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艺术活动:我家的冰箱
家里的冰箱教案美术

家里的冰箱教案美术教案标题:探索家里的冰箱——美术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用品的功能和特点,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 通过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用品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2. 学习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运用等。
教学准备:1. 家庭用品的图片或实物,包括冰箱、食物、餐具等。
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笔等。
3. 白纸或画板。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家里的冰箱,并询问冰箱的功能和作用。
2. 展示冰箱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步骤二:学习绘画技巧(10分钟)1. 介绍线条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如直线、曲线等。
2. 示范如何运用线条描绘冰箱的形态特征,如外形、门把手等。
3. 让学生跟随示范,用铅笔画出冰箱的轮廓。
步骤三:绘画创作(25分钟)1. 分发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
2. 鼓励学生运用色彩表达冰箱内部的食物和餐具等。
3.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绘画创作,可以选择画出冰箱的全貌或者冰箱内部的一部分。
步骤四:分享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简单介绍自己的创作理念和用色方式。
2. 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观察和绘画其他家庭用品,如电视、沙发等。
2. 组织学生合作绘制家庭场景,将不同的家庭用品组合在一起。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线条运用、色彩运用和创意表达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用品的设计原则和美学价值。
2.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拓宽他们对美术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家里的冰箱作为主题,结合绘画创作,旨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物品的观察力和审美意识。
通过学习绘画技巧和创作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冰箱》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冰箱》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创意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学习,提高幼儿的画面再现能力。
3.学习如何使用不同颜色和贴纸来丰富画面表现。
4.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二、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贴纸。
2.练习画面的构成和表现技巧。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感性认识。
三、教学准备1.绘画纸,颜料,画笔,水杯,毛巾等;2.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贴纸;3.具有冰箱形状的幼儿教具或者图片;4.大自然图片、回收物品等图片。
四、教学流程1. 导入1.说出“冰箱”这个词,了解幼儿对冰箱的描述,如形状、形式、颜色等,让幼儿通过联想了解发展主题。
2. 学习1.引导幼儿观察冰箱的形状和颜色,要求幼儿观察画面细节,让他们通过视觉和感性认知学习。
2.以幼儿教具或图片形式展示冰箱,细致地讲解冰箱上不同的部件和其他器具,让他们了解冰箱的作用和功能。
3.提供不同颜色和形状的贴纸,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来选择适合的贴纸进行构图,通过对不同颜色和图案贴纸的使用,让幼儿学习到改变画面表现的方法。
4.引导幼儿用彩色颜料绘制冰箱的形状,注重细节,如冰箱上的按键、开关、手柄等等。
5.讲解如何运用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贴纸来修饰画面,让幼儿发挥创意,完成画面。
3. 总结1.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画面表现和体验,分享自己的作品,以此来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2.评价幼儿的画作,鼓励他们发挥创意,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扩展1.引导幼儿到家中或外出观察大自然,找出具有绘画意义的场景或物品,以此作为素材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扩展幼儿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2.给予回收物品,让幼儿了解由废品可以创造出美好的艺术品。
六、教学评价此次教学的主题为《冰箱》,通过让幼儿参与其中,引导他们观察冰箱的画面细节和构图,了解冰箱的作用和功能,同时锻炼幼儿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
课程的评估可以从幼儿的画面表现、情感表达和合作分享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园冰箱绘画教案中班

幼儿园冰箱绘画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冰箱的认知和理解。
2.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1.冰箱的外观特征及基本功能。
2.不同食物的存放位置和注意事项。
3.使用冰箱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1.一台冰箱模型。
2.不同食物的图片。
3.彩色纸张、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冰箱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说自己对冰箱的了解。
2.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例如“冰箱可以放什么东西?”“冰箱冷吗?”等。
第二步:介绍冰箱的外观特征及基本功能1.教师向幼儿展示冰箱的外观特征,引导幼儿观察其形状、门的设计等。
2.通过带图示例,向幼儿介绍冰箱的基本功能,如储存食物、保持食物新鲜等。
第三步:讨论不同食物的存放位置和注意事项1.教师出示不同食物的图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这些食物应该放在哪个位置。
2.引导幼儿讨论不同食物的注意事项,如生肉应该放在哪个区域、怎样保存蔬菜等。
第四步:绘画活动1.分发彩色纸张和绘画工具给每位幼儿。
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使用绘画工具在纸张上绘制他们心目中的冰箱和食物。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表达他们的创意。
第五步:展示与分享1.教师安排时间,让每位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2.在展示和分享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描述他们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五、教学延伸1.制作冰箱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纸箱等材料制作冰箱模型,并进行装饰。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使用冰箱的场景,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估1.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评估幼儿对冰箱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评估其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教案中使用了绘画活动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描述,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幼儿对冰箱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同时,通过引导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教案题目:中班美术欣赏《冰箱》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绘画作品《冰箱》的图片或实物。
2. 教具:彩色铅笔、彩色油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3. 幼儿绘画区域。
教学活动:活动一:感知与观察1. 导入:引导幼儿回忆并描述他们生活中的冰箱,包括颜色、形状等特点。
2. 展示《冰箱》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中的冰箱,询问幼儿关于画中冰箱的特点,如颜色、形状、里面有什么等。
活动二:绘画创作1. 教师向幼儿示范,使用彩色铅笔或画笔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冰箱,鼓励幼儿使用丰富的色彩表达。
2. 提供彩色纸、剪刀等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并创造性地制作冰箱的其他部分,如冰箱的把手、底座等。
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
活动三:作品欣赏与分享1. 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幼儿观赏。
2. 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作品中的特点和自己的创作过程。
活动四:情境引导游戏1. 创设冰箱店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冰箱销售员或顾客,通过游戏情境进一步体验和学习冰箱相关的知识。
教学延伸:1. 家园共同合作: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和欣赏绘画作品,在家中尝试绘画冰箱,并与班级分享。
2. 在班级环境中增设一个绘画角落,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和绘画作品图片,供孩子自由观察和绘画。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参与绘画创作的表现,包括颜色运用、画面构图等。
2. 评价幼儿的作品描述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3. 教师记录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
教学反思:1. 幼儿在绘画创作中是否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2. 幼儿是否能够观察并描述绘画作品中的细节和特点?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4. 教学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若有不足,应如何改进?。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3篇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美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生活中日常物品的美的欣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张表现冰箱的图片。
2.收集一些与冰箱相关的生活用品或图片,如食物、饮料、冰淇淋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教师出示表现冰箱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询问:“这是什么东西?”2.引导幼儿从外观特点和功能上描述冰箱。
活动一:感知冰箱1.教师展示一些与冰箱相关的生活用品或图片,如食物、饮料、冰淇淋等。
2.让幼儿观察这些物品,并根据外观、颜色、形状等特点来感知它们与冰箱的联系。
活动二:想象冰箱1.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冰箱,问他们会变成什么来装在自己的“冰箱”里。
2.逐一请幼儿说出他们的想象物品,并简单描述一下。
活动三:创造冰箱1.准备一些废旧纸盒、颜料或彩纸,让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冰箱”。
2.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颜色的纸盒装饰冰箱,或用彩纸剪出冰箱上的按钮、屏幕等细节。
小结:1.回顾幼儿对冰箱的观察和感知。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造作品。
3.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发现周围的美和细节。
评估: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通过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冰箱”来评估他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冰箱》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欣赏叶子艺术的美。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叶子艺术的美的感受。
教学准备:幼儿园美术教具:叶子样本、彩笔、纸张、剪刀、粘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拿出一枚叶子样本,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这是什么物品?- 你有没有见过类似的叶子?- 这叶子的颜色、形状、纹路等有什么特点?2. 让学生围绕叶子展开一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箱》(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箱》(四篇)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箱》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糖葫芦》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凤阳花鼓》含反思三幼儿园中班教案《出海》含反思四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冰箱》一
中班教案《冰箱》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冰箱都有哪些用处,学会分四部画会冰箱,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冰箱》教案吧。
【活动目标】
学会分四部画会冰箱。
知道冰箱都有哪些用处。
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冰箱图、画画本、铅笔、水彩笔。
【活动过程】
1、看这个图大家认识它是什么不啊?
2、大家还知道是家里装好吃的冰箱那!
3、那你们还知道冰箱能干什么啊?
4、不知道了,那我们一起想想,冰箱能给你们冻雪糕,那我们吃的肉怕坏,是不也可以冻冰箱里,天热蔬菜、牛奶、糕点都能放在上面保鲜啊!
5、动脑想想才知道冰箱还有这么用处那!
6、那你们会画家里的冰箱吗?
7、我们学一学画冰箱
——拿出笔本先画出冰箱的外形,是长方形的对吧!
——冰箱是上下两个,我们从中间分两半。
——我们开冰箱时又把手,在画上把。
2 / 2。
我家的电冰箱中班科学教案

我家的电冰箱中班科学教案一、引言电冰箱已经成为现代家庭必备的家电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电冰箱使用不当可能会浪费能源、影响食品保鲜效果,甚至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能够正确使用电冰箱,特制定了一份科学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家中的电冰箱,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浪费。
二、电冰箱的基本原理1. 冷藏原理:电冰箱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实现冷藏功能。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剂会吸收冷热量,形成冷凝器和蒸发器,从而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
2. 导热原理:电冰箱外壳和隔热层的设计,起到了保温的作用,使制冷效果更好,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合理设置冷藏温度1. 冷藏室温度:一般来说,冷藏室的温度应该保持在0℃至7℃之间,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延长食物的保鲜期。
2. 冷冻室温度:冷冻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左右,这样能更好地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风味。
3. 定期检查温度:定期使用温度计来检测冰箱内部的温度,确保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四、储存食物的技巧1. 分类储存:将食物按照种类进行分类储存,例如将肉类、水果、蔬菜等分开存放,避免食物之间的交叉污染。
2. 食物包装:将食物使用密封袋或保鲜盒进行包装,防止食物变质和异味的传播。
3. 食物摆放:避免食物相互挤压,防止气流阻塞,导致冷藏效果不佳。
五、电冰箱的日常维护1. 定期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电冰箱内外进行彻底清洁,包括清洗冰箱内部的储物格、抽屉和密封胶条,清理冰箱外表面的尘埃和污渍。
2. 不堆满食物:保持冷气流通的同时,不要将冰箱堆满食物,否则会影响制冷效果。
3. 维持通风:保持冰箱周围的空间畅通,不堵塞通风口,便于散热和制冷。
六、节约能源的技巧1. 温度调节:将冰箱的温度调节为适宜的范围,不要过低或过高,避免能源的浪费。
2. 食物预冷:将食物在室温下预冷后再放入冰箱,能够减少电冰箱的耗能。
3. 有效利用冷热储存: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之间设置隔板,避免混合冷热物品,提高制冷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中班教案《冰箱》

中班教案《冰箱》本节课的主题是《冰箱》。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班幼儿将学习冰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目标:学习冰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培养中班幼儿的生活技能和安全意识。
激发幼儿对家庭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冰箱的图片和实物。
食物和饮料。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向中班幼儿们展示冰箱的图片和实物,引导他们观察和思考冰箱的外观和功能。
通过引入激发幼儿们对冰箱的兴趣。
2. 功能介绍: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冰箱的功能,包括储存食物和饮料、保持食物新鲜和冷藏食物等。
教师引导他们思考冰箱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用途。
通过功能介绍来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安全意识。
3. 观察实物:教师展示冰箱内的食物和饮料,让幼儿们观察和描述食物的状态和冰箱的布局。
教师引导他们思考食物应该放在哪个区域,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冰箱。
通过观察实物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生活技能。
4. 安全教育: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冰箱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不乱放食物、不长时间开门、不用手触摸冷冻室等。
教师引导他们理解这些注意事项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家中遵守安全规则。
通过安全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5. 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幼儿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模拟使用冰箱的场景。
教师引导他们合理安排食物的摆放和使用冰箱的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生活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班幼儿们不仅能够学习冰箱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还能够观察实物和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功能介绍、观察实物、安全教育和小组活动,他们可以培养生活技能、安全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激发对家庭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艺术活动:我家的冰箱
中班艺术活动:家的冰箱
活动目标:
1、会用几何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食品。
2、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所制范例,剪刀,从广告纸上剪下的食品图片。
2、幼儿美术用书《家的冰箱》。
3、活动前幼儿已在家里观察过自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
活动过程:
一、交流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交流感受。
——“谁愿意讲讲家里冰箱是什么形状的?冰箱里放了些什么东西?”
2、幼儿自由交谈,教师巡回倾听幼儿的交流情况。
3、教师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师生一起小结:冰箱的分层(制冷、保鲜等),食品按需要分别摆放等。
二、讲解演示:
1、教师演示冰箱的制作过程。
2、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食品的外形特征。
3、教师请幼儿将从广告纸上剪下的食品图片进行摆放。
三、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冰箱里添画食品并涂色。
2、师生共同交流绘画感受。
3、教师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