
目测
16
一类表面缺陷
按GB/T5779.1—2000规定
千分尺或光滑卡规
2级
以螺杆短边长度为准若检lslg,此项不检
12
公称长度
卡尺
0.05
13
螺纹长度b(Lo)
卡尺
0.05
14
无螺纹杆部长度Ls
卡尺
0.05
15
夹紧长度lg或肩距a
卡尺及环规
0.05
用卡尺测量螺栓支承面与不带内倒角的螺纹环规间距离。
16
螺杆孔径ds
光滑塞规
0.02
只检通规
17
头部直径dk(D)
6头下圆角半径r半径规7开槽宽度n专用检具或卡尺002沿螺栓杆部中心线测量8槽深t专用检具或卡尺0029头部高度hh专用检具或卡尺00210螺纹大径d千分尺或光滑卡规1级螺纹收尾和螺杆末端两扣不测量尺寸及公差按jbjq13011附录b11无螺纹杆径dsd1千分尺或光滑卡规2级以螺杆短边长度为准若检lslg此项不检12公称长度卡尺00513螺纹长度blo卡尺00514无螺纹杆部长度ls卡尺00515夹紧长度lg或肩距a卡尺及环规005用卡尺测量螺栓支承面与不带内倒角的螺纹环规间距离
脱碳层
扭矩试验
弹性
韧性
拧入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