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英语的语音、语调、书写、课文内容等等均含有美的因素。
通过教师合理的教学安排及精心设计,调动一切审美手段(例如音乐艺术的介入、情境的设置等)可以促进学生审美意识的丰富,使其身临其境,融入教材,从而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因此,在英语教学传授语言基础知识中突出美的形象成分,加强审美意境的培养,比简单、机械地灌输教学具有更多的优势。
教师良好的教学安排、精湛的课堂教学设计等均含有美的因素,可以把学生引向崇高的美的境界,诱发学生联想、深思、探求,使年轻的心灵在美的享受中得到熏陶。
一、语音语调的韵律美英语与任何一种语言一样,有它独特的语音、语调,如果再深入地感受,会发现它有一种韵律美:其一是元音的长短音,使得听者感到有抑和扬的反差,如: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on this drawing.长短音的分布是“长短长长短短长”,抑和扬不是均匀而是错杂的分布,这带给听觉器官一种美的享受。
其二是辅音边缀和爆破辅音连读时失去爆破。
如:pl, pr, bl, br, fl, fr……等辅音连读时,一定要读得一泻而下,犹如乐曲中的滑音,这样非但可以将暇疵盖掉而且还可以使人听来感觉流畅和潇洒。
而两个爆破音连续时,如sit down, “t”的发音气流不必冲破阻碍,而是发音器官在口腔中形成障碍并稍作停顿(即做好发音准备但不发出音来)。
这样的停顿为音律增色不少,犹如“此时无声胜有声”。
其三,韵律美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重音。
多音节的单词有重读音节、轻读音节,有的还会有一个次重读音节,这样就显出抑扬、强弱的变化。
英语句子也一样,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常需要重读,其它的词如冠词、介词、代词等常为轻读。
一般轻读音节多的话,朗读和讲话速度自然会加快,从而使重音音节的间隔时间大致相等。
英语语音上的这一特点和乐曲中每小节的节拍重音之间间隔相等的情况是类似的。
英语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这些语音知识,掌握规范的发音和朗读要领,把英语本身所具有的韵律美展现出来,才能给学生在语音方面以美的感受。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音乐、诗歌、童话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音乐是一种全球性、跨文化的语言,通过音乐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感。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感受到美妙的音乐表达。
诗歌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良好形式,通过朗诵英文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英语的韵律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语感。
而童话故事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有相似的审美元素,可以通过英语童话故事的阅读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和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也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来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
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著名的英语国家的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艺术的美。
也可以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将自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景的想象通过绘画进行表达。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知识。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来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的小说等来进行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可以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一些围绕英语文化、音乐、绘画等主题的实践活动,如英语音乐会、英语绘画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英语的美。
也可以通过一些英语教学游戏,如角色扮演、口语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过程。
通过音乐、诗歌、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实践活动和游戏等形式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观察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同时受益于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的教育方式。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时期。
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语言,充满了美丽的音调和优美的词汇。
通过欣赏英语歌曲、故事等形式,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的美妙,激发学习的兴趣。
通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会英语之美,增加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审美教育强调对美的欣赏和对美的创造,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开展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艺术方面的才能。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和创作英文诗歌、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提高英语写作和表达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
通过欣赏英语歌曲、诗歌和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增加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和学习英语文学经典作品,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进而提高人文素养。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学习英语歌曲和故事,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和故事,让学生在欣赏的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宽容心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最终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阶段,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审美素养。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教学内容的审美化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审美教育的载体。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内容审美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歌曲、游戏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文化性,通过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帮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最后,教师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英语语言的优美、表达情感的多样性等,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方式的审美化教学方式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实施手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审美化,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通过运用生动有趣、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感受英语的魅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视频、图片等,将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审美体验。
四、教学评价的审美化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审美教育的反馈机制。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评价的审美化,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英语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注重评价的激励性,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介绍一些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安娜•卡列尼娜》等,或者介绍一些优美的英语歌曲,如《Yesterday》、《My Heart Will Go On》等,都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孩子们对这些优美的语言和音乐作品都会有共鸣,从而感受到美的力量,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发展。
审美教育通过引导学生赏析美的事物,可以拓展学生的情感空间。
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艺术形式,让他们体验不同的审美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美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3、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有关英语文化的内容,如英语文学、英语影视、英语音乐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背景,增进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学习英语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氛围,提高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并非是简单的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美的元素,而是要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调整,使得英语教学更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使得学生对美的认知和感受更加深刻。
下面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一些英语歌曲、英语影视等优美的语言及形象,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
通过音乐、影视等形式,让学生去感受美的力量,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英语文化。
2、英语课外读物的推荐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的英文读物,如《哈利波特》、《小王子》等。
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通过这些优秀的英文原版读物,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
3、故事教学的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一些富有情感的英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引导学生感受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教育。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欣赏美的
事物,感受美的力量,创造美的作品,体验美的快乐。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学习英语经典诗歌、歌曲、小说、电影等形式,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特点,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味。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自然风景、雕塑、画作等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美的力量,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语语言的美感,提高他们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度。
教师还
可以通过播放英语影片、音乐等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对语言及其表达方式的理
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可以让他们在使用英语时更加注重语言的表达
美和音调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创造性
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创作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编写英语绘本、创作英语短剧等,通过创作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创造和表
达能力。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 引言1.1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Small children are like sponges, ready to absorb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s at a rapid pace. This is why teaching English to young learners in primary school is so important. English is not only a universal language but also a key tool for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today's globalized world.1.2 审美教育的概念审美教育是指通过感知、欣赏、评价和表达美的活动来培养个体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语言和文化的美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审美教育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其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此外,审美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跨学科学习。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结合审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
1.3 审美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审美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对美的感受力和欣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更加热爱语言,激发学习的兴趣。
审美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在语言表达中展现个性和想象力。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从语言、文化、艺术和社会等方面探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言方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语音、语调、语境等方面的培养。
学生应当学会正确发音,掌握英语语音的变化规律,了解不同语境下单词、短语、句子的使用方式,以便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此外,通过学习英语歌曲、诗歌、故事等文本,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对美妙语言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文化方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当关注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和习惯。
学生应当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欣赏英语国家的文学、音乐和艺术。
通过介绍英国的传统文化、美国的流行文化、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等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更容易理解英语课文中的文化内涵。
艺术方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也非常重要。
学生应当通过欣赏音乐、舞蹈、戏剧、以及绘画等艺术形式来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中的艺术表现手段。
例如,学习英语剧本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学习英语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语感。
社会方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当涵盖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应当了解人类面临的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如全球化、环境保护、平等和公正等。
通过学习英语故事、课文和相关的文化背景,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些社会问题,并对其产生思考和想象,进而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发表时间:2009-07-13T10:12:48.87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卓翠红
[导读] 随着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谈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卓翠红
摘要:随着中国英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审美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通过解释审美教育的意义、策略和功用从而激励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这一教学理论。
关键词:审美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卓翠红,1973年12月出生,中教一级,任教于安徽省宿州市芦岭煤矿职工子弟中学。
美育,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通过对普遍存在的自然美的感受、社会生活美的实践和艺术美的鉴赏来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和在生活中体现美的激情和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育学科,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去实践、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揭示和感知英语美,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之情
1.在听音中欣赏美。
英语节奏感较强,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韵律美。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引导并指导学生经常听音,并教会学生点重音、标意群、画升降调符号等,从而让学生逐步领略、欣赏并最终喜爱这种韵律美。
2.在朗读中体现美。
新时期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在做中感知学的过程,体验成功的美。
教师应要求并指导学生用纯正流利的语音语调去朗读英语,这样,学生不仅能陶醉于忘情的朗读中,也能不断训练学生的英语语感,为学生的真实交际打下一定的基础。
现在的英语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姿的句式,还有不少“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佳句妙章。
学生需要大声朗读,读出语感和真情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内涵与美感。
3.在课文讲解中体现英语的严谨美并激发学生的想象。
课文教学切忌肢解课文、先讲语法现象和词的用法,而应从整体展开,入手利用精心设计的提问,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写的特定意境,并通过教师不断深入的启发和自己的体悟,这样学生即能感受到课文丰富的思想底蕴又能体会到英语语言的严谨美。
同时,在进一步的课文讲解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展开联想、创新思维,让英语美在创造中升华。
二、通过说写训练,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学生能准确无误地创造性地运用英语去进行实际交际,必将能感知到巨大的内心喜悦和实实在在的表现美。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从美育角度看,学生的英语实践过程应是再现英语美的过程。
这个实践不是机械乏味的死记硬背,而是令实践者感到成功,听者或读者感到愉悦的趣味活动。
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能让学生感受到口头上的表现美,而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升华英语的表现美。
教师应坚持指导学生拿起笔来由简到繁地借鉴英语美,模仿英语美并最终创造英语美。
只有当学生能主动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和其他生活积累去创造性地表现自我时,他们才能真正领悟并感受到英语美。
三、构建民主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英语教学的和谐美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做到这一点离不开成功的课堂教学,而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是营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的保证。
首先,教师应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情,关爱学生,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要随时地指导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充满信心,让学生大胆积极乐于融入到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中去。
其次,教师应有过硬的专业素质,高尚的人格品质,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善于启迪学生心智的能力和各种手段。
试想,教师用纯正地道流利的英语满怀深情风趣幽默地进行讲解和指导,学生怎么不会被吸引、被感染,从而跃跃欲试,主动参与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顺利地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感到身心愉快呢?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英语的丰富美
英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获得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就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动机、兴趣、意志、信心等非智力因素。
开展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而且能让学生真正地提高实际能力,从而体会到英语的丰富美。
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英语习得的一个更大的课堂。
随着学生学习负担的不断减轻,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已成为可能。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既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能力,又能提高和完善教师的英语实践能力,从而为课堂教学的交际化提供可靠保障。
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应遵循由简单到丰富,由模仿到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组织严谨,安排科学合理。
兴趣小组的阅读、写作、书法等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英语晚会上的诗歌朗诵、英文歌曲、笑话、短剧、故事等让学生沉醉在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里;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以及和外国朋友的接触与交流,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参与、交际能力,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观察、注意、思维、判断、想象、创新等非智力因素,又能让学生获得有关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历史沿革与地理风貌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它应是贯串于英语教学听、说、读、写、译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感知感悟和潜移升华。
我们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应坚持摸索,总结、创新、探索出更多类型的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
育。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Stern,H,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芦岭煤矿职工子弟中学
邮政编码:234113
On Aesthetic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Zhuo Cuihong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nglish reform in China, aesthetic edu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English teaching. This project i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use the teaching theory by explaining the meaning, the strategies and the function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in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English reform; teach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