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合集下载

华为iManager NetEco6000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说明书

华为iManager NetEco6000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说明书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iManager NetEco6000NetEco6000,是华为开发并持续演进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致力于为数据中心提供创新的具有领导力的智能营维解决方案,实现数据中心的效率与价值最大化。

价值&设计理念数字可视,构建智能化底座,极致体验,掌控全局。

应用场景产品简介微/小型数据中心、中大型数据中心、室外预制化数据中心。

运维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运维质量和效率,节省运维成本35%。

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容量智能规划,提升资源利用率20%。

iCooling@AI ,系统级能效智能优化,PUE 降低8%~15%。

数字可视自动运维智能运营AI 能效优化精密空调UPS配电柜发电机摄像头门控器漏水烟感温湿度Web 浏览···大屏展示移动端服务器系统架构服务器服务器第三子系统DC 1DC 2DC 3DC N•电力监控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消防管理系统其他…………LAN类别License所含特性备注基本功能NA 设备监控、大屏监控、告警管理、配电链路可视化、制冷链路可视化、报表管理、能效管理和故障影响分析平台接口南向接口第三方设备/系统接入北向接口可选功能温度云图温度云图3D 视图-普通版3D 视图-普通版三选一3D 视图-高阶版3D 视图-高阶版3D 视图-BIM 3D 视图-BIM 大屏报表大数据分析报表基础运维人员与值排班管理、电子巡检、移动APP 管理、知识库管理和流程管理二选一数字化运维人员与值排班管理、电子巡检、移动APP 管理、知识库管理、流程管理、维护保养、维修管理、应急演练、机房进出登记和供应商管理供配电AI 巡检供配电链路AI 自动巡检制冷AI 巡检AHU AI 自动巡检AI 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巡检断路器AI 预测性维护断路器健康度预测、断路器整定分析供配电AI 预测性维护温度预测储能AI 预测性维护锂电健康度预测智能运营资产管理、容量管理、租户管理、库房管理、U 位识别制冷优化AI PUE 优化功能特性总览:基本参数:类别规格描述备注部署方式单机、集群、虚拟机(FusionSphere 或FusionCompute )操作系统/数据库EulerOS / GaussDB ,均华为自研管理能力≥100万测点(约1万柜),支持扩容在线用户数≤100数据存储周期默认1年,最大支持3年License特性描述优势内容NA-基础功能设备监控实时监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用户界面基于“红点设计奖”•实时监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备,如电力设备、制冷设备、动力设备、环境传感器等•支持多数据中心的统一监控大屏监控在LCD拼接屏上展示客户关注的KPI专业的定制化大屏•提供大屏界面自定义功能,可灵活选择告警、能效、容量和运维等多种KPI仪表盘•提供大屏定制能力告警管理查看与处理各类告警支持多条件组合的告警屏蔽规则•支持告警浏览、查询、屏蔽、重定义、阀值设置等•支持告警的短信、电话、邮件和微信远程通知•支持专家经验库,可记录告警处理经验与建议配电链路可视化端到端显示配电系统运行状态与逻辑关系配电链路智能分析,精准定位问题减少故障修复时间•配电链路自动生成,也可自定义编辑,可显示电力流向•支持电力设备组件的运行状态h和故障告警展示,可通过点击设备或告警图标跳转快速定位查看制冷链路可视化端到端显示制冷系统运行状态与逻辑关系缩短应急场景下处理时长,提升可靠性•支持制冷链路的自定义编辑,可显示水流方向•支持制冷设备组件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告警展示,可通过点击设备或告警图标跳转快速定位查看报表管理统计分析平台数据支持自定义报表和创建定时报表任务•内置标准报表模板,如资产报表、容量报表、告警报表和能耗报表等•可自定义报表统计指标内容、表现样式、报表logo等•支持创建定时报表任务,定时将报表发送给指定客户能效分析数据中心能效指标统计分析支持自定义能效计算方式,多层级PUE计算•支持数据中心、机房、模块多层次的PUE及历史曲线分析•支持设置PUE的阀值和参考值,PUE过高时生成告警•支持电力成本计算,并支持阶梯电价设置•分析各节点的cPUE,并识别能耗异常点数字可视功能模块:License特性描述优势内容NA-基础功能故障影响分析模拟和分析某一设备故障影响的业务范围动态链路分析,支持实时分析和预演练•支持设备告警的影响分析,在配电链路上显示影响范围•支持故障模拟预演,并显示将会产生的影响•可生成故障影响分析报告温度云图温度云图监测机房内的温度场,快速识别热点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准确•支持上中下三层温度云图,自动识别TOP5的热点•支持2D或3D的温度云图显示•可调整温度渲染颜色的区间3D视图-普通版3D视图-普通版通过3D可视化,直观呈现数据中心机房内置3D引擎,无缝集成,一键式切换2D/3D视图•提供数据中心、微模块、机柜等多层次3D视图•基于平面布局图自动生成3D视图•支持3D模式显示SPC容量信息和温度云图3D视图-高阶版3D视图-高阶版极致提升数据中心的3D可视化体验更加专业的3D技术,支持各种细节的仿真渲染•支持园区、楼宇、楼层、机房、模块、机柜等不同层级的3D仿真•支持各种装饰物的渲染,如草木、楼梯、桌椅、墙壁等•支持IT设备面板的渲染和设备连线关系查看•支持3D显示SPC容量信息和温度云图3D视图-BIM 3D视图-BIM利用BIM模型可视化展示数据中心的真实布局BIM模型捕捉现实,有效整合项目设计资源•支持楼宇、楼层、房间、模块、机柜等不同层次的BIM视图呈现真实现场环境。

基于ArcSDE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rcSDE的信息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De . 0 7 c ,2 0
基 于 ArS E 的 信 息 基 础 设 施 空 间 cD 数 据 库 的 设 计 与 实 现
王 萌 ,张 超
( 华东师范大学 地理信息科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上海 2 06 ) 0 0 2
摘 要 : rS E作为空 间数据 引擎, A cD 在地理信 息 系统 中有 着广 泛的应 用 , 它能有 效的提 高 空间数据 库 的管理 效 率 。本文在对常用空 间数据 引擎比较 的基础上 , 据信 息基础 设施 空间数据种 类 多、 根 数据量 大的特 点, 出了基 提 于 A cD r E+S LSre 20 S Q e r 00技 术构建的信 息基础设施 空 间数据库建设 方案 , v 实现 了海量数据 的空间存储 和有效 管理 , 有利 于信息的共享和充分利用 , 并在 实际应用 中取得 了很好 的效果 。
关 键 词 : r D G oa bs ; 间数 据 库 ; 息基 础 设 施 Ac E; edt ae 空 S a 信
中图分类号 :P 1.3 T 3 1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2— 8 7 20 )6— 0 6— 5 17 5 6 (0 7 0 0 9 0
Th sg n a ia i n o n o m a i n I r sr c u e e De i n a d Re l to f I f r to n a t u t r z f S a i lDa a a e Ba e n Ar S p ta t b s s d o c DE
W ANG n Z Me g, HANG h o C a
( a oaoyo o rp i nomainS i c ( ii r f d c t n , at hn o ma nvri , L b r tr f Gega hcIfr t c n e M nsy o u ai ) E s i aN r l ies y o e t E o C U t Sa ga206 C n ) h n h i 00 2, h a i

什么是GIS

什么是GIS

系统化管理
数据模型 (实体抽象)
空 间 数 关系数据模型 据 库
元数据 (二次抽象)
空间数据引擎SDE
查分 询析 IS建库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字化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关联
•数据维护
空间数据的采集和质量控制
1、GIS的数据源
2、GIS的空间数据采集 ①、空间数据采集的一般方法 ②、数字化中的物理坐标、用户坐标 ③、MAPGIS数字化(或MapInfo数字化)
复 习
GIS基础
GIS建库 GIS分析 GIS开发
一、GIS基础
1、什么是GIS?GIS的特点。 2、GIS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3、GIS与CAD的区别?
4、GIS的组成、功能
5、GIS的发展趋势、相关学科。
6、国家在GIS层面的要求。
7、常见的GIS系统平台
GIS与计算机
●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关键词:
集。框架的内容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
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道路、水系、境界以及大地控制点 和地理数据库等内容)。
常见的系统平台
国内(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
Geo-Union(北大)、MapGIS(地质大学)、GeoStar (武汉大学)、CityStar(北大)、SuperMap(地理 所)、GeoBeans(遥感所)、……
GIS能作 什么?
4、空间查 询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
5、数据显 示与输出
地形分析
GIS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
GIS的发展方向
网络GIS——Web GIS GIS 发 展 趋 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局部修改条文征求意见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局部修改条文征求意见稿)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15局部修订条文对照表(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于100V。

每测试点测试设备按图12.11.2所示连接好仪器测试线和测试电极,电极距被测防静电平面边缘应大于10cm,如为抗静电活动地板电极宜放置在板面中心位置。

图12.11.2 系统电阻测试附录K工程对设计规范和本规范符合性验收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15条文说明3 基本规定3.1施工要求3.1.10新增条文说明。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如空调与新风、电力与照明配置、信息网络与布线、给水排水等施工时,按照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的要求采取抗震和减振措施。

数据传送、运算、存储设备用机柜及电源的抗震措施按照标准《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GB/T 51369要求执行。

对A级、部分抗震性能要求高的B级以及设防烈度要求高的数据中心机柜需采用隔震措施。

隔震措施可以有效保护设备正常运行,且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隔震装置台面的地震动响应加速度峰值不应大于250cm/s2。

隔震措施方式有机柜底部隔震(单机柜或联排机柜底部隔震装置示意图1)或整体地板隔震(整体地板隔震示意图2),在不影响隔震效果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机柜的设置方式及数量等来布排隔震装置。

图1单机柜或联排机柜底部隔震措施示意图图2整体地板隔震示意图4 室内装饰装修4.5 活动地板4.5.10新增条文说明。

安装后的活动地板应保证其防静电性能不被破坏。

活动地板在搬运、堆放及安装过程中应保证活动地板的完整性,活动地板板面应无划痕,四周导电胶条不被破坏,且在活动地板安装完后应要进行有效地接地处理,技术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机房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机房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机房建设)方案数据中心机房(机房建设)方案技术解决方案目 录一、产品概述 (4)1.1 产品简介 (4)1.2 应用场景 (4)1.3 产品特点 (4)二、系统架构 (7)2.1 小型数据中心简介 (7)2.1.1 支撑能力 (8)2.1.2 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 (9)2.2 机柜及冷通道封闭系统 (9)2.3 供配电模块 (13)2.3.1 智能配电模块 (13)2.3.2 不间断供电子系统 (17)2.3.3 蓄电池子系统(蓄电池,无线电池监控仪) (25)2.4 制冷系统 (27)2.5 动环监控系统 (30)2.5.1 系统架构 (30)3.5.2 功能规划 (32)3.5.3 产品特性 (34)、防雷接地系统 (36)2.6.1 电源系统防雷 (36)2.6.2 接地系统 (36)一、产品概述1.1 产品简介小型数据中心是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集配电系统、UPS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系统、机柜系统、布线系统、防雷系统于一体。

高度集成配电、UPS、机架空调、监控等在一个基础设施一体化柜内,灵活扩展IT机柜数量。

单个模块最多支持8个机柜,IT机柜支持1~6个,IT负载支持15KW及其以下,单柜最大功率支持5KW/R。

模块配置250mm单排通道,支持冷/热通道可选。

1.2 应用场景➢垂直行业的分支机构机房➢中小型企业➢机房扩容➢临时机房在整个机房网络中所处的位置:1.3 产品特点1、低SUE,节省安装空间,降低空间占地ATSE、配电、指示灯、UPS、空调及监控集成在一个柜子,至少节省一个柜位安装空间基础设施一体化柜中可同时安装2台机架式空调2、安全可靠1)轻载除湿➢空调可根据机房温、湿度,自动进行轻载除湿和制冷的逻辑切换➢可实现最低10%IT负载条件下运行,达到业内最低2)应急散热➢制冷故障,应急风扇启动,延缓通道内温升速度,为数据备份预留时间➢应急风扇UPS供电,保证应急时可靠启动 3、快速部署➢配电、UPS、空调、监控、通道工厂预装 ➢线缆工厂预制➢冷媒预充注,内外机接口处螺纹连接,免焊接➢支持地面安装,无需架空地板➢免咨询设计,免工程装修,现场只需并柜,线缆端接4、按需配置➢依据IT负载大小,提供两种大小不同的IT 功率段方案,按需部署,实现成本最优,方案最优➢机柜数量灵活可选,可提供2柜、3柜、4柜、5柜、6柜、7柜及8柜解决方案,依据负载安装空间实现按需部署,优化成本 ➢电源输入支持单/双路,UPS支持n/n+1/2n,空调支持n+1,可靠等级按需掌控5、高效节能➢一体化机柜+冷/热通道设计,有效隔离冷热气流,从而提高制冷效率➢机架式空调,近端制冷,节能高效➢直流变频压缩机,EC风机,相对于定频空调至少节能15%➢湿膜加湿,相对电极加湿,节能至少90%6、智能管理➢采用即插即用的监控模块,机架安装,支持两路电源输入,保证供电可靠性 ➢监控模块可实时采集系统电量,也可检测温湿度、水浸、门磁、烟感、空调,确保IT设备运行在一个可靠的环境➢本地大屏LCD人机界面,无线通讯,实时显示系统各项运行参数➢短信告警,确保告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运维人员,以便及时了解告警信息二、系统架构2.1 小型数据中心简介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主要定位为风冷场景的小型数据中心解决方案,IT机柜1~6个,机房面积在30m2以内,主要应用于政府垂直行业城市数据中心和区县级机房,金融行业小型二级分行和大型网点以及中小企业自用机房等数据中心场景。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及机构名称

附件4:“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名词术语解释1.信息(Information):人类通过各种感知手段获取或收集到的关于(反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或事物存在形式、相互关系及其运动状态的消息资料(包括文字、数据和各种信号记录)中,能够用以降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度的内容,称为信息。

2.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信息社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资源,大多数人从事信息工作,其价值的增加主要靠知识,它是使人类智能和创造能力普遍开发的一种社会。

在信息社会生活中,现代化通信,计算机和终端设备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3.工业经济(Industry Economy):工业经济是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自然经济、农业经济之后进入的经济形态。

它的主要特征是资本积累,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

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增长率和资本存量增长率,它们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属于传统增长方式。

在对分配方式的影响方面,资本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分配依据。

谁拥有资本,谁就掌握分配的主动权,凭借着资本的多少进行剩余劳动成果分配。

4.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实质就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主要因素的经济。

5、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使周围环境能持续不断地供给人类生存和繁衍。

可持续发展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促进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它要求人们讲伦理道德,不要为了眼前和自己的利益破坏人类共同的环境,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既要获得经济利益,又要注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不能进行掠夺性经营。

6.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现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数字化光纤传输、智能化计算机处理和多媒体终端服务技术187装备等。

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相关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相关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相关概念• 1. 信息和数据•(1)信息:是向人们或系统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的事实的知识,换句话说,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表示的事件、事物、现象的内容、数量或特征。

从信息科学角度看信息的四大特点适用性。

客观性。

共享性。

传输性•(2)数据:是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量,包括:数字、文字、符号等。

数据是客观对象的一种表示,而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先是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处理,获得信息。

地理信息的特征空间性、动态性(时间性)、专题性(属性)、分布性空间信息包括:人口、资源。

社会、经济、环境信息系统:(1).什么是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系统都部分或全部由计算机系统支持,并由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和用户组成.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还包括知识地理信息系统特征A.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显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

B. 以地理研究和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方法为手段,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地理信息。

C. 计算机系统的支持。

GIS各种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

所以地理信息系统:从外部来看: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从内部来看:是数据和程序组织而成的空间系统模型,是一个逻辑缩小的、高度信息化的地理系统。

GIS发展趋向1、从软件系统看GIS的发展趋势1)集成(Integration)体现GIS和其他技术的结合2)分化(Fractionation)体现软件领域中的新的开发思想2、从应用看GIS发展趋势1)数据标准化2)系统集成化3)开发组件化4)平台网络化5)应用社会化GIS 发展原因1)实际的需要2)技术、理论和方法的成熟开放GIS就是网络环境中对不同种类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方法的透明访问。

开放GIS的目的是提供一套具有开放界面规范的通用组件,开发者根据这些规范开发出交互式组件,这些组件可以实现不同种类地理数据和地理处理方法间的透明访问。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识别模式研究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挖掘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识别模式研究

基 于 多源 空 问数 据 挖 掘 的区 域 生 态基 础 设 施 识 别 模 式 研 究
汪 洋 2 赵 万 民 杨 华2 ,
(.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 重庆 40 3 ; . 0 00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 院 , 重庆 4 04 ) 0 07
摘要
生态基础设施 ( I是区域生态安全 的基本保 障和 区域环境承载的刚性底限 。 E) 本文以此概念为切入点 。 结合 以 GS R I、 S为代表 的
图 1 研 究 技 术 路 线
Fg 1 T c nq erueo i p rsu y i. e h iu o t ft sp e td h a
GS地理信息系统) I( 为代表的空间信息技术结合一定 的
空 间数 据挖 掘 模 型_ 来 完 成 E 空 间 结 构 特 征 的 识 别 2 。j I 工 作 。本研 究 结 合广 州 市 萝 岗区 实例 , 依靠 R ( 感 ) S遥 技 术 来提 取 所需 的 空 间信 息 , 然后 在 GS中依 据 一 定 的 数 I 据处 理模 型进 行 区域 生态 基 础 设 施 空 间结 构 的识 别 ( 多 源 空 间 数 据 挖 掘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构 建 萝 岗区 生 态 基 础 ,
供 技 术保 障 , 本研 究 技术 路 线详 见 图 1 。
收 稿 日期 :07— 5—0 20 0 8
高程的离散程度累计值来表达该地域单元地形形态破碎
程 度特 征 , 量 表 达 了地 形 在一 定 范 围 内 的变 化剧 烈 程 该
作者简介 : 汪洋 , 士生 , 博 主要研究方向为山地人居环境 、 生态城市 、 玛应用等 。 G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 编号 : 7 0 7; 5 3 0)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 08 编号 : 5 1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6 s o7资助。 5 76 ; 084 编号 0) H 1)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指对地理空间数据有 效地采集、管理、访问、维护、分发利用所必 需的政策、技术、标准,基础数据集和人力资 源的总称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含义是在国家层次上 统筹规划和协调地理信息化工作,按照统一的 数据标准和信息技术标准,生产和整合多种空 间分辨率的地理空间数据,将纵横分布的众多 空间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种类似于公路和 铁路那样的基础设施,使全社会能充分地利用 和共享地理空间数据。

江泽民于1996 年为国家测绘局题词“加强 测绘工作,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中国21 世 纪议程》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特 别是加快建设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也明确 要求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并要“加强 测绘工作,搞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按照国家的要求,国家测绘局在“九五”事 业发展规划中已把NSDI 放在优先建设的位 置。
1:25万


全国1:25万地形数据库共分水系、居民地、铁路、公 路、境界、地形、其他要素、辅助要素、坐标网以及 数据质量等十四个数据层。该数据库按地理坐标和高 斯-克吕格投影两种坐标系统分别存储。 全国1:25万地名数据库是一个空间定位型的关系数据 库,其主要内容是1:25万地形图上各类地名信息及与 其相关的信息,如汉语拼音、行政区划、坐标、高程 和图幅信息等。该数据库设计了地名信息、行政区划 信息、图幅信息、图幅与政区关系、地名类别对照、 行政区划与政区代码对照六个表。前四个表为基本信 息表,后两个表为辅助信息表。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我国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全方位、高效益和 深层次的发展阶段,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影响越来越深刻。 NSDI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高新技术为空 间数据获取、使用、发布、整合并产生新 的增值产品和服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和条件。

1:5万


全国1:5万矢量要素数据库是由水系、等高线、境界、 交通、居民地等大类的核心地形要素构成的数据库, 其中包括地形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及相关属性信息。该 数据库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980西安坐标系和 1985国家高程基准,按6°分带。 全国1:5万地名数椐库是以最新版的1:5万地形图作 为基础工作图,采用内业与有重点的实地核查相结合 的地名更新方法,充分利用民政部门提供的全国及省 级行政区划简册、地名录(志)、地 名普(补)查图 等地名资料,以及最新的测绘成果,进行了全国范围 建制村以上地名数据的核查与采集。共核查、采集1: 5万地形图地名数据500多万条,数据量为1.2GB,更 新地名近140万条,占全部地名的26.4%。


3. 1∶5 万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库(DOM) ,包括 1∶5 万数字航空正射影像数据库 (DOM2AP1 ,1 m 分辨率) 、1∶5 万TM 数字 影像数据库(DOM2TM30 ,30 m分辨率) 、 1∶5 万SPOT 数字影像数据库(DOM2S10 ,10 m 分辨率) 、控制点影像数据库(CP) 等4 部 分内容; 4. 1∶5 万核心地形要素数据库(DL G) ; 5. 1∶5 万地名数据库(PN) ; 6. 1∶5 万土地覆盖数据库(LC) ; 7. 元数据库(MD) 。
国家测绘局在建设中国空间数据基础 设施(NSDI)方面的主要进展 :
1.确立了基础测绘的分级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 2.建立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分发服务机构。 3.建立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初步形成了数字测 绘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 4.建立了国家高精度空间定位框架和国家基础地理 信息数据库系统。 5.开展地理信息标准化研究。 6.努力开拓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服务。




1:5万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全数字方法生产。部分 采用1:5万数据库数据、采用ARC/INFO软件的 TIN和GRID模块,生成25米×25米格网形式的 全国1:5万DEM。存储格式为ARC/INFO GRID。 采用6°分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1980西安 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1∶5 万空间数据基础设 施数据库包括以下7 个数据库: 1. 1∶5 万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库(DRG) ; 2. 1∶5 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DEM) ;

用于生成全国 1:25万数字高程模型的原始数据 包括等高线、高程点、等深线、水深点和部分 河流、大型湖泊、水库等。采用不规则三角网 模型(TIN)内插获得全国1:25万数字高程模 型以高斯-克吕格投影和地理坐标分别存储。 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格网 尺寸为100m×100m。以图幅为单元,每幅图 数据均按包含图幅范围的矩形划定,相邻图幅 间均有一定的重迭。地理坐标的数字高程模型 数据,格网尺寸为3″×3″,每幅图行列数为 1201×1801,所有图幅范围都为大小相等的 矩形。
我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的发展



1994年建成了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 数字高程模型库、地名数据库。 1998年底建成了全国1∶25万001--2005年底年完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 系统1∶5万数据库工程的建设。
1:100万


全国1:100万地形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测量 控制点、水系、居民地、交通、境界、地形、植 被等。该数据库利用1:100万比例尺地形图分版 二底图作为数据源,执行《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 类与编码》(GB/T 13923-92)国家标准。 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库利用1万多幅 1:5万和1:10万地形图,按照28“.125×18”.750 (经差×纬差)的格网间隔,采集格网交叉点的 高程值,经过编辑处理,以1:50万图幅为单位入 库。原始数据的高程允许最大误差为10-20米。 全国1:100万数字高程模型的总点数为2500万点。

与物质和能量相比,信息的共享性是信息自 然属性的普遍特征,信息的反复使用,不会耗 尽也不排他,信息熵的理论充分反映了信息 的价值。 在信息时代,地理空间信息作为一种高附加 值的资源,是构建信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有序交流和合理利用对于社会发展 具有战略意义。
谢谢


就内涵而言,NSDI主要包括数字地理空间 数据框架、地理空间数据交互网络体系、 数据标准和空间数据协调管理机构四大组 成部分。 从技术角度来看,其内容主要有空间数据 标准、基础空间数据框架、空间数据交换 网络、以及元数据等。
我国的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当今社会正步入信息时代,信息产业逐步成 为经济增长的新的驱动力,信息资源的开发 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 标志。作为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 信息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化自 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活动中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为统筹做好 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和应用工作,极 为关注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