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脑室肿瘤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 光镜下表现为单层或柱状立方上皮细胞围绕血管呈均一乳头状排列,无 明显核异形及核分裂相。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影像学特征
CT平扫: 扩大的脑室内见团块样高密度灶,其内可见斑点钙化;病灶 形态欠规则,分叶状,周边可见结节样改变,颗粒感较明显;增强扫 描呈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楚;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效应(只有肿瘤 较大压迫脑室壁时才导致脑组织水肿效应)。
肿瘤 T1WI 呈稍低信号,T2WI 呈稍高信号,因肿瘤常有囊变、钙化,少数可合 并出血,使信号不均匀,囊变区 T1WI 呈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 呈高信号,钙 化灶在 T1WI、T2WI 上一般都呈低信号 。
瘤周水肿效应轻。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室管膜瘤(ependymoma)
脑室肿瘤-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 )
CNC影像学特征
常以宽基底与透明隔粘连,累及孟氏孔,引起梗阻性脑积水。 较大的肿瘤常侵犯侧脑室顶壁、侧壁。 肿瘤多呈囊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变区无强化。
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流空血管影。 瘤周水肿罕见。 MRS 发现高甘氨酸伴高丙氨酸峰或者肌醇峰伴高丙氨酸峰对诊断有较高价值。
脑室肿瘤-室管膜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SEGA)
脑室肿瘤-脉络丛乳头状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
脉络丛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起源于脉络上皮细胞,是一种少见的 肿瘤,占颅内肿瘤的0.4%~0.7%,占胶质瘤的2%。占儿童颅内肿 瘤的1.8%~3% 约45%的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在1岁内发病 74% 在10岁以内发病。

脑膜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脑膜瘤的MRI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37岁,头痛1个月。
三叉神经瘤
• 肿瘤沿三叉神经路径生长,常跨越中、后 颅窝,呈哑铃状,发生于半月节的肿瘤实 性成分较多,发生于颅后窝神经根部肿瘤 体积较大,易发生囊变。可引起病变侧圆 孔或卵圆孔扩大,可伴有同侧咀嚼肌萎缩。
• 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低等混杂信号, T2WI呈高信号,肿瘤多呈实性,部分囊 变,囊内信号同脑脊液信号,增强扫描实 性肿瘤明显均匀强化,囊性病变呈环形强 化,囊内无强化,常伴桥脑、第四脑室受 压向后移位,Meckel腔扩大。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概述
• 多发生在蛛网膜颗粒比较集中之处,小脑 幕、桥小脑角、海棉窦、筛板、鞍结节、 矢状窦旁等部位。
• 好发于42~56岁中年人群,男女比例为1: (2~3)。与乳腺癌有阳性相关性,妊娠期 间发病率高有关。
• 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少数间变后偏向恶性。 • 常见的脑膜瘤有脑膜肉瘤、恶性脑膜瘤、
混合型或移行型、砂粒型、血管型、成纤 维型、内皮型。
MRI
• T1WI常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 DWI常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1)白质塌陷征:颅外占位推压脑组织,脑白质受 压内移。常作为鉴别颅内外占位的重要征象之一。 (2)包膜:T1WI肿瘤边缘低信号环,肿瘤被移位 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是脑膜瘤特 征性表现。 (3)宽基底征:以宽基底附着于硬脑膜或颅骨,扁 平型脑膜瘤尤为明显。
(4)瘤周水肿:多认为与肿瘤压迫回流静脉或静脉 窦有关。
(5)脑膜尾征:可能是肿瘤浸润和富血管的脑膜瘤 局部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肿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可能与脑膜瘤双重供血 有关,即脑动脉在肿瘤包膜下或肿瘤与脑交界处 参与供血,使肿瘤脑面血供比瘤体内更丰富,是 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对不典型脑膜瘤诊断有重要 意义。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影像学体现
CT平扫:低或低、等混杂密度病灶,边界不清。 可有囊变,但坏死和出血少见,多无钙 化。灶周有中度水肿和占位体现 CT增强:呈斑片状或不规则强化
影像学体现
MRI平扫:T1WI呈低或低、等混杂信号,T2WI 呈不均一高信号,边界不清,灶周 可有水肿和占位体现 MRI增强:呈不规则强化
颅内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学习要点
应了解、熟悉和掌握旳知识点: -掌握颅内肿瘤旳影像诊疗原则 -掌握常见颅内肿瘤旳经典影像学体现 -熟悉多种影像学措施对颅内肿瘤诊疗 旳价值与程度 -了解特定解剖部位好发肿瘤旳影像学 诊疗及鉴别诊疗
学习要点难点
本节学习中旳要点难点: -神经上皮肿瘤旳分类及影像学体现 -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转 移瘤旳影像学体现 -桥小脑角区、鞍上、松果体区常见肿瘤种类
肿瘤诊疗三要素
定位 定量 定性
(精确) (精确) (力求精确)
颅内肿瘤影像五要点(影像诊疗五要点)
部位 大小 形态 密度(信号、回声) 毗邻关系
颅内肿瘤旳定位诊疗
脑内和脑外 脑室内和脑室外 幕上和幕下
脑内外鉴别
脑 内
脑 外
肿瘤边沿
欠清或不清
清楚锐利 ,周围可见CSF密度/信号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图)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单纯少突胶质细胞瘤少见,仅占原发脑肿瘤 旳2%-5%,常见为含少突和星形细胞旳混合 性胶质瘤;发病高峰35-40岁,85%在幕上, 以额叶最常见 病理学:肿瘤位于皮质下区,常累及皮质, 并可侵及颅骨和头皮;血运少,可有小旳囊 变,出血坏死少见, 70%以上发生钙化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图)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脑室内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

鉴别8-转移瘤有肿瘤Fra bibliotek史,多来自肺癌、肝癌 MR: ①T2WI呈不均匀混杂信号
②脑室内转移瘤常不向脑室外侵犯 ③早期发生种植转移
转移瘤病例
男,59岁 肢体活动变差2天,抽搐2小时 2天前功能锻炼后出现右侧肢体活动较前变差,胸闷,出
汗,2小时前左侧口角抽搐
4月前左侧顶叶出血,术后恢复可
(-),VIM(+),KI-67(25%),SYN(+), CGA(+),CD99(±),Desmin(-),CD117(±),NF(-),NeuN( 灶+)。
鉴别2-星形细胞瘤
起源于室管膜基质的神经胶质细胞 好发于中、青年人,男多于女,幕下(12岁),幕上
(28.6岁)
临床表现多为颅内压增高 肿瘤囊变较多,边界不清
病理
影像表现
CT:
①平扫示肿瘤呈菜花状的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 ②第四脑室内肿瘤后方或侧方围绕带状、新月形脑脊液,前方与
脑干境界不清。 ③幕上肿瘤常发生于脑室周围,多位于顶叶、枕叶或颞顶枕交界。 ④约62%可发生钙化,多呈散在沙粒样、斑点状钙化。 ⑤肿瘤常合并囊变、坏死,囊腔大小不一,壁光滑。 ⑥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囊壁不均匀中等强化。
(具体不详)后好转,后仍间断呕吐,近一周感头痛
既往体健
MR平扫:轴位T1WI、T2WI、T2Flair、DWI、矢状位T1WI
MR增强:轴位、冠状位、矢状位
MR表现
平扫:第四脑室内可见一大小约5.9cm×4.6cm团块状
长T1、稍长T2信号影,信号不均匀,DWI呈明显高信号, 病变前缘见弧形脑脊液信号区,第四脑室明显扩大, 病变向下疝入枕骨大孔。
下结节T1WI显示较T2WI清晰,脑实质内结节T2WI显示较 T1WI清晰。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 1540 ·
广 东 医学 2010年 6月 第 31卷 第 12期 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Jun.2010,Vo1.31,No.12
参 考 文 献
[1] 葛坚 ,郭彦 ,刘奕志 ,等.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治疗 闭角型 青光眼 的初步 临床 观察 [J].中华 眼科 杂志 ,2001,37(5):
合并 白内障患者 应用超声 生物显 微镜 的价值 [J].国际眼科 杂 志 ,2009,9(10):1892—1894. [8] 郑东健 ,王宁利 ,甄兆忠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眼白内障术 后房角形态的改变[J].眼科 ,2000,9(3):131—135. [9] 朱思泉 ,王宁利 ,张红言 ,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 除联合房角 粘连分离术治疗青 光眼合 并 白内障的 临床研究 [J].首 都医 科 大 学 学 报 ,2005,26(3):263—265. [10]韩霞 ,叶剑 ,王维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 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J].中国实用眼科 林 ,吕晓 飞 ,余 国威
南方医科 大学南方 医院影像 中心 (广 州 510515); 河 南科技大 学第 一附属 医院核磁共振 室(河南洛阳 471003)
【摘 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脑 室区肿瘤的 MRI特征 ,以提 高对四脑 室区肿 瘤的诊 断和 鉴别诊 断能力。方 法 收 集经 MRI检 查并 经手术病理证 实的四脑 室区肿瘤 37例 ,其 中髓母细胞 瘤 l6例 ,室管膜 瘤 8例 ,星形 细胞 瘤 4例 ,血管母 细胞 瘤 2例 ,表 皮样 囊肿 3例 ,胚胎发育不 良性神 经上皮瘤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DNT)1例 ,淋 巴瘤 1例 ,脉络 丛乳 头状瘤 1例 ,转移 瘤 1例 。结果 16例髓母 细胞瘤均位 于 小脑蚓部 ,8例表现 为 “棉 花团状 ”强化 ;6例室管膜瘤(6/8)有 多个囊变 区;2例 星形细胞 瘤(2/4)增 强表现 为“花环状”强化 ;2例血 管母 细胞瘤瘤 内及瘤周均可见流空血管影 ;3例表皮样囊肿呈 均 匀的长 T1长 信 号 ;淋 巴瘤 12呈均 匀等信 号,无 囊 变或 出血 ;脉络 丛乳 头状 瘤边缘 呈波浪状 ;DNT及 转移瘤均表现为均 匀强化的结节。结论 应用 MRI检 查技 术是 目前诊断第四脑肿瘤最好的方法。仔细观察肿 瘤本 身部位 、大小、信 号特 点以及周 围组 织结构的 关 系,结合 四脑 室区肿瘤的发病部位、患者年龄等特征 ,可提 高诊 断准确率。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

lyz
e
d
3 p a ti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 o r s
ts w e re
e r e
e x a m c a te
in
e
d by CT
e e a n te r
c
a n
d 5 p a t ie
r

ts
w
e r e
e x a m
in
d by
r a
M R
v e n w w
R
e s u
lts
A ll tu
lo
d in t h p tu m
广东省江 门市中心 医院
J ia n
g
m e n
C
e n tr a
l H
p it a l
f G
u a n
in
ia n g ,J
m e n
5290 30

P R C h in
A 【 b s tr
c e n tr a
a c
t 】 O bj
e c
ti v e
a n
To
e x
p lo
r e
th e
CT
a n
h ig h de
a
n s it y

o n
m o
CT
g
a n
d is o in t e
n s e
o r
s
s
lig h tly h y p o i n t e
n s e
ig
n a ls
a
r
o n
T 1
s

-
w e
ig h t e d M R im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 关键 词 】 肿瘤 ; 四 脑 室; 共 振 第 磁
【 图分 类 号 】 R 3 . 中 794
【 献 标 识 码】 B 文
【 章编 号 ] 6 35 1( 0 70 ;1 30 文 17 —10 2 0 ) 20 4 —2 '
发 生 以 及长 入 第 四脑 室 的 肿 瘤 起 源 及 种 类 较 多 , 床 表 现 临 症 状 相 似 而 无特 异性 , 像 表 现也 多有 相似 。搜 集 我 院 2 0一1 影 0 0O
膜瘤显 示 钙 化 的 机 会 比髓 母 细 胞 瘤 多 见 。肿 瘤 平 扫 时 , 在 T wI 不均 匀低 信 号 , T wI 不 均 匀 高 信 号 。增 强 扫 描 可 。 为 在 为
脑 室 肿 瘤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以提 高 其 诊 断 正 确 率 。
l 资料与 方法
位 . 性部 分 占肿 瘤 的 1 2或 1 3大 小 。增 强 扫 描 有 4例 囊 性 实 / /
病 变无强化 , 余均 为中等或明显强 化 , 以壁结节强化明显 。 其 尤 2例 肿瘤 经外 侧 隐 窝 、 侧孔 、 中孔 扩 展 到 桥 小 脑 池 . 1例 向下 进 入
进 行 MR 增 强 扫 描 。 I
见 不 均 匀强 化 , 不 如髓 母 细 胞 瘤 明 显 , 但 当大 部 分 囊 变 时呈 环 状
强 化 。室 管 膜 瘤 可引 起 轻 、 中度 阻塞 性 脑 积 水 和 蛛 网膜 下 腔 转
移。
32 2 髓 母 细胞 瘤 : 发 于儿 童 。O岁 以 下 占 5 。 占儿 童 颅 .. 好 l O 内 肿瘤 l , 颅 窝 肿 瘤 3 。肿 瘤 好 发 于 小 脑 蚓 部 , 占 2 7 后 5 约 / 3其 次 是 小 脑 半 球 和 第 四 脑 室 , 占 i3 后 者 多 由蚓 部 长 入 第 , 约 /, 四 脑室 内 , 与 其 底 能 分 开 。此 点 与 室 管 膜 瘤 可 鉴 别 。婴 幼 儿 长 以 中线 位置 发 病 居 多 , 人 多 位于 小 脑 外 侧 。肿 瘤多 为实 性 , 成 约 5 的 病 例 有 坏 死 、 变 , O 囊 钙化 极 少 发 生 。平 扫 为 T wI 均 匀 - 不 低 信 号 , 为 不均 匀 高 低 混 合 信 号 , 中 T w I 信 号 , 要 T wI 其 z 低 主 是 由于 致 密 的 瘤 细 胞 排列 及胞 核 / 桨 比例 高所 致 , 外 结缔 组 胞 此 织 增 生 也 起 一 定 作 用 。增 强 扫 描 呈 不 均 匀 明 显 强 化 , 化 程 度 强 高于 室 管 膜 瘤 , 数 可 见 厚 薄 不 均 的 环 状 强 化 。瘤 周 多 无 水 肿 少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肿瘤的MR DWI和DTI诊断和鉴别诊断
早期测出放疗或/和化疗的治疗 效果。 DTI能对肿瘤与邻近神经束之间 的关系提供详细信息。
脑肿瘤的DWI和DTI
常见脑肿瘤的DWI和DTI表现
胶质母细胞瘤vs化脓性脑脓肿
T2WI
T1WIC+
化脓性脑脓肿DWI上脓 腔显示为高信号。
DWI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已液化之坏 死腔在DWI上显示为低信号。
常规MRI难于区别二者,DWI区别二者:敏感性=93.3,特 异性=90.9%,PPV=93.3,NPV=90.9,(有例外)。
ADC图
巨大中央帆腔(箭头),由于残余T2效应,出现弥散降低的假阳性 表现。在假弥散上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脑肿瘤的DWI和DTI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
DTI是一种用于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 束弥散各向异性和显示白质纤维解剖 的磁共振技术。 神经束成像术(用连续跟踪法制成) 能显示白质纤维的走行轨迹。
DTI 的 物 理
脑肿瘤的DWI和DTI
DWI高信号(低ADC值) 的脑部病变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Ⅰ)
细胞毒性水肿
神经元/胶质细胞细胞毒性水肿
急性脑梗死
脑炎
早期坏死灶(未液化者) 脑病(如线粒体性脑病等)
缺氧缺血性脑病
Reys综合征
癫痫持续状态 脑外伤
透神经元性变性(Transneuronal degeneration)与兴奋性毒性有关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Ⅱ)
细胞毒性水肿
轴索水肿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Wallerian变性
髓鞘内(裂)水肿(神经髓鞘细胞水肿) 早期多发性硬化症 中毒性和代谢性脑病 (包括氟和钾中毒等)
D W I 高 信 号 病 灶(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PP的 发 病 部 位
发生部位与正常脑室内脉络丛分布 成正比,侧脑室三角区+四脑室占90%
儿童好发部位为侧脑室三角区占70; 成人好发于四脑室占60%。 良恶性CPP都可侵犯脑室外脑实质,皆 可沿CSF种植。
C P P 的影像学
平扫,CT等或高密度,T1WI等信号;
T2WI等或高信号。 增强后多呈均匀强化,少数强化不均匀 主要与出血、囊变、钙化有关。 脑积水常见(梗阻性与非梗阻性)。
脑室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耿道颖
脑室肿瘤概论
脑室肿瘤占中枢NS肿瘤的10%左右;
根据起源可分两类:
第一类 起源于脑室系统肿瘤; 第二类 起源于脑实质而长入脑室 系统的肿瘤;
T1 WI
POST-CONTRAST
DIFFUSION
ADC MAP
FLAIR
POST-CONTRAST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
CT稍高密度, T1WI等信号,T2WI等或
略高信号;其宽基底附着于侧脑室
上壁。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与钙化、囊变 坏死和出血有关。
女性 23岁 进行性头痛2月伴左眼视力下降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钙化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显示肿瘤血管 和囊变
中 央 性 神 经 细 胞 瘤
瘤内钙化伴室管膜下异位结节钙 化为其特征性
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SGAG
结节性硬化
移行线(箭)
SGAG
脉 络 层 乳 头 状 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CPP)
发病率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3%。
年龄好发于10岁之内的儿童,<5岁占 50-80%。
20%的儿童CPP可恶变成脉络层乳头 状癌
岁和40~50岁。
室管膜瘤
幕下占60%;四脑室好发(90%)
幕上占40%;侧脑室三角区(75%) 三脑室内 (15%)
病理上分四型:上皮型、乳头型、 粘液型和细胞型,后者常见。
室管膜瘤的影像学
平扫:CT 等/低密度;MRT1WI等 或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内可见囊变、钙化、出血。 增强扫描:多呈轻度到中度强化 常可见不均匀强化。
脑室肿瘤概论
有一定的发病年龄和好发部位;
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征性; 瘤周水肿不明显,脑积水常见。
成人脑室肿瘤(1)
部 位





前角
高度恶性AG、SGA、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下瘤 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中枢神经 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转移瘤、淋巴瘤
脑膜瘤
脑 室
体部
三角区 区
后角及下角区 偶发生脑膜瘤
成人脑室肿瘤(2)
部 位 常 见 肿 瘤
高度恶性胶质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 孟氏孔区 胞瘤伴结节硬化、中枢神经细胞瘤
第三脑室区
胶样囊肿、外来肿瘤突入如垂体瘤、动脉
瘤、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颅咽管瘤
成人常见脑室肿瘤(3)
部 位 常
胶质瘤、转移瘤



中脑导水管区
第四脑室区
转移瘤、血管母、外生脑干胶质瘤 突入、室管膜下瘤、脉络膜乳头状瘤
发病率占结节硬化病人的10~15%
发病年龄小于20岁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前角及孟氏孔
SGA的 病 理 学
多为结节性硬化伴发的错构瘤恶 变所致 WHO将其归为Ⅰ级星形细胞瘤 典型者为双核或多核星形细胞 囊变常见,有丝分裂,坏死罕见。
S G A 的影像学
平扫,呈低等混合密度, T1WI低
等混合信号,T2WI 呈不均匀 高信号,囊变常见。
儿童常见脑室肿瘤(4)
部 位
侧 前角




低度恶性星形胶质瘤、室管膜下巨 细胞星形细胞瘤伴结节硬化 神经外胚胎层肿瘤、星形胶质瘤、 畸胎瘤
脑 室

体部
三角区
后角及下角
脉络膜乳头状瘤、室管膜瘤
脑膜瘤
儿童常见脑室肿瘤(5)
部 位 常 见 肿 瘤
孟氏孔区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脉络膜乳头状瘤、外来肿瘤突入如颅咽管 瘤、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生殖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胶质瘤、室管膜瘤、外生型
WHO将其分为:良性(88~94%) 非典型(5~7%) 恶性(1~2%) 恶性者可侵犯脑组织; 20~30%的肉眼全切脑膜瘤易复发。
脑 膜 瘤 的 影 像 学
CT等密度,T1WI等信号,T2WI等
信号;
钙化常见且形式多样,出血较常。
增强后明显强化。
侧脑室脑膜瘤。
侧脑室脑膜瘤。
脑 膜瘤
中 枢 神 经 细 胞 瘤
镜下,细胞少,纤维组织多, 可见微小囊变、钙化和出血,
有丝分裂和坏死少见。
室管膜下瘤的影像学
平扫,呈低或等密度, T1WI 呈低 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钙 化少见,偶见出血。
增强后大多无强化。
室 管 膜 下 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Astroglioma)
发病率占中枢NS肿瘤的40~50% 据生物学行为分三个亚型: 低度恶性、间变性和高度恶性。 发病年龄与恶性度密切相关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前角
显示肿瘤血管 和囊变
中 央 性 神 经 细 胞 瘤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伴出血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第四脑室内室管膜瘤。
右侧脑室内室管膜瘤。
右半球内脑室外室管膜瘤
右额脑室外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瘤(Subependymoma)
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 40~60岁好发,大多无症状,晚期 致梗阻性脑积水。 部位:好发于双侧脑室前角和体部, 延髓下部者可突入四脑室。
室管膜下瘤病理学
为边界清楚的分叶状肿块
第三脑室区
第四脑室区
脑干胶质瘤长入、成髓细胞瘤
常见脑室肿瘤
室管膜瘤
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癌) 脑膜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
室管膜瘤(Ependymoma)
起源于衬于脑室内壁柱状室管膜
上皮或脑室周围室管膜巢; 发病率:占颅内肿瘤2~8%;
发病年龄:见有双高峰期,10~15
星形胶质细胞瘤影像 学 低度恶性:CT低密度,钙化(15%),
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 增强后无或轻度强化。
间变型:介于二者之间。 高度恶性:CT混合密度,T1WI/T2WI混合 信号,囊变、坏死多见;增 强后不均匀强化。
胶质母细胞瘤
少突胶质瘤II级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gytoma, SGA)
脉络丛乳头状瘤
脉络丛乳头状瘤
右侧脑室三角区CPP
右侧脑室三角区脉络丛乳头状ca
右侧脑室三角区内脉络丛乳头状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脑

瘤(Meningioma)
发生于脑室内者占脑膜瘤的1%
年龄:好发发病高峰为40~70岁, 女/男=2:1 部位:以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偶 见于第三脑室近孟氏孔区。
脑 膜 瘤 的 病 理 学
(Central
neurocytoma)
发病率占颅脑肿瘤的0.5%;为良性 神经元肿瘤; 年龄:好发于年轻人; 部位:好发于侧脑室内前2/3处孟氏 孔区,以一侧脑室为主向双侧脑室生 长为特征。
中枢神经细胞瘤病理学
肉眼观呈边界清,分叶状肿块, 坏死、囊变常见,出血可见。 光镜下结构类似于少枝胶质瘤。 电镜下证实为神经源细胞的异常 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