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2D .不存在3B . 3C . 4D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A 组一、选择题1.若直线 x =1 的倾斜角为 α,则α ().A .等于 0B .等于πC .等于π2.图中的直线 l 1,l 2,l 3 的斜率分别为 k 1,k 2,k 3,则( ).A .k 1<k 2<k 3C .k 3<k 2<k 1B .k 3<k 1<k 2D .k 1<k 3<k 2(第 2 题)3.已知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1,4),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且l 1∥l 2,则 x =().A .2B .-2C .4D .14.已知直线 l 与过点 M (- 3 , 2 ),N ( 2 ,- 3 )的直线垂直,则直线 l 的倾斜角是().A . π2ππ3π45.如果 AC <0,且 BC <0,那么直线 Ax +By +C =0 不通过(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6.设 A ,B 是 x 轴上的两点,点 P 的横坐标为 2,且|P A |=|PB |,若直线 PA 的方程为x -y +1=0,则直线 PB 的方程是().A .x +y -5=0B .2x -y -1=0C .2y -x -4=0D .2x +y -7=07.过两直线 l 1:x -3y +4=0 和 l 2:2x +y +5=0 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A .19x -9y =0B .9x +19y =0C .19x -3y = 0D .3x +19y =08.直线 l 1:x +a 2y +6=0 和直线 l 2 : (a -2)x +3ay +2a =0 没有公共点,则 a 的值是().a+1B.-a+1C.aD.-A.3B.-3C.1D.-19.将直线l沿y轴的负方向平移a(a>0)个单位,再沿x轴正方向平移a+1个单位得直线l',此时直线l'与l重合,则直线l'的斜率为().A.a a a+1a+1a10.点(4,0)关于直线5x+4y+21=0的对称点是().A.(-6,8)二、填空题B.(-8,-6)C.(6,8)D.(-6,-8)11.已知直线l1的倾斜角1=15°,直线l1与l2的交点为A,把直线l2绕着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l1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为60°,则直线l2的斜率k2的值为.12.若三点A(-2,3),B(3,-2),C(12,m)共线,则m的值为.13.已知长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1),B(1,0),C(3,2),求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14.求直线3x+ay=1的斜率.15.已知点A(-2,1),B(1,-2),直线y=2上一点P,使|AP|=|BP|,则P点坐标为.16.与直线2x+3y+5=0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6的直线方程是.17.若一束光线沿着直线x-2y+5=0射到x轴上一点,经x轴反射后其反射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三、解答题18.设直线l的方程为(m2-2m-3)x+(2m2+m-1)y=2m-6(m∈R,m≠-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m的值:①l在x轴上的截距是-3;②斜率为1.△19.已知ABC的三顶点是A(-1,-1),B(3,1),C(1,6).直线l平行于AB,交AC ,BC 分别于 E ,△F , 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求直线 l 的方程.4(第 19 题)20.一直线被两直线 l 1:4x +y +6=0,l 2:3x -5y -6=0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好是坐标原点,求该直线方程..21.直线 l 过点(1,2)和第一、二、四象限,若直线 l 的横截距与纵截距之和为 6,求直线 l 的方程.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4- 3- 2 =-1 ,而已知直线 l 与直线MN 垂直,所以直 <0,在 y 轴上的截距 D =- >0,所以,参考答案A 组一、选择题1.C解析:直线 x =1 垂直于 x 轴,其倾斜角为 90°2.D解析:直线 l 1 的倾斜角α 1 是钝角,故 k 1<0;直线 l 2 与 l 3 的倾斜角α 2,α3 均为锐角且α2>α3,所以 k 2>k 3>0,因此 k 2>k 3>k 1,故应选 D .3.A解析:因为直线 l 1 经过两点(-1,-2)、 -1, ),所以直线 l 1 的倾斜角为 π 2 ,而 l 1∥l 2,所以,直线 l 2 的倾斜角也为 π 2,又直线 l 2 经过两点(2,1)、(x ,6),所以,x =2.4.C解析:因为直线 MN 的斜率为 2+ 3线 l 的斜率为 1,故直线 l 的倾斜角是5.Cπ 4 .解析:直线 Ax +By +C =0 的斜率 k = -A B CB直线不通过第三象限.6.A解析:由已知得点 A (-1,0),P (2,3),B (5,0),可得直线 PB 的方程是 x +y -5=0.7.D8.D9.B解析: 结合图形,若直线 l 先沿 y 轴的负方向平移,再沿 x 轴正方向平移后,所得直线与 l 重合,这说明直线 l 和 l ’ 的斜率均为负,倾斜角是钝角.设 l ’ 的倾斜角为 θ,则tan θ=-10.Daa +1.∴k AB =k AC , -2-3= .解得 m = .+2 ∴ y -1 y -2 y -1 1 x +解析:这是考察两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直线5x +4y +21=0 是点 A (4,0)与所求点 A'(x ,y )连线的中垂线,列出关于 x ,y 的两个方程求解.二、填空题11.-1.解析:设直线 l 2 的倾斜角为α 2,则由题意知:180°-α2+15°=60°,α2=135°,∴k 2=tan α2=tan (180°-45°)=-tan45°=-1. 12. 1.2(第 11 题)解:∵A ,B ,C 三点共线,m -3 1 3+2 2213.(2,3).解析:设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x ,y ),∵AD ⊥CD ,AD ∥BC ,∴k AD ·k CD =-1,且 k AD =k BC .· =-1, =1.x -0 x -3 x -0⎧x =0 ⎧x =2 解得 ⎨ (舍去) ⎨⎩ y =1 ⎩ y =3所以,第四个顶点 D 的坐标为(2,3).14.- 3或不存在.a解析:若 a =0 时,倾角 90°,无斜率.若 a ≠0 时,y =- 3 1a a∴直线的斜率为- 3 a.15.P (2,2).解析:设所求点 P (x ,2),依题意: (x + 2)2 + (2 - 1)2 = (x - 1)2 + (2 + 2)2 ,解得 x =2,故所求 P 点的坐标为(2,2).16.10x +15y -36=0.c c18.①m =- 5 ;②m = .②由题意,得 =-1,且 2m 2+m -1≠0.解得 m = .解析:由已知,直线 AB 的斜率 k = 1 + 1 1,所以 E 是 CA 的中点.点 E 的坐标是(0, ).= x ,即 x -2y +5=0. ⎧⎪4x +y 0+6=0⎩解析:设所求的直线的方程为 2x +3y +c =0,横截距为-,纵截距为- ,进而得 2 3c = - 36 5.17.x +2y +5=0.解析:反射线所在直线与入射线所在的直线关于 x 轴对称,故将直线方程中的 y 换成-y .三、解答题43 3解析:①由题意,得2m - 6m 2 - 2m - 3=-3,且 m 2-2m -3≠0.解得 m =- 5.3m 2 - 2m - 32m 2 + m - 14319.x -2y +5=0.= .3 + 1 2因为 EF ∥AB ,所以直线 EF 的斜率为 1 2.△因为CEF 的面积是△CAB 面积的 1 54 2直线 EF 的方程是 y - 5 12 220.x +6y =0.解析:设所求直线与 l 1,l 2 的交点分别是 A ,B ,设 A (x 0,y 0),则 B 点坐标为(-x 0,-y 0).因为 A ,B 分别在 l 1,l 2 上,所以 ⎨ 0⎪-3x 0+5 y 0-6=0 ①②①+②得:x 0+6y 0=0,即点 A 在直线 x +6y =0 上,又直线 x +6y =0 过原点,所以直线 l 的方程为 x +6y =0.21.2x +y -4=0 和 x +y -3=0.∴直线 l 的方程为 + =1 .2∵点(1,2)在直线 l 上,∴ + =1 ,a -5a +6=0,解得 a 1=2,a 2=3.当 a =2 时,直线的方程为 x+ = 1 ,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当 a =3 时,直线的方程为+ = 1 ,解析:设直线 l 的横截距为 a ,由题意可得纵截距为 6-a .x ya 6-a1 2 a 6-ay x y2 43 3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综上所述,所求直线方程为 2x +y -4=0 和 x +y -3=0.。

第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自我测试题

第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自我测试题

第三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自我测试题一、选择题1、谐振动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A 匀加速运动;B 匀减速运动;C 匀速运动;D 变加速运动。

2、下列振动中,哪个不是谐振动?A 弹簧振子的振动;B 当摆角不大(<50)时的单摆的振动;C 位移方程满足x=sin(ωt+φ)的振动;D 拍皮球时皮球的振动。

3、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

当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则初位相为:A 0;B 2π;C 2π-;D 3π 4、当一物体系在一弹簧上作振动,振幅为A ,无阻尼,则:A 当位移是±A ,它的动能最大;B 在运动过程中它的总机械能有改变;C 在任一时刻其势能不变;D 当位移为零时它的势能为最小。

5、有一质量为4kg 的物体,连在一弹簧上,在垂直方向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米。

当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为自然长度。

那么物体在最高点时的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之和为:(设弹簧伸到最长时重力势能为零,并取g= l0m/s 2)A 60J ;B 40J ;C 20J ;D 80J 。

6、某质点参与x 1=l0cos(πt -π/2)cm 及x 2=20cos(πt+π/2)cm 两个同方向的谐振动,则合成振动的振幅为:A 20cm ;B l0cm ;C 30cm ;D lcm 。

7、设某列波的波动方程为y=l0sin(10πt -x/100)cm ,在波线上x 等于一个波长处的点的位移方程为:A y= 10sin(10πt - 2π);B y= l0sin10πt ;C y= 20sin5πt ;D y= l0cos(l0πt - 2π).8、已知波动方程为y=0.05sin(l 0πt-πx )cm ,时间单位为秒,当t=T/4时,波源振动速度V 应为:A V= 0.5π;B V=-0.5π2;C V= 0.5πcos10πt ;D V= 0。

9、已知一个lkg 的物体作周期为0.5s 的谐振动,它的能量为2π2J ,则其振幅为:A 2m ;B 0.5m ;C 0.25m ;D 0.2m 。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量是2.B.变量是C、π、r。

C.变量是C、r。

D.常量是2、r2.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2B.x≥2C。

x<2.D。

x>23.据测试:拧不紧的水龙头每分钟滴出100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小康同学洗手后,没有把水龙头拧紧,水龙头以测试的速度滴水,当小康离开x分钟后,水龙头滴出y毫升的水,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XXX4.以下图,一列快车从甲地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动身,设慢车行驶的工夫为x (h),两车之间的间隔为y(km),图中的折线透露表现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B点透露表现此时快车抵达乙地B。

B﹣C﹣D段透露表现慢车先加快后减速最后抵达甲地 C.快车的速度为km/h。

D.慢车的速度为125km/h5.柿子熟了,从树上落下来.下面的()图可以大致刻画出柿子下落过程中(即落地前)的速度变化情况.XXX.6.一个长方体木箱的长为4㎝,宽为体的体积V与高为宽的2倍,则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S与的关系及长方的关系分别是()A.C.B.D.7.“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迟钝匍匐的乌龟,自满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

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透露表现乌龟和兔子所行的旅程,t为工夫,则以下图象中与故工作节相符合的是()XXX.C.D.8.自行车以1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t时)它所行走的路程S(千米)与所用的时间(之间的关系为()A。

S=10+t。

B.C。

S=D。

S=10t9.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弹簧的承受范围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x(kg)间有下表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x/kgy/cm 20 20.5 21 21.5 22 22.5A.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cmB。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测试题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测试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选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A.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B.B.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C.C.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D.D.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 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A.A.一化全改一化全改一化全改B.B.一化四改一化四改一化四改C.C.一化三改一化三改一化三改D.D.一化两改一化两改一化两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C3. 从1949年到1952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恢复(年经过三年时间,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恢复( )A.A.民主革命任务民主革命任务民主革命任务B.B.抗美援朝任务抗美援朝任务抗美援朝任务C.C.打倒地主任务打倒地主任务打倒地主任务D.D.国民经济任务国民经济任务国民经济任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D4.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经济成分有() A.A.四种四种四种B.B.五种五种五种C.C.六种六种六种D.D.七种七种七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A.A.经销代销经销代销经销代销B.B.和平赎买和平赎买和平赎买C.C.统购包销统购包销统购包销D.D.加工订货加工订货加工订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6.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A.A.过渡性社会过渡性社会过渡性社会B.B.独立性社会独立性社会独立性社会C.C.半独立社会半独立社会半独立社会D.D.可有可无社会可有可无社会可有可无社会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7.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一个具有( )A.A.多面性的阶级多面性的阶级多面性的阶级B.B.三面性的阶级三面性的阶级三面性的阶级C.C.两面性的阶级两面性的阶级两面性的阶级D.D.单面性的阶级单面性的阶级单面性的阶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C8. 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是()A.A.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B.B.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C.C.民主主义民主主义民主主义D.D.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民族主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B9.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10.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 ()()A.A.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B.B.革命和改革的路线革命和改革的路线革命和改革的路线C.C.改良和前进的路线改良和前进的路线改良和前进的路线D.D.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稳步前进与大力发展的路线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A。

第3章测试题

第3章测试题

序号题目1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搜索引擎多数是以( )方式表现的 (1分)A、目录索引B、搜索页面C、全文检索D、邮件索引2下列关于搜索引擎站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1分)p54A、百度属于目录搜索引擎B、元搜索引擎的代表有google、Dogpile等C、Infospace属于全文搜索引擎D、也是国内用户使用比较多的搜索引擎之一3字段检索是一种用于限定提问关键字在数据库记录中出现的区域,控制检索结果的相关性,提高检索效果的检索方法,多以字段限定方式实现。

搜索引擎常用的字段不包括 (1分)p55A、TextB、hostC、nearD、Subject4下列哪个不是文件下载工具? (1分)p60A、Easy BurningB、ThunderC、NetantsD、BitComet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分)p40A、通过浏览器上网看网页就是一种WWW服务。

B、WWW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向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所提供信息的基本单位是网站。

C、WWW最大特点是拥有非常友善的图形界面,非常简单的操作方法以及图文并茂的显示方式。

D、 浏览器是标准的互联网访问工具,无论使用什么操作系统,访问哪个国家的网站,都可以借助浏览器完成。

6在网上市场调查中常用的分析图表不包括: (1分)p79A、圆饼图B、柱形图C、拓扑图D、曲线图7网络市场调研的内容不包括: (1分)p71A、用户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B、竞争对手心理研究C、市场需求研究D、宏观环境研究88、在问卷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分)p74A、提问的意思和范围必须明确B、问题应是能在记忆范围内回答的C、问题设计应力求详细,问题越多越有效果D、以过滤性的提问方法来展开问题9下列有关电子邮件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1分)A、只有同一网站邮件服务器的用户才可以互相收发邮件。

B、电子邮件的使用方式中,客户端方式与www方式相比更加方便、快速,但配置、维护工作量也较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把盛有-5℃冰块的试管放入盛有足量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则试管里的冰()A.温度能达到0℃、且能熔化 B.温度能达到0℃,但不能熔化C.不能达到0℃,也不能熔化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在舞台演出时,常常使用干冰营造出若隐若现的白雾,颇具梦幻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直接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周围的空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3.下列事例能使蒸发变慢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4.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橡胶、玻璃B.沥青、蜂蜡、铁C.冰块、铁、海波D.松香、石蜡、塑料5.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包严实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儿再喝,这样做的目的是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光照暴晒下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6.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2m/s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D.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7.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1/ 7A .用“干冰”来给食物保鲜是利用了“干冰”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B .水沸腾时烧水的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D .医生常用涂酒精的方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温,原因是酒精比热容较大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蝙蝠能在漆黑的夜空中飞行,是因为蝙蝠的眼睛可以在夜间看见物体B .打雷时,总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C .固态的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D .树上熟透的苹果会落向地面,而不会飞入空中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 .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10.寒冷的冬天,小朋友在室外玩肥皂泡时,发现肥皂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一小木块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位同学分别用大小为20N、70N的水平拉力同时拉它,该木块所受的和可能是()A.20N B.30N C.60N D.100N2.如图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的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 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 cm。

g取9.8 m/s2。

由此可知()A.弹簧的原长是1.70 cmB.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5 N/mD.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3.如图所示,两个同样的弹簧秤每个自重都是0.1N,下端挂钩的重力忽略不计,甲“正挂”,乙“倒挂”,在乙的下方挂上重0.2N的砝码,则甲、乙两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A.0.3N 0.3N B.0.3N 0.2NC.0.2N 0.3N D.0.4N 0.3N4.在同一平面内有n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其合力为零。

现在将其中的一个力F1在该平面内顺时针转过60°,其余的力均不变,则此时物体受的合力大小为()A.F1 B.F1 C.2F1 D.2F15.一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粗糙斜面上,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除拉力F外,关于木块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重力和下滑力作用B.木块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压力作用C.木块受到重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D.木块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作用6.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质点代替实际物体是采用了理想模型法B.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类比法C.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采用了等效替代法D.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及正压力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7.一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先用水平力F推m,如图,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①物体m所受的静摩擦力逐渐减小到零②物体m所受的弹力逐渐增加③物体m所受的合力逐渐增加④物体m所受的合力不变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8.如右图所示, 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 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A.μ1mg B.μ2Mg C.μ2(m+M)g D.μ1mg+μ2Mg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C.一个质量一定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相同D.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10.假如要撑住一扇用弹簧拉着的门,在门前地面上放一块石头,门往往能推动石头慢慢滑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晶体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说明该晶体是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的原子间只存在共价键,而分子晶体内只存在范德华力C.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科学的方法是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D.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也一定含有阴离子2.下列每组物质发生所述变化克服的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氯化铝和干冰升华B.钠和硫熔化C.食盐和氯化氢溶解于水D.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硫熔化3.对于氯化钠晶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它是六方紧密堆积的一个例子B.58.5 g氯化钠晶体中约含6.02×1023个NaCl分子C.与氯化铯晶体结构相同D.每个Na+与6个Cl-作为近邻4.碳化硅(SiC)常用于电炉的耐火材料。

关于SiC说法正确的是A.易挥发B.能导电C.熔化时破坏共价键D.属于分子晶体5.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且紧邻的Na+共有6个C.在冰中,每1molH2O分子形成2mol氢键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个CO2分子6.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C(金刚石)和CO2B.CH4和H2O C.NaBr和HBr D.Cl2和KCl 7.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

如图为其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PA.磷化硼的化学式为2B.磷化硼晶体的熔点高,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磷化硼晶体属于共价晶体D.磷化硼晶体在熔化时需克服范德华力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错误的是A.半径:F—>Na+>Mg2+>Al3+B.沸点:H2O<H2S<H2SeC.酸性:HClO4>H2SO4>H3PO4D.熔点:SiO2>NaCl>CO29.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晶体,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8小题)
1.在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来加热水的过程中,热水器里的水温随所晒时间的长短而变化,这个问题中因变量是()
A.太阳光强弱
B.水的温度
C.所晒时间
D.热水器
2、如图所示是某市某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天15时温度最高B.这天3时温度最低
C.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D.这天21时的温度是30℃
3.小强将一个球竖直向上抛起,球升到最高点,垂直下落,直到地面.在此过程中,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中的哪一幅来近似地刻画()
4.长方形的周长为24厘米,其中一边为x(其中x>0),面积为y平方厘米,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可以写为()
A、2x
y= B、()2
12x
y-
= C、()x
x
y⋅
-
=12 D、()x
y-
=12
2
5.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米)与时间t(秒)的关系式为1
2
32+
+
=t
t
s,则当4
t=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A.28米 B. 48米 C.57米 D. 88米
6kg)间有下面的关系:x 0 1 2 3 4 5
y 10 10.5 11 11.5 12 1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10cm
C. 物体质量每增加1kg,弹簧长度y增加0.5cm
D.所挂物体质量为7kg时,弹簧长度为14cm
7.甲、乙两人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法:
①他们都骑行了18千米;②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③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④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⑤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8.小明从家骑车上学,先上坡到达A地后再下坡到达学校,所用的时间与路程如图所示.如果返回时,上、下坡速度仍然保持不变,那么他从学校回到家需要的时间是()
A.8.6分钟B.9分钟C.12分钟D.16分钟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小题)
9.某公司销售部门发现,该公司的销售收入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_____________是自变量,______________是因变量。

10.一蜡烛高20 厘米,点燃后平均每小时燃掉4厘米,则蜡烛点燃后剩余的高度h(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 从关系式可知这支蜡烛最多可以燃烧________小时。

11.某下岗职工购进一批水果,到集贸市场零售,已知卖出的苹果
数量x与售价y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则用x表示的关系式是__ ___.
12.如图4所示的关系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去书店,又去学校取封信后马上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则小明从学校回家的平均速度为千米∕小时.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4小题)
数量x(千克) 1 2 3 4 5
售价(元)2+0.1 4+0.2 6+0.3 8+0.4 10+0.5
图4
13.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当圆柱的高h(cm)变化时,圆柱的体积V(cm3)也随之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2)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写出圆柱的体积V与高h之间的关系式;
(3)当h由3cm变化到6cm时,V是怎样变化的?
14.为了解某品牌轿车的耗油情况,将油箱加满后进行了耗油试验,得到如表数据:
(1)该轿车油箱的容量为L,行驶150km时,油箱剩余油量为L;
(2)根据上表的数据,写出油箱剩余油量Q(L)与轿车行驶的路程s(km)之间的表达式;
(3)某人将油箱加满后,驾驶该轿车从A地前往B地,到达B地时邮箱剩余油量为8L,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5.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A地到B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
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谁先出发?先出发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
(2)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
(3)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

16.小明在暑期社会实距活动中,以每千克0.8元的价格从批发市场购进若干千克西瓜到市场上去销售,在销售了40千克西瓜之后,余下的每千克降价0.4元,全部售完.销售金额与售出西瓜的千克数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求降价前销售金额y(元)与售出西瓜x(千克)之间的关系式;
(2)小明从批发市场共购进多少千克西瓜?
(3)小明这次卖瓜赚了多少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