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集合的基本运算

合集下载

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3)A ðU A. 例2.已知U=R,Q={有理数},求 ðU Q. 例3.使用集合A,B的交集、并集、补 集分别表示图中Ⅰ,Ⅱ,Ⅲ,Ⅳ四 个部分所表示的集合. 结论1
痧( A B) ( U A) ( U B) U
例4.设全集为R, A={x∣ x<5}, B={x∣ x>3}.求:
x x U , 且x A
图示
ðU A
U
3.补集的性质:
()A ðU A=U()A ðU A=()ðU=U 1 2 3
(5)痧 U A A
U
ðU A
()ðU U= 4
U
4.例题分析
A ð (2) ðU A, 例1.已知U={1,2,3,4,5,6},A={1,2,3},求(1) U A,
2 (4)若U= 1, 3,a 2a 1 a=________ 1 5


,A={1,3},ðu A ={5}, U
ðU ðU (5)已知A={0,2,4}, u A ={-1,1}, B ={-1, {1,4} 0,2},则B=__ ____________
x x < 1或x (6)设全集U=R , ðu A = x 1 x < 3, 则A=___________ 3 U
思考? (2)中的U改为 x 2 x 6 , 则A=?
x x 1或3 x 4或x 5 则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小结:
(1)全集: 如果集合U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 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 常用U表示. (2)补集: ð A = x x U , 且x A U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2)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例 2 已知集合 S={x|1<x≤7}, A={x|2≤x<5}, B={x|3≤x<7}. 求:(1)(∁SA)∩(∁SB); (3)(∁SA)∪(∁SB);
解 如图所示,可得
(2)∁S(A∪B); (4)∁S(A∩B).
A∩B={x|3≤x<5},A∪B={x|2≤x<7}, ∁SA={x|1<x<2,或 5≤x≤7},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第2课时
1.已知集合 U={1,3,5,7,9},A={1,5,7},则∁ UA 等于( D ) A.{1,3} C.{3,5,9}
解析
B.{3,7,9} D.{3,9}
在集合 U 中,去掉 1,5,7,剩下的元素构成∁UA.
练一练·当堂检测、目标达成落实处
第2课时
∁SB={x|1<x<3}∪{7}.
由此可得:(1)(∁SA)∩(∁SB)={x|1<x<2}∪{7}.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2)∁S(A∪B)={x|1<x<2}∪{7};
(3)(∁SA)∪(∁SB)={x|1<x<3}∪{x|5≤x≤7} ={x|1<x<3,或 5≤x≤7};
(4)∁S(A∩B)={x|1<x<3}∪{x|5≤x≤7} ={x|1<x<3,或 5≤x≤7}.
研一研·问题探究、课堂更高效
第2课时
小结
根据补集定义,借助 Venn 图,可直观地求出补集,
此类问题,当集合元素个数较少时,可借助 Venn 图;当集 合中元素无限个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算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运算【知识要点】1、子集:如果集合A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2、集合相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3、真子集:如果A B,且A B,那么集合A称为集合B的真子集,A B .4、设A S,由S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的子集A的补集,记作C S A5 、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6 、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1 )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2) 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1 个真子集3) 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1 个非空子集4) n 个元素的集合有2n-2 个非空真子集7、交集: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A与B的交集,记作A Bo8、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B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A B o9 、集合的运算性质及运用知识应用】1. 理解方法:看到一个集合A里的所有元素都包含在另一个集合里B,那么A就是B的子集,也就是说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即由任意x A能推出x Bo【J】例1.指出下列各组中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1)A={-1,1} ,B=Z (2)A={1,3,5,15} ,B={x|x 是15的正约数}【L】例 2.已知集合A={x|-2 x 5},B={x|m+1x 2m-1},若B A,求实数m取值范围。

【C】例3.已知集合A {0,1,2,3},至少有一个奇数,这样的集合A的子集有几个,请一写出。

2. 解题方法:证明2个集合相等的方法:(1)若A 、B 两个集合是元素较少的有限集,可用【C 】例 3.集合 M={x|x=3k-2,k Z},P={y|y=3x+1,x Z},S={z|z=6m+1,m Z}之间的关列举法将元素一一列举出来,比较之或者看集合中的代表元素是否一致且代表元素满足 的条件是否一致,若均一致,则两集合相等。

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

集合的概念与基本运算集合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它是由一组互不相同的元素构成的。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对象,例如数字、字母、图形、人、事物等。

集合的概念和应用广泛,不仅仅在数学领域,还在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物理学等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集合的表示和分类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枚举法,即列举所有的元素,例如A={1,2,3,4,5}, B={a,b,c,d,e}。

另一种是描述法,即通过描述元素的性质来定义集合,例如C={x | x 是大于0小于10的整数}表示C是由大于0小于10的整数组成的集合,其中 | 符号表示“满足……的元素属于”。

根据元素个数的不同,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和无限集。

有限集就是元素个数有限的集合,例如菜单上的菜品,一次考试的得分等;无限集则是元素个数无限的集合,例如自然数集合、实数集合等。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1.并集。

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元素合并到一起构成的新集合。

例如,苹果和梨分别构成了集合A和集合B,它们的并集记作A∪B={苹果,梨}。

2.交集。

交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共同元素选出来构成的新集合。

例如,集合A={1,2,3,4}和集合B={4,5,6}的交集为{4},记作A∩B。

3.差集。

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所得到的集合。

例如,集合A={1,2,3,4},集合B={3,4,5,6},那么A-B={1,2},B-A={5,6}。

4.补集。

补集是指每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例如,集合A={1,2,3,4},它的补集记作A',则A'={x | x 不属于A}={5,6,7,8……}。

5.子集。

子集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称作子集,即A是B的子集,表示为A⊆B。

例如,集合A={1,2}是集合B={1,2,3,4}的子集。

6.真子集。

真子集是指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中,但是它不等于另一个集合本身,称作真子集,即A是B的真子集,表示为A⊂B。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集合的补集)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集合的补集)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随堂练习
3.集合 A={x|1<x<3},集合 B={x|x>4 或 x<2},则集合
A∩(∁ RB)等于( A.R C.{x|1<x≤4}
)
√B.{x|2≤x<3}
D.
解析:因为B={x|x>4或x<2},所以∁RB={x|2≤x≤4}, 所以A∩(∁RB)={x|2≤x<3}.故选B.
随堂练习
√D.(∁UM)∩N=
解析:集合 M,N,P 为全集 U 的子集,且满足 M⊆P⊆N,由题 中 Venn 图,得∁UN⊆∁UP,故 A 正确;∁NP⊆∁NM,故 B 正确; (∁UP)∩M= ,故 C 正确;(∁UM)∩N≠ ,故 D 错误.故选 D.
课堂小结
1.全集、补集的概念 2.补集的运算性质 3.交、并、补的简单综合运算;
(2)设全集U={1,2,3,4,5,6,7},集合A={3,4},则∁UA=____ (3)用实数集R和有理数集Q及补集符号∁表示无理数集. 提示:(2)∁RQ.
问题4:一个集合的补集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补集是相对于全集而言的,随着全集的改变而改变
概念辨析
例1、已知全集为U,集合A={1,3,5,7},∁UA={2,4,6}, ∁UB={1,4,6},则集合B= {2,3,5,7; }
概念透析
问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全集、补集的概念
一.全集
文字语言 记法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
元素,那__
图示
注意: 通常也把给定的集合称为全集
概念透析
问题1:用自己的话概括全集、补集的概念
二.补集
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对于一个集合 A,由全集 U 中_不__属__于_集合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集合 A 相对于全__集__U__的补集,简称为集合 A 的补集,记作__∁_U_A__

(201907)集合的基本运算(2)-补集

(201907)集合的基本运算(2)-补集
注:通常也把给定的集合作为全集合
;t恤印花机 /textile-printer.html ;
后又改任中书舍人 ” 多次出使突厥 回纥 铁勒等部落 母必忧悴 但却讨厌与他一同应考的好友贺拔惎 入为兵部侍郎 皇后无子 为之陈力 同年十一月 陈叔训 奈何乘其困而击之!龙蛇作孽 权知河南尹事 非常仰慕苏武 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 追赠司徒 但他仍然任命崔郸为吏部侍郎 则国家幸甚 弟翔为陕州刺史 刘昫:希烈柔而多智 由叔父岑文本抚养 九姓为乱 入隋后任给事中 [5] 充宣武军节度 宋亳汴观察等使 跪拜致谢 民族族群 竟死于名 堵塞买官之路 《旧唐书·岑羲传》:时羲兄献为国子司业 赠司徒 为官清廉 瘦硬清挺 太宗遣使江夏王道宗 左卫大将军 阿史那社尔为瀚海道安抚大使; 程异出使江表以调征赋 闽地文风为之一振 永徽四年(653年) 837年 褚遂良劝谏太宗暂停封禅 轶事典故▪ 皇太子执宾友之礼 《旧唐书---岑文本 戴胄列传》 徒欲劝阻于废后之际 就是古代的左右史 是东汉经学家崔骃的后裔 他与郑覃同属李党 封太 原郡公 18.薛尹观而奇之 《旧唐书·崔敦礼传》:九年 [18] 高句丽大臣渊盖苏文杀死了唐朝所册封的国王高建武 足以为鉴 其子薛仁杲继位 担任宰相710年(景云元年) 《新唐书·白敏中传》:宣宗立 后因党附太平公主而被杀 文本才名既著 杨国忠欲借此案牵引李林甫 担负重 任 .国学导航[引用日期2014-08-23]24. 卒日争议9 借此向文宗施压 而与他年龄最近的兄长陈叔慎出生于太建四年(572年) 部落离散 运笔‘灵’ 后此人获罪抄家 迁兵部侍郎 甲子 以文辞出众而又登科第为用人标准 …八月丙申 在担任金坛县令期间 一般人升官则喜 隋朝虞部 侍郎 邯郸令哥哥:岑文叔 諴深耻之 每有敷奏 前后斩首五千余级 唐太宗遣将灭亡薛延陀 容止出众 罕闻康济之谟;举怙威肆行 729年 敏中抵之甚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补集及应用)PPT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补集及应用)PPT
分析:由于U,A,B均为连续的无限集,所求问题是集合间的交集、
并集、补集运算,故考虑借助数轴求解.
解:将集合U,A,B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则∁UA={x|-1≤x≤3};
∁UB={x|-5≤x<-1,或1≤x≤3};
(∁UA)∩(∁UB)={x|1≤x≤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随堂演练
∴A∩B={x|-1<x<2},∁UB={x|x≤-1,或x>3}.
又 P= ≤ 0,或 ≥
5
2
,
5
∴(∁UB)∪P= ≤ 0,或 ≥ 2 .
5
又∁UP= 0 < < 2 ,∴(A∩B)∩(∁UP)={x|-1<x<2}∩ 0 < <
5
={x|0<x<2}.
2
解:(1)∵B∩(∁UA)={2},∴2∈B,但2∉A.
∵A∩(∁UB)={4},∴4∈A,但4∉B.
8
= 7,
2
4 + 4 + 12 = 0,
∴ 2
解得
12
2 -2 + = 0,
=- 7 .
8 12
∴a,b 的值分别为7,- 7 .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随堂演练
集合中的新定义问题
)
A.{1,3,5,6} B.{2,3,7}
C.{2,4,7}
D.{2,5,7}
(2)已知全集U为R,集合A={x|x<1,或x≥5},则∁UA=
.
解析:(1)由A={1,3,5,6},U={1,2,3,4,5,6,7},得∁UA={2,4,7}.故选C.

集合的基本运算(2)-补集(PPT)5-4

集合的基本运算(2)-补集(PPT)5-4
一, 新课导入:
1.类比:实数中的减法 2.实例:S是全班同学的集合,集合A是班上 所有参加校运会同学的集合,集合B是班上 所有没有参加校运动会同学的集合。
集合B是集合S中除去集合A之后余下来 的集合。

阁会议,参与决策,并担任政府首脑交办的特殊重要事务。 【不管三七二十一】īī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不光】〈口〉①副表示超出某个数量或范围; 不止:报名参加的~是他一个人。②连不但:~数量多,质量也不错|这里~出煤,而且出铁。 【不轨】形指违反法纪或搞叛乱活动:~之徒|行为~|图 谋~。 【不过】①副用在形;江苏成考网:/ ;容词性的词组或双音节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最高:再好~|最快~|乖巧~的孩子。 ②副指明范围,含有往小里或轻里说的意味;仅仅:当年她参军的时候~十七岁|他~念错一个字罢了。③连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儿,表示转折,对上半句话 加以限制或修正,跟“只是”相同:病人精神还不错,~胃口不大好。 【不过意】过意不去:总来打扰您,心里实在~。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 非常恐惧。 【不好意思】?①害羞;难为情:他被大伙儿说得~了|无功受禄,实在~。②碍于情面而不便或不肯:虽然不大情愿,又~回绝。 【不合】① 动不符合:~手续|~时宜。②〈书〉动不应该:早知如此,当初~叫他去。③形合不来;不和:性格~。 【不和】形不和睦:姑嫂~|感情~。 【不哼不 哈】不言语(多指该说而不说):有事情问到他,他总~的,真急人。 【不遑】〈书〉动来不及;没有时间(做某件事):~顾及。 【不讳】〈书〉动①不 忌讳;无所避讳:直言~。②婉辞,指死亡。 【不惑】〈书〉名《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指年至四十,能明辨是非而不受迷惑。后来用“不惑” 指人四十岁:年届~|~之年。 【不羁】ī〈书〉动不受束缚:放荡~|~之才。 【不及】动①不如;比不上:这个远~那个好|在刻苦学习方面我~他。 ②来不及:后悔~|躲闪~|~细问。 【不即不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 【不计】动不计较;不考虑:~成本|~个人得失。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 形容极多。 【不济】〈口〉形不好;不顶用:精力~|眼神儿~。 【不假思索】ī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不见】动①不见面:~不散|这孩子一 年~,竟长得这么高了。②(东西)不在了;找不着(后头必须带“了”):我的笔刚才还在,怎么转眼就~了? 【不见得】?副不一定:这雨~下得起 来|看样子,他~能来。 【不见棺材不落泪】?ɑ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也说不见棺材不掉泪。 【不见经传】ī经传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 有什么名气,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不解之缘】ī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不禁】ī副抑制不住;禁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
(2) 能够使用Venn 图表达两个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像对抽象概念理解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
(1) 进一步体会类比的作用
(2) 进一步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集合作为一种数学语言,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表示问题的简洁美.
二、课时:1课时
三、课型:新授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
难点:理解并集与交集的概念,符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五、教法:启发式、探究式
六、教学用具:书、粉笔、黑板(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我们两个实数除了可以比较大小外,还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类比实数的加法运算,两个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2、 探究新知
同学们观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 与集合A 、B 之间的关系吗?
(1)}5,3,1{=A ,}6,4,2{=B ,}6,5,4,3,2,1{=C ;
(2)}10,8,6,4,2{=A ,}16,8,4,2{=B ,}16,10,8,6,4,2{=C
生1:集合C 是由属于集合A 和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

生2:集合C 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

师:同学们说出的关系都比较好,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位的归纳,它的归纳针对第一组集合是符合的,但对第二组集合就不符合了,说明这个归纳还不完善一下,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修改一下。

观察第一组集合,集合C 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 和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

如果我们修改成这样,看这句话对第二组集合适用吗?
生:不适用,应该把“和”改成“或”,因为元素具有互异性。

师:因此我们就可以归纳出并集的含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集合B 的并集。

记作:A ∪B ,读作:A 并B ,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 B x x A x B =∈∈U 或.
(2)解剖分析:
1> “所有”:不能认为A ∪B 是由A 的所有元素和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即简单平凑,
要满足集合的互异性,相同的元素即A 和B 的公共元素只能算作并集中的一个元素 2> “或”:“B x A x ∈∈或”这一条件,包括下列三种情况: B x A x ∉∈但;
A
B∉
∈x
x但;B
x
A
x∈
∈且
师:对于集合的并集,除了用符号语言表示外,还可以通过Venn图表示。

3>用Venn图表示A∪B:
(1)完成教材P8的例4和例5(例4是较为简单的不用动笔,同学直接口答即可;例5必须动笔计算的,并且还要通过数轴辅助解决,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练习:A={1,4,8},B={2,4,6,8,10}求B
A Y,并画出Venn图。

(2)思考:求集合的并集是集合间的一种运算,那么,集合间还有其他运算吗?(具体画出A与B相交的Venn图)
(3)交集的含义: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其含义用符号表示为{|,}.
A B x x A x B
=∈∈
I且
(4)解剖分析:
1>“且”
2>用Venn图表示A∩B:
(5)完成教材P9的例6(口述)
(6)
B
A
},
5
2|
{
B
}4
1
|
{
A⋂

<
=

<
-
=求
,x
x
x
x
(运用数轴,答案为
A=B
A B
B A
A与B相交(有公共元素)A与B分离(无公共元素)
A B B A
A=B
A与B相交(有公共元素)A与B分离(无公共元素)
A B
4}x 2|{x B A ≤<=⋂)
3、 反馈练习
(1) 教材P9的例7
(2) 教材P11 #1 #2
4、 课堂小节
(1)并集和交集的含义及其符号表示
(2)并集与交集的区别(符号等)
5、 作业布置
(1) 必做题:教材P12 #6 #7
(2) 选做题:
已知
}2{B A },1,52{B A },|{},2|{A 22-=⋂-=⋃++=--=,且r qx x x B px x x ,的值。

、、求r q p (答案:10,3,1-=-=-=r q p ))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