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中国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

合集下载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精神维度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精神维度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精神维度分析建筑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是为了表达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内涵。

在建筑设计中,文化与精神的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精神维度,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环境和情感体验的。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维度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因素。

无论是传统的建筑风格还是现代的设计理念,都与某种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比如,古代中国的宫殿建筑就充满了华夏文明的艺术特点,它们体现了古代王朝的权威和尊贵。

而现代建筑设计则更注重融入当代文明的精神,例如,德国的包豪斯建筑学派追求无冗余的简约设计,意在凸显现代工业化的理念。

其次,建筑设计中的精神维度是指设计师在创作中注入的情感和意义。

建筑设计并不仅仅是提供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创造一个可以引发情感共鸣的环境。

比如,教堂的设计就常常借助透过高大的尖顶和雄伟的墙体向人们传达敬畏与救赎的精神。

而当代建筑设计师则更加强调与自然的联系,通过使用天然材料和开放的空间布局,传达对自然环境的敬佩和珍惜。

除了文化和精神因素,建筑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人类的行为和需求。

人是建筑设计的最终用户,设计师需要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舒适、可持续的环境。

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人文维度。

比如,一座办公楼的设计需要考虑员工的工作效率、福利和社交需求,而一座住宅的设计则要满足人们对私密、安全和舒适的要求。

当然,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维度往往是相互关联的。

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需求,而精神需求又塑造了文化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维度,并将其融入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和功能中。

只有这样,建筑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相融合。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精神维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它们既影响了建筑的形态和风格,也塑造了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习惯。

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文化、精神和人文的维度,以创造出与用户情感共鸣的建筑作品。

浅析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浅析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浅析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俗、文化和精神传承。

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可以营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装饰方案。

传统文化的装饰元素如吉祥纹样、雕刻、素色、拼贴等可以成为室内设计的装饰元素,通过这些古朴、美丽的装饰手法,营造出具有文化气息的室内装饰效果。

2.色彩搭配。

传统文化的色彩常常讲究色彩的搭配与运用,如“五行色”、“玄珠色”、“黄曲霉色”等传统颜色搭配方式可以用在室内设计中。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美学。

3.材料运用。

室内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有机材料等传统文化材料。

传统文化的木质结构和石质、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使用可以带来更加自然、健康的室内环境,增强室内与自然的联系。

4.空间布局。

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宇宙与人类的生存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室内空间布局也应该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营造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1.园林式室内设计。

园林式室内设计是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典型应用之一,通过引入自然元素,如景观、水滴、石头等,营造出富于古朴气息的室内环境。

2.工艺装饰。

传统文化的许多工艺装饰手法如木雕、瓷器、羊毫画等都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使用这些工艺装饰,可以强化室内空间的文化格调。

3.文化内涵的融入。

文化内涵的融入是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关键应用之一。

设计师可以在设计中融入一些文化内涵,如源于中国文化的传统神话、民间传说等,以此营造一个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氛围的空间氛围。

三、结语在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使得居室内充满文化底蕴与情调,创造出更加舒适的空间体验。

而在这样室内环境的熏陶下,人们的内心也可以变得更加充实和丰富。

因此,在室内设计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应用是一种有益而又有意义的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它融合了古代哲学、艺术、建筑和生
活方式,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家居设计中,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强调“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注重自然与人的和
谐共生。

在房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布局、家具、装饰等方面来体现这一理念。

例如,可以选择自然材料制作的家具,如木质家具、竹制家具等,以营造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

同时,在装饰方面,可以运用中国传统的艺术元素,如中国画、书法、唐卡等,为房间增添一份古朴、雅致的气息。

除此之外,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还强调“礼仪”和“节俭”之道。

在房
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精心挑选的装饰品,展现中国传统礼仪之美。

同时,也可以在家居用品的选择上体现节俭之风,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生活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
一种对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房间设计中,不仅可以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居住环境,更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天人合一”、“礼仪”和“节俭”的精神内涵。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关注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房间设计理念,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

国内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介绍

国内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介绍

国内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介绍室内空间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空间环境。

那么,关于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有为大家的国内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何谓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

充分表达并升华每位业主的居室文化是设计的追求,根据每位业主的生活习惯、社会阅历、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的不同,家居的个性化、文化底蕴也就是设计师不断进步的源泉。

起居文化主要表达在住、食生活方式。

平时工作忙碌的现代人,回到家中最想能够好好休息、清静一下,这就需要设计营造一个“禅的世界”的文化意味(文化中的一种)。

例如,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家居空间,起居室:摆在中央的白色沙发特别显耀,吸引人躺上去,好好松懈一下全部身心,大门的一角安置着很流行的迷你喷泉和小水塘,水池周围花草锦簇,水气袅绕,细碎的潺潺水声,令人仿佛置身大自然。

卧室:朴实的棕色,四平八稳的正方形装饰,床头上一两幅书法作品,简单图案的素色床单,精致的点香炉。

厨房:通过突出的清洗槽把狭长的厨房分为干、湿两用间,储藏和炊煮洗涤各归纳在一端,方便合理。

平时起来的多样摆设品做陪衬,例如佛像香炉、古董油灯、古董时钟等,在画龙点睛的同时,淡淡溢出禅意。

轻轻地进来,静静地享受,洗去一天的忙碌,完全放松,可以欣赏美好的音乐,亦可以去亲手制作几道美味佳肴,一切尽在禅意世界中,是多么的不经意,又是多么的和谐。

其实,室内设计其目的就是围绕一种主题文化,做多方面的处理,或活泼多彩,或渐入佳境,或无限怀古,或拥抱未来。

陈设品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局部,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风格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

如在书房中摆设根雕、中国画、工艺造型品、古典书籍、古色古香的书桌书柜等等。

这些陈设品的放置营造出一种文化气氛,使人们以在此学习为乐,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之美学精神初探作者:黄薇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7期摘要:几千年的古老中国,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这种民族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中国建筑室内设计的美学精神,这种精神层面是和世界其他民族有着本质区别的。

它注重完整性、偏爱含蓄性和喜欢情节性,本文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美学精神中国传统室内设计有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空间界面、家具与陈设;技术层面涉及结构、工艺、规范与标准;精神层面则指凝固于物质层面和体现于技术层面的社会意识和设计者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

政治思想、法律以及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观点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共同决定了中国室内设计的一般特征。

设计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建筑所处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习惯等共同决定了中国室内设计的个性特征。

从而使中国室内设计形成了一个既统一而又多样的局面。

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对美的形态的认识也有着特殊的感受,每个民族审美的观念都有着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

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中国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哲学思想与文艺思想于一体,有着丰富多样的形态,映射出中华民族心灵的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首先体现在对于人生解放和人生意义的不懈追寻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生命、以和为美的民族。

相对于哲学的理性思辨与伦理的实践,审美活动通过“吟咏情性”,使人的生命冲动在美的王国中得到升华,精神获取自由,意义得到形而上的超越。

中国风室内设计理念

中国风室内设计理念

中国风室内设计理念
中国风室内设计理念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强调自然元素、传统文化和手工艺的运用。

1. 自然元素:中国风室内设计常常利用自然元素来营造与自然的连接感。

例如运用石材、木材等天然材料来装饰墙面、地板和家具,给人一种脱离喧嚣都市生活的宁静感。

2. 传统文化:中国风室内设计通常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为主要特点。

例如运用中国画、古代文物、古典家具等来装饰空间,营造出浓厚的中国古典气息。

3. 手工艺:中国风室内设计注重工艺的运用,追求精细的手工艺和细节处理。

例如在室内墙面、家具上加上中国传统的雕刻工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4. 色彩运用:中国风室内设计以柔和、自然的色调为主。

例如利用红、金、黑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颜色,营造出温暖、高雅的氛围。

5. 空间布局:中国风室内设计注重空间的流畅与自然的呼吸感。

例如采用开放式的空间布局,使空间更加通透和连贯,并与自然光线的借景相结合。

总的来说,中国风室内设计强调与自然、传统文化的联系,并注重细节和精致的手工艺。

通过运用自然元素、传统文化和手
工艺,创造出独特的室内环境,营造出温馨、舒适、充满艺术和文化气息的居住空间。

浅析精神层面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浅析精神层面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影响
维普资讯
浅析 精 神 层 面
对 中 国 室 内设 计 的 影 响
任 仲龙
安 阳 师 范学院 美术 学院
455002
室 内设 计 以 表 达
层 面 为核



定 的 思 想 内涵 和 精 神 文 化

它是 物 质
技 术所不 能代 替的


深 入 研 究这 些 精 神 层 面
将 有 利 于 帮助 我 们

了解 室 内 设 计 的 发 展 与 形 成
以 及 对 于 多种
从 而
多样 的 室 内 设 计 风 格 的 了 解


使我 们对
当 代 中 国 室 内设 计 的 文 化 内 涵 和 意 境 有 了 更
深 入 的理 解 意识

师 可 以 直 接 从 业 主 那 里 了 解这 些 方 面 的 信 息 另 方 面 也 可 以 就 这 方 面 的 问题 不 清 楚 的 向 业 主 了解 环 境 空 间问题 和 各 部功 能 设 计 共 同 协 商解 决 (三 ) 设计进程 室 内设 计要 考虑客 户的 经 济 承 受 能 力 否 则 将 无 法 实 施 如今 生 活 节奏 比 较 快 要 把握 设 计 期 限 和进 度 按 时 完成 设 计 任 务 保 证 设 计 的 质量
一 一
















室 内设 计 的 目标 是 满 足 人 们 对物 质 和 精神 生 活 需 要 的好 的居住 环 境 主 要 体现 在 三 个 层 次 : 物 质 层 面 即 空 间层 面 家具 和 陈设 使 用 功能 , 技 术 层 面 即设 计 艺 术 结 构 及 设 计 的标 准 ; 精神 层 面 则 指凝 固 在 物 体表 面 上 和 表 现 在 技 术 层 面 的 意 识 室 内设 计在考 虑物 质 技 术的 同 时 必 须 重 视 精 神 层面 的 需 求 室 内设 计 的 精神 就是 影 响 人 们 的 思 想 意 识 所 以 要 从 精神 层 面 着 手 使人 从 精神 上 得 以 满 足 以 有 限 的 物 质 条 件尽 可 能 创 造 更 多 的精 神 财 富 了解 人 与 环 境 的 联 系 设 计 者 要 采 用 各种 方法 和 理 论 知 识 去 影 响人 们 的 情 感 使 其 达 到 意 想 不 到 的 室 内设 计 效 果 可 以 突 出 表 现 某 种 构 思 和 意境 产 生 强 烈 的设 计 感 染 力 更 好 地 发 挥 其精 神 层 面 的 作 用 从 上 个 世 纪 年 开 始 中 国 多数 人 为 现 代 室 内设 计 缺 乏 民 族 的 和 文 化 上 的 很 多 差 异 特 别 是 些 设计 师 的 设 计 风 格 过 于 公 式 化 不 怎 么 参 考 当地 的 文 化 及 民 俗 风 情 不 怎 么 考虑 业 主 的 精神 需 求 让 业 主对 与 很 多 设 计者 产 生 怀 疑 重 新考 虑 中 国 的 传 统 文 化 和 室 内 设 计 发 展 创 新 等精 神 层 面 上 的 问题 在 室 内设 计 风 格 上 有 出 现 了 多 元 化 的 倾 向 提 出 了 中 国 室 内设 计 应 从 整 体 形 式 发 展 提 高 当代 中 国 室 内 设 计 的 文 化 涵 养 和 设 计 的 创 新 意 识 以 空 间的 创新 和 结构造 型 的 创新 和 精神 层 面 的 创新 相结合 协 调统 注 重 室 内 设 计 的 精神 层 面 把 结 构 技 术 和 精神 因素 融 合 在 起 这 就 需 要 我 们 注 重 室 内 设 计 的构 造 知 识 掌握技 术 的 性 能 特 点 和 人们 的 精神 层 面 的 需 要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人文精神和设计理念

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人文精神和设计理念

而当 社会经济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消费者就会对设计物产生更高的
要求— 包含了除实用之外的更多心理的、精神文化的需求。经过
60- 70 年代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 许多国
家进人了丰裕社会时期, 于是久压在人们心中的那份心理的、 精神的
欲求 蠢蠢欲动”再也 便“ , 按捺不住了。 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变得更 挑 剔和苛刻, 不仅要满足人们生理的需求, 而且要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 设计不仅要实用, 而且要适用, 要在设计中赋予更多审美的、 情感的、
二、 室内设计人文精神的起因
们总以为设 三维:美 支 和经济, 更重 是第 维:人性, 计有 学.# 术 然而 要的 四 o ’ 2、 人类需要阶梯化上升的内在要求。 马斯洛将人类需要从低到高 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归属与爱情 尊敬需 )、 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需要的五个层次是逐级上升的, 当下级的需要获得相对满足以后, 上一级需要才会产生, 再要求得到 满足。 现代室内设计已从单纯的表面装饰过渡到复杂的综合性系统设 计工程中。以中国近几十年室内设计发展为例:80 年代的实用主义, 90 年代的表面性装饰, 1 世纪初期的室内设计空间以更加关注人的 2
和艺术性。
〔 关键词」 内 计人 精 艺 性 室设 文神 术
20 世纪末期到新世纪前叶室内装饰的指导性概念发生了较大 的颠覆, 从原来的装演、 修饰为主的思想转化为以人为本、 舒适性和功 说, 是随社会整体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当社会经济发展处于 较低水平时, 人们对设计物的要求是简单而实用, 除此以外别无奢求。
能性并重的 格局。 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涵盖面比较广泛, 其中, 衍生出 一系列新兴的设计思路也广为流传, 室内设计已从当初设计师单方面 意愿和情趣的表达, 转变为双方都在极力争取的技术与期望完美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中国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
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设计与装修(以下简称中国室内设计)是中国地理与文比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风格与特色。

室内设计有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技术层面与精神层面。

物质层面包括空间界面、家具与陈设;技术层面涉及结构、工艺、规范与标准;精神层面则指凝固于物质层面和体现于技术层面的社会意识和设计者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

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人与人关系的总反映,表现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以及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观点。

它与中国的地理环境共同决定了中国室内设计的一般特征。

设计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则与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习惯等共同决定了中国室内设计的个性特征。

从而使中国室内设计形成了—个统一而又多样的局面。

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涉及方面较多,本文仅从自然观、伦理观、人文意识、审美习惯等几个方面作一些剖析,且不过多地展开,故称“简论”。

一、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的看法。

诚然,它也决定了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

在中国,农耕经济持续了几千年,与收成好坏直接相关的自然条件倍受人们的关注,久而久之,“关注”便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

这种情结,反映在室内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内外环境的关联。

中国室内设计从不“闭门造车”,而是始终把处理好内外空间的关系放在重要的地位。

中国建筑有楼、台、亭、阁、廊、榭等类型,它们或处山顶,或位于水边,其目的就是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既能得自然环境之利,又能成为整个环境的一部分。

传统的“四合院”对外是“封闭的”,对内则是“开敞的”。

“庭院”与周围的厅、堂、廊、室等既“隔”又“通”,实际是厅堂的延伸和扩大。

不仅习供人们劳作、休闲,也为内部空间与大自然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借景”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其实质就是把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联系起来。

中国建筑的门窗,不仅能够采光与通风,多数还有“借景”的功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关于这种功能最为精彩的写照。

至于“景窗”、“景洞”等,顾名思义,更具取景的作用。

二是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
“借景”多为“远看”,引入自然景物则为“近观”。

供石、养花、制作盆景,在中国均有悠久的历史。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关于轩辕黄帝赏玉的记载,周时,周公曾用几架将玉石供在神座之上,《周礼》注称:周公植璧于座。

可见供石之风,兴之甚早。

到后来,以奇石置案,用石制作挂屏、座屏者,就越来越多了。

《南方草木状》曾记,交趾太守向孙权献桔,一蒂十七果,群臣尽贺,认为是吉样之物。

东汉墓室壁画上有盆栽的形象:一个圆盆,内栽八枝红花,置于几座之上,这一切都表明盆栽、盆景的起源也是很早的。

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意在“一卷代山,一勺代水”,以小见大,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

反映出来的,就是人们依恋自然、热爱自然,希望与自然和谐的感情。

三是崇尚“宛自天成’的境界
“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是中国造园中最受推崇的境界,其情形也表露在中国室内设计中。

不可否认,古代宫殿、官邸和豪宅,确有追求华丽堂皇、珠光宝气的倾向。

但从中国室内设计的总体看,主要倾向还是推崇素雅、朴实和自然:民居中常用竹藤家具、根雕家具,装饰中有大量石雕、砖雕和不设色的木雕,界面以黑、白、灰等为主色,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纹理等等,都能说明这一问题。

二、伦理观
伦理观是—种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准则的总看法。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与人的关系,主要被概括为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三纲五常”则是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

室内是人们重要的生活环境,设计与装修必然要受上述观念的影响:
一是严格的等级制。

中国室内设计在室间范围、结构形式、斗拱型制、色彩选用等方面均有严格的等级界限。

《礼记》说,春秋战国时,“楹(柱),天子丹(红),诸侯黝(黑),大夫苍,士(黄)”,说明早在春秋战国,就对建筑的用色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是明确的秩序感。

即在布局上明确表示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地位,区分辈份、年龄、性别等差别,让空间布局、家具配置为伦理观念所支配。

其表现是强调布局的严整性,注意轴线的作用:主要空间和主要家具大都位于轴线之上。

次要空间和次要家具则依次分列至两侧。

三、人文意识
人文意识涉及对人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在古代中国,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并以儒家倡导的“治国、齐家、平天下”为最高标准。

中国室内设计充分体现了这种意识,其装饰内容和载体大多都有教化的意义。

以汉代壁画为例: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绘制《纳谏图》,意在表明皇帝应该听取臣民的意见;汉宣帝在麒麟阁绘有包括霍光、苏武在内的11人肖像,意在追怀功勋卓著的大臣;郡府厅堂壁画,有历任官员画像,注其清浊进退,以资借鉴;学堂壁画有孔子的七十二弟子,意在为学子树立学习的榜样。

贯穿人文意识的载体极多,除上述壁画外,尚有雕刻、匾额、楹联、书画以及挂屏、钟鼎、铜镜、文房四宝等。

在上述种种载体中,匾额、楹联等尤有特色,它们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警世、激励、自勉、烘托和点题等作用。

四、审美习惯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少与其他民族不尽相同的审美习惯,如注重完整性、喜欢情节性,偏爱含蓄性等。

这些审美习惯,在中国室内设计中有多种表现:
一是空间形式大多完整无缺。

中国传统建筑的平面多为矩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和十字形。

很少使用不规则的形状,也不习惯在完形中随意“砍”掉一块或‘贴”上一块的非完形。

在多个空间组合时,喜欢形成序列,就像写文章,必有起承转合,有头、有尾、有高潮。

二是空间分隔常常“隔而不断”。

在空间分隔方面,多用虚拟分隔,以取得似分非分,似断非断,隔而不断的效果。

中国室内环境中的碧纱橱、落地罩、飞罩、屏风、博古架、帷幕等极有特色,为外国室内环境所少见,其最大特点就是“隔而不断”,并有很强的装饰性。

三是喜欢采用言蓄的装饰手法。

中国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最能反映人们偏爱含蓄、不喜直露的习惯。

传统的建筑中常用蝙蝠、鹿、鱼、鹊、梅等图案。

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

传统建筑中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

这是一种隐喻,即用生物的某些生态特征,附会人事,赞颂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用竹是因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用梅、用松、是因梅、松耐寒,寓意人应具备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品格。

象征和隐喻是相似的。

在中国室内设计中用“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用鸳鸯象征“夫妻恩爱”,用松鹤象征健康长寿等手法极为常见,都是托物寄情、寄志,用以表达美好的意愿。

装饰中还有以数字表达某种含义的,如以“十二”表示十二个月,以二十四表示二十四节气等。

因此,许多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都不是随意确定的。

中国素有崇尚“阳数”(奇数)的习惯,并以“九”为最尊贵,故在宫殿建筑与装修中,常常选用九字或九字的的倍数。

上述种种手法都是一些比较含蓄的手法。

它不仅符合国人的审美习惯,也确实能给欣赏者提供较大的想象空间和悉心揣摩的余地。

中国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内容十分丰富。

深入研究这些精神层面,有利于理解中国室内设计乃至室内设计整体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理解室内设计何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特征;也必将有利于提高当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