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一、社会伴我成长1、小鱼和妈妈的对话告诉我们:人与社会密不可分,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人离不开社会。
2、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是社会的成员,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穿衣、说话以及生活的技能,脱离社会,人就无法进行这些正常的社会活动。
因为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人脱离社会,就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人类胜于动物的主要优点,也是人被称为“万物之灵”的原因:人是在社会中成长的。
3、个人离不开社会。
社会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4、群体的特点:由多数人组成的集团。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社会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eg:现在处于儿童群体的,将来会处于老年人群体;人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社会群体中,eg:我既属于青少年群体,也属于同龄群体,也可能是学生群体。
5、在社会中成长。
成长中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扬长避短,同时学习别人的长处,借助社会这面镜子,不断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6、当来自周围的评价和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为什么——应该学会正确的对待这些评价,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了解自己的一个参照,但又不盲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短处、劣势,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优势,全面、正确的看待自己。
二、社会是个大舞台1、家庭: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都将在子女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留下深刻的痕迹,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成长轨迹。
2、学校: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
3、社区: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
“虚拟社区”即“网络社区”,同样需要健康的生活。
网络带给你(青少年)什么乐趣和苦恼呢?——乐趣:通过网络获得丰富多彩的知识,遨游知识的海洋,满足求知欲,拓宽视野……苦恼:过分迷恋上网聊天、游戏或者查看不良网页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20XX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珍惜时间复习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资料可以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
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一)青藏地区(高原山地气候)比较点海拔最高的牧区(青藏高原) 高原圣城(拉萨)自然环境位置:青藏高原,包括青海省和x藏自治区地形:高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高、寒、旱”,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植被:草原(牧草营养成分高) 位置:x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北岸,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气候:冬无严寒,夏季凉爽人文环境牲畜: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衣:藏袍(适应昼夜温差大)食:牛羊肉、奶制品住:帐篷1/ 7交通:牦牛、青藏铁路“日光城”:地势高,空气稀薄、洁净,日照时间长,有“日光城”之称宗教:藏传佛教宗教建筑:布达拉宫、大昭寺传统节日:雪顿节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1、调查步骤(1)确定主题(2)拟定提纲(3)实施调查(4)撰写调查报告2、社会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调查法3、描述家乡的基本点: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如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经济特点:如主要的物产及其分布。
人文特点:如历史沿革、名胜古迹、教育科技、著名人物。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二)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并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和修正。
规则的废立与沿革折射着生活的变化。
2、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质量。
3、规则的存在形式:文字、约定俗成。
2/ 74、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有旧的规则被废除,有新的规则产生,也有许多规则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传播是通过语言、文字或者形象等传递、分享或者交换信息的行为。
如:教育、日常交往、旅游、商贸等。
2、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移、文化教育等。
外来人口的迁入始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一课在社会中成长1、人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这是人类胜过动物的优点。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我们可以借助社会的镜子,不断的弥补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选择自己的未来。
2、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离不开社会;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成长;如果人离开了社会,就是长大了,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3、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多不同的群体,如民族群体、学生群体、消费者群体、农民群体等;在不同的时候,我们可能成为不同群体中的一员。
4、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
有的镜子是良师,有的是益友他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
(2)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
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和成长,用好镜子。
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一致时,我们要正确的对待。
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
善于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
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5、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还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小社会;社区是我们的第三个家,每个社区都是一个小社会;6、学校生活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和社会生活能力,还能培养我们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教育我们树立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7、网络社区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生活空间,人们把它叫作―虚拟社区‖,与真实的社区一样,虚拟社区同样需要健康的生活;第二课社会舞台中的角色1、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在这个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不同场景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我们扮演的社会角色中,有哪些是与生俱来的,有哪些是社会规定的,有哪些是自己期望扮演的?与生俱来的角色:性别、人种、民族、儿女,肤色;社会规定的角色:观众、学生、游客、乘客、顾客、参观者、居民、班长;自己期望的角色:警察、老师、科学家、歌星、董事长。
七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

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一、规则的含义:人们生活的规范和准则。
二、规则的形式:成文的规则与不成文的规则。
三、规则的特点:(1)都具有强制性;(2)需要有人履行监督的职责(警察裁判或法官)(3)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
四、规则演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规不遵、规则老化、无规可依。
五、规则的变化:1、规则“从无到有”的变化(太空交通规则《宠物法》《动物遗弃法案》等)规则从无到有变化的原因:一些新的规则和制度依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制定一些新规则是为了适应新领域中的新事物和新变化。
2、规则“从有到无”的变化(《农业税条例》被废止)。
规则“从有到无”的变化的原因:很多旧的规则和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废除。
3、规则的不断调整、完善(人行道规则的变化)规则不断调整、完善的原因: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六、规则演变的意义:规则的存在,源于生活的需要;规则的演变,见证生活的历史。
即任何规则的出现,包括国家法律和社会制度,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规则的废立与沿革,都是历史进程的折射。
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则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规则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
七、规则的作用:可以建立科学的生活规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并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第二课传媒的行程一、什么叫文化传播:人在社会中的交往都可视为文化的传播。
二、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商贸旅游、人类迁徙、文化教育。
文化传播的其他途径:小到朋友好友聚会、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甚至战争。
三、传媒的定义:作为文化传播的手段或载体的媒介,就是传媒或媒介。
四、对知识就是力量的理解: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
1、书本知识只有运用于生活实践,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最伟大的力量。
学习了知识后应学会运用知识,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2、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没有直接用处的知识,但这并不能降低知识的力量。
五、传媒的发展历程:P84年代尺六、大众传媒的含义: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我们一般称之为大众传媒。
七下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全)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P2图5-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记忆蒙古、俄罗斯、日本和韩国与中国的相对位置。
(P3图5-2)2、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北到南)两大岛:XX岛、XX岛。
3、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势:海陆兼备,疆域辽阔(P4最后一段)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县、县)、乡(镇)2、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轮廓、位置(书本P7,图册P4-5)3、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XX省纬度最低的省:XX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XX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XX维吾尔自治区众多的人口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7亿)。
2、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
3、人口地理分界线:XX——腾冲一线(P8图5-7)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第二课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种类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主要地形:(地图:P11图5-1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XX高原、云贵高原三大丘陵:XX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盆地),准葛尔盆地(纬度最高),XX盆地(掌握每个地形区的特点及其位置等相关内容)主要山脉:(书本P11,社会图册P10-11)季风的影响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分布:(P15图5-19)母亲河(1)黄XX地:巴颜喀拉山中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2)长江源地唐古拉山脉中国第一长河有“黄金水道”之称注入东海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图:P22图5-30)(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X围: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3)南、北方两地的差异:(P24图5-32、33)(P25图5-34、35)秦岭—淮河以南(南方)秦岭--淮河以北(北方)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月均温0℃以上0℃以下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小于800毫米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河湖众多,冬季不结冰,河流少,水量小,冬季结河流水文特征便于航运冰,不利于航运2、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为解决南北方、东西部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而实施的重大工程:西气东输(图册P22)、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煤东运、青藏铁路工程历史与社会要点问答1.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浙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和社会1.中国古代的疆域变化-夏、商、周的兴起与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合并-秦朝统一中国2.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君主与臣民关系-世袭制与功臣封爵-农民和工匠的生活与地位3.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农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4.儒家思想的影响-孔子的思想及其传承-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的意义-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二、古代国家的兴衰1.秦朝的兴起与统一-秦朝建立的原因-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主要措施-秦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2.秦朝的衰落与汉朝的兴起-秦朝的弊端与短暂-刘邦与项羽的争霸-汉朝的建立与巩固三、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与文化交流作用-中国古代的丝绸、茶叶、瓷器等产品的国际影响-唐宋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2.中国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我国汉代与罗马的双方了解和交往-杨馆、罗马车马和汉代陶盆等的突出例证-中国古代文化如何对世界影响四、东亚古代国家的兴起1.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形成与发展-高句丽的疆域与特点-百济的疆域与特点-新罗的疆域与特点2.奈良和平和扶桑社会的形成-日本古代社会与政治-什么是和平时代和据说经济发展时期-什么是扶桑社会出现与经济繁荣的原因五、中国古代的科学与技术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的发明-造纸、丝绸和陶瓷等的制造工艺2.古代中国的数学和天文学-十进制计数法和算盘的使用-天文观测和历法的制定六、中国古代的交通与贸易1.陆上交通与贸易-货币与商业的发展-兵马俑的发现-驿站与驿道对交通和贸易的作用2.水上交通与贸易-运河与河运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港口城市的兴盛七、中国古代的民族和文化多样性1.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的保护2.藏传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藏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卷1学校班级姓名得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1、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A、广东省B、黑龙江省C、浙江省D、上海市2.我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A、哈萨克斯坦B、印度C、俄罗斯D、蒙古3、小华在北京观看奥运会期间,特地买了一些“奥运纪念明信片”寄给她外省市的一些好朋友,以下是她填写的几个地址,其中她好朋友能顺利收到的是()A、安徽省李阳B、江苏省无锡市王丽C、浙江省绍兴市塔山街道D、上海市老城隍庙陈宇4、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被人们称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深圳自古以来,江南就被美誉为“鱼米之乡”,下图代表的区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水乡,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大运河,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孕育了众多的城镇。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A、太湖B、洞庭湖C、东湖D、鄱阳湖6、上图代表的区域河流与湖泊众多,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下列哪一自然因素关系最为密切()A、平原地形B、土壤肥沃C、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人们自古以来重视水利7、下列旅游风光不属于西部地区的是()A、金色海滩B、沙漠戈壁C、茫茫草原D、雪域高原“雾里云间走牛郎,竹荫葱翠掩仙家。
方疑身在神仙境,闻道妇孺语喧哗:祖辈哈尼蘑菇寨,梯田高处是我家;清明碧玉绿世界,八月黄金望无涯。
壮也大观哀牢岭,辛劳世代创奇葩。
”这是《梯田歌》里的一段描绘梯田人文自然景象的几句诗歌。
据此回答以下8—9题8、“梯田是小伙子的脸”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俗语()A、苗族B、土家族C、哈尼族D、蒙古族9、《梯田歌》里所描绘的区域应在我国的()A、海南省B、广东省C、广西省D、云南省10、根据文中提示信息哈尼族人的蘑菇寨(家)一般建在()A、峡谷深处的陡坡上B、向阳开阔的山坡上C、阴暗潮湿的凹地中D、高耸入云的山尖上11、下列规则通常是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的是()A、汽车进入市区不能按喇叭B、“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C、浙江景宁山区年轻让年老、成人让少年的行路规矩 D.、学生必须推车进校12、驾驶员胡斌驾驶红色三菱跑车在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飙车,造成年仅25岁的谭卓生命戛然而止。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期末总复习知识提纲第五单元:走进社会本单元关键词:个人与社会角色与规则一、在社会中成长(一)、每个人都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1,人区别动物的重要原因是人在社会中成长,生活在人类社会中。
2,狼孩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离开社会。
3,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社会群体中,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承担义务,我们要端正角色,承担责任,选择未来。
(二)、社会是人生的最大舞台:家庭学校社区(虚拟社区要文明健康)人生第一所学校第二个家,第一个小社会第三个家,也是一个小社会。
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提高了我们的知识和生活能力,培养我们的思想和志向为我们提供我们良好的社区公共服务。
同理:在工厂单位里,提供施展才华工作地方。
二、在社会中的角色(一),社会角色是变化着的1,社会角色是怎么来的?2,社会角色是变化的可以转换的是有联系的。
(二)、不同角色身份的人应相互理解1,不同角色间因价值观不同,会存在争执和隔膜,要互相尊重、包容、理解、悦纳方可避免2,社会舞台中的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分工,他们之间需要配合,沟通,协调,从而促进社会的大和谐(三),扮演好我们自己的角色1,合格的社会角色(如:学生角色)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2,理想中个人选择的角色的实现,需要从小立志,不懈努力,还要根据实际条件,多沟通,多学习,从现在做起,,,,(P17)3,复习(P17-18)自我测评及相关题目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规则的故事1,规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规则人人遵守2,规则分类:成文规则和约定俗成的习俗(二)、生活离不开规则1,生活需要公平、公正、需要有序高效2,规则面前,人人遵守,人人平等。
(法律)(三)、规则源于生活,用于生活1,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生活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也随之更新完善,所以,规则不是无缘无故产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减免学杂费等)2,我们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制定者,参与制定规则行使了我们的权利,更准确的了解规则的意义,能更好的遵守,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规则更容易被执行遵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资料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位置: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P2图5-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记忆蒙古、俄罗斯、日本和国与中国的相对位置。
(P3图5-2)2、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北到南)两大岛:岛、岛。
3、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优势:海陆兼备,疆域辽阔(P4最后一段)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县、县)、乡(镇)2、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省会)、轮廓、位置(书本P7,图册P4-5)3、我国省级行政区之最:纬度最高的省:省纬度最低的省:省跨经度最广的省(区):自治区;面积最大的省:维吾尔自治区众多的人口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7亿)。
2、分布特点:分布很不均匀。
3、人口地理分界线:——腾冲一线(P8图5-7)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第二课山川秀美复杂多样的地形1、我国地形特点:地形种类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主要地形:(地图:P11图5-1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大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高原、云贵高原三大丘陵: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四大盆地: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盆地),准尔盆地(纬度最高),盆地(掌握每个地形区的特点及其位置等相关容)主要山脉:(书本P11,社会图册P10-11)季风的影响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分布:(P15图5-19)母亲河(1)黄河源地:巴颜喀拉山中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2)长江源地唐古拉山脉中国第一长河有“黄金水道”之称注入东海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我国四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图:P22图5-30)(2)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围:以岭—淮河为分界线(2重大工程:西气东输(图册P22)、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煤东运、青藏铁路工程历史与社会要点问答1.地图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
1)地图包括那三个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地图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容和表示围大小有怎样的关系?比例尺大,表示围小,容详细;比例尺小,表示围大,容简略——“大小详小大略”3)指向标定向法如何确定方向?一般定向法根据什么判断方向?指向标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北方;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世界政区:七位置及其分界线,四大洋的位置,主要海洋、海峡、运河的位置,主要大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参见七上世界地形图)1)世界有哪七个(按面积大小排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世界四个大洋分别是什么(按面积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3)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它沟通了什么海洋?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属于印度洋)4)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什么?它沟通了什么海洋?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5)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海峡在哪里?2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位于亚洲;直布罗陀海峡沟通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峡沟通了中国南海和东海,属于中国领土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前六位的国家分别是什么?在哪个?俄罗斯(世界面积最大)——地跨亚欧、加拿大(第二位)——北美洲、中国(第三位)——亚洲东部、美国(第四位)——北美洲、巴西(第五位)——南美洲、澳大利亚(第六位)——大洋洲7)印度、埃及、日本、德国分别在那个?印度、日本在亚洲,埃及在非洲,德国在欧洲3.中国政区:中国在地图上的位置、主要邻国及领土组成,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
(地图位置参见七上p40、42、43)1)在地图上中国的位置怎样描述?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坐落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的陆上邻国有哪些(顺时针顺序)?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陆国)、俄罗斯(世界最大国家)、蒙古(世界第二大陆国)和朝鲜3)什么是领土?中国领土围有怎样的特点?领土包括一国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我国国土东西跨5个时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4)我国的边缘海有哪些(从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5)我国最大的岛屿和第二大岛屿分别是什么?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岛,第二大岛屿是岛6)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哪几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三级:由高到低分为省级、县级和乡级7)我国一级(省级)行政区共有多少个?分为哪几类?分别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共34个,其中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8)请说出我国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全称和简称直辖市:市(京)、市(津)、市(沪)、市(渝)自治区:自治区()、回族自治区(宁)、维吾尔自治区(新)、自治区(藏)、壮族自治区(桂)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9)我国省区中,、的“山”是指什么山?、的“河”是指什么河,、的“湖”是指什么湖?、的“山”是指太行山,、的“河”是指黄河,的“湖”是指洞庭湖10)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哪个?维吾尔自治区(新)4.中国地形: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中国地势特征,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的名称及在地图上的位置。
(参见七上p48)31)请说出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征。
五种基本地形指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2)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3)我国地势有什么特点?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4)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是什么?第一级阶梯(最高):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高原和盆地第三级(最东):丘陵和平原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四大高原:最高、最大的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平坦的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湿润的盆地、“聚宝盆”柴达木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北、最大)、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5.中国的人口和资源:中国的人口和资源概况、人口国策、民族分布特点。
1)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2)我国人口的特点是什么?A.世界上人口最多(已超过13亿);B.人口素质不高; C.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 D.人口分布不均3)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什么?人口是如何分布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腾冲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的人口稠密,人口密度较大,以西以北的人口稀少,人口密度小4)我国共有多少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多少个?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55个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6.中国的河流:长江概况,黄河概况。
1)中国第一大河是哪条河流?发源于哪座山脉?在哪个省区注入哪个海洋?全长多少?长江,发源于省唐古拉山脉,在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2)黄河发源于哪座山脉?在哪个省区注入哪个海洋?全长多少?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在省注入渤海,全长5400千米3)长江和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有哪些?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是什么?省(青)和省(川、蜀);青藏高原4)长江和黄河的河段是各如何划分的?4是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湖口是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河口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孟津是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5)黄河“地上河”现象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形成?“地上河”出现在黄河下游地区的省和省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后经华北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抬高而形成。
6)如何治理黄河泥沙问题?(1)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2)在下游修固大堤,疏浚河道。
7)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河流是哪一条?长江8)长江和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分别是哪些?长江: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沪(11个);黄河:青、川、甘、宁、、晋、陕、豫、鲁(9个)7、区域差异:我国的四理单元概况,我国的南北差异、东西差异,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澳大利亚概况,西亚的位置图(石油宝库)。
1)我国有哪四理区域?各有什么特点?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北方地区相对冬季较冷,降水较少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
2)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这一界线还有哪些地理意义?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
岭—淮河与一月份0oC等温线大致一致,是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分界线,岭—淮河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相一致,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3)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有哪些差异?北方属于温带气候,比较干燥,主要种小麦、玉米等旱田作物。
北方人喜食面食,房屋注重保暖;南方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比较湿润,主要种水稻,喜食米饭,房屋注重通风防潮4)我国东部和西部各有什么优势和劣势?东部: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管理经验丰富,人才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但资源短缺。
西部:国土广袤、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劣势——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5)我国区域交流的重大工程有哪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青藏铁路等6)澳大利亚的雅称是什么?它反映了澳大利亚的怎样的特点?“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畜牧业发达,机械化生产;“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工矿业发达7)世界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哪里(“石油宝库”)?位于哪个?波斯湾沿岸地区,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上8)波斯湾沿岸地区有哪些主要产油国家?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阿曼、卡塔尔59)波斯湾石油运往欧洲和美洲的航线是什么?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大西洋—欧美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10)波斯湾石油运往中国和日本的航线是什么?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8.欧洲联盟、联合国、世贸组织等国际组织概况。
1)欧洲联盟简称是什么?(EU)2)联合国(UN)3)亚太经合组织(APEC)9﹒社区的含义及功能。
1)、社区有哪些功能?(七上p6、8)社区的功能:政治功能(投票选举)、经济功能(社区超市)、文化功能(书画展、教育)、管理功能2)、社区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七上p10-12)社区可以划分为功能社区(工业区、大学区、高科技园区、生活小区等)、自然社区(村落、城镇)、行政社区(街道、乡、镇、县、市等)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红松之乡红松之乡位于小兴安岭,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红始森林,是我国著名的林区,位于龙江省的中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