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上海教育考试院.doc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上海教育考试院.doc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上海教育考试院.doc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

试是以《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地理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

科目的测试。

二、考试测量目标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Ⅰ地理基础知识

1. 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 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3. 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 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 知道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Ⅱ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

6. 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7. 掌握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 分析、比较和归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Ⅲ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

9. 简要评价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 运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思

路。

三、等第能力描述

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 E 为不合格,“合格”再分为A 、B、C、D 四个等第。

A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A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

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能够准确地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3.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准确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能详细概括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6.能够获取和处理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中的主要地理信息。

7.熟练运用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归纳多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9.准确地评价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

B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B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比较好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基本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3.基本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能比较详细地概括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6.能够获取和处理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中的主要地理信息。

7.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较为正确地分析、比较和归纳一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9.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基本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简单思路。

C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C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能够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但不够准确。

3.基本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能比较详细地概括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6.能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7.能够运用部分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能够分析、比较和归纳一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但不够完全准确。

9.能够对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作出评价,但不够完全准确。

10.基本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部分思路。

D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D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第I、第Ⅱ两个测量目标方面基本达到考核

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1.基本能够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能够运用地理术语概括部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基本能够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4.基本能概括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5.能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多数地理信息

6.基本能够运用部分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7.能够分析、比较和归纳部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但不够完全准确。

E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为 E 等第的考生在三个测量目标方面尚未达到基本考核要求。

四、考试内容

根据2004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并参考2010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印的《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确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内容领域、主题和内容要点如下。

第一部分宇宙与地球

考试要求

主题内容要点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主要天体类◆恒星、星◆利用相关

型的名称云、行星、卫示意图说明

◆两种最基本星、彗星和流地球在宇宙

的天体名称星体的基本中的位置

◆太阳系的组特征◆依据图文

成◆天体系统资料说明主

1.天体系统

◆八大行星位的层次要太阳活动

一、地2.太阳系

置序列及分类◆太阳系八对地球的影

球在宇宙3.地球生命

◆太阳大气三大行星运动响

中物质的存在个层次及其主的共面性、近

条件要太阳活动圆性、同向性

◆太阳活动的◆类地行星、

主要标志及周巨行星和远

期日行星的特

◆地球生命

条件

◆主要月相的◆月球表面◆对某一次◆用月相变化

名称及对应的环境的特征日食或月食原理解析日常

农历日期◆朝向地球现象进行解生活中观察到

◆大潮和小潮的月面始终释与分析的地理现象

出现的农历日不变的原因◆阐明潮汐对

期◆新月、上弦水资源、海岸地1.月相

月、满月、下貌、生态、航运、

二、月球对地球的

意义

2.月相与

潮汐变化

3.日食和

月食发生的

条件

弦月依次出

现的规律

◆日食与月

食发生时,

日、地、月三

养殖、发电、旅

游等的影响

者之间的相

对位置

◆大潮、小潮

出现时对应

的月相

三、人类对太空的

探索

1.太空探

索的历程

2.太空探

索的意义

◆太空资源

的主要类型

◆运用太空

探索的新近

事例说明人

类探索太空

的意义

◆地球自转的◆恒星日和◆结合生活◆根据地球自

方向和周期太阳日实际进行区转和公转的相

◆地球公转的◆地球自转时的换算关知识,解析生

1.地球自

方向和周期的线速度和◆运用相关产、生活中的地转和公转

◆国际日期变角速度示意图阐明理事象

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2.地方时

和区时

3.地转偏

向力

4.正午太

阳高度和昼

更线的经度及

日期变更规则

◆南北半球水

平运动的物体

发生偏转的方

◆北京时间

◆一年中太

阳直射点的

移动

◆某地正午

正午太阳高

度变化和昼

夜长短变化

向太阳高度的

夜长短变化

◆黄赤交角的季节变化

5.四季

度数◆二分二至

◆二分二至日日正午太阳

日期及太阳直分布

射点的纬度◆某地昼夜

长短的季节

变化

◆二分二至

日全球昼夜

长短的状况

◆天文四季

的划分

第二部分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考试要求

主题内容要点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

◆六大板块的◆板块的消◆运用“海◆根据地震或

名称和分布亡边界与生底扩张示意火山实例,分

◆地震要素:长边界图”阐明海析其成因、危

震源、震源深◆地震波中底岩石年龄害,提出防灾

度、震中、震的纵波与横的分布规律减灾的建议

五、板块构

造与地震火

1.板块构

造学说

2.地震要

素与火山类

3.地震与

火山的形成

与分布

中距

◆世界两大地

震带的名称和

分布

◆按成因划分

的三大类岩石

的名称

◆花岗岩、玄

武岩、石灰岩、

大理岩所属的

岩石类型

◆地壳中含量

前三位的化学

元素

◆主要地貌类

型的名称

波传播速度

的差异

◆震级与烈

度的区别与

联系

◆影响烈度

大小的主要

因素

◆三大类岩

石的成因及

其主要特征

◆侵入岩和

喷出岩的不

同特点

◆我国喀斯

特地貌的典

型分布区

◆我国黄土

地貌的典型

◆运用板块

构造学说分

析海沟、岛

弧链和高大

褶皱山脉的

成因

◆运用板块

构造学说分

析世界地震

带与火山带

的分布特点

◆根据三大

类岩石相互

转化示意图

分析地壳物

质是如何循

环的

◆根据景观

图判断各类

◆评价某地地

貌对农业生

产、工程建设、

城市发展、旅

游等的影响

地形图

6.主要的

地貌类型

7.地貌对

经济建设的

影响

分布区地貌类型,

◆黄土高原阐明主要特

地表沟壑纵征和形成条

横的主要原件

因◆判读等高

5

上海教育考试院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上海教育考试院中考数学试卷评析 数学注重〝双基〞表达新意 20数学卷的命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为依据,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促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试卷在题量、题型、难度等方面保持稳定的同时,表达对〝双基〞的重视,并逐步适度凸显对思维过程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整卷设计的思路是〝注重双基、合理铺设整卷难度、表达新意〞。 ■注重〝双基〞考查 试卷考查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条理性,选用合理解题方法的能力,重视对教材内容的考查。试题避免复杂计算,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凸显通性通法在解决试题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如函数考核、解直角三角形等方面内容的考查都有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及函数思想等都作了合理表达。 ■合理铺设整卷难度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综合题如24、25题等试题设计保留较多的解题途径,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和灵活性都得到较充分的考查,既有利于提升整卷效度,又便于控制试题及整卷的难度,有利于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及复习的正面指导意义。在试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组专家评析2012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组专家评析2012年高考上海卷试题 着眼能力检测强调思辨能力 ——2012年上海高考语文卷特点2012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卷命题工作,严格执行“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方针,从阅读材料的选择到试题的编制,都力求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一、选择典型的阅读材料 考试材料的选择往往直接决定着语文试卷阅读试题的质量。今年的5篇阅读材料各有文体代表性,具体有社科文、散文、律诗、史传文和记。其次阅读材料的题材覆盖了主要人文话题,有指向学术研究规范的重要话题;有指向个体的人生体验;也有指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感受与欣赏;还有通过优秀的历史人物思考个人与社会、百姓与国家的关系。此外,这几篇阅读材料分别呈现出严谨、细致、清晰、朴实、优美等不同的语言风格特征。 二、着眼于阅读能力的检测 今年的高考试卷全面落实“考试手册”的“考试目标”,也体现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对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依然以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鉴赏能力等为检测重点,直接检测对全文的观点、思路、语言等把握的试题所占比例较高,共有6题计21分。本次考试未直接检测文学文化常识的记忆题,而是将这种检测随文落实,如第15题的几个选项都涉及到文学文化常识,关于咏物诗、律诗等知识的检测都落实在对具体的语言材料的阅读理解中。 三、作文强调思辨能力的检测 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向考生提供一则具有思辨性的材料,要求考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作文材料寓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往往因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而轻易将其舍弃,结果在天才作品中却又发现了自己曾经产生过的闪光的、有价值的念头,说明一个人应当珍视他自己身上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羡慕别人。 材料作文的思辨性,首先体现为材料的呈现方式。该材料取自《爱默生集》,文字理性,富有思维张力,体现思辨性材料的特点。二是材料的内涵。选取的材料内涵相对趋一,而这种趋一的内涵又具备进行纵向深入思辨的可能性,同时,材料内涵本身具有哲理意味。当然,考虑到高考参加人数众多,命题在开放与限制之间寻平衡:对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切入,比如对微光的理解、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坚持自我等等,但最后这些切入点的指向应当还是收拢于对“自我”的思考。三是材料的思辨性在考生作文中的体现。考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对自我的价值是什么、如何塑造自我、我愿意有怎样的“自我”等问题的思考,不仅对他们的成长是重要的,也较贴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生活。也只有这样,思辨能力才能真正在考生的作文中得到体现,才能在评卷时得到测量,才能真正实现作文的测量目标。 这条材料,一般比较合适用议论文的形式写,也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写,将对相关问题的思辨通过记叙具体的人物和事体表现出来,也可以切合题意,所以文体的适应性也比较恰当。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上海教育考试院.doc

201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性质与对象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 试是以《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地理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 科目的测试。 二、考试测量目标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具体要求如下: Ⅰ地理基础知识 1. 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 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 3. 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4. 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 5. 知道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 Ⅱ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 6. 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 7. 掌握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 分析、比较和归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 Ⅲ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 9. 简要评价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 运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思 路。 三、等第能力描述 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 E 为不合格,“合格”再分为A 、B、C、D 四个等第。 A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A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 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附录常用前缀后缀详解上海教育考试院编写版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附录常用前缀、后缀详解 (上海教育考试编写,2018年版) 许多学生对于记忆英语单词烦恼不已,总是记不住,默写不出来。不善于记忆单词,词汇量就少,学生在做英语练习或参加英语考试时总会碰到许多生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最终也学不好英语。 当然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方法有:首先,能准确读出单词的发音。其次,了解一点构词法知识。再次,要反复记忆,以求巩固。还有记忆单词要把单词放在语境中去记忆,等等。许多学生记不住单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语构词法不了解。学习一点英语构词法知识至少有以下三种好处:1)有助于扩大巩固词汇,了解词的结构,可以由已知的成分去分析词的含义,甚至可以“猜字”。2)有助于深入理解词义。3)有助于灵活运用词语。 英语的构词方式最常用的有三种:转化法、合成法和缀合法。简单地说,转化法就是把一个词从一种词性转成另一种词性。合成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而缀合法是在单词上附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掌握前缀和后缀是大批量记忆词汇的第一步。 下面重点讲一下缀合法。前缀加在单词上,可以改变、限制或加强这个单词的含义,而不改变其词性。而后缀加在单词上,可以改变单词的意义或者词性。 以下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附录中所列举的常用前缀、后缀加以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常用前缀、后缀 1.常用前缀:prefix anti- (构成名词或形容词) 意为:反;反对; 防止 e.g. antipollution (防止污染);antirust (防锈的);antisocial (反社会的);antimatter (反物质) ; Anti-Japanese War 抗日战争;antianxiety 抗焦虑的;antibacterial 抗菌的 auto- (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意为:自己(的); 本身(的); 无人操作(的) e.g. autobiography (自传);automatic (自动的);autosave (n.& v. 自动保存) autocriticism (自我检讨);automatic pilot 自动驾驶仪 co- (构成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 意为:①一起;共同;联合②同事,伙伴,副 e.g. co-produced (合作生产的);cooperate (合作v. );cooperatively (合作地); co-author (合着者);coexist (共存v.);coauthor(合着者);copilot (飞机副驾驶员) dis- (构成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 意为:不;非;相反;相对 e.g. dishonest (不诚实);disagreeably (不合意地);disadvantage (不利条件);disappear (消失) dislike (v.& n.不喜欢);disable (v.使无能;使残疾); disclose (v.使显露;揭露;泄露); discomfort (v.& n.不舒服;使人不舒服);discontinue (v. 停止,中断); disorder (n. 杂乱,混乱);dishonorable (a. 不光彩的,可耻的);dispraise (贬低;诋毁) en- (构成动词) 意为:使处于…状态;使(成为) e.g. endanger (使遭危险);enlarge (扩大);enrich (丰富);enable (使…能够); in-; il-; im-; ir- (构成形容词、副词和名词) 意为:不;非;相反的 e.g. infinite (无限的);inactive (不活跃的);inadequate (不足的;不充分的); illegible (难辨认的);illogical (不合逻辑的);illegal (非法的);immorally (不道德地); immature (不成熟的;幼稚的);immortal (不朽的;永生的) ; irrelevance(不相关); irregular (不规则的); irresponsible (不负责任的) inter- (构成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 意为:在…之间;相互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附录常用前缀后缀详解上海教育考试院编写版完整版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附录常用前缀后缀详解上海教育考试院编写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上海高考词汇手册附录常用前缀、后缀详解 (上海教育考试编写,2018年版) 许多学生对于记忆英语单词烦恼不已,总是记不住,默写不出来。不善于记忆单词,词汇量就少,学生在做英语练习或参加英语考试时总会碰到许多生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最终也学不好英语。 当然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有很多。最根本的方法有:首先,能准确读出单词的发音。其次,了解一点构词法知识。再次,要反复记忆,以求巩固。还有记忆单词要把单词放在语境中去记忆,等等。许多学生记不住单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英语构词法不了解。学习一点英语构词法知识至少有以下三种好处:1)有助于扩大巩固词汇,了解词的结构,可以由已知的成分去分析词的含义,甚至可以“猜字”。2)有助于深入理解词义。3)有助于灵活运用词语。 英语的构词方式最常用的有三种:转化法、合成法和缀合法。简单地说,转化法就是把一个词从一种词性转成另一种词性。合成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成一个复合词。而缀合法是在单词上附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词。掌握前缀和后缀是大批量记忆词汇的第一步。 下面重点讲一下缀合法。前缀加在单词上,可以改变、限制或加强这个单词的含义,而不改变其词性。而后缀加在单词上,可以改变单词的意义或者词性。 以下是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高考英语词汇手册》附录中所列举的常用前缀、后缀加以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常用前缀、后缀 1.常用前缀:prefix anti- (构成名词或形容词) 意为:反;反对; 防止 e.g. antipollution (防止污染);antirust (防锈的); antisocial (反 社会的);antimatter (反物质) ; Anti-Japanese War 抗日战争; antianxiety 抗焦虑的;antibacterial 抗菌的 auto- (构成名词、形容词和副词) 意为:自己(的); 本身(的); 无人操作(的) e.g. autobiography (自传);automatic (自动的);autosave (n.& v. 自动保存) autocriticism (自我检讨);automatic pilot 自动驾驶仪 co- (构成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 意为:①一起;共同;联合②同事,伙伴,副 e.g. co-produced (合作生产的);cooperate (合作v. );cooperatively (合作地); co-author (合着者); coexist (共存v.);coauthor(合着者);copilot (飞机副驾驶员) dis- (构成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 意为:不;非;相反;相对 e.g. dishonest (不诚实);disagreeably (不合意地);disadvantage (不利条件);disappear (消失)

上海中考录取分数线确定

上海中考网7月9日:据e度论坛网友称,2012年浦东新区高中录取分数线已经传达,但在正式发布之后,会有小幅调整的。 >>话题讨论:2012浦东中考录取分数线[转自旺旺

中考分数差距大 600分以上人数翻倍 2012-07-10 09:49:07 我要评论 专家分析,今年低分段考生增多,是普高投档线走低的原因之一,而今年600分以上高分考生远多于去年,也使得零志愿线并未降低。 文章作者:上海热线 上海中考网7月10日:中考成绩上周公布后,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昨天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外公布。和去年相比,今年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线比去年降低了11分。但零志愿最低投档控制线仅比去年降低1分。专家分析,今年低分段考生增多,是普高投档线走低的原因之一,而今年600分以上高分考生远多于去年,也使得零志愿线并未降低。 普高线、零志愿线分差拉大 根据市教育考试院昨天确定的2012年本市中招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本市高中零志愿最低投档分数线为571分(回民中学、久隆模范中学566分),公办普通高中为521分,普通中专为350分。另外,参加提前录取的考生须取得提前批预录取资格,考分不得低于550分。 去年上海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投档控制线为532分,零志愿最低投档控制线为572分。比较发现,虽然今年全市两根主要控分线均有所下降,但跌幅不等。普高线和零志愿线分差拉大到了50分。“今年中考试卷区分度好,导致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和500分以下的低分考生都比去年多,这也是今年普高线和零志愿线分差拉大的主要原因。”教育界人士分析说。 经市中招领导小组研究,2012年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现予公布。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学生必须参加2012年中考报名并获得中考报名资格,且必须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学业考试并获得有效成绩。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和填报志愿的考生成绩,各高中学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按序投档,自然形成。 600分以上考生比例翻倍

上海教育考试院就2020春考、高考外语一考答记者问

上海教育考试院就2020春考、高考外语一考答记 者问 上海教育考试院就2017春考、高考外语一考答记者问 1月25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17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 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以下简称“春考”)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1月份外语科目考试(简称“高考外语一考”)成绩,并同时公布了春考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上海中学生报·高招周刊》记者就春考、高考外语一考相关问题采访了市教育 考试院负责人。 记者:市教育考试院今天公布了2017年春考本科录取最低控制线,请就今年春考情况向本报读者做个介绍? 考试院:2017年是上海整体实施高考改革之年,春考也不同于 往年。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作为统一考试科目,其要求与秋季高 考一致,试卷结构也是按照新高考要求有所调整的。或许有不少考 生抱着熟悉试卷结构的想法报名参加,报考人数也比往年多,特别 是外语这次为一年两考的第一次考试,报考人数基本覆盖了全部考生。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的外语科目考试第一次采用了题库命题方式,这是为什么? 考试院:这首先是源于《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的要求,该文件提出,“深化外 语考试改革”,“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外语考 试一年举行两次”,“建设外语标准化考试题库和标准化考场”。 采用题库命题方式可有效提升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这也是世界 上标准化考试的通行做法。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从2014年12月开始,就高考外语试卷结构和题库建设方案组织专家开展实证研究与研讨,并通过了上海市教育考试命题和评价指导委员会的论证。

记者:不少人以为题库就是从各类教辅习题集当中直接选取构成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标准化考试题库是如何形成的? 考试院:题库建设通常包括征题、审题、试测和入库等阶段。上海英语考试题库由经过遴选的本市及外省市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作为 征题教师和审题教师。征题教师根据征题细则,从原版外文资料中 选取合适素材并命制试题;审题教师从政治性、科学性、公平性和规 范性等方面对所征试题进行审查;再由学科专家、测量和统计专家共 同拟定试题的试测方案,由考务部门组织试测;通过对试测数据的分析,生成试题的各项属性指标,经专家确认后,完成试题入库。 记者:以英语为例,有了题库是否就能直接产生试卷? 考试院:就目前看,高考英语试卷命制必须在封闭环境下经过系统组卷、集体研讨、审题确认等步骤才能完成。优化组卷信息系统 从题库中筛选试题,形成各项属性指标符合预设的试卷初稿。命题 专家组从试题构成要素、整卷指标平衡等方面对试卷初稿进行反复 研讨、集体修改;审题专家组按照质量标准对初步定稿试卷进行审查,形成试卷最终稿。在实际工作中,整个命制过程由上述各步骤循环 往复而成。 记者:我们关注到网上部分网友关于本次高考英语试卷的讨论,您怎么看? 考试院:保障考试安全是考试机构最基本的职责。在得知相关情况后,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全面调查核实工作,对命题管理、 试卷印制等各个环节进行了回溯排查;政府职能部门组织了第三方专 家对包括命题管理办法、命题专家组关于试题修改的讨论记录稿、 审题专家组的审题报告等进行了全面的查证、分析,确认试卷的所 有试题都经历了独立的讨论和审定过程。我们对本次英语考试成绩 的分析结果,也表明本次高考英语试卷符合公布的《2017年上海高 考英语科目考试目标及试卷结构》。 记者:本次外语考试采用题库命题方式,那是否像其他国际通行的标准化考试一样,不公开试卷呢?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致2020届高考考生的一封信(最新)

亲爱的2020届高考考生: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这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祝贺你们通过了人生迄今最为艰辛,同时也有意义的一道历程——高考。 舒展了紧锁的眉头、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此时此刻,想必你们已迫不及待要奔赴未来、去追寻另一段“诗和远方”。或许,你已经被心仪的高校录取,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或许,你并不满足于这次成绩,选择了再战高考…… 时间之河奔腾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不论你们即将走进怎样的人生风景,都意味着新的开始。 乘风破浪,淬风雪精神 2020年注定让人难忘。庚子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本的生活节奏:居家上网课、高考延期一个月,戴口罩、测温进考场……都让你们这届高考考生比往届考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与变数。相信经历过这次“大考”的你们会进一步认识到人生历程的诡谲多变,也更充分地感受到个体的前途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焕发出蓬勃活力。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愿这一切都能够成为你人生的“疫苗”——坚定意志,激发斗志,追求美好。 2020年,我们亦于变局中开新局。强基计划、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艺体类平行志愿改革等一系列稳慎有序的举措,充分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更提升了你们的获得感、满意度,也进一步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放眼全国,2020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肩负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的重任。潮流汹涌,未来已至。作为“后浪”的你们,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逐光启航,扬成长风帆 犹记得,2017年上海市迎来新高考改革的瓜熟蒂落时,你意气风发地迈进了高中校门。多元、自由、开放的高中生活,造就了你的与众不同,正是高中阶段的学习与积淀,让你自懵懂逐渐明朗、由冲动变得理性、自稚气走向成熟,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渐次勾勒出学业、专业、职业的图景。

上海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201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卷考试手册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编 编写说明 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继续实施“3+综合+X”科目设置方案,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及综合能力测试为必考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命科学为考生报考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 为了使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要求,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命题办公室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的基础上,经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讨论,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教材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上海市中 小学各相关学科课程标准试行稿(“二期”课改课程标准),考虑到“二期”课改教材、部分 高三毕业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学习教材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手册》按照考试科目编排,各科均包含下列内容:考试性质、考试测量目标、考试细则、考试内容(和要求)、题型示例等。各科目(综合能力测试 除外)考试内容(和要求)都是依据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确定的。 上海市各学科课程标准拓展型课程提供了不同的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但不同学科的 课程标准对模块的选择规定略有差异,各学科实际教学中对模块的选择要求也有差异。因此,本《手册》各学科对拓展型课程中模块的出来也略有差异。希望广大教师和学生注意《手册》中相关学科考试内容部分对拓展型课程模块的规定,考生考试中也应该注意仔细阅读试卷的 指示语,按照指示语的要求答题。 本《手册》适用于使用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的考生。少数 语种(俄、日、德、法语)的考试仍然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地理科学高考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利于 高等学校选拔合格新生,又要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中学的地理教学改革。 考试对象为2011年上海市选考地理课的考生。 二、考试目标 地理科学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即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并 且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具体考察目标为: 1.地理知识 1.1 重要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名称、分布,重要地理数据。 1.2 重要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1.3 我国及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主要地理特征。 1.4 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及其蕴含的地理科学知识。 1.5 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国土开发和整治的措施;国外在资源开 发、经济和人口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地理技能 2.1 阅读各类地理图表、文字和数据资料,获取地理信息。 2.1 设计和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各种地理计算。 2.3 对地理思维过程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表述。 3.地理思维 3.1 分析、比较和归纳不同区域的主要地理特征。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 一、考试 考试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评卷,市和区招生考试机构负责考试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合格性考试科目时间安排:

等级性考试科目和时间安排: 语文、数学合格性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时间均为90分钟;外语合格性考试分为书面笔试和听说测试,笔试不含听力,考试时间为90分钟,听说测试含听力(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时间为30分钟。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分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均以笔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均为60分钟;其中,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3门科目合格性考试另设技能操作测试,测试时间均为15分钟。信息科技为合格性考试,以上机考试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各科目考试满分为100分。其中外语书面笔试满分为80分,听说测试满分为20分。 合格性考试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类。由市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科目合格分数线以考试分数的标准分值划定。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获得该次考试有效成绩的考生(即缺考或未得分的考生除外)总数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位次由高到低分为A+、A、B+、B、B-、C+、C、C-、D+、D、E共五等11级,其中A+约占5%,A、B+、B、B-、C+、C、C-、D+各约占10%,D、E共约15%,E为考试有效成绩低于标准分值或约占5%。 二、考务管理 (一)报名与报考 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报考工作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具体负责。 1.报名 首次参加考试的本市普通高中在籍学生通过其学籍所在学校集体报名,学生基本信息由本市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提供。 首次参加考试的其他考生(包括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生,年满18周岁的社会人员,取得初中毕业或结业证书的社会人员,下同)通过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方式办理报名手续。 已参加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的学生直接进行报考。 每位学生完成报名后,取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号,报名号是学生在考试中唯一的身份识别号码,遵循“一人一号,多次使用,动态管理”的原则。 2.报考 学生完成报名后进行相应科目的报考,完成报考后须对报考信息核对并签字确认,方能参加该科目的考试。 (1)合格性考试报考

2020年上海高考招生试点方案

2020年上海高考招生试点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5年上海市 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做好普通高校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我委制定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 试招生试点方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14年10月29日 附件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以及《教育部关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需配套政策的函〉的复函》(教发函〔1999〕14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的意见》(教学〔1999〕3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 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精神,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本着有利于鼓励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为了每一个学生 的终身发展”的理念,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努力拓宽适应学生全 面而有个性发展需要的成才之路和有利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 深化及其效能的进一步发挥,进一步提升上海教育现代化水平,满 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的原则,探索建立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体系。

二、试点院校和招生计划 2015年度共有22所试点院校参加春季考试招生,招生学校名单 和招生计划见附件1。 三、春季考试报名和志愿填报 (一)报名条件 报名参加2015年春季高考的考生需符合下列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体健康; 3.本市户籍在沪报考对象:具有上海市常住户籍的高中阶段学校历届毕业生、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含具有本市常 住户籍的非本市高中阶段学校历届毕业生);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在沪报考: (1)考生为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上海市居住证》持证人的同住 子女,且须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的历届生或本市普通高中应届 毕业生; (2)考生为《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留学人员持证人的子女, 且须为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的历届生或本市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 (3)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现属上海市常住户籍,考生本人持《上 海市居住证》且须是2014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或 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 (4)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原属上海市常住户籍(含上海支内、支边、支疆职工或知青),且考生须是2014年已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 届毕业生或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 (5)考生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经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定的驻沪机构 工作人员,且考生须是2014年列入本市高考报名库的历届毕业生或 参加本市中考并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完整学习经历的应届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