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统考《高中美术》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
高级中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 演示法B. 讨论法C. 比较分析法D. 案例教学法2、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关于“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
A. 认识民间美术的种类和特点B. 学习民间美术的制作技巧C. 传承民间美术的传统技艺D. 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作品3、下列哪位艺术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并倡导“艺术大众化”,对我国近现代美术及美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A、徐悲鸿B、齐白石C、张大千D、吴冠中4、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六法”是由哪位画家提出的,被视为品评绘画艺术的标准?A、顾恺之B、阎立本C、谢赫D、吴道子5、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B. 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C. 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技术,忽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D.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师的时间6、下列哪种教学策略不适合用于美术课堂中的“色彩知识”教学?A. 观察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情境教学法7、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最终成果?A. 终结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形成性评价D. 同伴评价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画技法中的“六法”范畴?A. 气韵生动B. 骨法用笔C. 应物象形D. 色彩丰富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深入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这种教学要求?A. 观察法B. 演示法C. 讨论法D. 创作法11、下列哪位画家是“扬州八怪”之一,并以画竹闻名?A. 朱耷B. 郑板桥C. 石涛D. 金农1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示范法B. 案例分析法C. 破坏与重建法D. 重复练习法15、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A. 讲授法B. 练习法C. 案例分析法D. 角色扮演法17、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时,以下哪种方式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A. 直接照搬教材,不加任何改动B. 对教材内容进行大幅度的修改,增加学生活动时间C. 在保留教材原有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D.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突出重点和难点19、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美术作品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比较分析法B. 结构分析法C. 主题分析法D. 情感体验法21、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A. 传统的示范法B. 小组合作讨论法C. 重复练习法D. 严格的规范法23、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A. 传统的讲授法B. 角色扮演法C. 案例分析法D. 美术实践活动法25、在美术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 讲授法B. 实验法C. 案例分析法D. 情境教学法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一题请简述美术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2019年下半年高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统考)及解析语文数学美术汇集

2019年下半年高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统考)及解析语文数学美术汇集(科目代码:403)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兰亭集序》时,教师列举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骈文特点,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王安石《游褒禅山记》B.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C.贾谊《论积贮疏》D.吴均《与朱元思书》2.学习《阿房宫赋》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梳理形容建筑的成语,下列不正确的是()。
A.勾心斗角B.飞鸾走风C.美轮美奂D.筑室道谋3.针对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处理好学习任务群之间的关系,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群的目标和内容,明确不同任务群的定位和功能B.结合自身优势的教学风格,教师需要重组或创造新的学习任务群C.注重学习任务群的渗透融合,衔接延伸的特点,避免内容发热遗漏和缺失D.关注共同学习任务群在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的差异4.在学习老舍《茶馆》时教师向学生推荐同样具有“京味”语言特色的剧本,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王朔《动物凶猛》B.萧红《呼兰河传》C.刘恒《窝头会馆》D.曹禺《日出》5.在当代文化参与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步行街学习文化建设,为商店撰写对联,下列对联不合适的是()。
A.素以为绚花逊色,馨而且暖长生香(水果店)B.素雅为佳松竹绿,幽淡最奇芝兰香(茶叶店)C.奇花异草增春色,雅竹幽兰缀而容(花店)D.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书店)6.学习古代诗词表现艺术选题,教师组织学生梳理诗句,探究诗歌化静为动的景物描写手法,下列适合的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伟《山居秋暝》)B.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C.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黄景仁《都门秋思》)D.道狭草木生,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田园居》)7.为了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教师安排学生阅读作品,探究小说的抒情特征,下列作品适合选用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以其独特的“点彩”技法而著称?A. 梵高B. 修拉C. 莫奈D. 塞尚答案:B解析:修拉是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如《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等,通过点彩技法将色彩以极小的色点排列,让观众在视觉上混合色彩,从而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独特的画面质感。
梵高以表现主义的笔触和强烈的色彩著称;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以捕捉光影变化和自然景色为主;塞尚则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其作品强调物体的几何形状和构图结构。
2.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A. 梅B. 兰C. 竹D. 荷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四君子”指的是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文人的高洁品质。
梅代表坚韧不拔,兰代表清雅淡泊,竹代表正直虚心,菊代表傲霜斗雪。
而荷花虽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并不属于“四君子”之列。
3.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之一是?A. 美术技法B. 审美感知C. 考试成绩D. 绘画速度答案:B解析:初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具备的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方面。
其中,审美感知(或审美判断)是核心素养之一,它强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悟美术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美术技法虽然重要,但并非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考试成绩和绘画速度更不是衡量美术素养的标准。
4.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A. 南京云锦B. 四川蜀锦C. 苏州宋锦D. 杭州丝绸答案:D解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三大名锦”指的是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和苏州宋锦。
这三种锦缎以其精湛的工艺、丰富的图案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南京云锦因其“织金”技艺而著称;四川蜀锦则以图案丰富、色彩艳丽而闻名;苏州宋锦则以质地细密、色泽典雅而著称。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

日本艺术与技术中心海报(日本)福田繁雄
吉列剃须刀宣传广告(1949 年)
6
A.格勒兹
B.夏尔丹
C.华托
D.布歇
12.油画作品《倒牛奶的女佣》出自哪位画家之手?( )。
A.中国 林风眠
B.法国 塞尚
C.荷兰 维米尔
D.荷兰 梵高
1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设置的教学哪些系列和模块是( )。
A.5 个系列 8 个模块
B.6 个系列 8 个模块
C.6 个系列 9 个模块
D.5 个系列 9 个模块
D.美术表达
18.王老师在《新艺术的实验-西方现代艺术》鉴赏课中,发现学生对画家作品风格感兴趣,因势利
2
导,将启发学生识别作品风格作为教学目的,此教学行为的目标取向属于( )。
A.预设性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过程目标
D.结果目标
19.韩老师在美术鉴赏课《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画撷英》的导入环节,对唐代阎立本《步
28.艺术鉴赏的功能有哪些?
29.在高中美术课上,你是如何带领学生进行作品赏析的,以一幅作品为例,你将从哪些方面讲解。
30.什么是基本的美术素养? 4
三、案例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31.在高中美术鉴赏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张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了解民间美术的 艺术特点,张老师在课前收集许多民间美术作品并打印发放给学生们,让学生先感受一下不同种类的民 间艺术作品。之后又带领学生们从作品的题材、功能、情感等多种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以此作为教学 的切入口,引导大家对民间美术特点进行讨论、思考。 问题:该教师的教学哪里值得学习?
和没带面具的普通人头像。并且提问:你能判断哪些是面具吗?面具又是什么呢?随后引出新课。朱老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

2019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以(江南博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A.戏曲B.绘画C.雕塑D.建筑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情感的一门艺术。
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
广义上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种类。
由此可知绘画、雕塑、建筑均属于空间艺术的范畴,故本题选A。
[单选题]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A.隶书B.篆书C.行书D.楷书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依据图示作品的字体特征,可知该字体应属于隶书的范畴,故本题选A。
[单选题]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B.古元C.刘海粟D.石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图示作品为《转战陕北》,是石鲁于1959年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创作的。
此画构思非常独特,且意境深远,石鲁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令人耳目一新。
这幅画通过独特的构图方式,塑造了毛泽东的革命胸怀和英雄气概。
[单选题]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A.南北宗论B.六法论C.画山水序D.写心论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人,官至礼部尚书,活跃于明朝时期,代表作品有《青卞图》《秋兴八景图册》《仿大痴秋山无尽图》。
他精于鉴赏,富于收藏,又擅长书法,并致力于山水画。
董其昌的巨大影响还在于他的画论,在系统总结文人画历史经验的过程中,推出了以纯化文人画为宗旨的“南北宗论”,建构了以南宗文人山水画为绘画最高境界的理想模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单选题]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抗美战争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图示作品为雕塑家潘鹤于1956年创作的《艰苦岁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关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强调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B.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的满足C. 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D. 提倡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答案:C解析: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不仅仅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它更加注重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的满足,通过美术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选项C的说法过于狭隘,忽略了美术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2、在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A. 直接讲授透视理论和公式B.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透视现象C. 让学生反复练习绘制透视图形D. 以上方法均可,但应综合使用答案:D解析:在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透视原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直接讲授透视理论和公式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然景物中的透视现象,通过实际观察来增强理解。
同时,反复的练习绘制透视图形也是巩固和深化理解的有效手段。
因此,以上方法均可,但应综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以下哪种观点是正确的?A. 评价标准应完全以教师的审美趣味为准B. 应重视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但不必考虑技术表现C. 应综合考虑作品的创意、表现力和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D. 只评价学生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作品答案:C解析:在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应持有一种全面、客观和公正的态度。
评价标准不应仅以教师的审美趣味为准,而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创作背景。
同时,评价也不应仅关注作品的技术表现或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而应重视作品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及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展现的创意、表现力和技术运用等多个方面。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高中美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中国画家中,主张严格训练素描,提倡师法造化的是( )A.刘海粟B.徐悲鸿C.林风眠D.丰子恺【答案】:B【解析】:徐悲鸿把西方艺术学院制度完整地引入中国,建立了较正规、系统的教学体制,而且身体力行地推行素描训练和艺术要以写实方法表现生活的教学主张。
2.《竹林七贤图》最初的材质是( )A.绢B.纸C.石D.砖【答案】:D【解析】:《竹林七贤图》指的是在南京西善桥考古发现的《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砖画,此画作是现存最早的竹林七贤的组画。
3.下列不属于民间剪纸的常见纹样的是( )A.锯齿纹B.夔龙纹C.月牙纹D.柳叶纹【答案】:B【解析】:常用的剪纸装饰纹样有锯齿纹、月牙纹、鱼鳞纹、涡状纹、云纹、柳叶纹等,而夔龙纹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
4.下列属于宋代画家作品的有( )A.《江亭山色图》B.《夏山高隐图》C.《万壑松风图》D.《富春山居图》【答案】:C【解析】:《万壑松风图》为宋代画家李唐的作品,《江亭山色图》为元代倪瓒的作品,《夏山高隐图》为元代王蒙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则是元代黄公望的作品。
5.黄宾虹写生稿中山石的主要皴法是( )A.披麻皴B.雨点皴C.斧劈皴D.解索皴【答案】:A【解析】: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作品学习董源、巨然的披麻皴。
6.西方绘画中运用焦点透视表现空间的经典作品是( )画家霍贝玛的油画《林荫道》。
A.荷兰B.英国C.尼德兰D.意大利【答案】:A【解析】:霍贝玛是荷兰杰出的现实主义风景画家。
7.委拉斯贵支与毕加索都有作品《官娥》,画风差异很大,毕加索的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后现代主义【答案】:C【解析】:。
2019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单项选择题】美术批评的作用不包括()A.阐释和评价美术作品B.影响和指导美术鉴赏C.决定美学的意义和价值D.参与美术史的构建答案:C参考解析:美术批评的作用:(1)美术批评在艺术家的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和引导的作用。
(2)美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批评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活动,进而影响美术的接受。
(3)美术批评对美术创作的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的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
美术批评是美术欣赏的深化,它在感受的基础上,以理论分析揭示美术作品、美术现象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它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并沟通、协调创作与欣赏的关系,而且要辨别真伪,以提高美术创作质量和社会艺术欣赏水准。
美术批评的对象和立论依据为美术作品、美术实践,深刻地感受和准确地把握作品成为美术批评的出发点,并遵循美术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选项C的“决定”过于绝对,美术批评受艺术家、时代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
C项表述错误。
2.【单项选择题】如下图,哈夫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建于()。
A.古希腊B.古罗马C.古巴比伦D.古埃及答案:D参考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称之为"法老"。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吉萨三大金字塔群,吉萨金字塔群中最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
3.【单项选择题】以反映市井生活为内容,兴起于17世纪日本画种是()A.文人画B.水彩画C.美人画D.浮世绘答案:D参考解析:浮世绘是于日本的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
浮世绘常被认为专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画(日语称为锦绘),但事实上也有手绘的作品。
江户时代是世俗美术最繁荣的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统考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科目代码:41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题,每题2分,共52分)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分类依据,不属于空间艺术的是()。
A.戏曲B.绘画C.雕塑D.建筑【答案】A。
解析: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1)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3)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如图1,下列书法作品是哪种字体()。
A.隶书B.篆书C.行书D.楷书【答案】A。
解析:隶书,又叫“佐书”、“八分”等。
是书法史上继篆书之后的一种字体。
这种字体较篆书而言横画有了波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
相对于篆书更为简洁和便捷。
隶书的写法有“蚕头雁尾,雁不双飞,蚕不二设”的规矩。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大篆是秦代统一文字以前的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书等。
小篆是秦代规范化的篆书。
行书:是东汉后期出现的一种字体。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
是楷书便捷化的书写形态。
具有简便通俗、流动的特点。
在行书中,楷书字形明显的叫做“行楷”,行书中草化倾向明显的叫做“行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3.如图2,该作品的作者是()。
A.徐悲鸿B.古元C.刘海粟D.石鲁【答案】D。
解析该作品石鲁的代表作品《转战陕北》。
《转战陕北》创造性地以山水为主表现革命主题,毛泽东和警卫员只在山水间占很小的位置。
他通过描绘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个大气磅礴的空间,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情景之中,唤起了观众的联想。
在画面上虽然看不见千军万马,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在大山大壑间隐藏着千军万马,画家用间接的方式暗示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面。
4.中国绘画史上董其昌提出的是()。
A.南北宗论B.六法论C.画山水序D.写心论【答案】A。
解析:明代画家董其昌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
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是李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贬北,标榜文人画。
5.如图3,该作品表现的题材是()。
A.抗日战争B.红军长征C.抗美战争D.解放战争【答案】B。
解析:潘鹤《艰苦岁月》,作品塑造了在艰苦的海南游击队战斗生活中两代红军战士相依为命的动人场景。
老战士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却掩盖不住手中笛声的悠扬;小战士抱枪托腮,依偎在老战士的身边,聆听笛声向往着未来的美好。
该作品是一组铜材质的人物雕塑组作。
采用了三角形构图,以写实、生动的手法塑造人物,即遵循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又具有浪漫主义特征。
作品通过老战士和小战士动作和神态,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如图4,该局部的作者是()。
A.德拉克罗瓦B.席里科C.米勒D.罗丹【答案】B。
解析:席里科的《梅杜萨之筏》真实的再现了“梅杜萨号”沉没之后,幸存者依靠木筏在海上漂流看到希望的一瞬间。
画面呈金字塔式构图,保证了画面的视觉整体性,又让木筏具有向前的动势。
稍远处一人被托举在金字塔的顶端,挥舞的红巾将情绪推到高潮。
在金字塔底部则画出了浸泡得变色的尸体,还有尽力抱着儿子遗体的老水手,再现出惨绝人寰的一幕。
画面左侧投入的强光让明暗对比更强烈,场景更具戏剧性,泛白的天色则暗示着获救的希望。
作品被誉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7.雕塑作品《被缚的奴隶》的作者是()。
A.罗丹B.吕德C.米开朗基罗D.亨利·摩尔【答案】C。
解析:《被缚的奴隶》是米开朗基罗于1516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这件大理石作品塑造了一个被绑在石柱上的健壮的奴隶。
作者在身体以外的部分并未精雕细琢,保留的粗糙刀痕,像是奴隶的苦难留下的印记。
作品充分利用了大理石丰富的表现力,身体强烈的动感造型刻画出不屈的反抗精神。
8.吴哥窟所在的国家是()。
A.越南B.柬埔寨C.老挝D.印度【答案】B。
解析:吴哥窟,位于柬埔寨,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1330-1339年游历于此,赋予吴哥窟一个美丽的名字--桑香佛舍)。
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9.俄罗斯“巡回画派”产生的时代是()。
A.17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答案】B。
解析: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的进步艺术团体,正式名称为“巡回艺术展览协会”,简称巡回画派。
从1870年到1923年,巡回画派遵循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美学主张,在俄国各地举办巡回展览。
画家们站在民主主义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生活、历史事件和俄罗斯美丽的大自然。
10.如图5,①②③所标注的肌肉分别是()。
A.腹外斜肌、臀中肌、臀大肌B.腹外斜肌、臂小肌、臀大肌C.阔筋膜张肌、臂中肌、臂大肌D.阔筋膜张肌、臂小肌、臂大肌11.如图6,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局部)主要使用哪种皴法()?A.折带皴B.斧劈皴C.披麻皴D.荷叶皴【答案】C。
解析:《富春山居图》是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作品描绘的是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山容水貌。
卷中江水平静,峰峦起伏,点缀丛林亭舍,疏密相间,显示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力。
技法吸收了董巨的“披麻皴”而更加简括。
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此画被烧为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12.如图7,北宋山水《溪山行旅图》运用的空间表现方法是()。
A.平远法B.阔远法C.深远法D.高远法【答案】D。
解析:范宽《谿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以峻伟屹立的大山,一泻千尺的飞瀑,路边淙淙溪水及山路上的驴队行旅,真实地画出北方山川壮美,使人如身临其境。
构图上采用了高远法。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选择性必修课程是()。
A.美术鉴赏B.雕塑C.工艺D.中国书画【答案】A。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选择性必修性课程包括——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美术鉴赏属于必修课程。
故本题选A。
1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建议,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
A.10%B.20%C.30%D.40%【答案】B。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班)》指出“美术是一门注重体验和实践的学科,在普通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将鉴赏与体验、鉴赏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所以,在每一模块的相关内容中,美术鉴赏的内容应不少于该模块学习总课时的20%。
”故本题选B。
15.“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系列之一,所包含的模块是()。
A.摄影/影视制作、卡通/漫画B.摄影/摄影、电脑绘画/电脑设计C.电影/电视、电脑绘画/多媒体D.摄影/影视、动画设计/网页设计【答案】B。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版)》指出“现代媒体艺术”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
现代媒体艺术的实践活动,能帮助学生体验现代媒体在艺术表现活动中的独特魅力,提高参与艺术表现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现代媒体艺术学习模块包括两方面的学习内容:摄影摄像、电脑绘画/电脑设计。
故本题选B。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教学论上位学科的是()。
A.中外美术史B.普通教育学C.美术教育史D.美术教学法【答案】B。
解析:普通教育学是有关教育一般问题的知识体系,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养成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技能和一定的教育管理与研究能力等。
普通教育学既要研究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也要能够回到教育实践中去。
美术学科的教学法的应用属于普通教育学的教育实践运用,属于普通教育学的下线。
故本题选B。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构成美术教学活动要素的是()。
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设备D.教学成果【答案】D。
解析:教学活动通常指的是以教学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活动。
它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它是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的。
教学活动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
D选项教学成果不属于教学活动要素。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基本原则的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选拔性原则D.审美性原则【答案】C。
解析: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有目的性原则、激发学生兴趣原则、形象性与直观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原则、启发创造性原则、面向全体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综合性与整体优化相结合原则、情意性原则、提供足够信息与自主发展的原则。
选拔性原则不属于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
故本题选C。
19.教学目标的完整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实际主体、行为条件、行为标准,其中“行为主体”指的是()。
A.教师与学生B课程与教材C.教师D.学生【答案】D。
解析:此题为教育学理论知识,所谓关于教学目标的“ABCD”理论,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故本题选D。
20.下列选项中,《校园风景写生》恰当的技能教学目标是()。
A.学会运用美术的手法塑造校园形象B熟练掌握不同建筑的各种描绘方法C.初步掌握风景写生以线造型的表现方法D.认识校园内不同建筑的外形和结构特点【答案】C。
解析:课题展现的重点是“风景”二字而非“校园”,所以掌握风景写生表现方法符合该课题的技能目标表述。
故本题选C。
21.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美术鉴赏一段的程序和方法是()。
A.讨论—观察—解释—评价B描述—分析—思考—归纳C.观察—分析—反思—归纳D.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成就标准中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以自己的观点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艺术作品,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故本题选D。
22.在肖像画创作教学时,某同学的作品构思不错,但人物主体偏小,下列选项中,教师合适的指导语言是()。
A.“不错,你的作品很完美!”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大了!”C.“不错,人物再突出一点”D.“你画的人物太没气魄了”【答案】C。