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D欧式连接器选型选型手册
连接器选型指南(中文)

最小的50Ω同轴连接器
• 多芯 10-65芯 • 混装针芯:
同轴 1-8芯 射流 1-8芯 高压 1-8芯
• 插拔自锁 • 3种尺寸 • 2种定位方式可选 • 4种外壳颜色 • 5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30℃ - 150℃ • 紧凑且重量轻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接针芯
• 多芯 2-34芯 • 射流 • 混装针芯2P和3P系列
• 多芯 2-64芯 • 多芯或混装针芯:
同轴 1-14芯 射流 1-4芯 高压 2-21芯 光纤 1-14路 • 光纤 • 热电偶 2-6芯
• 插拔自锁系统 • 6种尺寸 • 9种定位方式可选 • 超过28种外壳类型 • UL认证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接式针芯 • 屏蔽效果:
> 95dB, 频率在10Mhz时 > 80dB, 频率在1 Ghz时
• 多芯 18芯 • 多芯 2-14芯 • 同轴50Ω
• 插拔自锁系统 • 9种颜色标识 • 超过8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或印制板连接式针芯
• IP50 • 线缆直径1-25mm
L系列
• IP50 • 线缆直径1-30mm
同轴 1芯 高压 1芯 光纤 1路 射流1芯或3芯
• 插拔自锁 • 3种尺寸 • 几种定位方式可选 • 6种颜色识别 • 超过12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0℃ - 170℃ • 防水等级IP64/66可选 • 白色、黑色和灰色外壳
• 同轴50Ω • 三同轴
• 插拔自锁 • 超过40种外壳类型 • 温度范围 -55℃ - 250℃ • 屏蔽效果:
• 插拔自锁 • 7种尺寸 • 13种定位方式可选 • 9种颜色识别 • 超过60种外壳类型 • UL认证 • 温度范围 -55℃ - 250℃ • 焊接、压接或印制板连接式针芯 • 屏蔽效果:
丹佛斯FC301 302 选型指南

紧跟新潮流,新方法和新功能发展,节省更多能源 或提供新技术机会得以提高产品质量或缩短工厂停 工时间。
在全球各地都可获得通过经认证的材料和培训师 提供的相同质量的培训。培训可在 Danfoss 办公地 也可直接在客户自己的办公地进行。培训由当地培 训师主持,他们对于可能影响性能的许多条件拥有 广泛的经验,确保您能够充分利用 Danfoss 解决方 案。
| 0.25 kW – 400 kW | VLT® AutomationDrive
3
50°C 环境温度,无需降容
控制最低达 0.37 kW 的 电动机而无需在 690 V 主电源
上使用降压变压器。
4
VLT® AutomationDrive | 0.25 kW – 400 kW |
全球网络
Danfoss 拥有高效的全球物流组织,能够快速将 VLT® 变频器发送至任何目的地。
EMC标准
标准和要求
EN 55011 工厂操作人员必须遵循 EN55011
EN/IEC 61800-3 变频器厂商必须遵循 EN61800-3
FC 301/302 遵循 1)
详情请参阅VLT® AutomationDrive设计指南 1) 符合上述电磁兼容类别取决于所选择的滤波器
B级 民用和轻工业
C1类 一类环境,家庭和
Danfoss 的全球支持组织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解决 问题以 帮助您缩短停机时间。当出现问题时,Danfoss 全球 热线可帮助您快速高效地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为了在主要工业区提供快速支持,Danfoss 还配备了 高素质非常敬业的专业人员。通过在全球各地的化 工热点、海运枢纽和主要工业区附近设立支持中 心,Danfoss 专家可随时快速到达变频器所在位置 并提供应用专业知识。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件部分)-1

元器件选型手册(接插件部分)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目录前言 (2)一、普通单双排插针 (3)二、普通单双排插座 (4)三、其他插针插座 (5)3.1蜈蚣插座 (5)3.2圆孔插座 (5)3.3DIP芯片插座 (6)3.4弯针 (6)四、线对板连接器 (7)4.1单排针座连接器 (7)4.2简牛针座 (9)4.3牛角针座 (9)五、USB接口 (10)六、天线及连接线 (11)七、其他类型接插件 (12)7.1FPC连接器 (12)7.2凤凰端子 (13)7.3PS2插座 (13)7.4DF12系列连接器 (13)7.5RJ45模块化插孔 (14)7.6IC卡座 (14)7.7SIM卡座 (14)前言1.范围本手册对公司目前使用的接插件进行了分类,对接插件的描述进行了定义。
本手册仅用于公司产品设计选型时参考。
2.注意事项本手册中部分物料因在规定的字符条件下无法描述清楚,故采用出图纸的方式,使用时,可以在PLM系统上直接查看或者下载。
本手册中物料描述的尺寸均未标明公差,如实际使用时对尺寸要求很高,请联系厂家出具规格承认书,或者参考GB/T 1804-2000。
所有物料的SAP描述均不能超过40个字符(包括空格)。
一、普通单双排插针1.1SAP描述规范双排单塑插针 2.54mm,2*14P,隔两排抽两排,针长16.5,深圳联颖①名称②脚间距③引脚数④(类型)⑤针尺寸⑥品牌①名称:单排单塑插针、双排单塑插针、单排双塑插针、双排双塑插针;②脚间距:一般为2.54mm或2mm;③引脚数:排数*单排引脚数;④(类型):如抽针,个别针加长等情况的说明,无特殊的可不写;⑤针尺寸:针长表示针两头之间的长度。
若PC=3mm默认不写,此时单塑插针,只需要写出针长;双塑插针,则需要写明针长和PA面长度;a1.2典型示例a PC面为针插入PCB的一端,PA面为远离PCB的一端。
二、普通单双排插座2.1 SAP描述规范双排插座 2.54mm,2*14P,隔两排抽两排,塑高8.5,深圳联颖①名称②脚间距③引脚数④(类型)⑤塑高⑥品牌①名称:双排插座、单排插座;②脚间距:一般为2.54mm或2mm;③引脚数:排数*单排引脚数;④(类型):如抽针等情况的说明,无特殊的可不写;⑤塑高:塑高表示焊接后的插座高度,也就是塑壳高度。
连接器选型规范要求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线对板连接器 (1)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1)
2、板对板连接器 (3)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常用板对板连接器: (3)
3、线对线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线对线连接器 (4)
4、I/O连接器 (4)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4)
常用I/0连接器 (5)
5、同轴连接器 (5)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5)
常用同轴连接器 (6)
6、非焊接端子 (6)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6)
常用非焊接端子 (6)
7、端子排 (7)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7)
常用端子排 (7)
1、线对板连接器
选型重点注意事项:
3、
6、
也称冷压端头和接头。
主要使用于安全接地、交流电源输入等场合,选择圆型,U型,钩型,片型,针型端子及接头等。
端头材质使用优质铜,确保导电性能;端头表面镀锡,防氧化抗腐蚀;端头尾部焊缝处焊银,内孔制有螺纹线,以增强抗拉力。
以上主要针对K.S.T端子(获UL认证和CSA认证)特点说明,端子类型较多,现对端子型号进行说明,如RVS1-4
R-----端头类型;V----端头尾部类型;S----端头宽度;1---导线截面积;4---螺栓直径。
端子与线材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压接,压接是靠压力变形的方法使包围导线的压线筒重新成型,让导线永久地压接在接线端上形成良好的电气和机械连接。
7。
[文库精品]fod培训课件
![[文库精品]fod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f24e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4.png)
3
发展趋势
未来fod将朝着小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 展。
fod的用途与价值
用途
fod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网络、CATV网络、数据中心、云 计算等领域,作为光信号的分发和接收端口。
价值
fod能够实现光信号的高效分路和传输,提高网络系统的可靠 性和稳定性,降低传输成本,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2
fod培训内容
fod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总结词
理解fod的背景和意义
详细描述
介绍fod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阐述其基本概念和原 理,包括fod的定义、特点和优势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od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总结词
掌握fod的实践技能
详细描述
详细讲解fod的操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进行fod的准备工作、操作流程、注意 事项等,同时提供相关案例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fod的实践技 能。
建议
在参加fod培训时,学员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进行 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学员应该注重创 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为fod技术的发 展做出贡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fod技术的实 际应用技能。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培养创 新思维能力。
对参加fod培训的期望与建议
期望
参加fod培训的学员应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英语阅 读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和作业。同时,学员应该认真学 习,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类型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fod有不同的类型,如室内型、 室外型、盒式、带保护套筒等
连接器选型指南

连接器选型指南1)电气参数要求 (2)a.额定电压 (2)b.额定电流 (2)c.接触电阻 (3)d.屏蔽性 (3)2)安全参数 (3)a.绝缘电阻 (3)b.耐压 (4)c.燃烧性 (4)3)机械参数 (4)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 (4)b.机械寿命 (4)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 (4)d.振动、冲击、碰撞 (5)4)连接方式 (5)5)安装方式和外形 (5)6)环境参数 (6)a.环境温度 (6)b.潮湿 (6)c.温度急变 (6)d.大气压力 (6)电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
但由于电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电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保证电路可靠性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
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其需要从电气参数、安全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连接方式、安装方式和端接方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1)电气参数要求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
因此电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电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a.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爬电距离)。
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
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
原则上说,电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
笔者倾向于根据电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
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
连接器选型指南

连接器选型指南1)电气参数要求 (2)a.额定电压 (2)b.额定电流 (2)c.接触电阻 (3)d.屏蔽性 (3)2)安全参数 (3)a.绝缘电阻 (3)b.耐压 (4)c.燃烧性 (4)3)机械参数 (4)a.单脚分离力和总分离力 (4)b.机械寿命 (4)c.接触对数目和针孔性 (4)d.振动、冲击、碰撞 (5)4)连接方式 (5)5)安装方式和外形 (5)6)环境参数 (6)a.环境温度 (6)b.潮湿 (6)c.温度急变 (6)d.大气压力 (6)电连接器也可称插头座,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
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首先是制造厂的责任。
但由于电连接器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正确选择电连接器也是提高连接器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制造者和使用者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连接器应有的功能。
保证电路可靠性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电连接器。
电连接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频率分,有高频连接器和低频连接器;按照外形分有圆形连接器、矩形连接器;按照用途分,有印制板用连接器、机柜用连接器、音响设备用连接器、电源连接器、特殊用途连接器等等。
下面主要论述低频连接器(频率为3MHZ以下)的选择方法。
其需要从电气参数、安全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连接方式、安装方式和端接方式等方面进行选择。
1)电气参数要求电连接器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
因此电连接器自身的电气参数是选择电连接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a.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又称工作电压,它主要取决于电连接器所使用的绝缘材料,接触对之间的间距大小(爬电距离)。
某些元件或装置在低于其额定电压时,可能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
电连接器的额定电压事实上应理解为生产厂推荐的最高工作电压。
原则上说,电连接器在低于额定电压下都能正常工作。
笔者倾向于根据电连接器的耐压(抗电强度)指标,按照使用环境,安全等级要求来合理选用额定电压。
也就是说,相同的耐压指标,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使用到不同的最高工作电压。
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接插件(Plugin)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
为了使接插件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被正确识别和使用,欧洲标准委员会制定了一套接插件命名规则,即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
这套命名规则主要包括了接插件的命名方式、命名规则和命名约定等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则,开发人员能够更加便捷地开发和维护接插件,同时也能够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包括命名方式的具体要求、常用的命名规则和命名约定等内容。
同时,还将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来进一步解释和说明这套规则的实际应用。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了解和掌握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从而在软件开发中能够更好地命名和管理接插件。
同时,也能够借鉴这些规则来指导自己的软件开发实践,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和水平。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在软件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请继续阅读下一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套命名规则。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包括各个章节的标题和内容概要。
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更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本篇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2. 正文2.1 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2.2 要点12.3 要点23. 结论3.1 总结3.2 展望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概述内容,文章的组织结构和目的。
这一部分为读者提供了全文的框架,让读者在阅读之前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了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以及要点1和要点2的具体内容。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并提供相关例子和解释。
同时,要点1和要点2将细化欧式接插件命名规则的相关概念和注意事项,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