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之比较分析共41页文档
高中历史 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十三页,共41页。
【图示解读】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制定的以侵略中 国为中心的“大陆(dàlù)政策”。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是列强 要瓜分中国。 (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一、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从列强侵华来看:首先,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 主。其次,列强在中国的力量对比和格局发生变化,战前主要是英法,战 后日本势力增强,后来形成帝国主义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2.从中华民族的危机来看:战前列强主要侵略中国沿海和边疆地区, 战后进一步深入到内地,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kuánɡ cháo),民族危 机加剧。
第十六页,共41页。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tóu zī)在10 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32家 降 19家 序
16家 排 39家 列
英国 日本 德国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共计
113家 资金合计1.3亿元
第十七页,共41页。
东交民巷(dōnɡ
巨额赔款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了中国人民 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 强控制
在北j京iā_o__m_ín__x_i_à_n设ɡ)立“使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
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 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
住,各国驻兵保护
中国的大本营
第八页,共41页。
内容
大沽 拆毁北京至_____的炮台,准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用2篇)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用2篇)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进展篇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进展【考点一】了解1688年的“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
【考点二】理解《权利法案》1、颁布时间、机构:1689年,英国议会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3、作用:国王开头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三】了解英国责任制内阁和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简称内阁,形成于18世纪前期。
2、成员: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
第一任首相是沃尔波尔。
3、运行机制:①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②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多数党领袖被国王任命为首相。
④首相有权提名各部大臣,把握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把握立法权,实际上把握了国家大权。
4、1832年议会改革⑴缘由: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⑵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进展供应了保障【考点四】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它的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18世纪以后内阁权力开头膨胀。
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同时,他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考点五】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1、背景:①美国的独立:1776年宣告独立;1781年赢得战斗;1783年英国承认②邦联的危害:邦联制的美国,国内商品流通不畅,社会动荡加剧,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经济进展受到严峻影响③形成共识:必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心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富强④启蒙思想的影响:华盛顿等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盼望建立共和制国家2、制定: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通过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该宪法汲取了英法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精髓,尤其是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2015年初中地理资料 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典型例题
数字媒体资源库
(2013·课标全国Ⅱ,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筑风 格信息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文字设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 问信息 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与政治关系的角度 进行中英比较。 联系中英政治制度有关史实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纵横链接
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
1.图表释义
数字媒体资源库
明清内阁 近代西方内阁 形成 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 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 条件 制制度加强 改革 权力 ①明清内阁始终不是法 ①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②英国 地位 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的内阁由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 建,对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的监 的内侍机构;②内阁首 督;内阁首相实际上控制行政权 辅也不是宰相,其职权 、立法权等大权;③总统制下的内 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 阁由总统组建,对议会负责,与 于皇帝 议会相独立、相制约 历史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重要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极大促 影响 标志;严重阻碍中国资 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与社 会的进步 【指点迷津】把握二者的明显差异,需要注意两者在职权、 性质、根本目的、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第5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第3页
返回目录
结束放映
2.典型例题
数字媒体资源库
【参考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 。(8分)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 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 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 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 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 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 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 走上民主道路。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及启示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及启示1840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的大门,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为了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和受压迫的局势,我们的先辈开启了我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
因此,中国的近代史,不仅是一部西方列强侵略我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懈寻求救国真理的探索史。
这种抗争与探索互相交织,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一批地主阶级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中苏醒,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一批先辈们开始注目世界。
被称为我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担任湖广总督和钦差大臣时引进船炮,增强我国军事力量。
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以富国强兵。
虽然他们只是强调了在物质方面学习西方,其目的只在于“制夷”,建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地位,但这使得中国打破了长期以来闭关锁国的局面,迈出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洪秀全为领袖,建立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要通过这一方案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
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土地平分、“通天下皆一式”等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方案最终无法实施,虽然天京变乱后颁布的《资政新篇》提出了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但它没能反映农民阶级的需求,缺乏社会实践和经济、阶级基础,因此得不到广大太平军的拥护,太平天国运动仍以失败告终。
另一方的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在如何解决危机上出现了分歧,形成顽固派和洋务派。
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将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付诸实践,开始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他们企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依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科技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外国政治制度》41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外国政治制度》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1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社会政治结构

第39页,共70页。
第一,家天下的延续
• 在中国古代,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 延续到清代,一人得势,鸡犬升天,自 古皆然。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史,就是一 部家族史。周代统治天下是姬姓家族; 秦朝是秦姓的天下。按照秦始皇的设想, 从他开始做皇帝,以后各朝代应当是秦 姓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40
第40页,共70页。
• 汉代刘邦曾与大臣们约定,“非刘 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种家天 下的思想不仅统治者有,就是一般 的平民。普通的知识分子也受其影 响。
41
第41页,共70页。
•
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庭统治 一个朝代,只要这个朝代不灭亡,这 个家庭就一直统治下去。
42
第42页,共70页。
• 姓秦的秦国传了三代,姓刘的西汉传了12代, 姓司马的东晋传了11代,姓杨的隋朝传了两 代,姓李的唐朝共传21代;姓赵的宋朝传了 9代;蒙古族姓铁木真的元朝传了9代;姓朱 的明朝传了16代;满族姓爱新觉罗的清朝传 了13代。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部 家族统治史,一个家族接一个家族的长达二 三百年(清),短则十来年的统治(秦)构 成了中国的政治史。
53
第53页,共70页。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 中国历史从踏入文明门槛的那一天就进 入了专制社会,这种专制社会的阶级基 础是奴隶主和地主,所依赖的经济基础 是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统治者普遍采取对工商业和贸易压制的 态度,“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统治者的 基本国策。
54
第54页,共70页。
9
第9页,共70页。
• 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 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这就形成了 王封诸侯、诸侯封卿大夫、卿大夫封士的分封 制。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但以后历代王朝还有不同程度分封,只是性质 不尽相同罢了。同嫡长子继承制一样,分封制 也是企图以血缘纽带巩固政权。实际上,分封 制往往是造成诸侯割据,连年征战不止。如东 周列国。
该国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

该国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异同?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华文化的背景下,传统和现代的政治体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中都有所不同。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该国与中国的政治体制有何区别和相似之处。
一、政治制度方面在该国,政治制度是民主制度。
这意味着,政治权力归属于人民,他们通过投票来选择其领导人。
政治力量在该国是平衡的,它没有极权主义色彩。
国家必须遵守和执行宪法规定。
然而,在中国,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国家控制着所有的权力,国民不具有直接的民主权利,而是通过代表选举他们的领导人。
政治力量在中国具有单一性,党在领导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行政管理在该国,行政管理是集中化的。
中央政府做出重要决策和命令,地方政府必须执行。
行政机构是遵循特定指导原则或规则的文件和条例。
相反,在中国,行政管理是相对分散的。
各级政府之间自主决策,根据中央政府的指令向其报告。
这种分权分工的方式使各级政府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的需求。
三、政治文化在该国,政治文化被视为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权对政府工作提出建议。
该国鼓励民主政治,个人可以参与到政治进程中,以保证他们的观点得到关注。
在中国,政治文化是集体的责任。
中国强调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个人意见和建议相对被忽略。
四、政府透明度在该国,政府必须在行政机关制定的政策和决定之前向公众提供透明度。
政府动作必须遵循审查程序,并公开信息以保证他们的透明度。
反之,在中国,政府对公众透明度有所不足,政府的动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政府只公开少量的相关信息,而其他更加敏感的信息则被掩盖。
五、宗教信仰在该国,宗教信仰是个人的选择,每个人都有权信仰任何宗教。
个人选择的宗教仅受到有关法律的限制。
相比之下,在中国,宗教自由存在一定的限制。
政府对宗教运动的控制使得一些宗教活动受到限制,这些活动被认为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思想的。
结论总体来说,该国和中国在政治体制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之间的最大不同是在政治权利上。
近代化的探索

时间
主要 内容
或 过程
19世纪60—90年代
前期: 后期:
1898、6、 11——9、21
开始: 发展: 百日维新: 戊戌政变:
1911、10、10 1915年开始
酝酿: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胜利果实被袁世 凯窃取:
背景: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主 要阵地;
内容:前期、 后期
评价
见书30页
名称
洋务运动
性质
一场失败的封建 统治者的自救运 动
领导人 (代表人 物)
中央:奕訢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左宗棠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 新派的改良 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中国近代史上一 ❖中国近代史上 次反帝反封建的 一次空前的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革 大解放运动 命运动
孙中山
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胡适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想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 “孙中山与康有为”:
❖ 知识板块: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状况
❖
2、康有为的主要活动;
❖
3、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
4、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从康有为、孙中山等人的身上你能学到哪些 优秀的品质?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中国人,你应 该为祖国的富强做些什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不断 探索救国道路的奋争史。其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 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两次尝试。 分组讨论: ❖ 戊戌变法为什么不能成功? ❖ (提示:一方面可以从维新派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斗争的 形式进行阐释;另一方面从顽固派的势力方面进行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之比较 分析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