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议论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议论文作文课教案

高中议论文作文课教案【篇一:高中作文课教案】高中作文课教案(简案)课题名称:作文的开头授课班级:临泉一中高三(49)班授课时间:2008年12月24日授课教师:(略)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顺畅地成文。

2、掌握几种常用的作文开头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五种开头的技巧及训练。

(重点)2、“题记”的作用及拟写训练。

(难点)三、教学设想:1、重视训练,精讲精练。

2、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提到作文,有的同学便会柳眉紧蹙,杏眼无光,叹息道:“老师啊,一到作文,我眼前尽是山重水复的困惑和烦闷,全没柳暗花明的豁然与惊喜。

”有的同学会说:“作文呀。

衣带渐宽终不悔,我为伊消得人憔悴!”有同学会叹息:“作文也,你让我爱来你让我恼,爱你无选择,恼你没商量。

”还有同学发出感慨:“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让我闻听凋朱颜——”同学们,难道作文果真那么可怕吗?难道我们真的让作文给吓倒了吗?老师再一次告诉大家,其实作文并不可怕。

同学们,请和我一起大声说一句:“作文不可怕!”信心有了,可作文还得一步一步地写。

同学们写作文时最感到困难的问题是什么呢?恐怕是如何开头吧。

(二)、作文开头的技巧请问,什么样的文章开头算是好开头呢?1、下面是古人一些有关文章开头结尾的独到见解——a、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

(唐代诗人白居易)b、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明代学者谢榛)c、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

(清代文学家李渔)元代文人乔梦符把文章的开头、主体、结尾分别比喻为凤头、猪肚、豹尾。

凤头,就是开头要点睛明目,要干净利索,要美丽奇秀。

我们可以将它归纳为“三要四不要”,具体如下:(1)、三要:一要开门见山。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过:“文章最要让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才容易动人。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更是如此,就得一上来要想到点题。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中议论文写作指导之叙例【教学目标】1.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叙例;2.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议论文的选例的内容:——【多媒体展示】①选例要围绕论点;②选例要真实;③选例要典型;④选例要新颖。

2.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①明确议论文叙例的基本要求,并能按要求叙例;②掌握议论文叙例的技巧。

二、阅读与思考:比照阅读,找出病因,概括叙例要求例1:〔文段一〕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到达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凭借轮椅上的机械和电脑,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走向人生的顶峰。

——《说勤》〔文段二〕勤,包含着坚强的毅力和无穷的血汗。

有了它,人们才可能到达知识和智慧的高峰。

物理学家霍金,以他高度残疾的躯体,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每天习惯在一到两点入睡,早上七点半、八点左右就起床,他利用自己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写下了令世界震撼的《时间简史》。

霍金是不幸的,然而他身处逆境,从不畏缩,勤奋工作,终于走向人生的顶峰。

——《说勤》思考:1.比较:上述两则材料,你认为哪则表达得更好,为什么?2.感悟:你认为叙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例2:〔文段一〕公元前698年冬十二月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次子公子纠、幼子小白。

依据周朝礼制,太子诸儿即位,他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齐襄公。

公元前686年冬十二月,齐襄公被堂兄弟公孙无知所杀,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方设法急忙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公子纠的师傅管仲想射杀小白,拥立纠登上国君宝座,谁知箭射在衣带钩上,小白幸免于难,后夺取国君宝座,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不忘鲍叔牙之功,请他出来任齐相。

鲍叔牙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是个平庸之辈,能力不行。

我任国相,只会使我的子孙后代有口饭吃。

高中语文写作教案: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写作教案:议论文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写作教案:议论文写作技巧1. 引言•大背景介绍:高中语文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其中议论文是重要的写作形式之一。

2. 什么是议论文•概念定义:议论文是通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和证据来支持或反驳某个问题或观点的一种文章类型。

•特点分析:客观性、逻辑性、说服力强•结构分析:引入段、主体段、结尾段3. 议论文写作步骤步骤一:明确立场/观点•分析题目/话题,确定自己支持还是反对•确定清晰的立场/观点表达步骤二:寻找证据和理由•查找相关资料,寻找和自己立场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分类整理证据和理由,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增加说服力步骤三:组织思路,撰写提纲•将选取的证据和理由进行逻辑有序地组织•编写提纲,确保文章结构清晰步骤四:写作篇章•引入段:引起读者兴趣,背景介绍、话题说明•主体段:根据提纲逐步展开论述,以段落为单位进行论证和阐述观点。

每个段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句并附托理由和证据•结尾段:总结观点,呼应引言段,强化立场步骤五:修改和润色•仔细检查文章中的语法、拼写、标点等错误•调整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使其更加流畅和准确4. 议论文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提升表达能力•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注意言之有物、思想深入的表达•避免主观偏见,保持客观立场•注重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5.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提供一些国内外具有争议性话题或问题,并让学生尝试撰写相关议论文。

如:•是否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上学?•文学对于人们成长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应该强制执行低碳生活方式?6. 结语•总结讲解的要点•引导学生练习、实践,并不断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以上是关于"高中语文写作教案:议论文写作技巧"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写简单的议论文(教案)

写简单的议论文(教案)

写简单的议论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观点、反驳他人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常用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以及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议论文范文供学生参考。

2. 准备写作素材和参考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常用的论证方法,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话题,练习写出简单的议论文。

4. 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2. 收集相关的论证方法和论据,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了写简单议论文的技巧。

在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写出了自己的观点。

但在反馈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表达观点、反驳他人观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论点、论据、结论。

2. 常用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提出有深度、有见地的观点,以及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议论文范文供学生参考。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教案标题: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高中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步骤。

3. 学习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

4. 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Step 1:引入议论文写作(5分钟)- 向学生解释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强调其目的是通过论证和辩论来支持某种观点或观点。

- 提问学生是否有任何议论文写作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分享。

Step 2: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10分钟)- 解释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言、正文和结论。

- 引导学生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写作要点。

- 提供示例议论文的结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介绍议论文写作的步骤(10分钟)- 解释议论文写作的五个基本步骤:选择主题、确定立场、收集证据、组织思路和撰写草稿、修改和编辑。

- 强调每个步骤的重要性和顺序。

Step 4:讲解议论文写作的常用技巧和方法(15分钟)- 解释如何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并提供一些示例主题。

- 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立场,并教授如何通过论证和举例来支持该立场。

- 探讨如何有效地收集和组织证据,包括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和引用权威来源等。

- 强调逻辑和连贯性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过渡词和短语。

Step 5:实践演练(15分钟)- 分发议论文写作任务,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和方法撰写一篇议论文。

-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独立思考。

- 收集学生的作文,并提供个别反馈和建议。

Step 6:总结和评估(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议论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和感受。

- 评估学生对议论文写作的理解和能力发展。

教案延伸活动:1.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议论文写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的技巧和方法。

2. 鼓励学生参加辩论或写作比赛,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同伴合作,以促进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批判思维能力。

高中议论文教案

高中议论文教案

高中议论文教案教案一: 高中议论文写作技巧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掌握高中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和结构。

第一步:学习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议论文是一种以陈述自己观点和论证为主的文章形式。

-了解议论文的特点,包括明确的观点陈述、充分的论证和合理的结构安排。

第二步:解析议论文的结构-学生通过分析范例议论文的结构,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出观点、论证主体和总结观点。

第三步:学习写作技巧-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了解如何明确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学生学习如何选择和使用有效的论据和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学生学习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权威来增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学生学习如何使用恰当的过渡词和语言来使文章整体流畅。

第四步:练习写作-学生通过完成写作任务,练习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结构来写一篇高中议论文。

课堂作业: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话题,按照所学的写作技巧和结构,用一篇高中议论文的格式写一篇短文。

教案二:高中议论文写作实践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和结构,自主写一篇高中议论文。

第一步:复习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教师复习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对议论文的基本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分组讨论话题选择-教师要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选择话题。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的选项,但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第三步:引导学生撰写议论文提纲-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选话题,撰写议论文的提纲,包括观点陈述、论据和例子以及总结观点的部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性问题和提示,帮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第四步:独立写作-学生根据提纲,独立写一篇高中议论文。

议。

第五步:互相评估和反馈-学生在完成写作任务后,互相交换文章,进行互相评估和反馈。

-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对方改进写作质量。

课堂作业: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修改自己的议论文,并将最终版交给教师进行评估。

高一语文((统编版)-议论文的写作-1教案

高一语文((统编版)-议论文的写作-1教案
2.以“诚信”为论题拟论点。
1.以《六国论》为例,分析如何剪裁事实论据。
2.明确议论文事例叙述的特征:紧扣论点;简洁概括。
3.围绕“诚信”论题,以晋文公伐原取信为例,学习剪裁论据。
4.以《六国论》为例,完成对晋文公伐原取信的分析论证。
1.明确两种常见结构:并列式和层进式,并举例说明。
2.以“确立论点”环节中的“诚信”的论点为例,简述适用的论证结构。
总结议论文三要素: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它的血肉,论证是它的筋骨。
开宗明义。
借助教材范例,归纳论点特点。
以教材为范例,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一个素材的深入、辩证分析,让学生掌握事实论据剪裁和分析的的基本方法。
借助教材的知识短
文,例说议论文的两种常见结构。
强调本课主要内容。
剪裁、分析论据。
教学难点:
剪裁、分析论据。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1、教师导入
二、学习确立论点
三、学习剪裁、分析论据
四、学习展开论证
五、教师收束
回顾议论文三要素知识。介绍本课内容:如何确立论点;如何剪裁、分析论据;如何展开论证。
1.明确优秀的论点应具有“简洁明确”“客观合理”“有针对性”“深刻新颖”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议论文的写作》
学科
语文必修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姓名
单位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确立论点。
2.学习如何剪裁、分析论据。
3.学习如何展开论证。
教学重点: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如何分析事例论据》教案高中议论文写作训练-------如何分析事例论据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对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的写作能力2、熟练运用议论文常用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论据分析的两种方法:假设分析法、因果分析法。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文段一:苏东坡少年时,对于自己的学问非常得意,于是他便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外,他写道:“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以示自己学识的渊博。

过了几天,有一位老者见了这副对联后找到苏东坡说他有一个字不认识,要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欣然答应。

于是老者把字写在了地上,可苏东坡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是什么字,羞愧地向老者道歉。

老者留下了一句“满招损,谦得益”来教导年轻的苏东坡。

苏东坡大受启发将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

此后的苏东坡虚心向他人学习,终成中华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颗星。

文段二:山外有山,提醒我们要谦虚谨慎。

年少时的苏轼对自己的学问非常得意,曾在自家门外挂了一副写有“识尽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

一位老者看到这副对联后上门请教他,苏轼竟被问得哑口无言。

最后老者送给苏轼一句话“满招损,谦得益”。

这句话给了苏轼很大的启示,使他明白了山外有山,人需谦虚谨慎的道理。

于是他把门外的对联改为“立志识尽天下字,发愤读尽人间书”。

如果当初苏轼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那么他就不会那么狂妄;如果苏轼没有遇到那个教导他人应谦虚谨慎的老者,也许他已经变成第二个方仲永,而不是一代文豪。

思考:这是两篇作文的主体段,都用的苏轼的事例,同学们比较两段的写法,说说文段二比文段一好在哪里?请具体分点指出。

明确: 1、增加了论点,使文章结构清晰;2、事例简洁凝练,紧扣分论点;3、有论有据,使论点、事例更具说服力,文章有了深度。

二、典例导练(投影)典例一: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步,才会彰显个性,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讲坛第一课新材料作文怎样审题、立意范例导引:这则材料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陈述的对象分别是什么?用简练的语言简述他们的行为。

还在念大学的时候,雅格布•格林和威廉•格林俩兄弟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样一个假设:几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的故事或许与人类发展的历史暗藏联系。

为此,兄弟俩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共收集整理出八十六个传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出这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联系。

于是他们把厚厚的笔记往书架上一搁,又开始了其他工作。

后来,一个朋友偶然发现了这本笔记,立刻联系了柏林一家出版社,把这些故事结集出版,这本故事集至今已经再版两万多次,印刷量超过一个亿,曾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

这本故事集就是世界儿童耳熟能详的《格林童话》。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们可以得出这些角度:⑴格林兄弟:格林兄弟收集、研究民间故事,因为研究无果便将文稿束之高阁。

⑵他们的朋友:朋友发现了这本文稿,将文稿给了出版社出版发行。

⑶结果:文稿出版后,多次再版,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成为经典名著《格林童话》。

接着,对这些行为我们多一些追问,为什么会这样?假如不是这样,那会如何?⑴从整则材料的角度看,《格林童话》虽然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出版发行,但它大放异彩的背后却蕴含着必然的因素。

由此,我们可以阐发偶然与必然(或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关系。

⑵从格林兄弟的角度看:A.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轻言放弃。

B.动机(意愿)与结果常常是背离的。

C.守与变(人生的选择):如果格林兄弟依然故我,坚持着或许没有结果的研究,这无异于皓首穷经,耗费生命,因此为格林兄弟的知难而退、及时抽身喝彩。

人生的选择有许许多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千千万万,一条道走到黑,并非明智之选。

⑶从朋友的角度看,可以做如下立意:A.朋友没有把这本笔记据为己有,没有剽窃格林兄弟的成果,表现出无私的美德,他正是这部经典面世的推手。

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感谢这样一些无私的发现者和推动者。

B.正是这位慧眼识宝的朋友,才使得《格林童话》流传百世,所以,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有价值的东西,缺少的是发现的眼睛。

⑷从《格林童话》的流传看:A.《格林童话》的一版再版,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证明了经典具有超越时空的永远魅力。

B.如果没有朋友的发现,这部皓首穷经的作品也许仍然束之高阁乏人问津,所以,有时成就伟大的作品也需要一些机遇和运气。

C.《格林童话》被四十多个国家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证明根植于人民、生活,为大众所欢迎的作品才有永恒的生命力。

D.衡量事物的价值不能只有唯一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

(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E.存在与价值的关系:当这些童话被格林兄弟束之高阁的时候,它的价值无法完全实现;当它被出版发行后,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

什么样的存在,决定了什么样的价值。

小结:①整体性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审题立意时必须从材料整体出发,全面把握所给材料的意旨。

不可“断章取义”立意作文。

比如从朋友的角度,我们可以提炼出无私的精神品质,但如果只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谈,那是片面的、脱离了材料的。

而如果从文明进程需要无私的发现和推动者来讲,则是符合材料内容和含义。

②筛选性原则:选取哪个角度去构思作文,这就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哪个角度占有的材料丰富,能够将问题分析深透,或哪个角度较新颖,见解较深刻,就选取哪个角度去写作。

一句话,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③创新性原则所谓创新性原则,即立意要有独到新颖之处,要有不同于一般考生的见解,避开“大众化”,选取新视角,开拓新思维,发表新见解。

但创新不可脱离原材料,观点要能自圆其说,否则,立意就偏离题意了病例透视1.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从下列材料中确立的这些论点,是否合理?请说明评判理由。

有人骑一匹国马,另一个人骑着一匹骏马,在同行的过程中,骏马咬破了国马长鬃毛下的脖颈,流了不少血,但国马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照样走它的路。

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身在颤抖。

骏马主人告诉了国马主人,国马主人说:“它大概是因为咬伤了国马而羞愧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

”于是牵来国马,国马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很快骏马就恢复如初了。

论点1: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美德;论点2:“以牙还牙”当缓行;论点3:宽容要看清对象;论点4:害人之心不可有;论点5:自省自悔,精神可嘉;论点6:对症下药才能除病根。

上述的六个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是从“国马”、“骏马”、“主人”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的:第1、2、3个论点是从国马的角度立意的。

国马被骏马咬伤后,流血不少,但却忍让宽容,用自己的牺牲唤起别人醒悟,得出了“宽容是一种崇高的美德”的观点。

国马被骏马咬伤后并未还击,得知骏马为此羞愧不已,不饮不食时,国马理解骏马一时妒忌的心态,前往亲近劝慰,使骏马恢复如初,从而得出了“‘以牙还牙’当缓行”的结论。

国马宽容忍让骏马。

并前去亲近劝慰,是因为它发现对方也是一匹难得的骏马,而并非“驽马”,因此才有“宽容要看清对象”的结论。

4、5两个论点是从骏马的角度立意的,骏马咬伤国马后,饮食不思,浑身发抖,几乎丧命,后又能知错自省,羞愧难当,从而得出4、5两个论点。

论点6是从主人角度得出的观点。

这则材料的寓意,旨在歌颂国马的宽容、忍让、仁爱的美德和赞颂骏马知错羞愧、自省自悔的精神,意在呼唤一种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因此观点中的论点1、5切合材料意旨。

论点2、3、4、6只涉及材料的局部,意义不大,显得勉强,力度不够。

强化训练1根据下列的材料进行思考,确立一个论点。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

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

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强化训练1参考答案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①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②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

所以适当的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③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被,才能百战不殆。

强化训练2根据下列的材料进行思考,确立一个论点。

2008 年9 月15 日,英国圣公会向已故生物学家达尔文道歉,承认100 多年前误解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

圣公会在致歉函中写道:“查尔斯•达尔文先生,在你诞辰200 周年即将到来之前,英国圣公会向你致歉,我们当初对你(的理论)作出错误反应,误解你且影响其他人对你的看法。

”达尔文后人对圣公会的做法并不领情。

达尔文的玄孙认为,迟到百年的道歉“没有意义”。

批评人士称圣公会的这一举动“荒谬可笑”。

强化训练2参考答案文章可从多个角度切入立意:①从圣公会致歉的角度,要勇于承认错误;②从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角度,坚持真理需要勇气和信心;③从时间的角度,真理是经得起考验的;④从圣公会100多年前做法的角度,对问题不要轻率地下结论;⑤从达尔文玄孙及批评人士的角度,要宽容别人的过失。

……第二课如何运用“追根溯源,探究原因”的方法切分论点范例导引阅读下面这篇文章,请找出主体部分的各个分论点,并思考这些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什么关系。

一花一世界更深夜静时,寂寂无人处,总有一个声音在低语:“这世界是什么?”我知道,那是不安分的心在叩问灵魂。

世界是什么?数千年前,尼罗河畔,那些长髯飘飘的学者们便在争论这个难题。

有的说,世界是火,有火才有生命;有的说,世界是水,海是我们最初的家园;还有的说,世界是空气、是泥……一个叫毕达哥拉斯的老头甚至认为,世界是数。

其实,他们都对。

世界是如此多元,惟其多元才丰富,惟其丰富才有我们这些思想迥异的人。

范例导引人与人是如此的不同。

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

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儿是春住处?”王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还有苏轼说、秦观说、黄庭坚说……王安石倒是承认,二十四番花信风罢了,春自然也走了。

春归何处?引得这些词人话语纷纷。

其实他们都对,诗人有诗人的天地,对万物莫不有自己的理解。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同的人对世界自然有不同的理解,丰富的答案。

或许理解不同是因为角度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个人总只能占一位置,一位置就只能见一方风景。

不同的只是,有的人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有的人站得低些,见的片面些。

一张白纸上有一黑点,有的人认为这是一张白纸,有的则认为那是一团黑点,他们从不同角度看,答案便多样。

角度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多样。

一团乱麻,头绪纷纷。

可以像徐志摩那样细心地解,解得“眼儿疼,手指酸”,可终于笑解烦恼结;也可以借长剑,手起刀落,亚历山大王除了连环套。

哪个是更好的方法?殊途同归,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不同的人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别。

多样的方法形成了多样的答案。

面对这个考题,可以写议论文,可以写散文,可以写记叙文,甚至写诗歌;面对我们的人生,我们可以有多彩的选择。

可以扬鞭大漠,可以隅居江南,可以坐拥书城,可以铁马金戈。

只要我们记住对祖国有益,那么人生的答案尽可以丰富多样。

多样的理解,多样的角度,多样的方法,多样的答案。

世界是什么?真的很难回答,因为可以有如此多的答案。

人生如何选择?真的很难挑选,可以快走追赶,直指成功;可以慢走领略,欣赏夹岸平沙、落英缤纷。

既然有如许答案,何不在多元的世界里,以包容的心态看万事万物?容许在前提正确的情况下作出各异的价值取向,让世界更精彩。

如是想,不安分的心慢慢归于平静。

因为开始明白,自己不过是多元天地中小小的一元。

一花一世界,世界开满各异的繁花。

(2000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浙江一考生)本文的分论点依次为:①“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思想”,②“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理解”,③“不同的角度形成不同的方法”,④“不同的方法形成不同的答案”。

这些分论点互为因果,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阐述了答案丰富多彩的原因,一气呵成,严丝合缝。

小结:从根本上说,议论文的主体就是在回答一个“为什么”的问题。

当我们在论证某个论点时,应该开动思维,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换句话说,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