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评估
如何进行营养评估的方法

如何进行营养评估的方法
营养评估是评估一个人的营养状况和饮食习惯的方法。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营养评估方法:
1. 体格测量: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来评估个体的体型、体重变化和肥胖程度。
常用的指标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
2. 食物记录:要求被评估者记录一段时间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和饮料,包括分量和频率。
这可以帮助评估其饮食结构、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3. 生物化学指标:通过检测血液、尿液或其他生理样本中的特定物质浓度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态。
例如,血红蛋白水平可用于评估贫血情况,血清蛋白水平可用于评估蛋白质摄入情况。
4. 问卷调查:使用标准化的问卷评估个体的饮食行为、饮食知识和饮食习惯。
这些问卷通常包括频率、种类和数量等问题。
5. 临床评估:通过观察和询问个体的身体状况、食欲、消化功能等方面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这包括了解个体是否存在消化问题、摄入量是否足够以及是否存在营养缺乏或过剩等问题。
以上方法可以单独或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引言概述:营养评估是评估个体或者群体营养状况的过程,它对于了解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以及判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者过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五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包括体格测量、生化指标、膳食调查、临床评估和营养摄入计算。
一、体格测量:1.1 体重测量:通过测量个体的体重,可以评估其体重是否正常。
常用的指标包括体重指数(BMI)和体重百分位。
1.2 身高测量:身高是判断个体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计算身高体重比例指数(WHtR)。
1.3 皮褶厚度测量:通过测量个体皮下脂肪的厚度,可以评估其体脂肪含量,常用的指标包括三项皮褶厚度和体脂百分位。
二、生化指标:2.1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估贫血程度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缺铁性贫血。
2.2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生化指标,常用于判断蛋白质营养不良。
2.3 血清维生素水平:血清维生素水平是评估维生素缺乏或者过剩的重要指标,常用于判断维生素缺乏症。
三、膳食调查:3.1 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问询个体过去24小时内所摄入的食物和饮料,可以评估其膳食摄入情况。
3.2 食物频率调查法:通过问询个体过去一段时间内常食用的食物种类和频率,可以评估其膳食习惯。
3.3 膳食记录法:通过记录个体连续3-7天的所有食物和饮料摄入情况,可以评估其膳食营养素摄入量。
四、临床评估:4.1 皮肤、头发和指甲状况:通过观察个体的皮肤、头发和指甲状况,可以评估其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是否充足。
4.2 口腔健康状况:通过检查个体口腔健康状况,可以评估其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情况。
4.3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检查,可以评估个体是否存在维生素A缺乏症。
五、营养摄入计算:5.1 营养素摄入量计算:通过计算个体摄入的各种营养素的量,可以评估其营养素摄入是否达到推荐摄入量。
5.2 营养素比例计算:通过计算个体不同营养素的比例,可以评估其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5.3 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评估:通过比较个体摄入的营养素量与推荐摄入量,可以评估其是否存在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剩。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引言概述:营养评估是评估个体或者群体营养状况的一种方法,能够匡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摄入的营养是否充足。
通过科学的营养评估方法,可以为人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预防营养不良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一、主观评估方法1.1 饮食记录法饮食记录法是通过记录个体在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进食的种类、量和频率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反映个体的饮食结构,但存在个体主观因素和漏报情况。
1.2 24小时回顾法24小时回顾法是通过让个体回顾前一天的饮食情况,包括进食的种类、量和时间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减少个体主观因素,但存在个体回顾不许确和遗漏的情况。
1.3 饮食频率调查法饮食频率调查法是通过问询个体某种食物的摄入频率,来评估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摄入情况。
这种方法能够快速了解个体对某种食物的偏好程度,但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摄入量。
二、客观评估方法2.1 生物学指标法生物学指标法是通过检测个体的生物学指标,如血清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水平,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反映个体的营养状态,但受到生理和疾病因素的影响。
2.2 体重指数法体重指数法是通过计算个体的体重指数(BMI),来评估个体的体重状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无法区分体重中的脂肪和肌肉比例。
2.3 皮褶厚度法皮褶厚度法是通过测量个体多个部位的皮褶厚度,来评估个体的脂肪含量。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反映个体的脂肪分布,但存在测量误差和操作技术要求高的问题。
三、综合评估方法3.1 营养素缺乏症状评估法营养素缺乏症状评估法是通过观察个体浮现的各种症状,如贫血、夜盲症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个体的营养不良情况,但无法准确反映营养素的摄入量。
3.2 营养学问卷法营养学问卷法是通过让个体填写营养学问卷,包括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种方法能够全面了解个体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但存在信息填写不许确和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是指通过评估个体或者群体的营养状况,了解其膳食摄入和营养代谢情况,以便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在临床、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领域,营养评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评估个体或者群体的营养状况,并为制定营养干预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一、主观评估方法1. 问卷调查法:通过面对面或者电话等方式,向被评估者提问,了解其膳食摄入情况、饮食习惯、体重变化、饥饿感等信息。
常用的问卷调查工具有24小时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饮食日记等。
这种方法适合于大规模人群的营养评估,但存在被评估者记忆不许确、主观性强等缺点。
2. 专家评估法:由专业的营养学家或者医生根据被评估者的体格测量、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信息,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适合于个体的营养评估,但受评估者和评估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二、客观评估方法1. 体格测量法:通过测量被评估者的身高、体重、腰围、皮褶厚度等指标,来评估其体脂肪含量、肌肉量和体重变化情况。
常用的体格测量指标有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皮褶厚度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反映身体形态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营养状况。
2. 实验室检测法:通过检测被评估者的血液、尿液、头发等样本,来评估其营养状况和代谢功能。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有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维生素、尿液中氮代谢产物等。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被评估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但需要专业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
三、综合评估方法综合评估方法是将主观评估方法和客观评估方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多个指标,以得出更准确的营养评估结果。
1.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或者指标,对被评估者的营养风险进行筛查。
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有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等。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大规模人群的筛查,但不能直接评估营养状况。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指标,对人体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它是了解个体的营养状况以及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的重要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
1.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评估个体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
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2(m^2)。
根据BMI值可以判断个体是否偏瘦、正常、超重或者肥胖。
普通来说,BMI在18.5以下为偏瘦,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2. 腰围腰围是评估个体腹部脂肪积累程度的指标。
腰围过大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对于亚洲人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cm,女性超过80cm 即为腹部肥胖。
3. 营养问卷调查营养问卷调查是通过问询个体的饮食习惯、摄入量、饮食结构等信息,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营养问卷包括24小时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和饮食记录等。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了解个体的能量摄入、宏量和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从而评估其营养状况。
4. 体成份分析体成份分析是通过测量个体的体脂肪、肌肉、骨骼等组织的含量和比例,来评估个体的身体组成和营养状况。
常用的体成份分析方法包括双能X线吸收法(DXA)、生物电阻抗法(BIA)和皮褶厚度测量等。
通过体成份分析可以判断个体的肥胖程度、肌肉量是否充足等。
5. 血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是通过检测个体的血液中的各种生化参数,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清蛋白电泳、血清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贫血情况、蛋白质和营养素的摄入状况等。
6. 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通过医生或者专业人员对个体的体格、症状、体征等进行观察和评估,来判断个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临床评估方法包括皮肤、头发、指甲的观察,舌苔、口腔黏膜的检查,以及眼底、心肺、肌力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临床评估可以发现个体的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问题。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是对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的过程。
它是了解营养状况、制定营养干预措施以及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
一、体重指数(BMI)评估法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一种常用的衡量体重与身高关系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m)^2。
根据BMI值,可以将个体分为不同的营养状况类别,如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等。
一般来说,BMI值在18.5以下为低体重,18.5-24.9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为肥胖。
二、腰围评估法腰围评估法是通过测量腰围来评估腹部脂肪堆积情况,从而判断个体的肥胖程度和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一般来说,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0厘米,即属于腹型肥胖。
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三、膳食记录评估法膳食记录评估法是通过记录个体的饮食摄入情况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个体需要记录每天所摄入的食物种类、数量和时间,并计算每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根据膳食记录的结果,可以评估个体是否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四、生物化学指标评估法生物化学指标评估法是通过检测个体的生物体内的特定物质或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常用的生物化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维生素水平、血浆肌酐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状况、肝肾功能、维生素缺乏等情况。
五、体格测量评估法体格测量评估法是通过测量个体的身高、体重、肌肉质量、皮脂厚度等指标来评估其营养状况。
例如,通过测量身高和体重可以计算BMI;通过测量皮脂厚度可以评估体脂肪含量;通过测量肌肉质量可以评估个体的肌肉状况。
六、营养问卷评估法营养问卷评估法是通过让个体填写营养问卷来评估其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
问卷内容包括个体的饮食结构、饮食习惯、膳食多样性、饮水情况等。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指标来评估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以便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和营养干预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营养评估方法。
1. 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是一种常用的评估个体体重和肥胖程度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BMI = 体重(kg)/身高²(m²)。
根据BMI值的范围,可以判断个体的体重状况,如:BMI<18.5为体重不足,18.5≤BMI<24为正常体重,24≤BMI<28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 膳食记录膳食记录是通过记录个体一段时间内的饮食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摄入量和摄入频率等,来评估个体的膳食结构和能量摄入情况。
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或食物记录表的形式进行,可以辅助计算膳食中的营养素含量。
3. 营养问卷调查营养问卷调查是通过询问个体的饮食习惯、进食行为和饮食偏好等,来了解个体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情况。
常见的营养问卷调查包括24小时回顾法、食物频率问卷和营养素摄入频率问卷等。
4. 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是通过检测个体体内的生理代谢产物或指标,来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
常用的生物化学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维生素水平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个体的营养摄入和吸收利用情况。
5. 营养评估工具营养评估工具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或在线平台,根据个体的饮食记录或营养问卷调查结果,自动分析和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
这些工具通常会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营养评估结果和建议。
综上所述,营养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维度和角度评估个体的营养状况和营养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和数据,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以提高个体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
营养评估方法

营养评估方法营养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其营养状况是否达到营养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营养评估方法是评估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工具和指标体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如体格测量、生化指标测定、膳食调查等。
一、体格测量方法1. 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估个体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体重测量方法是使用称重器进行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值计算出体重指数(BMI)。
2. 身高测量:身高是评估个体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身高测量方法是使用身高尺进行直接测量,也可以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值计算出身高体重指数(BMI)。
3. 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评估个体体脂肪储存量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皮褶厚度测量方法是使用皮褶测量仪进行直接测量,可以测量多个部位的皮褶厚度,并计算出总体脂肪厚度。
4. 上臂围测量:上臂围是评估个体肌肉量和脂肪储存量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上臂围测量方法是使用软尺进行直接测量,可以测量上臂最粗的部位的围度。
二、生化指标测定方法1. 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评估个体贫血程度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红蛋白测定方法是采集静脉血样本,使用血红蛋白测定仪进行测定。
2. 血清蛋白测定:血清蛋白是评估个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清蛋白测定方法是采集静脉血样本,使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3. 血清维生素测定:维生素是评估个体维生素供给状况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血清维生素测定方法是采集静脉血样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4. 尿液分析:尿液分析是评估个体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尿液分析方法是采集新鲜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测定。
三、膳食调查方法1. 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询问个体在过去24小时内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和量来评估其膳食摄入情况。
可以使用膳食调查表格记录个体的膳食信息,并计算出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2. 食物频率问卷法:通过询问个体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常食用的食物种类和频率来评估其膳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营养评估贯穿着营养治疗的始终
方案制定
方案实施
方案调整
是否有营养风险? 其他营养指标情况如何? 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
AGI分级如何? 胃肠道并发症风险情况? ------
营养状态是否已经纠正? 是否改变营养途径? ------
6
营养筛查
A1.建议ICU病人入室行营养风险评估(NRS2002、NUTRIC评分等),识别哪些最可能 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获益的高营养风险病人。
全球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
住院患者 营养不良
澳大利亚51%[3]
[2].Russell CA and M Elia on behalf of BAPEN and collaborators. Nutrition screening survey in the UK and Republic of Ireland in 2011. [3].Charlton KE, Nichols C, Bowden S, et al. J Nutr Health Aging. 2010 Oct;14(8):622-8.
营养评估
前言/PREFACE
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是 20 世纪临床医学的重大发展之一,是继麻醉 、消毒法、抗生素之后第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明[1]。营养不良 是增加患者住院时间、病死率和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而危重 症患者由于疾病原因,机体常发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其营养不良的 风险较高 。2016 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与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 美国胃肠病学会、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颁布的最新指南中均提出 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前,要对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评估。
• 对症治疗,积极寻找并尽可能终止或纠正发病因素 • 减慢喂养速度、重新放置营养管或稀释营养配方,加入可 溶 膳食纤维延长转运时间(1C)
• 限制使用损害肠动力药物、应用促动力药物和/或通便药物(1C),控 制IAP • 常规考虑尝试给予少量的肠内营养。不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给予补 充PN (2D) • 目前数据显示:延迟1周的PN与早期PN相比,可以促进病情恢复(2B)
功能(1B),预防肠道扩张
AGI Ⅳ级的治疗及推荐意见
分级
总结
症状
治疗推荐
• 腹腔开放是治疗ACS唯一确切的处理措施,但适应症和
时机的选择仍存在争议
AGI Ⅳ级 (胃肠功能衰 竭伴有远隔 器官功能障 碍)
•
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急 诊剖腹手术或其他急救 处理(如结肠镜减 压)(1D)
腹腔间隔 室综合症 (ACS)
荷兰19%
ICU患者营养不良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ICU患者
急性应激高分解状态,基础代谢率明显增加,但 摄入不足,丢失过多,体内营养素贮存很快耗尽
免疫功能损害
营养不良
换气动力损害
感染风险增加 换气依赖延长
呼吸肌衰弱
ICU或医院治疗 时间长
发病率死亡率 上升
需要营养支持治疗
[4]Huynh D et al.Curr Opin Gastroenterol.2013,29(2):208-15
胃轻瘫患者,予幽 门后营养 (2D)
AGIⅢ级
EN不足时避免 过早给予(住 ICU前7天)肠外 营养(PN) 以降 低院内感染发生 率
AGIⅣ级
• 保守治疗无 效,需要急 诊剖腹手术 或其他急救 处理(如结肠 镜减压)(1D)
Reintam Blaser A,et.Intensive Care Med (2012) 38:384–394
何为APACHEⅡ评分? 何为SOFA评分?
APACHE-Ⅱ急性生理学评分标准(1)
参数
直肠温度(℃)
0 36.0~38.4
平均动脉压 (kPa)
心率 (次/min)
呼吸率 (次/min)
氧合作用 PaO2(kPa) (A-a)DO2(kPa) 动脉血 pH
或 HCO3(mmol/L)
9.33~14.53 70~109 12 ~24 >9.33 <26.67
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 Nutric score )
重症营养风险评分表( Nutric score )
相关参数
年龄 SOFA评分 APACHEⅡ评分
并发症数量 入住ICU前住院时间 IL-6 ( pg/ml )
范围
<50岁 50岁>75岁 <6分 6分>10分 <15分 1521>28分 0个≥2个 0d>1d 0~ >400
Reintam Blaser A,et.Intensive Care Med (2012) 38:384–394
营养评估
评估 工具
营 养 风 险 筛 查 (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 NRS ) 2002
主观全面评定(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 SGA )、
分值
0 1 2 0 1 2 0 1 2 3 0 1 0 1 0 1
注: APACHEⅡ 评分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IL-6 为白细胞介素 -6
总分 0~5 分 为低营养风险 组, 6~10 分为高营养风 险组。 无 IL6 指标时,总 分 0~4 为低 营养风险组, 5~9 分为高 营养风险组, 得分越高表明 患者死亡风险 越高。
7.33~7.49 22.0~31.9
1 34.0~35.9 38.5~38.9
10~11 25~34 8.13~9.33
分
值
2
32.0~33.9
6.67~9.2 14.67~17.2
55~69 110~139
6~9
26.67~46.53
3 30.0~31.9 39.0~40.9 17.33~21.2
• 尽可能停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和纠正损害肠动力的因素 (1C) • 由于上述治疗作用显现延迟,通便药物必须尽早或预防性使用(1D) • 由于长期使用阿片拮抗剂的作用效果和安全性尚不清楚,故不推荐
常规使用(2B) • 促动力药应作为肠道动力紊乱的一个标准治疗措施(1D)
• 除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外,胃肠减压也同样有效(1D),择期手术 后患者不推荐常规使用鼻胃管减压(1A)
• 动态监测液体复苏,避免过度复苏(1C) • 对于原发IAH术后患者,持续的胸椎硬膜外镇痛 • 可以降低IAP (2B) • 建议使用鼻胃管/结肠减压方法,用于排出胃肠道 • 的内容物(2D) • 腹腔积液患者,推荐使用经皮穿刺引流减压(1C)
AGI Ⅲ级的治疗及推荐意见
分级
总结
症状
治疗推荐
• 监测和处理IAH (1D)。
7
方案实施的评估
• 是否有EN禁忌症? • 选择鼻胃管 OR 鼻空肠管? • AGI分级? • 是否有误吸风险? • EN制剂的选择?
8
AGI分级的治疗及推荐意见
AGIⅠ级
建议损伤后2448小时尽早给 予肠内营养
AGIⅡ级
开始或维持肠内营 养如果发生大量胃 潴留或返流,或喂 养不耐受,可尝试 给予少量的肠内营 养 (2D)
消化道麻痹
• 排除其他腹腔疾病,
如胆囊炎、腹膜炎、
肠道缺血。尽早停用
AGI Ⅲ级 (胃肠功能 衰竭)
导致胃肠道麻痹的药 物 (1C)。 • EN不足时避免过早 给予(住ICU前7天)肠
外营养(PN) 以降低
院内感染发生率 (2B)。
肠道扩张
• 需常规尝试性给予少
Reintam Blaser A,et.Intensive量C的ar肠e 内Me营d养(2(021D2)) 38:384–394
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地塞米松、昂丹司 琼、多拉司琼、氟哌利多、麻黄碱等
• 减少损伤胃肠动力的药物的使用
Reintam Blaser A,et.Intensive Care Med (2012) 38:384–394.
AGIⅡ级的治疗及推荐意见
分级
总结
症状
治疗推荐
胃潴留
• 不推荐常规使用促动力药物(1A) •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降低镇静深度 • 不提倡常规给予幽门后营养(2D)
意识清醒 沟通良好
SGA
NRS 2002
无法评估卧床、水肿、腹水等患者
SGA
适用于评价慢性疾病或已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 对急性营养不良的患者则难以评价
MUST
是新近开发的营养筛查工具,可预测老年危重症 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其准确性和有效性还 需进一步研究证实[5]
[5]Rahman A , Wu T , Bricknell R , et al. Malnutrition maters in Canadian hospitalized patients : malnutrition risk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a tertiary care center using the 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 J ] .Nutr Clin Pract , 2015 , 30 ( 5 ): 709-713.
40~54 140~179
35~49
7.33~8.0 46.67~66.53
7.50~7.59 32.0~40.9
7.25~7.32 18.0~21.9
7.15~7.24 7.60~7.69 15.0~17.9 41.0~51.9
4 ≤29.9 ≥41.0 ≤6.53 ≥21.33
≤39 ≥180
≤5 ≥50 <7.33 ≤66.67
AGIⅠ级的治疗及推荐意见
分级
总结
症状
治疗方法推荐
AGIⅠ级 (存在胃肠道功能障
碍和衰竭的风险)
建议损伤后24-48小时尽 早给予肠内营养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