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优化论文毕业设计
gsm网络优化关键技术论文

gsm网络优化关键技术论文有些网友觉得gsm网络优化关键技术论文难写,可能是因为没有思路,所以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相关的例文,希望能帮到大家!gsm网络优化关键技术论文篇一摘要随着中国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GSM网络不断扩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系统的不断扩容及外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产生很多新问题,导致服务质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准。
因此,如何调整和优化系统结构、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是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主要任务。
当网络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必须对网络的各种结构、配置和参数进行调整,使网络更合理地工作。
这是网络优化工作的重要部分。
首先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概括介绍了GSM系统的结构、关键的技术特点,对GSM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网络优化的必要性,经过分析对比,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GSM 网络优化掉话率切换目录一、研究背景及其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GSM概述及网络结构 (2)(一)GSM的简介 (3)(二)GSM的网络结构 (4)三、GSM的关键技术及其特点 (5)(一)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地理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政策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东莞玩具出口贸易的人文优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GSM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8)(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网络优化的内容以及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东莞市GSM网络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网络优化的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某市GSM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某市GSM⽆线⽹络优化论⽂毕业设计设计题⽬: XX市GSM⽆线⽹络优化⼊学年⽉: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师:完成⽇期:论⽂摘要随着中国加⼊WTO 后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 GSM⽹络不断扩⼤,⽹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
⽹络优化正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未来的⼯作重点。
现在,运营商们关⼼的是,如何在现有⽹络基础上,通过优化与完善,从⽽最⼤限度地挖掘⽹络潜⼒。
⽹络优化的⽬标是提⾼或保持⽹络质量,⽽⽹络质量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的结果,随着优化⼯作的深⼊开展和优化技术的提⾼,优化已经从当前的⽹络渗透到包括市场预测、⽹络规划、⼯程实施直⾄投⼊运营的整个循环过程的每个环节。
本论⽂在深⼊研究GSM 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成都联通GSM ⽆线⽹络,对某市区GSM ⽹络⽬前反映突出的⽹络问题进⾏分析与排查,提出并实施了切合⼯程实际的⽆线⽹络优化⽅案,⼤幅度提升⽹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步研究了⽤户话务⾏为,⽤户增长趋势,对下⼀期⼯程建设和⽹络扩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完成了下⼀期⽹络规划设计的初步⽅案,预设⽅案已应⽤在新的⼯程设计建设中。
关键词切换;掉话率;⽹络优化;天馈系统;BSC配置;室内覆盖⽬录论⽂摘要 (2)第1章、GSM⽹络优化的概述 (4)1.1 GSM⽹络优化的概念 (4)1.2 GSM⽹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4)1.3 GSM⽹络优化的意义 (4)第2章、实施GSM⽆线⽹络优化的⽅法和流程 (6)2.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2.2 GSM⽆线⽹络优化调整⽅案的探讨于实施 (7)第3章、天线在⽹络优化中的作⽤ (16)3.1 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16)第4章、典型案例--室内覆盖的优化 (19)4.1 室内覆盖的优化意义 (19)4.2 改善室内覆盖的⽅法及⼿段 (21)4.3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23)4.4 不同信号源提取⽅法⽐较 (23)4.5 信号分布的基本⽅式及⽐较 (25)4.6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27)4.7如何评价⼀个好的室内覆盖系统 (28)第5章、⽹络优化的分析的分析 (29)5.1 降低⼩区拥塞 (29)5.2 消除覆盖盲区 (32)5.3 GSM掉话的种类和产⽣的原因解决⽅案 (33)5.4 结论 (36)第6章、参考⽂献 (37)第1章、GSM⽹络优化的概述1.1 GSM⽹络优化的概念GSM⽹络从1995年在我国开始作为商业⽤途,⾄今已经有⼗四年了。
××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

论文题目:××地区GSM无线网络优化
选题建议:题目内容为本人目前所从事工作;本人有从事题目相关内容的经历;
本人有参与题目方向的实习条件。
设计内容:
一、网络现状的介绍
网络拓扑图,容量,基站数量等等
二、网络存在的问题,优化的必要性
必须给出具体的测试数据,如DT测试、CQT测试等,以说明优化的必要性。
1、利用OMC数据表或图说明
2、DT测试情况
3、CQT测试情况
4、用户申告
(以上测试数据内容,可4选2)
三、网络优化的思路
1、优化流程
要求画图
2、GSM优化原理
此部分为原理内容, 学习GSM优化方法)
3、针对本项目的需求,提出优化方案或优化重点
四、优化案例
1、GSM系统切换失败率
2、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
3、系统掉话分析
4、频率优化
5、覆盖优化
……………
(至少包括二个优化案例,对每一个具体案例,要有:对优化案例从问题的提出,优化方案制定、实施进行细化,即具体的优化方案实施过程,并对优化前后的指标以图表的形式对比给出。
)
五、优化后网络评估
优化后的指标介绍,或优化经验的总结。
任务书使用注意事项:
学生必须将任务书中××改为具体地名;
根据所设计的具体内容,可自行调整任务书细目;
任务书设计内容中本人具体设计内容是论文中的重点,将来写论文时一定要写详细;
主要参考文献请学生根据情况自己填写。
毕业设计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

毕 业 设 计题 目: GSM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专业: 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完成日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设计姓名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职称副教授教研室主任一、基本任务及要求:(1)撰写开题报告。
(2)初步方案:先了解GSM的网络结构以及它的主要性能参数,贮备相关的原理知识,再熟悉其整个优化流程,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中提高自己对网络优化的的认识。
(3)主要任务(A)熟悉GSM的网络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知道它的主要性能参数,熟悉其具体的网络优化流程。
(B) 通过具体的案例利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解决GSM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系统始终处于较好的运行状态。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第1周老师集中指导,分析并明确课题任务与要求,学习资料收集检索方法,并搜索收集所需中英文资料。
第2~3周阅读资料、书籍,学习所需知识,撰写文献综述。
第4~5周毕业实习、完成毕业实习报告撰写。
第6周建立毕业设计实验环境;初步拟订设计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7周完成总体设计。
第8~13周具体设计、调试、修改、实现。
第14~15周撰写毕业论文(说明书)。
第16周完成毕业答辩资格审查、毕业答辩准备。
第17周毕业答辩。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III)第1章绪论 (1)1.1 GSM的发展历史 (1)1.2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2)第2章 GSM系统概述 (3)2.1 GSM网络结构 (3)2.1.1 MS(移动台) (3)2.1.2 BSS(基站子系统) (3)2.2 GSM网络接口 (4)2.2.1 主要接口 (4)2.2.2 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 (4)2.2.3 GSM系统与其它公用电信网接口 (4)2.3 GSM系统的主要性能参数 (5)2.3.1工作频段 (5)2.3.2 频道间隔 (5)2.3.4 双工收发间隔 (6)2.3.5 干扰保护比 (6)2.3.6 频率复用方式 (6)2.3.7 保护带宽 (7)2.4 信道分类 (7)2.5 GSM的无线通信基础 (8)2.5.1电波传播理论 (8)2.5.2 GSM的电波传播特性 (9)2.5.3 GSM无线关键技术 (10)第3章 GSM无线网络优化 (19)3.1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基础 (19)3.2 关键性能指标 (19)3.3 网络性能监测 (20)3.4 网络性能评估 (20)3.5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 (20)3.6 网络优化的分类 (21)3.7室内覆盖的优化 (22)3.8 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25)第4章掉话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27)4.1 由于切换导致的掉话 (27)4.2 切换的分析与解决 (27)4.3 由于干扰导致的掉话 (28)第5章湘潭市大学校园高话务解决措施 (31)5.1 高话务量分析 (31)5.2 措施分析 (31)5.3 对于高校话务量问题的几点考虑 (32)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G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 -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3G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中文摘要本文根据3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标准,阐述了目前主流的三种3G系统—WCDMA系统、CDMA2000系统和TD一SCDMA系统的无线网络特性和空中接口的无线帧构造,并通过综合比拟的方法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三种3G系统的根底技术都是码分多址CDMA技术,但系统特性及空中接口上有着各自的特点,特别是TD一SCDMA系统在采用了时分双工TDD 技术的同时利用智能天线技术实现了空分多址SDMA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无线频谱利用率。
接着详细描述了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与方法。
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通过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工程的具体过程,指出了无线网络优化在移动通信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中的重要性与系统性,并验证了优化工作对无线网络的性能改善。
最后,总结上述的研究、学习与工作,归纳出本课题的结论。
关键词:3G;无线网络优化;CDMA2000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 of the 3G mobile munication system,it elaborated three kind of mainstream 3G systems at present,WCDMA system,CDMA2000 system and TD-SCDMA system,and elaborat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wireless network and the frame strueture of radio,and it get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rough analyzed by synthesis parison: their foundation technology is the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of the code division,but thei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radio has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pecially,TD-SCDMA system used duplex technology of time division and the smart antenna to realize multiple of space division,and it raised the frequency spectrum of the wireless.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above researeh,the study and the work,and induces the conclusionof this topic.TAP:3G;Optimization of wireless;CDMA2000目录一、绪论6〔一〕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的目的及意义6〔二〕网络优化研究背景6二、3G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特性与技术比拟6〔一〕3G移动通信系统标准61. 3G系统的目标与特征62. 3G系统主要技术标准7〔二〕CDMA系统的优点与关健技术81. CDMA系统的优点82. CDMA系统关健技术8三、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优化技术9〔一〕网络优化内容9〔二〕网络优化技术91.网络优化的主要目标92.网络优化的流程103.网络优化措施11〔三〕CDMA系统网络优化的难点12四、CDMA2000系统无线网络优化12〔一〕概述12〔二〕主要工具及重要参数121.系统优化主要工具仪器122.路测5个重要参数13〔三〕系统优化的主要工作14〔四〕系统性能指标优化141.硬件故障排除142.基站载波扩容15〔五〕优化结果15完毕语19参考文献20一、绪论〔一〕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优化的目的及意义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的性能随着网络的开展、用户数量的变化及用户分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开题报告---X市GSM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X市GSM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由欧洲主要电信运营商和制造厂家组成的标准化委员会设计出来的,它是在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始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
例如北欧多国的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的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
当时的这些系统都是国内系统,不能在国外使用。
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
在这次大会上还成立了在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简称“GSM”,来制定有关的协议和建议书。
1986年,在巴黎,GSM小组欧洲各国及各大公司提出的8个建议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
1987年,GSM成员国就数字通信系统采用窄带时分多址、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话音编码和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调制方式达成一致意见。
1990年,完成了GSM900的规范,共产生大约130项的全面建议书。
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同时将GSM更名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从此移动通信跨入了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时代。
同年,移动通信特别小组还制定1800MHz频段的公共欧洲电信业务规范,称为DCS1800系统。
1992年,大多数欧洲GSM运营商开始商用业务。
1993年,欧洲第一个DCS1800系统投入运营。
发展至今,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已经成为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移动通信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GSM蜂窝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GSM蜂窝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移动台、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
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收发台BTS和基站控制器BSC组成;网络子系统由移动交换中心MSC、操作维护中心OMC、原籍位置寄存器HLR、访问位置寄存器VLR、鉴权中心AUC和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组成。
网络优化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数据通信日益受到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 泛。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正好迎合了移动通信市场的迅猛发展。然而,由 于GPRS业务量、GPRS用户的不断增加,以及无线资源的日益紧张,GPRS网络现 有的设计与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网络优化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首先对GPRS网络的发展状况以及GPRS网络原理作了介绍;其次简述了 GPRS网络优化的原则和目标,并对GPRS网络系统优化的过程作了主要分析;同 时以中国联通焦作地区的GPRS网络为研究对象,对本地区GPRS网络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概述,并依据话务统计结果、实际测试结果,重点从理论上对网络覆盖、 网络监控、无线侧、网络侧及PDCH分配等角度分别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影 响各个环节的可能因素;最后结合焦作本地区GPRS网络的实际问题,给出了具体 的优化思路和方法,对网络优化前后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且对数据 业务的应用与发展作了展望。
1.2 CSD 与 GPRS 技术的比较..................................................................................2
1.2.1 电路交换的通信方式.............................................................................................................2 1.2.2 分组交换的通信方式.............................................................................................................3 1.2.3 GPRS 与 HSCSD 业务的比较 .............................................................................................4
基于TEMS的GSM无线网络优化_毕业设计

摘要随着GSM用户的增长,网络的规模及容量日趋饱和,现有的无线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增长的需求,高容量的基站越来越多,并且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无线环境日益复杂。
因此加强网络优化力度,提高网络质量将是网络建成后的重要工作。
本文分六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引入了GSM系统的构造,网络接口等基本知识。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对优化工作目标和流程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论述了室内网络覆盖的优化。
天线的优化在第五部分中进行了研究,第六章对掉话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决。
本文结合承德郊区网络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手段,对改善网络质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GSM网络;网络优化;掉话;切换;通话质量ABSTRACTWith GSM users fast growing, the scale and capacity of the network increasingly saturated, the existing wireless resources cannot meet user’s demands, so high capacity base stations increase very rapidly, urban construction also become very fast, wireless environment becomes very complex. Therefore strengthen network optimization dynamics, improve the network quality will be very important when the network constructions finish.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GSM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network interface andother basic knowledge. And then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objective and process of the network optimization is introduced,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indoor network optimization. Antenna optimization in the fifth part is introduced, the sixth chapter anlysis the reason of droping call.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network optimization of ChengDe suburbs, make a simple analysis to the network quality through the technological methods.Key words: GSM network; network optimization;drop call;handover; qual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目录中文摘要 (Ⅰ)ABSTRACT (Ⅰ)1绪论 (1)2 GSM系统简介 (2)2.1 GSM系统结构 (2)2.1.1 MS(移动台) (2)2.1.2 BSS(基站子系统) (2)2.1.3 NSS(网络子系统) (3)2.1.4 OSS(操作支持子系统) (3)2.2 GSM网络接口 (4)2.2.1 主要接口 (4)2.2.2 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 (4)2.2.3 GSM系统与其它公用电信网接口 (4)2.3 频率配置 (5)2.3.1 工作频段 (5)2.3.2干扰保护比 (5)2.4 信道分类 (6)2.4.1 业务信道 (6)2.4.2 控制信道 (6)3G S M网络优化目标和流程 (8)3.1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目标 (8)3.2 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 (8)4室内覆盖的优化 (12)4.1室内覆盖优化的意义 (12)4.2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 (12)4.2.1 加大室外信号解决室内覆盖方式 (12)4.2.2室内信号分布系统方式 (12)4.3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13)4.4不同信号源比较 (13)4.4.1宏蜂窝+直放站 (13)4.4.2微蜂窝+室内覆盖 (13)4.5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14)4.5.1 相邻小区的确定 (14)4.5.2重选和切换的优化 (14)4.5.3 载频调整优化 (15)4.6 天线的主要指标 (15)4.7 优化中天线的选择 (17)5路测及其网络优化中问题 (19)5.1路测的意义 (19)5.2路测的概念及内容 (19)4.3路测工具TEMS (19)5.4由于切换导致的掉话 (21)5.4.1 产生切换掉话的原因 (21)5.4.2 切换的分析和解决 (21)5.5 由于干扰而导致的掉话 (22)5.5.1 实际运行中常遇到的干扰 (22)5.5.2 干扰的分析和解决 (23)5.6天馈线原因产生掉话的情况 (23)5.6.1 天馈线产生掉话的原因 (23)5.6.2 天馈线的分析和解决 (24)6承德部分地区网络优化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5)6.1承德联通GSM评估测试结果 (25)6.1.1承德联通GSM网络信号强度RxLev分布图 (25)6.1.2承德联通GSM网络接收质量RxQual分布图 (25)6.2测试问题分析 (25)6.2.1市崔梨沟-1小区切换失败 (26)6.2.2 BCCH=114、BSIC=2-4小区掉话 (27)6.2.3市冯营子基站附近的无主覆盖造成的频繁切换问题……………………286.2.4市D小老虎沟-2小区越区 (28)6.2.5市DW双桥区教委-3小区弱覆盖 (29)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基于TEMS的GSM无线网络优化1绪论1993年,GSM网络在我国开始进入商业用途,距今有19年,目前我国GSM 网络用户已超过7.3亿,网络规模和容量都居世界第一,我国通信网络面临着严峻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课题主要是针对爱立信网络GSM系统进行优化。
【关键词】位置更新切换GSM PPS PSTN PLMN MSC/VLR HLR MS 话务流程目录佛山市GSM系统网络优化1. GSM基本原理及网络优化基本原理 (3)(1)GSM基本原理介绍 (3)(2)GSM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5.2.GSM网络运行情况分析: (13)(1)佛山市简介。
(13)(2)佛山市GSM网络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什么要进行网络优化。
(13)3.佛山市GSM无线网络现状: (14)(1)CQT测试结果以及分析 (14)(2)DT测试结果以及分析。
(26)(3)网络指标分析。
(30)4.佛山市GSM优化方案: (36)(1)基础参数的检查和整理。
(36)A、检查相邻关系。
B、检查频率。
C、各种参数的检查和修改。
(2)覆盖问题的解决及基站天线的调整。
(38)(3)双频网络参数处理。
(40)(4)干扰问题的处理。
(47)5.佛山市GSM无线基站优化后对比分析: (51)(1)CQT指标前后对。
(51)(2)DT指标前后对比。
(52)(3)运行指标前后对比 (52)6.结束语 (53)第一章GSM基本原理及网络优化基本原理。
第一节(1)GSM基本原理介绍GSM系统由一系列功能单元构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基站子系统(BSS)和网络子系统(NSS)BSS基站子系统负责无线通道的控制,每一个呼叫都通过它来连接。
NSS负责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总是通过NSS连接。
(一)基站子系统有下列部分构成:1.网络模型2.MS:移动台移动台是用户设备,它可以为车载型、便携型和手持型。
移动台是终端物理设备和用户数据的组合。
终端设备即移动设备(如手机),用户的全部数据信息被存储在智能卡中(如SIM卡),该卡可在任何移动台上使用,用来区分不同移动用户身份,移动设备和移动用户是完全独立的。
3.BSC:基站控制器和BTS:基站收发信台一个基站控制器(BSC)控制一个或多个基站收发信机(BTS)。
它们在GSM 网络的固定部分和无线部分之间提供中继,这部分还提供某些交换功能和内部控制功能。
通过空中接口,移动用户能够连接到BTS和BSC。
(二)网络子系统分为下面几个功能模块:1.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SC是网络的核心,它提供交换功能,把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连接起来,或者把移动用户互相连接起来。
MSC使各种业务可供用户使用。
2.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归属位置寄存器存储与用户有关的数据,包括用户的漫游能力、签约服务和补充业务,此外,它还为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提供移动台实际漫游所在地的信息,这样就使任何来话呼叫立即按选择的路径送到被叫用户。
3.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拜访位置寄存器存储进入其覆盖区的移动用户的全部信息,使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能够建立呼入和呼出的呼叫。
4.鉴权中心(AUC)鉴权中心存储保证移动用户通信不受侵犯的鉴权参数等必要信息。
5.设备识别寄存器(EIR)通过对照禁止使用网络的某个或者成批的移动台号码的清单,来禁止某些非法移动台的使用6.操作与维护中心(BSC)用于对所有网络单元的监测和维护。
(三)GSM系统的呼叫处理移动用户的状态移动台用户一般是处于移动台开机、移动台关机和移动台通信忙的三种状态之一。
移动台开机时网络对移动台做"附着网络"标记,移动台关机时网络对移动台做"与网络分离"标记。
1.位置更新GSM系统中将很多个基站蜂窝小区设置成一个位置区,便于移动性管理。
当移动用户移动过程中,从一个位置区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区时,必须向网络登记新位置区,以保证有此用户的呼叫时网络能够正常接通来话。
这个登记过程就称为"位置更新"。
2.入局呼叫从固定网络或移动网络来的呼叫送到最近的一个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MSC询问归属位置寄存器(HLR),得到被叫用户所在区域的MSC地址及当前为该被叫移动用户服务的拜访位置寄存器(VLR)。
呼叫被送达被叫用户所在区域的MSC,该MSC向VLR咨询用户数据,得到用户所在位置区信息,然后,MSC向该位置区所有移动用户发送寻呼消息,被叫用户便会响应寻呼建立通话了。
3.切换一个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区是由许多基站无线覆盖小区组成的。
当一个正在通信的移动台由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为了保证通信上的连续性,系统子子会要求它从正在通信的小区的某一个信道上转换到所进入小区的某一个信道上,这个过程就叫做"切换",切换保证了用户移动过程中通信的连续性。
4.漫游由于移动用户不限于本地或一个地方活动,需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GSM网络为其提供同样的服务。
当移动用户到非SIM卡申请区域使用网络服务时,就称为漫游。
上面简单介绍了GSM系统的特点,功能,组成和呼叫处理。
通过上面的介绍使我们对GSM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了解这些基本原理是我们进行网络优化的前提。
第二节GSM无线网络优化基本原理网络优化原理1.网络优化概念:目前GSM网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仅仅几年时间已具备相当的规模。
因此加强网络优化,搞好运行维护是提高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关键。
一个完善的网络往往需要经历从最初的网络规划、工程建设投入使用,到网络优化的历程,并形成良性循环。
网络优化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对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
系统的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决定移动通信网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无线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到的问题如无线电波传播的不确定性(障碍物的阻碍等)、基础设施变化(新商业区、街道、城区的重新安排)、取决于地点和时间的话务负荷(如运动场)、话务要求、用户对服务质量的增加,都涉及到网络优化工作。
网络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网络发展的全过程。
只有不断提高网络的质量,才能获得移动用户的满意,吸引和发展更多的用户。
在日常网络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BSC统计指标到不到要求、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用户的反映强烈、用户群改变或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以及网络扩容后应对小区频率规划及容量进行核查等情形发生时,都要及时对网络进行优化。
在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有针对性地重点进行网络优化。
1)网络正式投入运行后或网络扩容后,即转入网络优化作业;2)网络质量明显下降或用户投诉多时,应立即安排优化作业,解决网络质量问题;3)发生突发事件并对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应立即安排优化作业;4)当用户群改变并网络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时,应立即安排优化作业。
网络的安排及实施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贯穿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的调整相互牵连影响。
因此在工作中应时时注意从全局出发。
网络优化工作主要过程有系统调查、制定和实施优化方案等。
在工作中,我们监测调查工作主要包括:1.确认监测目标和范围利用BBS系统中固有的性能统计机制,定期地对网络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因此只有当网络拥有相当数量的用户时,统计数据给出的结果才会具备可靠性和真实性。
移动通讯网络是一个动态的多维系统,一旦投入使用,它会在以下四个主要范畴里发生变化:1)终端用户的变化(新的呼叫模型、用户的地理分布)2)网络的运行环境的变化(新的建筑、道路、植被)3)网络结构的变化(覆盖范围、系统容量)4)应用技术的变化(新设备、新标准、新业务)。
因此网络优化的系统监测工作将会伴随着目标网络的发展而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运行商和设备厂商之间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设备能力,以保证终端用户得到优质的服务。
出了定期分析处理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外,日常的维护、故障排除工作也是和网络的性能密切相关的。
2确定网络优化的对象和目标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外处是指那些没有达到性能要求大部分。
进行优化工作(包括日常性优化和阶段性优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1)局部网络或个别网络单元(小区)的性能明显低于网络平均水平;2)一项或多顶指标突明显恶化;3)网络运营质量未达到运营商的预期目标;4)性能观测数据的定义。
当各个设备生产厂家对GSM系统的运行统计是由大量计数器完成的,并定期向BSC 报告计数结果。
每一个计数器都和GSM系统中的某一网络单元的某一事件相关,即某一特定事件的发生会触发对应的计数器作加一计数,这样通过在某一观测时间段内对某一事件的发生次数进行统计,就得到了网络的运行统计。
观测和分析BSC各计数器数值,就可掌握网络的运行质量并进行故障分析,这就要求监测人员必须具备GSM的呼叫控制、信道管理,干扰分析等基础知识。
3.计数器观测周期和统计报表这是指计数器的记录/刷新时间。
在报表中一般有忙时监测和全天监测两类。
忙时的确定可分为网络忙时和系统单元忙时:前者由NSS话务统计的峰值时间确定,后者则为统计对象的话务峰值小时(例如小区忙时)或系统负荷峰值时间。
往往有必要在一天中的多个观测时间段内采集数据以监测网络、单元等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话务变化和负荷变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干扰分析时,研究干扰强度的昼夜变化,有助于确定干扰性质,比如:判断是系统内干扰还是外来干扰。
4.网络性能报表的定义计数器几乎记录了所有事件,但要准确明了地反映网络运行情况还需要对计数器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到网络性能报表。
报表中的质量指标将网络性能的定量描述与终端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感受直接联系起来,更便于理解和应用,主要有:掉话、呼叫困难、网络无法接入、语音质量问题。
上述任何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都会降低网络总体服务质量,必须及时处理。
网络质量下降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硬件故障:如坏板或局部设备中断服务。
这类故障一般会在BSC上产生相应的告警信息,维护人员需查明故障位置、类型并及时解决。
(2)软故障:系统仍然运行,但出现局部不稳定状态或处于非最佳状态,如干扰、邻小区定义不完整、PCM工作不稳定等,从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如:掉话率上升、接通率下降等。
这些问题必须由优化人员通过网络性能监测、分析并采取相应优化措施来解决。
对于后者,通常采用三种方式进行故障监测和诊断;(1)网络观测结果与要求的目标门限相比较:预先确定一组门限,一旦发现某些网络单元超标(如5%掉话率),即定为优化对象,进行一步分析和故障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门限应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确定,同时还要考虑到:1)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集中力量解决个别超标小区;2)网络维护水平,高水平的日常维护是优良网络性能的前提条件;3)网络的动态发展,不同规模、不同覆盖水平的网络显然要求不同的门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