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中医药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体会

药常不能解 决问题 。常见肌肤 甲错 、 有积粉 、 干燥 粗而不润 、 搔之有 白痕 、 遍体 皮肤 有破 损 、 迹斑 斑 , 的 患者 口渴心 血 有 烦、 呼吸气臭 、 细数 、 脉 舌苔 变化 不一 , 于中医学 “ 属 血风疮 ” 之范畴 。此乃 营血 不 足 , 血不 养 肝 , 风从 内生 , 胜反 致血 风 枯、 肌肤 不润 而致 , 故治疗采用养血活血 和络之 品 , 少佐 祛风
主. 而瘀血 阻络 则贯 穿疾病 的始终 , 临床上应根据 不 同阶段 的病机对其进行辨证 论治 。分 阶段 治 疗 R 体现 了中 医药治疗 故 A, R A的灵 活性和 多样性 。在 治疗过 程 中还应注意顾护脾 胃和调 节情 志。 关键 词 : 类风 湿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9 .2 R5 32 文献标识码 : A
高 , 累了 大量 治 疗 R 的经 验 。笔 者 跟 所学 及参 阅历 代 医家对 痹 证论 述 的相关 文献 , 为 临床 上对 R 的治疗 应 该 按 活动 期 、 认 A 稳定
期、 晚期分 阶 段 治疗 。通 常 R 活 动 期 以外 邪 为 主 A
维普资讯
江西 中医药 2 0 年 3月第 3 总 3 08 期 9卷第 33期 0
中医药治疗 类风 湿关 节炎的体 会
★
郑 小波
指导: 维 刘
( 天津 中 医药大 学
天津 3 0 9 ) 0 1 3
摘要 : 类风湿 关节 炎( A) R 是一种 以炎症 性 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的全身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于 中医痹证 范畴 。R 属 A病程长 , 在 不同的阶段 其病机 各异 , 急性期 以寒热错 杂、 湿毒痹 阻为主; 稳定期 以肝 肾不足 、 气血亏 虚为主 ; 晚期 以痰瘀 互结、 阻经络 为 痹
主. 而瘀血 阻络 则贯 穿疾病 的始终 , 临床上应根据 不 同阶段 的病机对其进行辨证 论治 。分 阶段 治 疗 R 体现 了中 医药治疗 故 A, R A的灵 活性和 多样性 。在 治疗过 程 中还应注意顾护脾 胃和调 节情 志。 关键 词 : 类风 湿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9 .2 R5 32 文献标识码 : A
高 , 累了 大量 治 疗 R 的经 验 。笔 者 跟 所学 及参 阅历 代 医家对 痹 证论 述 的相关 文献 , 为 临床 上对 R 的治疗 应 该 按 活动 期 、 认 A 稳定
期、 晚期分 阶 段 治疗 。通 常 R 活 动 期 以外 邪 为 主 A
维普资讯
江西 中医药 2 0 年 3月第 3 总 3 08 期 9卷第 33期 0
中医药治疗 类风 湿关 节炎的体 会
★
郑 小波
指导: 维 刘
( 天津 中 医药大 学
天津 3 0 9 ) 0 1 3
摘要 : 类风湿 关节 炎( A) R 是一种 以炎症 性 多关节炎为主要特征 的全身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 于 中医痹证 范畴 。R 属 A病程长 , 在 不同的阶段 其病机 各异 , 急性期 以寒热错 杂、 湿毒痹 阻为主; 稳定期 以肝 肾不足 、 气血亏 虚为主 ; 晚期 以痰瘀 互结、 阻经络 为 痹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体会

【 关键词】 类 风湿性关 节炎 中西医结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较 为常见 的一种风湿病 ,国内患病
率约为 0 3 , . % 多数患者进展较快 , 以缓解 , 难 致残率较高, 给家
庭 和 社会 造成 了 巨大 的负 担 。笔者 2 0 0 4年 5月 2 0 0 7年 l 月 2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0 0 8年 l 第 1 2月 7卷 第 1 2期 JT M. e. 0 8 V 11 , o 1 E C D e2 0 , o. 7 N .2
-
1 3- 76
身黄 , 舌红苔薄或黄腻 , 脉弦数 。() 2 肝郁气滞 型: 中上腹痛引及 两胁 , 恶心 呕吐, 舌淡红 , 苔薄 白, 脉弦细或紧。( ) 3 胃肠热结型 : 全腹痛 , 胀满拒按 ,口苦而干 , 大便秘结 , 红苔 黄 , 舌 脉沉或滑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全 部病 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例 ,随机分
愈 :治疗 3 d内症状体征缓解 ,7 d内消失 ,血尿淀 粉酶 恢复正
常。 显效 : 治疗 7 d内症状体征显著好转 , 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 有效 : 治疗 7 d内症状体征减 轻 , 血尿淀粉酶有下 降趋势 。无效 : 治疗 7 d内症状体征无变化 , 血尿淀粉酶未降低 。
真》 :夫通则不痛 , 日 “ 理也 , 但通之之法 , 各有不 同。 调气 以和血 ,
调 血 以和 气 , 也 … … ” 消 胰 理 气 汤 中黄 芩 、 子 、 银 花 、 钱 通 。 栀 金 金
阻及其 它原 因引起化学或感染性腹膜炎 ,合并有其它 系统严重
原 发疾 病 。 13 治 疗方 法 . 治 疗 组 予 自拟 消胰 理气 汤加 减 : 芩 1g 栀 黄 2, 子 1g 丹 皮 1 g檀 香 6 , 莱 菔 子 3 g 大 黄 9 ,I 朴 1 g陈 2, 0, g炒 0, gJ厚 I 2,
辨病、辨证、辨病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h
3
2、辨病论治的重要性
辨病治疗是针对疾病的基本规律的治疗方法,它在痹病的论治的
重要性主要有四点,
(1)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基于“有形内必行诸外”的理论,主要是 靠宏观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手段,搜集辨证素材,运用中医理论 归纳分析,“司外揣内”地进行理论思维辨证,正如《医宗金鉴·四 诊心法要诀》所述“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 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虽然辨证论治理论也始 终强调探微求真,辨证精细入微,但其产生,受古代科技水平和时代 的限制,终未摆脱其宏观辨证的局限性,四诊识(证)病的缺陷越来 越多的暴露出来,实难达到万全的境界。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蝶疮流 注)靠仅依靠传统的望闻问切手段,进行辨证论治很难取得显著的临 床疗效。
中医的痹病包含了现代医学多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果机 械的把所有的风湿免疫性疾病按痹证为分若干证型用于临 床,可能对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有效,而对类风湿关节炎治 疗较差,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风湿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风湿痹病阻经络,热 毒充斥血脉为主,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关节变形;与 此相反,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机为湿热毒痹阻经络、筋 脉、骨节,预后较差,往往引起关节变形,肢体功能障碍 或丧失。
“证”所反映的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某阶段的病理概括,即主要矛
盾,这样,辨证论治对不同的风湿病反映的基本矛盾。认识就相对不
足。虽然辨证论治也强调病证结合,既要辨病,又要辨证,但是其重
视程度较辨证而言,多偏重于辨证。
中医治病不但是着重于辨证论治,而且更着眼于辨病论治,辨病 论治,古代前贤已有经典论述,如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前 人医籍中有很多都是病证同治的。
(2)辨病论治还体现在对疾病宏观上总体认识,如病因病机、临床 表现及证侯特点,能掌握痹病的一般发展变化规律等,从而对具体的 论治起到整体指导作用,避免随证变法的被动应付。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 类 风湿 关节炎 ; 中 医治疗 ; 心得体会 中图分 类号 : R 2 7 4 文献 标识码 : B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2 5 — 0 0 2 7 — 0 2
类 风 湿 关 节炎 (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 R A) 是 一 种系 统 性 的 以 削 , 舌 质淡 红 ,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 补肝 益 肾 , 祛 风通 络 。 方 用 独 活 寄生 汤加 减 。 药 用 独活 1 2 g , 桑 寄生 3 o g , 秦艽 1 2 g , 茯苓 2 0 g , 桂
关 节 滑 膜慢 性 炎症 病 变 为 主要 特 征 的 自身免 疫 性 疾病 ,其发 病 原 因及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明确 ,我 国发 病率 为 0 . 3 2 %~ 0 . 3 6 %t ” 。 临床以慢性 、 对称性 、 多 滑膜 关 节 炎 和 关 节 外病 变 为 主 要 表现 , 多 从 手 足 小 关 节 起病 , 早 期 症 状 为受 累 关 节 的 疼 痛 、 肿胀、 活 动 困难及僵硬 , 最 终 可 导 致 关 节 结构 破 坏 、 畸形 和 功 能 丧失 , 严 重 的造成心、 肺 等 多脏 器 、 多 系 统 损 害[ 2 1 。西 医治 疗本 病 多 用 非 甾 体 抗 炎药 、 抗风湿药、 免疫 抑 制 剂 、 生物 制 剂 等 , 能 够 改 善 临床 症 状, 但作用往往单一 , 且长期服用损伤肝肾, 甚 至抑 制骨 髓 造 血 系统。 中医 治疗 R A, 从 整体 出发 , 审症 求 因 , 辨证 施 治 , 能有 效 控 制病 情 、 缓解症状, 且 副作 用 小 , 具 有 明 显 的优 势 。
类 风 湿 关 节炎 ( R h e u m a t o i d A r t h r i t i s , R A) 是 一 种系 统 性 的 以 削 , 舌 质淡 红 , 苔薄白, 脉沉细。 治宜 补肝 益 肾 , 祛 风通 络 。 方 用 独 活 寄生 汤加 减 。 药 用 独活 1 2 g , 桑 寄生 3 o g , 秦艽 1 2 g , 茯苓 2 0 g , 桂
关 节 滑 膜慢 性 炎症 病 变 为 主要 特 征 的 自身免 疫 性 疾病 ,其发 病 原 因及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明确 ,我 国发 病率 为 0 . 3 2 %~ 0 . 3 6 %t ” 。 临床以慢性 、 对称性 、 多 滑膜 关 节 炎 和 关 节 外病 变 为 主 要 表现 , 多 从 手 足 小 关 节 起病 , 早 期 症 状 为受 累 关 节 的 疼 痛 、 肿胀、 活 动 困难及僵硬 , 最 终 可 导 致 关 节 结构 破 坏 、 畸形 和 功 能 丧失 , 严 重 的造成心、 肺 等 多脏 器 、 多 系 统 损 害[ 2 1 。西 医治 疗本 病 多 用 非 甾 体 抗 炎药 、 抗风湿药、 免疫 抑 制 剂 、 生物 制 剂 等 , 能 够 改 善 临床 症 状, 但作用往往单一 , 且长期服用损伤肝肾, 甚 至抑 制骨 髓 造 血 系统。 中医 治疗 R A, 从 整体 出发 , 审症 求 因 , 辨证 施 治 , 能有 效 控 制病 情 、 缓解症状, 且 副作 用 小 , 具 有 明 显 的优 势 。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体会

运脏 腑 ,一方 面致使营卫气 血涩滞不行 ,壅遏于 经络 、肌 肉、骨节等
而化瘀 留痰 ;另一 方面又造成 营卫不和 ,卫外不 能御邪 ,邪 气乘虚而 人 ,闭阻关节 经络 ,致使气血 运行不 畅,不通则痛 而发为痹证 。正如 《 内经 》 日: “ 风雨寒湿 ,不得虚 ,邪 不能独伤 人……此必 因虚邪之 风 ,与 其身形 ,两 虚相得 ,乃客其形 ”。故正气不 足即 肾阳亏虚是类 风湿性 关节炎 的发病基础 ,所 以温 阳补肾必贯穿 治疗始终 ,只有 肾阳
或风 寒湿 痹经 久不 愈 ,郁 而化热 ,或 湿热 之邪 直 中人 里 ,均 可使 湿 热交 阻 ,气血 郁滞 经脉 关节 ,不 通则 痛的 热痹 。其辨 证 要点 是风 、
理 论认 识 这组 病症 ,指 导临 床辨 证 ,探 索 治疗 方法 是符 合客 观实 际 的。但感 到不足 的是 “ 痹证”虽 然对 病 因病 机的阐述 比较客观 ,但 含 义广泛 ,病 种繁多 ,临床检查 仅靠 望 、闻 、问、切 四诊 ,比较笼统 ,
虱眶|豳—圈同
2 1 年 2月第 1 02 0卷 第 5 期
・
中医中药 ・ 2 2 5
愈 ,平 时排粪延 时,间断肿疼 便血 ,住 院后行痔疮 外切 内扎 间断缝合
一
3 多发 性三 期 内痔硬 化治 愈后 同时治 愈排 尿障 碍
患者男性 ,5 岁 ,周 口市榆 树 园街居住 ,于 19 年8 6 8 月来诊 ,经 9 检查为多 发性三期 内痔 ,遂在局 麻下行 消痔灵 四步注射 法治疗 ,治疗
中图 分类 号 :R9 .2 5 3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7 - 14 (0 2 5 0 2- 2 6 1 89 2 1 )0- 2 5 0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体会

者认 为 可称 之 为 “ 历 节” 、 “ 旭痹” 等 。常见 症 状有 小 关节 晨 僵 , 疼 2 . 2 缓 解期 的 治疗 : 类 风湿 关 节 炎在 缓解 期 的 主要 症 状有 晨 僵 时 痛、 肿 胀功 能 受 限 。 受 累关节 常呈 对 称性 、 多发性。 因为类 风 湿性 间缩 短 ; 疲 乏 无力 减 轻 , 活 动 时无 关 节 痛或 关 节 无 压 痛 ; 关 节 肿 关 节炎 反 复性 和顽 固性 的特点 ,已成 为现 代 医 学 界较 为棘 手 的 胀 不 明显 。缓 解期 多 为正 气 虚弱 , 往 往 以 营卫 气 血 、 肝 肾 亏虚 为 攻关 课 题之 一 , 被 称之 为 “ 不死 的癌症 ” , 给广 大 患者 带 来 了诸 多 其 根 本 。因此 , 在 病变 的这个 时期 均 应 选用 相应 的扶 正之 品 。 不便 和 痛苦 。 但 是 中医治 疗 效果 良好 , 卫气 血 亏虚 : 《 类 证 治裁 》 日 : “ 诸 痹 … … 良 由营卫 先 虚 , 类 风 湿 关 节炎 的点 滴体 会 总结 如 下, 望 同道 斧 正 。
1 病 因病 机
腠 理 不密 , 风寒 湿 乘虚 内袭 , 正气 为 邪所 阻 不能 宣行 , 因 而 留滞 ,
气 血 凝滞 , 久而成痹” ; 《 济生方》 日: “ 皆因 体虚 , 腠理空虚, 受 风 类 风 湿性 关 节炎 的发病 机 制是 先有 营 卫 不和 , 气血亏虚, 脏 寒 湿气 而成 痹 也 。 ” 这些 都 说 明 了营卫 气 血亏 虚 为本 病 发生 的 先
运行受阻, 经脉 不通 , 筋 骨 失养 , 不 荣 不通 则 痛 , 久而 成 痹 。可 见 散 加 减 , 常选 药 物 有 党参 、 黄芪、 白术 、 苍术 、 茯苓 、 生 山药 、 威灵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体会

程缠绵难愈 , 致 残率 高 。笔者 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方法对 4 8例 R A进行 了治疗 , 取得 了较好疗效 , 先报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4 8例患 者 中, 均为 我科门诊患 者 , 其
1 . 4 结 果
中男 1 7例 , 女 3 1例 ; 年龄 2 3 ~7 6岁 , 平均年龄 ( 4 5 . 5 4 -
摘要 目的: 观察 中西医结合 治疗类 风湿性 关节炎 ( RA ) 的疗效 。方法: 采用西药苏榕和 中药基本方治疗本病 4 8 例, 结果 : 治疗 总有 效率 高 , 复发率 明显减少 。结论 :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 活血逐淤 、 祛痹通络止痛 的功效 。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西 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 : R5 9 3 . 2 2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O 0 1 — 7 5 8 5 ( 2 O 1 3 ) O 4 一 O 4 8 2 — 0 2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 以关 节病 变为 主的慢性 全身 性 的 自 身免疫性疾病 , 多见 于中年女 性 , 经常 反复发作 , 最终 出现关
节畸形 、 功能障碍 , 本病属 于中医历节 、 顽痹 、 骨痹 范畴 , 且 病
减: 刺痛难忍者加乳香 、 没药 ; 关节肿胀 者加川木瓜 、 薏苡仁 ; 关 节畸形者 加 全蝎 、 蜈蚣等; 关 节屈 伸不 利者 加伸 筋 草等 。 每 日 1剂 , 分 2次服 , 1 0 d 为 1 个疗程 。由本院制剂室煎制 。 1 . 3 . 2 西药治疗 : 苏榕( 西药称 : 尼美舒利 分散片 , 0 . 1 g / 片) 0 . 1 g , 2 次/ d , 口服 。以 1 个月为 1 个疗程。连续服 用 2个疗 程 。已用激 素者视病 情按激素减量原则逐渐减量 至维持量 。
运用针灸与中药疗法治疗风湿病的临床体会

附: 太溪 穴 治风 痹 为 特 效 穴 , 向外 侧 外 踝 前 缘 进 斜 针, 3 灸 ~5壮 。 阳陵 泉 配 曲泽 治 手 冷 。肩 髑 配 曲池 治 肩臂 病 特效 , 调整 上 半 身 机 能 。配 合 谷 、 能 曲池 治 肘 臂 痉挛 特 效 , 6分 灸 7壮 。刺 肩 髑 治 肩 膊 肿 痛 进 针 针
体 会
程 比较缠 绵 , 病程 比较 顽 固 , 因气 候 变 化 而 症 状 随之 常
加重。 治 疗 方 法
风湿 病 多 由风 寒湿 等 外邪 所致 , 用 药治疗 偏 于辛 故
散通 络 。但 必须 根 据风 寒 湿 的偏胜 来 处方 用药 , 按照 并
疼痛 部位 循 经取 穴 , 即病在 某 经采 用某 经 或有 关经 的穴 位进 行 治 疗 , 般 采 用 局 部 穴 位 与 远 隔 穴 位 相 配 合 一
胜者 , 为痛 痹 ; 于 湿胜 者 , 偏 为着 痹 。又 若行 痹 、 痹 、 痛 着 痹, 经久 不 愈 , 留 经 络 , 而 化 热 , 可 以 转 为 热 痹 。 邪 郁 也
下 部疾 。委 中能行 瘀 通络 , 曲池 、 关 治风 湿病 甚效 , 配 下 针 5分 , 灸 。阴陵 泉 配水 分 尤 治 肌 肤麻 木不 仁 ; 光 禁 配 明穴治 膝 痛肢 体不 仁 , 6 针 ~9分 , 3 灸 ~5壮 。
风先 治血 , 行 风 自灭 ” 说 。痛 痹 或 寒 痹 重 在 治 寒 。 血 之
着 痹或 湿 痹治 重在 除湿 。总 之 , 在治 疗 上应将 祛 邪与 和 血 密切 结 合 。特别 是 寒 性 收 引 , 出现 拘 挛 疼 痛 现象 , 能 血 不养 筋 也会 出现拘 挛 , 须加 以 区别 , 在 处 方 用 药 必 并 之 际加 以注意 。前 人 说 :气 血流 畅 , “ 痛痹 自已” 实为 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风湿病中医药治疗体会
作者:王义军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100102
刊名:
中医药学刊
英文刊名: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6,24(12)
1.丛培全.CONG Pei-quan风湿病中医学概念及研究现状探讨[期刊论文]-人人健康(医学导刊)2007(3)
2.杨满菊.娄广亮治疗风湿病常见药物副作用的中医认识及处理要点[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08,23(11)
3.庞国伟.谭光群.李晖.张东六种祛风湿中成药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3)
4.李军.龚孟怡芪藤活络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
5.孟德青.张道云.陈书增.孟勤.刘顺海除痹止痛方治疗风湿病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
6.仲韦旭.金明秀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撷菁[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
7.陈伟.彭剑虹浅论类风湿关节炎HPA轴功能改变的中医药治疗[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5)
8.冯兴华《素问·痹论》与现代风湿病学[期刊论文]-中医杂志2008,49(4)
9.陆燕.周学平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征研究探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刊2003,21(6)
10.周明爱.单晓阳.于守杰.左振素左振素老师谈中医风湿病诊疗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吉林中医药2007,27(3)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yyxk20061205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