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情景默写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 部编新教材必修上名篇名句情景默写(附答案)

高一语文 部编新教材必修上名篇名句情景默写(附答案)

必修上名句名篇情景默写《沁园春·长沙》理解性默写一、情景默写1.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词人发出慨叹,表现词人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在《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描写词人旧地重游,引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3.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蔑视反动者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劈波斩浪的气魄。

5.《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7.《沁园春·长沙》中点明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沁园春·长沙》中运用对偶的手法描写动态景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10.《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引出词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

11.《沁园春·长沙》中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必修1-4情景式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1-4情景式默写

高一语文必修情景式默写〔一〕《赤壁赋》1、概括了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2、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___ , ____ , ____ ,。

3、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____ ,。

4、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 ____ ,,____ ,。

5、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____ ,。

6、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表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____ ,。

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____ ,。

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____ ,。

9、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____ ,。

10、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____ ,。

11、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 ____ ,。

12、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 ____ ,。

〔二〕《诗经》1、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 ,。

2、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____ ,,____ ,。

3、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____ ,,____ ,。

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 ,。

4、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____ ,。

5、女子明确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 ,。

〔三〕《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阔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 ,。

2、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3、《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____ ,。

4、《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 ,。

5、《离骚》中屈原用荷花明确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____ ,。

6、《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明确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____ ,。

情景式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情景式默写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梦游天姥吟留别》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 鄙弃权贵、不卑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两句用夸张和对照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眼中的天姥山巍 峨险峻,气势特殊。
8.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 句,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 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运用典故 表明诗人优待贤才的态度)的诗句是: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9.《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恰如其分 地表达诗人期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描写出沉郁悲凉的秋景 的两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杜甫在《登高》中用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归纳出白发日多、因病断炊的根源,忧国伤时的情操感 人至深。
4.杜甫在《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两句描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天 、风等六种意象自然成对。
5.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两句对天姥山上天气和环境的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凝 重的气氛,为下文写仙人们的出场作了铺垫。
6.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两句写出了诗人在梦境中第一眼看到的天姥山仙境的景 象: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大江东去)中的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寓意周瑜功名早成,而自己鬓发斑白却毫无建树,表达 了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
《声声慢》
1.李清照《声声慢》(寻寻XXX)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 ,“ 寻寻XXX,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 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 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地愁苦之情。

高中语文必修1情景式课文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1情景式课文默写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记念刘和珍君》

1.鲁迅认为真的猛士应该具有的品格是:


2.鲁迅对反动派的暴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


3.鲁迅痛惜于民族的衰亡,渴望爆发,他警示人们:


4.鲁迅对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表达无法忍受的愤怒之情的句子是
:,。
5.作者对“沉默”的预言(选择复句)是:


6.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
中“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6.用“一船星辉”来比喻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的诗句是:
,。
7.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的是:



8.诗人挥手作别,悄然离开,不愿打破康桥的宁静,只想留下深情的眷恋的
诗句是:




《再别康桥》
1.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论语》

1.表明孔子善于取法他人的句子:




2.孔子对“恕”的理解的句子:


3.孔子认为为政者必须端正自己,说:




4.表明孔子虚心好学的句子:


5.孔子强调“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


6.孔子注重启发式教育的话:




7.孔子强调诚信的话:


8.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评价:


《再别康桥》中“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含《论语》《屈原列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含《论语》《屈原列传》)

《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同学少年”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4、《沁园春·长沙》中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青年志士搏击时代风雨、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再别康桥》1、《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1.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了这种情感的两句是:,。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

”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诗人徐志摩要和康桥离别,又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再别康桥》中“,。

”两句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这种心情。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论语》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论语·为政》中““,。

部编版 ——高一语文必修上——情景式默写答案

部编版 ——高一语文必修上——情景式默写答案

情景默写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6.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7.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9.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0.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1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13.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1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5.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6.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7.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8.漫江碧透百舸争流19.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2.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2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28.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29.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0.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3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3.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3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36.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37.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3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4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5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5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5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必修一语文情景式默写经典实用版

必修一语文情景式默写经典实用版
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添加标题 02
2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 真实意图另有所指:今者项 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添加标题 04
4鲁迅对《史记》的高度评 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
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它警示人



[“

”(纪念
刘和珍君),黑暗至极,说什么话也没有用了,只
添加标题
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
添加标题
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 万类霜天竞自由。
添加标题
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 句子:鹰击长空,鱼翔 浅底。
添加标题
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 子:独立寒秋,湘江北 去,橘子洲头。
添加标题
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
怎样的姑娘?请用《雨巷》中的原文回答问
题:


荆轲奉命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
易水岸边。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便慷慨
吟唱了“

。”以此来
表明自己刺杀秦王抱着必死的决心。
行走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诗人希望遇到一个 怎样的姑娘?请用《雨巷》中的原文回答问题: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10.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一一.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
别康桥》中诗人借用对柳影的描写,表达
了这种情感,这两句
是:


一二.《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 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是:

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

语文必修一情景式默写
二.表现宾客在与荆轲临别时悲伤的句子是:士 皆垂泪涕泣。
三.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 目,发尽上指冠。
四.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 是: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产品品鉴会活 动方案
汇报人姓名Leabharlann 一.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仰视:“鹰击长 空”;俯瞰:“鱼翔浅底”。 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
二.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携来百侣 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三.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添加标题 评论“真的猛士”的句子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 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添加标题 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添加标题 让作者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的语句是:惨 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4.关注国家命运,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 的句子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五.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 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 悲哀。(这是批判 “庸人”的句子)
六.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 默中灭亡。(作者对“沉默”作出预言,召 唤人民起来反抗的选择复句)
《荆轲刺秦 王》理解性 默写
一.荆轲高歌的诗句(唱词)是“风萧萧 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也是 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 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
二.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 语句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普通班期中备考之名句默写《劝学》理解性默写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 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4.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

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1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

1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1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中的“青,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1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15、“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 ”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_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8、“__________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2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2、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2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_________________ ”。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2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7.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_________________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8.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9.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1.“_________________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2.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4.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6.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3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8.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_ ”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1. 学不可以已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5.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7.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1、学不可以已12、学不可以已13、《劝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1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