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水处理剂标准

合集下载

水处理加药药剂浓度标准

水处理加药药剂浓度标准

水处理加药药剂浓度标准水处理是指对水体进行净化、消毒、除臭、去除悬浮物等处理的过程。

在水处理过程中,加药是一项重要的步骤,通过加入药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杀灭细菌和病毒等。

然而,为了确保水处理的效果,药剂的浓度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

水处理加药药剂浓度标准是指在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剂的浓度应该达到的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地区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机构制定,并且会根据不同的水处理工艺和水质要求进行调整。

对于常见的水处理药剂,如消毒剂、除臭剂、絮凝剂等,其浓度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消毒剂的浓度标准:消毒剂是水处理中最常用的药剂之一,用于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常见的消毒剂有氯、二氧化氯、臭氧等。

消毒剂的浓度标准通常由国家卫生部门制定,一般要求根据水质和消毒的目的来确定适当的浓度,以确保消毒效果和水质安全。

2. 除臭剂的浓度标准:除臭剂用于去除水中的异味,通常采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等方法。

除臭剂的浓度标准通常根据水质和异味的种类来确定,要求达到去除异味的效果并确保水质安全。

3. 絮凝剂的浓度标准:絮凝剂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质,常见的絮凝剂有铝盐、铁盐、有机絮凝剂等。

絮凝剂的浓度标准通常根据水质的浊度和悬浮物的种类来确定,要求达到去除悬浮物的效果并确保水质安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水处理药剂,其他一些特定的水处理药剂的浓度标准也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确定。

例如pH调节剂的浓度标准应根据水质的酸碱度来确定,缓蚀剂的浓度标准应根据水质的硬度和腐蚀性来确定等。

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药剂的浓度符合标准要求,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调整。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取样化验法、在线监测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药剂浓度的偏差,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水处理的效果和水质的安全。

总之,水处理加药药剂浓度标准是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合理控制药剂的浓度可以有效地保证水质的安全和水处理的效果。

水处理剂

水处理剂

用途
水处理剂是当前水工业、污染治理与节水回用处理工程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特殊产品之一,包括 絮凝剂、阻垢分散剂、缓蚀剂、杀生剂等,主要用于除去水中悬浮固体和有毒物质,控制水垢、污泥的形成,减 少对水接触材料的腐蚀,除臭杀菌,脱色,软化,稳定水质及海水。
谢谢观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相继开发了磺酸基团和磷酸基团共聚物的新产品,它们具有很好的阻垢和分散能 力,并有一定的缓蚀作用。梁海燕等合成了含膦基、羧基和磺酸基的共聚物。它兼有机膦酸、羧酸和磺酸基团的 优点,在水中既有良好的阻碳酸钙垢和磷酸钙垢能力,又有好的颗粒分散性,可认为是一种多功能的药剂,能广 泛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工业循环冷却水以及锅炉用水等领域。
一类用于除去或降低水中浊度或悬浮物,加快水中杂质和污泥沉降速度的化学品。科创絮凝剂中最早应用的 是无机絮凝剂,如明矾、三氯化铁等。有机和高分子絮凝剂是今后广泛用于给水和废水处理中的絮凝剂。可分为 阴离子型絮凝剂,如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钠等;阳离子型絮凝剂,如聚乙烯胺等;还有非离子型絮凝剂,如 聚丙烯酰胺等。它们的絮凝作用主要是通过电荷中和、吸附架桥作用来实现的。
氢氧化钙(工业级)【性能特点】 氢氧化钙,是废水处理的常规碱性药剂,与含量30%的氢氧化钠碱液相比,每吨氢氧化钠碱液的价格与每吨 氢氧化钙粉剂相当,但从处理效果看,采取氢氧化钙粉剂的价格还不到采用氢氧化钠碱液的50%,从混凝脱色的 效果看也要优于氢氧化钠碱液,是全世界公认的首选碱性中和药剂。 Ca(OH)2过筛率325目≥95% 【产品用途】 ⒈作为强碱性药剂中和酸性废水或者重金属废水,使酸性废水成为中性。 ⒉吸收锅炉烟气中的SO 2,使排放烟气含硫量符合环保标准。 ⒊对废水中胶体微粒能起助凝作用,并作为颗粒核增重剂,加速不溶物的分离。 ⒋能有效的去除磷酸根、硫酸根及氟离子等阴离子。 ⒌能破坏氨基磺酸根等络合剂或鳌合剂对有些金属离子的结合。 ⒍通过调节PH值对乳化液废水有脱稳破乳的作用。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标准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标准

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标准水处理剂是一种用于处理水质的化学物质,其中聚合氯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剂。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广泛应用于供水、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水处理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以确保水处理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生产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生产厂家需要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其次,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质量指标应符合标准规定。

常见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有效含量、溶解性、PH值、铁含量、铝含量等。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聚合氯化铝的混凝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此外,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在投加聚合氯化铝进行水处理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和处理工艺合理确定投加量和投加方式,避免过量投加或者投加不足导致处理效果不佳。

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避免接触聚合氯化铝对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的运输、储存和包装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包装和防护措施,避免产品受潮、受热或者受损。

在储存过程中,需要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避潮的环境条件,确保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此外,包装材料需要符合相关的危险品包装标准,确保产品安全运输。

综上所述,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处理剂,在生产、质量、使用、运输储存等方面都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水处理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水质治理提供保障。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标准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标准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标准
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的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 化学性质:聚合硫酸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n/2]m,其中n为0.5~2,m为6~20。

其纯度应不少于95%。

2. 外观和特性:聚合硫酸铁为深棕色或棕黄色粉末状固体,无臭,有吸湿性。

其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9~2.1之间,粒度为60
目~200目。

3. 技术指标:聚合硫酸铁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污水处理、清水净化和饮用水消毒等领域。

因此,其技术指标应包括:
(1) 铁含量:应不少于21.0%。

(2) pH值:20%水溶液中的pH值应在2.0~4.0之间。

(3) 水不溶物含量:应不超过0.5%。

(4) 粒度分布: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使用要求,可以制定相
应的粒度分布标准。

4. 包装和贮存:聚合硫酸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包装应采用塑料桶或复合袋,净重一般为
25kg/桶或袋。

在搬运和存储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
高温和防撞击。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国家质量标准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国家质量标准
聚丙烯酰胺质量标准:(GB 17514-1998)
项目
指标
饮用用
污水处理用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固含量(固体)/%≥
90.0
90.0
87.0
丙烯酰胺单体含量(干基)/%≤
0.05
0.10
0.20
溶解时间(阴离子型)/min≤
60
90
120
溶解时间(非离子型)/min≤
90
150
240
筛余物(1.00mm)/%≤
5
10
10
筛余物(180um)/%≥
85
80
80
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国家质量标准
1.外观:固体聚丙烯酰胺为白色或微黄色颗粒或粉末;胶体聚丙烯酰胺为无色或黄色透明胶体。
2.相对分子质量: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10%。
3.水解度:与标称值的绝对偏差不大于2%。或根据用户要求提供。非离子型产品,水解度不大于5%。
4.水处理剂聚丙烯酰胺还应符合表下的要求。

mlvss_测定标准_国标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mlvss_测定标准_国标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mlvss 测定标准国标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测定污水中的生物化学指标对于评估水质和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MLVSS(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是一种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混合液中可挥发悬浮固体的含量。

它通常作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和效果的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解释和说明MLVSS测定标准,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方法与操作指南以及结果分析和应用案例展示。

通过全面介绍MLVSS测定标准的定义、国际与国家标准解释说明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与程序,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该标准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即本节所述,目的在于引入MLVSS 测定标准及其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将阐述MLVSS测定标准的定义与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国际与国家对其解释说明的差异。

第三部分将详细描述MLVSS测定方法与程序,包括样品收集与处理、分析方法介绍以及实验步骤与操作指南。

第四部分将对MLVSS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与解读,并展示一些应用案例,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标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与总结,概述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并提出关于MLVSS测定标准的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MLVSS测定标准的全面解释和说明。

通过阐述标准定义及背景知识,揭示国际与国家对该标准的解释说明差异,介绍具体的测定方法与程序,以及展示相关结果分析和应用案例,旨在让读者深入了解并掌握使用MLVSS测定标准所需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更加理解该指标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该标准进行实际操作和结果解读。

2. MLVSS 测定标准2.1 定义与背景知识MLVSS(Mixed Liquor Volatile Suspended Solids)是指污水处理系统中混合液体中的挥发性悬浮物质的总量。

ansi水处理药剂标准

ansi水处理药剂标准

ansi水处理药剂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处理药剂的分类、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水处理药剂,包括无机盐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类、微生物类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水处理药剂:用于水处理过程中,能够改善水质、防止水污染、抑制水中微生物繁殖、提高水利用率、减少水垢产生等功能的化学药品或制剂。

3.2 无机盐类水处理药剂:以无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水处理药剂,如氯化钠、硫酸钙等。

3.3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类水处理药剂: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水处理药剂,如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

3.4 微生物类水处理药剂:以微生物为主要成分的水处理药剂,如微生物絮凝剂、微生物除磷剂等。

4. 分类与命名水处理药剂按照其主要成分分为无机盐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类、微生物类等。

水处理药剂的命名应符合其分类及主要成分的原则,并应清晰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

5. 技术要求5.1 水处理药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并应具备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包括改善水质、防止水污染、抑制水中微生物繁殖、提高水利用率、减少水垢产生等功能。

5.2 水处理药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分解变质,能够长期保存并保持有效性。

5.3 水处理药剂应具有较低的毒性,不产生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不造成危害。

5.4 水处理药剂应具有较低的成本,能够满足大规模水处理的需求。

6. 试验方法6.1 水处理药剂的各项性能指标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应按照标准进行。

6.2 水处理药剂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和试验用水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和影响。

水处理剂的环保和安全性要求

水处理剂的环保和安全性要求

水处理剂的环保和安全性要求
水处理剂因使用场合不同或目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类別。

但不管在何种场合,应使被处理水达到确保人体健康或保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标准。

为此,世界各国都按本国具体情况制定了统一的排水标准。

例如,在冷却水处理药剂中,过去常用的缓蚀剂是铬酸盐,为了不因其所排放出含六价铬的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已采用从排出污水中回收铬的清洁生产技术,或采用铬系替代品如钼系、钨系水处理剂等。

又如,在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磷酸盐缓蚀剂或阻垢剂,存在着水体富营养化等超过水体0净能力的污染问题,为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目前多研究低磷或非磷系水处理剂。

由于采用水处理剂,处理后的水或排放、或循环、或作为给水302都有其安全性的要求。

使用目的不同,对其安全性的要求不同,评价安全性的项目也不同。

图表所示为有关给水和排水使用的水处理剂安全性的评价项目。

岛效、环境友好、“一剂多效”、苛刻工况条件下水处理剂的有效性、专用性、普适性等一直是水处理工作者们孜孜以求的开发目标.但水处理剂的使用也应考虑到节能和其他技术经济方面对其的要求,除规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外,应注意到不同环境和介质对所采用水处理剂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工业用水的再循环或污水回用是提商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实现水污染控制与污水资源化的重要途径,要求采用适宜的水处理剂及相应的处理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认识水处理剂标准、水质控制标准把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提高到新水平董兆祥(邯郸市奥博水处理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02)摘要本文阐述了阻垢缓蚀剂标准、循环冷却水水质控制标准和传统水处理方法的滞后性及其片面理解后造成的弊端,并且提出了新的阻垢缓蚀剂评定方法、新的循环冷却水控制方法以及新的水处理方法,对于提高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水平有普遍指导意义。

对于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全面认识标准、采用新方法、提高循环水处理水平我国的水资源相当紧缺,现代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又是与日俱增。

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节约用水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

冶金、电力、化工企业是用水大户。

节约用水成为企业和水处理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然而不少的企业由于对水处理剂标准、水质控制标准,传统水处理方法缺乏全面地认识,致使节水工作成效不大,甚至认为潜力已经控尽,再无别的良方。

为此,我想就这三个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复合阻垢缓蚀剂的标准关于复合阻垢缓蚀剂,全国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仅有的电力系统标准和石化系统标准就存在着较大差异。

比如:固体含量:电力标准≥32%;石化标准是低膦无磷≥25%、含膦≥28%。

固含量的高低,仅能说明药中的固含量大小,说明不了药的含量大小。

这一命题很不完整。

我曾遇到过一家化工厂的阻垢缓蚀剂,固含量为60%,应该算是合格吧?可是经模拟阻垢实验后发现阻垢率相当低。

经化学分析后得知,其主要成份是三聚磷酸钠。

如果有人把氯化钠加入其中,那么固含量还会更高。

所以说,固含量高低无法衡量药剂的好与坏。

唑类含量:电力标准规定B类≥1.0%,C类≥3.0%,石化标准为0.8%。

这两个标准之间有差异,没矛盾。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唑类的检测比较麻烦,又由于唑类原料价格昂贵和阻垢缓蚀剂价格持续走低,使得许多供应商以硫酸锌代替唑类作缓蚀剂。

甚至连硫酸锌也不加,致使循环水系统腐蚀严重。

当系统出现腐蚀时,很少有人怀疑是无唑类含量,用户和供应商一起抱怨水质太差没办法。

其实只要药剂中唑类含量充足,铜、不锈钢、碳钢是不会出现腐蚀问题的。

膦酸盐含量:电力标准是≥6.0%,石化标准是≤4.0%,这两者之间存着一个矛盾,前者是膦酸盐多了为优,后者是膦酸盐少了为好;传统思想认为含膦多的为好,现代理念是低膦无膦为好。

究竟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呢?众说不一。

其它指标如PH值(1%水溶液)、密度(20℃)等,两个标准都存在着差异。

这些指标的高低,只能说明药剂酸性的强弱和浓度的高低,说明不了药剂质量的优劣。

我曾遇到一种药剂,固含量、密度、磷酸盐、PH值等都合格。

就是循环水浓缩倍率低。

高了就结垢,并且循环水系统腐蚀严重。

水泥池表面鼓泡、脱皮、碎化,换热器管板,管道腐蚀,产生锈瘤。

更为严重的是菌藻及生物粘泥旺盛。

经化学分析后,得知是无机磷酸盐掺硫酸。

兑水配合的,价格很低,就是效果很差。

所以合乎标准的药剂未必就是好药.所以已有的标准没有辨别优劣、真伪的价值,当然就缺少了指导性和权威性。

那么,怎么样判断阻垢缓蚀剂的优劣呢?我认为:阻垢缓蚀剂就像一碗大锅菜,配料各异,口味各异,只要就餐者说好吃,这就是好菜。

阻垢缓蚀剂也是这样,只要适合用户的水质,做到长期不结垢、不腐蚀、不结泥.而且是高倍率,这就是好药。

那么,是不是好药?何以证明和检验呢?实践是最好的证明。

实践之前.有一种室内模拟试验方法.可以判断阻垢缓蚀剂的优劣。

早在2003年于大连召开的全国工业水处理技术交流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水处理研究所发表了《硬垢法》,可以对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作出全面地正确的评价。

《硬垢法》的主要做法是;在经过静态或动态模拟实验之后,首先要测出循环水中硬度或Ca2+含量。

然后把这部分水倒掉以后,把杯低的水渣重新用酸性纯净水溶解,计算形成水渣的Ca2+或硬度总量。

把两个硬度或两个Ca2+量加在一起。

就是阻垢缓蚀剂的阻垢性能。

另外.采取旋转挂片法,做出腐蚀速率。

换一种测定方法也是一样,把循环水及水渣一起倒掉,用酸性纯水将杯壁上的硬垢溶解后,侧硬度或Ca2+总量,也能求出阻垢缓蚀剂的优劣。

二、关于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关于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各行业、各企业都有所不同。

也有的企业是药剂供应商根据补充水水质和药剂性能给用户设定的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

这些指标的设定,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

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考量,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这是因为:其一,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是根据制定时期的水处理剂性能和循环水水质控制经验确定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不断丰富,这样的标准就有了滞后性,如果把它僵化,那么这些标准就制约了优良药剂性能的发挥。

制约了水处理工作者的智慧和潜力,制约了节能减排任务的落实。

比如:HG/T20690-2000《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技术规范》,即化工行业标准,是根据2000年时的药剂配方及性能所不能达到的目标而制定的。

其中规定了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

如:浊度≤10~20mg/L、PH值6.5~9.5、Ca2++碱度<1100mg/L、总铁<0.5mg/L、AI3+<0.5mg/L、CU2+<0.1mg/L、CI-<700mg/L、(SO42-+CI -)<1500mg/L、Mg×Sio2≤1500mg/L.余氯为0.5-1.0mg/L,石油类<0.5-1.0mg/L。

这些指标的确定,是在告诫人们:当时水处理药剂性能只能达到这个水平。

如果循环水水质超过了这个指标.就有发生结垢或腐蚀的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水质标准起到了指导生产的作用。

但是,我们有为数不少的水处理工作者片面地理解和对待这一标准,却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这些指标中,除了PH值和余氯两项指标外,其余9项指标都是小于号。

用什么办法做到循环水的水质指标小于这些指标呢?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投加优质阻垢缓蚀剂方面,认为这样做,水质的各项指标就会下降。

其实,这是个错觉。

因为阻垢缓蚀剂不是软水剂,也不是硬度和其它金属离子的中和剂。

正好相反,优质的阻垢缓蚀剂能够扩大各种危害性离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即使各项水质指标都超过了标准,但是由于药剂的螯合、分散、改变晶格、缓蚀预膜功效作用的发挥,才使得循环水系统不出现结垢或腐蚀问题。

如果一味地控制循环水系统水质指标不得超过标准,那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多补水多排污,降低循环水浓缩倍率,二是加劣质药或干脆不加药,导致系统结垢后,水中各项危害性离子自然会降低。

这种水质指标合格而系统出现结垢的现象并不少见。

所以片面地,机械地理解和控制循环水水质指标,不是有利于安全生产,而是有害于安全生产。

其二.许多企业补水质量差,如果按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去衡量,就不具备投产条件。

近年来,随着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和节能减排任务的强制执行,许多企业采取了废水回收,中水利用,高浓缩倍率等措施。

就邯郸地区的用水企业而言,有30%的循环水补充水是矿井采出水,有20%的循环水补充水是中水回用,有50%的循环水补充水虽然采用井下水,但大多是高碱、高硬度水,补充水中的氯化物.碳酸钙接近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

在焦化企业,环保工作者日夜监视企业零排放,有一家焦化厂的循环水浓缩倍率达到了12倍。

另有一家焦化厂,补水碱度8.2mmol/L、硬度12mmol/L、Ca2+150mg/L,循环水浓缩倍率长期在3-4倍运行。

如果按照循环水水质标准进行控制,那么这些企业都该停产。

可恰恰是在这种环境下锻炼成长的水处理工作者,精心研究的水处理药剂和水处理方法满足了生产的需要,使废水利用,中水回用,高浓缩倍率,个别企业的零排污成为了现实,使节约用水落到实处,并保障了企业生产的安全,可就是不符合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的要求。

既然循环水水质控制标准不能解决和掌握循环水系统结垢不结垢的问题,那该采用什么监督方法,使循环水系统运行安全呢?方法是有的。

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一种比较简便、实用,而且非常准确的循环水水质监督和控制方法。

这就是:检测补水和循环水的CI-、Ca2+、碱度、硬度、PH值就足够了。

通过检测,得出循环水的CI-倍率、碱度倍率、硬度倍率、Ca2+倍率。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ΔA值=CI-倍率-碱度倍率、ΔB值=CI-倍率-硬度倍率.ΔC值=CI-倍率-Ca2+倍率。

如果ΔA值≤0.2,ΔB值或ΔC值≤0.5。

就可作出确切的判断,系统运行正常,无结垢迹象。

当ΔA、ΔB、ΔC三项值中,其中有一项合格,可以判断为系统没有结垢,但是有了危险趋向,应该提高警惕,作出药量或倍率的调整。

在正常倍率情况下,如果出现了ΔA、ΔB、ΔC值都不合格,则可判断为已结垢,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还有另外一种特别情况,就是浓缩倍率相当高时,或者短时间零排污的状态下,如果药量与倍率的高低成正比,超饱和的碳酸钙在药剂改变晶格的作用下,会形成多面体的水渣,而不是六面体的方解石。

碳酸钙水渣没有附着能力,在水流的冲击下,会沉积在冷水池底部。

当这种状况出现时,检测循环水的ΔA、ΔB、ΔC值没有意义。

只要根据CI-倍率的高低调整药量,就可万无一失。

根据CI-倍率调整药量的多少,是根据室内模拟实验的结果作出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事的,是安全的。

在这个时候,如果用循环水水质控制指标指导生产,就显得特别的苍白和无力。

三、关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在过去的多少年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发现它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水处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才能在新的形势下把水处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下面就传统方法的弊端分析如下:其一,抑制循环水碱度和PH值升高的方法,就是加酸,这种方法利少弊多。

诚然,循环水加硫酸可以延缓结垢的速度和频率。

但是,凡循环水加酸的系统,照样出现结垢问题,而且腐蚀倾向大于结垢倾向,同样给企业带来不安全隐患。

这些隐患表现在:SO42-在取代HCO3-、CO32-的同时,也与碳钢、铜、不锈钢、水泥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腐蚀产物对循环水系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比如:硫酸铜极易沉积在循环泵的叶轮上,发生镀铜现象,镀铜现象引起的电位差,造成电偶腐蚀,循环泵叶轮就会出现穿孔现象,导致循环泵出力下降,水温偏高,为系统结垢创造了条件。

硫酸与水泥结合后,生成水合硫酸钙,水合硫酸钙体积大,于是冷却水池、立柱、横梁等表面就会出现鼓泡、脱皮、砂化。

砂化后的颗粒吸入循环水泵后,在流速比较缓慢的部位(如:换热器、冷却塔填料)沉淀和阻塞,造成换热效果下降。

硫酸与碳钢结合形成的硫酸铁、硫酸亚铁、氧化铁,结成锈瘤沉积在系统的各个部位,沉积在碳钢管道、管板上的锈瘤其底部又造成厌氧腐蚀,出现坑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