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片材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步骤,用于确保原材料和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

良好的来料检验程序能够减少不合格品的进入生产流程,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检验员了解和执行正确的来料检验程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检验员的职责1. 熟悉相关的产品质量要求和标准,了解每个材料的特点和要求。

2. 了解公司的来料检验程序和规定,确保按照规定执行。

3. 负责检验进货物料的样品并记录检验结果。

4. 及时报告不合格品或发现的质量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5. 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解决质量问题并确保改进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来料检验流程1. 来料检验的计划在每次进货之前,检验员应根据产品要求和供应商的质量历史记录制定来料检验计划。

计划应包括样本的数量、抽样方法和检验项目。

2. 样品的采集与检验根据来料检验计划,检验员应在进货时采集样品,并进行相关的检验。

样品应代表整个批次,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的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具体根据产品要求确定。

3. 记录和报告检验员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来料检验报告中,并将报告归档。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标识信息、检验结果及合格/不合格的判定依据。

如果有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退货、重新测试等。

同时,还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不合格品的报告,以确保及时处理。

4.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改进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检验员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根据问题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供应商、改进采购程序等。

同时,还应进行持续改进,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技术支持,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和性能。

四、注意事项1. 检验员应确保检验设备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员应保持客观和公正,遵循内部和外部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在与供应商的沟通中,检验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积极解决问题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进行质量检查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来料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来料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内部标准等。

2. 检验标准应明确规定了各项检验项目的要求和接受标准,以便判断来料的合格性。

三、检验设备1. 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并经过定期校准和维护。

2. 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千分尺、千分尺支架、显微镜、硬度计等。

四、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a.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

b. 核对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外观检验a. 根据检验标准,对来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是否有划痕、凹陷、氧化等缺陷。

b. 使用适当的检验工具,如显微镜,对弱小缺陷进行检查。

3. 尺寸检验a. 使用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来料的尺寸进行检查。

b. 根据检验标准,判断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4. 化学成份检验a. 根据来料的材料类型,选择相应的化学成份分析方法。

b. 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来料的化学成份进行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化学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5. 物理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的物理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b. 进行硬度、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的检测。

c. 将检测结果与检验标准进行对照,判断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检验记录a. 对每一批次的来料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方法、检验结果等。

b.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按照公司的文件管理要求进行归档。

五、不合格品处理1. 如果来料检验结果不符合检验标准,应将其视为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提供详细的检验结果和不合格原因。

3. 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来料检验作业的详细指导,确保所接收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检验依据1. 《来料检验标准》:根据公司制定的标准,对来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管理手册》: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包括来料检验的程序、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三、检验流程1. 接收原材料a. 收货员根据采购定单和送货单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b. 对送货单上的信息进行记录,并与实际收货情况进行比对。

c. 检查包装完好性,如有破损或者异常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记录。

d. 将收货的原材料送至来料检验区域。

2. 外观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表面光洁度、气味等方面。

b. 检查是否存在破损、变形、划痕等质量问题。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3. 尺寸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符合要求。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等,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

c. 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 性能检验a. 根据《来料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查,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

b. 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和方法,对原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c. 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如有不合格情况,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检验结果处理a. 根据检验结果,将原材料划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b. 合格品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品需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等。

c. 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四、注意事项1.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检验设备应经过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pc片材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pc片材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核准:
.
精品文档
一. 目的
为控制入厂料品能符合生产需要和满足客户要求,使品检工作有章可循。
二. 适用范围
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厂原材料﹑副材料的检验作业。
三. 作业内容
3.1PC/PET/PVC 进料检验
3.1.1 依下列之项进行检验
NO: 检验项目
品质基准
尺 长宽 符合我们公司生产标准要求。 1 寸 厚度 来料依客户要求
破损 不能影响产品电镀
变形 不能有 折伤 不能有 外 不能 2 观 条有纹 不能有
划伤 材料边缘不影响产品电镀 OK,影响产品电镀 NG。
晶点 PC 材料不能超过 5 个点/1 ㎡,PET 与 PVC 不能有密集的点
3
特性
硬度:加硬板材 2H 以上
抽样水准
每批抽检 5pcs Acc:0 Rej:1
MIL–STD–105E 一般Ⅱ MIN : 1.0
批量小于 100pcs,抽检 2pcs 批量大于 100pcs,抽检 5pcs Acc:0 Rej:1
每批抽检 2pcs Acc:0 Rej:1
辅助器具:卷尺﹑钢尺、铅笔硬度计﹑千分尺、检验台 3.1.2 流程及方法说明:
A 核对料号,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 B 使用辅助器具确认来料尺寸,核对来料是否与客户要求一致; C 在灯光强度为 800LUX 上的灯光照度下对片材外观进行检验(撕开双面保护膜),眼距片材约 30cm。 D 抽样之判定水准按上表要求执行。 四. 记录 4.1 所有材料进料均需填写《IQC 检验报告》,有异常的《IQC 检验报告》与《品质异常单》需装订在一起以维 护备查,IQC 在每天工作结束前需将一天的检验记录整理且填写《IQC 来料检验报告》,客供料和本厂来料记录表报 需分开填写。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1. 金属材料:如钢材、铝材等;2. 塑料材料:如ABS、PC等;3. 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等;4. 化学品:如溶剂、涂料等;5. 其他特殊材料:如橡胶、陶瓷等。

三、检验流程1. 来料接收1.1 检查来料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包括数量、型号、规格等;1.2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损;1.3 登记来料信息,包括供应商、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2. 外观检验2.1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标准,对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2.2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显微镜等,对尺寸进行测量;2.3 检查是否存在表面缺陷、划痕、气泡等问题。

3. 功能检验3.1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相应的功能测试;3.2 使用专业设备,如测试仪器、仪表等,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检测;3.3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功能指标和性能要求。

四、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确定外观检验的指标和要求,如颜色一致性、表面光洁度等。

2. 尺寸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图纸和规格要求,确定尺寸检验的指标和公差范围。

3. 功能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确定功能检验的指标和性能要求。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一批次的来料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来料信息、检验结果、检验员签名等。

2. 检验报告:根据客户要求,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生成检验报告,并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六、不合格品处理1. 不合格品判定:对于不符合检验标准的产品,进行不合格品判定,并标记不合格品。

2. 不合格品处理:根据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如退货、返修、报废等。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

通过来料检验,可以确保所采购的物料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标准1. 来料检验应根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标准进行。

检验标准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外观检验:检查物料的表面质量、颜色、形状、尺寸等。

- 尺寸检验:测量物料的长度、宽度、高度、直径等尺寸参数。

- 功能性检验:测试物料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 包装检验:检查物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 标识检验:核对物料的标识是否准确、清晰可读。

- 化学成分检验: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物料进行检验。

- 其他特殊要求:根据具体物料的特性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

2. 检验标准应由质量部门或相关专业人员制定,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确认。

标准应明确具体的检验方法、要求和判定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操作流程1. 接收物料- 检验员应在物料到货时及时接收,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清单的信息是否一致。

- 检验员应仔细检查物料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记录并通知供应商。

- 物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区域,避免与其他物料混淆。

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标准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量具、测试仪器、显微镜等。

-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行检验- 检验员应按照检验标准和要求,对物料进行逐项检验。

- 在检验过程中,应认真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检验时间等信息。

-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4. 判定和记录- 检验员应根据检验结果和标准,对物料进行判定,确定其合格与否。

- 合格品应按照规定进行入库,不合格品应按照公司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者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者污染。

4. 尺寸检验-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者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份分析-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确定其成份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者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者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者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1. 检验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

3.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追溯和审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来料检验是指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来料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来料检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原材料的检验,如钢材、塑料、橡胶等;2. 零部件的检验,如螺丝、轴承、电子元器件等;3. 成品的检验,如电器、机械设备等。

三、检验流程1. 接收来料1.1 确认来料的数量和规格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1.2 检查来料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1.3 根据来料的特性,进行必要的防护和储存。

2. 样品抽取2.1 根据来料的批次和数量,按照抽样标准确定抽样数量;2.2 从来料中随机抽取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代表性;2.3 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需要进行的检验方法和设备。

3. 检验项目3.1 外观检验:检查来料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表面是否光滑、无划痕等;3.2 尺寸检验:测量来料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如长度、宽度、直径等;3.3 功能检验:对来料进行功能性测试,如电器设备的开关、传感器的灵敏度等;3.4 化学成分检验:对来料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符合相关标准;3.5 物理性能检验:对来料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等。

4. 检验记录4.1 检验员应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4.2 检验记录应及时、准确地填写,并进行签名确认;4.3 检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后续查阅和追溯。

5. 检验结果判定5.1 根据检验结果和相关标准,判定来料是否合格;5.2 如果来料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供应商,并按照相关流程处理;5.3 合格的来料应进行标识,并安排入库。

6. 不合格品处理6.1 对于不合格的来料,应进行详细的不合格品记录,包括不合格原因、数量、处理措施等;6.2 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以包括退货、返修、报废等;6.3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按照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誉丰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 目的 为控制入厂料品能符合生产需要和满足客户要求,使品检工作有章可循。 二. 适用范围 所有进厂原材料﹑副材料的检验作业。 三. 作业内容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生效日期
005
A/1 2010-04-20
3.1PC/PET/PVC 进料检验 3.1.1 依下列之项进行检验 NO: 1 检验项目 尺 寸 长宽 厚度 破损 变形 外 观 折伤 不能 有 条纹 划伤 晶点 3 特性 品质基准 符合我们公司生产标准要求。 来料依客户要求 不能影响产品电镀 不能有 不能有 不能有 材料边缘不影响产品电镀 OK,影响产品电镀 NG。 PC 材料不能超过 5 个点/1 ㎡,PET 与 PVC 不能有密集的点 硬度:加硬板材 2H 以上 抽样水准 每批抽检 5pcs Acc:0 Rej:1 MIL–STD–105E 一般Ⅱ MIN : 1.0 批量小于 100pcs, 抽检 2pcs 批量大于 100pcs, 抽检 5pcs Acc:0 Rej:1 每批抽检 2pcs Acc:0 Rej:1
2
辅助器具:卷尺﹑钢尺、铅笔硬度计﹑千分尺、检验台 3.1.2 流程及方法说明: A 核对料号,数量是否与送货单一致; B C D 四. 记录 4.1 所有材料进料均需填写《IQC 检验报告》 ,有异常的《IQC 检验报告》与《品质异常单》需装订在一起以维 护备查,IQC 在每天工作结束前需将一天的检验记录整理且填写《IQC 来料检验报告》 ,客供料和本厂来料记录表报 需分开填写。 编制: 审核: 核准: 使用辅助器具确认来料尺寸,核对来料是否与客户要求一致; 在灯光强度为 800LUX 上的灯光照度下对片材外观进行检验(撕开双面保护膜) ,眼距片材约 30cm。 抽样之判定水准按上表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