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报告原子吸收铜

合集下载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含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含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含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铜这个金属可真是个常客。

说到铜,咱们可能会想到那些闪闪发光的硬币,或者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盆。

铜在工业、农业,甚至咱们的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可你知道吗?有些时候,了解铜的含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时候,原子吸收法就派上用场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不然,咱们一起来简单聊聊。

原子吸收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吸收光来测定金属元素的浓度。

想象一下,一台神奇的仪器,发出一束光,当这束光经过含铜的样品时,铜原子会吸收一部分光。

这就像你在阳光下玩游戏,结果不小心被阳光打到了一样,铜原子吸收了光之后,剩下的光就会被仪器检测到。

这种“吸光”的能力就告诉我们样品里有多少铜,简单吧?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准备工作可得仔细。

要选择好样品。

有些地方的水,或者土壤,可能铜含量特别高,而有些地方则可能根本没有。

这时候,我们得把样品采集到位,不能马虎。

然后,得把样品处理好,可能要用一些酸,像是硝酸,来把铜提取出来。

这一步就像是给铜洗个澡,让它在显微镜下好好“表现”一下。

当样品准备妥当,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测量!把样品放到原子吸收仪里,眼睁睁地看着光束穿过。

这就像是一场视觉盛宴,光与铜的“斗争”就在眼前展开。

仪器会自动记录下来,告诉我们铜的含量有多少。

没错,这可不是个随便的数字,而是科学的结果,让人一看就明白。

可别以为这就结束了,咱们还得分析结果。

铜含量如果太高,可能对环境或人体有害,这可得好好注意。

想想,如果水里铜含量超标,那可真是麻烦大了。

咱们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得好好监管、好好处理。

反之,如果铜的含量刚刚好,那就意味着一切正常,大家可以放心了。

再说说原子吸收法的优势,简直不要太多。

它精准、灵敏,能测量极低浓度的铜,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而且操作起来也不复杂,适合各种实验室使用。

这就像是厨房里的万能调料,啥菜都能用得上。

不过,当然了,任何方法都有优缺点,原子吸收法也不是十全十美。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未知溶液中的铜和镉的含量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未知溶液中的铜和镉的含量实验报告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未知溶液中的铜和镉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3、掌握以标准曲线法测定未知溶液中的铜、镉含量的方法;4、增强小组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动态分析方法,用校准曲线进行定量。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和浓度直读法。

如为多通道仪器,可用内标法定量。

在这些方法中,标准曲线法是最基本的定量方法。

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系列,在一定的仪器条件下,依次测出它们的吸光度,以加入的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试样经适当处理后,在与测量标准曲线吸光度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量其吸光度,根据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即可查出试样溶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空气压缩机、乙炔钢瓶、容量瓶、移液管、烧杯2、试剂铜、镉贮备液个100ml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配制镉标准溶液系列:准确吸取镉贮备液(10ppm)和铜贮备液(10ppm)各0.10ml、0.30ml、0.50ml、1.00ml、2.00ml,分别置于5只1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该标准溶液系列的镉(铜)浓度分别为0.10ppm、0.30ppm、0.50ppm、1.00ppm、2.00ppm。

2、未知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未知溶液5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用来测定镉的含量。

再准确吸取未知溶液2.5ml,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用来测定铜的含量。

3、加标试样的配制准确移取镉贮备液和铜贮备液各2.5ml,未知溶液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用来测定镉的含量。

再准确吸取镉贮备液和铜贮备液各0.63ml,未知溶液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用来测定铜的含量。

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仪器分析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加深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理和实验技术的理解,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习内容1. 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WFX-1型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铜标准溶液(5g/mL-1)(2)试剂:乙炔、空气、燃烧器、单色器狭缝宽度调整装置2. 实验步骤(1)初选测量条件:铜吸收波长:324.8nm;灯电流:3mA;狭缝宽度:0.7mm;空气流量:5L/min;乙炔流量:1.8L/min(2)燃烧器高度和乙炔流量的选择: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燃烧器高度和乙炔流量为6.0mm和1.4L/min(3)灯电流的选择: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灯电流为1.0mA(4)单色器狭缝宽度的选择: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单色器狭缝宽度为0.7mm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吸光度与铜浓度的标准曲线,并计算样品中铜的含量。

三、实习结果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能够熟练操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四、实习心得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2. 严谨的实验态度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在实验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认真记录实验数据,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团队合作是顺利完成实验的关键。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等优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总结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还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仪器分析事业贡献力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的实验

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的实验

原子吸收法铜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摸板原子吸收法铜含量的测定实验院部:班级:专业:姓名:时间:年月日一、目的要求:1.学习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原理。

3.学习测定铜元素的条件实验。

4.掌握标准曲线法定量方法。

5.掌握铜元素的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基态原了外层的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

气态的基态原子数与物质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进行定量分析;火焰的热能使样品转化为气态基态原子的方法称为火焰原于吸收光谱法。

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定量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标准曲线法最重要的是绘制一条标准曲线。

配制一组合含有不同浓度(剃度标准系列)被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在与试样测定完全相同的条件下,依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定吸光度。

绘制吸光度A对浓度C的标校准曲线。

测定试样的吸光度值,在校准曲线上用内插法求出被测元素的含量。

然后根据对样品的实际处理情况(稀释或浓缩)进行最后计算,得到样品的最终结果。

用TAS-99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仪器会自动绘制标准曲线,当进样品测定后,仪器会自动计算结果。

用TAS-990测定铜的灵敏线为324.8纳米、狭缝宽度0.5纳米、灯模式采用BGC-D2、最小灯电流6毫安。

三、实验内容1、铜含量测定1.1 实验原始数据:样品重0.4196克。

消化后定容至50毫升1.2实验结果:实验测得样品浓度假如为1.2813毫克/升样品中铜含量(%)=1.2813×50÷1000÷0.4196×100%=15.2681微克/千克2、结果讨论。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

实验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3.掌握标准曲线法测定铜的定量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III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在线性范围内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A 二Kc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

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常用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

本实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溶液中铜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A3F原子吸收光谱仪;铜空心阴极灯;空气压缩机;乙烘钢瓶;吸量管;容量瓶。

铜标准溶液25. 0 u g/mL;铜未知液。

四、实验步骤1.铜标准系列及未知液的配制用吸量管分别吸取25.0 Ug/mL的铜标准溶液O.OOmL、0. 50 mL、1.00 mL、1. 50 mL、2. 00 mL、3. 00 mL于6个50 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配制每毫升分别含有0.00 ug、0.25 Mg. 0. 50 Pg. 0. 75 u g、1.00 u g、 1.50 ug的铜标准系列。

另配制铜未知液1个样。

2.按最佳测定实验条件调整原子吸收光谱仪,按照浓度从低到高依次喷入铜标准系列,记录吸光度。

3.喷入待测液,记录吸光度。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绘制标准曲线。

2.根据函数关系,计算待测液浓度。

六、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打开通风设备,使金属蒸气及时排出室外。

2.点火时,先开空气,后开乙烘气。

熄火时,先关乙烘气,后关空气。

七、思考题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实验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铜的含量

实验四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铜的含量

实验四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一、目的要求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操作方法3.学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铜的含量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溶液中的铜离子在火焰温度下变成基态铜原子,由光源(铜空心阴极灯)辐射出的铜原子特征谱线(铜特征共振线波长为324.8nm)在通过原子化系统铜原子蒸汽时被强烈吸收,其吸收的程度与火焰中铜原子蒸汽浓度的关系是符合比耳定律的,即:A=log(1/T)=KNL(其中:A—吸光度,T—透光度,L—铜原子蒸汽的厚度,K—吸光系数,N—单位体积铜原子蒸汽中吸收辐射共振线的基态原子数),铜原子蒸汽浓度N是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成正比的,当测定条件一定时A=KC(C—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K—与测定条件有关的比例系数。

)在既定条件下,测一系列不同铜含量的标准溶液的A值,得A—C的标准曲线,再根据铜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值即可求出未知液中铜的浓度。

三、仪器与药品AA-6300C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空心阴极灯,乙炔钢瓶(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化),空气压缩机,容量瓶,移液管,洗瓶。

铜标准溶液100mg/L储备液,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仪器操作条件的设置(计算机操作)在工作站上设置分析条件:如波长,狭缝,标样个数及浓度,样品数等参数。

仪器的工作条件元素(Element)波长(nm)光谱带宽(nm)灯电流(mA)乙炔流量(L/min)燃烧头高度(mm)铜(Cu)324.7 0.7 4.0 1.6 11.02.曲线的绘制在5只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100 mg/L铜标准溶液,以去离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得到0.5mg/L 、1.0mg/L、2.0mg/L、4.0mg/L和6.0mg/L 标液浓度,然后去离子水为空白分别测其A值,得A—C标准曲线。

五、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条件:仪器型号、吸收线波长、狭缝宽度、乙炔流量、空气流量。

2、记录实验结果表铜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未知液的测定将铜待测液在同样条件下测定,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图上查出其浓度。

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时间:2010.04.15实验项目: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指导老师:赖家平老师【实验目的】1、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基本结构,熟悉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2、通过测定水中铜含量,掌握标准曲线法的定量方法。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定元素的方法.它是基于在蒸汽状态下对待测定元素基态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为了能够测定吸收值,试样需要转变成一种在适合的介质中存在的自由原子。

化学火焰是产生基态气态原子的方便方法。

将待测元素的分析溶液经喷雾器雾化后,在燃烧器的高温下进行原子化,使其离解为基态原子。

空心阴极灯发射出待测元素特征波长的光辐射,并经过原子化器中一定厚度的原子蒸汽,此时,光的一部分被原子蒸汽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的大小与待测元素的原子浓度成正比,因此可以得到待测元素的含量。

若使用锐线光源,待测组分浓度很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基态原子蒸汽对共振线的吸收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公式:A=εcL当L以cm为单位,c以mol/l为单位表示时,ε是摩尔吸收系数,单位是L/(mol*cm)。

如果控制L为定值,那么朗伯-比尔定律可变为:A=Kc(c为浓度,A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作标准曲线,得到曲线斜率即为K。

【仪器与试剂】TAS-986火焰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钢瓶铜空心阴极灯容量瓶(50ml *6)2ml吸量管Cu标准试液(100μg/ml)样品1 1%硝酸【实验步骤与内容】1.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0.00ml,0.25ml,0.50ml,1.00 ml,2.00ml 100.0μg/ml的铜标准溶液于50 ml容量瓶中,然后用1%稀硝酸稀释至刻度,使其浓度分别为0.00、0.50、1.00、2.00、4.00μg/ml。

2. 样品的配制移取约25ml的水样(水样1)于50 ml容量瓶中。

3. 水样Cu含量的测定测定条件:由稀到浓逐个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最后测定水样的吸光度。

原子石墨炉测铜实验报告

原子石墨炉测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原子石墨炉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学习使用原子石墨炉测定水样中铜含量。

3.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对水质检测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原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GFAAS)是一种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的定量分析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被测元素的气态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的原子吸收,吸收强度与被测元素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吸光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铜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原子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包括石墨炉、自动进样器、空心阴极灯等)、电子天平、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等。

2. 试剂:硝酸(工艺超纯)、铜标准溶液(1000mg/L)、实验用水(美国Millipore超纯水)、玻璃器皿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一定量的水样,加入适量硝酸,置于石墨炉中,用自动进样器进行测定。

2. 校准曲线: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铜标准溶液,用原子石墨炉进行测定,绘制校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水样进行前处理,按上述步骤进行测定。

4. 数据处理:根据样品吸光度,在校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铜含量,计算样品中铜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校准曲线: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校准曲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铜浓度在0~100mg/L范围内,吸光度与铜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²=0.998。

2. 样品测定:按照实验步骤对水样进行测定,得到水样中铜的浓度为X mg/L。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水样中铜含量为X mg/L,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石墨炉升温程序、进样时间等参数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这些参数,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原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操作简便等特点,适合于地表水中铜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和试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实验项目: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
中的铜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铜含量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技术;
2. 优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铜的分析火焰条件;
3. 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二、方法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测定元素的方法。

它是一种基于待测元素基态原子在蒸气状态对其原子共振辐射吸收进行定
量分析的方法。

为了能够测定吸收值,试样需要转变成一种在适合的介质中存在的自由原子。

化学火焰是产生基态气态原子的方便方法。

待测试样溶解后以气溶胶的形式引入火焰中。

产生的基态原子吸收适当光源发出的辐射后被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中一般采用的空心阴极灯这种锐线光源。

这种方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且有着较好的精密度。

然而,在原子光谱中,不同类型的干扰将严重影响方法的准确性。

干扰一般分为四种: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电离干扰和光谱干扰。


理和化学干扰改变火焰中原子的数量,而光谱干扰则影响原子吸收信号的准确测定。

干扰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条件和对试样的预处理来减少或消除。

所以,应从火焰温度和组成两方面作慎重选择。

由于试样中基本成分往往不能准确知道,或是十分复杂,不能使用标准曲线法,但可采用另一种定量方法——标准加入法,其测定过程和原理如下。

取笑体积的试液两份,分别置于相同溶剂的两只容量瓶中。

其中一只加入一定量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分别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则:
Ax=kfx
Ao=k(fo十fx)
式中,fx,为待测液的浓度;f。

为加入标准溶液后溶液浓度的增量;测量的吸光度,将以上两式整理得:Ao分别为两次在实际测定中,采取作图法(图6—6)的结果更为准确。

一般吸取四份等体积试液置于四只等容积的容量瓶中,从第二只容量瓶开始,分别按比例递增加人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然后用溶剂瓶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溶液fx,cx十fo,fx十2co,cx十3fo的吸光度为Ax,A1,Az,A:,然后以吸光度A对待侧元素标准溶液的加入量作图,得图6—6所示的直线,其纵轴上截距Ax为只含试样fx 的吸光度,延长直线与横坐标轴相交于cX,即为所需要测定的试样中该元素的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
1. 仪器 TAS-986火焰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铜元素空
心阴极灯;通风设备
2.试剂 100g/ml的铜标准溶液、1%的稀硝酸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标准溶液配制
分别取100ug/ml的铜标准溶液0.25ml、0.50ml、0.75ml、1.0ml于50ml的容量瓶中,用1%的稀硝酸定容,分别配成浓度为0.500mol/ml、1.000mol/ml、1.500mol/ml、2.000mol/ml的铜标准溶液。

(2)设置实验条件
工作电流:3.0mA
预热灯电流:2.0mA
光谱宽带:0.4nm
负电高压:300.0V
燃气流量:1800ml/min
燃烧器高度:6.0nm
燃烧器位置:-1.0nm
(3)实验步骤
分别测定铜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等等相关数据,并用标准曲线法测得两个样品的浓度。

五数据处理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铜标准系列加入浓度为横坐标,绘制铜的工作曲线(见最后一页)
曲线方程(一次)【A】=K1【C】+K0
相关系数:K1=0.0850, K0=0.0014
相关性:0.9998
水中的铜含量C=(C1+C2)/2=(1.008+1.005)/2=1.0065ug/ml
六、思考题
1. 当使用雾化器时,经常使用稀释硝酸作为溶剂。

为什么硝酸是个较好的选择?(提示:-硝酸盐的性质是什么?)
答:用稀释硝酸作为溶剂,可以防止待测的金属离子水解。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哪些特点?
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精密度高、选择性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3.在使用标准加入法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①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外推结果,以提高测量准确度;
⑦绘制的工作曲线斜率不能太小,f。

与未知量c x尽量接近;’ O c o 2c o 4c o标准加入法工作曲线至少要配制四种不同比例加入量的待测标准溶液,否则外延后将引入较大误差,为此应
使一次加入量
③本法能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干扰,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带来的干扰;
④待测元素的浓度与对应的吸光度应呈线性关系,即绘制工作曲线应呈直线,fx不存在时,工作曲线应该通过零点。

而且当fx不存在时,工作曲线应该通过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