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散剂

执业中药师辅导精华——中药药剂学第五章散剂第一节概述一、散剂的含义与特点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散剂比表面积较大,因而有利于吸收,奏效较快;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多应用,也适于小儿给药。
正因其比表面积较大,散剂更易吸湿且刺激性也相应增加。
所以易吸湿变质的药物;刺激性大、腐蚀性强的药物;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的药物均不宜制成散剂。
二、散剂的分类按医疗用途和给药途径可将散剂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两大类。
外用散剂又可分为撒布散(撒布于皮肤和黏膜创伤表面的散剂)、调敷散(使用时以酒或醋调成稠糊敷于患处或敷于脚心等穴位的散剂)、眼用散(直接用于眼部的散剂)、吹入散(吹入鼻喉等腔道的散剂)。
此外,还有包封于布袋中的袋装散,如挂于胸前的小儿香囊、绑敷于肚脐表面的元气袋。
按药物组成散剂可分为单方散剂(由单味药制得的散剂,俗称“粉”,如川贝粉)与复方散剂(由两种以上药物制得的散剂);按药物性质散剂可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含浸膏散剂;按剂量可分为分剂量散剂(单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的散剂)与非分剂量散剂(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应用的散剂)。
第二节散剂的制备一、一般散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粉碎T过筛T混合T分剂量T质检与包装。
1.粉碎与过筛供制散剂的药材、药材提取物均应根据其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
药物粉碎与过筛的相关内容见第三章。
2.混合系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
混合是散剂制备的关键操作之一。
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应根据药物的性质、数量及设备条件选用。
混合多采用不同方法配合使用,可提高混合效果。
数量相当且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均相似的药物粉末较易混匀。
当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等量递增混合法(习称“配研法” ),即先取与量小组分等量的量大的组分混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混匀,如此倍量增加至量大的组分加完并混匀为止。
散剂

五、微生物限度检查
——按《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ⅫC)检查, 应符合规定。 六、无菌检查 ——用于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外用散剂,按《中国药典》
一般散剂举例
2、冰硼散
【处方】冰片50g 硼砂(炒)500g
朱砂60g 玄明粉500g 【制法】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硼砂粉碎 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 过筛,混习,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 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与用量】吹敷患处,每次用少量。一日数次。 【贮藏】密封。
含毒性药物的散剂举例
九分散
【处方】马钱子粉(调制)250g 乳香(制)250g 麻黄 250g 没药(制) 250g
【制法】以上四味,除马钱子粉外,其余麻黄等三 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再用等量递增法与马钱子 粉混匀,过筛,分剂量,即得。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 伤,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饭后服,一次2.5g,一日1次;外用 适量,创伤青肿未破者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可多服;孕妇禁用;小 儿及体弱者遵医嘱服用;破伤出血者不可外敷。 【贮藏】密闭,防热,防潮。
三、散剂的分类
散剂
医疗用途 医疗用途 药物组成 药物组成 药物性质 药物性质 含毒性药散剂 含毒性药散剂 含液体成分散剂 含液体成分散剂 含共熔成分散剂 含共熔成分散剂 剂量 剂量 单剂量型散剂 单剂量型散剂 多剂量型散剂 多剂量型散剂
内服散剂 内服散剂 外用散剂 两用散剂 外用散剂 两用散剂
药剂学 3第三节散剂

5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后出现的润 湿或液化现象 药理作用增强:共熔→混合 药理作用无变化:共熔→混合,稀释→混合 含挥发油或能溶解低共熔混合物的液体:溶解 →喷入混合
6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固体吸收→混匀 加辅料吸收→混匀 流浸膏→蒸去适量水分→固体药物→干燥→粉 碎混匀
2
(二)散剂特点 (1)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 (2)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 敛作用; (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4)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儿服用。
3
二、散剂的制备
散剂制备流程: 辅料 ↓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7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1、均匀度 取散剂适量置光滑纸上, 平铺约 5cm2, 将其表面压平,在亮处观 察, 应呈现均匀的色泽,无花纹、 色斑。 2、水分 水分不得大于9.0%。 3、装量差异 单剂量、 一日剂量包装散剂量差 异限度不得超过规定。
8
装量差异检查法: 取散剂10包(瓶),分别精密称定每包(瓶)的重量 后,每包(瓶)内容物重量与标示量比较,超出装量 差异限度的散剂,应不得多于2包(瓶),并不得有1 包(瓶)超出装量差异限度一倍。 未定用量的外用散剂,或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散 剂不检查装量差异。
执业药师考试-散剂

散剂散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是由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也可外用,也称粉剂。
(一)散剂的特点及分类1、散剂的分类(1)按组成药味多少分为单散剂和多散剂;(2)按剂量情况分为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分为吹散、内服散剂、煮散剂和外用散剂等。
2、散剂的特点⑴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⑵外用覆盖面积大,具保护、收敛等作用;⑶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小儿服用;⑷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二)散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是:物料前处理→粉碎→筛分→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与储存2.1物料前处理2.2粉碎(1)粉碎概念与意义粉碎是将大块物料破碎成较小的颗粒或粉末的操作过程。
目的:减少粒径、增加比表面积粉碎的意义在于:①细粉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细粉有利于固体制剂中各成分的混合均匀,混合度与各成分的粒径有关;③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性,提高制剂质量与药效;④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2)粉碎机制、方法及设备①粉碎原理粉碎过程主要依靠外加机械力的作用破坏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来实现。
②粉碎方法粉碎方法可以根据物料粉碎时的状态、组成、环境条件、分散方法等不同分为:干法粉碎、湿法粉碎、单独粉碎、混合粉碎、低温粉碎、流能粉碎等,较常用的方法是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干法粉碎是将药物干燥到一定程度(一般是使水分小于5%)后粉碎的方法,而湿法粉碎是指在药物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再研磨粉碎的方法,这样“加液研磨法”可以降低药物粉末之间的相互吸附与聚集,提高粉碎的效果。
根据被粉碎物料的性质、产品粒度的要求以及粉碎设备等不同条件分为:A、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闭塞粉碎是在粉碎过程中,已达到粉碎要求的粉末不能及时排出而继续和粗粒一起重复粉碎的操作。
常用于小规模的间歇操作。
第四单元散剂

第四单元散剂大纲解读一、散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1.散剂的含义与特点2.散剂的分类3.散剂的质量要求二、散剂的制备1.一般散剂的制法2.特殊散剂的制法2-1含毒性药物的散剂2-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2-3眼用散剂一、散剂的特点与质量要求(一)散剂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散剂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经粉碎与混合均匀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2.散剂的优点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奏效较快;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口腔科、耳鼻喉科、伤科和外科应用散剂较多,也适于小儿给药。
3.散剂的缺点剂量较大,易吸潮变质;刺激性、腐蚀性强的药物以及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一般不宜制成散剂。
(二)散剂的分类1.按医疗用途分为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两大类。
2.按药物组成分为单味散剂(俗称粉,由单味药制得,如川贝粉)与复方散剂(由两种以上药物制成)。
3.按药物性质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分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散剂。
4.按剂量分为剂量型散剂(系将散剂分成单剂量,由患者按包服用的散剂)、非剂量型散剂(系以总剂量形式包装,由患者按医嘱自己分取剂量应用的散剂)。
(三)散剂的质量要求除另有规定外,按《中国药典》要求,散剂一般应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二、散剂的制备(一)一般散剂的制法散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粉碎与过筛药物的粉碎与筛析见第三单元,按药物本身性质及临床用药的要求,采用适宜的粉碎方法,粉碎并过筛得细粉备用。
2.混合混合系指使多种固体粉末相互交叉分散的过程或操作。
通过此操作使散剂中各药物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混合方法一般有研磨混合法、搅拌混合法和过筛混合法。
小量制备多采用先研磨再过筛的方式混合;大量制备则多采用搅拌、过筛及先搅拌再过筛的方式混合。
散剂中常用混合方法及操作要点如下。
(1)打底套色法此法为中药丸剂、散剂中对药粉进行混合的经验方法。
散剂的剂型特点

散剂的剂型特点一、散剂定义散剂是指将药物研磨成细粉,然后袋装或盒装的一种剂型。
它与其他剂型的最大区别就是药物呈粉末状,不需要经过浸泡或溶解过程,可以直接服用。
二、散剂的特点散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方便服用散剂不需要溶解,可以直接倒入口中咽下,非常方便。
尤其对于一些不能吞咽药片的人群,如老人、小孩等,散剂的服用更加便捷。
2. 快速吸收由于药物已经研磨成细粉,散剂中的药物颗粒更小,在服用后更容易被胃肠道吸收,药效更快。
3. 调剂灵活散剂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药物的剂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适应范围广各种类型的药物都可以制备成散剂,涵盖了大部分药物种类,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治疗。
三、散剂的制备方法散剂的制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研磨将药物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直至得到细粉末。
2. 过筛将研磨后的药粉进行过筛,去除粗颗粒和杂质,确保药粉的质量。
3. 配比根据药方和病情,将需要使用的药物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比,以确保药物的剂量准确。
4. 分装将配好的散剂根据需要分装到不同的袋子或盒子中,每份散剂的剂量应符合使用要求。
四、散剂的优缺点散剂作为一种常见的剂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优点:•方便服用,不需要溶解即可服用。
•药效快速,易于被吸收。
•调剂灵活,可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调配。
缺点:•使用时需要称量药量,对于剂量控制要求较高。
•携带不便,需要保持干燥避光,避免受潮。
五、散剂的应用范围散剂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疾病治疗,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1. 难吞咽药片对于一些病患或特殊人群来说,吞咽药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散剂可以直接咽下,无需大量水分辅助。
2. 肠胃功能差一些病患由于肠胃功能不佳,无法及时消化或吸收药物。
散剂在胃肠道中的颗粒较小,更容易被吸收。
3. 老人和小孩老年人和儿童的消化系统较为脆弱,散剂可以减轻对胃肠道的负担,更加适合他们的服用需要。
六、散剂的存储与使用注意事项为了保证散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请注意以下几点:1. 存储环境将散剂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散剂——中药药剂学

散剂——中药药剂学散剂(powders)第一节概述1.散剂定义:指一种或几种药物经粉碎(comminution)、混和(mixture)而制成的粉末状剂型。
2.散剂的优缺点:优点:易分散奏效快,具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制法简便,剂量可随证增减。
缺点:部分药物易起变化,挥发性成分易散失,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不宜配成散剂。
3.散剂的分类按医疗用途分:内服(乌贝散)和外用散剂(冰硼散)按药物组成分:单散剂(蔻仁散)和复方散剂(活血止痛散)按药物性质分:含毒性药物散剂(九分散)、含液体成分散剂(紫血)、含共熔成分散剂(白避瘟散)按剂量分:分剂量型散剂和非剂量型散剂4.散剂的质量要求:***散剂中的药物均应为粉末。
根据医疗需要及药物性质不同,其粉末细度应有所区别:内服散剂通过5~6号筛(sieves);消化道溃疡病通过7号筛;儿科和外用散剂通过7号筛;眼用散剂通过9号筛。
散剂一般应干燥、疏松、混和均匀、色泽一致,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药典规定。
第二节散剂的制法(preparation methods)一一般散剂的制法流程:粉碎、过筛、混和、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其中混合操作是制备散剂的关键工序。
(一)粉碎与过筛(二)混和1.混和机理和混和器械(自学)2.混和方法之研磨混合法***A.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为基础,即是“打底”;再将量多的、色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中,轻研使之混匀即是“套色”B.等量递增法(习称“配研法”):取量少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混匀。
过筛。
C.倍增套色法(三)分剂量(四)包装与贮存:防湿是保证散剂质量的重要措施(五)举例P84冰硼散二特殊散剂的制法(一)含毒性药物的散剂***1.稀释散或倍散:由于毒性药物的剂量小,称取费时,服用也容易损耗,所以常在毒性药中添加一定比例量的赋形剂制成稀释散或倍散。
下列关于散剂特点的叙述

下列关于散剂特点的叙述散剂是指将固体药物研磨成粉末后剂量包装的一种药品剂型。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粉末状:散剂是将药物研磨成细小的粉末状,因此它的服用方式与其他剂型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散剂需要在使用前溶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或直接吞服。
这种形态的优势在于制剂简单,不需要精确的剂量控制,易于储存和运输。
2.可调剂量:由于散剂药物是以粉末形式存在,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节。
这种特点在医疗和药物研究中非常有用,因为药物的剂量需求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高度可溶性:散剂药物的粉末颗粒很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溶性。
这使得散剂药物在溶解过程中可以更快地释放活性成分,并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这对于紧急情况下需要迅速发挥药效的药物非常重要。
4.适合体外制剂:散剂药物在制剂过程中往往不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和添加剂,因此可以减少制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此外,散剂药物在使用时也无需添加其他辅料或添加剂,避免了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5.安全性高:散剂药物经过充分的研磨和加工处理,使得药物颗粒的大小均匀,溶解性增强,药物活性成分的释放更加快速和均匀。
因此,散剂药物在服用后能够更快地发挥作用,减少了因为药物在人体内停留过长时间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6.储存方便:散剂药物往往以密封的小袋或小瓶的形式包装,便于储存和携带。
它们通常比其他形态的药品更轻巧,更容易保存和使用。
另外,散剂药物在使用前通常需要稀释或溶解,因此不需要保存药物过长时间,减少了药品失效和药效下降的可能性。
总之,散剂是一种非常灵活、方便且安全的药品剂型。
它具有可调剂量、高度可溶性、适合体外制剂、安全性高和储存方便等多种特点。
这使得散剂药物在医疗和药物研究中非常有用,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散剂的分类
⒈按医疗用途:内服散剂、外用散剂 按医疗用途:内服散剂、 ⒉按药物组成:单味药散剂、复方散剂 按药物组成:单味药散剂、 ⒊按药物性质:含毒性药散剂、含液体成 按药物性质:含毒性药散剂、 分散剂、含共熔性成分散剂。 分散剂、含共熔性成分散剂。 ⒋按剂量:分剂量型散剂、非剂量型散剂。 按剂量:分剂量型散剂、非剂量型散剂。
4.眼用散剂 眼用散剂
要求:过九号筛( 要求:过九号筛(200目) 目 无菌
第三节
散剂的质量检查
粒度 外观均匀度 水分:除另有规定,不得超过9.0% 水分:除另有规定,不得超过 装量差异 微生物限度检查
《中国药典》2005年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 中国药典》 年版一部
凡例、 凡例、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Ⅰ B 散剂 附录Ⅸ 附录Ⅸ H 水分测定法 附录Ⅹ 附录ⅩIII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薄荷脑-樟脑 薄荷脑-冰片 樟脑-水杨酸苯酯 薄荷脑 樟脑 薄荷脑 冰片 樟脑 水杨酸苯酯
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①药理作用变化 增强--低共熔法混合并通过实验减少剂量 低共熔法混合并通过实验减少剂量。 增强 低共熔法混合并通过实验减少剂量。 减弱--避免低共熔 避免低共熔。 减弱 避免低共熔。 无变化--固体成分多 先形成低共熔物, 固体成分多: 无变化 固体成分多:先形成低共熔物,再混 或分别用固体成分稀释低共熔成分, 合;或分别用固体成分稀释低共熔成分,再混 匀。 ②含挥发油或足以溶解低共熔混合物液体:先将 含挥发油或足以溶解低共熔混合物液体: 低共熔混合物溶解, 低共熔混合物溶解,用喷雾法喷入其他固体成 分中,混匀。 分中,混匀。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
一、一般散剂的制备
药材粉碎 包装 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量检查
药粉的混合
将量少、 打底套色:将量少、色深的药粉先放入研钵中作 为基础,即是“打底” 然后将量多、 为基础,即是“打底”;然后将量多、色浅的药 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 粉逐渐分次加入研钵中,轻研混匀,即是“套 色”。 甲+乙 乙 1+1 2混 + 约1乙 混 乙 约3混 + 约1乙 混 乙 约4混 + 约1乙 混 乙 ……
3.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挥发油、非挥发性液体药物、酊剂、流浸膏、 挥发油、非挥发性液体药物、酊剂、流浸膏、 药物煎汁等 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 ①一般 ----用处方中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 用处方中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 用处方中固体组分吸收后研匀 量大不能完全吸收----加赋形剂吸收 加赋形剂吸收。 ② 量大不能完全吸收 加赋形剂吸收。 蒸去大量水分, ③过大,非挥发性----蒸去大量水分,加入固 过大,非挥发性 蒸去大量水分 体药物或赋形剂,低温干燥,研匀。 体药物或赋形剂,低温干燥,研匀。
配研法” 等量递增法:“配研法”,取量小的组分及等 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 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 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增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增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乙 甲+乙 1+1 2混 + 2乙 混 乙 4混 + 4乙 混 乙 8混 + 8乙 混 乙 ……
第五章
散 剂
第一节
概述
一、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含义:指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特点: 易分散,奏效快。 特点:①易分散,奏效快。 ② 制法简便,剂量可随症增减。 制法简便,剂量可随症增减。 运输携带方便。 ③运输携带方便。 不便服用其他剂型( 胶囊等) ④不便服用其他剂型(丸、片、胶囊等)时 可改用散剂。 可改用散剂。 不适于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 ⑤不适于腐蚀性强及易吸潮变质的药物。
举例
如意金黄散: 如意金黄散:
七厘散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1.含毒性药物散剂 含毒性药物散剂 倍散: 倍散:在毒性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量 辅料制成稀释散。 辅料制成稀释散。 着色剂:保证均匀性、 着色剂:保证均匀性、与原药区别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保证安全有效
2.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含低共熔混合物的散剂 低共熔现象: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经混后有 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