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研究
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ABS TRACT:0h i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ic f a c y o f Ka n g f u x i n Ye t o t r e a t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f UC . Me t h o d s S t u d i e d
S a n .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re t te a d wi h t e n e ma ma i n l y. Ba s e d o n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 s t o o l e 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r e v i e w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e 伍c a c y o f c o l o n o s c o p y c o mp a r e d . Co mp a r e t h e e 伍c a c y o f t wo g r o u p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l i n i c a l s y mp t o ms . s t o o l e x a mi n a t i o n a n d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c o l o n o s c o p y r e e x a mi n i n g . Re s u l t s 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i s 8 8 . 3 3 %. w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b e R e r ha t n t h a t o f t h e
溃疡性结肠炎的气药灌肠疗法

优 越性 及 广 阔前 景 。
间是决定灌 肠疗效 的两个 主要因素。张苏闽等 用气 药 灌肠 法 治疗 U C患 者 2 8例 , 常规 灌 肠 组 3 与 2例 相 对
比 , 出气药 灌 肠 方法 能将 药 液 均 匀 地 分 布 整个 结 肠 病 得 灶 , 高对 U 提 C患者疗 效 的结论 。林锡 芬 等 认 为 , 法 本 治疗 U C临床疗效和电子纤维肠镜下溃疡病变改善情况
疗, 以求整体辨证与局部用药相结合 , 内外兼 顾 、 药之 所达 , 达 “ 肠疾得康 ” 之功效 。认 为本 法解 决 了
普通灌肠疗法所不能解决 的压力不足 、 范围不大 、 部位局 限 、 留时间短及温度无法控制等问题 , 保 具有 疗 效确切 、 复发率低 、 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远期疗效 的评估 以及针对不 同患者不 同病情所选灌肠方 药 的筛选等将是今后努力 的方 向。
气药灌肠法是采用气压推进药液 , 使其能够直接作 用于肠道病变 部位 , 而发挥抗 炎 、 止血 和修 复黏膜等 作 用 , 药之所 达 , 达“ 肠疾 得康” 的效果 。气药灌肠法是采
用 D Y一 G 2型 电脑气药灌肠治疗仪 ( 南京市新 技术应 用 研究所生产) 该灌肠仪采用微处理器控制 , , 比例积分微
・
临证 经 验 ・
溃疡 性 结肠 炎 的气 药 灌肠 疗 法
杨 旭 张苏 闽 刘犟 方建 丁义江
【 要】 文章从溃疡性结肠炎局 部治疗 特点 、 } 商 气药灌 肠疗 法的优势 、 溃疡性 结肠炎 的病 因 以及 病机和辨证论治 等角度 , 阐述了采用 中药气药灌肠 法对溃疡 性结肠炎 患者进行个 体化 的灌肠治 详细
改良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应用论文

改良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将一次性吸痰管用于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护理效果。
方法: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吸痰管用于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
结果:观察组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为6.37±1.12h,对照组为4.25±0.64h,经t检验(t=12.68,p0.05)。
1.2.2 灌肠液配制将柳氮磺吡啶彻底碾碎、充分溶解,仔细过滤,与锡类散一起加入生理盐水中,搅拌均匀,药液温度要适宜,正常健康成人直肠的平均温度是37.5℃[2],故药物的温度取37~38℃,低于34℃时肠蠕动减弱,功能降低,不利于药物充分吸收[3]且不适感增加,太热会损伤肠粘膜使溃疡加重,也加重不适感[4]。
药液容量不宜超过150ml,当药液在直肠内积聚150—200 ml,直肠内压力>7.3 kpa,直肠壁感受器即产生强烈兴奋,引起排便反应,不利于保留。
1.2.3操作方法:晚上、临睡前,遵医嘱给患者清洁灌肠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垫高臀部10 cm左右。
(1)对照组方法按《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5],全部操作所需时间为10~20min,嘱咐患者抬高臀部及双下肢150~200,后卧位休息;(2)观察组,将临床中使用的一次性吸痰管,石蜡油充分润滑后,由肛门插入7—10cm,将碾碎的药物用0.9%生理盐水100ml充分溶解后放入治疗碗中,用50ml的注射器边搅匀药物边抽吸,连接吸痰管的另一端,缓慢推入,直到药液全部推入。
灌毕,反折吸痰管,慢慢拔出,避免管子引流作用而带出药液致床单污染及药量不足。
1.2.4 观察项目(1)观察药液在肠腔的保留时间,即灌肠后至第一次排便的时间;(2)灌肠1次/d,连续灌肠10~14d后,根据临床症状及粪常规结果判定疗效,2周后,根据临床症状、粪常规结果、电子纤维结肠镜复查进行疗效判定。
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保留灌肠方法及护理体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灌肠方法 护理
di 1. 9 9j i n 10 ~64 . 0 9 o:0 36 /.s . 0 7 s 1x 20 .
09. 2 02
温度 : 灌肠 的温度 过高或 过低 , 病人
都会感 觉不适 。温度过高 , 易人为地造成 肠内膜损 伤或加 重溃疡性结肠炎的损伤 , 温度过低则使肠蠕动加快 , 不仅造成病人 腹痛 , 而且难 以达 到药液 的保 留时间 ( 最 低 4小时) 的要求 , 物便不 能被充分 吸 药 收 。当灌肠 的药 液温度 在 3 8—4 ℃时 最 1 佳, 接近 正常体温 , 对病人无刺激 , 又无 烧 灼感 , 无腹痛及其他不适 , 病人 自觉舒适 , 效果较好 。 速度与药量 : 灌肠的速度及药量对 于 药物在肠 内的保 留时间及疗 效有着直 接
病情轻重 的个体差异较大 , 临床主要表现 多为慢性腹痛 、 腹泻 、 发热 、 脓血便伴里急 后重, 内镜 检查表 现为结肠 黏膜 充血 、 水 肿、 糜烂和溃疡等。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局 部肠黏膜 长期充血 、 水肿 , 围结 缔组 织 周 增生 , 血运差 , 药物难 以吸收 , 肠黏膜不易 愈合 , 治疗效果差 , 情迁延 , 复不 愈 , 病 反
不同时间中药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3
不 同时间中药保 留灌肠对 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
章 细 霞 夏 军权 滑永 志 湛婷 婷
摘 要: 目的 : 观 察 不 同时 间中 药保 留灌肠 对溃 疡性 结 肠 炎的 临床 效 果。 方 法 : 将4 3 例 溃 疡性 结肠 炎 的患 者随机 分 为A m( 1 5 : 0 0  ̄) 2 1
始, 呈 连续 性 、 弥漫性 分 布 。2 0 1 2年《 炎 症性 肠病 诊 断与 治疗 的共 识 意见 》 中指 出 : 对病 变局 限在直 肠或 直肠 乙状 结 肠者 , 强 调局 部 用药( 病 变局 限在 直肠 用 栓剂 、 局 限在直 肠 乙状 结肠 用灌 肠 剂 ) l l _ 。 保 留灌 肠 可 以使 药 物 与病 变 部位 直 接 接触 ,增加 药 物生 物 利 用 度, 发 挥 较好 的疗 效 , 我科 采用 以 ( 苦参 、 防风 等 ) 等组 成 的达 康 灌 肠液 保 留灌肠 , 具 有清 热燥 湿 、 祛风燥 湿 、 涩肠 止 泻 、 凉血 止 血 、 缓 急止 痛 等作 用 , 治 疗总 有效 率 达 9 3 . 3 3 %f  ̄ 。 目前保 留灌肠 大 多 为 晚 间睡前 进行 , 认 为这 样不 会受 活动 、 进食 及 排尿 的影 响 , 然 而 时 间 的限制 给患 者 的工 作和 生活 带来 诸多 不便 , 若是 能 够保 证 灌肠 保 留的时 间 , 是否 仍需 要夜 间 睡前灌 肠 ? 为此 , 笔者 对不 同灌 肠 时 间进 行 了 近 2年 的研 究 ,现将 2 0 1 1 年 1 月~ 2 0 1 2年 7月 我科 采 用 中药保 留灌 肠治 疗 溃疡性 结肠 炎 患者 的临 床护 理报 告如 下 。 1 对 象 与方 法 1 . 1对象 : 2 0 1 1 年1 月~ 2 0 1 2年 7月 , 在 本 院接 受 中药 保 留灌肠 治 疗 溃疡性 结肠 炎的患 者 4 3 例, 均符 合溃 疡性 结肠炎 的诊 断标 准l 】 l 。 随机 将 患者 分 为 A组 ( 1 5 : 0 0 组, 2 1 例) 与 B组 ( 2 1 : 0 0组 , 2 2 例) 。 A组 , 平均年龄( 4 0 . 0 3  ̄ 5 . 3 5 ) 岁, 病程 ( 1 5 . 0 0  ̄ 1 . 6 8 ) 天; B组 , 平 均 年龄( 3 6 . 7 4  ̄ 6 . 5 3 ) 岁, 病程 ( 1 4 . 5  ̄ 1 . 2 1 ) 天。 两组 年龄 、 病程 比较 , 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 具 有可 比性 。
溃疡性结肠炎改良灌肠治疗方法研究

2 护理
21 灌肠护理。灌肠选在每晚临睡前 1 . 小时 , 向病人做好 解释工作 ,以取得合作 ,选用一次 陛灌肠器 ,药液温度 为 3 —3 ℃, 7 8 插管 时动作要轻柔 , 如遇阻力 , 让病人张 口呼吸 , 轻轻拔 出少许 ,转动一下肛管 的方 向再行插入 ,切勿用力 插, 防止动作粗暴 , 损伤肠粘膜 , 缓慢注入药液 , 注意观察病 人 的反应 。灌完后指导病人 卧位 , 最大 限度保 留药液 , 间 时 越长越好 , 确保药液 的充分吸收。 22 饮食护理 。 . 指导病人养成 良好 的饮食习惯 , 定时就餐 ,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液温度和保留时间选择的研究

者分为 2 一组给予常规 3 4%( 组: 9— 1 包含 3℃) 9 灌肠( 常规 组)另一组给予 3 3 %( , 7~ 9 不包含 3 ̄ ) 9C 的低温灌肠 ( 低温 组) 。灌肠 时间均按 照常规 , 嘱患者至少保 留 l , 后根据耐受 h然
情况排便 。第 二阶段 :00年 6月 ~ 0 1 6月 , 21 21年 观察 U C治疗
时间和温度进行研究 , 报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4 ; 6例 直肠 、 乙状结肠 同时受 累 2 9例 ; 全结 肠受 累 9例 。腹 泻
每 日 于 4 的轻度患 者 8 例 ; 日4 5次 , 热 , 欲减 少 次 5 每 — 有低 食
退 中度患者 4 例 ; 1 有显著的腹泻 、 便血的重度 患者 2 。 7例
平均年龄 (2 1 5 1 岁 。病 程 1个月 一1 4. ± . ) 2年 , 平均 ( . 4 6±4 。 2 年 。初发型 1 例 ; ) 1 慢性复发型 11例 ; 2 慢性持续型 2 例 。经 1 纤维结肠镜显示黏膜病 变部位 左半结肠 受累 6 9例 ; 直肠 受 累
近年来 , 随着我 国人 民饮 食结构 、 生活习惯 的改变 , 疡性 溃 结肠炎 ( l rt eo t , C) u ea vcli U 的发病 率逐 年上 升 。已经证 实 中 c i is 药灌肠对 u c的 治疗有 较 为可 靠 的疗效 。按 传统 护理 学 教 材, 中药灌肠 液温 度一般保 持在 3 ’l 2。但 临床应用发现 9~ ℃ 4 J 采用 3 4 ℃灌肠 时 , 分 U 9— 1 部 C患者有 灼热不 适感 。对 于 中药 灌肠 的时 间, 教材 上认 为肠 腔 内保 留 1 h以上达 到治疗 目的 J 。 在U C治疗过程 中, 能否采 用更 低温度 的灌肠 液?是否保 留灌 肠l h以上均 能达到好 的疗效 ?本 研究 对 U C中药灌 肠 的最适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现状

医药 20 0 8年 9月 第 2 7卷 第 9期
B in o ra f rdt nl hn ei gJun l aio a C ieeMe in .etmbr2 0 . 12 ,o9 i oT i dc eSpe e,0 8 Vo. 7N . i
脓 血 黏液 便为 特征 。本 病治 愈难度 大 ,愈 后 容易 复
论 》 :邪气 与 营气相 干 , 说 “ 在于肠 内 , 遇热 加 之 , 血气 蕴 积 , 聚 成 痈 , 积 不散 , 肉腐 坏 , 而 为 脓 ” 结 热 血 化 。 《 医宗金 鉴》 一 步概括 为 “ 进 痈疽 原是 火毒 生 , 经络 阻 隔气 血凝 ” 医略》 云 :以痢 之赤 白为 脓血 , 。《 所 “ 即是 痈疡 之类 ” “ ;论痢 之证 治之 理 , 与痈 疡机 宜 暗合 ” 正 。 因此 . C形成 的重要病 机 在于 热壅 血瘀 ,其瘀 血 形 U 成机 理 有久 病 人 络 , 热 内 蕴 日久 , 脉 运 行不 畅 ; 湿 血 或 由于 患者脓 血便 , 复应 用止 血药 、 反 苦寒 药 造成 血 行不 畅 。相应 的对 于 内痈 的治疗 ,历 代 医学论 述很 多 , 济群 教授 回 出概 括 性 阐述 , 出 :痈 疡 发 于 许 做 指 “
1 中 医 学 对 UC 的 认 识
内在 脏 腑 的治 法 , 以清 热解 毒 、 瘀 排 脓 、 结 消 是 逐 散
肿为 主 。清热解 毒 、 逐瘀 排脓 方药 , 可使 毒 解瘀 化肿
中医认 为本病 属 于 “ 肠癖 ” “ 毒 ” “ 肠 泄 ” 、脏 、小 、 “ 利 ” “ 泻 ” “ 痛 ” “ 息痢 ” 下 、泄 、腹 、休 等范 畴 。如《 黄帝
成“ 五更 泻 ” “ 泻 ” 其 发病 与 湿邪关 系密切 。 、水 。 与肠 、 脾 胃、 、 肝 肾等有 一定 的关 系 , 为寒 热错杂 、 实 夹 多 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刺激性小的尿管代替肛管,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插入肛管的深度、体位及流速,选择接近体温的灌肠液的温度,以期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药物在肠道保留时间、促进溃疡早日愈合。
方法对住院56例病人进行随机分组,采用不同灌肠方法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两组在临床疗效和肠镜检查及病人满意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
结论人性化的选择舒适的肛管、合适的温度,根据病变部位选择插管深度、体位及流速,大大提高了病人舒适度及满意度,提高了临床疗效,促进了溃疡早日愈合,减轻了病人痛苦。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方法;疗效;满意度
溃疡性结肠炎系指原因不明、非特异性的大肠炎症。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近年来发病率较高。
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直接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
但传统的保留灌肠法,存在着灌肠时护士插管深度不好掌握、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反复插管及肛管硬度造成黏膜的二次损伤、药液外溢的缺陷,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病人不必要的身心痛苦,为避免此
类事件发生,促进病人溃疡早日愈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10月,在我科住院的溃疡性结肠炎需保留灌肠的患者56例,均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1.6±5)岁,病程(3.6±1.7)年,病情属轻度17例,中度11例,病变累及直、乙状结肠16例,左半结肠5例,右半结肠7例;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0.8±6)岁,病程(3.3±1.4)年,病情属轻度15例,中度13例,病变累及直、乙状结肠12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7例,全结肠1例。
患者在病情、病程、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2000年四川成都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按照马晓霞等《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中的应用》的观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灌肠技术[2]。
2.1.1 肛管的选择用16-18号一次性硅胶导尿管代替肛管灌肠,具有对直肠黏膜刺激小,无损伤,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等优点。
2.1.2 插管的深度根据结肠镜检术所提示的病变部位而定肛管插入深度(直肠7~12cm;乙状结肠15~20cm;全结肠30cm)灌肠,肛管可达乙状结肠或直肠中段等部位,避免了药物直接流入直肠,刺激
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2.1.3 灌肠液的温度药液温度与肠腔温度接近,一般为37℃~38℃,此温度可减少药物对肠道的冷热刺激,不易引起便意,利于药物保留。
2.1.4 体位根据病变部位灌肠后不断转换体位(直肠取左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乙状结肠取臀部抬高10cm左侧卧位;全结肠取臀部抬高10cm左侧卧位-俯卧位-胸膝卧位-右侧卧位),转换体位时速度宜慢,以一种卧位保持1min左右,转换时防止坠床。
利于药液与溃疡面广泛接触,延长药液在肠腔内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
2.1.5 流速直肠及乙状结肠部位炎症反应,注药速度25~30ml/min,能均匀覆盖病灶,降结肠以上部位炎性反应,注药速度以1min之内注完为宜。
2.2 对照组灌肠方法完全按照教科书[3]选择一次性硅胶肛管20号,灌肠液温度38℃,插入深度15~20cm,体位取左侧或右侧卧位,速度均于2min内灌入。
两组灌肠所用药物一样,均用激素、锡类散、柳氮磺吡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共3个疗程。
其余治疗两组相同,均口服柳氮磺吡啶片1.5~3.0g/d,分3~4次服。
3 观察指标
3.1 肠镜积分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下诊断标准,主要观察结
肠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以病变部位显著处轻糜烂、溃疡无或散在分布、数量≤3个,周边轻度红肿记1分;中等充血、水肿、中等糜烂或伴出血,溃疡散在分布3个,周边明显红肿记2分;重度充血、水肿,重度糜烂,触之明显出血,溃疡分布多,表面布满脓苔,周边显著红肿记3分。
3.2 病理分级积分按溃疡性结肠炎病理组织学分级标准[4]进行病理记分。
0分:黏膜固有层无中性粒细胞浸润。
1分:黏膜固有层有少量中性粒细胞(10个/高倍视野)浸润,累及少量隐窝。
2分:黏膜固有层有多量中性粒细胞(10~50个/高倍视野)浸润,累及50%以上隐窝。
3分:黏膜固有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50个/高倍视野)浸润,伴隐窝脓肿。
4分:固有层明显急性炎症伴溃疡形成。
3.3 疗效观察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肠黏膜仅有轻度炎症反应及部分假性息肉形成。
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检查肠黏膜病变有所好转。
无效:临床症状和结肠镜等检查无效。
3.4 患者满意度患者灌肠时感觉舒适无痛苦为满意,患者感觉疼痛等不适为不满意。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28例,临床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对照组28例,临床痊愈3例,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5%。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在病变累及左半结肠或右半结肠的
患者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75%,对照组的是4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4.2 两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结束3个月后有33例(治疗组19例,对照组14例)患者接受了肠镜复查和病理活检。
两组治疗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在肠镜检查结果上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病理检查结果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1)P0.01,(2)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3)P0.05,(4)P0.05
4.3 从患者满意度看治疗组满意26例,不满意2例,满意率93%。
对照组满意17例,不满意11例,满意率6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5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病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一旦确诊,需要长期药物保留灌肠治疗,给病人带来身心痛苦,以上研究治疗组用一次性硅胶导尿管代替肛管灌肠,具有对直肠黏膜刺激小,无损伤,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等优点。
根据结肠镜检术所提示的病变部位而定肛管插入深度灌肠,肛管可达乙状结肠或直肠中段等部位,避免了药物直接流入直肠,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
根据病变部位灌肠后不断转换体位利于药液与溃疡面广泛接触,延长药液在肠腔内存留时间,达到药液最有效的吸收和利用。
只要我们掌握了以上灌肠技巧,就能大大减轻病
人的痛苦,提高溃疡愈合,缩短病程,收到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对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建议.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36-239.
2 马晓霞,盛华.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保留灌肠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26-27.
3 李小萍.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0.
4 钟应强,朱兆华,幸连春.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活检黏膜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分级及其与疾病程度的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1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