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风湿骨病的中医论述及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东方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早在我国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风湿关节痛方面的记载,以及用“砭石”“针灸”之类的器物刺激人体相应部位以止痛的治疗方法。

《左传》、《战国策》已经有很多关于风湿关节疼痛的“病例”记载,说明当时已经把“关节疼痛”以及引起的疼痛的病因“天阴雨湿”“久卧湿地”“酒色所伤”作为诱发因素记载。以后在太史公的《史记》中更有关于“风湿病”内容的记载。

《黄帝内经》中已经对于风湿骨病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记载,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医学专著。《黄帝内经·痹论》认为痹病的成因是人体感受“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汉代张仲景对中医痹病的看法却有独到之处,虽然他自己认为《伤寒》、《金匮要略》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凭脉辩证”,但实际上贯穿了他自己对脏腑经络疾病的辩证论思想。《金匮要略》里认为痛症是属阳病,如“头痛、项、腰、脊背、脚挚痛”,是同伤于风寒之邪,“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因此凡是“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张仲景所指的风湿病类似于今天的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之类。张仲景还提出“血痹病”,认为这些患者都是高新贵族或上层人士“夫尊荣之人,骨弱肌肤盛(肥胖),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这类人养尊处优,嗜酒及膏梁厚味,超重肥胖,生活不节,因此,易感外邪而诱发此病。张氏提出的血痹很像今天的痛风患者,同时张氏还提出与今天类风湿关节炎有骨质改变相似的症候“历节”。认为这类患者“身体赢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湿温欲吐”,认为这类病是血不足,风血相搏,即引起关节疼痛如挚,“历节疼不可屈伸”,严重的是因体内“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导致身体消瘦、关节肿大的类风湿关节炎后期关节功能障碍致残的后果。张仲景首次从临床的角度提出风湿病的症候特点和病理机转,认为导致这类疼痛发作的原因是营卫不利,气血不和,阴阳气血不调,而造成局部肿胀、麻木、恶寒、发热等症候。“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冷,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张氏在阴阳荣卫不通而致痹(历节)的理论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治疗痹病的方药,宣痹通络都是以桂枝汤、桂枝加黄茌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等,以补气益血,调和营卫为主的治疗方法。

公元五世纪,晋代名医名医皇甫谧对风湿病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在《针灸甲乙经》里提到“所谓痹者,个以其时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盛者,其人易已。···其入脏者死。”这里他还特别指出痹病除了出现关节肌肉等的痛、着、行各痹外,还可以看到有痛、痒、热等变痹或不仁。《针灸甲乙经》中还提出了治疗痹病的具体方案,如膝病可取犊鼻,”“膝中痛取犊鼻以员利针,刺膝无疑”。“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膝寒痹不可屈伸,髀关主之。”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对风湿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状肌肉顽厚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认

为人体正气内虚而腠理开,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而病。同时巢元方还将有关肌肉、关节痛分为风重型、湿重型、寒重型、风湿型、寒湿型等五种类型,提出了“心痹、胸痹、骨痹、筋痹、头风、遗尿、胞宫”等症候,与现代风湿病的范围非常相似。在治疗上,他主张用汤、熨、石、补养、宣导等综合疗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对痹病的认识归纳为“肾虚”复感受“外邪”所致,治疗方法多强调补虚与驱邪并重,因此,孙思邈的方药多复合今天调节免疫机制和镇痛、抗炎同时并举的方针,说明中医在唐代已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风湿病不是单一的外邪侵入人体致病,而是体虚导致外邪的入侵。孙思邈的这一正确思想一直贯穿宋、元、明、清各代的医学实践中。

晚唐少林医僧蔺氏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骨伤科专著,书中总结并介绍运用麻醉整骨、清创、按摩导引及内外用药治疗伤科疾患的方法,还介绍了分七步治伤的经验及46首治伤秘方,从而奠定了骨伤科理、法、方、药的基础,蔺氏曾在仙庄娄集游医,与当地望族娄氏结缘,对娄氏后人提出的风湿骨病的病因是“骨髓不足”,“骨髓失养”以及娄氏秘方“正骨膏”,“治伤消瘀丸”,“骨痛药酒”等的形成影响很大。

明代的张景岳对风湿病的认识却有独到之处,首先他对风邪所致痹病,可以直接侵袭五脏而为心、肝、肺、脾、肾各痹,同时又可以引起“六腑痹”,张景岳还进一步阐述“若邪气客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而胜其寒则烂肉腐肌,内伤骨为骨蚀”这里张氏首先提出了中医痹病之一“骨蚀”,与现代西医所称的骨结核、骨坏死、骨感染关节炎等极其相似。张氏还在临床上提出“痛风”这一病名,认为“痛风”或“历节痛风”是因为“气血本虚,或因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或因劳倦,调护不谨,以致三气之邪遍历关节,与气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历节之名。”同时指出,痛风除了疼痛剧烈外,还有“昼轻夜重”的发作特点,或遇阴雨天气加重,甚至有遇热而剧者。

张氏认为:“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征。经曰:“邪人于阴则痹,正谓此也。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其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张氏治疗痹病,首先提出痹病除风、寒、湿等邪可以伤阳致病外,还可以耗伤阴血,致精血亏损,真阴衰弱而致病,这是以滋养肝肾为中心(即现在的调节免疫功能)的治法。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西方免疫学说进一步的发展,认识到类似中医痹病的“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相似于中医肝肾虚损的症候,中医治疗这类疾病可以通过滋肾养肝诸法取得卓效。

清代中期的娄氏疗法传人娄万厢、娄万邦、娄万兴三兄弟在祖传治疗痹证秘方的基础上,结合娄氏特效针法、娄氏一指禅推法,在治疗风湿痹证方面有了很好的疗效,进一步验证了祖先提出的“骨髓不足”的病因理论,与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张景岳的“肝肾亏虚”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娄氏疗法是对前人治疗痹病经验的一个正确补充,这样中医治疗痹病的经验更趋完美。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高敏照 临床03-4 903014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坡会,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RA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历代医家称之为历节、鹤膝风、顽痹、筋痹、骨痹、肾痹等,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内因是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虚、肝肾亏虚,外因是风寒湿热之邪人侵,内外之因相合而致病。 1、中医病因: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肝肾亏虚,阳气不足,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于肌肉、骨节、经络之间,使气血运行不畅,痹久累及肝肾,伤及筋骨而导致本病。如《素问·痹论》:“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类证治裁·痹证》:“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夹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本病的病性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肝肾脾虚)为病本,风寒湿热痰瘀为其标,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为其病理,风寒湿邪痹阻脉络,流住关节,痰瘀痹阻。若久痹不愈,可内舍于脏腑,而致肝、脾、肾三脏受损,使脏腑气血阴阳随之而亏。 2、中医治疗方法 杨大赋[1]认为本病早期邪入未久,正气尚可支持,宜以攻邪为主;中期正气渐虚而邪气亦盛者,则宜扶正祛邪;晚期正虚邪恋者,以调补为要,兼顾通络。攻邪通络不忘扶正,扶正不忘攻邪,辨病辨证相结合。李如意[2]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急性活动期其证候特点是症状表现急且重,其病机特点是以邪气盛为主,故治疗上以祛邪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为肝肾气血不足,故需在祛邪同时佐以扶正之药,以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在恢复期,风寒湿热之邪得到了基本控制,其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在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祛除未净余邪和恢复脏腑机能为治疗目的。在缓解期,其病机特点以正气虚为主,因此治疗应重在扶正,尤其应注意调补脾肾,令“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避免缓解期再次复发。蒲文斌[3]认为RA的治疗应以健脾补肝肾,活血通络为本,辅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具体运用时可根据临床症状酌情调整各类药物的剂量,则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秦林[4]等认为“肝脾失调, 内生风湿”可能为RA 发病的重要基础。认为肝脾失调, 内生风寒湿诸邪合而为痹, 进一步发展成为寒热、痰瘀、虚实错杂, 并最终形成累及心肝脾肺肾诸脏的全身性疾病。提出“和肝脾, 除风湿, 平寒热, 消肿痛”的治疗原则。 3、分型分期治疗 沈晓燕[5]等,根据关节肿痛症状的差异分四型论治,对风湿证洽疗,首推麻杏慧甘汤;湿热证的治疗,首推越脾加术汤;寒湿证的治疗,首选麻黄加术汤;湿痕证的治疗,首选桂枝获荃丸。商宪敏[6]等提出RA常见证候6型:风寒湿痹型,冶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桂枝汤加减;风湿热痹型,治宜清热祛风、利湿通络。方用白虎汤合宣痹汤加减;寒热错杂型,治宜祛寒清热、散风除湿、通经活络,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痰瘀凝滞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通络,方用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肝肾亏损型,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佐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右归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脾肾两虚型,治

风湿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风湿止痛中草药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1. 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川乌2. 治疗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偏方3. 治疗风湿止痛的注意事 项*二、如何治疗风湿止痛1. 风湿止痛的医学治疗方法2. 风湿止痛的锻炼方法*三、风湿止痛的饮食方法1. 适宜风湿止痛的 饮食2. 不宜风湿止痛的饮食 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你知道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吗?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风湿病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以其千百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方法,仍被广泛而卓有成效深 得广大患者的欢迎。很多风湿患者每逢天气突变时都遭受着关节疼痛难忍的不堪,无奈于西医的止痛根本无法根治这种疾病。所以,在传统的中草药对于治疗风湿方面的疾病有着异常神奇的效果,借助于中草药的一些药性,直达病灶,药到病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预防风湿疾病之外,还要注意一些风湿疾病的预防。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来介绍关于风湿止痛的中草药有哪些吧。 1、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川乌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 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

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2、治疗风湿止痛的中草药偏方金刚刺地龙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温经祛湿。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组成】金刚刺15克,广地龙15克,蜈蚣1条,黄芪40克,桂枝12克,海风藤12克,威灵仙12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一般宜服2~3个疗程。 【加减】若关节肌肉红肿热痛者,可加忍冬藤15克、知母10克、黄柏2克;若病程长,关节肌肉冷痛剧烈,痛处固定者,可加制川乌8克、制草乌8克;若肢体全身游走性疼痛者,可加防风12克、羌活10克;若久病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伴头晕腰酸者,加熟地12克、狗脊10克、龟版12克。 3、治疗风湿止痛的注意事项治疗风湿病最好看是找中医来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风湿病”的定义 “风湿病”的特点: a、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b、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c、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d、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e、近年来,由于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生存质量明显延长 “风湿病”的范围 风湿: 关节,关节周围软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行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痛风 “痹证”: 肌肉,筋骨,关节的疼痛,麻木,重着,肿胀,活动不利,甚或灼热的疾患。 “风湿病”的病因: 正气不足邪气侵袭 风――》行痹寒――》痛痹湿――》着痹热――》热痹 感染,环境因素,遗传 “风湿病”的辨证(诊断)

辨证要点: 1、区分阴(风寒湿)痹与阳(热)痹 2、辨别风,寒,湿之偏盛,偏衰 3、辨别有无痰,瘀阻滞经脉 4、辨别虚实 辨证标准: 行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兼症: 恶风,发热,或自觉关节冒风,关节屈伸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 痛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则缓,遇寒则剧。兼症: 关节僵硬,不可屈伸,皮色不红,触之不热 舌脉: 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着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肿胀,重着,疼痛,肌肤麻木不仁。 兼症: 周身酸痛,倦怠,手足沉重,活动不利。 舌脉: 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热痹 主症: 肢体肌肉,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痛甚拒按,得冷稍缓。兼症: 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闷不宁1舌脉: 舌红,苔xx,脉滑数 尪痹 主症: 痹证久治不愈,关节肿大畸形,僵硬,强直 兼症: xx僵+脏腑虚弱症 舌脉: 舌脉变化明显 “风湿病”的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中医内科病机整理

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2.咳嗽 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痰热郁肺证: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肝火犯肺证: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肺阴亏耗证: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3.哮病 冷哮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热哮证: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寒包热哮证: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风痰哮证: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虚哮证: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4.喘证 风寒壅肺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表寒肺热证: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痰热郁肺证: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痰浊阻肺证: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肺气郁痹证: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 肺气虚耗证: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肾虚不纳证: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正虚喘脱证: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5.肺痨 肺阴亏损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虚火灼肺证: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气阴耗伤证: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 阴阳虚损证:阴伤及阳,精气虚竭,肺、脾、肾三脏俱损。

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一文读懂中国中医药发展史 西医药开始对中国医学产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至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此前的数千年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数千年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麻醉药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麻醉药提早了1600多年。

痹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症(退行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血气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 木,或关节屈伸不理、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包括西医学中退行性关节炎。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其诊断依据为:“由于年老体衰,骨失滋养,气血失调,所致局部或全身骨关节退化改变。临床表现以大关节疼痛,以关节活动不利,运作牵强,舌质偏暗,舌苔薄,脉滑或弦为次症。多见于退行性骨关节病,肥大性改变。” (2)发病及病情的轻重长与劳累以及季节、气候的寒冷潮湿等天气变化有关,某些痹症的发生和加重可与饮食不当有关。 (3)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不同年龄的发病于基本的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4)临床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至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行。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 (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

(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勃稠,wBc<2000个/ml;(4)中老年患者(多40岁); (5)晨僵感30min、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 (6)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三、辨证分型 1、风寒湿痹 (1)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可涉及肢体多个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恶风、发热 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2)痛痹:肢体关机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 冷感。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3)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2、风湿热痹: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活多个关节,活动 不便,局部烧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 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 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活黄腻,脉滑数活浮数。 3、痰瘀痹阻:痹阻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活关节肌 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玩麻活重着,活关节僵硬变 性,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活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风湿性心脏病中医治疗大全

概述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在我国的心血管中占29.95%,学龄儿童的发病率为1‰。其病因为急性风湿热,属变态反应性疾病,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主要侵犯心脏及大关节,心脏受侵率约41%。关节炎治愈后不遗留任何后遗症,全可反复发作。多次侵犯心脏,则可造成永久性损害,形成慢性风心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内感染,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属于常见的结缔组织病,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累及心脏,导致心脏瓣膜损害而形成:对于风湿热的发病机理,现代医学曾有过链球菌毒学说、过敏学说、病毒感染学说和毒性上一免疫学假说等等,但至今尚未十分明确,因而对积极防治风心病带来一定的困难。 中医学虽无此病名,根据心悸、气急、浮肿、咯血等主要临床表现,类似于中医“心痹”,亦可归属于“惊悸”、“怔忡”或“喘证”等范畴。《黄帝内经》所载:“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可见对本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已有一定认识。之后,张仲景应用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了一些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剂,如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将心瘁证出现的证候特征分成心悸、喘哮、水忡等几个阶段进行论述,与本病临床表现颇相类似。宋代陈无择、清代沉金鳌等医家分别对本病病理机制及症候特征的描述,增添了部分新的内容,值得现代临床借鉴。现代中医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研究,初见于1955年。在50~60年代,用传统经验和方法对本病进行临床验证观察,报道虽不多,但其优势已初见端倪。70年代,曾掀起过用针灸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热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本病广泛深人的研究,则是在80年代以后,广大医者在继承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和实验验证,已逐步认识到外邪虽系诱发因素,而心体残损,心脉瘀阻,阳衰血寒实为其主要病理变化。由于血液流变学改变,造成心脏负荷增加,导致全身各脏器相继受累而引起一系列临床危重症。因而活血化瘀,温通心脉已成为主要治则之一。辨证分型亦开始趋于集中统上。临床用药除继续沿用经验方外,又出现了不少自拟方剂,使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较70年代更为客观、深入。近年来又大力挖掘气功、食疗、民间单方验方等传统疗法,均已显示出可喜的疗效。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引起重视,首先对一些有效的中草药进行药理分析,如发现党参、黄芪能提高动物的DNA合成率,增加心肌的抗病能力,因此对于阳气虚型患者,有显着的疗效i在针刺机理研究中观察到针刺内关穴后,可提高患者血浆cAMP含量,使心肌收缩增强,进一步证明了内关穴为治疗风心病的有效穴位。 病因病机 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因,西方医学及中医学均冠以“风湿”之名,可见两者的认识颇为一致。通过广大临床工作者的实践,对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机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病因外为风湿之邪侵袭,内为脏腑虚损,病机演变过程可分述如下: 风湿外侵,心体受损禀赋素虚,屡受风寒湿邪侵袭,风湿入络迁延不愈,痹阻经脉;或因风湿人脉郁而化热,心营为之病变,气血运行不畅,盖人体气血之循脉皆赖于脏腑之气,尤依仗于心气之鼓动,心脏负担过重,心体受累而致病。此常见于病变早期或急性活动期。心脉痹阻,气血瘀滞风湿性心脏病既成,耗气伤血,气虚不能布血,血虚难以荞心,心气过耗,以致心脏推动血液功能障碍,血循失常,瘀痹于心,心脉为之痹阻,脉络不通,故见唇绀舌紫之外象,咳血、咯血之肺脾郁血之症。 心体内虚,累及他脏心病既久,势必累及肺、脾、肾诸脏。肺贯心脉而司呼吸,心血郁阻,株连肺脏,移邪于肺,而致痰瘀交阻,肺气肃降无权,故有咳嗽痰喘,甚则倚息不能平卧。心气虚影响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生化无源,而致心血愈虚,呈现惊悸、眩晕,食少便溏等心脾两虚证,脾阳不振,难以运湿;水湿内停,肾阳虚衰,蒸化无权,聚水成饮;水

中医药学发展史

中医药学发展史 摘要: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它既古老又充满生机,千百年来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和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学的起源、中医药学理论的确立、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回眸百年中医药的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更能深切认识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的意义和价值。伴着中华民族近代百年的跌宕起伏,刻着中华文化烙印的中医药也走过坎坷多艰之途。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医药遭受质疑之声始终不曾断绝,2006年一度为全社会关注的所谓“取消中医”论调,再次给中医药发展投下阴影。 《诗经》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涉及药物的书籍,仅植物药就有杞(枸杞)、艾(艾叶)、桑椹等50多种。《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

古方治风湿

古方治风湿中医特色疗法 2010-01-27 13:12:00 来源:39健康网 随着寒流来袭,冬季气温突然降低,越来越多的腰腿痛关节炎患者又叫苦不迭,痛苦袭击着“痹症”患者,特别是许多的中老年“痹症”患者。痹症,也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风湿。很多网友疑问,除了日服一日的服用抗免疫抗风湿药。 随着寒流来袭,冬季气温突然降低,越来越多的腰腿痛关节炎患者又叫苦不迭,痛苦袭击着“痹症”患者,特别是许多的中老年“痹症”患者。痹症,也就是现在我们经常说的风湿。很多网友疑问,除了日服一日的服用抗免疫抗风湿药,传统中医在治疗“痹症”方面的有什么特色和优势?素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老中医人,致力于中医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数十载,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数十载研究锻造的中医神奇特色到底为何?39健康网中医频道特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 任林昌松教授为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 什么叫“痹症”,中医的“痹症”相当于我们平常西医的哪些疾病 林昌松教授:“痹者,闭也”,它主要是指邪气闭阻,造成人体的气机不通畅所引起的疾病。痹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就是指所有的气机不通畅,邪气闭阻的这种情况都叫做“痹”。比如说胸痹。狭义的“痹症”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疾病,是以肢体关节肿胀、疼痛、麻木、屈伸不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它包括一大类疾病。痹症的临床命名,经过了痹症→痹证→痹病→风湿病的过程。以往使用“痹症”,这个“症”是症状的意思。“痹证”中的“证”使用言字边的就是“证候”,表明“痹证”为一组证候的意思。随着学科的发展,现在很多专家觉得用“痹证”也不准确,“痹”已经越来越独立地成为一个“病”,既然是疾病就不单只是证型的问题,临床上的中医辨证论治,是一个病下分证,辨证论治这个模式,辩证辩的也是证候,疾病下面还有很多证型,所以现在的话很多专家主张用“痹病”来命名。这样就更准确一点。但是随着这二十年来的中医风湿学科发展,一些老中医,中西结合的老专家又提出,为了跟现代医学接轨,建议用“中医风湿病”来命名,来代替以前的“痹证”,或者“痹病”这个命名。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讲“痹症”,老百姓不明白。但是老百姓对风湿这个词很熟悉。我们出去与西医同行交流时,我们讲“痹病”,西医也不懂。用风湿病命名,通用易懂。我本人也觉得用风湿病比较好一点。风湿病学已经越来越独立地形成一门学科。中医风湿病所涉及的病种跟西医的风湿免疫病大致是类同的。常见的有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等。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 39健康网:为什么冬季痹症高复发?特别是广东地带。 林昌松教授:老祖宗在《内经》中提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从中医角度说,痹症是因肝肾不足,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痹阻关节引起关节肿痛的疾病。我们说风湿风湿,顾名思义,风湿中最主要的就是湿邪。湿盛则肿,风湿病人的一个常见的症状就是关节肿胀。中医认为湿邪与痹证的发生最为密切,痹症一般多在湿邪较重的阴雨天发作或复发。另外,为什么广东的痹症病人冬季高复发呢?这与广东的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广东地处岭南,湿气很盛,风湿病人往往容易高发。痹症的发生,除了湿邪还有风

2021年江西省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理论风湿热诊鉴别诊断1031试题

江西省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理论:风湿热诊鉴别诊断-10-31 试题 一、单项选取题(每题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止嗽散构成中不具有 A.紫菀B.白前C.杏仁D.荆芥E.陈皮 2、感染HBV后产生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 A.表面抗原B.表面抗体C.e抗原D.e抗体E.核心抗体 3、必要于入院24小时内完毕病历记录是 A.会诊记录B.转科记录C.住院病历D.特殊检查成果及其分析E.各级医师对诊断及治疗意见 4、脑出血诊断要点,下列错误是 A.50岁以上,多有高血压史 B.用力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C.多有头痛、呕吐,颅压增高症状 D.有偏瘫和失语 E.均有脑膜刺激征 5、肺痨病程发展演变中,易受损脏腑是() A.肺、脾、肾 B.肺、心、肾 C.肺、心、肝 D.肺、心、脾 E.肺、肝、肾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特点是

A.呼吸浅慢,不规则B.呼吸困难伴发绀C.呼吸深大,呼气有烂苹果味D.呼吸浅快,呼气有大蒜味E.潮式呼吸 7、清营汤主治证热型是 A.夜热早凉B.身热夜甚C.日晡潮热D.往来寒热E.皮肤蒸热 8、患者,男,30岁。便干,便后出血并疼痛1周。检查:肛门外观可见截石位6点有一梭形裂口通向肛内,创面不深,边沿整洁。其分类应是 A.内痔 B.外痔 C.肛窦炎 D.初期肛裂 E.陈旧性肛裂 9、下列哪项不是急性白血病痰热瘀阻证主症 A.心烦口苦B.腹部癥积C.头身困重D.口渴喜饮E.痰多胸闷 10、真武汤与五苓散共有药物是 A.茯苓、桂枝B.茯苓、白术C.桂枝、芍药D.泽泻、生姜E.茯苓、猪苓 11、某男,62岁。慢性肾炎史9年。现全身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遗精,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检查:尿蛋白(+++),镜检可见管型。治疗选用 A.附子理中汤加减B.异功散加味C.金匮肾气丸加减D.杞菊地黄丸加减E.参芪地黄汤 12、患者,男,50岁。近年存在颈部肿块突然迅速增大,质变硬,吞咽时上下移动受限,伴胸闷,舌苔薄白,脉弦。其证型是

中药的发展史

中药的发展史 1. 1. 中药的发展史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由于中药,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称为“本草”。据考证,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为《神衣本草经》。该书总结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用药经验,经秦汉医家不断抄录、增补而成。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著有《名医别录》。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中药还经历了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时代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中医药事业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利于中药发展的措施,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事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中医药学的中、外交流逐渐增加,近三十年来这种交流尤为频繁。凡此种种,无不标志着中药科学在社会主义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也展示了中药事业光辉而广阔的前景。 2.影响中药发展的因素

2.1中药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n 中药原料来自自然,又多为人工分散采收、加工,受天气、地域差别及人为影响因素很大;过度开发使一些宝贵的中药材资源濒临枯竭;大宗中药材品种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不够;生产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的现象较为普遍;对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质中药材的引种和栽培还缺乏统一的组织和协调;一些珍稀濒危药材代用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中药有效成分分析、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缺乏严格的质量监控标准和良好的监控方法,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稳定性;对人工种植的中草药,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超标。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质量。并且中药现代化程度不高。虽然传统的中医药煎煮法疗效相对显著,但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并且其有浓重点中药味的汤剂和体积过大的中药丸,而且中药汤剂的煎熬过程和火候也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凡此种种都影响中药的发展。 2.2中药行业所存在问题极其措施 问题主要有: 1.研究能力有限。我国药用资源丰富,以药用植物为例,有一

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

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 对于风湿这种疾病而言我们该如何进行治疗呢?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又是什么呢? 风湿病最佳治疗方法: 一、患者可以进行中医治疗。中医的辩证治疗方法,目前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对症治疗,系统综合治疗,调理身体,预后复发率也低。这也属于类风湿的治疗方法之一。 二、患者可以进行封闭疗法:也就是俗称打封闭针,方法是在患者出现症状时,把药物注射到椎管内,或神经根周围,局部麻醉神经,

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在药效过后症状马上,又重新浮现出来,对类风湿的治疗帮助不大。 三、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适应症的要求非常严格,通常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患者寥寥无几,并且手术所需费用高,对身体的创伤很大,类风湿患者需要很长一段时期,才能恢复身体,在治疗后也容易复发,因此,此种类风湿的治疗,目前并不推广应用。 风湿病不仅要治疗,还要进行护理: 一、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必须卧床休息,避免过多的活动,以免对关节造成伤害,但是病情稳定后,就需要适当进行一些运动,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还能恢复关节功能,促进疾病康复。 二、风湿病患者需要保持平常心态,过大的情绪波动或强烈精神刺激,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家人应当给予,患者足够的安慰和理解,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患者居住的环境应该通风、向阳,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夜里睡觉时要注意保暖,不要在风口长时间站立或者睡觉。 四、风湿病患者经常出汗,此时需要及时用毛巾擦干,不要穿湿衣服,避免淋雨和受寒,冬季外出时应戴围巾口罩等保护,必要时可以戴护膝等。 五、风湿病患者饮食上,应以清淡和易消化为主,不要吃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也不要喝浓咖啡、浓茶等饮料,可以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 患者朋友们一定要认真的进行风湿病的治疗,争取让自己早日可以恢复健康问题。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风湿病是以累及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神经等部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因其与自身免疫有关,多数疾病缠绵难愈,有的患者需终身服药治疗。目前尚无根治此类疾病的药物,西医治疗主要为非甾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其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与其治疗作用一样不应被忽视。中医中药在风湿病的治疗上日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1.辨证论治,整体调节 中医治疗疾病的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对于风湿病患者来说,根据病人当前的主要临床表现,首先辨别其病性,是虚实寒热,如属实证,当辨明是风痹、寒痹、热痹、抑或湿痹?如体质偏虚,当判断是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肝肾亏虚,抑或脾肾亏虚?继而综合辨证,整体调节。如外有风寒湿邪阻滞经络关节,内有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见腰膝冷痛、关节肌肉重着麻木、腿足屈伸不利等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气血亏虚、寒滞经脉见四肢关节冷痛、面色少华者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阴虚夹湿热者,用左归饮合四妙散;阳虚夹寒湿者,用金匮肾气丸加味等等。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治疗方法,既抓住疾病的本质,又重视疾病的表象,注重标本同治,邪正兼顾,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能迅速减轻症状,有效减缓疾病进程 许多患者早期阶段可能局限于关节疼痛、腰痛、身痛等几个症状,化验指标正常或轻度异常,没达到某些风湿病的诊断标准,西药选择治疗有困难时,可选择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已确诊的慢性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可根据病情采取以中医药辨证论治为主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疏风祛湿、温经散寒、温寒祛湿、清热凉血、活血通络、补肾壮骨等不同治疗方法。或散风寒于外,或清热除湿于内,或活血以祛瘀,或温经以通络,邪去络通,“通则不痛”,故能迅速减轻患者痛苦。研究表明,临床常用祛风除湿类中药,大多具有与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样的抗炎镇痛作用,其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之力虽稍逊于西药,但副作用很少,临床可结合辨证酌情选用。若属寒者,可选用桂枝、麻黄、乌头、附子、羌活、独活、细辛等;属热者,可选用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秦艽、牛膝、黄柏、丹皮等;属瘀者,可选用桃仁、红花、乳香、三七、丹参、蒲黄、血竭;属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鸡血藤、淫羊藿、巴戟天、杜仲、骨碎补、肉苁蓉等。 中药还能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从而能有效地减缓

北京2016年下半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理论:风湿热中医病因病机2014-10-31试题

北京2016年下半年中西医执业医师内科理论:风湿热中医 病因病机2014-10-31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积聚的病机演变与哪项关系最为密切 A.邪气 B.饮食 C.情志 D.寒湿 E.正气 2、具有推动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B.卫气C.中气D.营气E.肾气 3、长于清泻三焦火热的药是____ A.栀子B.决明子C.金银花D.夏枯草E.芦根 4、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物为 A.苍术B.独活C.白术D.佩兰E.砂仁 5、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 A.激活抗凝血酶B.使环加氧酶失活,减少血小板中TXA2生成,从而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C.加强维生素K促凝血的作用D.直接对抗血小板聚集E.降低血液中凝血酶活性 6、急性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是 A.局灶-节段性病变B.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炎C.硬化性肾炎D.致密沉积物肾炎E.弥漫性渗出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7、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__ A.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B.副伤寒 C.x线照射后 D.寄生虫疾病 E.感染早期 8、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病的并发症() 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脑血栓形成 C.脑出血 D.脑栓塞 E.高血压脑病 9、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热闭心神证,应首选 A.桑菊饮与青霉素B.麻杏石甘汤与阿昔洛韦C.清营汤与红霉素D.生脉散与左氧氟沙星E.竹叶石膏汤与麦迪霉素 10、男性,52岁。患急性阑尾炎,右下腹疼痛,高热,烦渴欲饮,呕吐不食,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燥,脉洪大而数。治疗应首选青霉素加 A.阑尾化瘀汤B.黄连解毒汤C.阑尾清解汤D.阑尾清化汤

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娄氏骨病疗法给药方案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娄氏骨病疗法(RA)给药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病变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为对称性,呈慢性过程,发作与缓解交替,对人体损害大,致残率高。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以下简称RA RA属中医学之“痹证”、“历节”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取得了明显进展,现综述如下。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RA患者临床表现复杂,运用辨证论治的思想针对性地指导治疗是取得临床 疗效的关键。 按病因病机分型论治: A.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三型论治:

(1)寒湿型:治宜温经散寒,祛风胜湿。当归四逆汤合小活络丸加减:当归、桂枝、通草、地龙、制胆南星、乳香、没药各10g,白芍15g,制川乌6g,大枣10枚。 (2)阴虚湿热型:治宜育阴祛湿、通络止痛。猪苓汤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猪苓、阿胶(烊)、滑石各15g。 (3)正虚邪恋型:治宜补肝肾、活血通络。阳和汤加减:熟地、淫羊藿、当归各15g,白芥子、麻黄、地龙、鹿角胶(烊化)、川芎、桂枝、桃仁、红花各10g,制川乌6g。 B.依据娄老理论将痹病分为3型论治: (1)风湿热型,治则:清热解毒、疏风除湿、活血通络。娄氏清痹汤:忍冬藤60g,败酱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30g,土茯苓30g,老鹳草30g,丹参30g,香附15g。 (2)风寒湿型,治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活血养血。娄氏通痹汤:当归18g,丹参18g,鸡血藤21g,海风藤18g,透骨草21g,独活18g,钻地风18g,香附21g。 (3)瘀血型,治则: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娄氏化瘀通络汤:当归18g,丹参30g,鸡血藤21g,制乳香9g,制没药9g,延胡索12g,香附12g,透骨草30g。 C. 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6型 (1)风寒湿阻型:治以散寒除湿,祛风通络。蠲痹汤加减:羌活、姜黄、防风、独活各10g,当归、黄芪、桂枝各12g,赤芍、威灵仙各15g,炙甘草6g,生姜3片。 (2)风湿热瘀型: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加减:桂枝、防风、苍术各12g,知母、赤芍、乳香、没药各10g,石膏、忍冬藤各30g,炙甘草、粳米各9g。 (3)痰瘀互结型:治以化痰祛瘀,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半夏、橘红、熟地各15g,茯苓、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各10g,炙甘草6g。

名中医治风湿性心脏病五个秘方

名中医治风湿性心脏病五个秘方 治风湿性心脏病秘方( 5 首) 27.1 银翘白虎汤 【来源】朱良春,《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连翘20 克,金银花、防己、木瓜、知母、粳米各25 克,生石膏100 克,甘草10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胜湿。 【方解】本方所治疗乃属风湿病邪侵犯心脏引起急性变态反应非瓣膜受损阶段。方用 辛凉清热的金银花、连翘;祛风湿的防己;舒筋通络的木瓜和专清气分大热的白虎汤组合 成方,因而用之多收良效。 【主治】风湿性心脏病。 【加减】湿重加苍术25 克,苡米40 克,厚朴10 克;热重加栀子,黄柏各15 克,黄连5克;心前区闷痛加全瓜蒌25 克,远志15 克,柏子仁25 克。 【疗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2 例,全部治愈。治疗时必须坚持服药6~8 周。 27.2 通脉饮 【来源】朱锡祺,《辽宁中医杂志》(2)1984 年 【组成】桂枝6 ~12 克,赤芍9 克,桃仁12 克,川芎6 克,益母草30 克,红花6 ~9 克,

丹参、麦冬各15 克,黄芪15 ~30 克,甘草6 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日服2 次。 【功用】益气活血通脉。【方解】风心瓣膜病或慢性心衰,其主要病机都系循环障碍,脏器郁血。故治疗原则 及组方配伍、都围绕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两个方面,所以方中用大队活血化瘀药,其中桂枝是活血通脉之要药。历来都以舌红及血证为用桂枝之禁忌。但朱氏则认为:舌红只要舌上有津,而又具桂枝适应证者,照样可用。至于血证禁用桂枝,亦非一概而论。如风心肺郁血而致咳血者,用桂枝非但无害而且有益。因此症“心功能障碍”是本,肺郁血是“标”,咳血及标中之标,故用桂枝改善循环障碍,能减轻郁血而起到止血作用。当然,血热妄行之血证则禁。否则真有“桂枝下咽,阳盛立毙”之虑。单用活血药不行,必须配合益气。补气用黄芪,因其作用过于党参,而且善补胸中大气。大气壮旺,则气滞者行,血瘀者通,痰浊者化,此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谓。今之黄芪、枝细力薄,用量常需至15 ~30 克,其功始显。配甘草补气和中;桂枝配赤芍、桃仁、川芎、益母草、红花、丹参活血化瘀;麦冬滋阴强心。诸药配伍成方,共奏活血化瘀,益气通脉之功。 【主治】胸闷气急,心悸咳嗽,颧红唇绀,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弦带涩。证属虚实 相杂,血气瘀滞。主要用于风心瓣膜病变及慢性心衰者。 【加减】①伴有肺部感染加鱼腥草30 克,开金锁、山海螺各15 克。三药合用,有广谱抗菌作用,药力较强;②并发心衰,出现肺水肿征象,选加附子9 ~15 克,万年青根 15 ~ 30 克,葶苈子12 克,泽泻15 克,槟榔9~12 克等。附子、万年青根有强心利尿作用。附子

中医发展历史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中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步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 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表、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辩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 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辩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1996年,学界对中医气本质、经络实质、阴阳、五行、藏象和中医哲学观等都有了新的创造性的认识和解说。如邓宇等发现的:气是‘信息-能量-物质’的统一体;分形分维的经络解剖结构;数理阴阳;中医分形集:分形阴阳集-阴阳集的分形分维数,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维数;分形藏象五系统-暨心系统、肝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中医

中医发展史

中医发展史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理论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秦汉以来,内外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从而丰富人们的药材知识。《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公元三世纪,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深入钻研《素问》、《针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广泛采集众人的有效药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辨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其中,《伤寒论》载方113首(实为112首,因其中的禹余粮丸有方无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