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营养学:儿童青少年营养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知识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知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健康问题。
这门学科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儿童和妇幼群体的健康,预防和控制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疾病,提高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生活质量。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儿童健康是国家的未来。
儿童的健康问题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营养不良、传染病、心理问题、意外伤害等。
营养不良是儿童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智力发育受阻等问题。
传染病是儿童健康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传染病会导致儿童生命危险,如麻疹、肺炎、脑膜炎等。
心理问题是儿童健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心理问题会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如焦虑、抑郁、自闭症等。
意外伤害是儿童健康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意外伤害会导致儿童生命危险,如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等。
妇幼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群体的健康问题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妇幼群体的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孕产期保健、妇女生殖健康、婴幼儿营养健康等。
孕产期保健是妇幼群体健康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孕产期保健包括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和产后保健。
妇女生殖健康是妇幼群体健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妇女生殖健康包括月经问题、妇科疾病、乳腺疾病等。
婴幼儿营养健康是妇幼群体健康问题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婴幼儿营养健康关系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如母乳喂养、婴幼儿辅食、婴幼儿营养不良等。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知识是保障儿童和妇幼群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专业知识包括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生理知识包括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免疫力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和妇幼群体的心理知识包括儿童和妇幼群体的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知识。
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社会知识包括儿童和妇幼群体的社会环境、社会问题、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知识。
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妇女保健学(10学时)一.基本概念1.儿童保健学:兼有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特色的医学学科,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生命监测等的一门综合学科。
其主要原则:促进健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营养(nutrion)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营养素(nutrients):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
3.(选择)不同器官在基础代谢中所占比例婴儿成人脑3/5 1/4肌肉8% 30%4(选)活动所需能量婴儿15~20Kcal/kg. d 12岁30Kcal/kg.d5 (选) 总能量需要量0 12m 95 kcal/(kg·d)非母乳喂养加20% --(* 114kcal/(kg·d))6.选)婴儿对蛋白质需要量人乳喂养:2g/(kg·d)牛乳喂养:3.5g/(kg·d)植物蛋白:4g/(kg·d)1岁后渐减少,至成人1.1g/(kg·d)脂类需要量:婴儿4g/kg.d >6岁 2.5-3g/kg.d婴幼儿脂肪提供的热量应该占膳食总热量的45—50%,随着年龄增长,该比率逐渐下降,儿童少年(7-14岁)为25—30%;婴儿应达到3%,儿童以1%—2%为合适碳水化合物需要量婴儿:10~12 g/(kg·d)儿童:8~10 g/(kg·d)成人:1~1.5g/(kg·d)7儿童年龄分期(7)①胎儿期——精卵结合至出生②新生儿期——脐带结扎到未满28天③婴儿期——出生至未满1岁④幼儿期——1周岁到未满3岁⑤学龄前期——3周岁到6-7岁⑥学龄期——6-7岁到12、13岁⑦青春期——女9、12岁-17、18岁男11、13岁-18、20岁8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1)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2)儿童营养和营养障碍性疾病3)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发育和行为异常4)各种儿科疾病的预防措施5)儿童各种疾病康复6)儿童四病防治(肺炎,腹泻,贫血,佝偻病)7)儿童保健系统管理8)社区儿童保健9)集体儿童保健9儿童保健学的特点1)研究和服务对象年龄跨度大、变化多2)服务措施和研究方向的多样性3)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4)儿童保健学的群众性特征10.儿童保健学任务1)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2)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降低发病率3)降低儿童死亡率4)增强儿童体质、早期开发智力11. 儿童能量代谢特点(简答)1)基础代谢50% ~ 60%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7 ~ 8 % 混合食物多为5% 3)生长发育25% ~ 30%(30 ~ 40kcal / kg) 4)活动所需15 ~ 20kcal / kg 5)排泄损失能量10%以内(8 ~ 11kcal / kg)12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能量特点1)为小儿所特有,与小儿生长速度呈正比。
妇幼保健知识宣传

妇幼保健知识一、妇女保健1、青春期保健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又称青春发育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
(1)青春期生理特点1.体格发育身高和体重的增长是继幼儿期后的第二个高峰,身高的突增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
此期身高增幅每年约5〜7 厘米。
体重每年约5〜6千克。
2.生殖系统的发育表现为外生殖器由幼稚型向成人型转变,如阴阜隆起,大小阴唇肥厚变大,小阴唇有色素沉着,阴道出现皱襞,长度和宽度增加。
子宫增大,子宫体增大特别显着,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由幼儿时期的1:2转为成人期的2:1。
输卵管增粗,卵巢出现不同发育程度的卵泡。
3.月经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
月经初潮是青春期来临重要指标之一。
初潮年龄大多在13〜15之间,受环境、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有个体差异。
若初潮出现在9岁之前,要考虑是否“性早熟”,而18岁之后尚无月经,即可能为原发闭经,应及早就医检查。
由于卵巢功能尚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也多无一定规律,须经逐步调整才能接近正常。
出血的第一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
月经的持续时间为2〜7日,多数为3〜5日。
每次月经的出血量为经量,大约为50毫升。
月经血一般呈暗红色,主要特点是不凝固,偶尔亦可有小凝块,属正常。
月经期一般无特殊症状。
有些妇女可出现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轻度头痛、失眠、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4.第二性征出现第二性征是指生殖器以外的男女所特有的征象。
女性第二怀征最先表现为乳房发育,继之阴毛、腋毛出现,骨盆渐宽大,胸、肩、臀皮下脂肪增多,出现女性特有体态。
5.全身各系统发育(1)循环系统:心脏增大,心肌增厚。
血压及心搏出量增加,脉搏逐渐变慢,接近成人标准。
(2)呼吸系统:双肺发育达到旺盛时期,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增加。
(3)神经系统:脑发育在重量和容量上变化不大,但脑神经结构逐步发育到接近成人。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书

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书
1. 《妇幼保健学》(第 6 版):这本书是妇幼保健医学的经典教材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儿童心理行为发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内容。
2. 《实用妇幼保健学》:该书分为上篇妇女保健和下篇儿童保健两部分,详细阐述了妇女和儿童各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保健需求,并介绍了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 《妇女保健学》(第 3 版):本书主要介绍了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保健问题,包括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围生育期保健、围绝经期保健、老年期保健等,还涉及了妇女常见疾病的防治。
4. 《儿童保健学》(第四版):这本教材详细介绍了儿童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疾病预防与管理等内容,是学习儿童保健的重要参考书籍。
5. 《妇幼营养学》:该书重点讲述了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的营养需求、膳食指导以及营养相关疾病的防治,对于指导妇女和儿童的营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只是部分妇幼保健医学专业的书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读物。
如果你能提供更多关于书籍的具体信息,我将为你提供更准确的内容。
《妇幼营养学》教学大纲

《妇幼营养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E B2104)前 言一、学时分配总学时36,其中理论授课27学时,实践(实验)课9学时。
学分 2.0二、承担课程教学院系、教研室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与食品卫生学系三、课程性质和任务妇幼营养学是妇幼卫生专业的必修课程,是研究孕妇、乳母、婴幼儿、青春期妇女及中老年妇女的营养需要和合理膳食的学科。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孕妇、乳母、婴幼儿、青春期和中老年妇女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量、膳食供给量、食物选择、营养调查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结合实际,进行营养教育和咨询,为今后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一) 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营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2.根据孕妇、婴幼儿的营养生理特点,掌握其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参考摄入量和食物来源。
3.掌握婴儿喂养方法、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和方法。
4.掌握幼儿膳食的基本要求,托幼机构儿童的膳食管理。
5.熟悉婴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如婴儿脚气病、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症)。
6.熟悉青春期、中老年妇女的生理特点,对热能和营养素的需要及参考摄入量。
7.了解我国城乡妇幼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途径。
(二) 基本技能1.掌握膳食调查的方法及评价。
2.掌握食谱的编制原则及评价方法。
3.掌握食品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
4.熟悉小儿体格发育的测量及评价方法5.了解营养监测方法五、必须先修习的课程医学、生物学有关基础课程: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儿科学、流行病学。
六、教材及参考文献(一)教材:高等妇幼卫生专业系列教材《妇幼营养学》,周韫珍主编,毛丽梅、李世敏副主编。
科学出版社出版,1997。
(二)参考书(1)庞文贞主编,妇女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苏祖斐主编,实用儿童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3)吴坤主编,孙秀发副主编,高等医药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知识点

儿少卫生与保健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实现儿童和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 要保障。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儿少卫生与保健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通过预防疾病和伤害,降低 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促进家庭幸福:儿少卫生与保健不仅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关注其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儿少卫生与保健服务有助于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建立完善的儿少卫生与保健服务网 络,提供全方位的保健服务。
定期对儿少卫生与保健服务进行评 估和改进,以满足儿童和家长的需 求。
儿少卫生与保健的保障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儿少卫 生与保健工作的地位和职责
完善政策体系,为儿少卫生与保 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相关 人员对儿少卫生与保健工作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监测目的: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监测内容: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的测量与记录
评价标准:参考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注意事项:定期进行监测,注意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以及异常指标的及时干预。
儿童营养需求: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 需要。
政府将加大对 儿少卫生与保 健服务的投入, 提高服务的可 及性和质量。
政策法规的制定 与完善:政府将 制定更加完善的 儿少卫生与保健 服务政策法规, 以确保儿童的健 康和安全。
法规执行力度加 强:政策法规的 执行力度将进一 步加强,对违反 规定的行为将严 厉打击。
政策法规的宣传与 普及:政府将加大 宣传力度,让更多 的家长和儿童了解 儿少卫生与保健服 务政策法规的内容 和意义。
儿童保健与营养

婴儿期保健要点
• 特点—①生长发育迅速 ②营养需要与消化功能间矛盾 ③免疫特点:母体抗体6m消失 • 保健—①合理喂养 ②定期健康检查与加强体格锻炼 ③促进感知运动的发育:进食、睡眠排 泄、声色丰富的玩具 ④预防接种
幼儿期保健要点
• 特点—①体格生长速度减慢呈稳步增长 ②神经心理发育迅速 ③营养与疾病特点:屏气发作、无 危险感 • 保健—①合理膳食 ②加强早期教养:早教定义、目的 ③定期健康检查,预防疾病:3-6m ④预防事故
儿 童 保 健 学
同济医院儿科学系
Tel: 83662684
儿童保健学概念
• 是研究胎儿至青春期的生长发育、营养保
健、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统计的综 合性学科 • 包括发育儿科学、预防儿科学及社会儿科 学 • 本质属预防医学范畴
儿童保健学任务
• 促进小儿身心健康 健康定义:体格上、精神心理上及社 会适应能力上的良好状态 • 防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减少发病率 四大儿童疾病,感染性疾病 • 降低小儿死亡率与致残率 儿童致残多在1岁以内,婴儿死亡60%在 新生儿期
产前检查及产前诊断方法
• • • • • 6-9周绒毛膜细胞:基因分析 14-20W羊水上清检查:酶学、细胞学 胎儿镜或光导纤维穿刺针:酶学、基因 B超:形态影像 其它:TORCH
新生儿期保健要点
• 特点—从子宫到外界生活的新适应期,不适应低温, 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死亡率高 • 保健:①出生时保护:25-28℃,呼吸道清理, 评分、皮肤护理 ②日常保健:保暖、喂养、护理、预防感染 ③新生儿筛查:PKU(phenylketonuria)Guthrie滤纸片,甲低—T4、TSH、先天性 肾上腺皮质增生 ④新生儿访视:每周一次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第六版)教学大纲(供成人教育预防医学专业本科使用)济宁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二OO八年十一月《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主任:李晶开课单位:儿童少年卫生学教研室课程编码:105003课程中文名称: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课程英文名称: Maternal,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是根据国家学科调整,将儿童保健、儿童少年卫生及妇女三个学科作为一个完整体系进行阐述的新的学科体系。
儿童少年卫生学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有关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童年期和青春期儿童心理卫生等)、以及教育过程卫生、教学环境的基本卫生要求、儿童的健康状况监测及常见病的预防等内容,为将来解决儿童少年卫生、妇幼保健以及学校卫生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妇幼保健学是以妇女和儿童为对象,以保健为中心,针对妇女、儿童不同时期(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妇女的青春期、生育期、节育期、更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和保健要求,以及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卫生服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遗传等方面因素,综合运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保护和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的新型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妇幼保健的基本知识及规范的保健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如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本课程计划:24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4学时。
选用教材:1.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参考书:1.叶广俊主编:儿童少年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 石淑华主编:《儿童保健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顾美皎. 妇女保健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陶芳标. 妇幼保健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5. 黄醒华.实用妇女保健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6. 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教学手段:多媒体、问题式教学等方法考核方法:理论考核教学进程安排表: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大纲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儿童少年卫生学及妇幼保健学的概念、内容、任务和意义和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二、课程内容一、掌握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概念、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二、掌握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研究内容三、熟悉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发展动态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教学重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教学难点: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发展动态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问题式教学课时安排:1学时四、思考与练习1.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与那些学科有关2.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的概念、研究目的是什么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研究的对象和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五、参考资料1.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年2.陶芳标. 妇幼保健学.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3.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第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4. 唐锡麟.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第一章儿童少年生长发育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儿童少年尤其是青春期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为其今后做好学校卫生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过渡乳 1~2周
❖ 成熟乳 2周后
❖ 晚乳 10个月以后
母乳与牛乳成分比较
成分
能量(kcal) 蛋白质(g)
酪蛋白:清蛋白
脂肪(g) 乳糖(g) 钙(mg) 铁(mg) 铜(μg) 锌(μg)
母乳(100ml)
70.0 1.07 1:1.5 4.2 7.4 35.0 0.08 39.0 295.0
儿童青少年 营养
20151014
儿童青少年年龄分期
年龄段
从受精卵发育到胎儿娩出 出生~28天 28天~1周岁 1~3周岁 3~6、7周岁 女 6、7~10周岁;男 6、7~12周岁 女 10~18周岁;男 12 ~20周岁 18~25周岁
生物学分期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青年期
0 ~ 48%
0.5 ~ 40%
1 ~ 35%
❖ 碳水化合物 12 g/kg.bw 50%~65%
11
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二)
❖ 无机盐
钙 200~600mg/d
铁 9~10mg/d (0.5~)
锌 3.6~4.0mg/d (0.5~)
❖ 维生素
VA 300~350μgRE/d
VD 10 μg/d
病,年龄越小越敏感
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一)
❖ 能量
0 ~ 80-90kcal/kg.bw
1 ~ 900-1250kcal/d(男);800-1200kcal/d( 女)
生长发育:<1岁 25%~30%;>1岁 15%~16%
❖ 蛋白质
0 ~ 1.5~3g/kg.bw
1 ~ 25~30g/d
❖ 脂肪供能比
0.50
牛乳(g/dl)
3.30 2.60 0.67 0.12(18)* 0.30(45)* 痕量 0.30(4)* 痕量 0.066(10)* 0.03(4.5) 0.060(90.0) 0.003(4.5) 0.15(23)* 0.28
0~ VB1(0.1-0.3) VB2(0.4-0.5) Vpp(2-3)
1~ VB1(0.6)
VB2(0.6)
Vpp(6)
❖ 水 0~ 0.7ml;0.5~ 0.9ml;1~ 1.3ml
13
婴幼儿喂养原则
14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2015
❖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 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 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 配方奶喂养
指完全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喂养, 不用母乳喂养
16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 WHO与UINCEF (2001)
1. 纯母乳喂养(exclusive breastfeeding)是指6 个月 内婴儿除母乳外不得接受任何其他食物、饮料, 甚至是水。 可以添加ORS、营养素补充剂、药物等
2. 在分娩后最初1h内开始母乳喂养 3. 母乳喂养应按需进行, 不分昼夜 4. 不得使用奶瓶、人造奶头或安慰奶嘴
婴儿喂养方式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2012卫生部
❖ 纯母乳喂养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 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 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 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 部分母乳喂养
母乳与配方奶或其他乳类同时喂养婴儿
婴幼儿乳牙萌出时间
种类
牙齿名称
萌出时间 数量 总计牙数
下中切牙
1~10月
2
2
上切牙(上中切牙、上侧切牙) 6~14月 4(2+2) 6
乳牙
下侧切牙 第一乳磨牙
6~14月
2
8
10~17月
4
12
尖牙
18~24月
4
16
第二乳磨牙
2不良!!!
生长发育迅速
underfeeding
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
❖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同步 ❖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 ❖ 生长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
3
婴幼儿营养 (0~3岁)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 生长发育速度快,而且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体格生长(身高、体重) 头围、胸围 上臂围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 神经系统发育“一次性完成”
17
母乳喂养率的变化趋势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000年
发达 国家
中国
母乳分期
❖ 初乳
产后1周以内
蛋白质含量高(10%)
含有较多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IgA)、乳铁蛋白、白 细胞、溶菌酶及抗菌因子,可增进新生儿免疫力
含较多的维生素A、锌、铜,而脂肪和乳糖含量较成熟 乳少,适合于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
牛乳(100ml)
67.0 3.4 1:0.2 3.9 4.8 124.0 0.05 21.0 361.0
母乳与牛乳比较
❖ 母乳蛋白质
蛋白质含量低 乳清蛋白含量高,酪蛋白含量低 乳清蛋白含有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
酶、色氨酸 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接近
❖ 母乳脂类
脂肪颗粒小,含乳脂酶 含必需脂肪酸(亚油酸) 卵磷脂、鞘磷脂、牛磺酸
喂养不当
各系统发育不完善 overfeeding
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9
婴幼儿的营养特点
❖ 所需营养素除维持一般正常需要外,尚需保证 其生长的特殊需要
❖ 营养素的供给要与生长发育速度想适应,并为 下一阶段的发育提供贮备
❖ 营养素需要有个体差异 ❖ 膳食组成、烹调加工方法、餐次应顾及婴幼儿
的生理特点 ❖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决定其容易患营养性疾
人乳及牛乳蛋白质成分含量的比较
蛋白质 总量 酪蛋白 乳清蛋白 α-乳白蛋白 β-乳白蛋白 乳铁蛋白 血清白蛋白 溶菌酶 免疫球蛋白
IgA IgG IgM 其他 非蛋白氮
人乳(g/dl)
0.89 0.25 0.70 0.26(37)*
-0.17(24)* 0.05(7)* 0.05(7)* 0.105(15)* 0.100(95.2) 0.003(2.9) 0.002(1.9)* 0.07(10)*
“二抬四翻六会坐,八爬十站周会走”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
❖ 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口腔狭小,唾液腺发育不完全(3~4月) 6个月左右开始出牙 胃容量很小
❖ 出生(25~50ml)→10天(100ml) → →6个月(200ml)→1岁(300~500ml)
消化功能弱 肠道细菌主要为乳酸杆菌(母乳喂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