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发酵豆粕标准

发酵豆粕标准
一、原料要求
1.1 豆粕应符合国家豆粕标准的规定。
1.2 生产发酵豆粕的原料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
1.3 豆粕应保持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二、感官指标
2.1 颜色:发酵豆粕应为浅褐色或黄褐色,具有光泽。
2.2 气味:具有特有的发酵豆粕香味,无异味。
2.3 质地:发酵豆粕应质地松散,无结块现象。
三、理化指标
3.1 水分:发酵豆粕的水分应不高于14%。
3.2 蛋白质:发酵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40%。
3.3 脂肪:发酵豆粕的脂肪含量应不高于4%。
3.4 酸度:发酵豆粕的酸度应不高于30。
四、卫生指标
4.1 微生物:发酵豆粕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4.2 毒素:发酵豆粕的毒素指标应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五、微生物指标
5.1 大肠菌群数:每克发酵豆粕中大肠菌群数应不大于100个。
5.2 细菌总数:每克发酵豆粕中细菌总数应不大于10万个。
六、加工质量
6.1 生产设备:发酵豆粕的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2 生产工艺:发酵豆粕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七、运输要求
7.1 运输工具: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运输工具。
7.2 包装:发酵豆粕应使用清洁、干燥、无异味的包装材料。
八、贮存要求
8.1 贮存环境:发酵豆粕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无污染的环境中。
质检豆粕总结

质检豆粕总结引言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主要由大豆经过脱脂制得。
质检豆粕对于饲料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本文将对质检豆粕的相关内容进行总结,讨论其质量要求、常见问题及质检技术等。
豆粕的质量要求质检豆粕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质量:质检豆粕应呈均匀的黄色颗粒状,无明显异色、霉变和杂质。
2.水分含量:水分是影响豆粕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质检豆粕水分含量一般不应超过12%。
3.脂肪含量:脂肪含量直接影响豆粕的营养价值。
质检豆粕脂肪含量一般应在2%-3%之间。
4.蛋白质含量:豆粕中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成分,质检豆粕蛋白质含量一般应不低于45%。
5.粉末细度:质检豆粕的粉末细度直接影响其加工和消化吸收特性,一般要求通过筛网孔径为0.5mm的筛子时,应有95%以上的豆粕通过。
豆粕质检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质检豆粕过程中常会出现以下问题,需要及时解决:1.异味:质检豆粕出现异味可能是由于霉变或其他物质导致。
解决方法是及时检查豆粕储存条件,确保通风干燥,并及时处理受污染的豆粕。
2.霉变:豆粕容易受潮发生霉变,导致质量下降。
解决方法是加强储存管理,定期检查豆粕储存环境,保持干燥通风。
3.杂质:质检豆粕中出现杂质会影响其外观和品质。
解决方法是在装袋前进行筛选或风选,确保豆粕干净无杂质。
4.脱脂不彻底:豆粕脱脂不彻底会导致脂肪含量超标。
解决方法是优化脱脂工艺,并加强脱脂设备的维护和清洁。
5.蛋白质含量不达标: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会影响豆粕的营养价值。
解决方法是在加工过程中控制温度和时间,优化工艺,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
豆粕质检技术质检豆粕需要借助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1.水分测定:常用的水分测定方法有烘箱法、红外线干燥法等。
2.脂肪含量测定:一般采用离心测定法或巴氏提取法来测定豆粕中的脂肪含量。
3.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显色滴定法、红外线光谱法等。
4.粉末细度测定:一般采用筛选法来测定豆粕的粉末细度。
浅析豆粕质量的品控

浅析豆粕质量的品控一、豆粕的感官鉴定高品质纯豆粕呈不规则碎片或粉状,偶有少量结块。
而掺入了沸石粉、玉米等杂质后,颜色浅淡,色泽不一,结块多,可见白色粉末状物。
另外,若豆壳太多,则品质较差。
高品质豆粕为淡黄褐色至淡褐色,色泽一致。
如有掺杂物,则有明显色差。
如果色泽发白多为尿素酶过高,如果色泽发红则尿素酶偏低。
淡黄色豆粕是因为加热不足,暗褐色或深黄色豆粕是因为过度加热所至,品质均较差。
高品质豆粕具有烤豆香味,不应有腐败、霉坏或焦化味、生豆腐味及豆腥味(新生产的豆粕有豆腥味)。
而掺入了杂物的豆粕闻之稍有豆香味,掺杂量大的则无豆香味。
加热严重过度时有焦糊味,加热不足的含在口中则有生大豆的腥味。
安全水分内的豆粕用手抓时散落性好,水分过高的豆粕用手抓则感发滞。
二、豆粕的物理评定正常纯大豆粕的容积重为594~610g/l(片状490~640g/l、粉状300~370g/l),将所测样品容重与之相比,若超出较多,说明该豆粕掺假。
取样品少量,加适量水,搅拌,静置数分钟,泥土使水变浑浊,砂石、其它矿物则沉水底,麸皮漂浮于水面。
绝大多数掺杂物都有颗粒细、比重大、价格廉的共同特点,豆粕中如有掺假物,包装体积通常会变小,而重量则增加,可通过包装体积的大小来判别原料是否正常。
粉碎时,假豆粕粉尘较大,装入玻璃杯中粉尘会粘附于瓶壁,而纯豆粕无此现象。
观察过筛后各层筛上物的构成及种类;。
纯豆粕镜检时可见外壳内外表面光滑,有光泽,并有被针刺时的印记。
当豆粕中有玉米、麦麸、棉仔饼、贝壳粉、花生壳等掺假物时的镜检可见(1)玉米粒皮层光滑,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很明显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2)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
(3)棉籽饼中菜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棉丝。
(4)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色灰白。
(5)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呈锯齿状。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

发酵豆粕产品质量的鉴别及评价方法发酵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粕经过发酵处理而得到的产品。
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禽饲料、牲畜饲料和水产养殖等领域。
在进行发酵豆粕的质量鉴别和评价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总体外观:观察发酵豆粕的外观,应该是均匀、颗粒分散,无结块和异物。
发酵豆粕颜色应均匀,没有明显的色差。
质量好的发酵豆粕应该具有清晰的豆酱香味,而不是有异味或受潮发霉。
2.外观形态:通过观察发酵豆粕的颗粒大小和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其品质。
颗粒大小应该均匀一致,不应有过大或过小的颗粒存在。
质量优良的发酵豆粕颗粒表面应该光滑,颜色均匀。
有些发酵豆粕还可能具有丝状外观,这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属于正常现象。
3.中间物含量:发酵豆粕中的中间物含量对于产品品质也有较大影响。
中间物是指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物质,如糖、氨基酸等。
这些中间物质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确定。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中间物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4.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发酵豆粕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总氮量或粗蛋白含量来表示。
蛋白质含量可以通过氮的定量分析,再根据其发酵豆粕的氮蛋白质比来计算。
优质的发酵豆粕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这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5.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发酵豆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水分过高会导致发酵豆粕容易发霉、变质。
常用的方法来测定水分含量是采用称重法或干燥法。
根据不同用途的要求,水分含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贮存稳定性和营养品质。
综上所述,发酵豆粕产品的质量鉴别和评价主要包括外观、外观形态、中间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验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和评价发酵豆粕的质量,以帮助用户选择优质的产品。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鉴别评价体系,提高鉴别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豆粕原料检验指标

水分:≤10.0%
粗蛋白:≥50.0%
粗灰分:≤6.0%
0.02≤脲酶≤0.3
75%≤蛋白溶解度≤85%
粗蛋白
粗灰分
尿酶
蛋白溶解度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2.0%
粗蛋白:<50.0%
粗灰分:>7.0%
脲酶:≥0.4或≤0.02
豆粕原料检验指标
去
皮
豆
粕
一级
二级
大豆去皮后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无豆皮或含量极少,呈黄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碎片,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
水分:≤13.0%
粗蛋白:≥48%
粗灰分:≤5.0%
0.02≤脲酶活性≤0.3
70%≤蛋白溶解度≤85%
皮重:≤1.0%
水分:≤13.0%
粗蛋白:≥46%
蛋白溶解度:≤70
粗蛋白:≥43.0%
粗灰分:≤7.0%
0.02≤脲酶≤0.3
75%≤蛋白溶解度≤85%
粗蛋白
粗灰分
尿酶
蛋白溶解度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4.0%
粗蛋白:<42.0%
粗灰分:>8.0%
脲酶:≥0.4或≤0.02
蛋白溶解度:≤70.0%或≥85.0%
发酵豆粕
利用有益微生物发酵后的豆粕
粗灰分:≤5.0%
0.02≤脲酶活性≤0.3
70%≤蛋白溶解度≤85%
皮重:≤1.0%
粗蛋白
粗灰分
脲酶活性
蛋白溶解度
皮重
水分
不符合基本要求
水分:>14.0%
(完整word版)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适用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所用的大豆粕(注:经预压-浸提法或浸提法提取油后的饲料用大豆粕)。
2 感官性状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
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暂行标准)水分≤14.5% ;粗灰分≤7.0%;粗蛋白质≥42.0%;65%≤蛋白质溶解度≤85%0.03 Nmg/分钟·克≤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4 验收指标感官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
5 卫生指标滴滴涕(mg/kg)≤0.02 ,其余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有关的规定。
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花生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水分≤12.0%粗蛋白质≥45.0%粗纤维< 6.5%粗脂肪≤2.0%粗灰分< 8.0%5 卫生指标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6 检验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棉粕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棉粕。
豆粕 质量指标

豆粕质量指标
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经过脱脂、破碎、磨碎等工艺制成的饲料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
其质量指标通常包括以下一些主要方面:
1.粗蛋白含量:
•豆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高蛋白含量。
粗蛋白是豆粕中的主要营养成分,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2.粗纤维含量:
•粗纤维是指不溶于酸和碱的纤维成分,其含量反映了豆粕中的纤维含量。
粗纤维对于反映豆粕的纤维质量有重要意
义。
3.粗脂肪含量:
•豆粕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可以用于评估豆粕的脂肪水平。
4.灰分含量:
•灰分是指在高温下将豆粕中的有机物烧失后残留下来的矿物质成分。
灰分含量反映了豆粕中的矿物质水平。
5.水分含量:
•豆粕中水分的含量对于储存和贮运有重要影响。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6.胆碱含量:
•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对动物生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胆碱含量是评价豆粕中生物碱水平的指标之一。
7.氨基酸组成:
•豆粕中的氨基酸组成对于其蛋白质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关注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8.抗营养因子:
•豆粕中可能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尿素酶等,这些物质可能对某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
这些指标是豆粕质量评价的基本参考。
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国家、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饲料生产和贸易企业通常会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饲养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豆粕质量。
豆粕感官标准

豆粕感官标准豆粕是一种由大豆经过压榨后获得的副产品,是一种常见的饲料原料。
豆粕的感官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式来评估豆粕的质量和特性。
下面将从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介绍豆粕的感官标准。
豆粕的外观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豆粕应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细小均匀,形状规则。
外观应干燥、无明显的霉变、变色或异物。
若发现豆粕的颜色变深、颗粒不均匀或有明显异物,说明豆粕质量不佳。
气味是判断豆粕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豆粕的气味应该纯正、清香,没有异味或异味很微弱。
若闻到刺鼻的异味、霉味或发酸的味道,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霉变或发酵,质量值得怀疑。
豆粕的口感也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豆粕口感应该细腻、均匀,无明显异物。
若口感粗糙、不均匀或有异物颗粒,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污染或混入了其他杂质。
除了外观、气味和口感,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评估豆粕的质量。
首先是观察豆粕的湿度,正常豆粕应该干燥,不潮湿。
若发现豆粕表面有明显湿气,说明豆粕可能受到了潮湿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观察豆粕的杂质含量,正常的豆粕应该没有明显的杂质,如石子、木屑等。
最后还可以通过检测豆粕的营养成分来评估其质量,正常的豆粕应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豆粕的感官标准包括外观、气味、口感、湿度、杂质含量和营养成分等方面。
通过观察、嗅闻、尝试等方式,可以对豆粕的质量和特性进行评估。
只有符合这些感官标准的豆粕才能被认为是优质的饲料原料,能够为动物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豆粕时,我们应该注重其感官标准,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动物的生产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粕的质量指标以及验收指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大豆粕的质量指标,适用山东省明发同茂饲料有限公司所用的大豆粕(注:经预压-浸提法或浸提法提取油后的饲料用大豆粕)。
2 感官性状
浅黄色不规则碎片状,色泽一致,新鲜,有豆粕的特殊香味。
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大豆粕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物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暂行标准)
水分≤14.5% ;
粗灰分≤7.0%;
粗蛋白质≥42.0%;
65%≤蛋白质溶解度≤85%
0.03 Nmg/分钟·克≤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
4 验收指标
感官性状,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蛋白溶解度,脲酶活性。
5 卫生指标
滴滴涕(mg/kg)≤0.02 ,其余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有关的规定。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花生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花生粕的质量指标,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花生粕。
2 感官性状
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花生粕以外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4 质量指标
水分≤12.0%
粗蛋白质≥45.0%
粗纤维< 6.5%
粗脂肪≤2.0%
粗灰分< 8.0%
5 卫生指标
黄曲霉毒素B1(mg/kg)≤0.05,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棉籽粕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棉粕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棉粕。
2 感官性状
颜色:本品为新鲜、均匀一致的黄褐色或暗红褐色,在此范围内颜色浅者品质较佳,色泽深说明储存久或加热过度。
质地:小块或粗粉状态,流动性好。
90%可通过8目筛。
味道:棉籽粕特有的风味,略带棉籽油味道。
无酸败味、腐味、焦味、霉味、或其他异味、无霉变、无结块。
杂质:本品不应有棉籽粕以外的物质。
4 质量指标(暂行指标)
水分≤13.0%;
粗蛋白质≥40.0% ;
粗纤维≤12.0%;
粗灰分≤7.0%
5 卫生指标
游离棉酚(mg/kg)≤1200 霉菌总数(1000个/g)< 50 其它卫生指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的有关规定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膨化大豆的质量指标及验收指标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膨化大豆的质量指标,适用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膨化大豆。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豆为原料,经干法或湿法膨化生产工艺生产得到的松散颗粒状饲料用原料。
2 感官性状
暗黄色,碎片、小颗粒或粗粉状,具大豆油香味;新鲜、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
不得掺入饲料用膨化大豆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等添加剂时,应做相应的说明。
3 质量指标:
水分≤10.0%
粗蛋白质≥35.0 %
粗纤维≤5.5%
粗灰分≤5.0%
粗脂肪≥16.0%
70%≤蛋白质溶解度≤85%
脲酶活性≤0.3 Nmg/分钟·克
5 卫生指标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质量指标按照《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鱼粉的质量指标,适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鱼粉。
本标准适用于以一种或多种鱼类为原料,经过蒸煮、压榨、脱脂、干燥粉碎后制成的饲料用鱼粉。
2 感官性状
颜色:本品颜色为新鲜、均匀一致的浅茶褐色或深茶褐色或浅黄色(因原料鱼种而异),颜色偏棕黄色或棕红色则有过热烧焦的可能。
质地:本品为粉状,含有一定量细小鱼骨、鱼鳞片,流动性状良好,不可有结块,100%通过10目筛。
80%以上通过26目筛。
味道:新鲜的烤鱼香味并略带有鱼油味,不可有酸败味、腐味、霉味、焦味或其他异臭味。
杂质:不能掺有类似于血粉、羽毛粉、皮革粉等物
3 质量指标(暂行指标)
水分:均样≤10.0%
细度:98%以上能通过7目的标准筛网
粗蛋白质≥60.0%;
粗脂肪≤12.0%;
粗灰分≤18.0%;
氨基酸总量/粗蛋白质≥85.0%;
5 卫生指标
铅(mg/kg,以Pb计)≤10 砷(mg/kg,以As计)≤10
氟(mg/kg,以F计)≤500 汞(mg/kg,以Hg计)≤0.5
镉(mg/kg,以Cd计)≤2 亚硝酸盐(mg/kg,以NaNO2计)≤60
其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6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等质量指标按照《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次粉的质量指标,适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次粉。
本标准适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以各种小麦为原料,磨制精粉后除去小麦麸、胚及合格面粉以外的部分即饲料用次粉。
2 感官性状
色泽:色泽新鲜一致(浅褐色或红褐色,随小麦品种不同而异)
细度:本品应为极细的片状或粉状,100%可通过10目标准筛,60%可通过40目标准筛。
味道:面粉加工应有的香甜风味。
无酸败味,无腐味、无结块、无发热、无霉味、无虫蛀,无其他异嗅。
杂质:本品不得掺有出本品以外的其他物品
3 营养指标
水分≤12.0%
粗蛋白质≥14.0%
粗纤维素≤ 9.0%
粗灰分≤ 4.0%
4 卫生指标
霉茵总数(1000个/g)<40,六六六(mg/kg)≤0.05 ,滴滴涕(mg/kg)≤0.02,其他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 检验
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灰分等指标按《饲料工业标准汇编》2002版执行。
对公司不能检测的项目或有争议的检测结果,根据需要可送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饲料用玉米纤维质量标准及验收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用玉米纤维的质量指标,适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玉米纤维。
本标准适用于明发同茂饲料公司所用的以各种小麦为原料,磨制精粉后除去小麦麸、胚及合格面粉以外的部分即饲料用次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