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幸福

合集下载

中国人幸福情况

中国人幸福情况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联合国规定每天收入在1.25美元以下的人属于赤贫的人口;联合国的标准贫困人口,是一天收入2美元以下。

中国大陆在2010年12月份公布一个民政部的数据,说是要提高中国的贫困标准线,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

也就说,中国大陆的贫困线是1个月不到1百人民币,十几美元。

中国大陆为什么不按联合国赤贫标准划定贫困线?结果在中国政府发言人的解释中:按照中国式贫困(即每人年收入1千1百80元),大陆就只有4千万了。

但是,如果大陆贫困线提高到年收入1千5百元人民币,贫困人口就是8千万。

一旦提高到每天收入在1.25美元标准线的时候,中国大陆则有2.5亿赤贫人口!如果按照2美元收入计算,全中国有9亿人口是属于联合国规定的贫困人口。

这个数据是一个官方公布数据,这个数据非常可怕。

可怕之处在于,如果现在按照官方公布的13亿人口,居然有9亿人口属于联合国规定的全球的贫困人口。

只有4亿人口在小康和非常富裕中。

而且,按照这个数据,也就是说,中国大陆人占了全球的贫困人口中85%的比例。

中国人常想像非洲很穷,对照此比例,就发现非洲低于2美金的贫困人口非常小。

2011年的1月12日,中国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公布了一个数据。

他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要大家不要害怕通货膨胀,因为中国现在通货膨胀不高。

他说按照历史上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比如在1988年跟1994年中国的通货膨胀分别达到18%跟24%,而2010年通货膨胀还没有达到平均数。

然而,根据经济学国际上的标准,一个国家通货膨胀如果超过4%的时候,它就意味这个国家进入恶性通货膨胀了。

姚景源公布这个数据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在一种恶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发展,他的中国30年来的通货膨胀率是5.6%,就已经说明。

最近,中国央行副行长马德伦写了一篇文章,说人民币遇到五大困境,其中最大的困境是人民币现钞供应与印刷能力的严重矛盾。

他介绍中国现在有6家印钞厂,三家铸币厂。

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

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

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5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是能和闺密都在一个城市,并且有共同的品位和价值观。

你只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心情好坏,你都盼望这个人陪著你。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供大家参考。

中国人的幸福演讲稿(精选篇1)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幸运在每小我的内心都有着分歧的定义,当然啦,我也有本身的一种设法。

当我在寻找幸运的时候,幸运就不知不觉呈现了。

是阿谁处所让我有了幸运的感受。

20__年的春季,我从学校升上了高中,统统也就变的成心义起来了。

初来乍到,面对一个生疏的环境,面对一群生疏而和谐的脸孔面孔。

由于我从小到大内疚,又不太会说话,刚开端不太适应。

幸亏有她,我现在的同位芳芳,她是这个班第一个和我说话的人。

她是一个心肠慈爱的乡村女孩,就是脾气奇怪了一点。

刚入学,我们就停止了军训。

想起当时真的一点儿也不好受呀,在骄阳当空之下,我们顶着太阳在操场上排着整齐的步队停止一系列的练习。

如此辛苦我们竟没有倒下。

原觉得女孩是最薄弱衰弱的人,但在我看来却比男孩还要固执。

连续5天上去,我们学会了许多,也明白连合就是力气的事理。

并且最首要的是这段时候的相处让我对她们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晓得小A和小Q是最喜好逗教官说话的。

正如FOUREYE所说的一样,比鹦鹉还多嘴。

美美和文文呢,大要看起来很拽,实在她们比谁都轻易相处。

反而那些大要斯文静文的人最难相处。

高一的时候,我很少跟同窗说话。

我晓得她们一向都不喜好我,对我很不满。

我也很不屑去理那些喜好说长道短的人。

能够还不熟谙吧,就连和同位的干系也不好。

高一的时候,我的同位的行动真的很不成理喻。

她不让我抄功课,也不答应我上课画画,说是为我好。

又骂我做事不修面貌。

之前我怨她蛮横,厥后才创造原来她真是为我好。

我和她同位已经一年半,我在这个班也度过一年半了。

慢慢地,我和她们熟谙起来。

我们经常在讲堂上起哄,弄得笑话连篇。

每天都布满欢快。

下了课就和四周的人谈天,谈笑风声,欢愉极了。

中国人幸福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人幸福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人幸福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人幸福观是指中国人民对自身生活幸福感的态度和看法。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幸福观一直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幸福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在早期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的幸福观主要是基于家庭和社会地位的稳定和安全感。

传统的家族观念和儒家思想强调了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赋予了个人幸福感和满足感。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受到其他价值观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幸福观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在当代中国,个人追求幸福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人们的幸福观逐渐转向追求个人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包括身心健康、人际关系、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的综合体验。

然而,中国人的幸福观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扰。

社会上的压力、竞争和不平等现象给人们带来了心理负担和焦虑感。

同时,一些传统的观念和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冲突,使人们对幸福的认知和追求产生了矛盾。

如何理解和适应中国人的幸福观,成为当前社会研究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人幸福观的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当代的特点。

同时,通过分析幸福观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的幸福观,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为: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将从幸福观的定义开始,然后探讨中国人幸福观的历史背景以及当代中国人幸福观的特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幸福观的重要性,并分析中国人幸福观的现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本文将全面地介绍中国人幸福观的起源、演变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文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文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文
《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咱就说啊,我今儿早上出门去买早点,那可真是好好体验了一把国家富强给咱老百姓带来的幸福呢。

我一路哼着小曲儿到了早点摊,看着那丰富的早点种类,什么包子、油条、煎饼果子,应有尽有。

我跟老板说要两根油条,一个茶叶蛋,老板麻溜地就给我准备好了。

在等的时候我就四处瞅瞅,发现这大街上啊人来人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为啥呢?还不是因为现在生活好呗!大家都能有工作,能赚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国家富强了,咱老百姓兜里有钱了,这日子自然就过得美滋滋的。

像我小时候,哪有这么多好吃的早点啊,能有个馒头啃啃就算不错了。

那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想要买点啥都得算计着。

但现在不一样了,想买啥就买啥,只要自己乐意。

这就是国家富强的好处呀,咱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蹭蹭地往上涨。

我捧着热乎乎的早点往回走,心里那叫一个满足。

这普普通通的买早点的小事,不就正体现了国家富强带给咱的幸福嘛!咱老百姓不用操心啥大事,
就踏踏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在这富强的国家里,享受着幸福的生活,多好呀!我相信,以后咱的日子还会越来越好,国家也会更加富强,而我们也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的。

这就是我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一点真真切切的感受呀,嘿嘿。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

中国人幸福感的十大标准作者:鄂璠来源:《领导文萃》2013年第04期“你的幸福在哪里?”2012年9月底至10月初,《小康》杂志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在对千余名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等进行了深度访问。

NO1 最具资本的幸福:身体健康《小康》调查显示,六成受访者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觉得健康对自己的幸福感受会有很大影响。

“身体健康才是幸福的本钱”,因此,把握住幸福的第一步,就是拥有一辈子的健康。

NO2 最具成就感的幸福:收入满意在“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中,收入排名第一。

中国人对于收入的重视程度超过了2011年,甚至也超越了健康。

但是,调查显示,高收入者并不一定活得幸福快乐,低收入者也并不一定过得悲催郁闷。

那些对于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者,才能将钱和幸福统统抓在手中。

NO3 最温馨的幸福:和家人在一起无论哪个年代出生的中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重视家庭。

国人普遍看重家庭,讲究“家和万事兴”、“常回家看看”,因此“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往往都有着较高的幸福指数。

NO4 最浪漫的幸福:得到爱“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单身人士们所期待的“爱”更多地来源于和他/她在一起时的感觉,他们希望理想中的“另一半”能尽快出现,并幻想着那种美好而浪漫的感觉;而已婚人士们所期待的“爱”更多地来源于和他/她之间的情感,他们希望彼此间能够用沟通和理解搭起“心桥”,携手走过风风雨雨,然后一起慢慢变老。

NO5 最安心的幸福: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在中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哪怕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空间,却是能够为人生挡风遮雨的地方。

NO6 最超值的幸福:自身价值和能力得到体现《小康》向千余名劳动者发问,“就职业而言,您认为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除了“收入”之外,回答最多的就是“个人能力得到体现”,而在50后受访者眼中,“个人能力得到体现”和“收入”同等重要。

让中国人幸福的五条法则

让中国人幸福的五条法则

让中国人幸福的五条法则作者:著名国学专家段俊平中国人有自己的独特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往往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及佛家,均把精神上的满足作为人生幸福的最终追求,把道德和气节也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之一。

中国的文学作品把神仙的生活往往描述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富足,物质只是人生在世的一个基本生活需求,这其实与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金字塔图是相一致的。

马斯洛把尊重的需要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人生的最终需求,他只说出中国传统幸福观的一部分。

中国人的幸福其实更多的体现为自修,“心外无物”是自修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幸福的终极基础。

儒家经典故事“孔颜之乐”其实是中国人幸福观的集中体现。

《论语•雍也》里有一段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评价,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这一段话的意思是:“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孔子的实际意图并非是要人们刻意追求清贫,而是通过对颜回的赞扬,表述了儒家对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和衡量标准。

孔子认为幸福快乐与否是和物质没多大关系的,“安贫乐道“其实就是儒家的幸福观。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是住在简陋的环境,吃着粗茶淡饭,只要精神富足,人生也能乐在其中,仍能孜孜好学,仍能感到幸福,而且这种幸福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对这种幸福哲学理念做了更进一步的阐述,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即便是吃简单的食物,喝白水,弯起胳膊就能当枕头,快乐自在其中。

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这种对快乐和幸福的论点及阐述被后人称为“孔颜之乐”。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观的典范,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人最大的追求与幸福就是“乐道”,这里的“道”其实就是人生理想。

中国人的幸福观

中国人的幸福观

中国人的幸福观世间有各式各样的人,追求幸福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崇尚“人生在世,吃喝二字”,有人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破解幸福密码》一书中将中国人对待幸福的态度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你是下面哪一种?一起来看看吧!饮鸩止渴型我们都知道,“鸩”就是毒酒,“饮鸩止渴”就是用毒酒来解渴,比喻人只看眼前利益,不顾未来后果。

持这一种幸福观的人,奉行及时行乐的思想,他们贪图肉体和感官的一时快乐,而罔顾长远的目标,像是沉溺于吃喝嫖赌、网瘾、烟瘾的人都属于这种类型。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人是有理智的动物,看到的不应该只有眼前的快乐,还要有长远的一生,在铺天盖地的享乐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明智之举。

黄连团子型黄连是一种很苦的中药,持这一种幸福观的人认为,生活就像黄连,必须吞下黄连的苦,才能品尝到藏在黄连团子里的那一点点甜。

持这种幸福观的人在中国并不少见,他们日复一日地劳作,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图的就是未来的某一天,可以得到理想中的幸福。

他们坚信,苦尽甘来。

这当然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

但是,长期的辛苦劳累,往往会麻痹了人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他们一直在预约幸福,却难以真正享受幸福,一味地将幸福推到遥远的未来。

留一点时间给自己,也留一点当下的幸福给自己,幸福不只是爬到了山顶的那一刻,还有贯穿在攀登的全过程。

馊馅饼型如果说,黄连团子型的人,是用牺牲当下来换取未来幸福的期望,那么持这一种幸福观的人就是当下辛苦、同时也不相信未来会幸福。

他们非常消极,认为自己根本就不配享有幸福。

他们没有希望感,放弃了对幸福的追求和期待。

也许他们是因为体验过太多挫折而对自己产生了消极的认知,但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拒绝了所有的挑战和未知,岂不是将幸福的可能也拒之门外了吗?幸福的包子型幸福的包子就是最幸运的那一种人,他们享受着当下的幸福,同时也拥有正面积极的方向。

他们珍惜时光,享受当下,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美国女心理学家路易斯海说:“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解读中国人的幸福

解读中国人的幸福

用常识解读中国人的幸福央视在近日推出了系列调查节目《你幸福吗》。

这个系列播出后,节目中的不少“神回复”成为了人们的谈资。

但相对“无厘头回答”的走热,节目的初衷“幸福调查”反而乏人问津。

…[详细]舆论关注的焦点走偏有可以理解的原因,但“幸福调查”本身还是有相当意义的。

要了解国人的“幸福”,有比《你幸福吗》更可信的信息源。

中国人今天更幸福吗?“金钱买不到幸福,但确实带来了一种更令人愉悦的痛苦形式。

”——斯派克米·利根(Spike Milligan)中国人在近20年更富有了,但幸福感没有成比例上升1990-2011年间中国人幸福感的变化(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金钱买不到幸福,但确实带来了一种更令人愉悦的痛苦形式”,虽说这只是喜剧演员斯派克米利根的一句玩笑话,但他很清晰的写出了“中国人更富有了,却没变得更幸福”的状态。

一方面,从1990年至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逐步深化,中国实际人均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翻了数倍。

但另一方面,在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经济学教授理查德·A·伊斯特林(Richard A. Easterlin)汇总了几家权威机构对中国人幸福指数的调查后,他却发现在这20年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中,中国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明显上升。

根据他的调查,在1990年到2010年间,中国人的幸福感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呈现一个“U”形。

生活满意度从1990年到2005年前后,呈下降趋势,到2010年有所恢复,达到了略低于1990年的水平。

一个稍早的研究也证实了中国人没有更幸福的观点。

在2008年5月心理学期刊《幸福研究》刊登了一份调查,该调查涵盖了中国1990-2000年十年的数据,显示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里隐藏的悖论——中国人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喜悦,相反,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却在降低:1990年时28%的中国人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而到了2000年,“非常幸福”的中国人比例降到了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幸福
老师好,同学们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眼中的幸福。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想问:幸福是什么呢?幸福是什么,其实有许多人都会说不好回答,很难说清楚。

在这里,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据说上帝花了七天创造了世界,他又花了七天,想要给人们带来幸福……
第一天到第五天,上帝分别遇到了一个乞丐,瞎子,瘸子,哑巴和单身汉。

他问他们想要的幸福是什么。

乞丐想要的幸福是能够吃饱穿暖,有地方挡风遮雨。

瞎子想要的幸福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以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

瘸子想要一双充满活力的腿,可以尽情的奔跑。

哑巴想要一副响亮的嗓子,可以大声的说话歌唱。

单身汉想要的则是能和一个善良的女子结婚生子。

第六天,上帝遇到一个商人,他问:你想要怎样的幸福呢?
商人有点迷茫,他问上帝:什么才是幸福?
上帝说: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我可以教你,不过我时间不多,只能花一天时间。

第七天,商人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乞丐,老婆孩子都死了,房子也没了,他瞎了一只眼睛,瘸了一条腿,还变成了不能说话的哑巴。

上帝问他:你知道什么是幸福了吗?
商人痛哭流涕,终于明白了--幸福,原来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有时就在人们身边,只有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只是人真的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

幸福是不上课的时候可以尽情地睡;幸福是吃到人间美味,而且是别人付的帐;幸福是在沮丧的时候听到自己最喜欢的音乐;幸福是你深爱的人,刚好,也深深爱着你。

但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定义,平常一些小事也往往能撼动你的心灵,幸福与否,只在乎你的心怎么看待。

而我眼中的幸福就是一种简单,一种坚持,一种自信,一种满足。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