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

合集下载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校本课程的第一章“入则孝”,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弟子规》中古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含义,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古文句子,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古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主要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并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孝道。

2. 答案示例: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内容如下:父母呼唤,应及时回应,不可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行动,不可懒惰;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顺从接受。

举例:在生活中,我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尊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孝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深入了解孝道的内涵,将孝道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对古文词汇的讲解要细致,可以通过词义解释、例句分析、同义词辨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总论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遵守传统美德和社交礼仪的能力。

引导学生懂得感恩、尊重他人、遵守规则。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难点:如何将《弟子规》的原则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原则和故事案例。

互动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实践。

第二章:孝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孝道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情感。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孝道的含义和实践方法。

难点: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孝道的意义和故事案例。

互动法: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实践孝道。

第三章:尊师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态度。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尊师重道的含义和实践方法。

难点:如何将尊师重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尊师重道的意义和故事案例。

互动法: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团结同学的活动。

第四章:礼仪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

难点:如何将礼仪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基本知识和故事案例。

互动法: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实践礼仪。

第五章:勤奋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勤奋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习惯。

5.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勤奋的含义和实践方法。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勤奋习惯。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勤奋的意义和故事案例。

互动法: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实践勤奋。

第六章:友爱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领会友爱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6.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友爱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难点:如何将友爱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弟子规》校本教案

《弟子规》校本教案

《弟子规》校本教案第一章:总论1.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核心思想。

3. 培养学生遵守规矩、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的美德。

1.2 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3. 《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弟子规》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孝道2.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尊敬父母和长辈。

3. 培养学生感恩和回报父母的心态。

2.2 教学内容1. 孝道的定义和内涵。

2. 《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具体要求。

3. 孝道在现代社会的实践和体现。

2.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孝道的含义和要求。

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父母和子女,体验孝道的情感。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

第三章:尊师3.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明白尊敬师长的意义。

2. 让学生学会尊重和感激老师。

3.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尊重他人的习惯。

3.2 教学内容1. 尊师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弟子规》中关于尊师的具体要求。

3. 尊师在现代社会的实践和体现。

3.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尊师的含义和要求。

2. 经验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校园中践行尊师。

第四章:礼仪4.1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礼仪规范。

3.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4.2 教学内容1. 礼仪的定义和内涵。

2. 《弟子规》中关于礼仪的具体要求。

3. 礼仪在现代社会的实践和体现。

4.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礼仪的含义和要求。

2. 情景模拟法:让学生模拟各种社交场合,实践礼仪规范。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案第一章:简介《弟子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弟子规》的现代意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讲解:《弟子规》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

3. 讨论:《弟子规》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弟子规》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第二章:孝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孝顺心和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孝道的定义和表现。

2. 《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孝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孝道的定义和表现。

2. 讲解:孝道的重要性。

3. 分析:《弟子规》中关于孝道的案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孝道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孝顺心和家庭责任感的表现。

第三章:尊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师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尊敬老师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内容1. 尊师的定义和表现。

2. 《弟子规》中关于尊师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尊师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中关于尊师的案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尊师的定义和表现。

2. 讲解:尊师的重要性。

3. 分析:《弟子规》中关于尊师的案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尊师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心的表现。

第四章:友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道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友善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友道的定义和表现。

2. 《弟子规》中关于友道的内容。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弟子规》是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教育的经典之作,它系统地阐述了为人子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弟子规》,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弟子规》,使学生能够:(1)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弟子规》的精神,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第一节:弟子规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及其历史背景,理解《弟子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2.2 第二节:孝道文化学习《弟子规》中的孝道观念,了解孝道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美德。

2.3 第三节:兄弟相处之道学习《弟子规》中关于兄弟相处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友爱兄弟、和谐相处的品质。

2.4 第四节:为人处世之道学习《弟子规》中关于待人接物、礼仪规范的内容,培养学生谦虚有礼、诚实守信的美德。

2.5 第五节:学习态度与方法学习《弟子规》中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论述,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并吸收。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弟子规》的精神内涵。

3.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思考,提升道德认识。

3.4 实践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弟子规》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3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将《弟子规》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第五章:教学安排5.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共16周。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第1课总叙学习目标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弟子规》音频教学过程一、介绍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是孔子的弟子吗?是指小孩子吗?还是指其他什么人呢?(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

所以《弟子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大舜的故事》——孝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

小学弟子规校本教材教案第一章:《弟子规》简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及内容框架。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及内容框架。

2. 教学难点:《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及内容框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四、教学内容1. 《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弟子规》的作者及背景介绍。

3. 《弟子规》的内容框架和主要内容。

4. 《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弟子规》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弟子规》的作者及背景。

3. 讲解:《弟子规》的内容框架和主要内容。

4. 案例分析:分析《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和现代社会的联系。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阅读《弟子规》的一部分内容,了解其中的传统美德。

2.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践行《弟子规》中的传统美德。

第二章:《弟子规》中的家庭伦理(后续章节请按照第一章的格式进行编写,谢谢!)六章:《弟子规》中的个人修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弟子规》中关于个人修养的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弟子规》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具体内容。

2. 教学难点:如何将个人修养的要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弟子规》中关于个人修养的要求。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个人修养。

四、教学内容1. 《弟子规》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基本原则。

2. 《弟子规》中关于言行举止的要求。

3. 如何将个人修养的要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中关于个人修养的要求。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个人修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事情虽然很小,不要擅自做主而不禀告父母,假如任意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
二名言警句第1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3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课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一章6~10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总结评价
教案
NO:1
课题
弟子规第一章1~5名言警句1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4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一章1~5 ,名言警句25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教学弟子规
学生读前五条,读后并理解,师出示译文,为学生提供帮助.
4背诵积累.
三名言警句第5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3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四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四章1~5名言警句第6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4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四章1~5名言警句第6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奸邪巧辩的言语,脏不雅的词句及无赖之徒通俗的口气,都要切实戒除掉。
还未看到事情的真相,不轻易发表意见,对于事情了解的不够清楚,不轻易传播出去,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觉得事情不恰当,不要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1读文,正音.2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4背诵积累.
4师出示译文,帮助学生题解.
5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文明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
6背诵6~10条.
三日常小故事:
讲一个关于学生常常会出现不孝的相关故事,学生认真听,听后要对这则故事中的人物的做法加以评论,并提出改正建议.
8
弟子规第四章1~5名言警句6条
9
弟子规第四章6~10
10
弟子规第四章11~14名言警句7条
11
弟子规第五章1~5
12
弟子规第五章6~10名言警句8条
13
弟子规第五章11~15名言警句9条
14
弟子规第六章1~4名言警句10条
15
弟子规第七章1~5名言警句11条
16
弟子规第七章6~12名言警句12条
17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3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一章6~10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复习弟子规1~5
大家齐背弟子规1~5.
二教学弟子规6~10
1自读6~10
2组内互相说一说这对这几句的理解.
3每一句找一名学生来说一说其意思
如果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说说自己应该刮目怎样做.
三课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一章10~13名言警句2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3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一章10~13 ,名言警句2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学生自己读文.
2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译文理解各句意思
3说说自己的观点与做法
4学文明理:
二名言警句第3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3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课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二章6~7第三章1~3条
授课时间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更应努力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等六艺,各种经典,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我们要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前对人讲清楚,如果没有得到允许就拿来用,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借用他人的物品用完了要立刻归还,以后遇到急用再向人借时,就不会有太多的困难。
1读文,正音.
2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背诵积累.
三名言警句第4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3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四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三章9~12名言警句第5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董建伟课时源自3备注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三章9~12名言警句第5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三名言警句第6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四章6~10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3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四章6~10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复习弟子规第四章1~5齐背.




一复习弟子规第6~10
齐背,
二教学弟子规10~13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招父母亲责打也毫无怨言。
二名言警句第2条.
1读后说说你的理解.
2背诵名言.
3展示背诵,齐背等多种形式背诵积累名言.
三课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二章1~5名言警句3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3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二章1~5名言警句3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1读文,正音.
2师出示译文,学生根据译文理解.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4背诵积累.
四堂总结:
反思
课题
弟子规第三章4~8名言警句第4条
授课时间
2014年月日
执教者
董建伟
课时
4
备注
教学
目标
知识技能
弟子规第三章4~8名言警句第4条
过程方法
理解,抄写并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谨慎诚实,有信用.
教学
重点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积累.




一复习弟子规第三章1~3
齐背,
二学习弟子规第三章4~8.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我们年纪还小尚未成年,更不该尝试喝酒,因为喝醉了丑态百出,最容易表现出不当的言行。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走路时脚步要从容不迫,站立的姿势要端正。注意行礼时要把身子深深地躬下,跪拜时要恭敬尊重。
二学习弟子规第四章6~10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谈吐说话要稳重而且舒畅,不要说得太快太急,或者说得字句模糊不清,让人听得不清楚或会错意。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看遇到别人谈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时,如果与已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4背诵积累.
二教学弟子规第二章6~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长者站着,幼者不可以坐,待长者坐下后,招呼幼者坐下,,幼者才可以坐下.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要见尊长的时候,动作要敏捷.告退时动作要缓慢.尊长问话,要让起来回答,不可左顾右盼.
三三章1~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当父母亲有了疾病,熬好的汤药,做子女的一定要先尝尝,是否太凉或太热。不分白天或夜晚,都有应该侍奉在父母身边,不可随意离开父母太远,在父母重病时,最需要有人照顾,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能在身边陪伴,照顾起居,是父母心中最感温暖与满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