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备课参考 人和动物的营养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上43人和动物的营养学案2北京课改版

七年级生物上43人和动物的营养学案2北京课改版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2017 年七年级生物上 4.3 人和动物的营养教学设计 2 北京课改版人和动物的营养自主学习案一、自主学习目标及范围学习目标:1 、合理营养 2 、食品安全学习范围:预习课本第 86 页到第 91 页的内容二、自主学习要点 1 、平时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自主学习检测 . 1.若是早餐吃得较少,能够经过多吃午餐来填补._______.(判断对错) 2 .为了知足身体每天对能量和各样营养物质的需要,摄入的营养必定合理,下面是四位同学帮助家长设计的午餐和食谱,其中最合理的是() A.鸡蛋、面包、火腿肠、烧鸡 B. 馒头、面包、火腿肠、虾 C. 瘦肉、番茄、米饭、牛奶 D. 土豆、馒头、番茄、玉米 3 .5 月 20 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营养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以下饮食习惯及讲解你不认同的是() A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B .每天喝一杯牛奶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多吃高能量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食品可促使身体迅速发育 D.多吃绿色食品可减少污染物的摄入研究案一、合作研究研究一:合理营养阅读教材 82―― 84 页的文字资料,思虑: 1. 不吃早餐、以零食取代正餐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主要有哪些? 2. 你自己的早、中、晚三餐可否存在营养不平衡的情况?怎样改良呢? 3 、我们的平时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研究二:食品安全阅读教材 84―― 85 页的文字资料,思虑: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怎样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呢?二、随堂检测 1 .饮食与健康亲密有关.以下做法中有益于健康的是() A.若是感觉蔬菜不好吃或不愿吃,就不要吃 B. 若是时间来不及,能够不吃早餐,中餐吃多一点C. 若是你不爱喝水,能够多喝饮料取代D. 若是你想预防高血压,应该多吃平庸的饭菜 2 .以下对于合理饮食和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绿色食品是指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的植物性食品 B.萌芽的马铃薯去芽煮熟后再吃 C.青少年缺钙应该增加动物肝脏、鸡蛋等的摄入量 D.刚过保质期,没有霉变的食品仍能够食用 3 .有关青少年饮食的建议,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防范盲目的节食减肥 B.青少年应该多吃一些含钙、铁丰富的食品 C. 多吃果蔬,以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 D. 多吃些富含脂肪的食品,供给充分的能量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参照答案自主学习检测: 1. × 2. C 3. C 随堂检测: 1. D 2. C 3. D。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

讨论
3.由步骤3可知,面粉中含有哪种营养物质? 现象:试管内液体变蓝 结论:面粉中含有淀粉
④继续揉洗面团,直至没有白色物 质渗出为止。将纱布打开,用手触 摸留在纱布里的物质,体会一下有 什么感觉。
讨论
4.步骤4中,留在纱布里的物质 是什么?
蛋白质
⑤将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 压,观察纸上的压痕。
这些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
主要功能: 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 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 抵抗力.
缺乏症: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
坏血病与维生素C
几百年前的欧洲,长期 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经常遭受 坏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 龈出血,甚至皮肤淤血和渗 血,最后痛苦地死去,人们 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 只要船只靠岸,这种疾病很 快就不治而愈了。水手们为 什么会得坏血病呢? 一位随船医生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水手在航海中很难吃到新鲜 的水果和蔬菜。这位医生试着让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鲜的柑橘,奇迹 出现了——坏血病很快就痊愈了。那么,柑橘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 的本领呢?经过长期的研究,科学家后来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提 取出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并证实坏血病就是维生素C缺乏症。
缺乏症: 佝偻病、
骨质疏松
蛋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鱼肝油
分别列举两种含有蛋白质、淀粉、 维生素的食物 蛋白质: 牛奶、蛋清
淀粉: 面包、米饭
脂肪: 花生、肥肉 维生素: 肝脏、橘子
不同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的比例有所不同, 但其种类基本都相同,即都含有水、无机盐、 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等,根据自己 身体需求,合理搭配,均衡营养。
1913 年,俄罗斯的“圣虎克号”船载着北 极探险队的队员们在北冰洋的冰块间越冬。 没过多久,队员们就得了一种可怕的病。 他们的牙床一块块裂开,充血肿胀,牙齿 都松了,脸也浮肿,皮下青一块紫一块。 后来医生将这些病人分成六组,分别给吃 果酒、矾类制剂(一种晶体盐类)、醋、 海水、柠檬和肉豆,发现每天吃两个柠檬 的人很快恢复了健康。请分析: 坏血病 1、船上的队员到底得了什么病? 2、为什么柠檬能治疗这种病? 柠檬含VC多 3、海员最容易得这种病的原因是什么?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通过互动式教学,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营养成分的知识框架,并运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2.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
-教学设想:设计具有实践性的探究活动,如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合理膳食对健康的影响。
6.课后作业:设计一份家庭食谱,要求包含各种营养成分,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活动、课后作业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8.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学情分析
(四)课堂练习
1.为了巩固学生对营养成分和合理膳食的理解,我会设计一些课堂练习题,如填空、选择、判断等,让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练习题中的错误,我会及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最后,我会出一道综合性的实践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家庭食谱,要求包含各种营养成分,符合平衡膳食原则。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饮食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认识到合理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关注生态平衡,提高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和社会责任感,学会为他人提供健康饮食建议,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第三节 人和动物的营养》教学设计(部级优课)
在进行验证实验时需怎样设计实验?实验设计基本原则有什么?你想怎样操作?
学生实验
从实验结果看,唾液确实具有消化淀粉的功能。据研究发现,唾液中真正起到分解淀粉的物质是一种酶,我们把具有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能力的物质叫消化酶。
消化酶由消化腺分泌,且每种消化酶对一种或一类营养起消化作用。所以食物在体内消化必须有消化酶的参与。我们把唾液中的消化酶叫做唾液淀粉酶。所以唾液只能消化淀粉。
思考、猜测
回答:细胞膜
回答: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存在
观看演示实验
得出结论:淀粉不能穿过细胞膜
得出结论?葡萄糖可以穿过细胞膜
倾听
引起思考,产生质疑
意识到消化过程的必要性。
明确消化过程及消化定义要素。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消化器官的功能
脂肪、蛋白质也属于大分子,需要被“消化”才能进入细胞。
食物在哪消化呢?
出示消化系统模式图
课题
食物的消化
北京版《生物学》第四章第三节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课标要求: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考试说明要求:食物的消化和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Ⅱ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生物的营养”“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第三课时内容。在前两节课时中,分别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内容。在学生已经知道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此部分内容。意在解决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体内进而发挥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食物的消化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在难点解决上,我用“探究淀粉与葡萄糖的不同透过性”实验来解决“人体为什么需要消化”、“唾液的消化作用”实验来解决“怎么消化”这两个问题;用“观察小肠结构”实验来解决“小肠是主要消化器官”的问题。

《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

《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

《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以及缺乏症状。

3、了解本地食品的安全状况,关注食品安全。

4、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由哪些器官组成。

5、说出消化系统的消化道和消化腺各部分的作用。

能力目标:1、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体合作能力、思维能力。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

情感目标:1、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关注食品安全,尝试识别过期食品。

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1、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2、正确解读“食物金字塔”,合理膳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3、运用所学知识指导自己健康地生活,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4、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过程:导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供自身的生长发育。

那么人和动物的营养来自哪里呢?一、人和动物需要多种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学习活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将10余粒晒干的小麦籽粒,放在干燥的试管内,用酒精灯烘烤,观察试管壁上出现的现象。

(2)将试管内的小麦籽粒倒在石棉网的一角上,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上充分燃烧,观察籽粒变化。

(3)将少量面粉与清水和成面团后包在纱布内,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揉洗,直至清水变成乳白色。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4.3人和动物的营养 教案

北京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4.3人和动物的营养 教案
A.水B.无机盐C.灰D.淀粉
2.将面团洗净后,剩下的粘稠物质是()
A.淀粉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3.浓硝酸可以用来检验的物质是()
A.无机物B.维生素C.淀粉D.蛋白质
4.浓硝酸可以用来检验的物质是()
A、无机物B、维生素C、淀粉D、蛋白质
5.检测维生素C水溶液时所有的材料颜色是深些好还是浅些好?
(3分钟)分别请同学回答
1.糖类:精白粉、糯米、稻米
2.脂肪:肥猪肉、花生、全脂乳粉
3.动物蛋白:虾米、全脂乳粉、鸡;
非动物蛋白:腐竹、蘑菇、黄豆
环节四思想教育
观看一张非洲难民的图片,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珍惜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因为在你补充营养的时候,还有一些地区的人民至今不能保证温饱。
答:


将课堂练习1~5题抄在作业本上。




成功
之处
不足之处
及改进
设想
课题
第三节人和动物的营养
课型
新授课




知识

技能
说出人和动物的食物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和维生素等。
过程

方法
通过本节课中的实验,培养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有关的常用仪器,并能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分析;体验设计实验,正确操作、取得数据、经过分析和综合得出科学结论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颜色有变化
2、说明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
查表回答
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动物、植物分开)较多的前三中食物。
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没有节约粮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珍惜粮食。

人和动物的营养

人和动物的营养
在实验的假设中,着重要检验那种物质的性质?可
选用哪种试剂对淀粉进行检测?碘液和淀粉发生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一套装置是否可以检验实验假设?怎样判 断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实验“唾液可以使淀粉发生变化” 为例,在这个实验中除是否添加唾液外,其他的处理都
应该相同,那么这些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试管内滴加清水+淀粉溶液 (滴加碘液后)变成蓝紫色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二)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主题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 消化。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三)学情分析
处于青春期 消化系统的学习 实验“淀粉与葡萄 糖的不同透过性”
对身体的结构,以及结构所产 生的功能及原理有浓厚兴趣。
将问题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三)其他消化器官参与的消化过程
淀粉(无甜味)——>麦芽糖(有甜味)
唾液
但是麦芽糖还不是人体能够直接利用的小
分子葡萄糖,接下来,还有哪些消化过程呢?
各种消化液所含的消化酶
消化酶 消化液 消化酶
唾液腺
胃腺
唾液
胃液
含消化淀粉的酶
含消化蛋白质的酶
肝脏
胰腺 肠腺
胆汁
胰液 肠液
能够指认出消化系统各组成的位置, 说出消化腺的和消化液的主要功能。 认同小分子物质才能够被人体吸收 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探究实验的学习
优势 不足
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
探究 “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一节完整的 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实验探 究的方法解决发现的新问题,学生理解和操 作起来有些困难。
化;

七级生物上册4.3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2【推荐下载】

七级生物上册4.3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2【推荐下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七级生物上册4.3人和动物的营养教案2
4.3.2人和动物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合理营养的真正含义。

2、了解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隐患。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1.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在健康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四、教学难点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将所学知识上升为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课件列出的图片,讨论下列行为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讲授新课
探究一:合理营养
阅读教材82——84页的文字资料,思考:
1.不吃早餐、以零食替代正餐等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主要有哪些?
2.你自己的早、中、晚三餐是否存在营养不均衡的情况?如何改善呢?
3、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二:食品安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和动物的营养
要点精讲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
水:约占体重60%-70%
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
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动物肝脏、菠菜
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
维生素: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鱼肝油、动物肝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桔子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牛奶等
2.消化和吸收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胃腺和肠腺在消化道内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的概念
食物的消化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3.营养物质的吸收
(1)吸收的定义: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三大有机物消化后产生的消化终产物在内的各
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生理过程。

(2)吸收方式: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3)吸收过程
思考:(1)小肠为什么能成为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与小肠有关的消化腺最多:肠腺、胰腺、肝脏流入小肠的消化液种类最多:肠
液、胰液、胆汁小肠中的消化酶的种类最多,这有利于对食物的消

②小肠最长:人的小肠约5~6m,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食物在其中停留的时间最
长,这有利于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③小肠的内表面积很大,这有利于对食物成分的吸收
④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快速通过
⑤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将物质立即运走,有利于营养
物质的持续吸收
(2)小肠绒毛能自我更新吗?,如何更新?(只有两个小肠绒毛之间的凹陷处的细胞才能够进行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不断补充到小肠绒毛上,同时,小肠绒毛顶端的细胞不断地衰老、死亡和脱落,这样,小肠绒毛上的细胞总量就能保持基本稳定,同时又实现了自我更新)
4.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的变化
激素抗利尿激素
肽和蛋白质类激素脑垂体分泌的激素
胰岛素
①必需氨基酸种类:甲硫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②代谢终产物的排出途径:
CO2:肺水:肾、皮肤(汗腺)、肺和消化道尿素:肾、皮肤(汗腺)
③血液检查的意义
大量
红细胞的数量:诊断是否贫血 如何测定细菌的数目?将已知数量的红细胞与待测样
品等量
混合,再涂片、染色、镜检、计数、计算
红细胞的形态:诊断是否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血糖:糖代谢情况
抗体:免疫状况(如注射疫苗后,定期检查血液中相关抗体的情况,可用来判断疫苗的免疫效果)
GPT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如果肝细胞受损,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因此,
检测血液中的GPT 含量(正常情况下很低),有利于诊断肝脏疾病。

5.三在营养物质代谢间的关系
(1)在同一细胞内,三大物质代谢是同时进行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2)相互转化图解
(非必需)氨基酸
解 缩
水 合
蛋白质
(3)转化是有条件的: ①只有糖类供应充足时,才可转化成脂类
②糖可大量转化成脂类,脂肪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只能少量转化
③糖可转化成非必需氨基酸
④蛋白质可转化成糖类和脂肪:大量摄入蛋白质,人体也会发胖
(4)相互制约:
①正常情况下,供能主要由糖类氧化完成,只有当糖代谢障碍时,才由脂肪、蛋白质氧化供能。

②供能的先后次序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③糖类和脂肪摄入量增加时,蛋白质分解减少
糖类和脂肪摄入量均不足时,蛋白质分解增加:空腹喝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大量分解供
能,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典型例题
【例1】人吃下的葡萄糖变成血糖,以及吃进的蛋白质变成血液中的蛋白质,这两个过程分别是:
A 、消化和吸收
B 、吸收和同化
C 、同化和异化
D 、吸收和异化
少量 糖类 脂类 氨 基 转 换 作 用 脱 氨 基 作 用
脱 氨 基 作 用
【答案】B
【解析】人吃下的葡萄糖变成血中的葡萄糖,即血糖,是葡萄糖分子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的主动运输,进而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浆而成为血糖的过程,这个生理过程是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人吃下蛋白质,要经胃、小肠中的蛋白酶、肽酶的催化作用,使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再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浆,然后随血液循环进入各种组织,在组织细胞的核糖体上这些吸收来的氨基酸重新合成出这种生物自身的蛋白质,最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加工、包装、分泌,有的蛋白质进入血浆成为血浆或血液中的蛋白质,这一生理过程属于同化作用。

因此应选B。

【例2】下图所表示的是一个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分子,则A、B、C分别为:
A、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B、蔗糖、蔗糖酶、果糖
C、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D、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答案】A
【解析】依题义:“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其中两个相同是关键。

从图所示的糖分子可知,这是一个二糖分子,在学生所学过的二糖中,只有麦芽糖是由两个相同的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蔗糖分子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分子组成的;而淀粉已不是二糖,而是和纤维素、糖元一样的多糖,它是由很多个葡萄糖分子组成的。

另外,学生也学过,生物体内所发生的任何一个反应,都必须在在相应的酶催化下才能进行,分解麦芽糖的酶是麦芽糖酶;分解蔗糖的是蔗糖酶;分解淀粉的是淀粉酶、分解乳糖的是乳糖酶等等。

因此,本题唯一的答案是A,同时从这张图也可猜到,麦芽糖酶,即图中的B,是如何催化麦芽糖水解为两分子葡萄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