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1、交通的定义: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

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城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城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战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大纲

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1. 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2. 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内容;3. 掌握城市交通规划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内容;4. 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分析和完成在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阶段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设计任务,并能对编制专项交通工程规划提出任务和要求。

二、考试内容上册1. 概论了解我国各大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掌握城市道路与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及课程特点。

2. 基本知识设计车辆基本的概念和基本尺寸,常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面积标准;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

3.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平曲线要素;平曲线衔接的规划要求;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横净距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4. 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概念;纵坡值的确定因素;凸行竖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的设置条件;竖曲线要素及半径的选择。

5.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规划设计要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要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与选择;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考虑的内容。

6.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平面交叉口要素设计;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用地面积;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点和适用条件;立体交叉口的设置条件、类型和适用性。

7. 城市道路路面、桥梁和隧道规划城市道路路面种类及其特点;城市桥梁选址;城市高架桥设计要求;城市隧道设计要求。

下册1. 总论了解城市交通的现状;掌握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城市对外交通了解城市对外交通中铁路、港口、公路及航空港规划中的分类、组成;掌握铁路、港口、公路及航空港规划中的一般技术要求。

3. 城市交通规划掌握城市交通的特性;掌握OD调查方法;掌握现状特征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了解交通需求分析与预测;掌握交通分配原理与方法。

4. 城市交通网络规划公共交通的运载能力;公共交通线网与站场规划;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及线网规划5. 城市道路网规划熟悉影响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掌握不同城市形态路网规划的特点;掌握城市道路系统空间布置及专用道路系统空间布置原则;掌握停车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了解智能交通系统。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T T(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体活动空间自由活动圈(直径~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

舒适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限制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接触区(直径~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一般选取~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

2.停车方式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第二章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道路提纲

道路提纲

4.9 道路横断面布置
4.9.1 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道路横断面根据交通组织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 幅路和四幅路。
单幅路。车行道上不设分车带,机动车行驶在车行道中间,非机动 车在路面两侧行驶,其间以路面划线组织交通。国外常将自行车道铺 成红色的路面。单幅路适用于支路、商业街,交通量小的次干路,车 速不大的郊区道路。在旧城道路网较密的地区,也有利用两条相近的 单幅路组织一对单向交通的,这在国外用得很普遍。我国由于有大量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同向行驶时,相互干扰较多,有的城市将同向行驶 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改为逆向行驶,再在相近的一对道路上配对组织 双向行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4 2 2
4.2 机动车道 4.2.3 机动车道的车道数
设计机动车道时应注意的问题
机动车道的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 对于道路交通量有潮汐变化的机动车道,车道数采 用奇数或偶数均可,在每条车道上空的两面都装有红 (或×)灯和绿(或↑)灯,当早上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 很大时,可以将大部分车道开放绿灯,满足车辆交通 要求,这时相向可通行的车道减少;当下午高峰小时 相向交通量增大时,可以变换交通信号灯,使绿灯的 车道数增加。

4.5 路侧带和人行道
4.5.4 人行道的布置
在车辆交通频繁的主干路上,人行道宜放在绿带或设 施带的右侧,使行人离机动车流远些,少受干扰和废 气污染。 在快速路上,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应严格分离,快速路 上的车辆要停车必须驶入边上平行的辅路(支路),才 能让行人上下车。跨过快速路的行人必须从行人天桥 或地道内通过。
人行道最小宽度(米) 项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公共文化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汽车站 目 表 4.5.1 大城市 3 5 5 4 中、小城市 2 3 4 4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研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研复习

一、道路交通定义1)道路(4)道路是能够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具有城市交通运输、公共空间、防灾减灾、空间结构形态及空间引导等方面的功能。

道路是交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负担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

2)交通(1)交通是人与物的运输与流通,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方式有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有城市对外的市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行组织形式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二.道路分级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级别的确定是由交通流量确定的,具有相应的城市职能。

快速路:机动车道路(双幅或四幅路),解决中长距离、大运量过境的交通问题;主干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适当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城市分区之间的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形式);次干路:通达性,从交通逐渐过渡到生活;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道路分类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分类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干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为支线公路。

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车辆停发方式:(13)(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c)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车辆的停放方式:(13)按场地可划分为平行式(平行道路停放)、垂直式(垂直道路停放)、斜列式(与道路成角度停放,60°、45°、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道路具有交通、形成城市结构、公共空间、防灾、繁荣经济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当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时,人的活动自如。

一般选取1.4~3.7㎡/人的空间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我国行人平均步幅63.6cm。

步速集中于60~78m/min的范围间。

车型总长总宽总高小型汽车 5.0 1.8 1.6普通汽车12 2.5 4.0自行车 1.93 0.6 2.25车辆的停发方式: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家庭停车、建筑周边停车)2、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公共停车场)3、前进停车,前进发车(铰接车停车场)车辆的停放方式:1、平行式2、垂直式3、斜列式各种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火车自行车其它非机动车最小净高 4.5 5.0 5.5 6~6.5 2.5 3.5停车用地总面积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计算机动车80%~90%,自行车10%~20%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25~30㎡/停车位停车楼地下停车库30~35 路边停车带16~20小型汽车垂直式后退停车W车6.0 L车2.8 W道6.0 W停18.0 A停25.2汽车动力因数D 汽车单位重量的有效牵引力交通流的分类按交汇流向分: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按道路服务水平分: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交通量、速度、密度用通行能力来评价道路的服务水平道路的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

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指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车辆交通流特征:车流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道路车流量: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一般取一年的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提纲(上)道路具有————————和——的功能。

道路是——和——的工程设施。

城市道路是——————的基础。

城市道路路网是——的骨架。

P4我国将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及——等。

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和——。

干线公路:支线公路:干线公路可分为————————。

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

公路分级(等级、设计年限、设计速度、AADT、出入口控制)AADT:P5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等,城市道路分为————————四类。

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机动设计速度、道路网密度、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道路宽度)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和——等五部分。

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城市道路设计的原则:P6 、P7行人步行速度与——————有关,而且受——的影响。

行驶在道路上的交通工具按牵引方式分为:——和——。

机动车设计车辆分为:——————三类。

P9汽车的最小弯半径Rmin:车辆的停发方式——————三种。

车辆的停放方式——————三种。

P13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和——两大类。

P14车辆停放的纵、横向净距机动车净高机动车的停放面积城市规划的停车用地,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

8——1。

0平方米计算。

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自行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20%——10%地面停车场的用地面积,每个车位——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的建筑面积,每个车位——路边停车带,每个车位——P15机动车回车场地的常用形式和尺寸(画出四种简图)自行车的停放方式————————P17非机动车净高城市规划中自行车停车场用地,可按每辆车占地板(含通道)1。

2——1。

4平方米计算。

P18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P25交通流交通流具备两个条件————交通流的分类,按交通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按交通流输送的对象可分为————。

按交通流的交叉流可分为——————和——。

交通流的三大参数————和——。

P29交通量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P30交通调查的对象交通调查的内容交通调查的方法交通量调查的四步骤————————。

P31交通量调查的内容————————————————。

交通量计数方法——————————。

P32-33车流量平均日交通量小时交通量时段交通量P36-37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设计车速P38车流密度车头时距车流量、行车速度和车流密度:Q=K*VP39-40汽车在城市道路上的行驶特征:连续流、间断流P41公交车辆运行的典型特征P44运营速度城市货运车辆行驶的特征自行车行驶的特征P46自行车与机动车行驶的特征有那些不同:————————P47道路线形平曲线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设计的主要任务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规划可分为————两个阶段。

城市道路转折角度不大,可把转折点设在交叉口,使道路线形呈折线状。

P48I0——道路横坡P49圆曲线半径分为————和——。

城市道路圆曲线的最小半径与最小长度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

超高横坡度超高设置P51我国的城市道路的超高坡度一般取——。

超高是设置在立交的匝道上和山地风景区道路上。

超高缓和段P52加宽设置P53加宽缓和段长度按渐变率1:15设置,且长度不小于10米。

缓和曲线P54缓和曲线的作用P55汽车在缓和曲线上的行驶时间至少应有3秒。

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缓和曲线可用直线代替。

P56同向曲线反向曲线P58曲线的衔接应注意的问题P59里程桩的编制应用例一P63行车视距包括:————————停车视距会车视距P63-64平面线形视距的保证小车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为1。

2米横净距P65平面线形设计的原则:(1)、(2)、(3)、(4)平面线形设计的步骤:——————————。

P67-68道路纵断面线形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基本纵断面当设计纵坡很时,应采用锯齿形边沟。

道路纵坡道路坡长P71城市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宜控制在5%以下。

自行车的道路纵坡宜控制在2。

5%以下。

紧急停车斗最大纵坡影响因素:————————。

城市道路机动车最大纵坡限制值(含注)P71-73城市道路坡长限制合成坡度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P73-74最小纵坡不同类型路面最小纵坡限制值道路排水方式:——————三种。

锯齿形街沟P75竖曲线的作用P77竖曲线有——和——两种。

竖曲线基本要素:竖曲线长度L、切线长度T和外距E。

(计算公式)P79应用例一P82不同车速竖曲线最小长度竖曲线的长度一般至少为20米。

P83纵断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纵断面线形设计步骤:——————————。

P84-85道路横断面红线宽度P87城市道路可分为:——和——。

在道路设置展宽的街心花园、以及在道路外侧至建筑物之间布置沿街绿地带,均属于城市用地分类中的公共绿地(G1),不属于城市道路用地(S)范围。

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的设计要求P88车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车道的横向安全距离车道宽度小客车的车道宽度:大小客车和公交车的车道宽度:40km/h的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宽度:大于40km/h的各种车辆混行和供大型公交车辆、载重汽车行驶的车道宽度:交叉口的进口道、小客车专用道的车道宽度:混行车道的最小车道宽度:P90城市道路中机动车车道条数(条)机动车车道条数常采用偶数。

公交车辆行驶的车道为何需要设置港弯停靠站机动车道(指路缘石之间)的宽度,双车道取——,三车道取——,四车道取——,六车道取——。

P91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P93车道变换对外侧车道干扰最大。

机动车道单向通行能力折减系数P94如何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非机动车道主要供自行车、三轮车和板车等行驶。

自行车的最小净空高度——。

其他非机动车最小净空高度——。

非机动车的横向安全间距——。

非机动车离侧石的安全间距——。

一条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至少——。

高峰小时自行车交通量大,宽度可达——。

P95一条自行车道的净空宽度——。

自行车道的净空宽度距路缘石的距离——。

自行车道的净空宽度距地下通道墙壁的距离——。

一条自行车道路,单向有二辆自行车并列行驶时,宽度为——,有三辆自行车并列行驶时,宽度为——,P96一条自行车车道的通行能力,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次干路、支路为——。

非机动车道的布置P97人行道的净空高度要在——以上。

人行道的最小宽度不得小于——。

P99人行道最小宽度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公式)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四个等级。

人行道的布置P101-102城市道路与公路不同点之一,是在道路两侧布设了大量市政公用设施。

在人行道上挖的树穴,其宽度也不应计入人行道宽度。

若在人行道一侧设置自行车停车带,其宽度不能算作人行道,用地应计入停车场用地(S32)。

P102道路绿化带宽度宜为道路红线宽度的10%—15%道路绿化包括路侧带、中间分隔带、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分隔带、平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广场、停车场以及道路用地范围内的边角空地等处的绿化。

行道树树干的分叉高度不低于4.0米。

架空电力线与树冠的最小垂直距离P103不同种植的绿化带净宽度表行道树可以单行种植、双行种植、错位双行种植,其宽度为1.5—4.0米。

当接近交叉口或公交停靠站时,可将其绿带缩去3—3.5米,增辟一条车道宽度供停车候驶,或辟作公交港湾停靠站。

路肩路肩可供————和——,并对路面作——,——和——。

路肩分为——和——。

P104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0km/h时,应设硬路肩。

硬路肩最小宽度。

设计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可不设硬路肩。

快速路右侧路肩宽度小于2.5m,且交通量较大时,应设紧急停车带,其间距宜为300—500。

边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和深度不小于0.4m,边沟的坡度为1:1—1:1.5。

边沟长度,一般200—300m有一个出水口,边沟出水口间距最长不超过500m。

P105路缘石路缘石由侧石和平石组成。

城市道路边缘石采用立式,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cm。

牛腿式人行出入口P106分车带分车带可分为——和——。

分隔带可用缘石围砌,高出路面10—20cm。

P107分车带最小宽度P108路拱形式——、——、——和——。

抛物线形路拱适应于路面小于20m的柔性路面。

路拱设计坡度P109非机动车道采用单侧拱坡。

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居住区的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可做成凹形。

道路横断面根据交通组织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

P110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一般包括:——、——、——、——、——。

P112当路幅宽度超过40m时,在道路两侧埋设两套管线。

P113对于东西的道路,不要使建筑物的阴影常年遮盖路面,路幅宜至少为建筑高度的2倍。

城市防灾要求,城市疏散通道及两侧建筑物高度需满足:W+S1+S2≥1/2(H1+H2)+4—8(m). P114道路网规划红线设计道路定线道路定线有——和——两个阶段。

道路定线的原则P119道路定线的远近期结合P122混合交通的低等级道路或V<40km/h的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各种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回旋曲线、直线纵坡、竖曲线)之间的合理组合。

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平面直线与竖曲线的配合平面曲线与直线的组合平面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一、判别平、竖线形组合的优势二、平、竖曲线半径值要配合适当当平曲线半径在1000m以下时,竖曲线半径宜为平曲线半径的10—20倍。

三、平、纵面线形的组合应注意的情况平、竖曲线半径的均衡平、竖曲线不宜重合的界限引道纵坡考虑城市桥梁上有相当数量的非机动车行驶,≤3%.P124-127公路桥面净宽城市桥梁上,人行道宽度≥1.5m桥上没有人行交通,应设0.75m的工作人员通道。

P129桥下通航净空,桥面纵坡≤2%—3%,连接坡道的竖曲线半径>500m。

P130匝道纵坡≤4%—6%.P131展线P132城市道路中展线的实际应用分为解决人工高差和自然高差。

P133展线的分类:——、——、——。

P134回头曲线P135颈距是设计回头曲线的一个重要技术数据。

P136回头曲线技术指标P137道路空间构成要素:——、——、——、——。

道路景观构成要素:——、——、——。

P140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

P140—141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城市道路系统景观的总体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