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展鹏:环境工程学课件: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合集下载

2024版《环境工程学》全套教学课件

2024版《环境工程学》全套教学课件
挑战
环境工程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问题的复 杂性、治理技术的局限性、环保法规的不完善等。为了应对这 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环保法 规,推动环境工程学的持续发展。
02
环境污染与防治原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大气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 生活污染等,包括颗粒物、二氧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 2 3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包括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应 用等,用于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包括数学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等, 用于预测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 度和范围。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与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 监测、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改善大 气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采取 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措施,治理土 壤污染。
水体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
通过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等手段, 降低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影响。同时, 加强噪声监测和管理,提高公众对噪 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06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
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审批、公众参与等步骤,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PPT课件

环境工程概论-绪论PPT课件

比利时马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谷烟雾事件
公害二: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 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剧增,洛杉矶在40年 代初就有汽车250万辆,每天消耗汽油1600万升。市内高速公路纵横 交错,占全市面积的30%,每条公路通行的汽车每天达16.8万次。由 于汽车漏油、汽油挥发、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气,每天向城市上空排 放大量石油烃废气、一氧化碳、氧化氮和铅烟(当时所用汽油为含四 乙基铅的汽油)。这些排放物,在阳光作用下,特别是在5月份至10 月份的夏季和早秋季节的强烈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 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中含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 滞留市区久久不散。
日本福岛县先后有4家13人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 求诊,患者表现为痤疮样皮疹伴有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 充血、眼脂过多等,疑是氯痤疮。由家庭多发性和食用油使用情况, 怀疑与米糠油有关。
经跟踪调查,发现九州大牟田市一家粮食加工公司食用油工厂,在 生产米糠油时,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在脱臭过程中使用多氯联苯 液体作载热体。因生产管理不善,使多氯联苯混进米糠油中。于是, 随着这种有毒的米糠油销售各地,造成人的中毒生病或死亡。生产米 糠油的副产品——黑油作家禽饲料售出,也使大量家禽死亡。
公害五: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水俣病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1953年至1956年发 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镇。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的小渔村中,发现一些猫的步态不稳,抽 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猫自杀”,但没有人研 究这事。当后得知这是一起公害事件时,有人称为“自杀猫事件”。
1953年,在水俣镇发现了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时只是口齿不清, 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进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 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 病。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知识点考研
(原创版)
目录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正文
一、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特点和内容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是一本非常全面且具有权威性的环境工程学教材,它覆盖了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物理性污染等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环境工程学知识体系。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环境工程学领域的师生来说,是一份难得的学术资源。

二、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的应用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考研中被广泛应用,很多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将其作为指定的考研参考书。

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而且它还包括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大有裨益。

三、如何有效利用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
要想有效地利用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进行考研复习,首先要做的就是深入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只有在理解了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后,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其次,就是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真题,这对于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非常重要。

四、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三版的优势和不足
蒋展鹏的《环境工程学》第三版在教学和考研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优势在于内容全面、理论严谨、实践性强。

(最新整理)环境工程学课件1绪论

(最新整理)环境工程学课件1绪论

环境工程是研究运用工程技术和有关学科的原理,保护 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以改善环境质量的学 科;同时还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利用 系统工程方法,从区域的整体上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 案。
环境工程学的任务:
人类生存与发展
开发自然资源
影响环境
恶劣的环境条件
1.保护环境,免受和消除人类活动对它的直接影响; 2.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的损害。
2021/7/26
辐流式沉淀池
19
绪 论 5. 环境工程学 – 水处理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
2021/7/26
20
绪 论 5. 环境工程学 – 水处理
电渗析装置
膜分离技术
2021/7/26
反渗透装置
21
绪 论 5. 环境工程学 – 大气处理
旋风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
2021/7/26
பைடு நூலகம்
22
绪 论 5. 环境工程学 – 大气处理
2021/7/26
8
绪 论 4. 环境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过程:环境工程学是在人类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保 护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
历史发展
开发和保护水源及水处理 大气污染控制
固废、噪声的控制及公共卫生的关注
2021/7/26
9
课堂讨论 2
• 饮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大气污染控制、 固体废弃物处置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历史。
2. 本门课程的学习方法(考核方法)
3. 主要参考书目
[1]《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3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主编,高教出版社,2004.2第2版 [3]《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杨国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1 [4]《环境工程学》,郑正编,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第三版)普通专升本考试

环境工程学》知识要点整理蒋展鹏主编第3 版普通专升本考试绪论与第一章水质标准和水体净化1、水质是指水和其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性质。

水质指标则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是否符合要求的具体衡量标准。

主要分为化学性指标、物理性指标、生物性指标。

2、C OD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质与外加的强氧化剂(如K2Cr2O7、KMmO 4)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BOD: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的作用被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叫做生物化学需氧量,结果用氧的mg/L 数来表示。

3、常用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饮用水净水标准》CJ94-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水体自净:污染物质随污水排入水体后,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与生物学的作用,污染物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受污染的水体部分的或完全的恢复原状的现象。

净化机理:1)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上浮等。

2)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中和、絮凝、吸附、络合、氧化、还原等。

3)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被水生生物吸附、吸收、吞食消化等过程,特别是有机物质由于水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氧化分解并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第二章(1-2)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倾斜安装在进水的渠道,或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以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杂质。

分类:按格栅形状分:平面格栅、曲面格栅;按栅条间隙分: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 ;按清除方式分:人工清除格栅、机械清除格栅、水力清除格栅。

环境工程学课后题答案_蒋展鹏

环境工程学课后题答案_蒋展鹏

绪论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0-1名词解释: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均概括为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生产、生活)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况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物质产生了有害影响的现象。

污染物质: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质。

公害:由人为原因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产生的突发事件通常称为公害。

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的和改善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0-2试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一词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即指的是人类的环境。

人类与其环境之间是一个有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关系的对立统一体。

人类从周围环境中获得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同时其生产和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又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反过来,污染了的或受损害的环境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经济发展等造成不利影响。

0-3试讨论我国的环境和污染问题0-4什么是环境工程学?他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怎样?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控制和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改善环境质量,使人们得以健康、舒适地生存与发展的学科。

环境工程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工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脱胎于土木工程、卫生工程、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等母系学科,又融入了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

0-5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环境工程学应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技术措施。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PPT课件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第八章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PPT课件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坐 标 系
原点:污染物排放点或排放点在地面的投影点。
x轴:平均风向方向。 y轴: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x轴,正向在x轴的左向。 z轴:垂直于水平面xoy,向上为正向。
.
41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1、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是正态分布; 2、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 3、源强是连续、均匀的; 4、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 5、在x方向平流作用远大于扩散作用; 6、地面足够平坦(镜面)。
(一)大气温度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分布
1、干绝热递减率
大气绝热过程:大气中的某一空气块作垂直升 降运动时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
.
10
第八章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1、干绝热递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团或未饱和湿空气团绝热上升 或下降单位高度(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单位:K/100m
d
(dTi dz
2(x,y,z,H )2uy
zex . (2 py 2 [
2 第八z 2 章
)] 44
污染物的稀释法扩散
三、一般气象条件下的高斯模式
有界、一般气象条件下,地面连续点源:
地面浓度
(x,y,0)uQyzexp2y(2y2)
地面轴线浓度
A、递减层结(正常分布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γ> γd
B、中性层结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等于或近似等于干绝热递减率,
γ= γd
C、等温层结
气温随铅直高度增加是不变的,γ= 0
D、气温逆转(逆温)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γ < 0

2024精选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

2024精选环境工程学蒋展鹏第三版课后答案

模拟试题演练与评估
演练模拟试题
01
选择符合考试要求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熟悉考试题型和难度,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评估演练效果
02
对演练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分析错题原因,查漏补缺,及时调
整复习策略。
总结归纳经验教训
03
将演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形成宝贵
的备考经验。
PART 06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与实践
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 术
水污染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物理法、化 学法及生物法等,这些原理在实际应 用中相互补充、相互支持。例如,生 物法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 水中的有机物,而化学法则可以通过 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无机物。各种水 处理技术也是基于这些原理开发和应 用的。
给水排水工程基础与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环境工程学导论》
该书详细介绍了环境工程学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适合 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教材 或参考书。
《水质工程学》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 术》

该书重点介绍了水质工程学的 原理、技术和应用,包括给水 处理、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等 方面的内容,对于深入理解和 掌握水质工程学具有重要意义。
该书系统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处 理与处置技术,包括填埋、焚 烧、堆肥等处理方式及资源化 利用途径,对于了解和掌握固 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具有重 要参考价值。
给出正确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解答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 填写正确的答案,并解释填空的 依据和思路。
简答题解答
针对题目中的问题,给出清晰、 简洁的答案,并适当进行解释和 补充。
计算题解答
详细展示计算步骤和结果,解释 每个步骤的依据和意义,确保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或人 为因素的 冲击破坏 自然界动 态平衡恢 复的能力 环境
污染
污染物质
——
化学污染物 物理污染因素 生物污染体
引起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环境科学 —— 研究人类环境质量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主要任务
是研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和环境变化对人类生
存的影响以及改善环境质量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18
3〕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件
1984年11月,墨西哥城郊石油公司液化气站54座气储罐几乎全部爆 炸起火,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死亡上千人,50万居民逃难。
4〕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前苏联基铺地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 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伤害,也造成了其他国家遭受放射性尘埃的 污染,中国的北京上空也检测到这样的尘埃。
环境工程学
1
参考书目(一)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版 同济大学高廷耀、顾国维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版) 同济大学 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三版) 高廷耀、顾国维、周琪主编
2
参考书目(二)
《大气污染控制实验》 郝吉明、段雷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例题与习题集 郝吉明主编
3
15

四日市哮喘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1955年以来,该市石油
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的废气严重污染城市空气。重金属微粒与二氧化硫形 成硫酸烟雾。1961年,哮喘病发作。1967年,一些患者不堪忍受痛苦而自 杀。1972年,全市共确认哮喘病患者达817 人,死亡10多人。
:1968年3月,日本北九洲市、爱知县一带生产米糠 油时所用的脱臭热载体多氯联苯泄漏,混入米糠油中,人食用后中毒,患 病者超过1400人,实际受害者达13000多 人。仅在1977年前死亡者就有30 多人;同时还有几十万只鸡死亡。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工程;
噪声污染控制;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规划、管理和环境系统工程。
35
主要章节
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17
世界著名的六大污染事故
在20世纪,世界上还发生了多种突发性的污染事故, 其中最闻名的“六大污染事故”是:
1〕意大利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1976年7月意大利塞维索一家化工厂爆炸,剧毒化学品二恶英扩散, 使许多人中毒。事隔多年后,当地居民的畸形儿出生率大为增加。
2〕美国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1979年3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反应堆元件受损,放射 性裂变物质泄漏,使周围50英里以内约200万人口处在极度不安之中,人 们停工停课,纷纷撤离,一片混乱。
米糠油事件
16

水俣病事件:1953~
1956 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含甲基汞 的工业废水污染水体,人食毒鱼后受 害。1972年,日本环境厅公布:水俣 湾和新县阿贺野川下游汞中毒者 有 283 人,其中60人死亡。

痛骨病事件:1955~1972
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锌、铅冶 炼工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神通 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 使稻米含镉,居民食用含镉稻米和饮 用含镉水而中毒。1963~1979年3月, 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 81 人。
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质资源等环境因素组成。
6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人类的社会制度、经济、文化等上层
建筑和生产关系。是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结果。
北京天安门
香港迪斯尼
7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 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 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定义的“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南航海南公司万米高空宣传《环境保护法》
8
二、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由自然力引起的第一类环境问题 地震、海啸、火山活动、崩塌、滑坡、泥石 流、洪涝、干旱、台风、虫灾等 污染:大气、水体、土壤、 生物、放射性等 干扰:噪声、振动、热、 电磁辐射干扰等 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热 平衡失调、沙漠化、盐碱化、 潜育化、水土流失、物种灭 绝、自然景观破坏等
23
酸雨侵袭
24
水资源污染
25
森林锐减
26
水土流失
27
黄河河口地区的卫星影像
影像反映的 是沉积在黄 河入海口处 的泥沙
28
土地荒漠化
29
生物多样性锐减
30
垃圾及固体废弃物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
31
其他污染
冶炼钢铁的高温环境
造船厂的焊接眩光污染
32
三、环境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生产、生活),往原处于正常状 态下的环境中附加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或强度超过 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或其它生物的 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的物质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版) 郝吉明主编
参考书目(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宁平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环境工程学的发展和内容
第一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第二节 环境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5
第一节 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
一、环境
人类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由空气、

多诺拉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
镇。该镇处于河谷,10月最后一个星期大部地区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 加上26~30日持续有雾,使大气污染物在近地层积累。二氧化硫及其 氧化作用的产物与大气中尘粒结合形成致害因素。发病者 5911 人, 占全镇总人口43%。症状是眼痛、肢体酸乏、呕吐、腹泻;死亡17人。
12
次生环境问题(举例)
13
八 大 公 害

公害——由人为原因
引起化学污染物滋事而 产生的突发事件。
人为性、区域性、突发性
马斯河谷事件:1930年12月1~5日,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
所处的狭窄盆地发生气温逆转,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 3天后,有人发病,症状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 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
20
现代环境问题
1 大 气 污 染
2
3 酸 雨 侵 袭
4
5 土 地 荒 漠 化
6
7 垃 圾 大 量 积 留
8 物 种 濒 危
9 10
臭 氧 层 破 坏
水 体 污 染
森 林 面 积 锐 减
人 口 激 增
温 室 效 应
21
大气污染
22
臭氧层破坏
南极臭氧空洞面积
资料来源:美国环保署引用NASA 资料图
14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
全市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汽油约1600万升,向大气排放大量碳氢化 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该市临海依山,处于50千米长的盆地中, 汽车排出的废气在日光作用下,形成光化学烟雾。

伦敦烟雾事件:1952年
12月5~8日,英国几乎全境为 浓雾覆盖,英国伦敦市4天中死 亡人数较常年同期约多4000人; 45 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 时3倍;1岁以下死亡的,约为 平时2倍。事件发生的1周中, 因支气管炎死亡的人数是平时 的9.3倍。
5〕德国莱茵河污染事故
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桑多兹化学公司的仓库起火,大量有毒化学 品随灭火用水流进莱茵河,使靠近事故地段河流生物绝迹,成为死河。 100英里处鳗鱼和大多数鱼类死亡,300英里处的井水不能饮用,德国和荷 兰居民被迫定量供水,使几十年德国为治理莱茵河投资的210亿美元付诸 东流。
9
环 境
原生环境问题


次生环境问题
城市化、工农业 对城市的污染
不合理开发利 用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破坏 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第二类环境问题
原生环境问题(举例)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03时42分 震级7.8级 震源深度11km 24.2万人死亡 16.4万人受重伤 毁坏公用房屋1479万平方米 倒塌民房530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
76年唐山大地震后被震弯的铁路
10
2007年洞庭湖爆发 近20年来最严重鼠患
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 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 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 财产损失。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25日12时,四 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5人遇难,374171人受伤, 失踪18458人。 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24日24时,抢险救 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469396人。 据中国地震局报告,截至25日12时主震区 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3979次。
环境工程学 —— 环境科学的分支。运用环境科学、工程学和其它有
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1、水污染控制; 2、大气污染控制; 3、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 4、噪声控制; 5、公共卫生学。
环境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4
第三节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19
6)1984年印度博帕尔事件
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 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 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 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 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