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JSA记录表

合集下载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分析表JSA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分析表JSA
3、电气设备(电箱及供电线路)设专人维护(电工),确保用电安全,日常用电维护和检查。
4、配置灭火器材;
5、非工作时间总闸断电;
1
15
6
90
1、办理用电作业许可证
2、做好防雨措施
3、线缆接头规范接驳
4、用电设备经检查,绝缘防护良好后再使用;
5、张贴触电危险标志
6、总电箱上锁管理;开关箱作业时间不准上锁,非作业时间上锁管理。
1、中毒/窒息/爆炸/淹溺
2、致病菌
3、眼睛伤害
4、坠落物伤害
1、严格控制和审核、审批作业许可证;
2、进入作业前进行气体检测;
3、作业期间持续进行强制通风置换;
4、实时进行气体检测(报警仪不少于两台);
5、使用长管式外力供气呼吸装置;
6、设置专业监护人,作业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严禁出现分散监护集中力的行为(玩手机、聊天、打电话等);

6
进水口污水转抽
1、人员坠池伤亡
2、触电
3、致病菌
1、非电工人员禁止接触带电水泵
2、水泵维修和挪移必须先拉闸断电
3、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手套和防护眼镜)
5、水泵维修和挪移人员须穿戴安全带并正确系挂
1
15
6
90
池周边及时做好防护措施,拉设警戒区,设警戒标牌

7
安装传送架/三脚架
1、人员落水/淹溺
2、刮伤、擦伤、砸伤
4、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手套和防护眼镜)
5、水泵维修和挪移人员须穿戴安全带并正确系挂
3
15
6
270
全场人员告知,非相关人员禁止跨越警戒区

10
机械通风置换
1、人员坠池伤亡

受限空间JSA

受限空间JSA

安全技术交底
油气浓度高发生窒息、死亡
作业前进行气体测试,检测合格后方 可作业
配齐气体测试仪
确定现场安全监护人 防止施工人员违章操作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许施工
监护人持证上岗
施工现场围挡 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设警戒线、警示标志、监护
加强现场人员出入安全管理
岗前训导
施工人员不了解施工现场应急处置和危害易 发生伤亡事故
作业安全分析(JSA)表(受限空间作业,按实际情况挑选填写)
记录编号:
日期:
项目/单位
JSA 分析组长
工作任务简述(区域/工艺过程/主要工程量):
分析人员
□新工作任务 □已作过工作任务 □交叉作业 □承包商作业 □相关操作规程 □许可证 □特种作业人员资质证明
序号 作业步骤 作业步骤细分
危害描述(注1)
大门上锁、夜间有照明、警示标志
加强夜间巡视
配备救生绳、气体测试仪、呼吸器
受限空间作业 易发生高处坠落人、人员窒息伤亡事故
设置警戒线、警示标志、照明设备、 专人监护
配备救生绳、气体测试仪、呼吸器

完工验 收
作业完毕 作业完毕
作业后留下垃圾未及时清理埋下隐患,造成 人身伤亡事故
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及杂物,清点物资 、人数
施工双方监督整改
非施工期间非施工人员进入造成高处坠落人 身伤亡事故事故
培训施工人员逃生自救,危害识别能 力,人员持证上岗
强化现场监护管理、配备防护用品、
严格按照受限空间作 业内容施工
易发生人身伤亡和环境污染事故
按照图纸及方位要求作业
甲方、监理与施工方三方确认、监护人员到场后方可 施工

受限空间作业JSA记录表

受限空间作业JSA记录表
未吹扫、蒸煮、置换或吹扫、蒸煮、置换不合格
作业空间内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引发火灾爆炸或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应加盲板隔离,盲板处应挂牌标识
管线、阀门未加盲板隔离
管线内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
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未重新进行分析
作业中断后,受限空间内情况发生变化,作业人员不了解新的情况,盲目作业,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
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大于0.5%
可燃气体超过爆炸极限,引发火灾爆炸
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大于0.2%
氧含量<19.5%
未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由于作业人员缺乏相应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引发事故
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未制定安全措施或应急预案
作业人员或监护人员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不当,引发事故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的联络信号。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夜间或设备内部作业,照明不良
作业人员作业时无法看清设备情况,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
增加照明。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
照明设备不符合要求。
盲板处未挂标识牌
作业人员发生误操作,造成管线内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分析表JSA

受限空间-工作安全分析表JSA
1、中毒/窒息/爆炸/淹溺
2、致病菌
3、眼睛伤害
4、坠落物伤害
1、严格控制和审核、审批作业许可证;
2、进入作业前进行气体检测;
3、作业期间持续进行强制通风置换;
4、实时进行气体检测(报警仪不少于两台);
5、使用长管式外力供气呼吸装置;
6、设置专业监护人,作业期间严禁离开工作岗位,严禁出现分散监护集中力的行为(玩手机、聊天、打电话等);
3
15
6
270
全场人员告知,非相关人员禁止跨越警戒区

11
池内气体检测(检测人不进池)
1、人员坠池伤亡
1、气体检测人员须穿戴安全带并正确系挂
1
15
6
90
设监护人监护

12
核查作业方案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核查应急救援物资和应急救援人员就位情况


-
-
-
-

-
13
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
-
-
-

-
14
作业人员进入池内作业(受限空间)
11、池内照明设施、供电线路和所有用电设备机具均应采用防爆型(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伏);清淤工机具应采用防爆型(铜制),所有供电线路不得存在接头,须接头的应使用防爆接头;
12、池内严禁进行任何类型的动火作业行为;清淤过程严禁吸烟,严禁作业人员佩戴打火机等进入池内;
13、进池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穿戴无金属材质装饰和饰品;穿无钢钉工作鞋等。
同2
同2
同2
同2
同2
同2
同2
同2
4
进水口污水隔挡阻断
1、人员落水/淹溺

受限环境作业JSA分析表

受限环境作业JSA分析表

受限环境作业JSA分析表---1.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受限环境作业- 项目负责人:[负责人姓名]- 项目日期:[日期]---2. JSA (Job Safety Analysis) 概述JSA(作业安全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工作操作的方法,旨在识别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该分析表基于受限环境作业,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操作过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保障人员的安全。

---3. 潜在危险识别---4. 安全培训和授权对参与受限环境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授权,以确保他们了解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并具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技能。

培训和授权内容如下:- 合理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正确操作和维护工具和设备- 识别和应对常见的潜在危险- 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应急措施- 遵守现场规则和操作要求---5. JSA 定期评估和改进为保持 JSA 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具体步骤如下:1. 对现有 JSA 进行回顾,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收集和分析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非安全事件。

3. 针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及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4. 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5. 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讨论 JSA 的实施效果和如何进一步完善。

---通过本次 JSA 分析,我们能够对受限环境作业的潜在风险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安全培训,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并最大程度地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分析表将作为参考和指导,供相关工作人员使用。

> 注意:此为示例JSA分析表,实际使用时请根据具体作业环境和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受限空间作业
作业安全分析(JSA)记录表
编号:
作业名称:
区域/工艺过程:
分析组长:
成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因素
控制措施(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
执行人
1
施工准备
受限空间内氧含量不符合标准
进入前应进行仪器检测确认,并进行置换和通风,合格后方可施工。氧含量应为:19.5%--23.5%,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以及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送风前应对风源进行分析检查,严禁充纯氧
2
施工准备
进入人员未受到培训
进入人员必须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培训并合格
3
施工准备
作业许可审批人、监护人无证审批
作业许可审批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具备风险识别等能力,持有效的资格证,方可审批或监护
4
过程管理
受限空间内有转动设备
转动设备必须断电、挂牌、上锁、设置监护人
5
过程管理
电源线破损、无漏电保护器
严禁使用破损老化的电源线,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经常进行检查
6
过程管理
人员长时间作业
严禁长时间作业,每2小时休息一次,夏季必须增加休息频次和气体检测频次。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程管理
高处作业未系挂安全带
进入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专人监护
8
过程管理
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进出未登记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出要做好登记,作业完毕后封闭人孔并做好警示标志
9
过程管理
监护人员离岗
必须设置监护人且监护人必须经培训合格剧本相应资质持证上岗,且不得离岗
10
过程管理
作业结束后,未对受限空间内进行全面检查

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新建污水池、罐受限空间作业

工作安全分析(JSA)记录表--新建污水池、罐受限空间作业
分析人员: 作业单位:XXX施工单位 作业类型:新建工程污水施工单体受限空间作业
工作任务描述:污水区废水处理罐、池内受限空间作业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或潜在事件
可能产生的后果
1
进入前的 准备工作
1、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人 员安全意识不足; 2、未编制受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3、未编制受限作业应急救援预案; 4、未准备应急救援器材; 5、未准备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检测分析、 通风设施; 6、未组织开展受限作业应急救援演练; 7、未辨识存在的风险及危险源; 8、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9、人员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10、人员对施工方案不了解; 11、人员施工任务、方法、工艺、场地
实;
相应是控制措施,引发火灾、
6、作业票审批流程错误;
中毒、窒息等,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1、设备设施未检查、未接地;
3
检查进入 受限空间 工机具与
材料
2、设备设施存在缺陷; 3、现场消防器材不足; 4、现在无救援用的救生绳、呼吸器; 5、施工材料不具备防火性能; 6、用电设备设施不符合安全电压;
1、火灾; 2、触电; 3、中毒、 4、机械伤害
1、使用的设备设施检查合格,设备接地良好, 方可使用; 2、施工工机具检查完整性是否存在缺陷; 3、作业区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4、现场放置救援绳、呼吸器、安全带、防毒面 具等; 5、确认施工材料的防火等级; 6、受限空间内使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3
5
3
5
3
4
1、作业前30分钟,根据作业条件,进行气体检
1、施工作业完成后,未及时关闭作业票 1、设施设施损坏;
9
关闭作业票 证;

2、涉及动火作业未检查有无遗留火星;

受限空间作业JSA分析表

受限空间作业JSA分析表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1
4
4
使用防爆设备

无照明设施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1
3
3
配备照明设施

未进行断电保护
触电,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1
5
5
进行断电保护

未按照规定进行作业监护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2
3
6
持证上岗及安全教育

作业过程中
爆炸着火
爆炸,火灾
1
5
5
加强对罐内气体检测

硫化氢中毒
中毒,呼吸道感染
2
5
10
风机强制性通风;检测气体是否合格氧气浓度;带防毒面具加强监护;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
2
2
4
及时清理现场作业设备设施

说明: 1. 风险(R)值=风险发生的频率(F)X风险的严重度(S) 2. 高风险(H) :风险值(R)>10时,应判定为高风险(H)
3. 中等风险(M) :风险值(R)为:5<R<10时,应判定为中等风险(M)4. 低风险(L) :风险值(R)< 5时,可判定为低风险(L)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4

8
进行作业前安全会议及安全技术交底

未进行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检测
火灾,爆炸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2
5
10
进行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检测

未安装通风设备
中毒,呼吸道感染
2
4
8
安装通风设备

未穿戴防护装备
作业人员人身伤害
2
3
6
安全教育

未确定作业人员名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间或设备内部作业,照明不良
作业人员作业时无法看清设备情况,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
增加照明。进入金属容器(炉、塔、釜、罐等)和特别潮湿、工作场地狭窄的非金属容器内作业,照明电压不大于12V;当需要使用电动工具或照明电压大于12V时,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其接线箱(板)必须放置在容器外部。
照明设备不符合要求。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不得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未保证其畅通无阻
遇紧急情况无法及时疏散人员和实施抢救,导致事故升级,引发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设备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救护、灭火器材失效
事故扩大
监护人作业前仔细检查现场救护和灭火器材,确保完好备用。
存在交叉作业未采取相应措施
受限空间上方内交叉作业落物砸伤下方作业人员
应有防止交叉作业层间落物伤害作业人员的安全措施
作业期间发生异常情况
作业人员在异常情况下继续作业,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
作业期间生产装置发生如泄漏、事故等,应立即停止一切施工作业,撤离人员并及时报警和报告处理。待处理并达到安全作业条件后,方可再进行作业。
监测人员对受限空间监测时应采取有效的个体防护措施。
取样分析应有代表性、全面性。受限空间容积较大时,应对上、中、下各部位取样分析,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和氧含量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H2S最高允许浓度不得大于10mg/m3);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监测结果如有1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盲板处未挂标识牌
作业人员发生误操作,造成管线内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未采用自然通风或必要时未采取强制通风
受限空间内存在有毒气体,导致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作业的受限空间内,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可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
使用富氧空气或氧气通风
氧气达到爆炸极限,引发火灾爆炸
4
4
气体分析
未吹扫、蒸煮、置换或吹扫、蒸煮、置换不合格
作业空间内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引发火灾爆炸或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将受限空间吹扫、蒸煮、置换合格,所有与其相连且可能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应加盲板隔离,盲板处应挂牌标识
管线、阀门未加盲板隔离
管线内介质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存在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管线、阀门
表6受限空间作业JSA记录表
作业活动:
受限空间作业
区域/工艺过程:
分析人员:
日期:
序号
工作步骤
危害描述
主要后果描述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1
安全技术交底
未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交底
无法正确识别作业风险,缺乏与风险级别对应的监管、防护措施,引起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层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交底,基层单位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及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监护人,对需进入作业的设备、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对进受限空间作业内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施工作业环境进行交底。
受限空间内气体情况发生变化,而作业人员未察觉,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窒息
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要佩戴便携式气体报警仪,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氧含量过低,引发人员窒息
氧含量>23.5%
氧含量过高,引发氧中毒
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指标
有毒气体含量较大,引发作业人员中毒
取样分析无代表性
无法正确识别作业空间内气体分布实际情况,引发作业人员中毒或着火爆炸
5
5
5
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未佩戴便携式气体报警仪
气体分析
作业前30 min内,未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分析
作业人员不清楚受限空间内情况,盲目作业,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
作业前30 min内,应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对受限空间进行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氧含量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2
办理作业许可证
未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无法正确识别作业风险,缺乏与风险级别对应的监管、防护措施,引起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按规定办理作业许可证
3
3
作业前安全措施确认
作业前安全措施确认
未设置警告牌
无关人员误入作业现场,收到伤害
在受限空间入口处应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采取其他封闭措施
照明设备爆炸,造成财产损失、人身伤害。
6
完工验收
未验收或未按要求验收
作业现场未清理,留有操作工具或残留易燃易爆物品,导致设备损坏,或后续进入人员发生人身伤害或作业引发火灾爆炸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须进行登记。作业结束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交验。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并按规定进行验收
根据受限空间设备的工艺条件进行分析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时,未重新进行分析
作业中断后,受限空间内情况发生变化,作业人员不了解新的情况,盲目作业,引发火灾爆炸或中毒窒息
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大于0.5%
可燃气体超过爆炸极限,引发火灾爆炸
爆炸;19.5%
未定时监测或监测间隔超过2 h一次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未持证上岗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引起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特种作业证
未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作业人员不了解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对风险认知不全,引起火灾爆炸、财产损失。
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交底
未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由于作业人员缺乏相应安全意识和应急知识,引发事故
基层单位及施工单位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未制定安全措施或应急预案
作业人员或监护人员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不当,引发事故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必须熟知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监护人与作业人员约定的联络信号。作业现场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符合规定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
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或脱岗
监护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对作业人员行为或紧急情况作出准确应对,导致事故升级,人员伤亡。
监护人员不在现场时,作业人员不能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并且监护人员应佩带监护袖章。监护人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
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缺乏保护措施,发生高处坠落,造成人员伤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