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第二章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第二章

H H C H
229
H C H H
H H C H
250
C
H H H
排斥力最大 内能高
排斥力最小 内能低
非键连相互作用力:不直接相连的原子间的作用力。 构象的稳定性与内能有关。内能低,稳定;内能高,不稳定。 内能最低的构象称优势构象。
其它构象的内能介于这两者之间。
17
乙烷不同构象的能量曲线图
HH H H H H
自由基之间碰撞,形成稳定分子,反应终止:
Cl + CH3 + CH3 + CH2Cl +
Cl Cl CH3 CH2Cl
Cl2 CH3Cl CH3CH3 ClCH2CH2Cl
24
链终止
整个反应经历三个阶段: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此自由基反应也称链锁反应或链反应。
[讨论题]
甲烷和氯气同时光照,为什么不引发甲基自由基?
H C
H H
实线-键在纸平面上; 楔线-键在纸平面前;
虚线-键在纸平面后。
构型:指具有一定构造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状况。
2.烷烃的构象 构象:由单键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不同
排列方式。
1)乙烷的构象 a.两种极端构象 重叠式(由H-C-C-H组成的两面角为0o)
交叉式(由H-C-C-H组成的两面角为60o)
H C CH3 H
乙基自由基
CH3 C CH3 H
异丙基自由基
CH3 C CH3 CH3
叔丁基自由基
29
2.燃烧反应 烷烃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3 n +1 + ( ) O2 2
C n H 2n+2
有机化学第二章

KMnO4
RCOOH + R'COOH
3 异构化反应-提高汽油的质量
AlBr3/HBr 27oC
4 裂化反应
400~700oC or heat, cat.
CnH2n+2
H2 + C mH2m+2 + C n-mH2(n-m)
2.6 烷烃的天然来源
► 烷烃的天然来源
(P:38)
C5-C6 C7-C9 C11-C16 C16-C18
说明:烷烃的溴代反应常用于叔氢原子的选择性卤代。
理论解释
烷烃的结构 键能 KJ/mol
-1
不同卤原子的比较 Cl2 Br2
伯氢
仲氢 叔氢
RCH2-H
R2CH-H R3C-H
405.8
393.3 376.6 活性增大 易形成自由基
1
4 5
1
82 1600
自由基的稳定性: R3C>R2HC>RH2C>CH3
► 结构简式
CH3CH3
► 键线式
CH2 CH2
CH3CH2OH
CH3 O CH3
2.1.2
戊烷(pentane)的异构体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3 CH3
CH3 H3C C CH3 CH3
练习:写出分子式为C6H14的同分异构体
随碳原子数的增多,同分异构体数目剧增,这是有机 化合物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溴的选择性比氯好 F2易爆炸,I2难反应
过渡态理论
► 始态(反应物) ►A
过渡态
终(产物)
+ B-C
►A
+ B-C
A-B +C (Transition state) [A B C ] A-B +C
有机化学-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二)

英文简写 Me Et n-Pr i-Pr n-Bu s-Bu i-Bu t-Bu
neo-Pentyl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3
烷烃的命名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4
普通命名法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5
普通命名法
局限:复杂 的烷烃无法 命名。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6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它的烷烃都看作是甲 烷的烷基衍生物。
有机化学 第二章
65
CH3
1
H 2H
H
CH3 H 1 2 CH2
H
CH2
H
H
1
2 HCH3 H
H
H 1 2 CH2
CH3
CH2
H
取代基处在e 键上稳定。
有机化学 第二章
66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2
一些烷基(alkyl)结构及名称
烷基 CH3 CH3CH2 CH3CH2CH2 CH3CHCH3 CH3CH2CH2CH2 CH3CH2CHCH3
(CH3)2CHCH2 (CH3)3C (CH3)3CCH2
烷基名称 甲基 乙基 正丙基 异丙基 正丁基 仲丁基 异丁基 叔丁基 新戊基
有机化学 第二章
62
环己烷可以由一种椅型构象翻转成另一 种椅型构象,原来的a键变为e键,原来的e键 变为a键:
翻转
一种椅型构象经半椅型、纽船型、船型翻转 成另一种椅型构象。在能量上:
椅型构象 < 纽船型构象 < 船型构象 < 半椅型构象
有机化学 第二章
63
环己烷的有构机化象学 第翻二章转
64
2.4.4 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稳定性:
有机化学第二章饱和烃

06:32
31
第二章 饱和烃
四、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看书回答:乙烷交叉式和重叠式之间的内能差相有多大? 室温下两种构象能否完成转化?几乎全都是交叉式构象 的条件是什么?在常温条件能否将它们分离?
概念:扭转能(torsional energy);扭张力 (torsional strain)
06:32
32
第二章 饱和烃
四、乙烷和丁烷的构象 乙烷构象间转换时的能量变化。
E
重叠式构象
HH
H H
H
HH
HH
交叉式构象
H
H
H
HH
HH
HH
H
H
H
H
H
H
12.1 kJ / mol
60120Fra bibliotek180
240 旋转角度
能量最低的构象最稳定,最稳定的构象称为优势构象。
06:32
33
第二章 饱和烃
丁烷的构象:P20中间的图
支链化的结果是接触部分减少见,沸点降低,见表2-3。
06:32
36
第二章 饱和烃
五、烷烃的物理性质 另外:分子的动能是气态的大于液态的,液态的大于 固态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后,使分子动起来的能量 要增大,所以要提高温度。
1.状态:室温下,碳原子数:1—4 气态;5—17 液 态;18以上 固态。同分异构体中,有支链者沸点低; 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C原子的杂化轨道
23
第二章 饱和烃
C的sp3杂化轨道与H的1s轨道重叠示意图
06:32
24
第二章 饱和烃
乙烷分子中原子轨道重叠示意图
C-H键或C-C键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是沿着它们的轴 向重叠的,这样形成的键叫做σ键。
大学有机化学(第二版)第二章

H3C H H CH 3 H H
H 3 C CH
3
H H
H H
对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邻位交叉式
全重叠式
上页
返回
(三) 直链烷烃的构象
直链烷烃的优势构象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 直链烷烃的优势构象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 在空间排布绝大多数呈锯齿形 式,在空间排布绝大多数呈锯齿形
上页
返回
六、烷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烷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七、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反应 CnH2n+2+(3n+1)/2O2 nCO2 + (n+1)H2O
7 主链
当一个支链烷烃具有几条相同长度的碳 链可作为主链时, 链可作为主链时,则应选择具有侧链数目最 多的链或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作为主链。 多的链或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作为主链。
烷烃的位次编号: (2) 烷烃的位次编号:主链从一端向另一 端编号,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端编号,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在有几种 编号可能时,应当遵循“最低系列”原则。 编号可能时,应当遵循“最低系列”原则。 最低系列: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 最低系列: 编号的系列, 编号的系列,则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 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 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 低系列” 低系列”
想一想
试指出各碳原子的类型
CH3 CH2 CH CH3 C CH2 CH3
4 5 3 8 2 7 1 6 9
CH2 CH2
键线式 ° C6、C7 — 1° C8 — 2° ° C9 — 1° °
C1 — 4° ° C2 — 3° ° C3、C4、C5 — 2° °
四、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碳 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 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乙、丙、丁、 戊……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 癸表示, 原子数 构造异构体用“ 构造异构体用“正、异、新”表示
H 3 C CH
3
H H
H H
对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邻位交叉式
全重叠式
上页
返回
(三) 直链烷烃的构象
直链烷烃的优势构象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 直链烷烃的优势构象是能量最低的对位交叉 在空间排布绝大多数呈锯齿形 式,在空间排布绝大多数呈锯齿形
上页
返回
六、烷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烷烃的物理性质(自学) 七、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反应 CnH2n+2+(3n+1)/2O2 nCO2 + (n+1)H2O
7 主链
当一个支链烷烃具有几条相同长度的碳 链可作为主链时, 链可作为主链时,则应选择具有侧链数目最 多的链或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作为主链。 多的链或侧链具有最低位次的链作为主链。
烷烃的位次编号: (2) 烷烃的位次编号:主链从一端向另一 端编号,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端编号,位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在有几种 编号可能时,应当遵循“最低系列”原则。 编号可能时,应当遵循“最低系列”原则。 最低系列: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 最低系列: 编号的系列, 编号的系列,则顺次逐项比较各系列的不 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 同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 低系列” 低系列”
想一想
试指出各碳原子的类型
CH3 CH2 CH CH3 C CH2 CH3
4 5 3 8 2 7 1 6 9
CH2 CH2
键线式 ° C6、C7 — 1° C8 — 2° ° C9 — 1° °
C1 — 4° ° C2 — 3° ° C3、C4、C5 — 2° °
四、烷烃的命名
(一)普通命名法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 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碳 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 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乙、丙、丁、 戊……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 癸表示, 原子数 构造异构体用“ 构造异构体用“正、异、新”表示
有机化学第二章 链烃——二烯烃

Dienes, Trienes, and Polyenes
湖南中医大学药学院有机药化教研室
一、分类和命名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
C C C 累积 二烯 烃
C
CH ( CH2 )n CH
C
n ≥1
孤立二烯烃
C
CH
CH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π ,π - 共轭> p ,π - 共轭> σ,π- 超共轭> σ, p - 超共轭 共轭> 共轭> 超共轭>
四、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
1.1,2-加成和 . 加成和1,4-加成 加成和 加成
+ 。
CH2=CH-CH=CH2 + HCl CH3-CH-CH=CH2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 效应越强 越强。 电负性越大,-C 效应越强。 共轭体系: ★ π-π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 效应增强 增强: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效应增强:
★ 共轭效应的特性
1、几何特性: 几何特性: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2、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影响分子偶极矩 极化度高
π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湖南中医大学药学院有机药化教研室
一、分类和命名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根据分子中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 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
C C C 累积 二烯 烃
C
CH ( CH2 )n CH
C
n ≥1
孤立二烯烃
C
CH
CH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 各种共轭效应的对分子影响的相对强度是:
π ,π - 共轭> p ,π - 共轭> σ,π- 超共轭> σ, p - 超共轭 共轭> 共轭> 超共轭>
四、共轭二烯的化学性质
1.1,2-加成和 . 加成和1,4-加成 加成和 加成
+ 。
CH2=CH-CH=CH2 + HCl CH3-CH-CH=CH2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共轭效应的强度取决于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取代基中的中心原子的电负性与主量子数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 效应越强 越强。 电负性越大,-C 效应越强。 共轭体系: ★ π-π共轭体系 共轭体系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 效应增强 增强: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C 效应增强:
★ 共轭效应的特性
1、几何特性: 几何特性: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共平面性(参与共轭的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键长的平均化,共轭链越长,平均化程度越大。 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2、电子特性:共轭链中π电子云容易离域并正负交替极化。 影响分子偶极矩 极化度高
π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电子转移用弧形箭头表示
有机化学 第二章 饱和烃

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叫碳氢化合物,简称
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烃可以分为开链烃和环状烃两大类:
烃
{
开链烃
{ {
饱和烃(烷烃)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 脂环烃(环烷烃、环烯烃、环炔烃) 芳香烃
环状烃
{
单环 多环
{
多苯代 联苯
2-1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系物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 烷烃的通式CnH2n+2 同系列:具有一个通式,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化合 物系列。 组成上相差CH2及其整数倍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系列差:CH2称为同系列的系列差,也称系差。
bp./ ℃ 36.1
CH3(CH2)4CH3
68.9
CH3(CH2)5CH3
98.4
相同分子量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 3 CH3
bp./ ℃ 36.1 27.9
CH3
C
CH3
CH3
9.5
液体的沸点取决于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越 大,沸点就越高。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偶极力、色散力和氢键。 丁烷、2-甲基丁烷、戊烷、2,2-二甲基戊烷、庚烷、辛烷
空间的分布。
分子的构型和它的化学反应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学习有机化学时应注意化合物的立体概念。
1 甲烷的构型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是1s22s22p2;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是四价的,都是sp3杂化。
激发
2s 2p
杂化
2s
2p
sp3
每一个sp3轨道都含有1/4的s成份和3/4的p成份。
烃。烃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烃可以分为开链烃和环状烃两大类:
烃
{
开链烃
{ {
饱和烃(烷烃)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 脂环烃(环烷烃、环烯烃、环炔烃) 芳香烃
环状烃
{
单环 多环
{
多苯代 联苯
2-1 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1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系物
CH4 C2H6 C3H8 C4H10 C5H12 …… 烷烃的通式CnH2n+2 同系列:具有一个通式,结构相似,性质相似的化合 物系列。 组成上相差CH2及其整数倍 同系物:同系列中的各个化合物互称同系物。 系列差:CH2称为同系列的系列差,也称系差。
bp./ ℃ 36.1
CH3(CH2)4CH3
68.9
CH3(CH2)5CH3
98.4
相同分子量的烷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CH2CH 3 CH3
bp./ ℃ 36.1 27.9
CH3
C
CH3
CH3
9.5
液体的沸点取决于分子间引力的大小,分子间引力越 大,沸点就越高。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有偶极力、色散力和氢键。 丁烷、2-甲基丁烷、戊烷、2,2-二甲基戊烷、庚烷、辛烷
空间的分布。
分子的构型和它的化学反应性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
学习有机化学时应注意化合物的立体概念。
1 甲烷的构型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是1s22s22p2;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是四价的,都是sp3杂化。
激发
2s 2p
杂化
2s
2p
sp3
每一个sp3轨道都含有1/4的s成份和3/4的p成份。
有机化学 第二章

1,3-亚丙基
CH
次甲基
CCH3
次乙基
4
CH3 CH2 - CH CH3
仲丁基
CH3CH2 - C
CH3
叔戊基
CH3
伯碳原子
仲碳原子
异丁基
叔碳原子
(CH3)3CCH2
(CH3)2CH … CH2
新戊基
缩写:甲基(Me),乙基(Et),丙基(Pr),丁基(Bu) 戊基(amyl),己基(hex) 前缀:正( n ) (normal) 异(i) (iso-) 仲( s ) (second) 叔( t ) (tert-) 新( neo )
构象——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 排列。(碳碳单键的旋转不是“自由”的,需要能量) 2.5.1. 乙烷的构象:两种极限构象式——重叠式和交叉式 重叠式不稳定的原因?构象式的表示方法? 概念:优势构象,扭转角,转动能垒,非键相互作用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5
(1)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它的烷烃都看作是甲烷 的烷基衍生物。
• 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C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 按照次序规则,将 “优先”的基团后列出
CH3
CH3 CH CH2 CH3 CH3 CH2 C CH CH3 CH3 CH3 CH3
二甲基乙基甲烷
二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普通命名法: 直链
7,7-二甲基二环[2.2.1]庚烷
编号时,以桥头碳原子为起点, 沿最长的桥到另一桥头碳,再沿次 练习: p33,习题2.7 长的桥折回。最短的桥最后编号。 并且要尽量保证取代基得最小位次。
11
2.4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特点
CH
次甲基
CCH3
次乙基
4
CH3 CH2 - CH CH3
仲丁基
CH3CH2 - C
CH3
叔戊基
CH3
伯碳原子
仲碳原子
异丁基
叔碳原子
(CH3)3CCH2
(CH3)2CH … CH2
新戊基
缩写:甲基(Me),乙基(Et),丙基(Pr),丁基(Bu) 戊基(amyl),己基(hex) 前缀:正( n ) (normal) 异(i) (iso-) 仲( s ) (second) 叔( t ) (tert-) 新( neo )
构象——由于围绕单键的旋转而产生的分子中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 排列。(碳碳单键的旋转不是“自由”的,需要能量) 2.5.1. 乙烷的构象:两种极限构象式——重叠式和交叉式 重叠式不稳定的原因?构象式的表示方法? 概念:优势构象,扭转角,转动能垒,非键相互作用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5
(1) 衍生命名法
以甲烷为母体,把其它的烷烃都看作是甲烷 的烷基衍生物。
• 选择连接烷基最多的C原子作为母体甲烷 • 按照次序规则,将 “优先”的基团后列出
CH3
CH3 CH CH2 CH3 CH3 CH2 C CH CH3 CH3 CH3 CH3
二甲基乙基甲烷
二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6
(2)普通命名法: 直链
7,7-二甲基二环[2.2.1]庚烷
编号时,以桥头碳原子为起点, 沿最长的桥到另一桥头碳,再沿次 练习: p33,习题2.7 长的桥折回。最短的桥最后编号。 并且要尽量保证取代基得最小位次。
11
2.4 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丁烷的构象
1
2
3
4
丁烷的构象
4
H 3C
CH2
CH2
CH3
CH3 H H H 3C
C 2旋 转 60
o
H H
H CH3
60
o
CH3 H 3C H H H H
3 2
H
H H
CH3
1
交叉式(anti) (反交叉式) 甲基间距离 最远(最稳定)
60
o
部分重叠式 较不稳定
CH3 CH3
60
o
邻位交叉式 (gauche) 较稳定
过渡态与中间体:
过渡态: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中间状态,(推测的)势能 最高处的原子排列,寿命= 0,无法测得。
对 比
中间体:反应中生成的寿命较短的分子、离子或自由基, 中间体一般很活泼,但可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到。
Cl
+
H
CH3
Cl
H CH3
Cl H + CH3
过渡态 自由基 中间体
(四)其它烷烃的卤代反应
主要讨论的内容
(二) 甲烷的卤代反应机理(反应机制,反应历程)
(Reaction Mechanism)
什么是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是对反应过程的详细描述,应解释以下问题:
反应是如何开始的? 产物生成的合理途径? 经过了什么中间体?
反应条件起什么作用? 决速步骤是哪一步? 副产物是如何生成的?
C l2
hv or
C H 3C l
+
HCl
CH4
+
C l2( 过 量 )
C C l4
+
HCl
工业上可控制不同反应条件,获得各种氯代物
卤素与甲烷反应活性:F2> Cl2 > Br2 >I2
F2 :反应过分剧烈、较难控制 Cl2 :正常(常温下可发生反应) Br2 :稍慢(加热下可发生反应) I2 :反应难进行,加入适当氧化剂才可 反应速率: F2 > Cl2 > Br2 > I2 (不反应)
2 .3 Å
H
C H H
乙烷构象能量变化图
H H 1 H H H H
p o te n tia l e n e rg y (K J /m o l)
1 2 .1
H H
H 1
H H
H H H H 1 H H
H
0
60
120
d e g r e e s o f r o t a tio n
重叠式能量比交叉式高12.1KJ/mol
0
CH3 CH3 C CH3 3
0
1
0
自由基
自由基
自由基
离解能低者易形成自由基,自由基也相对稳定, 因此,烷烃分子中活泼氢被卤代的几率大。
(七)氧化和燃烧反应(了解)
燃烧反应:
C n H 2n+2 +
(
3n+1 2
) O2
n C O 2 + (n + 1 ) H 2 O
催化氧化:
0
O 2 ,1 2 0 C R C H 2C H 2R ' 锰 盐 , 1 .5 ~ 3 M P a RCOOH + R 'C O O H
构象有无数种,主要研究典型位置的构象:重叠式、交叉式。
交叉式构象 原子间距离最 远,内能较低 (最稳定)
扭曲式构象 (有无数个)
重叠式构象 键电子云排斥, von der waals排斥力,内能较高 (最不稳定)
小于两个H 的 von der waals 半 径(1.2Å)之和, 有排斥力
H C H H
单键的旋转使分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产生不同的排列(构象)
四、构象(conformation)
构象:一已知构型的分子,仅由单键的旋转而引起分
子中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特定排列形式称为构象。
乙烷的两种构象
构象异构体:单键旋转时会产生无数个构象, 这些构象互为构象异构体。
比较
构造异构和构象异构
描述立体结构的几种方式
+
HCl
为何出现以上特点?
各种氢的相对活性不同
从产物比率可以算出不同种类氢的相对活性,若以伯 氢的活性为1,则仲氢、叔氢的相对活性为: 仲氢∶伯氢=28/2∶(34+16)/9=2.8, 叔氢∶伯氢=22∶(34+16)/9=4.0。
各种氢的相对活性:3ºH > 2ºH > 1ºH
相对活性顺序的理论解释:
研究反应机理的意义:
了解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反应的产率。 发现反应的一些规律,指导研究的深入。
(1)甲烷卤代反应机理---自由基链式反应
卤代反应的自由基机理
均裂生成自由基, 可见光波足以引发
决速步骤
消耗旧自由基,生成 新自由基,反复循环
自由基反应“三步曲”:
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
Paul J. Crutzen
Mario J. Molina
F. Sherwood Rowland
(2)甲基自由基的结构
C
0
C sp H 120 C H C H
2
(CH3-)甲基C: SP3杂化
(CH3· )甲基自由基C: SP2杂化
(三)甲烷卤代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活化能和过渡态
对一个化学反应,除了要注意产物的生成外,对反应涉及到的能量变化也必须 给以充分重视,能量的变化不 + O Cl + O2 h
O O3 heat
C F 2 C l2
C F 2C l C lO
+
Cl
+
Cl
+ O3
+ O2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5
"for their work in atmospheric chemistry, particularly concerning the formation and decomposition of ozone"
C-H键的离解能;自由基的稳定性。 C-H键的离解能:能量低者易离解。
CH3 CH CH3 4 1 0 .3 3 9 7 .4 H CH3 C H
CH3 CH3 离 解 能 ( K J .m o l )
-1
H
C H 3C H 2
H
CH3 3 8 0 .9
4 3 5 .4
自由基稳定性: CH3 CH3 C H 3C H 2 CH CH3 2
H CH3 C CH3 C H 2C H 3 + C l2
hυ
Cl C lC H 2 C H C H 2 C H 3 + C H 3 C H CH3
34 %
C H C H 3 + C H 3C C H 2C H 3 Cl CH3
22 %
CH3
28 %
+ CH3
CH CH3
16 %
C H 2C H 2C l
(一)烷烃的取代反应※
烷烃RH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 称为取代反应.烷烃常见的取代反应有卤代反应。
甲 烷 的 氯 代 反 应
hv or
C H 3C l C H C l3
+ +
C H 2 C l2 + C C l4
+
CH4
+
C l2 HCl
hv or
CH4 ( 过 量 ) +
过渡态(Transition State)理论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相互接近,总是先达到一势能最高点 (活化能,相应结构称为过渡态),然后再转变为产物。
例:机理步骤(2)
Cl + H CH3 Cl H CH3 Cl H + CH3
过渡态
势能增加
势能最高
势能降低
Ea即过渡态与反应物之间的能量差。活化能Ea越小,反应越易进行,反应速度也 越快。Ea大的反应就不易进行,反应速度也慢。它是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最低能量.
说
明
分子由一个交叉式转到另一个交叉式需经过能量较高的 重叠式,亦称能垒。因此,碳碳单键的旋转并非自由。
H H 1 1 H H
2
H H
旋 转 60
o
H H 1 1 H H
2 H H
H
旋 转 60
o
H 1 1 H H
2
H H
……
旋转中须克服能垒——扭转张力 • 电子云排斥 · 相邻两H间的von der waals排斥力
用途:内燃机,汽油,柴油等发生热能的基本反应,热源利用(沼气等).
(八)异构化和裂化(自学)
化合物从一种构造转变成另一种构造的反应称为异构化反应。
C H 3C H 2C H 2C H 3
A lC l 3 , H C l 90
~
95 ℃,
1
~2 M P a
C H 3C H C H 3 CH3
正构烷烃异构成带支链的烷烃,可以提高油品的质量。
CH3 H H CH3 H H
……
H H
H H
全重叠式 甲基间距离最近 (最不稳定)
邻位交叉式 (gauche)
稳定性:对位交叉式> 邻位交叉式 > 部分重叠式 >全重叠式
室温下,构象异
构体处于迅速转
化的动态平衡, 不能分离。 对位交叉占68%, 邻位交叉占32%, 其余含量极少。
五、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及光谱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