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管件加工工艺标准
铜管加工和焊接工艺标准规范标准

铜管加工和焊接工艺标准铜管加工工艺铜管一般要求 密封冷媒系统要求管件内部表面清洁、无氧化、无水、无油等; 不允许使用带有裂纹、不圆变形、扭曲、可见砂眼、喷墨(铜管厂检测有缺陷的标记)、发黑(氧化)等 缺陷的铜管。
铜管加工要求总则管路的加工按设计图纸进行,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断口处直径改变应在铜管标准直径的2%以内,且断口不允许有飞边,毛刺;管件要脱油、去污、无铜屑,内外表面光洁,不许有油污、伤痕、氧化皮; 焊接过程必须充氮保护,焊后用 0.3~0.5MPa 的干燥压缩空气吹净内部。
铜管下料、去毛刺 使用工具:割管刀,有效直尺,铜管修边器 铜管需定位固定后,再用割刀拆下,要保证割口平齐,不变形 切割过程中,铜管均匀进给,以保证管口圆滑下料后必须用铜管修边器对端口去毛刺, 去毛刺后, 必须用 0.3~0.5MPa 的干燥压缩空气吹掉管内外的铜屑、 杂物。
铜管弯曲使用工具:手工弯管机。
根据图纸和铜管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弯管机 清除弯管机范围内一切可能影响弯管机运转的杂物,保证设备运行畅通无阻。
每次弯曲前需调整模具或参数,并进行空转试弯,确认设备正常后进行加工。
弯管后应把管子内部的油渍等异物清除掉。
喇叭口制作将已制作合格的铜管先套入一对应的铜钠子, 再放入铜管喇叭口扩口专用工具相对应的孔中, 时铜管扩口端高出扩口器夹具面 0.5~1mm ,夹紧扩口器夹具, 在扩口器顶尖上涂少许空调冷冻油, 将手柄顺时针旋紧,再旋紧四分之三圈,退四分之一圈,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所扩口成 90± 2扩成喇叭口后,喇叭口的接触面应光滑平整,且厚度均匀一致;不应有裂纹、损伤、麻点皱折等不 足;喇叭口不应有偏斜不正等现象。
焊接钎焊原理钎焊是利用液态钎料填满钎焊金属结合面的间隙面形成牢固接头的焊接方法, 其工艺过程必须具备两 个基本条件。
a )液态钎料能润湿钎焊金属并能致密的填满全部间隙;b )液态钎料与钎焊金属进行必要的物理、化学反应达到良好的金属间结合。
铜管及管件标准有哪些呢?

铜管及管件标准有哪些呢?目前国内常用的铜管及管件标准主要有美国标准、欧洲标准及中国国家标准三类:1.美国标准ASTMB88-1996铜管及管件标准有哪些呢?该标准最新修订于1996年,与旧标准相比基本无改动,规定了1/4"~12"铜管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压力、质量检验方法等条款。
其中“K”型为适用地下管线及高压高温或有其它更高要求用途的铜管;“L”型为适用非地下管线,但压力较高用途的铜管;“M”型属地表经济实用型铜管,适用于一般性供水及供暖管道(此标准在国内采用较多);“DWV”型为无压力排水用途(目前在国内尚无使用)。
与之相配套的铜管件标准为ASME/ANSI?B16,规定了自1/4"~12"管件的材质、规格尺寸及偏差等检验方法。
2.欧洲标准EN1057-1996现行欧洲标准取替了原英国标准BS2871-1971,其内容基本与原标准相同,检验条款等同与美国标准,但口径范围小于美国标准。
其中“Y”系列(自6mm~108mm)用于地下管线及一般用途;“X”系列(自6mm~267mm)为经济实用型,在国内及香港地区被广泛采用。
铜管及管件标准有哪些呢?与之相配套的管件标准为EN12543.中国标准?GB/T18033-2000(取代原标准GB1527-87)现行的国标与原国标有很大差别,新的标准基本参照欧美标准,并规定了DN15~200mm 壁厚分为A、B、C三种型号的铜管。
其中A型管为厚壁型,适用较高用途;B型管适用于一般用途;C型管为薄壁铜管,基本等同EN1057-X。
外径偏差分为普通级及较高精度级,但都低于国外标准。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厂家生产的小口径铜管外径偏差能符合新标准要求。
新国标的其它技术指标基本等同与国外标准,但目前仍没有国内厂家能严格执行这一标准生产铜水管。
铜管及管件标准有哪些呢?与之相配套的管件方面,目前国内最新制定的标准为GB/T11618-1999。
铜管工艺流程

铜管工艺流程4.3.9铜管工艺流程1.铜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管道切割可采纳手动或机械切割,不得采纳氧气—乙炔火焰切割,切割时,应防止操作不当使管子变形,管子切口的端面应与管子轴线垂直,切口处的毛刺等应清理干净。
(2)管道坡口加工应采纳锉刀或坡口机,不得采纳氧气—乙炔火焰切割加工。
夹持铜管用的台虎钳钳口两侧应垫以木板衬垫。
2.预制管道时应测量正确的实际管道长度在地面预制后,再进行安装。
有条件的应尽量用铜管直接弯制的弯头。
多根管道平行时,弯曲部位应一致,使管道整齐美观。
3.管道煨弯不宜热煨、一般外径在108mm以下采纳压制弯头或焊接弯头。
铜弯管的直边长度应不小于管外径,且不小于30mm。
弯管的加工还应依据管道的材质、管径和设计等条件来决议。
4.采纳铜管加工补偿器时,应先将补偿器预制成形后再进行安装。
采纳定型产品套筒式或波纹管式补偿器时,也宜将其与相邻管子预制成管段后再进行安装,特别是选用不锈钢等异种材料需与铜管钎焊连接的补偿器时,一般应将补偿器与铜管先预制成管段后,再进行安装。
敷设管道所需的支吊架,应按施工图标明的形式和数量进行加工预制。
5.铜管机械连接、焊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铜管钎焊连接前应先确认管材、管件的规格尺寸是否充足连接要求。
依据图纸现场实测配管长度,下料应正确。
(2)钎焊强度小,一般焊口采纳搭接形式。
搭接长度为管壁厚度的6~8倍,管道的外径D小于等于28mm时,搭接长度为(1.2~1.5)D(mm)。
(3)焊接前应对铜管外壁和管件内壁用细砂纸,钢毛刷或含其他磨料的布砂纸擦磨,清除表面氧化物。
(4)焊接过程中,焊嘴应依据管径大小选用得当,焊接处及焊条应加热均匀。
不得显现过热现象,焊料渗满焊缝后应立刻停止加热,并保持静止。
自然冷却。
(5)铜管与铜合金管件或铜合金管件与铜合金管件间焊接时,应在铜合金管件焊接处使用助焊剂,并在焊接完后,清除管道外壁的残余熔剂。
(6)覆塑铜管焊接时应剥出长度不小于200mm裸铜管,并在两端缠绕湿布,焊接完成后复原覆塑层。
管件管材设计工艺规范要求

管件管材设计工艺规范要求管件和管材在工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的设计工艺规范要求对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十分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管件和管材设计工艺规范要求的内容。
1. 材料选用管件和管材的材料选用是设计的基础。
根据工程需要,应选择具有良好耐压、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的材料。
常见的管材材料包括普通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而管件材料则还需考虑连接方式和密封性能,常见的材料有铸铁、球墨铸铁、钢、不锈钢等。
2. 设计要求管件和管材的设计要求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其中,对于管道的直径、壁厚、连接方式、弯头角度、过渡段长度等都有明确规定。
同时,还需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管件和管材的布置位置、分支管道的设置、管道的保温要求等。
3. 加工方法管件和管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合的方法来保证质量。
对于管材,通常采用冷拔、热轧、锻制等工艺加工,而管件则需根据具体的形状和尺寸进行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加工方法。
在加工过程中,还需注意管件和管材的光洁度、尺寸的准确性、表面的清洁等问题。
4. 强度计算根据工程应力分析,进行管件和管材的强度计算。
通过计算,确定管件和管材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还应注意管件和管材的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避免由于弯曲或振动产生的变形或破坏。
5. 检验要求在管件和管材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检验,以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常见的检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测试、耐压试验等。
其中,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拉伸试验、硬度试验等,耐压试验主要包括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艺处理。
6. 表面处理根据工程要求,对管件和管材进行表面处理。
主要目的是提高管件和管材的耐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热镀锌、喷塑、涂层等。
在表面处理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的均匀性和附着力,确保表面处理质量符合要求。
7. 安装要求在管件和管材的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
三种常用铜水管及管件标准比较

三、异同对比
(一)、材质上,详见下表I
标准 名称 美标 欧标 国标
铜管
T2 或TP2,其中 铜管及符合NSF水质认证的紫铜配件必须为脱氧磷铜。 TP2为脱氧磷铜 成分符合:Cu和Ag含量不小于99.90%,磷含量在 T2,T3或TP2,其 0.015%-0.040% 中TP2为脱氧磷铜 无NSF水质认证的要求 的管件可以采用青铜材 质,锌不得超出16%, 一般为ASTM B584C84400。成分: 81%铜、9%锌、3%锡、 7%铅 无NSF水质认证要求的管 件可以用采用合金铜,但 是不得超过10%,对于含 锌超过10%的管件要求检 验其抗脱锌能力,并于管 件本体刻注其抗脱锌等级: A或B
+0.81
+0.34 +0.81
100
+/-0.050
+/-0.07
+/-0.30
+/-0.06
+0.20
项目
DN
125
铜管平均外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50
管件承口内径允许偏差 美标
+0.08 +0.20 +0.08 +0.20 +0.08 +0.18 +0.08 +0.18
铜管、配件允许配合间隙范围 美标
别工程项目做管件的配套 ,标准多执行美标或英标。后来较有实力的企业开始创立自
己的品牌并参照美标和英标制订了铜水管及管件的企业标准, 于1987年国内最早的铜 水管标准GB/T1527-87开始实施,相应的管 件标准也于1989年开始实施。最新的修订 版本为GB/T11618-1999(管件),GB/T18033-2000(铜水管)。本文就上述三种 标准的异 同对比与实际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EN 1254-2铜、铜合金管件要点

EN 1254-2铜、铜合金管件铜、铜合金管件第二部分:带卡套连接端口的铜管管件1 范围此欧洲标准详细说明了表面电镀/涂层处理或本色的铜管件和铜合金管件的材料,装配尺寸,公差和测试要求以及允许的最大温度和压力。
此部分详细说明了,与EN 1057中指定的铜管相连接的,卡套连接端口的连接端尺寸。
管件的连接方式可能会包括由EN1254-1到EN1254-5或其他标准所规定的任何形式。
同时此标准建立了一整套管件设计系统思路。
2 标准参考书目此欧洲标准是通过记录和更新其他出版物的规定合并而成的。
这个标准参考引用的出版物,详细列在后面。
对有日期的列表,所显示的被采用参考标准的日期、修改版本等,以这些标准被采用时的实际情况为准。
没有显示日期的参考标准清单,指的是最后的版本。
3 定义以下是此标准的一些定义:3.1 管件在管路系统中,用来连接管子或连接管路系统部件的装置。
3.2 卡套连接端口端口内部的密封面,是通过管子外面的铜环或衬套的变形来形成的。
3.2.1 卡套连接端口,A型用于连接的管子,不需要任何修理,如被切成方、去毛刺或倒角等。
密封面是通过安装在管子外面的铜环或衬套的变形形成的,此变形可以使用密封辅助材料,如焊锡,也可以不使用辅助材料。
管子可以有内部支撑,也可以没有内部支撑。
3.2.2 卡套连接端口,B型用于连接的管子事先在其末端要有变形,密封面是通过管子的变形面和管件相应的变形面之间的相互挤压形成的。
或者是通过管子的变形面和安装在管子上的松动的铜环或衬套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3.3 缩口器(用于与紫铜管连接的卡套式连接端口)由单件或多件组成,用于实现卡套式管件与小于其公称直径的管子之间的连接。
3.4 转换接头用于连接不同形式的端口的管件。
3.5 公称直径管件末端的公称直径,以与其连接的管子的外径来命名。
4 要求4.1 概述管件应该遵从4.2-4.5的要求,并且同时要能通过4.6对产品类型的测试要求。
缩口器也需要满足这些要求。
铜管钎焊工艺

铜管钎焊工艺及安装工艺1施工准备1.1人员准备:每一个施工小组应有以下工种人员组成:1.1.1 管工:具有四级工水平以上的管工2名。
(能熟练地配管)1.1.2 焊工:经过铜管钎焊工艺专门培训的焊工1名。
1.1.3 辅工:协助焊工焊接,清洗焊口辅工1名。
1.2 材料准备1.2.1 焊料:采用2%银的低银焊条1.2.2 焊剂:选用101#银钎焊剂1.2.3 管材:采用T2、T3、T up国产薄壁铜管1.2.4 管件:推荐使用经过鉴定和试用的“南汇兴新铜管件厂”或“临海水暖配件厂”生产的管件。
如进口的管材、管件,必须有配套的焊料、焊剂。
1.3 机具准备1.3.1 焊炬的焊嘴,根据所焊接铜管的管径,可选用H01-12、3、4、5焊嘴。
小铜管也可用喷灯。
1.3.2 切割机、钢锯或等离子弧切割机、半圆锉、0#或1#砂皮、木垫板、小木块、回丝、木榔头等。
1.3.3 卷尺、水平尺、粉线袋、线垂、角尺、100mm钢卷尺。
1.4 场地准备1.4.1 必须有可靠保安措施的料间,以堆放铜制品,铜废料。
1.4.2 具有通风条件,但又避风的制作场地。
1.4.3 堆放管子的管架,以堆放预制好的管段。
2 钎焊工艺2.1 准备工艺2.1.1 管道切割2.1.1.1 按需要的尺寸,将管材切割,管道的切割可采用钢锯、砂轮切割机或等离子弧切割机,严禁用割炬气割,切割时,夹持铜管必须用木垫块衬垫,以免夹伤管壁。
2.1.1.2管道切割必须注意断面应垂直于管轴。
2.1.1.3 用半圆锉或圆锉清除管口内外毛刺,修正管口垂直度。
2.1.2 管道调直2.1.2.1 管材在切割后,检查其是否平直,如有弯曲,则应进行调直。
2.1.2.2 管道调直宜在平整的木垫板或木工作台上进行,不能在金属板或水泥地上操作,以免损伤管壁。
2.1.2.3 操作时,用木榔头轻轻敲击需调直的部位,逐段调直。
2.1.3 配管将管材和管件按需要的尺寸和管件进行配管,配管时,应注意将焊接部位尽可能设置在垂直管道上;如设置在水平管道上,一定要考虑到便于焊接操作,以保证焊接质量。
SGBZ-0521紫铜、黄铜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部分
纵向划痕深度如表 2.1.4 所示;偏横向的凹入深度或凸出高度不大于 0.35mm;瘢疤碰伤、
起泡及凹坑,其深度不超过 0.03mm,其面积不超过管子表面积的 30%。用作导管时其面积则不
超过管子表面积的 0.5%。
铜及铜合金管纵向划痕深度规定 表 2.1.4
泛用于钎焊碳钢、铸铁及硬质合金刀具等。施焊时,应配用铜气焊溶剂。
1
建筑设备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部分
HS X XX
表示同一类型的不同代号
表示铜及铜合金
表示焊丝
铜及铜合金焊丝主要成份、性能及用途见表 2.1.7。 铜及铜合金焊丝主要成份、性能及用途表 2.1.7
相当部标 焊丝牌号
2.2 常用机具:
2.2.1 机具:砂轮锯、手电钻、台钻、冲击电钻、直流电焊机、氩弧焊机等。
2.2.2 工具:活扳手、扳手、手锤、錾子、划针、台虎钳、手锯、弯管机、扳边器、手动
试压泵、橡皮锤、调直器、锉刀、氧气瓶、乙炔气瓶、氧气表、压力表、乙炔表、气焊枪、割
枪、电焊把线、电焊钳子、克丝钳子、改锥、榔头。
2.2.3 量具:钢卷尺、钢板尺、水平尺、法兰角尺、焊接检验尺、量角规、油标卡尺、线
坠、水准仪、经纬仪。
2.3 作业条件:
2.3.1 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并且已经验收合格,且能保证铜管安装连续进行。
2.3.2 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找平、找正并固定,二次灌浆已完成。 2.3.3 所需图纸、资料和技术文件等已成为齐备,并且已经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 2.3.4 施工方案已经编制完成,施工人员已性签发了“工程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必 要的技术培训已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铜管管件加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中的铜管管件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 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加工工艺流程2.1 GB/T 1531-2009 2.2 GB/T 1527-2006 2.3QB/T 1109-1991铜及铜合金毛细管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 不锈钢、铜管路连接件。
扩口 ■-If弯管去毛刺T脱脂下料去毛刺墩台缩口扩 口缩 口缩 口弓 管弓 管翻 边翻 边翻 边翻 边扩 口£ ____■■■■ 打孔弯 管X4铜管一般要求4.1 密封冷媒系统要求管件内部表面清洁、无氧化、无水、无油等;4.2 不允许使用带有裂纹、不圆变形、扭曲、可见砂眼、喷墨(铜管厂检测有缺陷的标记)、发黑(氧化)等缺陷的铜管。
5铜管加工要求总则5.1 管路的加工按设计图纸进行,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5.2 断口处直径改变应在铜管标准直径的2河内,且断口不允许有飞边,毛刺;5.3 管件要脱油、去污、无铜屑,内外表面光洁,不许有油污、伤痕、氧化皮;5.4 焊接过程必须充氮保护,焊后用 2.8~3.0MPa的干燥压缩空气吹净内部。
6铜管下料、去毛刺6.1 设备及操作要求6.1.1使用工具:割管刀,有效直尺,定位块根据图纸要求的尺寸和管径,用直量取相应的长度,放置定位块6.1.2铜管需定位固定后,再用割刀拆下,要保证割口平齐,不变形6.1.3操作中,不允许戴手套,但去毛刺可以戴手套操作,防止毛线进入铜管。
6.1.4 切割过程中,铜管均匀进给,以保证管口圆滑。
6.1.5 当管径小于(等于)①12mm可多根(不多于10根)一起下料;当管径大于①12mm或长度小于60mm的铜管必须单独进行下料。
6.1.6 下料后必须对端口去毛刺,去毛刺采用铁丝砂轮机,应根据不同管径调整变频器的大小以控制机转速。
具体可见下表1。
6.1.7 去毛刺后,必须用2.8~3.0MPa的干燥压缩空气吹掉管内外的铜屑、杂物。
6.2 技术要求6.2.1下料长度(L)显示在图纸的技术要求,计算长度可依据《铜管落料尺寸及重量计算统计表》6.2.2下料长度尺寸公差见下表2表27铜管弯曲7.1设备及操作要求7.1.1手工弯管机,根据图纸和铜管的外形,选择合适的弯管机(左手弯管机或右手弯管机)。
7.1.2数控弯管机,接通电源,检查压缩空气压力在(0.4〜0.6)Mpa范围以内(右手弯管机)。
7.1.3清除弯管机范围内一切可能影响弯管机运转的杂物,保证设备运行畅通无阻。
7.1.4每次弯曲前需调整模具或参数,并进行空转试弯,确认设备正常后进行加工。
7.1.5 一般铜管的弯曲半径及两个弯曲之间的极限距离参照下表 3 (毛细管折弯见附一):$ 6X 0.6 / / / R15 15 15 R15$ 7X 0.6 / / / R10、 R15 1515 R15$ 8X 0.75 R20、R25 20 20 /// R20 60 $ 9.52 X 0.75 R15、R20 25 25 R15、 R20 18 18 R20 50 R25、R30 25 25 R25、 R30 2828 $ 12X 0.8 R25、R30、R3530 30 / / / R25 60 $ 12.7 X 0.75 R25 30 30 / / / R25 60 $ 16X 0.8 $ 16X 1.0 R30、R35、R404040R404545R3580$ 19X 0.8 $ 19X 1.0 R40、R45、R50 45 45 / / / R40 190 $ 22.2 X 1.0 R45、R50 55 55 / / / R45 210 $ 28.6 X 1.0 $ 28.6 X 1.2 R50、R6070 70 / / / R60 250 $ 31.75 X 1.2 / / / R55 85 85 R55 250 $ 34.93 X 1.5R55、R708585///R70290说明:1.铜管起弯端的直段距离需保证表(3)所示相应夹紧距离的2/3以上;2.铜管末端尺需保证:a. 产品共一个弯,那么末端尺寸的直段尺寸需保证表(3)所示相应夹紧距离的 2/3以上注:1.铜管两弯曲之间的极限距离如下图( 1 )所示尺寸Ab. 产品有两弯以上(含),且最后一个弯为90度的情况下,那么末端尺寸需保让夹紧距离+弯管半径以上(如不是90度,需适当加长)7.2技术要求7.2.1 对于直径不大于16mm的管件,在1000mm之内,不允许有超过1.3mm的平滑碰撞凹坑;对于直径大于16mm的管件,在1000mm之内,不允许有超过 2.0mm的平滑碰撞凹坑。
7.2.2 铜管弯曲部位不圆度不超过15%具体计算公式为:|b-a|/ Q *100%,见上图(2)所示。
7.2.3 铜管弯曲角度公差:土2 °8扩(缩)口8.1设备及操作要求8.1.1 打开气源确保气压为(0.3〜0.7)MPa。
8.1.2 根据图纸要求选择适当的扩缩口模、夹紧块、调整冲头行程使之满足图纸要求。
将扩缩口模、夹紧块安装在扩缩口机上,调整工装和冲头位置使他们的中心都在一条直线上。
8.1.3 铜管在扩口或缩口前必须蘸挥发油。
8.2.4 扩缩口工装清单见表(4)(注:如需扩缩口的为一直管,那么夹管的最短极限距离为60)扩外$ 25.460223-2旋压缩内$ 9.52602264旋压缩内$ 16602264旋压缩外$ 16602264旋压缩内$ 19602264旋压缩外$ 19602234旋压扩内$ 28.660224-3旋压扩内$ 31.660226-3旋压$ 28.6 X 1.2扩外$ 34.9360226-2旋压缩内$ 22.2602246旋压缩外$ 25.4602246旋压缩外$ 22.2602246旋压8.2 技术要求8.2.1 扩口圆度不大于0.10mm=822 扩口同心度不大于0.20mm823 缩口圆度不超过0.20mmo8.2.4 缩口同心度不超过0.30mm。
8.2.5 直径小于22m啲管件,夹痕深度w 0.15mm;对于直径不小于22m啲管件,夹痕深度w 0.3m 8.2.6各类型铜管扩缩口的端口加工公差要求如下所示示意图:(扩口)(扩口)扩(缩)口是控外径的:w © 22.2的公差为-0.01~-0.08 ,>© 22.2的公差为-0.10~-0.18 ; 扩(缩)口是控内径的:W © 22.2的公差为+0.16~+0.24 , > © 22.2的公差为+0.20~+0.32 。
9 翻(钻)孔9.1设备及操作要求9.1.1调整钻床速度,当打孔直径w ①12时,用台式钻床,速度调整至第3级,速度为1400r/min,当打孔直径〉①12时,用摇臂钻床,速度调至800r/min。
9.1.2用台钻对铜管进行打孔时须用工装对铜管固定,保证管件在钻孔或翻孔时不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9.1.3数控翻边的操作极限9.1.3.1 翻边时翻边孔的最小间距L1>d+10mm(c为翻边孔也径),具体可参见见下图(3)、图(4)。
9.1.3.2 铜管管口与第一个翻边孔之间的距离L2> 38,具体可参见见下图(3)、(4)、(5)。
图(5)L2 L39.1.3.3 翻边孔与铜管折弯位置的最小距离L3需符合下表(5)要求(可参见图3、图5)表(5)图(3)9.1.3.4 如弯管形状和翻边方向如上图(3)所示,则L4> 100mm 如弯管形状和翻边方向如上图( 4),则L4没有限制。
9.1.3.5 如弯管形状和翻边方向如上图(6)所示,且从左端起弯,弯至右端,则 L5>靠模距离+ (孔径的一半)。
如翻边方向向下或向上只能采用内翻边方式。
9.1.4数控翻边孔模具清单见表(6)注:"★”表示外翻边。
、,9.1.5手控翻边的操作极限:为提升效率,优选数控翻边,只有当数控无法翻边的情况下,采用手动翻边。
基本上无操作极 限(如有特殊情况,则特殊处理)9.1.6手动翻边模具清单如下:表(7) 手动翻边模具清单表(6) 数控翻边模具清单注:“ ★”表示手动外翻边,“•”表示手动内翻边9.2技术要求9.2.1翻边孔高度为2mm922钻孔须用刮刀去毛刺,翻边后也须去毛刺,可先用钢刷进行整体清理再使用刮刀刮去残留毛刺。
10墩台和凸肩及其它见附一(墩台凸肩及其它加工适用范围和工装模具清单)11脱脂11.1设备及操作要求11.1.1 将水泵房里的冷却水循环泵开启。
11.1.2 首先将卧式脱脂炉上的水压阀门打开,然后打开天然气阀门,接通电源总开关,最后开启脱脂炉。
11.1.3 脱脂炉刚开启时,大约需30分钟左右时间升温,等1#温控、2#温控温度升至设定温度时才能将产品送入脱脂炉。
11.1.4 换热器、配管从烘道中下炉后,必须用2.8~3.0Mpa的干燥压缩空气吹掉换热器、配管内外的杂物。
11.1.5换热器脱脂完毕后应及时从传送带上拿掉,防止传送带停止造成其他换热器在炉内停止时间过长。
11.1.6 配管脱脂时应注意将铜管均匀分开,切不可堆叠。
11.2技术要求11.2.1各类型的换热器及配管脱脂参数如下表。
12焊接12.1设备及操作要求12.1.1 调整焊接的氧气表压在 (0.3〜0.6)Mpa 。
12.1.2 充氮保护须用下图(7 )所示工装,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铜管。
图(7)12.1.3 焊接时必须做好充氮保护,充氮压力为( 0.02〜0.05 ) Mpa 焊接结束后至少冷却10秒再撤去充氮管路。
(有风冷冷却的工装台位必须使用风冷工装)12.1.4部分焊接时需湿布防护,防止高低压开关、针阀类产品内部零部件损坏。
12.1.5 一次焊接不允许使用焊膏,二次焊接可使用少量焊膏。
12.2技术要求12.2.1所有内表面应清洁光亮并且无氧化物和其它异物。
12.2.2 焊接时应让熔化的焊条完全渗入,焊点饱满、光滑,无沙眼、虚焊、焊瘤、焊堵等的缺陷。
12.2.3配管装配应严格按工艺文件或图纸要求进行。
12.2.4焊接通用要求参见《焊接要点看板》氮气13贮存14.1半成品或成品库的产品必需用与管口规格相符的橡胶塞封口,并盖有防尘布。
14.2半成品或成品库的产品摆放整齐美观,不得混放。
14.3半成品或成品库的产品帐、物、卡一致。
14铜管在加工过程中的其他外观缺陷15.1因为管加工夹紧所造成的夹伤、夹痕,不允许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